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是加快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时间:2019-05-13 01:1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执行力是加快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执行力是加快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一篇:执行力是加快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执行力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 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

黄苏鲜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政府执行力建设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的标志。而各级政府作为国家政治运作的枢纽,是党的施政机构,其执行力就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只有切实增强执行意识,提升执行效能,才能确保中央、省、市各项大政方针的令行禁止、取得实效。

提高政府执行力,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竞争力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对于科技部门来说,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省部产学研总结大会精神,落实市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及科技奖励暨省部产学研示范大会工作部署,加油鼓劲,乘势而上,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创建产学研结合示范市,打造我市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各类技术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为我市产业集聚升级和文化强市战略提供支撑,推动我市尽快实现GDP超千亿元,成为名符其实的珠江三角洲城市提供科技支撑。而这些重大决策是否执行有力,能否做到快人一步,抢占先机,突显先发优势,关键取决于科技部门的执行力。因此,提高科技部门的执行力,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规划纲要》贯彻落实的具体要求,也是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一、要充分认识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必须以执行力提升竞争力。三分决策,七分执行。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在大力推进《规划纲要》贯彻落实,促进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对于重大决策执行有力,就能快人一步,抢占先机,否则就会错失良机,丧失先发优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执行力就是竞争力的观念,思想上重执行,行动上真执行,工作上会执行,以执行创实绩、比高低,对确定的目标、制定的政策、部署的工作,要真抓实干、争创一流,把科技部门的好思路、好决策转变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必须以执行力激发创造力。执行的过程也是追求创新的过程。实践证明,战略可以复制,差别在于执行。如果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这也不去探索,那也不敢突破,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有敢闯、敢试、敢冒的精神,突破思维定势,扬弃传统做法,鼓励和支持基层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先试不评论,多干不争论,不为条条框框所束缚,不为外界议论所左右,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开辟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的新途径。

必须以执行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强不强反映的既是工作作风问题,也是队伍面貌问题。科技部门要努力形造以干事业凝聚人心,以抓执行集聚力量,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当好决策者,又起而力行、当好实干家,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必须以执行力强化服务能力。执行力代表政府处理社会事务、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纠纷的能力。尤其是在当前大力提倡服务型政府的时代,服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执行的合法性,以及社会对于政府的总体评价,进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良性发展。科技部门应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要围绕《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的实施,深入基层和群众、改善民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上,把更多资金投到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及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上,为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必须以执行力提升人的素质。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提升执行力的关键在于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从总体来看,科技部门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近年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亟待改善的问题,如:一是服务意识淡薄,消极执行,缺乏与群众和基层沟通,导致政策偏差。二是人员自身素质较差。对政策把握不到位,执行责任心不强,最终不能达至政策的执行效果与预期。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不足,未能奖勤罚懒,导至执行命令主动性不强。必须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目标任务为出发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组织相应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促进执行力的提升。

二、关于如何进一步提升执行力的几点思考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必须提高执行力。提升执行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提高科技部门的执行力,优质高效地实现科技部门工作职能和目标任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

(一)科学决策。科学合理地决策是提升行政执行力的重要前提。一是要保证决策的正确合理性。正确合理的决策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给群众带来实惠,能被执行者认同和拥护,并利于顺利、有效地执行。二是要保证决策的具体明确性。要重视决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在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任务、工作方式、采取的步骤和措施等都要力求具体明确。三是要保证决策的公正性。只有决策的公正性,才能有利于增强执行者对决策的认同和执行力度。四是要保证决策的稳定性。朝令夕改,决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会直接影响决策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建立。五是要保证决策的民主性。要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防止决策的随意性,保证决策切合实际。

(二)狠抓落实。狠抓落实是提升行政执行力的基本内容。任何一项政策和决策,关键在于落到实处。由于政策和决策具有宏观性、普遍性和利益调整性的特点,执行中还有结合当时、当地实际的问题,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要有一抓到底的执着精神。只有狠抓落实,才能把政策和决策变成工作实绩,变成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变成人民群众的实惠。二要有敢于碰硬的认真态度。三是要严格执行纪律,严肃追究责任,努力增强执行效果。

(三)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提升行政执行力的本质所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就是解放和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在贯彻实施《规划纲要》的进程中,作为科技部门尤其是要拓宽视野,打开思路,解决小成即满、小富即安、标准不高的问题,破除怕担风险、怕负责任、怕出漏子的观念,树立拼搏意识、开拓意识、争先意识,始终做到对事业有激情、对工作有热情、对群众有感情,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同时,要提升执行力的境界,每一个政策和决策执行者都要力求做到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以关心人民群众生

活为最高宗旨,以解决人民群众问题为根本要求,摒弃各种投机心理和私心杂念,认真干事创业,努力创先争优。

(四)提高素质。提高素质是提升执行力的根本关键。执行者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决定着政策和决策是否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提升执行力,首要就是要提高执行者的素质。要牢固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把终身学习当做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培训与开发是提升人员素质,进而提升政执行力的有力手段和重要方法。要注重调动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培训内容的实效性,制定奖惩措施。并根据培训人员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培养,最大程度上提高行政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有效地提高执行者的决策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发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创新方法。创新方法是提升执行力的基本要求。创新方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政策和决策执行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要求执行者要能够把握政策的精神实质,创造性地执行和完善政策,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策和决策目标。面对政策和决策执行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创造性地实施就显得更为必要。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要牢牢抓住政策和决策的精神实质,遵循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合理变通,达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

(六)完善制度。完善制度是提升执行力的必要条件。体制机制决定着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活力,决定着一个人、一个团队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机制创新关键在于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要通过建立既具科学性又有操作性的激励机制,给想干事的以充分机会,为能干事的提供宽广舞台。要有效激发人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将个人目标与全局总体目标统一起来,促进人的不断进步,从主观上提升自己的执行力。同时,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通过考核可以揭示出那些低效率的行为,认真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真正实现以实绩比高低,真正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创造才能得以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执行力得到充分地展现。

第二篇:论中小企业制度创新和发展

论中小企业制度创新和发展

据统计,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2000万家,约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0%;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5%和45%左右,特别是90年代以来,75%以上的工业新增产值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佳途径。我就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寻找其发展途径。

一、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中小企业虽然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就企业本身而言,其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都不尽合理,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市场疲软、机制不活、资金不足、人才缺乏、信息不灵等原因,致使中小企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没能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

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档次低、更新换代慢

据国家对421家中小企业的1281种主导产品情况的分析,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12.94年,比国有大企业的10。8年还高出2.14年。其中70年代之前投产的产品有325种,占25。37%。按产品水平划分,达到80年代中期末或90年代水平的产品有956种,占74.63%,其1/3的产品处于80年代初以前的水平。因此,中小企业产品合格率低,产销率低,产品积压严重,经济效益差。如中国彩电企业长虹,康佳等还在生产平面电视为上百乃至几十元利润恶性价格竞争时,日本索尼,松下等企业已经开发出等离子,液晶显示等附加值高的产品,一台就能赚回国产电视卖上百台才能获得的利润。

低水平重复建设,结构趋同

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市场经济不成熟的突出表现。在我国,这种情况不仅表现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也表现在中小企业自身的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走势,不少行业的生产经营困难与这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密切相关。各地为了自身的利益,盲目上项目,搞建设,造成了资源浪费。专业化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

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其本质是通过社会组织实现专业化、协作化和社会化,形成竞争与合作的利益驱动机制,追求合理利用一切资源满足人们消费的社会形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务必强调“少而精、少而专”。但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包括中小企业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型企业,效率低下,生产方式落后。中国有句老话“一招鲜,吃遍天”,企业也必须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有自己的创新,这样才能在全球化大潮下继续生存下去。

管理方式单一,官僚主义盛行

我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众多的小企业,由于是私人企业或个人最大权力行为,在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采取家长式的单一管理方式,官僚主义盛行。这种管理模式,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科学决策,增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造成企业经营效益低下甚至亏损。特别是当企业资产发展到较大规模时,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使企业的原始动力在不正常的“内耗”或决策的偏差甚至失误中丧失殆尽。

二、中小企业发展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改革开放初期,体制效应推动着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也呈现出上述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

盲目追求多元化,缺乏核心技术竞争能力

我国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初期得到迅猛发展,主要是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潮流,属于体制变革的释放效应,并非企业本身技术研发能力的快速增强。随着体制变革的逐步推进,其释放效应日渐减弱,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转折。这时候,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在如何增强核心技术竞争能力上下工夫,而是钟情于“多元化”经营,把有限的资源分散在几个甚至十几个行业中,梦想“东方不亮西方亮”,以此抵御经营风险。这种情况在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尤为严重,如春兰集团原来是生产空调的龙头企业,销售最好时曾经占到整个市场27%,后来由于该集团的高层错误决策,春兰集团又开始涉及摩托车,汽车,电视,电冰箱等行业,均告失败。在同等条件下,挖掘一平方公里和挖掘一平方英尺,其深度自然会相距甚远,这个道理应当引起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者深思。

忽视调查研究,对宏观经济形势把握不准

宏观经济环境是企业经营活动所面临的经济条件,是企业不能控制但必须去适应的外部力量,中小企业尤其如此。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不仅给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机会,同时也给中小企业带来种种环境威胁,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中小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剧烈的今天,客观上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十分重视研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然而,纵观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不是根据宏观经济条件和市场分析进行决策,而是领导人“拍脑袋”决策,因此失败在所难免。例如,深圳宝安集团经营的主业是房地产,而房地产易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深圳宝安集团由于缺乏周密的市场调查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入研究,在1993年国家开始对经济过热进行大规模调控的同时,仍然加大对房地产业的投资,从而导致巨额资金被占压,整个集团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投资效益急剧下降。

急功近利,缺乏中长期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企业在组织经营活动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制订的整体规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重视对所在行业及拟进入行业的市场分析和未来经济走势对该行业影响的研究,制订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用以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但是,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中长期战略目标,陷入“无战略经营”,导致经营活动没有方向感。它们往往只注重短期利益,经常为市场上五彩缤纷的获利机会所迷惑,风闻市场上某种产品畅销,就一哄而上,见哪个方式有效,便纷纷模仿。例如现在风靡一时的电动车行业,诸多企业看到这一行业的准入门槛低,技术含

量低,就一窝蜂的上马,有些企业根本没有自己的技术,只不过是组装销售,使用劣质的零配件,心存赚一票就走的心理,再加上该行业规范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造成该行业企业良莠不齐,可以预见该行业必将经过一个残酷的竞争,淘汰一大批不合格的企业。

管理者素质较低,管理能力有限

在中小企业发展初期,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对管理者素质要求不是太高。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壮大,竞争加剧后,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以生产冰箱起家的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其总裁张瑞敏的杰出管理起了决定性作用。反观马胜利这位80年代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在只经营一家造纸厂时,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把企业搞得有声有色;但随着企业集团的扩大,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马胜利管理能力上的缺陷暴露无遗,不适应企业发展,最终导致整个企业集团陷入困境。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总体上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一般员工的素质就更不待言。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三、制度创新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

综合以上情况和分析,我认为制度创新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当务之急是使企业成为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就在于发展了一种有效率的经济组织,这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实现中小企业组织的创新

中小企业必须改变那种研究、生产、营销内部各环节之间协调性差、管理薄弱、随意性大、产权模糊的局面,摈弃整个形式化的组织结构,借鉴国外企业组织管理的先进经验,实行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使企业组织结构由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多层次集中管理模式转向扁平式分散合作、产权明晰的管理模式。一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中小企业微观层次的创新,即在中小企业中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特征的有效运作的现代企业制度。从本质意义上说,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在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关于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从我国国有企业的实践来看,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性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使代理人在规范运作的前提下享有与现代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相适应的充分的经营管理权,尽职尽责地履行对委托人的义务,为委托人谋取利益。因此,要推进政企、政资分开,理顺现行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体制,明确划分董事会与经营班子的责权范围,妥善处理“老三会”与新的治理结构的关系。二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产权改革是中小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它是建立有限责任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并真正彻底实现政企分开的基础。把它比作一个人的心脏,拥有健康心脏的人才能新陈代谢,才会生机勃勃。计划经济失败的原因,从根本上看是国有产权虚化,集体产权模糊,私人产权消失等所致。因此,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与非国有化的改造,实现产权人格化。在此方面有三条选择路径:一是吸收外来资金,进行增资扩股;二是在平等范围内实施“债转股”,除“贷改拨”和将企业银行债权转为政府专门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外,还可以一定的方式转给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作为员工股权;三是将部分国有产权通过股份化的方式转为私有产权,企业经

营者、生产者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要防止“内部人控股”,配套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实现产权的流动。

实现中小企业运营机制与运作方式的创新

中小企业产权的清晰,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表明企业的基础性建设已完成。这时,还需要较好的运营机制与运作方式与之相适应,共同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采取有效的运营机制和运作方式也是中小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一是要实行柔性管理,以人为本,完善人才奖励机制。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变化,中小企业需要以人的能力来增加竞争优势。因此,中小企业要以人为本,依靠激励、感召、启发、诱导等方法进行柔性管理,实行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创造一种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第一,实行新产品开发的项目负责制,体现责任大、贡献大、回报大的经济报酬原则;第二,推行岗位竞争末位淘汰制,增加工作压力;第三,推行人才合理流动制,保持企业创新活力;第四,推行管理职务公开竞选制,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第五,推行员工继续教育制,提高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第六,建立学科研究、学术会议制度,营造企业良好的科研气氛;第七,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技术人员的劳动成果。二是改进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过去中小企业存在约束软化的问题,在重大决策上往往是管理者独自决定,决策风险很大,经常出现“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等现象,甚至还会出现寻租、国有资产与集体资产流失等腐败现象。因此,要结合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健全,加强以监事会为主导,纪检监察、内审稽核等部门具体实施的监督约束体系建设,将监督融于中小企业决策和执行的全过程。监督的重点应放在:第一,监督中小企业重大投资决策行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决策过程是否民主;第二,监督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划是否体现了各产权主体的利益,是否符合国家法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监督中小企业重大资产重组活动和财务状况;第四,逐步完善职工民主管理监督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工会、职代会的作用;第五,切实加强以社会审计为主要形式的外部监督。

实现中小企业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的创新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我国,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落后是中小企业当前的突出问题,通过管理创新来实现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一是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强化企业基础,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小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挥“船小好调头”的灵活性。针对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要加强成本、资金和质量管理。要强化成本核算,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构建资金监督体系,推进经营预算与计划管理,实行产品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与严格的品质保证制度,推行ISO系列标准。二是推进战略管理与创新。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都高度重视,但对战略管理与创新重视不够,事实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发展的“发动机”,那么战略管理与创新就是企业发展的“方向盘”。如果没有战略管理与创新这一“方向盘”的引导,技术创新的“发动机”马力再足,也不能指引企业朝着正确的经营发展方向前进。而发展方向不对,甚至方向相反,企业的列车行进得越快,造成的经营损失就越大,结果就是“南辕北辙”。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小企业要强化战略管理与创新的观念,在管理中全面引入战略规划、战略研究与科学决策机制,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三是加强知识管理。所谓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寻找新的途径③。在知识经济时代,金融资本和其它传统生产要素已成为商品,而知识资本却成为创造收益的实际推动力。因此,知识管理变得日益重要,中小企业加强知识管理应采取:第一,建立激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创建企业内部知识网络,设立知识总监,关注创新和集体创造能力的培养;第二,建立企业外部信息和知识网络,尽可能多地吸收各种新知识,并使之与本公司的知识相结合;第三,同竞争对手进行合作性竞争,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开拓和培育市场。

实现中小企业文化的创新

拥有文化,拥有明天,文化是明天的经济。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人文力量,是确立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它主要通过文化来引导、调控和凝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人性、人的价值、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在企业管理中真正得到高度体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不竭的力量源泉。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不长,企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同时中小企业在文化建设上没有历史包袱,只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而采取措施,完全有可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体系。当前应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精神,尤其是企业家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凝聚剂和催化剂,对广大员工有导向、凝聚和激励的作用。二是建立新型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不同的价值观会导致不同的经营理念,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也直接支配和影响企业的行为。三是实施科教兴企的战略。企业文化实质是经济文化,科教兴企有利于员工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四是构建管理文化。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高超的管理方式,企业管理应把自觉素质、人的精神、群体共识放在管理诸要素的首位,通过文化环境的感染、诱导和约束等方式去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五是创造名牌产品。名牌一半是文化,一个名牌的形成过程,必然体现着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如果不注重文化的投入,在商品基本功能无本质区别的今天,是不能创造名牌的。因此,中小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要控制和提升文化内涵,赋予其文化的、人性的丰富价值,使产品魅力无穷,长盛不衰。

实现中小企业外部制度的创新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建设,也就是要为企业发展提供外部制度,创造一个竞争有序的外部环境。笔者认为应在如下方面加大力度。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管理手段要实现从过去直接的行政干预为主转变为间接的宏观调控为主,充分发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调控作用。二是完善市场经济机制。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资金不足,他们迫切要求产品的周转速度要快,这就客观上要求市场必须充分完善,以利于他们快速方便地实现次品的“惊险一跳”。可见,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行为完全受市场机制的制约,政府要加大市场秩序建设的力度,规范竞争行为,创造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三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促进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长期以来,存在许多因素造成中小企业经营上的困难,阻碍着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顺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推出高科技创业板,为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资金动力。四是改革住房、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企业承担了一些不应承担的责任,企业也要“减负”,要卸下本应由社会承担的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职能,轻装上阵。因此,政府要出台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创造人才流动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帮助中小企业完成企业社会职能的分离和富余人员的分流。五是政府要提供一系列制度支持,如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完善会计制度,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企业

信用评级标准,组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非国有中小银行,重新划分小规模纳税人认定标准,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率,给予高科技中小企业优惠的财税政策等等。

综上所述,在国家“抓大放小”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唯有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持续发展,这当然需要企业、市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佘俊

第三篇:执行力是实现管理策略和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

值得注意的执行力问题

微利时代,在某种程度上说还有相当一部分商家在思想上不愿意面对现实,寄希望于能在商业活动中仍有暴利的机会存在.此心态势必造成心理上的浮躁,不会本着细致耕作的态度来处理经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作为经营管理者要深入思考在微利时代的商业环境中该如何对经营工作进行规划,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

关于企业执行力的讨论已经很多了,但执行力不仅仅体现在宏观经济的管理,也同样要体现在微观经济的实践中。

认真负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可以实现减压增效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的质量和经营成本。

此方面应该引起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的重视!

先弄清什麽是管理?

所谓管,就是管事,对事不对人!

所谓理,就是理人,激励、鼓励、批评等。

我们很多企业注重于管,这也并不奇怪,因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官位制,单在现实工作中,只有协调工作。人格上没有上下级,权利在企业中表现为能力和威望。即使在企业员工对你唯唯诺诺,能保证员工背后不骂娘?

关于理,就是充分理解员工,以人为本,把企业每一位员工都看作企业团体的非常重要的棋子,天生我才必有用,用心地交流比用制度的约束要好,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就很少存在或者不会存在执行力的问题,也很少会出现拉帮结派的问题!

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老板或不称职的上司,员工在不好的环境中,心

中存在不满和压抑,执行力无从谈起,除非监狱或劳教所!

个人意见,望大家评判~~

涉及到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

早几年就开展了关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讨论,但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较多,真正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建设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行为不多,最多是以口号和标语的方式来体现。

这两年企业界的管理理论又开始对于执行力开始研讨,气氛也算火暴,但似乎疏忽了执行力体现的基础。

桑长老的意见有道理,假如没有务实的“管理”来建立人性化的管理体系,执行力的话题就是空中楼阁,是类似“乌托邦”式的理想而已。

现在理论界的关于执行力的讨论方向是对的,但脱离管理细节的理论是没有实施的基础的,只能是美好的愿望吧。大量的关于执行力的研讨会开的是轰轰烈烈,与会者也是兴致勃勃,但回到现实管理中,在没有企业凝聚力的团队面前,面对着形同一盘散沙的人心,又如何开展有效的执行力落实?满腹经伦的理论家也是感到一头雾水,只能是埋怨员工的工作实效。。

执行力是实现管理策略和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zentian)

执行力是企业战略与目标管理实现的重要保证.正如执行力的托马斯和伯恩所总结的达成执行力三个基本条件;

1)领导者的积极参与;

2)构筑执行力文化;

3)采用有执行力的人.现在大部分日本企业的执行力,主要体现在利用每半的业务课题与业务目

标管理制度,业务课题与目标管理是采取每月定期汇报.汇报时需要解释说明业务课题达成好的与达成不好的,好的需要说明采取的措施为什么能取得实效,达成不好的需要分析原因,提出暂定改善对策,同时还要进一步说明采取什么恒久对策进行改善,以及说明上月度改善对策的实施效果.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自然而然会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企业的执行力显然强劲而有效

执行力,需要良好细节做保证(zentian)

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 就是执行力很好的教材.中国企业中,不大注意细节也是我们的弱项.我在以前的国有大企业从事技术工作,那时的技术标准与检验标准的条款细节,与现在日本企业的技术标准及检验条款相比要粗的多,那么,具体执行起来可塑性较大,因人员的理解不同而会出现较大差异.其他程序文件的执行情况也基本相同.工作规划是执行力的保障!(keeplife)

从业务管理角度看:目前,在企业管理中常见的工作管理方式是业务经理每天要求业务人员交当天的工作报告,这是没有错的,但这是事后的追踪评估。执行力的实施讲究的是有效的工作效果,此特点决定了具体工作人员应该是围绕企业总目标而提前制定后期的工作实施计划,有明确的行动计划,而不是让业务人员变成“扫街”的劳动力。目的性明确的行动可以提高有效的劳动效果,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能力发挥。

从生产管理角度看:工人假如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只是机械化运行的工具,至于在生产中的动态技术改进工作是无从谈起的,而此方面的疏忽恰恰是生产力提高的大忌。只有企业的员工充分调动了思想积极性,才可以在有限的工作范围内发挥出无限的工作激情,为企业生产流程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动力。

人性化的管理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的执行过程,是有效提高所属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动力所在是有效的执行力的基础。

在此状态下,才有探讨和实施有效的执行力的平台。

规划是执行力的前提条件,切实的实施和监督才是保障 [ 回作者: keeplife ](zentian)

关于执行力,我认为规划是相当重要的,但从运作的时间过程来看,如果规划得相当具体,而实施起来却打起折扣,过程得不到监控,那么实施结果可能会远离我们的初衷.我认为工作规划只能是执行力的前提,而不会是保障.因为“执行力”的重要之处在于“执行”, 而不是计划性质的规划

执行力的执行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状态 [ 回作者: zentian ](keeplife)楼上的商友讲的正确!

执行力的实际意义在于现实活动中的执行过程,此时的团队实际行动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执行过程中的效果是要在有效的前提下,所谓“有效”表达的意义就在于务实的行动,至于行动中的监督和评估是过程中的一个管理手段,重要的是调动团队所有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规划的实施和落实。没有凝聚力的团队是很难实现有效的工作执行,执行力的效果就会变成没有分工协作的动作而已。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正是执行力效果的保证,假如没有全体成员能力的主动发挥,单靠“监督”是难以实现整体的行动有效协调,动力会对目标的实施造成阻碍.执行力,最终还是回归到管理的本质上.[ 回作者: keeplife ](zentian)

我们可以回到法约尔对管理的定义(虽然还有其它许多定义)上来理解,法约尔说:“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那么也可以说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

因此执行力强的企业,应该是对管理的全过程实施得完美,不只是偏重于某一环节,而是在管理的过程中一环紧扣一环,执行没有变样。所以企业管理的根本,应该是严格遵照管理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有控制的执行和贯彻企业的所有的活动.执行力是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 [ 回作者: zentian ](keeplife)

管理笼统的理解应该是涉及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是管理工作事实中的细节进行量化。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执行力,我认为是在管理中出现了管理危机,又没有找到危机的原因,就盲目地希望用“执行力”做稻草来解决涉及管理本身的问题,是舍本求么的做法。是在脱离了实质性问题而走进了本该是附属的工作探讨范围。

可以说在没有解决好管理问题的情况下,单纯谈执行力是在走入管理的误区。管理,概念简单,但实施中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管理艺术的灵活运用和发挥,也是管理执行力的体现。执行力并不是单纯对企业员工来谈的,是涉及到每个工作环节的事情。

作为管理者在谈论执行力时,是要考虑到全部的工作岗位,而不是单纯对员工来讲执行力的话题。

我赞同,执行力是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与实施能力 [ 回作者: keeplife ](zentian)keeplife 你好!前段时间我在看《执行力》这本管理流行书,经过与你的讨论,现在反思和总结《执行力》所围的主题是应该是建立一套实施管理目标的体系,达到管理的目的。其建立的手法主要是:

(A)建立一种良好的执行力文化,建立执行力文化的目的在于是集体的成员有一个自觉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环境;

(B)组织中薪酬设计更多地与业绩联系的薪酬体制,其目的在于给予具有执行力的人更多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回报,这目的也应该是管理目的中的成就感和激励手段的体现;

(C)执行力组织中,人员、战略、运营三个核心流程是紧密连在一起。其目的在管理的目的中,就是有效性的体现,管理的目的是投入最小而产出最大。

(D)注重评估,其目的是对战略计划、经运营计划定期进行评估,找出不足与优势,并分析面临的困难和可能的变化,修正计划与目标。管理的基本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达到目的的。管理是通过PDCA循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执行力就是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和实施能力。真理是愈辩愈明,道理是越说越清。

真诚的谢谢你的讨论。

思想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 回作者: zentian ](keeplife)

关于执行力的话题,我没有认真看过相关的著作,惭愧~~我只是结合我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感受来思考此类话题。

我觉得目前我们的企业界脱离管理的健全体系而孤立地探讨执行力的实施话题,是操之过急的行为,我们还面临很多的管理工作需要健全和完善,目前单纯讨论执行力的话题是脱离实际的思路。

还是需要管理者审视自己的管理体系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在具有合理的管理体系条件下,才会有可能产生执行力的有效执行基础。

第四篇:创新和差异化经营是商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创新和差异化经营是商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商业地产和商业业态提升了竞争力的核心,更是商家通过商业模式赚取最大利润或价值的过程。

商业价值的取得实效,一般从商业发展的规律来看,商业地产和商业展贸业态必须与时俱进,不能无视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其商业模式运行过程:①投资模式——②运营模式——③盈利模式。当然,一个企业家,或一个企业投资,其做商业规划时,着手的过程:①盈利模式——②运营模式——③投资模式。

中国的商业行业的发展模式运营和发展,经历了许多种的方式方法,归结为主流商业模式:①(1950年-1985年)第一代供销社商业模式;②(1955年-2000年)第二代百货商业模式;③(1992年-2005年)第三代(大卖场式的超市连锁店)SHOPPINGMALL购物中心模式;④(2002年-2010年)第四代城市生活休闲中心模式;⑤(2010年——)第五代供应链商业模式。

第五代供应链商业模式,是建立在第四代城市生活休闲中心模式基础上的一种电子商务、物流和金融相结合的新商业模式,在大规模横向供应链商业的基础上,在理念上强调投资运营商的主导权,控制了企业的融资和流通,控制了企业看不见的利润,即投资运营商联盟物流企业和金融单位,为经营商家提供金融、电子商务和免租服务,为供应商和采购商提供物流、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提供优质资源平台和讯息共享的融会商品流、运输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投资经运营商、供应商、采购商、经营商、银行间和物流集团之间都因故获利,同时,为了追求产业链的功效,筹建展贸园项目配套的工业、科研产业园区,多方共赢的模式中国供应链的创新思路的商业模式。

这一商业模式强调的根本特点:

一、商业房产免租出租。

二、电子商务参与。

三、金融物流参与其中。

四、工业产学研园区配套。

这一商业模式强调的主要的核心:商业房产免收租金,不对外销售。同时,完成顾客的体验式消费、商家的参与式经营,投资商和参与者(银行、物流单位)共赢的一站式运营和服务中的多方共赢。在满足人们一站式购物需求的同时进行升级,增加体验式消费。购物已不再是商业模式最重要的功能,它是集消费、休闲、文化、运营、体验、服务、参与、共赢八大功能于一体,其中运营、体验、服务、参与、共赢成了经营者的核心;消费、休闲、文化成了顾客的核心。体验式购物中心既是购物中心,也是休闲中心,同时还是社交中心。

一站式的题验消费和服务,主要是负责资金流监管的银行,负责商流招徕的投资集团,负责物流服务的运输集团,三者必须紧密结合成为一体。加上供应商、采购商、经营商,以及政府机构和普通消费者,构成元素主要有金融、贸易、服务、文化、娱乐、电子商务、餐饮、交通、停车场、物流、保税等现代商业提倡的“一站式”消费和服务应运而起。目前,这一新型的商业模式,只有少数一二家投资商和运营商所掌握并在实践中体验。

具体的操作模式和规划,处于商业机密考虑,暂略。

(注:有人误将保利地产、美旗集团的经营模式的4.5代,以为加上金融,加上文化,就可以愣愣地喧哗成第五代,看来,其离五代经营模式还很远,更不用说对第五代商业模式的认知上,还是未入门者。)

第五篇:浅谈班组安全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浅谈班组安全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一、创新安全管理主体,建立班组安全管理核心

众所周知,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各项生产管理工作最终都要通过班组去落实,因此安全生产的执行主体是班组。在班组管理中,班组长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具备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班组长就是班组安全管理的核心。因此,要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必须从班组长抓起。首先,要抓好班组安全第一责任人的选拔和素质培养,使这个“兵头将尾”的芝麻小官能够担负起应有的职责。班组长要本着对企业和职工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起模范表率作用,身体力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艺纪律,在此基础上认真抓好“三违”控制,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班组长要确立技术权威的地位,通过不断学习,做到在技术上独当一面;在班组管理中不墨守成规,能够不断提出新的设想和办法,并督促班组成员在实践中贯彻落实;要善于做职工思想工作,密切关注职工情绪变化,发现职工情绪异常要深入了解情况,对有困难的职工要主动向各级组织反映情况,协助其及时解决困难,以关心职工、帮助职工赢得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其次,要在班组中配齐安全员。班组安全员要选择有责任心和踏实严谨工作作风的职工担任。安全员作风要实、标准要高、了解情况要细、检查工作要严,传达信息要快、落实文件要及时、思考问题要多、检查交流要勤。同时安全员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开阔的胸怀。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安全生产的安全员的工作经常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甚至会得罪人,因此安全员要不怕委屈,善于在逆境中开展工作。最后,要高度重视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因为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班组每位成员的切身利益,归根结底是职工自己的事情,要堵塞安全管理的漏洞,就必须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岗位职责,实现职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二、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法,注重实际效果

班组安全教育要突出实效,要由以往简单空洞的说教向感性教育转变,使职工逐步从被动的“要我安全”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安全”。各级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配合工厂、车间和班组做好此项工作,党团组织要侧重于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会组织要侧重于维护职工权益和加强劳动保护。班组安全教育要从正反两方面入手,即要树立先进典型,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做先进的浓厚氛围,促使职工自觉增强安全责任心。又要以事故案例为教材,使职工牢记血的教训,时刻引以为戒。可以将发生过的工伤事故制作成警示教育栏,讲清事故的过程和应吸取的教训,展示于车间显要位置,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职工。还要注重奖惩教育,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制止“三违”行为,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避免人身伤亡和重大设备损坏事故的有功人员,要大力宣传、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失职、自由散漫,麻痹大意或有“三违”行为者,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给予处罚。另外,班组整体技术水平的高低,体现在班组成员对本岗位实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上,因此要经常对班组成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特别是对新工和转岗、调岗人员一定要重点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同时要结合班组的工作实际,适时开展各项安全活动,如岗位练兵、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等,加深班组成员对有关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识。班组要以六大员为基础,分解管理任务,明确个人责任,按照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原则将安全制度管理的目标分解到班组每一位成员,从而提高班组成员参与管理的普遍性和积极性。

三、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倡导先进正确的安全理念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动力与灵魂,是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中安全理念或安全价值观又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因此工厂、车间和班组都必须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要在职工中积极倡导正确、先进的安全理念。具体来说,工厂应当树立“安全第一、员工生命第一”、“员工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最大效益”、“实现员工安全生产是企业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以及“事故都是可以预防” 的等理念;工厂管理者应当树立“安全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忽视安全生产是对企业和员工的最大犯罪”等理念;员工应当树立“自己的生命和幸福需要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生产就是给企业创造效益”等理念。要以工厂安全文化培训职工,形成激励机制,为职工营造一个学安全、保安全的浓厚氛围,为职工创造一个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环境。

在班组生产中,要树立全局观念,明确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事实证明,事故是最大的浪费,是对效益的一种损害,而安全出效益,安全本身就是效益。因此班组在安全生产上必须做到三个定位:一要把班组安全工作定位在提高工厂经济效益和保护职工安全健康上。二是把安全生产监督的重点定位在安全生产上。三是把职工满意度定位在安全管理的基本标准上。要本着对职工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一是提高生产装置的安全化程度。生产现场的所有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方面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工具、防护用品、报警装置、防护材料等,都要靠自身的安全设计提高本质安全化程度,不能关键时候“掉链子”、出问题。二是采取措施消除生产现场的跑、冒、滴、漏现象,防止和消除尘毒等有害物质。三是在生产现场设立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提示装置,时刻保证安全

消防通道的畅通。要创造良好的采光、照明、通风、降温或取暖条件,使生产现场干净卫生、布置合理、环境温馨。

1.全面提高班组长的素质

班组长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组的安全管理,选就要求班组长既要懂生产、精技术、通安全、热管理,又要有一套灵话的工作方法,有效地带动班组成员,形成合力。同时作为班组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加强自己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知识素养和安全责任感。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地规定班组成员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做到一岗一责制,以使安全工作事搴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从而把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工作同班组成员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高效的安全管理责任系统。建立健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班组安全之关键,执行班组岗位安全责任制是班组安全的基本保证。

3.积极推进班组安全标准化作业

班组要以安全标准化为指南,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的作业效果。班组作业标准化是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尤其能够控制“三违”现象的产生。保证班组人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从而制约侥幸心理、冒险蛮干等不良现象,有效强化班组安全管理。

4.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在班组的推广,促进安全工作持续改进

首先要将“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等安全理念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和认可,其次,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和标识,从视觉上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最后,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是将这些理念融入制度建设之中,形成制度文化并具体化,以进一步落实到班组,落实到员工的生产中,形成的自觉行为。因此,应把安全文化和制度建设相结合,从职日常行为、作业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制定并推广操作性、实用性强的安全行为标准,抓好人的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养成。

5.加强班组安全细节管理

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是一个很好模式,重视过程、狠抓细节。“细”,就是安全工作要做得细。班组在生产中对安全工作要做到勤检查、细检查,使每个操作环节,每一次交接班都符合安全生产的规范要求。班组成员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不忽视每处疑点,不放过每一个隐患,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6.充分发挥好亲情感染作用

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但是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我说你听”,不是大道理满堂灌,就是家长式的训斥。要解决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的问题,还应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如车间会议室看板管理中设立“全家福”栏目,把每个家庭对自己亲人的安全企盼写在照片的下面,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如为职工过生日、兄弟交心等方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

下载执行力是加快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执行力是加快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和外部条件,工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乏对社......

    谈创新和发展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范文合集

    近年来以创新思维理念带动企业发展,通过烟草文化建设,推进了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这其中凝结着行业思想政治......

    文化创新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推荐5篇)

    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搞好企业,发展企业,壮大企业,使企业的人、财、物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使企业得以健康高......

    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文章标题: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业发展的重要保证1990年美国学者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阐......

    谈创新和发展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合集五篇)

    近年来以创新思维理念带动企业发展,通过烟草文化建设,推进了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这其中凝结着行业思想政治工......

    和谐机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从适合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出发,鲜明......

    合规风险管理是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的重要保证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合规风险管理是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的重要保......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行政执行力的保证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行政执行力的保证 机关效能建设是行政监督体系创新的产物,它在创新中产生,也必将在创新中发展,创新是效能建设的灵魄。必须始终着眼新的形势和新的实践,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