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房地产的转型
房地产的转型
此次讲座是要讲房地产的转型,开始我们了解一下房地产的过程,房地产企业,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活动,并以营利为目的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总结一下,就是不动产,周期长,资金大。首先是经营,我们要了解市场,了解客户、市场变化规律,进行市场调查,拿土地,然后产品设计。第二部分就是销售,主要目的就是使其周期变短,现在我们就来了解销售的转变。
被动式“坐销”。这种房地产销售形式是房地产卖方市场时期的主要销售形式,销售人员根据自身产品单向与置业者沟通,置业者口头说需要什么样的房屋,就寻找与之相似的产品,当置业者说不买时,就认为置业者不可能买,他们从不了解置业者的购买动机,从不主动解除置业者的购买抗拒。他们忽略了置业者不是专业购买者,有时对自己的需求是描述不清楚的。他们就像故事中的第一位推销员,经常用“不可能”来结束一位顾客的购买行为。除广告宣传之外,把更多的精力集中销售层面,而忽视营销策划层面的工作。且面向大众,精准度差,成交率低,客户接待仅限于售楼处。这种房地产销售形式在我国房地产业刚刚起步阶段,还是房地产卖房市场时非常普遍,当然,在今天的房地产销售市场仍然有不少这样的售楼员存在,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前来的置业者,“挑剔”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这些售楼人员普遍业绩不太好。
走出去“行销”
近两年来,不少大型开发商也在尝试一些新的销售模式,比如通过举办各类大型文艺演出、组织外地看楼活动等,加强与业主和准业主之间的沟通。
行销是主动寻找客户或在客户最有可能出现的地方等待,直接面向目标客户,精准度高,成交率高,而且可设置若干客户接待地点。
“走出去”的尝试,正在使原有的销售格局悄悄发生改变。其实,对购房的主流人群来说,开发商的营销策略对其影响颇深,现代人在购房选择时往往会为之所动。在传统的住宅领域,行销模式做得最成功的莫过于星河湾。老师表示,在房地产资本化属性日益增强的今天,不仅仅商业地产,住宅类房产也已经不能简单地界定为“商品”,它的“投资品”属性也在与日俱增。而在投资品领域,尤其金融领域,行销将成为最有效、也是最被推崇的营销模式。老师也给了我们一些方式建议
1.客户开发:大客户的开发
2.活动营销:业主、准客户关系维护
3.外场巡展:商业中心,集中办公区
4.一、二手房联动
5.跨区域营销:跨地域多盘联动
6.跨领域营销: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制胜法则
当然模式不只这些,我们现在的转变过程就是从联合代理到分销再到联合代理+分销。老师强调,渠道的开拓方向很多,最重要的是各取所需,找到合作的契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不断的房地产营销新策略诞。
第二篇: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进入2014年的房地产行业,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对房地产市场数据的分析,对房地产金融的解读,对房地产政策的分析,在房地产圈内圈外都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这些分析和解读有助于我们理性看待这个行业和市场。作为一个地产从业者,除了这些分析和判断外,我们更多的在思考企业怎么转型和发展。
理解企业的转型和发展,就离不开思考的背景,这个背景就是我们对于行业和市场的认识。除了这些大量的数据分析之外,我想从另外的角度提几个看法。
第一部分:对于当下和未来的4个判断
一、房地产的充裕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充裕时代”这个词,是克里斯-安德森在《免费》这本书中所提出的叫一个重要的概念。什么叫充裕时代?也就是说我们的传统行业,我们的传统产品已经普遍的面临了充裕时代。
在这里,我要借用这个词,来说明,我对房地产行业的理解和思考。房地产行业要达到《免费》中所提到的“充裕时代”当然还为时尚早。但是一些现象却在说明这个趋势迟早要到来。
突出表现在:绝大多数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些产品,比如一些商业地产的同质化产品现象明显,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在下滑等等。
这个现实都在提醒我们去思考,我们这个行业要更多去想怎么样在这样的一个常态下,再这样一个客观事实下去生存、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这个行业迟早会回归,我们要正确去看待这个客观的趋势,并且提前做好准备。
充裕时代的到来,在说明我们这个行业在向传统行业回归,但是相比传统行业,我们这个行业的利润率相比传统产业还是比较高,全年的开发量,销售量还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些都说明,充裕时代并不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结束,而是行业转型和发展的新的开始。
二、行业发展的机会在于差异化,在于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房地产行业的同质化现象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产品中都有所体现。比如一些城市综合体项目,从项目的形态上,基本上就是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或酒店式公寓再加上住宅。
在购物中心招商的品牌上,从一线品牌,到大家一窝蜂去找快时尚品牌。比如一些住宅产品,大家都觉得刚需是一个主要的市场,大家都开发刚需产品,在总价、产品面积、产品品质、服务上都同质化。供应量很大,但是产品基本雷同。
但是从需求上看,我们是否很好的满足了消费者呢?消费者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供不应求的时代里,有房子住就是最大的需求,但是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的,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是可以被教育的,当他们基本的居住需求被满足后,他们就会出现不同的,更多的,更好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总体特点是差异化的,差异化需求是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
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是:改善。我们可以问问在座的各位,你们对于房子的需求到位了吗?很多人都不能说房子的改善就一步到位了。
回顾30年房地产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改善的历史。我们从租房子住,到买60-70平米,到90-100平米,到120以上的三房,到花园洋房,到联排,双拼,到独栋别墅。随着面积的改善,消费者对于产品、品牌、服务、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些高的要求就构成了改善所导致的差异化,因为改善所导致的差异化的空间巨大,我们这个行业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三、房地产企业的盈利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行业结构将出现分化
我们传统的房地产的盈利模式,主要是赚的土地升值的钱,赚的是市场预期的钱,赚的是快速周转的钱,而这些模式在当下和未来都面临着比较大的考验。
我们的当下和未来,还是要赚这些钱,但更多的是盈利模式在发生着更大的变化,我们将赚品牌溢价的钱,赚产品力的钱,赚服务的钱,赚资产管理的钱,赚金融的钱等等,这些盈利模式已经初现端倪,未来会更加明显。
在盈利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行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个人认为,未来的行业格局:
一是大的具有规模效益的企业集中度会提高,规模会继续加大;二是一些中小开发企业,特别是一些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如果还继续以规模为主要目标,那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困难,这些企业需要在规模和利润率做出取舍,更多的要关注有质量的增长;三是一定有一些这样的企业,他们能够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执行力,好的服务从而获得产品和品牌溢价,我称之为精品型的开发商,我认为这是很多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
四、产品分化,主题地产空间巨大,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
在充裕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产品类型正在分化。第一是住宅产品,我认为未来住宅产品仍然是房地产开发的重点,但是传统的住宅产品正在升级,传统理解的所谓刚需概念其内涵正在发生变化,需要提供精准的,满足差异化需求的产品。
第二是商业地产,商业地产是随着整个城市格局的拉开而发展的,随着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商业地产从新增量上看已经十分有限的,但是随着城市更新、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带来较大规模存量资产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地产机会,这个机会需要我们去把握,商业地产中存在的大量再改造,再重建,再设计,再运营的机会。
第三是大量的主题地产机会,尤其是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有质量生活方式的主题地产机会值得认真研究和把握。
当地产和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产城融合的投资机会,比如高端的教育、高端的健康医疗、高端的养生养老、高端的旅游度假、高端的体育养生等主题地产,该类型的地产既引领了所在城市、社区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又将这些内容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更大、更长久的改变,主题地产的发展,引领了传统住宅的升级,更带来了房地产行业新的投资机会。第二部分:当下和未来,企业的应对之策
一、房地产企业要加快金融化、资本化,降低负债率,尤其是解决长期资金问题 当下和未来,房地产企业最大的瓶颈是资金问题,尤其是长期资金,长期低成本的资金问题。这个问题在整个市场呈现卖方市场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快速销售,快速回款等方式来解决,但是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消费者开始变得理性和精明,开发商需要有长期低成本的资金去支撑企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要加快对接资本市场。这段时间,我接连认真看了王石先生的两本书,《大道当然》和《道路与梦想》,以及任志强先生的《野心优雅》,这两个企业以及更多的企业发展史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比较早的对接上资本市场,通过上市,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融资和发展的手段,比如增发、配股、可转债、银行和长期资本的支持,这是对于支撑企业长期发展非常重要的保证。
——金融是一种融资手段,更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过去房地产企业也在尝试向金融转型,很多企业推出基金,应该说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绩。但是,这些房地产开发企业背景的基金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普遍都存在着瓶颈。出路在哪里?出路在于房地产的盈利模式可以向房地产金融转型,房地产金融和基金不再是满足于自身发展的融资平台,它更多的是引领企业的转型,打造房地产金融的能力,并且将房地产金融成为和房地产开发并行的产业载体,自身有很强的盈利模式。
——加快产品的资本化。我们要做的大量商业地产,未来要做的大量的主题地产,由于存在一定量的产业运营以及持有物业,这些物业就具有类金融的属性。可以通过信托、REITS、长期物业贷款等方式将其资本化,从而为企业发展获取更多资金。
——加快和境内外长期金融和资本对接力度。房地产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短期、高成本的钱,但是缺的是长期的,低成本的钱,这些钱存在于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手中,企业需要加大力度,除了正常的银行开发贷以及流动资金贷款等手段外,要和境内外长期资本建立战略合作,并且获得长期的资金支持。
——采取联盟、合作的方式,在公司或者项目层面引入不同的伙伴,分散风险,保证企业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在合作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方式可以考虑,一种方式是针对项目自身的操盘能力有限,可以找一个更大的企业和品牌合作,自己作为财务投资人获取收益,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是基于自己很好的产品和项目操盘能力,引入其他企业一起合作。
二、加强投资能力,投资需要更精准,需要创新
从长期资本的要求,行业和市场要求,房地产企业都需要加强其自身投资能力。投资能力建设上有几点需要思考:
1、投资从精选城市到精选项目。我们这个行业说起投资,习惯的就是拿出多少个城市,拿出不同级别的城市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哪些城市有风险,哪些城市有机会。
我觉得,城市数据可以如此详细,并且能够如此深刻分析,确实是我们做这个行业的一个巨大的进展。但是今天我们还要做这个行业,我们还需要在这些城市发展,我们就需要在城市分析的基础上,更加关注项目本身的地段,项目本身的潜力,配套,环境,产业等。
我经常举个例子,杭州市场大家都在观望,但是哪天告诉你西湖边有一块地,并且安全边际高的情况下,你拿不拿?所以,精选项目未来项目投资的主流,需要加强和提高。
2、投资需要关注新机会,新产品下的投资机会。新机会在哪里?我认为有以下机会是值得关注的:
一是城市更新以及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出现的存量资产机会。这些项目有的可能是旧的厂房,办公,酒店,商场等,这些资产存在大量的扩建、改建、改造、再运营的机会,而城市更新中存在大量的城中村改造,这些机会是未来的新的投资方向。这些项目的盘活,考验的是我们的投资能力,而投资能力的背后是考验我们的产品能力,设计能力,运营能力,以及资产管理能力。
二是新城镇建设。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主要中心城市郊区的新城镇建设,特别是能提供高端生活方式的,融合现代服务业背景下产城融合,休闲度假和第一居所融合的新城镇建设,高质量城区的建设是未来的大机会。(有关旅游度假小镇,请看笔者《重塑旅游地产商业模式》,东方早报,20140415)
三是致力于提高高质量生活方式的主题地产机会。正如前面所述,高端的教育、医疗健康、旅游度假、养生养老地产满足了人们差异化的,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这些产品得到了各地政府的欢迎,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实现了多方面的共赢,应该得到大力的发展。
3、投资的创新在于不仅是投项目,还在于投股权,投品牌。房地产企业的投资部门,从某种程度上就是拿地的部门,这是和公司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有关的。
但我们需要创新,我们未来的投资,不仅在于拿地,拿项目,更多的,我们可以研究房地产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并且在各个环节上找到最好的品牌和企业进行投资。对股权和品牌的投资,有很多好处。
一是可以引领企业的转型,让企业变得更轻,也许到几年或者几十年后,我们的房地产企业变成了产业整合的集团,变成了品牌管理集团,我们将来获取的是品牌运营的收益;二是所投的股权或品牌,从客观上促进了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提高,而资源整合能力又是我们开发主题地产非常重要的资源。
4、投资要更多关注收购兼并中的投资机会。房地产行业存在着大量的收购兼并的机会,过去主要是通过收购股权获取项目,而未来,可能存在并购公司的机会,特别是随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这些机会需要关注和跟进。
5、重视特殊情况不动产的投资。尤其是一些金融资产中的不动产投资机会,从过去的不良资产到现在存在的一些价值被低估,由于债务人流动性等问题而导致的问题金融资产中的不动产的机会。
6、投资要重视全球化的布局。全球化布局是有主线的,这条主线就是随着中国人的生活迁移而带来的在地域选择上的变化。中国的消费者正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旅游、度假、消费、教育、事业、居住正在全球化,并且这个趋势还在加速。这个趋势,就需要我们认真审慎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去寻找投资机会。
一方面是中国人到全球去消费,那么可以考虑投资全球的好的品牌资源,比如好的酒店、度假村、百货、电影、文化、娱乐等等,通过我们的投资,能够给这些国外品牌带来更多的中国市场的因素,另外一方面加大和这些品牌的合作,也可以给中国市场带来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消费体验;第三我们要根据全球迁移的趋势,布点移民的区域,开发房地产项目;第四加强房地产金融的合作和布局。走出一条从不动产资产到房地产开发到品牌资源到房地产金融的全球化布局之路。
7、投资能力的建设很重要的一方面是项目退出能力的建设。一个完整的投资,应该是融、投、管、退的完整循环,所以一个项目投资的成功,一定是具备很好的退出渠道或通道的,不论是采取资产处置,上市,销售等方法,实现资产的有序流动是房地产企业需要注重的。
三、加强产品力建设
1、以终为始,从把握消费者需求出发,加强产品力建设。消费者需求的持续的调研、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充分借助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手段,加强消费者数据的建设,从而能够更加精准掌握消费者特征,购买行为,购买心理等,谁掌握了消费者,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
2、加强产品的研究和设计能力。产品力建设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尤其是在面向改善性需求情况下,产品的研究和设计能力需要在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产品的技术、风格、规范的创新;二是要加大对物业配比、产品组合的研究和设计;三是从注重物理空间的研究和设计,到更加注重软件的建设,更加注重服务价值和服务产品的研究和设计。
3、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部门或研究院。在企业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推动企业研发力量和团队的建设,研究外部环境,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研究产品,研究服务,研究价值,这些研究最终都会落实到企业的产品,投资以及战略中去,是非常重要的团队和部门,不可小视。
4、注重服务产品的研究和设计。一是传统的服务空间的价值再塑,比如一般小区的会所,过去只是承担的简单配套的功能,但是会所完全可以成为小区居民情感联系,互动、社交的平台,而这些平台具有网络所没有的优势;
二是原来的小区商业仅仅是围绕小区的简单的商业功能的承载,小区商业的价值无法体现,小区商业完全是单向的,无法实现和小区居民的互动,如果将小区商业变成小区居民可以参与的创意市集,变成小区居民可以参与的商业载体,其价值就可以体现出来了;
三是可以大胆借鉴一些服务行业中好的做法引入到房地产项目中,比如将五星酒店的空间、设施、动线、服务水准引入到项目中,提升项目的水准。
5、环境和景观是产品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住宅以及所在的小区越来越承担着人们生活方式的空间的功能后,消费者会越来越注重环境、景观所带来的影响。
一是景观和环境是项目风格、文化的具体体现,比如欧式的、日本的、新亚洲风格的,其实都可以通过景观和环境表现出来,我觉得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东西,这些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空间,山、水、石、园林以及他们的组合是可以非常精彩的。
再加上,这些景观和一些功能的叠加和组合,更加提升了项目的品质,比如对于茶环境和空间的设计和研发等,比如在小区设置人造的沙滩,既满足了小孩的需求,而且对于整个小区的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6、注重空间内动线的设计,以及精装修产品的研究。现代社会的消费者,他们已经越来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自己装修房子,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运用专业化分工去完成不同的工作,所以,房子内空间的设计以及精装修产品的研发以及品质是决定一个项目品质的最直接感受。
7、注重品牌建设。过去30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已经涌现了一些非常好的房地产项目和公司品牌,这些品牌在未来的竞争中将会体现更大的溢价能力,并且能够成为企业发展的“护城河”,有很好的抗风险能力。
品牌是一个公司,一个项目核心能力和优势的最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公司和项目价值的最集中体现。品牌的核心是价值,特别是我们想传递的价值以及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这些价值和消费者产生着某种联系,特别是需要将品牌上升为消费者心目中的情感品牌,产生情感联系,产生强大的品牌黏性,形成粉丝经济。
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新网络,新渠道,在将品牌价值传达到最终消费者的通路上大胆运用新手段并且进行创新,增加消费者的体验、参与,实现品牌价值的精准传递。
四、加强开发和运营管理能力建设
1、从高周转、快周转到有质量的周转。
强调并执行周转,应该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巨大进步,采用快周转的模式,也成就了一批知名的企业,这些企业无论是从资金的使用效率,开发周期、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的创新和进步,一时间也成为我们这个行业的主流之一。
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从高周转、快周转发展到有质量的周转,从提高产品品质等方面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2、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未来的房地产,不仅仅考验开发能力,更多的考验是资源的整合能力,比如所需要的现代服务业的资源,主题地产从某种程度上就是现代服务业承载的载体,是平台,但是这些资源整合得好,就有可能出现当时商业地产的模式一样,一些品牌和资源跟着项目走,这样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推进项目的投资和建设。
资源整合,一是我们可以投资这些资源或品牌,使他们成为我们紧密的合作伙伴;二是我们可以和这些资源和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在项目的获取、项目开发技术、项目管理上提供帮助和支持;三是我们需要加强产品研发,想清楚,整明白,这些资源嫁接后,产业怎么赚钱,房地产怎么赚钱,其产品形态如何等很多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看,资源整合关键是产品,关键是盈利模式。
提高资源整合能力,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就是如何借用和管理好第三方力量,为我所用,提高项目开发水平,提升项目品质。
一些企业在涉及一些新的主题地产,开发一些顶级项目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大量的设计单位、顾问单位、供应商、咨询机构等等,如何管理好他们,最主要是从项目品质、项目智慧、项目成本、项目周期等角度管理好,协调好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如果管理得当,企业就能将有些人力和资源外包,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却拥有大量的高端的第三方力量。
3、加强资产管理能力建设
资产管理能力,最核心的就是资产和项目的保值增值能力,一个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用到,一是增强房地产金融能力,提高房地产金融的盈利水平;二是在很多存量资产的改、扩建过程中,在存量资产的再经营过程中都可以用到。资产管理能力是一个企业的系统能力,涉及到专业的设计能力、策划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品牌和资源整合能力、招商能力、运营管理能力等。
4、加强产业运营管理能力建设
产业运营,包括商场、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一些主题地产还涉及旅游、景点、主题乐园、养生、健康等内容的产业运营。这些主题地产需要大量的复合管理和运营的能力。
所以,对于这些项目,一定要想注重自身培养团队和外部力量的结合,将来产业运营管理能力是一个企业转型的关键所在,也是赢得未来竞争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引领企业向现代企业治理转型
30年的行业发展,造就了我们这个行业的巨大进步,其中就包括房地产企业治理的进步。但客观上说,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发展的空间巨大。
1、提倡并执行“阳光、规范、透明”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文化,其重要的价值观和文化基础就是企业家的价值观和管理哲学。每一个企业家背后都有其优势和不足,而一个成熟的企业,首先就是在文化上要充分理解贯彻企业家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市场化、专业化并且建立能够引领这个行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对一个企业来说,“阳光、透明、规范”是基本的文化要求,在这之上,还会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公民,这些文化应该坚持并身体力行。
2、实现职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团队和运作机制。
最近几年,房地产企业涌现出很多的黑马,或者一些新兴的力量的兴起,研究他们,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这些企业的老板通过董事会,通过目标考核实现对企业的管控,而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全交给职业化团队去操盘,其实万科也是如此。任何一种治理结构都有利有弊,但是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不失为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职业化的团队最大的优势,就是懂得工作界面,懂得工作流程,并且在产品、技术、管理上更加专业。职业化团队需要加强的正是企业家思维,要用企业家思维去对待工作,对待企业。
具体到一个房地产企业,什么是企业家思维?就是我们需要有成本意识,预算意识,开发周期的意识,管控和制衡的意识,要站在企业和企业家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工作,而企业家思维的形成,需要激发,需要培养尊重专业的平台和空间,让专业的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能够有空间和机会,从而创造更大价值。
3、加强团队建设。
房地产企业的当下和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一个一支强大的团队,谁就拥有了未来。招聘和留住好的人才,靠物质条件,更靠文化、靠平台,要让人才在企业感觉到尊重,感觉到机会,感觉到空间,同时人才也选团队,他要看我在和谁一起共事,团队成员之间是否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同时,对于这些高效能人才,要严格要求,结果导向,同时尊重过程的付出,用制度和流程去管理,减少人治和随意性,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团队的重要,加强沟通和协作意识,从而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
团队的建设,要更加注重工作界面的确立,以及流程,机制的建设。流程和机制建设,就是游戏规则的建立。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就事论事,容易去做那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但是这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是要通过流程和机制的建设,告诉团队成员的角色、分工、职责、工作界面、步骤、程序以及考核和激励,一切都是有章可循,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问题的解决机制都十分清楚。
流程和机制建立后,企业的最高决策者以及管理层要管住自己“闲不住的手”,学会授权、放权、学会用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去管理公司,学会管理和监控,学会支持和服务,同时,加强正式和非正式沟通,只有这样,流程和机制才能真正确立。
团队建设,要学会在有限条件下做决策,更会学会接受团队建设中不完美。比如人才的招聘,找到性价比高,完全符合你的要求的人才理论上是存在的,但实际上是很难完全达到的,因为受限于公司的规模、品牌、产品、项目、预算、团队能力等多种因素,我们很难找到十分完全满意的人才。
所以,我们需要在现有团队中加强培训,尤其是专业上、团队合作和沟通、工作方式和方法等问题上加强锻炼,提高团队能力,用团队的智慧去弥补不足,实现公司和团队的发展目标。
2014年的当下,我们需要“睁眼看世界”,关注这个行业的市场、城市、政策等数据,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理清思路,清晰格局,同时我们需要“埋头做事”,以市场为导向,重塑我们的产业价值链,在金融、投资、产品力、运营管理、现代企业治理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来,去应对当下,迈向未来。
第三篇: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第一部分:对于当下和未来的4个判断
一、房地产的充裕时代已经到来
“充裕时代”这个词,是克里斯-安德森在《免费》这本书中所提出的叫一个重要的概念。什么叫充裕时代?也就是说我们的传统行业,我们的传统产品已经普遍的面临了充裕时代。
在这里,我要借用这个词,来说明,我对房地产行业的理解和思考。房地产行业要达到《免费》中所提到的“充裕时代”当然还为时尚早。但是一些现象却在说明这个趋势迟早要到来。
突出表现在:绝大多数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些产品,比如一些商业地产的同质化产品现象明显,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在下滑等等。
这个现实都在提醒我们去思考,我们这个行业要更多去想怎么样在这样的一个常态下,再这样一个客观事实下去生存、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这个行业迟早会回归,我们要正确去看待这个客观的趋势,并且提前做好准备。充裕时代并不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结束,而是行业转型和发展的新的开始。
二、行业发展的机会在于差异化,在于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房地产行业的同质化现象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产品中都有所体现。比如一些城市综合体项目,从项目的形态上,基本上就是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或酒店式公寓再加上住宅。
比如一些住宅产品,大家都觉得刚需是一个主要的市场,大家都开发刚需产品,在总价、产品面积、产品品质、服务上都同质化。供应量很大,但是产品基本雷同。
但是从需求上看,我们是否很好的满足了消费者呢?消费者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供不应求的时代里,有房子住就是最大的需求,但是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的,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是可以被教育的,当他们基本的居住需求被满足后,他们就会出现不同的,更多的,更好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总体特点是差异化的,差异化需求是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
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是:改善。我们可以问问在座的各位,你们对于房子的需求到位了吗?很多人都不能说房子的改善就一步到位了。
回顾30年房地产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改善的历史。我们从租房子住,到买60-70平米,到90-100平米,到120以上的三房,到花园洋房,到联排,双拼,到独栋别墅。随着面积的改善,消费者对于产品、品牌、服务、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些高的要求就构成了改善所导致的差异化,因为改善所导致的差异化的空间巨大,我们这个行业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三、房地产企业的盈利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行业结构将出现分化 我们传统的房地产的盈利模式,主要是赚的土地升值的钱,赚的是市场预期的钱,赚的是快速周转的钱,而这些模式在当下和未来都面临着比较大的考验。
我们的当下和未来,还是要赚这些钱,但更多的是盈利模式在发生着更大的变化,我们将赚品牌溢价的钱,赚产品力的钱,赚服务的钱,赚资产管理的钱,赚金融的钱等等,房地产企业的盈利模式将会从依靠土地升值转变到依靠产品盈利。房地产企业需要打造更优秀的产品及差异化产品来获得盈利。
在盈利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行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个人认为,未来的行业格局:
一是大的具有规模效益的企业集中度会提高,规模会继续加大;二是一些中小开发企业,特别是一些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如果还继续以规模为主要目标,那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困难,这些企业需要在规模和利润率做出取舍,更多的要关注有质量的增长;三是一定有一些这样的企业,他们能够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执行力,好的服务从而获得产品和品牌溢价,精品型的开发商是很多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四、产品分化,主题地产空间巨大,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
在充裕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产品类型正在分化。第一是住宅产品,我认为未来住宅产品仍然是房地产开发的重点,但是传统的住宅产品正在升级,传统理解的所谓刚需概念其内涵正在发生变化,需要提供精准的,满足差异化需求的产品。
第二是商业地产,商业地产是随着整个城市格局的拉开而发展的,随着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商业地产从新增量上看已经十分有限的,但是随着城市更新、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带来较大规模存量资产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地产机会,这个机会需要我们去把握,商业地产中存在的大量再改造,再重建,再设计,再运营的机会。
第三是大量的主题地产机会,尤其是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有质量生活方式的主题地产机会值得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兴产业、养老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健康产业、商业服务业(物流配送中心和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也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当地产和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产城融合的投资机会,比如高端的教育、高端的健康医疗、高端的养生养老、高端的旅游度假、高端的体育养生等主题地产,该类型的地产既引领了所在城市、社区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又将这些内容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更大、更长久的改变,主题地产的发展,引领了传统住宅的升级,更带来了房地产行业新的投资机会。有了以上的判断,我们一直在思考以下问题,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转型的方法和模式。
1、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如何支撑企业的转型?一些关键能力如专业团队、产业资源和企业信用(对应的融资能力)将制约或深刻影响企业转型的成败。如果缺乏足够的资源能力,如何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这些资源和能力?这需要经营模式和管理能力的升级和创新。
2、转型如何开始,从何开始?房企以项目为基本经营单元的业务特征意味着,转型应该从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试点、创新开始。对新项目,按照既定的转型方向,设计财务模型、商业模式,积累细分市场的相关资源和能力。这需要应用产品和装备技术的升级和创新。
所以说当下是转型,未来是升级,贯穿始末的是创新。
第二部分:对于当下(转型)和未来(升级)的两个思考
一、什么是转型升级?什么是创新?
我认为,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升级,并不一定要等于转产或转行,转型和升级应当更多的是强调发展和效益,产业内的创新发展是为了升级,多渠道多方式创造盈利点是为了转型。目前房产公司开展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房产公司内部要实现转型和创新,由开发形向运营型转变,由销售型向服务型转变,保安全抓质量,同时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客户推荐客户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房产公司结合建材,实现业务走出去,立足综合管廊这一产品创新、技术领先的优势,积极拓展对外施工作业,以综合管廊业务为突破口,带动企业转型升级。
所以,企业转型升级的内涵:目的是通过产业升级来突破企业的发展瓶颈。主要内容是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新业务、提升管理者自身的战略决策水平。核心本质就是通过管理体制进化来培育组织的应变能力。最终使命是通过组织应变能力,推动产业不断升级和管理体制的不断进化,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复杂变化,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健康持续的生存和发展。
二、为什么要转型升级?为什么要创新?
我们认为,房地产正处在一个存量市场越来越大、增量市场越来越小的时代,而环境背景决定发展方向。在开放的社会,一个企业要走向成功,需要顺应外部大环境的变化趋势。不适应,就要落后,就要“出局”。只有深刻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才能判断出正确的发展方向。转型升级的直接好处就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盈利点,只有转型升级这条路,才是制胜未来的根本出路。
早在2015年底总结时,集团公司就已经指明了我们16年发展的主导方向:经营方面,盘活现有资产去库存,力争将现有的1.5亿元可卖住宅、商铺完成70%的任务,计238套,盘活资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由开发企业转向运营企业,提升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升管理效能,保住行业领先地位;建设方面,与建材公司联手拓展外部建设任务,实现盘活资产和养活队伍;做好23#楼建设任务及其它需完善事宜;物业方面,提升物业服务,做好品质提升工作,做好环境及车位整治,算好账、核定高层缴费标准、实现物业不亏损。面对这些目标,我们要如何进行转型和升级?
第三部分:对于当下(转型)和未来(升级)的两个对策
一、通过管理创新,加强团队建设。
重新认识企业的“企”字,如果没有了“人”字,企业也就终止了。我觉得很有道理,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企业在“选人、用人、留人”的问题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用人制度,切实的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才能跟上我们公司硬件发展的步伐,企业才能更加的欣欣向荣。
房地产企业的当下和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一个一支强大的团队,谁就拥有了未来。招聘和留住好的人才,靠物质条件,更靠文化、靠平台,要让人才在企业感觉到尊重,感觉到机会,感觉到空间,同时人才也选团队,他要看我在和谁一起共事,团队成员之间是否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同时,对于这些高效能人才,要严格要求,结果导向,同时尊重过程的付出,用制度和流程去管理,减少人治和随意性,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团队的重要,加强沟通和协作意识,从而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
所以,我们需要巩固现有团队,通过加强学习,尤其是专业上、团队合作和沟通、工作方式和方法等问题上加强锻炼,提高团队能力,打造一支执行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团队。用团队的智慧去弥补不足,实现公司和团队的发展目标。
二、通过经营模式的创新,寻求具有带动效应的突破口。
房产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不断地创新经营理念和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强化服务意识,延伸产业链条,才能实现做大做强做精做长。变静态经营为动态经营,市场不是静止的,销售上要抛弃传统的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静态经营思维,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建立企业主体的动态经营策略,努力做到驾驭未 来而非经营过去。
除此以外,还要实现经营模式灵活多样化,结合自身条件以及客户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的渠道销售和客户服务方式,做专做精做特,让客户满意。由开发型企业向运营型企业转变,目前和未来的市场是一个渠道为王、服务至上的市场,因此,房产企业要从发包商全向服务商转变,从原来的以价格为导向,靠政策、靠行情实现盈利,向以精品工程为名片的经营模式转型、向以多渠道销售的销售模式转型、向以服务为导向的服务模式转型,全面适应市场需求。
于此同时,大力拓展外部建设工程,提高施工能力。充分发挥现有团队的指挥部作用,强化对人、机、物的协调力度,为外部施工建设保驾护航。对施工队伍进行人才“输血”,靠承揽工程为企业转型升级进行“造血”,以综合管廊施工这一技术创新、产品领先的优势为突破口,打开企业转型升级之门,实现由养活队伍向盘活资产的根本转变。
第四部分:对于当下(转型)和未来(升级)的四个目标
以产品创新为途径。一方面,通过对最终产品与细分市场的选择,发展具有创新特色的建筑产品;另一方面,全面提高房屋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打造质量优良、性价比优、群众满意、社会放心的产品。保安全,抓质量,打造卓越的团队执行力,成为精品型的房地产开发商。
以优化成本为途径。科学配置资源,优化流程、整合房地产企业价值链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顾客期望,为顾客提供最大化的产品价值。同时,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积极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以降低开发成本。
以创新管理为途径。以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创新为突破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提升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建立与完善企业激励和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以树立品牌为途径。以房地产企业的企业信誉、产品形象树立品牌,企业在运营中,要高度重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解放思想、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为我们房产公司指明了方向,也为房产公司带来了机遇,房产公司在新一轮的转型发展中主要是解决好存量与增量的矛盾,存量就是对现有物资如何发挥最大的效能,对现有产业如何升级,对现有人员如何调动最好的工作积极性,对现有的管理模式如何改变形式,减少阻力,提高效率。增量就是在发展中如何优化资源,让资源效益最大化;就是通过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效益;就是要在新的业务拓展中寻找新的合作机遇、合作方式和盈利模式的更新换代。
我们将珍惜这次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机遇,我们已初步认清了形势,也在阶段性特点的确立上有了新的理念。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一定能撑过困境、扭转逆势,求得生存和发展。
想一生保暖必无出息,经几度饥寒方能有为。
感谢各位的聆听!
第四篇:2014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机会=转型+分化
2014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机会=转型+分化
2014年上半年已悄然流逝。回首这半年,可谓艰辛复杂。中国房地产巅峰期已过,走到了逐步下行的阶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审时度势,调整战略,甚至进行转型等新的尝试。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组半年来的行业关键运行数据,看看这半年的市场到底怎样?而下半年的工作该如何布局?
煎熬,收缩,市场向大中型企业加速集中——2014年半年总结
一、上半年全线城市回调,质量最好的一线城市也未幸免
2014年上半年这波周期特点是市场主动回调,积极去库存,以应对周期。
在去年年底,估计行业里的大多数人都没想到,2014年上半年市场会如此大规模下调。年终靓丽的销售业绩和庆功的欢乐已被新的业绩压力所代替。
2014年的市场萧条具体表现在:几乎所有城市的销售与新开工面积都在下行调整。
从数据来看,开发商快速收缩战线,新开工面积急速下降。2014年前四个月新开工面积下降了24%,而同期销售面积下降8.6%。
进入5月后,全国房屋销售面积降幅持续扩大,同比下降7.8%同时;商品房销售额下降8.5%,降幅持续扩大。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0.2%,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4.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2.5%。
截止2014年5月末,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5.9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8.6%,降幅有所收窄;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2588万平方米,下降21.6%。
从国金证券公布的市场平均出清周期来看,周期的增长也标志着存货在进一步积压。
二、城市分化继续
去年年底,我们在总结2013年市场状况,并做2014年市场预测的时候,已经做出市场即将产生分化的预测。半年过去了,这样分化的市场局越来越像股票市场。当经济基本面下行的时候,无论地方城市环境多么优良,各地市场都会一起回调。但质地优秀的市场会比较抗跌,而素质较差的市场则会迅速下滑。下面来看如下几点总结:
1、2014年上半年,只有少数城市表现优秀,多数城市下行。
2、京沪深成交量分别下滑48.6%、30.2%和36.7%,但均价依然坚挺;二线城市成交量价均出现分化,大多数城市成交量下滑2-3成,个别城市甚至下滑4-5成;个别城市出现均价停涨或下降的趋势,内部分化明显。
3、总体来看,一、二、三线城市销量累计同比下降41%、23%、26%;一、二、三线城市需去化10.8、18.1、22.7 个月,同比分别增加4.7、7.2、9.2 个月。
4、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城市是重灾区,中部城市稳定,西部城市略有下降。1-5月份,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4.4%;销售额下降14.7%。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0.3%,销售额增长3.2%。
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9367万平方米,下降2.1%,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销售额4855亿元,增长1.8%,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5、从省会城市分布来看,2014年1-5月仅有南昌、合肥、石家庄3城市成交量反涨。
6、从出清周期绝对值和自身纵向数据分析供求关系相对较好的城市有南昌、南京、成都。
而苏州、长沙、天津、杭州、福州去化周期上升较快,反映出市场还在持续恶化。
三、政策面从紧,但更趋于市场化,因地制宜
从政策面来看,2014年上半年的房地产政策体现为三个特征:
1、金融政策进一步从紧,银行体系对房地产开发行业始终谨慎。
2、去年三中全会之后,没有新的全国性的行业调控政策出台。一刀切、一盘棋的政策做法已经过去。尊重地方特色的、以市场化为原则的调控政策成为主基调。
3、地方政府根据各自的地区形势,逐步开始出台刺激政策,以维持市场正常运转。目前取消限购城市有:天津、佛山、无锡、宁波、呼和浩特、铜陵等。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到的是,这些取消限购政策无疑都是高风险市场。
四、大型房地产企业市场集中度大幅上升
上半年TOP10、TOP20 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8.6%和24.3%,其中TOP20 集中度较去年提升
5.4 个百分点,增幅为近年最大。
转型、回归一二线——下半年展望
展望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特征:“存量增加,增量递减”,黄金十年已去,但还有“白银十年”的发展机会。
具体来看2014年下半年,将呈现如下几个趋势:
一、下半年市场依旧低迷,但冷冻速度将趋缓,并逐步形成新的平衡。
通过投行对重点城市供需测算表明,下半年存在20%以上供需差.因此行业还存在去库存的压力。但这样的压力会比上半年减少,开工面积的低迷会有所缓解,但仍然保持低位。
二、一二线城市价格企稳要好于三线城市,三线城市仍然将维持下降的趋势。
市场环境较好的区域,新开工下行更有利于未来一年的区域地产市场。
一线城市的存销比要远远低于二线城市,这代表一线城市的市场环境要更优与二线城市。
三、库存分化,少数城市优异,多数城市仍旧难熬。
库存是判断一个城市市场冷热的最关键的经济指标。我们从库存来看看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1、从在建库存数据来看,在建库存较少的城市有合肥、广州、南京,其中的合肥已经比较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兰州、宁波在建库存较大,这些城市中期房价会受到抑制,温州的绝对水平虽然较高,但和自身相比,已经处在去库存过程中,相比历史高点有明显的下降。
2、从存量库存数据来看,市场俨然分化成三个层次,分别是:
优质城市:合肥、成都
均衡城市:南京、苏州、上海、厦门、广州、深圳、南昌、重庆
问题城市:滁州、芜湖、舟山、杭州、福州、湛江、北海、北京、青岛、天津、锦州、威海、东营、九江、武汉、黄石、长沙、西安、大理、大同、呼和浩特
而在未来,青岛、合肥、南京等城市未来房价弹性较高。
2014年下半年市场新机会
1、市场化产业园增长迅速,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从2014年的政府放权调控的特点可以看出,白银时代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政府将进一步退回到裁判员的角色。未来行业内,政府只负责管理公共事务,市场上的事务交由市场自行解决。这在产业地产领域将更加显著。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产业地产型企业在未来将在更大范围内替代政府性质的低效招商的各类产业园区,这些专业公司在2014年将会锁定更精准的客群群体,高效率的发展各类产业园区。
2、东部城市旧城工业用地改造,存量市场的新机会
从上海下一步提升用地单位产值的思路来看,未来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城市集约化用地的原则将进一步控制外围城市化的扩张,从城市中心低效的工业用地进行改造,提升土地价值,将是市场开拓的主旋律。
3、体验式商业、社区型商业
从2005年兴起的商业地产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特别是以城市综合体、Mall类产品为代表的城市级商业地产浪潮顶峰已过,万达是这次浪潮中最大的收获者。下一步商业网点的普及,将进入更低级别的商业时代。这个时代里,区域级、社区级、小体量的商业将成为市场布局的重点。
社区型商业的发展将结合社区服务业的升级全面开展。因此社区商业从如今开始就具备了互联网基因,线下服务、体验及线上社区交流是社区商业最大特色。
体验式是综合体泡沫的唯一出路。如果综合体运营商无法破解综合体的课题,那么等待到最后就是穷途末路。
4、休闲养老地产
养老地产近两年概念火热,但这类产品总体来看,雷声大雨点小。但不管怎样,养老产业是政府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拿地的机会就在这里。下一步养老的发展的机会将是部分坚持中高端产品线的房地产企业的转型重点。
5、文化旅游地产
休闲产业大潮是即商业服务业大潮之后,新的一波主流趋势。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升级更重要的是其根本驱动力。
万达、迪斯尼、华侨城等文化旅游地产行业第一军团又是看重这一波大潮的趋势,希望进一步淘金。不管怎样,首富的战略眼光是值得关注的。毕竟能承载万达这样千亿级企业持续高增长的行业不多,给国人提供文化休闲场所的旅游地产就一定是下一个高增长极。
6、物流地产
近两年电商的冲击实在太大,大到已经开始改变商业地产的游戏规则。部分开发商和金融机构已经将机会瞄准到为电商做配套服务的物流基地。沿用马云的策略,如果做不了NO.1,那就跟NO.1合作。因此,不少开发商开始更线上的大佬们合作,为大佬度身定做线下服务就是一个重要的思路,物流地产就是与大佬合作博弈的结果。
应该说,2014年随着主题地产时代来临,所有这些都有一个核心逻辑,那就是遵循升级我们生活方式的脚步。凡是创新创造生活方式的产品都会收到追捧,而这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第五篇:2014年房地产行业分析和转型升级大纲
2014年房地产行业分析和转型升级
宏皓教授时长:3-6课时
一、2014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1、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环境分析
2、房地产行业近期数据分析3、2014年房地产行业面临的环境
(1)政策调控
(2)房地产信息联网
(3)官员财产公示
(4)房产税的试点扩大
4、房地产行业如何适应新形势并成功突围
二、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唯有转型升级
1、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的创新
2、把握中央契机:城镇化
(1)城镇化会带来房地产行业的下个黄金十年,但不是过去的简单复制
(2)城镇化与房地产行业如何相互促进共融
(3)房地产业行业如何有效利用“本土城镇化”的优势
3、产业基金助力房地产行业突破发展瓶颈
(1)产业基金如何帮助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
(2)城镇化要借力产业基金
4、房地产行业必须加强投融资管理
(1)积极加强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渠道的管理
(2)必须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和加强成本控制
(3)必须建立金融安全防范体系
5、房地产行业的其他重要创新
(1)房地产行业需要在资本运作上更胜一筹
(2)房地产行业的经营模式亟待创新
(3)养老地产、旅游地产、医疗地产开发的深层次创新
专家简介 宏皓:原名:章强。著名金融学家﹑融资专家,北京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政府、上市公司金融顾问,中经产业基金理事会秘书长,央视网财经评论员。被社会广泛誉为:投资大师,中国私募基金之父。
曾在社科院﹑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MBA、EMBA、总裁班等多次讲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私募股权与金融投资》、《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房地产行业投融资管理》、《企业资产管理》、《企业融资策略》、《企业战略转型》、《公司理财》、《公司治理》、《资本运作与投融资管理》、《私人银行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与创新》、《村镇银行的金融创新与发展实务》、《十八大宏观经济政策解读与银行创新发展》等课程。并撰写2012年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私人银行《中国财富市场调研报告》。
常受邀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中国经济网、央视网、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担任特约专家嘉宾。
22年从事金融投资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近10年来著有《第一财富大道》、《家庭理财行动》、《理财改变命运》、《理财身价倍增》、《卓越理财》、《理财决定命运》、《融资决定成败》等20多部著作。是目前国内在投资理财方面出版著作贡献最多,受众面最广的金融投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