第一篇:范为基石,研为阶梯,新意发展——教学工作汇报
“范”为基石,“研”为阶梯,“新”意发展
——柳州市文惠小学教学工作汇报
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人本的陶冶,知识的启发,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孩子都具备经营幸福人生及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让孩子们可以快乐的学习,自由地成长,同时具有多元的素质,这才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文惠小学致力于实施素质教育,以“规范”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以“研究”为提升师资水平的途径,以“创新”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此,我校开展了如下工作:
【“范”为基石】端正办学思想,学校做到“两规范”。
1.制度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规范管理学校工作,我们努力建立健全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大到学校的办学目标,小到班级学生的行为规范,全部都有所要求。
2.行为规范。
(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
我校按照国家、自治区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工作,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没有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按课标要求进行教学,没有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并科学把握教学进度,不搞突击教学。从不占用体育、美术、品德、科学等课时补习其他文化课,确保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2)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
学校严格执行区规定的作息时间,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并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及室外活动时间。
(3)严格教辅资料的征订。
坚持“严控禁补”,学校严格按自治区、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征订教材、教辅读物,学校和教师没有向学生推荐或统一购买任何一本规定外的教辅材料。我校坚决反对利用“题海战术”提高分数,看重的是学生各人素质的提升。
(4)严格教育教学秩序管理。
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没有随意停课放假,没有组织学生参加商业庆典或其他非教育性社会活动。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没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假日活动,没有在节假日给学生全体补课或变相上课,没有以假日活动名义,进行全班性文化课补习或上新课。
【“研”为阶梯】研为教的前提,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如果说:课堂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那么有效的教研、科研工作就是教师守住主阵地的先进装备。我校将从三个方面来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1.构建研究型教研组。
有专家认为: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但学科组的教研学习不能停留在布置工作,或是泛泛的听课、议课的阶段,应该是研究问题,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梳理出来,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归纳出解决问题和改善现状的方案,然后用实践去验证。目前我们是有了这个意识,还在向研究型教研组活动靠拢,会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深入。
2.营造科研氛围,实践“科研兴教”。
我校现有多个科研课题:有《创建书香校园,促进师生发展》,也有《小学语文有效解读教材》等课题。这些课题都非常有研究价值,阅读可以启智,可以明理;解读教材,让学生在课中、课后获得最大受益,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校将认真策划和开展课题实践工作,努力走上“科研兴教”的道路。(马再加点)
3.重视提升学科素养,努力构建教研文化。
课堂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我校还将努力构建学科教研文化,催生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以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就要做到:尊重教师的个性,倡导教师自我反思,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教学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热爱学生,使自己的情感得到丰富。(这里有就写,没有就不写)
【“新”意发展】教育应是一股“清泉”,创新就是 “活水”之源。
教育需要创新,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才能紧紧吸引住孩子的目光,故而让一所学校具有持久发展的生命力。为此,我校从课程、到管理、再到特色发展都积极创新。
1.课程创新。(就是大柳写的“课程”改革)
2.管理创新。
教学常规方面,我校对照四十二条切实加强管理。除常规管理抓实抓细,重视管理的有
序性外,我校更注重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特色管理彰显成效。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让学习更有实效。
我校积极搭建网络教研平台,在腾讯网上建立文惠“点灯人”Q群,教学部门利用群空间发帖、回贴组织大家开展广泛的学习交流活动,得到老师们的积极响应。网络教研,因其不受时空限制,深受大家的欢迎,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依据常规四十二条管理的规定,必须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考虑到在校召集大、小组长会议的难度,我校决定充分发挥学校网络平台的优势,在校“点灯人”Q群开设“教研组长请定期来聊聊”专贴,让组长们每周和任何有话想说的时候都上去聊聊:教学进度如何?研究了哪些教学问题?有何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办法?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参与度如何„„组长们或汇报,或提问,或交流,或分享,有效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也让我部门及时了解各学科动态,同时发现问题,并合力解决。在这个专属于文惠人的空间里,只要是于教育教学有关的问题,都可以提出并进行讨论,相关人员都会去关注和参与。
(2)改革劳技旧课程,实施劳技新策略。
我校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综合提升,因此重视每一门学科的教学。为切实提高劳动课的实效性,我校结合“后六”中学的成功办学经验,尝试改革劳技课程:每学期前8周安排劳动技能课程(自编),后12周安排劳动体验课程。采取“学习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真正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改革劳技评价方式,把关注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转移到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发展上。同时采取“学分制”,让参加劳动实践的学生都能取得相应的学分,并在体验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3.特色发展创新,建设“书香惠园”品牌教育。
我校积极响应市局“幸福教育”的号召,在打造“书香惠园”品牌教育上,有这样的做法:
①打造特色师生阅览室——文惠小脚丫书屋。
学校从紧张的经费中挤出资金打造了特色师生阅览室——文惠小脚丫书屋。教导处积极联系、借助柳州市图书馆的力量,每两周一次,及时丰富藏书种类、更新藏书内容。课程设置上,安排了每班每周有2节课的时间可以到书屋自由阅读,由老师负责日常开放的具体工作,每天下午2:30—3:00还安排为学生借阅归还图书的时间,3:00—3:20为非语文学科教师到书屋自由阅读时间。这一系列的举措,让书屋成为师生空闲之时都争相想去的享受精神文化大餐的胜地。
②增设班级文化墙。
为营造浓浓书香氛围,学校给每间教室都配备了整齐划一的书柜,漂亮实用的窗帘,墙上安装了书架,让书籍露出“脸”来,教室四面的墙体也由各班主任自行设计,喷绘制作出各色反应班级特色的文化墙。这些举措让文惠的育人环境整洁高雅、生动鲜活,深受师生欢迎。
③日不间断师生齐诵。
每天早上,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在教室进行早读,朗读着《日有所诵》,其余的老师在书吧朗读我校自编的教师版《日有所诵》。每天早上从早读的20分钟时间里用10分钟给孩子们开展“日有所诵”诵读活动,诵读一首儿歌或童谣、童诗、现代诗歌、古诗词曲等等,让孩子在每天的琅琅书声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让孩子读着这些可亲可爱的小诗,感受着文学的美好,然后心情美美的展开一天的学习生活,让孩子在日有所诵,日不间断的诵读过程当中,自然而然的从心灵深处,让整个人的气质、内涵、文化底蕴都得到熏陶和感染。
④安排静默的午读时光。
每天下午3:00到3:20走进文惠的校园,你会看到这样一道静默而迷人的风景线:全校师生各就各位,端起书本,持续默读,语文老师和孩子们在教室里阅读,非语学科教师集中文惠书屋阅读。整个校园,一片寂静,仔细聆听,随风传来的是翻书声音、语文教师给一年级孩子诵读美文的声音、一些孩子读到动心处的窃笑声音、还有便是主管领导巡视全校时的轻微脚步声。午读带来的最大好处还在于: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培养起了教师和学生的静气。
⑤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
学校给每位语文老师配送了教学用书《班级读书会ABC》和《大声读给孩子听》,要求大家每学期每班至少开展3次读书交流会。浸润着浓浓的书香,在浓郁的学习氛围里,一个个或稚嫩、或成熟的班级读书会如一朵朵奇葩绽放在文惠校园中。黄萍老师执教《爱心树》,让听课的家长、老师、孩子热泪盈眶,深受教育;赵敏组长的《于丹<论语>心得》引领大家走进国学经典,感悟人生;陈姿老师的《走进<西游记>》让我们第一次有机会读到了孩子天马行空设想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第八十二难;关露菡老师的《窗边的小豆豆》,听到了孩子高呼“让老师们也来读一读这本书,就会知道教育我们的方法了。”让我们所以老师为之一怔„„班级读书会,成了孩子、老师,甚至是班级之间互相交流、推荐好书的精神盛会,成了孩子吐露心声、净化心灵的成长空间,成了孩子与教师、孩子与家长、孩子与文本对话交流的活跃平台。
6、推动非语文学科教师推荐好书活动。
教学部门鼓励非语文学科教师也参与阅读推广计划,要求每学期由非语文教师利用自己
课时中的一节课给孩子们推荐一本好的儿童文学书籍。大家义不容辞的加入了儿童阅读推广人的行列。科学学科的覃莉老师首先带头执教《淘气包艾米》,接着是马静副主任执教《小猪西里唏哩呼噜》、信息学科教师石靖、美术学科教师宋卉分别在一、三年级执教《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尽管不是大家的专业学科,尽管大家小心翼翼、忐忑不安,需要彼此提点、互相帮助,但大家都开心的迈着或深或浅的脚步走在了推广阅读的道上,这就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事,因为走在道上,总会看到彩虹。
⑦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简单的说,亲子阅读就是父母和子女共同进行的阅读活动。亲子阅读能够极大地帮助儿童扩大书面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能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创设了一种愉快、友好的沟通氛围。我校在每个学生家庭中积极推进亲子阅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⑧在绘本中觅得科普工作新思路。
我校积极探寻科研兴校之路,挖掘绘本中的科普元素,向柳州市科技局申报《柳州市绘本科普基地建设与示范》课题研究,将我校建成一个面向全社会开放的绘本科普基地,让更多的孩子与家长从我们推行的科普新模式中受到启发与教育。
【“惑”为涅槃】正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思考改进,争取更上一个台阶。
就是大柳说的专业引领的缺失、水平层次的平均。
以上就是我校教学工作汇报,恳请市教科所各位专业人士给予我们帮助和指点,我们将在不完善的地方加以补足,亮点之处擦得更亮,谢谢!
第二篇:以爱心为基石 铺垫学生成长的阶梯
“教育崛起教师为基”师德征文活动
以爱心为基石
铺垫学生成长的阶梯
近日,随手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的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那里有‘爱’,那里便有‘智慧’和‘成功’。‛由此想到,世界上不同历史文化也有这相同之处,基督教讲‚爱‛,儒家讲‚仁‛,道家讲‚慈‛,所以,爱是相通的,爱是神圣的、爱是无私的,爱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推及自身,我们教师的爱不正是不求回报,以无私的大爱不惜甘为人梯,当铺路石,燃尽红蜡,滋润着学生们的不断发展进步。
记得刚从学校毕业后,我就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心中充满了喜悦,也充满了恍恐,面对着哪些朝气蓬勃的孩子,我总是板着脸,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想以‚师道尊严‛的传统道德威摄他们。然而不久,他们很快地发现了我藏在严厉后面的‚友善‛,和我玩起了把戏。上课时有的小声说话,有的做小动作,互相扮鬼脸……对此我认为决不能 ‚心慈手软‛,否则后患无穷,因此我总不时的抽空狠狠地训斥他们。此后,我发现,我的训斥大有作用,上课他们正襟危坐,作业也一丝不苟。可是我同时也发现,学生见了我绕着走,上课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面对这些现象我的心不禁颤动起来,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这时老教师给我送来‚灵丹妙药‛,那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沟通,用心去爱他们,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而这些也正是当初我的老师给我的,我怎么能忘记那温暖的目光呢?慢慢地‚还课堂于学生,还学习给学生,还自信给学生‛的生本理念开始改变我的思想,我尽力拉近和孩子们距离,在每个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主动和他们建立友谊,让每个学生树立起信心。我发现,隔阂消除了,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了,孩子们的学习进步了,脸上又重新挂满了微笑,很快我和他们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双重互动关系。
真实的经历,才会有真实的体会,才会更多的有发自内心的感动不断的涌出来。点点滴滴的与学生的相处,让我对爱这个字的理解又加深了一个层次。对待差生更需要倾注更多的爱心和投入,特别是不歧视差生,对差生课堂上多提问,自习课多辅导,学习上多关心,生活中多照顾,用温暖的心去感化他们。为此,我坚持每周一总结,多找差生的优点和成绩,对差生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自尊、自信、自强,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努力进取,并根据各人的爱好分给他们具体工作,坚持内外结合,作家访,开家长会,并经常和差生谈理想、谈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差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大有提高,使他们由厌学到愿学,由学不会到学会再到会学,转化差生不能屡用批评。不体罚、歧视学生,多次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你们现在学习差不要紧,只要从现在做起,从头学起,努力拼搏就一定能赶上去。”转化差生关键在于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班内抬起头,挺起胸,树立必胜的信念,克服“我学不会,我学不好,我赶不上”等心里偏见和压力。帮助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并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他们树立起“别人能做好的,我也能做好”,“别人能学会的,我一定会学会”的自信心,对犯错误的学生“动之以情,晓知之以理”进行教育,用自己的爱心、恒心去克服缺点。差生积极转化,我看到了他们久违的自信脸庞,我也从中得到了的巨大成就感,从中我也真切感知,爱是发自内心的笑容,真实的心与心之间的感情随事迁交流。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几载风雨,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讲台,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心无杂念,爱得无私无畏!
第三篇:以科技为动力推进兔业发展工作汇报
以科技为动力推进兔业发展工作汇
报
以科技为动力推进兔业发展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们##乡紧紧抓住与省农科院扶贫结对挂钩的机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不断引进、推广和发展肉兔养殖业,使肉兔养殖成为了全乡的一大支柱产业。2000年,全乡肉兔饲养量万只,产值达168万元。科技养兔也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我乡先后荣获市级农业丰收三等奖、县级农业丰收一等奖、县农业技术推广奖、县第二届科技进步奖等奖项10多个。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典型示范,扩大科学养兔规模
##农民养兔虽有几十年的历史,但
由于缺乏科技含量,经济效益又不明显,仅局限于自养自给,一直以来形不成规模。而省农科院提供的肉兔,品种优良,养殖方法与农民常规的不同,科技含量很高。为此,我们首先从科技示范上着手。1997年,从省农科院引进新西兰肉兔只,率先在岚岩村选择等名农业示范户中进行科学试养。同时,我们乡政府与省农科院、县农业局一起投资万元,兴建了**县益民良种兔繁育场,乡农科干部带头示范养殖。通过这种典型引导,加上经济效益明显,很快就带动了科学养兔规模的扩大,目前,全乡10个行政村都发展了肉兔养殖业,已有养兔专业户户,最大规模的达只;养殖的品种也从1个增加到20多个。新西兰、日本大耳兔、虎皮黄、比利时等良种兔已推广到全县20多个乡镇及周边的瑞安、乐清、景宁、福鼎等9个县、市。
二、狠抓培训,提高科学养兔水平
养兔有没有效益,关键取决于市场和养殖技术,市场是无形的,而养殖技
术是看得见的,所以,在发展肉兔养殖业的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和科技素质。一是充分利用乡科技活动室这个阵地,开展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邀请省、市、县专家和技术人员到乡里进行技术讲课22次,受训人员达2700人次,发放科技资料4100多份。二是组织养殖大户到外地去学习先进经验。先后组织8人到省农科院学习培训、组织3人到桐庐冠华兔业有限公司参观学习,通过他们再将外地的先进经验推广到各养殖户中。三是乡里专门为养殖户征订了《农民文摘》、《浙江科技报》、《新农村》等多种科技报刊,组织技术人员编写了通俗易懂的《肉兔饲养管理技术》,购买VCD片赠给养殖户,鼓励引导养殖户提高自我获取实用技术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我乡大部份养殖户都掌握了科学养兔的技术,一些养殖户还成了其他乡镇养兔的辅导员。
三、凝聚合力,营造科学养兔氛围
每项技术的推广都需要一个过程,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肉兔养殖也一样。几年来,我们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科技兴兔作为科技兴乡的战略,列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断优化服务,努力为“科技兴兔”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加强领导。乡里专门建立了“科技兴兔”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担任组长,乡长担任副组长,其他干部为成员,经常研究肉兔养殖业的发展,并在各村配备了科技副村长及村农科员,真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业干部分线抓,驻村干部蹲点抓,村干部协同抓的局面。二是加大支持。在乡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千方百计地挤出资金,扶持肉兔养殖业发展。如刚引进新品种时,给每个饲养户扶持启动资金400元;乡里出资聘请专家来乡讲课、咨询,购买科技资料送给养殖户等等。三是全程服务。以乡农科站牵头,联合生产、销售大户,组建了“##乡兔业服务有限公司”,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服
务。在产前,从建场布局、兔笼设计、饲料供应到良种推广,帮助兔农环环衔接,使生产顺利进行。在产中,请技术人员传授、网点培训,站点配种,大力推广养殖新技术。在产后,加强产销联接,组织兔农有序参加市场竞争,多方开拓销售渠道。如与温州快鹿集团建立生产销售伙伴关系,使肉兔销售市场得到了解决。
总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农科院的无私帮助下,我们##乡科学养殖肉兔是取得一些成效的,但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不完善的方面,跟其他兄弟乡镇科技兴农的步伐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全县科技工作会议为动力,认真学习各地先进经验,努力把##发展成为市、县有名的“肉兔之乡”,为全面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教育管理中心素质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海子街镇教管中心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你们来我镇进行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我谨代表全镇教职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我镇广大教职员工根据《贵州省普通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试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发扬无私奉献、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接受最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张扬学生优质个性”为办学理念,使全各校素质教育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现将镇教管中心开展的素质教育工作向各位领导作如实的汇报,在汇报中,肯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指正。
一、全镇基本概况
海子街镇教育管理中心,辖一所镇中心完小,一所九年制学校,12所村级完小和3个教学点,社会力量办初级中学和小学各一所,一所学校现有校级干部12人,校长岗位培训率和持证率100 %、提高培训合格率100 %;有教职工 301 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其中本科学历 96 人、大专学历 186 人,大专以上学历占 93.69 %;有小学中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99人;有市级骨干教师 4人,区级骨干教师4人,镇级骨干12人。全镇现有 146 个教学班,学生7421 人。近年来,镇中心完小学校坚持“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秉承 “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强师兴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文明、进取、自主、创新”的校风;“诚实做人、踏实做人”的教风和“勤学、好问、乐读、精思”的学风。为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已成为一所有一定影响力的镇级素质教育农村示范学校。因此,全镇其余13所村级学校校以此为榜样,扎实开展自身素质教育工作,素质教育成绩显著,硕果累累:学校集体先后荣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贵州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奖”、“禁毒示范校”、“地级绿色学校”、“地级德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教师、学生分别荣获国家、省、地、县、镇级表彰146人次。
二、工作与成效
(一)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保证素质教育质量 1.领导班子建设
各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锐意进取,身先力行。各部门团结合作,分工具体明确,职责到位且能独挡一面,是一支有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的青年骨干队伍。能够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管理水平。班子成员坚持做到定期检查自己的分管工作,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班子成员都具有为教师服务的意识,能够与教师真诚相处,工作中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在政治上引领教师,事业上支持教师,业务上指导教师,生活上关心教师,使教师能充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让教师队伍充满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激发教师在工作中释放巨大潜能。
2.教师队伍建设(1)师德建设
在师德建设中,全镇各校长期坚持师德教育,弘扬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抓住考核和德育优秀教师建设评选,大力表彰奖励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如吴志凌、吴梅等14为教师被为县级德育优秀教师。同时坚持每周一、周四下午集中教师学习,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不断进行师德、师能、师表的修炼,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每一次的学习中,校领导都耐心细致地教育引导教师处处做学生的楷模,做学生的典范,做学生最真诚的朋友。校领导不放过与教师每一次谈心的机会,结合教师实际工作潜移默化渗透新的教育理念。经过不断学习,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和睦的朋友”悄然转变,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2)骨干培训
完成了获准省教育厅立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研究》和市教育局《六个三》课题实验结题工作,在实验过程中,结合新课改,打破教育教学活动“以课本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闭关自守局面,构建了一种课内外衔接、校内外结合、多学科整合的教育体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当年全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中,总体成绩居全区第一;2012年6月,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安排,完成了省级课题《学科教学中的学生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申请报评工作,获准省教育厅立项后,我校将立即开题实验,争取2014年结题。老师们在国家、省级、地级、县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参加省教育学会、省教科所论文评比40余人次获等级奖。
(二)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供素质教育保障
1.在上级教育部门帮助下,各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已按农村学校一类标准基本配齐,有标准篮球场、乒乓球桌、单杠、双杠、等。
2.学校教学用房充足,班班有教室,校校有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等。科学实验仪器齐全,能满足学生分组实验和各种实验需要。实验开出率为100%,每次实验,教师都会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全镇学校总藏书量达书193946册,生均26.13册。各校阅览室、图书室配有1—2名图书兼职管理员,全天向学生开放,各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及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3.海子街小学、迎宾小学等建立了校园广播、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全镇学校现有电视42台,计算机85台,配备了相应的各学科教学光盘。海小两个计算机网络教室配备了完备的多媒体设备,为全镇的教研教改提供了先进的电教平台,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优良的信息技术学习场所,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传送,教学设备管理规范,办学条件大为改观。
4.为了让残疾儿童也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海小、前所等学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抓的比较扎实。有专职老师辅导,因材施教。曾经省教育厅、民政厅、残联等三家联合授予了“贵州省‘十五’期间特殊教育先进随班就读点”荣誉称号;上级有关领导多次对我镇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给予较高评价。
5.各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和留守儿童亲情聊天室。每天中午12:30到1:30,每周三、周五下午两节课后向学生开放。在开放时间,安排心理咨询兼职教师负责和前来咨询的学生或留守儿童谈话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指导他们与父母聊天,解除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中的烦恼。
(三)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彰显素质教育本色 1.规范课程设置,切实减轻课业负担
近年来,各学校严格按《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设置课程,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师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严禁语文课、数教课挤占音体美等课堂,各学校不断完善修改了对教师的教学评估方案,将音、体、美、综合实践、科学、英语、地方课程等学科的教学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各校加大集体备课力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格按《省教育厅关于坚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黔教基发[2011]85号)文件精神布置课外作业,禁止教师向学生推荐或暗示学生购买课外教辅用书,禁止教师私自办班和有偿家教,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2.以教研教改为契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各学校严格执行教管中心制定的备、讲、批、辅等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师备课提出了具体要求,坚持先备课再上课,备课做到:任务清楚、目标落实、教法新颖、学法科学、反思及时。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落实课前研究,提倡集体备课,改变备课形式化;教师备课提倡写详案,教案形式多样化,做到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实际和认知规律,具有可操作性,真正体现新课程精神。要求教师每课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鼓励教师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执行《课程标准》,灵活机动地使用教科书。教导处对教师备课进行月查,对优秀的教学设计,向全体教师推广。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课,多年来,我校教师自制课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得以较好凸显。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要务。倡导师生协作交流、自主探索,引导学生默读静思、质疑问难、筛选内容,进而合作讨论,以促进教学,张扬学生个性。在新课程改实验过程中,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给素质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变化。
3.以具体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各校高度重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引导师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努力做到:(1)上齐体育课。(2)进一步上好“两课、两操”(体育课、活动课、眼保健操、广播操)。(3)统一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4)举办好每一届冬运会。
4.坚持以德育为首,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德育教育质量是学校的发展之本,生命之本。(1)我校每周一坚持举行升国旗仪式,坚持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校刊、班刊、校园广播为宣传阵地,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德育规范建设。(2)每周少先队广播站广播内容由队员们自己投稿、采编,中间插播各班每天的好人好事。广播站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3)大队部坚持每学期开展“主题队会观摩”制度。近年来,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诚信在我心中”、“安全伴我行 ”等中队主题会。(4)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在节日庆典中,如元旦,了解祖国过去一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六一”儿童节,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学好本领;国庆节回顾光辉的历程,展望祖国美好的前景等。(5)将品德教育融入主题活动中。如爱心捐款、手拉手活动等。安全教育周,举办防灾自救知识讲座,观看《安全知识教育》,进行安全知识竞赛;文明礼貌月,“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队会活动及“告别不良习惯,争做阳光少年”大队主题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
(四)开展特色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推广“经典诵读”,打造书香校园
烧杠小学为了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深化学校读书文化的教育。经过多年的《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生背诵积累的诗篇猛增,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进一步优化,更为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品格与快乐健康的人生观。
2.倡导低碳生活,宣传环保理念
近年来,海子街小学开展了“倡导低碳生活,宣传环保理念”活动,将养成教育渗透在环保活动中。在学校里,学生可将学校每一角落的垃圾捡起,每一位学生都会守护好班级植物角,坚决不让任何一个人摘走一片树叶,使整个校园四季常绿鲜花常开。这是我校在学生中广泛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取得的成效,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尊重个性差异,改革学业评价方式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发光“的机遇,每个学生都有被激励、赏识和成功的权利,从而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我校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全面推行学生综合评价方案,决不单纯以语文、数学成绩评价学生。而是从道德品质、运动与健康、科学素养、审美与特长、学业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既有平时评价,又有期末评价,改变了学业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在每学期末,学校组织各班班主任认真填写《学生素质报告册》。认真记录每一位学生在成长路上的闪光点。班主任对学生评语贴近学生,为学生需改进的地方指引方向。
(六)营造美好育人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1.创建“平安校园”
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安全工作计划”。每学期初学校与班主任、学校与全体教师、学校与值日教师、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学校与食堂工作人员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强化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告家长书、宣传橱窗、校会、队会等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防溺水安全、防火安全等安全知识教育,同时,要求各班每学期进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学校水、电路、教学设施及教学楼的安全隐患排查,并记录存档,及时作出整改。同时,学校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加强学生食堂管理,同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师生饮食、环境卫生的监督整治工作。学校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预案,建立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争取做到无安全隐患死角。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力,学校教学秩序井然,多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2.校园文化建设
海子街小学通过问卷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和高年级学生思考并回答几个问题:你理想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你理想中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是校长,你办学的愿景是什么?通过这样一个活动,从老师和同学的想法中找到了我们的办学愿景——校训:健康、诚信、平安、快乐;校风:文明、进去、自主、创新;教风:热爱学生、严格要求、施教严谨、理念创新;学风:勤学、好问、乐读、精思。各校按照《海子街镇教育管理中心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不断加强育人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学校每一面墙和每一个角落育人功能。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朱红色的校门柱子上镂刻着一副对联——“春风无限意宜晴宜雨,苑树几多情渐长渐新”,这幅对联是曾在我校读书又在我校任教的知名老教师路敦书所撰,且有幸得到我们区教育局陈影平局长宝墨书就。每当师生进出校门时,这副对联随时都在滋养着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勾画出一幅学生每天都在教师的无限春雨中渐长渐新,校园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顽强、积极向上的育人美景。校园内从下操场到上操场的梯子中间的大理石上刻着校训、教风、学风以及校徽等内容,这个校徽来之不易,是托人请北师大的一位教授精心设计而成,他表达的意思是以乌蒙山为背景,象征我们毕节海子街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天空中展翅翱翔的大雁如放飞的希望,把祖国的花朵一批一批送往梦想之地,下方的阶梯象征一切从海小起步,走向成才,实现理想,登上人生之顶峰。右边树荫下的墙上是曾在我校任教的靳鑫、吴亚宇两位老师的巨作,左边是吴亚宇老师书写的国学经典《弟子规》,让学生知道《弟子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做一个对社有用的人。,首先要孝敬父母,有爱兄弟姐妹,其次,说话办事诚实守信,在与人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亲近有仁、有识之士。在此基础上,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很好报效父母,报效祖国。上下操场敬立着雷锋、陶行知、张衡、孔子爱迪生等多位古今中外名人雕塑。让学生从小就把他们对世界所作出的贡献及精神画像深深的刻在心里,深受教育,让他们的精神时时鼓励师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教学楼走廊、墙壁经过规划设计,悬挂名人名言、张贴师生作品等,校办文化长廊让学生的手抄报、书画作品、才艺展示在此得到尽情展示,琳琅满目的作品不但令人眼界大开,还凸显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道德苑中的《三字经》、《弟子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吟咏诵读,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
三、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打算
在全镇各校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我镇各校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有待切实解决。一是硬件设施的品位有待进一步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配置和应用还要加强。二是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音体美等学科教师要逐步充实。三是教学研究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改革要继续深化。
今后我们将在问题中寻找办法,在创新中谋求发展,一是再加大要资金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二是争取区教育局的支持,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吸纳更多的青年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三是不断加强校本教研,用教科研来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提高全镇办学质量。
谢谢大家!
第五篇:煤矿三项制度改革为矿井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工作汇报
煤矿三项制度改革为矿井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工作汇报
煤矿三项制度改革为矿井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工作汇报
激发活力催生动力
“三项制度”改革为矿井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杨村矿资源匮乏,条件不如大矿,多年来“引不进、留不住”人才的问题,严重束缚和制约着矿井的快速发展。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我们坚持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刻实践“不求最大,只求更好”的核心
理念,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创新绩效分配模式,激活内部劳动力资源,为矿井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用之不竭的源动力。我们的主
要做法是: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营造推进矿井改革的良好氛围
在“三项制度”改革初期,虽然大多数职工都能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对于改革紧迫性的认识不足,仍然感觉改革步子大、速度快、势头猛,一时难以理解和承受。在有些干部职工的心目中,矿井还没有到不改不能生存的地步,对“三项制度”改革的政策只是盲目的顺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抓职工的思想教育、观念更新入手,切实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干部职工对推行“三项制度”改革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大力营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一是组织全矿干部职工全面学习贯彻上级一系列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政策。二是分批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员赴先进企业进行实地学习考察。三是以开展促“三转”、树“三观”主题教育为契机,组织职工进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和大讨论,切实采取
有效措施,把座谈、讨论的过程变成职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的过程,进而把思想统一到“早改早受益、晚改就被动”的认识上来,为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矿井各方面改革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立足创新,科学运作,努力形成加快矿井发展的新机制
我们坚持“多创效益是能人,真抓实干是好人,无所作为是庸人,违法乱纪是坏人”的衡量人才标准,立足自身实际,在学习借鉴先进企业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创新进取的精神,着眼于营造公平竞争氛围,构建岗位竞争机制,大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一)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评价机制。我们分别制订出台了《杨村煤矿劳动力资源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和《杨村煤矿管理人员动态考核实施意见》,在全矿干部职工中大力推行末位淘汰制。在对职工考核方面,把劳动用工
权下放到基层,基层单位可随时对达不到考核标准的职工,按照本单位职工总数4%的比例实行末位淘汰。由各单位领导、车间工会主席和职工代表等组成的民主评议小组负责对每位职工按工作业绩、技术水平、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等8项内容进行百分制量化打分,打分最低者,进入矿教培中心转岗培训。培训期满一个月后,经考核合格者,可根据实际岗位需要,按照“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原则竞争上岗。转岗培训期间,培训人员1-3个月内执行每人每月600元的培训工资,4-6个月内执行每人每月500元的培训工资,6个月后仍未上岗的,由矿统一安置,既激发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又保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和活力。我们坚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仅2003年就有178名职工转岗培训,形成了“淘汰—待岗—培训—提高—上岗”的流动机制,彻底破除了“一岗定终身”的僵化机制,使矿井待岗率始终保持在4左右,有效促进了职工综合素质
和工作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对管理人员考核方面,变考核为季度动态考核,坚持以德、能、勤、绩四个方面11个要素为考评内容,区分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次,把每季度考核结果直接与下个季度、月度综合奖励挂钩,并作为年终末位淘汰的重要依据。2003年年初,我们又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人员考核办法》,在考核方式上,把主管和分管领导评议、职工群众民主评议、部门、同事之间相互评议与平时工作业绩四个方面紧密结合,既提高了考核过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又保证了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在考核内容上,把考核重点由重结果向既重过程又重结果转变,由重学历等客观基础条件向重业务技能、工作质量和实绩转变,做到了“平时严考核,分配靠实绩”。全年分别对43名优秀管理人员进行了奖励,对21名人员进行了处罚。两年来,我们坚持先是不称职的被淘汰下岗,后是虽基本称职但缺乏改革意识和创新能
力的也被淘汰下岗,先后共有62名管理人员和21名中层干部被淘汰下岗或降职使用。一年一度的比例淘汰,给矿井每一个管理人员以挑战、考验、锻炼和压力,从而形成了“不改革、不提高、不发展就等于自我淘汰”和“无功便是过”的观念,在竞争中管理人员队伍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
(二)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我们大胆创新分配形式,坚持效益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原则,以按劳分配为基础,淡化工资、奖金概念,实行规范化的经营责任制考核,不论是管理岗位还是生产岗位,均打破工资、奖金界限,实行捆绑浮动考核,建立了集12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