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3 01:4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问题研究》。

第一篇: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问题研究

文章标题: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问题研究

社会快速转型,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过渡,是社会的急剧变革或转折。在此期间,一个社会既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或面临深刻的、根本性的变革,其结果必然涉及更多的利益调整,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结构、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发生新的变化,各类矛盾与问题亦将层出不穷。纵观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三农问题、公共安全与卫生、社会稳定等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带有明显的快速转型期社会的典型特征。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处在国家政权序列中基础地位的县域各乡镇党委、政府,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器的“末梢神经”,上连城市,下对农村,使其成为各类矛盾与问题最直接的接触层面,承担起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其作用是其他层次所不可替代的。而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的乡镇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党政一把手,既是党的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从他们岗位的重要性和职责的特殊性来看,必然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的直接承载者。由此,其领导能力的强弱和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区域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因而,在社会快速转型期,如何培养选拔好乡镇党政一把手,为区域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人才保障,是值得县域级组织部门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非常有现实价值的课题。从北仑的发展现状看,它正是中国农村社会快速转型的缩影,有着非常典型的具体表现。自1984年建区以来,随着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所带来的辐射效应,农村工业化、区域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不同的利益关系逐步形成,对区域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985年至2004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建设,北仑的GDp从3.22亿元增长到了200亿元,人均收入从1985年的1058元,到目前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800元和6900元,财政收入从仅有的4800万元增长到了42.1亿元,同时实现了6.5万名农民土保、93农民医保、80农村完成了二次水改。这几年来,我们围绕大开发大建设的中心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基层领导干部调配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如何选拔培养一把手已经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也有值得总结的地方。但北仑的社会转型仍然在快速推进,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乡镇党政一把手的选拔培养仍然是我们高度关注的领域。鉴于这样的情况,对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进行课题性研究十分必要。为此,今年4月份北仑区委组织部成立了《社会快速转型期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问题研究》的课题组,在对以往几年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就该课题的调研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首先,设计调查问卷,问卷提出了10个问题,采用选择的形式进行答题。被调查者主要为现职区管领导干部,对回收的280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汇总后,初步掌握了基层领导干部对选拔培养乡镇党政一把手工作的基本态度和想法。其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走访座谈、借鉴各地做法等方法,进一步增强了对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工作的理性认识。通过深入调研后,在调研组的同志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这篇调研报告。

一、社会快速转型期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影响力分析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对于“您对当前我区乡镇党政一把手配备工作的总体评价”这一问题的回答,有23.6的人认为好,有55.7的人认为较好。从上述的调查结果表明,广大的干部群众对现职乡镇党政一把手总体是肯定的,其认可度达到了80。同时,纵观近几年来我区乡镇党政一把手配备的现状,可以看到大部分领导干部较好地承担起了一把手所赋予的“前沿开拓者、延续推动者、职责承担者”的角色职能,较大程度地适应了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

1、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前沿开拓者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转型期是充满生机的时期,往往能有效调动、激发社会主体各方面的内在潜能和活力,并使其超常发挥。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在特殊环境中产生的效能,会影响当前以至今后一段时期社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殊阶段,处在基层第一线的北仑乡镇党政一把手,没有辜负组织与群众对他们的期望。本次调查问卷中,对于“您对所接触了解的乡镇党政一把手的班长作用发挥情况的评价”这一问题的回答,有19.6的人认为好,有60.4的人认为较好。可见,在领导班子中处于关键位置的党政一把手,在基层的工

第二篇: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问题研究

文章标题: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问题研究

社会快速转型,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过渡,是社会的急剧变革或转折。在此期间,一个社会既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或面临深刻的、根本性的变革,其结果必然涉及更多的利益调整,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结构、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发生新的变化,各类矛盾与问题亦将层出不穷。纵观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三农问题、公共安全与卫生、社会稳定等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带有明显的快速转型期社会的典型特征。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处在国家政权序列中基础地位的县域各乡镇党委、政府,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器的“末梢神经”,上连城市,下对农村,使其成为各类矛盾与问题最直接的接触层面,承担起了繁重的任务,其作用是其他层次所不可替代的。而在农村第一线的乡镇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党政一把手,既是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从他们岗位的重要性和职责的特殊性来看,必然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的直接承载者。由此,其领导能力的强弱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区域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因而,在社会快速转型期,如何培养选拔好乡镇党政一把手,为区域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人才保障,是值得县域级组织部门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非常有现实价值的课题。从北仑的发展现状看,它正是中国农村社会快速转型的缩影,有着非常典型的具体表现。自1984年建区以来,随着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所带来的辐射效应,农村工业化、区域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不同的利益关系逐步形成,对区域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985年至2004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建设,北仑的GDp从3.22亿元增长到了200亿元,人均收入从1985年的1058元,到目前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800元和6900元,财政收入从仅有的4800万元增长到了42.1亿元,同时实现了6.5万名农民土保、93农民医保、80农村完成了二次水改。这几年来,我们围绕大开发大建设的中心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基层领导干部调配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如何选拔培养一把手已经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也有值得的地方。但北仑的社会转型仍然在快速推进,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乡镇党政一把手的选拔培养仍然是我们高度关注的领域。鉴于这样的情况,对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进行课题性研究十分必要。为此,今年4月份北仑区委组织部成立了《社会快速转型期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问题研究》的课题组,在对以往几年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进行回顾,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就该课题的调研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首先,设计调查问卷,问卷提出了10个问题,采用选择的形式进行答题。被调查者主要为现职区管领导干部,对回收的280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汇总后,初步掌握了基层领导干部对选拔培养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基本态度和想法。其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走访座谈、借鉴各地做法等方法,进一步增强了对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的理性认识。通过深入调研后,在调研组的同志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这篇调研报告。

一、社会快速转型期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影响力分析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对于“您对当前我区乡镇党政一把手配备的总体评价”这一问题的回答,有23.6的人认为好,有55.7的人认为较好。从上述的调查结果表明,广大的干部群众对现职乡镇党政一把手总体是肯定的,其认可度达到了80。同时,纵观近几年来我区乡镇党政一把手配备的现状,可以看到大部分领导干部较好地承担起了一把手所赋予的“前沿开拓者、延续推动者、职责承担者”的角色职能,较大程度地适应了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

1、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前沿开拓者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转型期是充满生机的时期,往往能有效调动、激发社会主体各方面的内在潜能和活力,并使其超常发挥。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在特殊环境中产生的效能,会影响当前以至今后一段时期社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殊阶段,处在基层第一线的北仑乡镇党政一把手,没有辜负组织与群众对他们的期望。本次调查问卷中,对于“您对所接触了解的乡镇党政一把手的班长作用发挥情况的评价”这一问题的回答,有19.6的人认为好,有60.4的人认为较好。可见,在领导班子中处于关键位置的党政一把手,在基层的工

作中较好地发挥了核心的作用。当前,社会转型期呈现的新形势、新环境、新问题,不仅为锻炼和提升乡镇党政一把手的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从更高层次上考验了现职的一把手如何团结好、带领好领导班子成员,牢牢地把握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以更为开阔的思维,更为开放的意识,更加坚定的决心,积极地打造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景象。

2、体现价值、明确宗旨——延续推动者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人类的价值取向蕴育着不同的理念与构架。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是多元的,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是自由的、开放的,主要由价值规律来调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们价值观必然从由单一化趋向多元化,由封闭僵化转向开放活跃,并且其内涵超出了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念系统,诸如竞争观念、功利观念、市场观念、效率观念等一系列崭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都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心理意识产生愈来愈深刻的影响,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对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和选择。而作为社会管理精英的领导干部,包括在基层的乡镇党政一把手感应会更加明显,从其所处的环境复杂性、地位重要性、跨越职责广泛性的特点来看,必须责无旁贷地正视社会转型的价值坐标,并给予恰当的理论定位。近三年来,在北仑现职区管领导干部考核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层面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测评分均为满分,座谈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对所在单位一把手所具备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高度肯定与评价。这无疑表明,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北仑的乡镇党政一把手身为基层群众的公仆,较好地树立起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他们从共产党执政的价值目标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从而保证公正、有效机制的建立和运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历史潮流的推动者。

3、正视问题、勇于挑担——职责承担者在社会快速转型期,利益关系的调整、新旧观念的冲突以及社会的震动就其广度和深度来说都是空前的,而且改革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复杂局面日益显现,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彼此牵绊,并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来,在大规模大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常规尚未发生的事情,在北仑提前发生,诸如征地拆迁及由此引发的违章建设和群众上访问题、大规模的项目建设和企业投产而引发的环保问题、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拉大导致主体心理不平衡而引发的信访问题等,表现出了主要矛盾突出、矛盾的成因复杂、矛盾牵涉面比较广、矛盾的对抗性有所增强等特征。值得肯定的是,当群众切切实实的利益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乡镇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表现的不是退缩、回避态度,而是及时去发现问题,主动去迎接挑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从目前各种事态得到妥善处理的结果中足以证明,一方面一把手作为班子的核心和的决策者,在矛盾协调中往往居于主导的地位,决定了其势必将成为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关键人物。另一方面,恰当、适时地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与问题,是对基层单位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也是发展和超越自我的重要契机。

二、社会快速转型期乡镇党政一把手调配的几个难题

1、社会转型期对乡镇一把手人选提出了超高要求。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们已打破了工农、城乡原有的格局,市场机制已全面渗透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与正常管理期相比较,社会转型期对乡镇一把手提出了超高的标准和要求。一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乡镇一把手经济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工农业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农村经济的外向度不断提高,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经济大循环中。这种强劲的态势,赋予乡镇一把手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使命,如仅依靠原有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必须相应地提高领导和管理经济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二是农村的全方位变革,对乡镇一把手传统的领导方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农村市场化的深刻变革中,乡镇的管理职能和形式正由直接的微观的行政管理向间接的宏观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转变。需要领导干部站在全新的更高层次的高度开展行政管理,对各种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决策。三是社会矛盾的不断凸现,对乡镇一把手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当前,新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农民失地失业的矛盾、拆迁安置政策与群众补偿要求的矛盾、乡镇的发展大局与千家万户各不相同的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群众集体上访使地方政府的压力比较大,已成为当前乡镇的一大痛点。倘若不从全局的高度出发,仅凭经验就事论事,忽略了事情的社会性和复杂性,各种问题和矛盾就会难以处理,或处理了以后却留下了隐患,以致进一步激化矛盾。

2、社会转型期秩序重建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常规的干部调配思路。如前所述,社会转型期的形势对干部提出了超高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在视野、敢抓敢管、魄力、选人用人、事业心责任感等方面要求更明显,从常规来看,上述的一些能力素质中往往更加偏爱个性特征比较明显的干部。因此,在干部使用时对那些能力素质较强、个性特征亦较明显的干部,能否在求同中存异,尊重个性化,使选择对象的侧重点相应转换,在包容个性缺点的基础上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突破常规的干部调配思路,将这批干部放到乡镇一把手的岗位上,显然是对干部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对于那些驾驭复杂问题能力强、资历较深、但个性缺点明显,对组织调其到乡镇比较艰苦的岗位上任职可能抵触情绪较大的干部,组织部门则应如何权衡其个性缺点与能力,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有效调动其积极性,又是一个难题。

3、社会转型期一些对干部调配起支撑作用的基础因素相对短缺。干部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干部成长长期性的影响。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年轻干部,特别是7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干部,其成长历程总体比较顺利,也没吃过多少苦,在这些对象中选拔的后备干部,更多的适宜于在不太复杂的社会状态下任职,缺乏锻炼的基础。另一方面,一些经历较丰富、在农村摸爬滚打环境磨炼出来的干部,大部分年龄比较大,知识层次相对又要低些,不适宜于列入后备干部队伍。因此,在乡镇正职岗位出现空缺时,组织部门选拔干部的可用资源非常有限,相对其他岗位的人选选拔要难得多。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社会转型期间错综复杂的情势,对干部的要求会随之变化。而且,干部本身也是动态的社会主体,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能力等方面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如何全面地了解掌握好干部的各方面信息和情况,营造相对宽松的干部成长发展环境,有针对性地、有意向地创造条件,并建立信息化的动态管理机制,已成为组织部门需要加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4、社会转型期不同层面对乡镇党政正职人选的过度关注使调配压力偏大。2”的整体效能;再次,要求做到对下级负责、对群众负责,从基层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做实事。因而,作为三个层面的直接负责人,乡镇一把手的人选配备较其他部门的一把手的敏感度相对比较高,自然会有不同层面的人以不同的形式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对乡镇一把手人选配备是否合适、一把手的好坏等情况,会从各个层面直接得到评价和反馈,而且其速度之快、针对性之强,也是其他领导干部所不及的,相应的压力就大。

5、社会转型期事物发展的多变性使干部调配风险不断增大。干部调配除干部部门自身努力外,受外界条件的制约和影响非常大。在正常的管理期间,社会各方面的因素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干部在其个人成长、开展中,受到的干扰相对就少,其所面临的压力和所要面对又必须解决的矛盾相对简单得多,对领导干部在新任职岗位上的考验少,风险相对较少。反之,当一个社会既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或面临深刻的、根本性的变革时,其结果必然涉及社会阶层的结构、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发生新的变化,挑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因素比较多,调配的风险亦随之增大。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社会转型期间各种情势呈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特点,作为社会主体的乡镇一把手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能力等方面受其外界环境的影响亦会产生不同的发展趋势:一种是理想的效果,经受住考验的干部愈发成熟、老练,干部调配得到肯定与升华;另一种是逆向的走势,干部在改革的大潮中退出角色,给干部调配带来风险与考验。

三、乡镇党政一把手培养选拔的战略思考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培养选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项十分重大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由于它牵涉了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这里面既有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客观与主观的问题;又有时代需要与个人选择的问题。与此同时,在社会快速转型期,乡镇党政一把手作为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群体,又有其特有的成长规律。因此,无论是从一把手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来,还是从一把手队伍建设的时代性来思考,我们都必须看到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位置,遵循其发展的规律。以下是我们对如何培养和选拔好乡镇党政一把手作的几点思考。

1、顺应时代潮流,在体验社会进步中提升用人理念。一种理念的形成与发扬,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就用人之道而言,用人理念的形成与运用亦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迁,不同的历史阶段在用人理念上都会有所侧重点。以近二十年来北仑区乡镇领导干部配备的情况为例,80年代,从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较多地启用了一批从农村一线上来,有多岗位的锻炼经历,阅历相对较广,属于经验型的领导干部;90年代,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一批懂经济、有闯劲的干部走上乡镇领导岗位;现阶段,围绕区域大开发大建设的中心任务,为巩固经济建设的发展成果、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有政法经历、善于做群众的一批干部开始崭露头角。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新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农民失地失业的矛盾、拆迁安置政策与群众补偿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时,那些在基层一线,有较强

第三篇: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丁玉标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希望,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全局、关乎未来的重要战略任务,是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我们党始终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作为事关前途命运的战略问题,想得很深、很远,抓得很紧、很细,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年轻干部。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全党:“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严肃指出,培养党和人民放心的接班人,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庄严责任。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就难以向革命先辈们交代,难以向党和人民交代,就难以保证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不变色。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与时俱进地推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大规模地培训干部,大力提高年轻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建立来自基

“选贤任能也是革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解放思想,拓宽渠道,不拘一格。我们要从党的事业的大局和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出发,大胆破除妨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思想束缚,坚决抛弃求全责备、论资排辈和凭个人好恶选人等种种陈旧观念和错误做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年轻干部。既要清醒地看到他们的不足和缺点,更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既要看年轻干部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更要看政治素质、品德修养;既要看工作实绩,更要看廉洁、团结和作风方面的情况;既要看平时的表现,更要看关键时刻能否经受住重大政治斗争的考验,做到讲台阶不抠台阶、论资历不唯资历、看学历更看能力。要把群众公认贯穿培养选拔的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把在群众中有没有较高威信,多数群众是不是认可和拥护,作为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那些群众公认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有实绩的优秀年轻干部大力选拔起来。

(三)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项长期任务,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根据年轻干部的特点,加强培养教育。年轻干部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但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同志缺少对党的历史和党的优良传统的真正了解。因此,要引导教育他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展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要完善和改进年轻干部实践锻炼的形式和方法,采取下派上挂、养其专业思维。二是“党校+基地”模式。在全疆内外建立八大教育培训基地,注重对年轻干部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养。如:在山东潍坊党校建立培训基地,由当地专家教授讲授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利用援疆资源在龙岩市古田县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和警示教育基地,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在县内大丰镇万亩机采棉合作社建立培训基地,帮助年轻干部熟悉和掌握新型土地流转形式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三是“党校+实践”模式。坚持把年轻干部培养与岗位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将下派挂职锻炼作为历练干部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基层一线岗位上锻炼提升年轻干部能力素质。近三年,已选派64名县直机关、部门年轻干部到乡镇、村(场)、社区挂职锻炼,选派4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到县信访局挂职,筛选19名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到援疆省市培养。坚持“挂用结合”,即对到乡镇、社区挂职锻炼的年轻干部,成熟一批,提拔一批。

(二)强化竞争“储”。注重引入竞争的机制,开辟多种渠道,发现、储备更多的优秀年轻干部。一是公推公选优秀年轻干部。打破身份、资历、学历等界限,通过广泛推荐、科学比较、综合评价等步骤,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后备干部。对入库年轻干部实行重点培养、跟踪考察,扩大年轻干部选拔基数。二是梯次管理分类培养后备干部。按照后备干部综合素质、个人能力、岗位需求、结构要求等将后备干部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梯次,实行梯次管理,形成既有近期可提拔使用的“应用型”人才,又有面向中远期的“储备型”人才。按照党群、经济、科教文卫、政法、农林牧等类别,实行分类培养。同时,强化动态管理和跟踪考核,对培养效果不明显、年

求全责备的思想,形成了择优选才机制,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全面畅通选拔年轻干部的渠道。2010年以来,共公开选拔干部2次,公开选拔科级干部15人,其中年轻干部8人。

(五)严格要求“管”。针对年轻干部既处于干事创业的“黄金期”,也处于容易犯错的“危险期”,呼图壁县建立严格的教育、管理、约束和奖惩制度体系。一是定期汇报制度。年轻后备干部定期地向单位“一把手”和组织人事部门书面或口头汇报自己的思想状况、工作状况、学习状况,自觉接受组织的教育和监督。二是定期谈话制度。县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年轻干部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给予指导,及时“纠偏”。三是定期考核制度。推行年轻干部常态化考核,每年公开、民主地对年轻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考核意见,存入干部成长档案,并在年轻干部中进行横向比较,为优秀年轻干部的及时发现、快速成长提供条件。

三、年轻干部培养和选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拔年轻干部的视野不宽,渠道不畅。闭关自守,画地为牢是影响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主要障碍。过去在选拔干部上,习惯于在熟悉的人中选人,在领导身边选人,在本单位、本系统选人,选人的范围窄小,甚至有时觉得无人可选。

(二)用人观念陈旧,缺乏胆识和气魄。具体表现为:“不放心、不放手、不放宽”这三种心态。不放心,就是担心年轻干部缺少经验,怕一旦用人失误,会造成影响和损失;不放手,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牢固确立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的观念。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胸怀一定要宽广,牢固树立事业至上的观念,确立选人、用人、育人是领导者一种责任的观念,要敢于使用比自己年轻的干部、比自己能干的干部,甚至是反对过自己的干部,只要是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就可以选拔使用。

其次,要用时不我待的心态对待年轻干部。使用干部与高经济建设一样,也有个机遇的问题。用干部要用当其时。一个人的才能发展过程就像一条抛物线,处在上升阶段,特别是发展到“最佳时期”,他的精力最充沛,创造力最强。这时,领导者如果能及时重用就能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获得较高的用人效益。如果错过时机,这个干部就可能会碌碌无为,平平凡凡地过一生,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我们一定要确立“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要有唯恐埋没和耽误人才的惜才、怜才之心。选拔干部要讲台阶、论资历,必要的台阶和资历是干部积累领导经验所必需的,但要讲台阶而不抠台阶,论奖历而不唯资历。如果台阶过细过繁,太看重资历,人才就难以脱颖而出。对看准了的苗子,要加大培养力度,要实行小步快跑的形式,对特别优秀的干部要敢于破格提拔。

再次,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年轻干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一个干工作的干部也不可能没有失误,用干部要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当前,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牢固确立“领导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出题目、组织专题调研以及每年一次的虚拟性全县工作思路务虚会,帮助年轻干部想大局、议大事、出思路。把课堂教学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培养学员对理论的运用和对实际问题理论思考的能力,通过经常举办诸如知识经济、社会管理知识、招商引资以及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一系列双休日专题知识讲座,组织学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研讨,拓宽年轻干部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眼界。既加深对理论本身的理解,又提高学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每年分期分批安排一定数量的年轻干部到高等院校接受培训。

二是强化实践锻炼,提高工作水平。下基层锻炼和多岗位锻炼是培养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使年轻干部的加速成长,在实践锻炼上应加大力度。要积极鼓励和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特别是环境艰苦、困难较多的地方去锻炼。越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越要放到艰苦环境中去,推到重大任务第一线去,让他们在现实的风浪中经受考验、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把年轻干部选送到基层去锻炼。坚持每年从县直机关选派一批基本素质好,有培养前途,但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或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适时选派一些优秀年轻干部上挂锻炼。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政策水平和宏观思维、决策能力。有计划地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外省、市和援疆省市锻炼。培养他们高层次交流能力及把外地的先进技术、经验和管理方式与县域实际相结合能力。抽

1得失,不顾党和人民利益,甚至以权谋私的人;那些只说不做,弄虚作假,热衷于搞形式主义、花架子的人;那些拉拉扯扯,热衷于跑官要官的人;那些无中生有、制造矛盾、吹嘘自己、打击别人的人,决不能选拔到领导岗位,已经在领导岗位上的,要坚决调整下来。二是要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全面考察。要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否知人善任,作风民主;是否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处理复杂矛盾、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否具有担任更高层次领导职务的发展潜力。特别要更加注重对年轻干部德的考察。三是要注重工作实绩。要看他们是否具有强烈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事,既重视当前,又考虑长远,勤奋工作,注重实效,不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不虚报浮夸,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四是要坚持群众公认。要看他们能否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否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在个别谈话和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中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过硬措施。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任务要落到实处,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有一点硬性要求,要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一是定方案,列名单。即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名单,特别是适合担任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干部名。二是铺台阶、搭梯子。要切实解决目前领导班子中正职年轻干部少的问题,重视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选拔。对于新进班子的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作为一把手人选培养的,应当适当往前排,也可以直接放到副职岗位上。调整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实行进出同步,也可先

3要探索建立直接选用优秀年轻人才的“绿色通道”,让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要实行目标管理,把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长效机制来抓。各级党委要按照上级有关领导班子建设规划和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规划要求,定期研究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规划。要根据不同类型班子的特点,着眼优化年龄、文化、专业、气质、智能等方面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要抓住各种契机,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把优秀年轻干部推上领导岗位,做好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工作。班子换届时,优先选配年轻干部;职位空缺时,优先充实年轻干部;班子调整时,优先配备年轻干部;机构改革时,优先安排年轻干部。推荐的任用意向也不要很明确,大范围的无明确目标推荐,力争把优秀人才都网罗进来,成熟的马上可以提拔使用,目前还不适应进班子,但有培养前途的可以列入后备干部队伍。推荐的范围可以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团体(妇女干部、党外干部)、一个群体(80后干部),也可以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二是要加大公开选拔干部的力度。公开选拔干部是促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有效形式,公开选拔干部工作要制度化,常态化;选拔的对象和范围可以是一个单位的副职领导干部,也可以对一些部门正职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部门可以面向更大范围进行公开选拔。三是要加大竞争上岗的力度。通过竞争上岗,可以使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干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为年轻干部建功立业提供了机遇。要逐步形成机关内设机构负责人职位竞争上岗制度化。

三是要激活干部队伍,促使干部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经济工作要不断攀登新台阶,干部队伍必须始

5到基层锻炼,这是培养高素质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我们要加大对选调生进行跟踪了解,对表现优秀的要及时培养使用,争取他们早出成绩。三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来源于高质量的后备干部队伍。在培养选拔后备干部工作中,可采取依靠各级党组织推荐一批、发动群众举荐一批、组织部门深入基层发现一批的办法,将80后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二是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既注意防止“备而不用”,又不搞“备而必上”,坚持每年定期调整和适时补充,在滚动发展中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要积极推行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县委组织部可以按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程序,按笔试、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对象。综合笔试、面试成绩和全面考察结果筛选出若干名素质优秀的年轻后备干部人选。只有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符合科学跨越和长治久安建设的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级领导干部队伍才有希望。

第四篇:如何正确处理党政一把手的关系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党政一把手的关系问题

党政一把手的关系,主要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工作中构成的关系。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更主要的是研究两者在合作共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它。鉴于不同层级的党政班子在职能、任务和活动方式、领导方式事实上存在的不同,党政一把手在工作中构成的关系是有区别的。为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这里我们着重研究的是市、县级党政一把手的关系问题。

问题的提出

地方领导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党政一把手的关系问题,始终是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上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解决好党政一把手工作中构成的关系,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群体整体效能的关键。我们认为,党政一把手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党委、政府两个班子关系问题的集中体现;党政一把手在工作中形成的矛盾关系更多的是党委、政府两个班子工作矛盾的反映。

应该看到,目前党政一把手之间有矛盾是普遍的,团结问题是班子建设中的常见病,而问题在于,靠自身机制解决得好的是少数。当然,从整体上讲,党政一把手的关系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上级党委加强对不团结班子的组织措施和社会舆论的强大外力作用下,不少党政“一把手”理性克制,求同存异,忠于职守,推进了工作。但是,问题在于它是客观存在的。目前的主要表现形态:一是在党委和政府的关系上,突出的问题是党委总揽全局作用发挥不够好,未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二是在党政一把手的关系上,突出的问题是各自摆不正自身的位置,角色“反串”带来工作上的碰撞。三是在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上,突出的问题是主要领导不协调、不团结,矛盾带来力量“内耗”,已程度不同地影响工 作;同时,在党政一把手的关系上,还有另一种形态上的关系,一些人为了求得形式上的“团结”,互相迁就,放弃原则,不能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求得相互之间的“一团和气”,使党内生活庸俗化。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对党的组织肌体的损害,对领导成员间的创伤,对工作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

问题是公认的。但是当我们对问题进行细密的分析时却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现实中不少党政一把手一开始都想搞好团结,但结果却是很多没能搞好团结;就个体来讲都是好同志,但工作中仍然会出现不团结、闹矛盾的状况;各级党委多年来一直将党政一把手的团结问题作为班子建设的重点在抓,但这个问题事实上一直没得到很好解决,甚至一些班子不团结出现了“前仆后继”的状况。为什么?

基于上述这样一些状况,因此,我们在剖析党政一把手关系问题的原因时,一个基本的看法,那就是应该排除干部思想素质方面的因素,着重从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制度规范等方面的深层原因去分析,即假定党政一把手都是好同志,他们的关系为什么会出现问题?

原因的分析

1.在体制方面,体制不顺畅

现行的“党政一把手”领导体制,突出了经济建设这个重心,突出了政府工作自成系统的运转,在执政的价值思想上强调的是党政分开,有利于国际惯例的接轨和国家政府间的交往。从一个比较高的层面来说,有利于政党集中精力研究大事,抓好自身建设,意义应充分肯定。

但是,这种“党政一把手”即事实上的两个一把手领导体制在基层市、县级这种层面,运转却十分吃力。这是因为,第一,在一个微观层面上的党委、政府,其工作职能和任务不能也无法分开,两方面的权力运行方向和方式围绕同一个重 心发生作用,两个领导系统围绕同一工作实施领导,就必然会出现碰撞。第二,在现行体制下,党委的职能部门主要是抓党的建设工作,强调党委的职责应“总揽全局”,书记在若干重大方面是“第一责任人”,但由于工作系统的职能不能覆盖全局,“总揽全局”的权力运行系统和行政行为不具备,书记是有职但“缺权”,这就迫使党委特别是“一把手”,根据个人的理解去主动地、强迫性的总揽大的问题,包括定夺一些涉及改革、建设、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这就常常出现所谓书记“侵权”、“揽权”的现象,党政一把手发生矛盾是必然的。第三,党政一把手这一体制的要害还在于,它自身缺乏自动调节矛盾的机制。在体制的磨合中,工作中的不同意见掺和着个人长期淤积,最终会形成大的矛盾。党政一把手在这种体制下产生的矛盾,靠自身得到真正解决的微乎其微,绝大多数都是靠上级党委的作用才能得到解决。

2.在职能方面,职能不清晰

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职能在要求上是明确的,但是在领导工作的实际中并不明确,在工作的操作层面上并不规范。这主要有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能互相覆盖、相互交叉。除组织工作、干部工作外,其它所有的建设、发展工作,党委和政府都有职责去抓。二是由于党委、政府职能上互相交叉,党政一把手大的工作职责不清,力量叠加。三是比较多的看法是,党委“一把手”在职责上有“无限”的责任,但从执政的行为角度上缺乏相应的权力。如他应对一个地区建设发展的各方面(工业、农业、商业、国企改革、社会稳定、安全工作、农民增收、社会保障、再就业,包括计划生育、教育、文化)都负责,但他却缺乏推动工作的法定手段。

由于职能不清,体制不顺,相当部分的党政一把手在工作的切入和推动上难 以准确定位;在缺乏明确的标准和参照系数下,只能随着感觉走,这样必然经意、不经意地要与政府工作、与政府首长主持政府工作发生冲撞。

3.在制度方面,制度不严密

应该说,为了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近年来,各地在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上制定了若干制度,也有对领导者权力进行制约的规定。但是,总的来讲,制度建设既不完善,又不严密,对领导成员权力行为和政治生活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太小而且弹性太大,在党政领导工作交叉处、容易产生矛盾的地方缺乏严格的规范;特别是对党政一把手在民主集中制建设中的行为规范和制度要求几乎是空白。因此,一些党政一把手在合作共事中产生矛盾,不协调、不合作,直至走向力量“内耗”、影响工作而不能自拔,制度建设缺乏制约功能和纠错功能,不能不算是一个重要原因。

4.在教育方面,要求有缺陷

应该说,近年来我们在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上,特别是在解决党政一把手的团结问题上花了很多功夫,如这些年开展的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党性党风教育及“三讲”教育等,有成效,但并没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教育本身来讲,对党政一把手领导艺术、领导方法等自身化解矛盾的能力素质方面,缺乏教育和教育缺乏针对性,这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缺陷。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现有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中,我们不少党政一把手能主动地适应和把握这种条件,以领导者的境界,自身的能力及领导艺术去克服和解决目前这种“制度性缺陷”,使班子团结、协调,使大家心情舒畅,使工作顺利推进。(当然,党政一把手在抓工作时,对人际关系协调投放了大量精力,这都是在体制的设计和建设上须考虑到的)。但是,也应看到和承认,我们更多的 党政一把手由于个人能力、境界胸怀和领导水平方面的原因,无法靠自己的努力解决这种“制度性缺陷”,在与体制的磨合上,久久不能适应和成功。

这里需要提出一个观点:这就是一个科学的制度应该是封闭的,是排除人的作用因素的。这也许是一个有悖常论的观点,但它恰恰是制度的根本性、关键性意义所在。因为,我们如果强调靠素质高的干部、靠个人的作用去落实制度,使制度发挥出良好的效应;但我们也得接受一些素质不高的干部通过制度把事情弄得一塌糊涂,甚至带来灾难性的结果,这恰恰不是我们研究制度建设所希望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着力点,应更多的放在进一步研究制度、体制的完备和科学上,而不宜花大精力去强调干部加强团结的素质。

5.在管理方面,管理不科学

这里的管理,主要指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对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评价。对党政一把手的评价,在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欠完善、欠科学,对党委、政府包括党政一把手容易带来不健康的行为导向。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上级党委对下一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民主集中制建设,过多的看重形式上的“团结”,只要看到班子的党政一把手“团结”,就认为班子建设是好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是好的;反之,结论就相反。第二,研究和处理班子的矛盾和党政一把手不团结的问题上,是非不辩,功过不分,赏罚不当。这种处理机制,迫使不少党政一把手为了维系形式上的“团结”,放弃一些原则,甚至损害一些公共利益,去求得“哥俩好”。第三,上级党委对党政一把手履行职责的要求,在义务和权利、职责和手段上缺乏统一。特别是对党委“一把手”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远远超过目前赋予给予书记的职权(如很多工作书记都是第一责任人,但他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相应执行手段,只能打破现行的一些运行体制去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不少同志谈到,党政一把手“角色反串”的现象,更多的是由上面的考核和评价机制造成的。

初步的对策

我们认为,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建设上,研究党政一把手的关系问题,更多的其实是研究解决党委、政府的工作关系问题。我们研究的方向和落脚点应牢牢把握这样两个重要的原则问题,一是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完成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之一;二是“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既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这是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民主集中制建设方面提出的重要思想。

我们总的认为:目前应立足于现行的党政一把手领导体制来研究,重点是应通过体制的完善,职能的明确,制度的作用,着重在建立、完善、细化、硬化党委和政府的关系、党政一把手的行为规范上下功夫。

对策之一:在领导体制完善上,关键是要避免一个地方两个中心去管,一件事情两个一把手去抓的状况。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在执政的观念和行为上,进一步规范、明确党委是领导核心,党委要加强对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事实上,明确了这种领导体制的大专院校、农村基层,党政关系就很顺,反之如国有企业就不顺)。在具体思路上,可改变现行的党政一把手的提法,像大专院校和农村基层一样,更明确地强调党委书记是一把手的提法;实行党委副书记分别兼任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界定最高层面的领导关系等。

对策之二:在领导职能建设上,关键是硬化和细化党委在地方工作中的领导 作用和重大问题上的决定作用。目前特别需要解决这样一些重大问题:一是明确规范党委常委会决定重大问题的内容、范围、程序和方式;二是明确规范党委书记、市(县)长各自具体的工作职责、任务和权力范围;三是明确规范党委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成员与政府负责经济工作领导成员的职能关系、活动方式和工作手段。这是三个相互联系,又互为影响的重要问题。

对策之三:在具体制度建设上,关键是对党政一把手在工作中容易产生矛盾关系的关键环节建立规则,形成规范。应着重对党委和政府,对党政一把手在工作中容易产生摩擦、带来冲撞、激化矛盾的关键环节建立规则,形成规范,使党政一把手的权力运行和方式有严格的制度监督和保障。如干部问题、财政开支、重大问题的决断(人权、财权、事权)这三大方面建立、完善细的规范;党政一把手在一些主要问题上的沟通应成为一项制度;政府提交给常委讨论的重大问题应有界定,报送程序要明确;应建立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监督机制和违反民主集中制精神的纠错机制等。

对策之四:在思想作风建设上,关键是强化党政一把手的合作意识和化解矛盾的领导艺术。应对党政一把手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如强调书记的民主意识,强调政府首长的配合意识;要求书记注意破除家长式作风,要求政府首长注意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求书记在干部问题上多通气,要求政府首长经济工作上多汇报;要求书记对政府工作主动支持,要求政府首长对常委会意见自觉维护等。这些要求应该对党政一把手都强调,对双方都是有益的,但对书记、市(县)长突出更应注意的地方,有利于思想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过去我在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上花了很多功夫,但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从教育本身来讲,要求太多、太高、太空,没有针对性,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教训)。

对策之五:在干部管理机制上,关键是调整和完善对班子自身建设的考核标准和要求。不同的考核标准和管理思想,对干部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走向。在干部管理考核机制上,必须调整和完善对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考核标准和衡量指标;必须调整和完善对党政一把手“团结”问题上的价值取向和奖惩办法;必须调整和完善对党政一把手权利和义务、职责和手段的统一。

不同的考核标准和管理思想,对干部会直接产生不同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走向。在一个班子自身的思想作风建设上,评价书记和行政首长到底要考虑和评价哪些主要的东西,我们确实应回过头来再反思和总结一下。

深层的思考

党政一把手的关系问题,其实是多年来长期困扰领导班子建设的突出问题,也是班子在坚持和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上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我们认为,如果在班子的自身建设上有这样的问题长期困扰而又没能和无法从整体上、根本上得到解决,那么,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历史条件还不具备,可暂不解决;另一个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做法可能有问题,必须调整。显然,对解决党政一把手的关系问题,前者的结论是否定的,关键是后者,即解决问题的思路。

过去解决党政一把手的不协调、不团结问题,除了组织调整措施以外,在班子内更多的是在强调思想教育、提高成员素质、加强党性锻炼等方面做文章。应该说,有效果,但作用不大。我们认为,应改变过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思维定势和惯性做法,研究一下从体制方面做点创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各地已有的一些探索来看,我们认为,可实行“党委书记出任政府行政首长”领导体制。具体做法是:党委书记出任政府行政首长,在党和政府班子各明确一名主持常务工作 的副职;同时,党委常委班子中再增加两个以上政府领导成员(达到13-15人),使常委班子能大大增加经济工作决策的参数。我们认为,从可行性分析上看是可行的。一是从政党制度看:我国政党制度决定,党委不直接抓经济和行政事务管理,但区别在西方政党制度的特点,在于共产党必须执政。因此,党一方面通过路线、方针、政策实施对国家的领导;另一方面,派任党员出任政府领导——这是“书记出任政府首长”的制度前提。二是从当前发展看:加快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尤其对市(县)级领导班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尤为重要。地方基层党委不能不抓经济工作,政府也不能不抓经济工作——这是“书记出任政府首长”现实需要。三是从实践探索来看:目前实行的党委书记兼任政府首长,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这是“书记出任政府首长”的作法借鉴。

这样一个不完全属于理论探讨已具备实践基础的领导体制,从效果来看,它既有利于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统一、有力的领导,更主要的是它能较好的解决党委、政府两个班子,党委和政府两名主要负责同志之间的团结合作。这不是体制的回归,它是体制在一个更高层面的确立。党委政府仍然按照自己的职责、自己的权力运行方式运行,但由于最高组织和决策者是一个中心而非两个中心,那么职责清楚而不会交叉,分工明确而不会碰撞,常委班子中党成员交叉面增大,注重经济工作的成员增多,可避免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权力过多地集中在少数人,特别是书记手上。同时,这种体制在目前情况下,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当然,实现这一领导体制,必须同时注意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上,要明确市(县)两级党政不能也无法分开,从权力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是一致的;二是在监督上,对书记权力运行要建立严格、科学的监督机制,如常委会讨论重大问题可实行票决制;三是在处理人大与政府的关系上,要重新研究解决人 大如何对政府实行科学的、规范的工作监督问题。至于这三方面如何解决,那是另一范畴研究的问题了。来源:《理论与改革》

第五篇:如何当好党政“一把手”

如何当好党政“一把手”

如何当好党政“一把手”

【摘要】:人们常说,“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做为主持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全局工作的领导班子中的党政一把手,若是一个能人则可以搞活一方经济,若是一个庸人则可能搞死一方经济。不仅如此, 党政一把手的较高的综合素质还是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整体素质的前提和关键。为此,本文就如何当好党政一把手谈点粗浅意见。

【关键词】:综合素质 ;能力素质; 党政“一把手”; 组织协调

一、什么叫“一把手”

“一把手”是领导班子中的主心骨,是班子的核心,在领导工作中负有主要责任。“一把手”与班子其他成员比较,责任、权力、作用有相同之处,是平等的同志关系,但在许多方面又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一把手”素质高,手中权力大,负的责任重。

(1)素质高是指“一把手”的政治思想素质、工作业务能力要高于副职和下属。应具备较强的党性、较高的思想水平,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有较强的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谋划能力,要有高人一筹的见解,有驾驭领导班子的领导艺术和领导境界。

(2)权力大是指“一把手”是管全面的,在进行决策时是集中者,所以自然会受到班子成员的尊重和服从,这种权威是 “一把手”所处的位置决定的。而这种权威只有一次次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后,才会众望所归。

(3)责任重是因“一把手”对整个工作负有全面责任。特别是大事、急事、难事,都要承担压力和风险,出了问题“一把手”要承担。所以“一把手”工作难干、难当,当好“一把手”就更不容易。

在现实生活中,“一把手”常常为人们所关注。这是由“一把手”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一把手”,实际上是一个地区或单位与部门的“第一责任人”。而第一责任人由于是班子中的“扛旗人”,实际上成为班子中的核心与灵魂。在当今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诱惑轮番上阵的时候,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时刻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洁性,事事牢记党的宗旨,处处坚定党的信念,做言必行、行必果的“真人”,从而既不以“市场”而改容,也不以“言利”而惭影,实在是比什么都重要。“一把手”是带领大家干事业的,干事业,就要突出主业。不能既想干主业,又想干他业,似乎把世界上所有的事业都揽到自己的篮子里才过瘾。这是不可能的,也是违背规律的。如果硬要一试,其结果肯定不妙。毕竟,“一个人做事不专,这样弄一点,那样弄一点,既要翻译,又要做小说,还要做批评,并且还要做诗,这怎么弄得好呢?”(鲁迅语)实践的启示就是这样:只有心一而意专,才能功足而业观。“一把手”离不开举一反三的本领。生活、工作乃至社会上的有些事儿,看似偶然,实有必然在其间;看似孤立,实有丝连在拉扯。不能认为,现时的许多事儿只与利益相关,不与是非相连。利益是重要的,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离不开利益;是非更重要,人们所奋斗的一切从来离不开对“是”的追求,对“非”的摒弃。对利益,不可忽视;对是非,不可藐视。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祸患,常常积于忽微;安全,恰恰来自忧患。工作中出点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视而不见,或者出了问题不能举一反

三、亡羊补牢,以至在一个地方连续摔上几次跤。

“一把手”离不开化两为一的功力。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对立统一体。矛盾无处不在,又无时不有。关键是要正视,并化解。还应该看到,有矛盾,并非都是坏事。生机与活力往往来自矛盾与矛盾的解决。如果没有矛盾,倒是沉闷得让人可怕了。当然,化解矛盾不是一件易事。特别是,对看似鸡毛蒜皮似的事儿和对人民内部的不同观点与意见,一定要:有真情,去假意;少许诺,多兑现。如果在班子内出了矛盾,则不妨在生活上多用同事之情去关怀,在工作上多用同舟之情去关照,在政治上多用同志之情去关心。“一把手”离不开抱一为前的精神。“一把手”应该“抱一为天下式”(老子语),不断开动机器,持续解放思想,努力按规律办事,积极用规律创业。不能认为,没有干过的,就不能去干;没有见过的,就是没有,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事物。特别在当今改革变革的年代,不仅要继续弘扬“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而且要树立“变通无罪,非禁即许”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敢于超前思维,勇于弯道超车,把勇解难题、建功立业化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上下求索,抱一为前。“一把手”离不开“一尘不染”的品质。自律不严,难以服众。“一把手”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榜样。旗帜指引方向,榜样引领人群。只有“一把手”真正正己,才可能化人;真正尽己,才可能服人。当了领导,尤其是当了“一把手”,就不能不规范自己的“工作圈”:靠集体,不靠“小兄弟”;不能不慎取自己的“生活圈”:淡泊心境,不为物惑;不能不净化自己的“社交圈”:谨慎交友,不赶“时尚”。

二、如何当“一把手”

“一把手”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一把手”就有什么样的领导班子。所以,如何当好“一把手”就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笔者认为,“一把手”不仅仅是方向上把关、决策时拍板,要做一个称职的“一把手”,还要发挥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用人上的选贤作用

毛泽东同志把领导干部的职责精辟地概括为“出主意、用干部”。从一定意义上讲,当好“一把手”,关键在用人。用好一个人等于树立了一面旗帜,可以激励更多的干部奋发进取;用错一个人则会挫伤许多干部的积极性和事业心。这就要求“一把手”

一要有识才之眼,做善相马的伯乐,以德才兼备为标准积极主动荐才、大胆用才。有德无才的会误事,有才无德的会坏事,德才兼备的才会成事。这就要求我们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

二要有用才之胆,敢于用才,唯才是举。“人无完人”,我们选用干部,强调德才兼备,并非德才完备。对一些政治素质好、勇于开拓、确有本领而又存在这样那样缺点的干部,“一把手”要坚持看主流、看大节,防止以瑕掩瑜,尽力做到用其才,抑其短。

三要有容才之量。“一把手”应具备宽阔的胸怀和宽容的气度,要能容人之短,不以一时一事论英雄,不以小恶掩大德。还要能容人之长,不去想所谓的“功高欺主”,怕日后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而不用甚至压制人才。

四要有护才之能。领导者不仅要识才用才容才,更要爱才惜才护才,在政治上关心,搞好跟踪教育和培养提高,特别是对于那些新提拔的年轻干部,更要及时跟踪,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在工作和生活上照顾,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其后顾之忧;对一时不慎工作出现失误的人才,要积极、及时地与其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们找症结、卸包袱。

2、团结上的凝聚作用

团结就是力量。“一把手”在维护领导班子团结中处于关键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班子成员所不能替代的。事实也证明,很多班子不团结就是因为“一把手”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因此,“一把手”要努力承担起团结大家的重任,带头树立四种风气:

一是想全局、比贡献,不想个人名、权、位;

二是胸襟开阔,不记个人恩怨,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同志倡导过的“两个抛弃”(抛弃一切恩怨,抛弃一切成见)、“两个宽阔”(眼界非常宽阔,胸襟非常宽阔),值得我们深思; 三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谅解,容人之短,取人之长。“求大同、存小异”,小问题不争你错我对,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

四是以诚相见,严于律己,多做批评和自我批评,有意见摆在桌面上,不在背后搞小动作。

3、工作上的总揽全局、抓大事作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一把手”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总揽一切,做到宏观在胸、微观在握,并通过抓大事、抓根本、抓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这就要求“一把手”

一要能在事务堆中识大事,要在庞杂的事物面前认真分析哪些是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哪些是影响本地区、本单位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哪些是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一起数”。

二要能排除干扰抓大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排除各种干扰,把主要精力用在揽全局、抓大事上。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少参与,不必要的应酬不参加,排除干扰,求真务实。

三要能调动力量干大事。调动集体力量干大事,既是“一把手”组织协调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完成好重大工作的根本保证。而要真正干好大事,“一把手”就不能唱“独角戏”,跳“单人舞”,必须注意提高“领班”的艺术技巧,调动班子成员乃至全体干部群众的力量。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

4、作风上的表率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是全体干部群众的表率,一定要带好头,做合格的“领跑人”。一是要带头刻苦学习。新时期的领导都要有“三头六臂”,要有政治上的清醒头脑,决策上的精明头脑,学识上的智慧头脑,在工作上也要有几手硬功夫。加入WTO后,我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要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我们必须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寻求进步,“内存”不够,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很难适应领导岗位的需要。

二是要带头勤政为民。为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要真正为群众办事,群众就会拥护你。所以,“一把手”一定要有务实精神,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把经济建设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总之,只要我们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千方百计让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实惠,我们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带头开拓创新。在创新上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摆脱“言必有据,行必据典”的教条主义,摒弃保守封闭、故步自封的思维方式,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消极情绪,闯出自己的天地,干出自己的特色。

四是要带头廉洁自律。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的一个先决条件,己不正何以正人?因此,“一把手”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认识到我们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作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我们必须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间,真正树立勤政为民的思想,熟练运用各项领导艺术,尽职尽责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做一名合格的“一把手”。

三、如何当好“一把手”

“一把手”是各级政权组织的“班长”、“舵手”,如何才能履好职,掌好舵,负责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

1、遵循“三个依靠”。

一是依靠党委的坚强领导。“一把手”是必须率先垂范,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自觉服从上级党委的领导,团结和带领班子成员,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是依靠基层党政班子积极开展工作。“一把手”要切实加强基层党政班子和下属部门的领导与联系,充分发挥基层党委、政府及部门的职能作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与各级领导干部一道,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三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一把手”要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紧紧依靠群众,聚民心,汇民智,集民力,随民意,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做到“三个不搞”。

一是不搞“一个师公一道法”。“一把手”要有战略眼光,不能今天想一套、干一套,明天想一套、干一套;或前任搞一套,我搞一套。这样,最终只能是乱了套。要高度重视党代会或党委扩大会议和人代会的作用和意义,会前认真调查研究,科学提出和制定地方或部门发展的远景目标、近景目标和目标。对会议审议通过的报告,要全面地逐一加以贯彻落实,在相应时期内不能随意更改,只能完善。在实施过程中确须进行调整的,要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后,按有关规定及时调整。总之,要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加快发展,全面实现任期内的目标。

二是不搞“虎头蛇尾”。无论是新任还是历任,都不能像“公鸡解手——头节硬”,“三把火”一烧或还未烧燃,就偃旗息鼓,或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或在同一岗位时间较长一点,就认为组织不关心,看不到,产生消极、怠慢情绪,甚至渎职、腐败。作为“一把手”,必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永不懈怠,不断前进,做到“在任一天,奋斗不止一天”。

三是不搞“一言堂”。作为领导,“一把手”要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力倡发扬民主,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依法办事,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作为个人,“一把手”要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永不自满,坚持向老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身边工作人员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提高领导管理水平。

3、严格“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执政为民。“一把手”要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树立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以科学的态度,求实的作风,从办实事入手,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抓住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高效、务实地为人民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是坚持勤政干事。就综合国力而言,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看,我国虽已整体实现小康,但离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也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各级党政“一把手”的责任十分重大,担子沉重如铅。为此,“一把手”要励精图治,尽己所能,鞠躬尽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复兴中华民族夙兴夜寐地勤奋工作、干事创业。

三是坚持廉洁奉公。“一把手”要自觉加强学习,接受党性教育,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廉洁勤政,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力戒“一把手综合症”,自觉接受党内党外的监督,接受人民的监督,坚决做到绝不拿原则做交易,绝不做金钱的奴隶,有害于国家和人民,为历史遗臭,遭后人唾骂。

下载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党政一把手选拔培养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党政一把手

    襄汾中学 二一四年“党政一把手教育工程”工作汇报 山西省襄汾高级中学创建于1956年,2004年迁址于县城北大街。先后荣获“山西省示范高中”、“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市委组织部课题组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怀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高瞻远瞩的政党,总是把培养青年看作义不容辞的责......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怀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高瞻远瞩的政党,总是把培养青年看作义不容辞的责任。21世纪,我们的......

    乡镇党政一把手述职述廉报告

    2009年述职述廉报告(2010年1月13日)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清白做人、干净干事、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较......

    如何选拔任用乡镇党政正职干部(推荐)

    文章标题:如何选拔任用乡镇党政正职干部近年来,**县在乡镇党政正职的选拔任用工作中,始终坚持酝酿、衔接,研究、呈报,考察、离任审计,讨论决定,县委全委会票决,谈话公示等基本程序,在......

    关于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问题的思考

    关于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问题的思考党政“一把手”在一个地方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他们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准、党性观念、作......

    浅谈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及其监督问题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全国掀起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潮,各族人民对党和政府寄予更大的希望。县级党委、政府的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贴得很近,处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

    选拔培养乡镇女干部工作经验材料

    “十五”期间,我们立足于全面提高妇女干部队伍素质,激励全体妇女投入“两个率先”的伟大实践,认认真真抓源头,扎扎实实打基础,乡镇女干部队伍不断壮大。全市138个乡镇的党政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