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把手”在廉政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时间:2019-05-13 01:4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一把手”在廉政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一把手”在廉政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第一篇:谈“一把手”在廉政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生命线,是各项事业 发展的政治保证。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对之初就说过:“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外搞活经济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的干部被腐蚀了,这股风来的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制住这股歪风,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江泽民同志说:“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党心民心,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份、利益主体、生活方式等日趋多样化,不可避免地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一些腐朽的东西就乘虚而入。腐败现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痛点之一,党的廉政建设面临着严峻考验。

“一把手”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领导核心”,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一把手”能否身体力行,在廉政建设中起关键作用,是决定反腐败斗争成败的关键。

充分发挥政治导向作用

党政一把手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影响着这个地区、这个部门廉政建设的成效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坚持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廉政建设,首要的是各级党政一把手必须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充分发挥好 正确的政治导向作用。

一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思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追求以及对理论真实性和实践性行为的正确性的确认,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持久的活动动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一代仁人志士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富贵而不淫、贫贱而不移、威武而不屈”,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都是源于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在党的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确信,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获得胜利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它不是与生俱来,必须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曾经这样说过:学好了马克思主义,我们的队伍就能巩固,我们的干部就能得到提高,我们才能够有本事迎接未来的光明世界,掌握这个新的光明世界。为此,各级党政一把手必须带头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信仰,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二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英国史学家阿克顿曾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要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反腐败的关键在于权力的合理制约制权保廉,这已成为一条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生命线。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把手就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权力的象征。一把手能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能否正确的行使手中的权力,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能否搞好廉政建设的关键。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执了政,拿了权,更要谨慎。第一,我们要权,无产阶级要权,不能让权被资产阶级拿到手上;马克思列宁主义要权,不能让权被机会主义者拿到手上。第二,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老子也曾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腐败的根源就是对权力的滥用。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党政一把手,手中所拥有的权力,不仅是组织和人民对自己过去工作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一份信任。如果掌了权以后,就高高在上、搞特权、摆官架子、假公济私,那必然就会导致腐败。作为权力一把手,要像修炼人品一样修炼自己的“官德”,要把权力的威严建立在人们对自身崇高人品的崇尚之上,真正懂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不是生来俱有,也不可能得而不失,不要为了一点蜗角虚名、蝇头小利而苟且偷生,《红楼梦》中都有“赤条条来无牵挂”这样的话,我们有什么个人的东西不能割舍。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是应该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坚持权力源于人民,权力为人民服务,权力受制于人民,自觉接受法制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努力当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三要增强廉政建设的责任感。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四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党内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有的情况还日趋严惩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和领导者治党不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有领导干部对出现的问题,不仅不能见微知著,而且在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还麻木不仁,甚至包着、护着,该教育的不教育,该批评的不批评,该查处的不查处”。可见,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廉政建设好坏,关键是一把手能不能真正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能不能真心实意、铁着面孔去抓。试想:一把手不重视抓廉政建设的班子,将是怎样的班子?因此,对党政一把手来说,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关于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清醒认识反腐败工作的严峻性、反腐败任务的艰巨性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切实增强从严治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充分发挥组织的保证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一把手掌握着绝对选人用人权。由于权力的过份集中和部分人的肆意滥用,异化了人民赋予的权力,热衷于权钱权色交易,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投机经营、跑官要官、卖官买官盛行。近几年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中,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此类问题。

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江泽民同成曾经提出:“由于卖官鬻爵及其带来的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历史的教训很值得我们注意。”干部的选拔任用是否合适、正确,是我们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我们的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一把手要在廉政建设中发挥好作用,必须在选用人上严格把关、严格要求。

第一,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国语.楚语下》有这么一条干部标准:“目不淫于色,身不怀于安,朝夕勤志,恤民之赢”。德才兼备是我党选拔干部的一条基本原则。有德无才难当重任,有才无德不堪大用。古人曾说:“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毒品”。在选拔干部时,必须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一定要注重对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包括道德品质的综合考察,不要只重才而轻德。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要坚持五湖四海,反对以人划线、以地域划线,反对搞地方小帮派。要坚持摒弃“论资排辈”的旧观念,牢固树立“选贤任能也是革命”的新思想。要防止凭一把手的好恶用干部,坚持反对“顺我者用、逆我者降”的个人主观主义,敢于使用一批有开拓创新精神,敢讲实话、真话的干部。严禁在用人上为了“平衡关系”而降低标准,宁可虚位以待,不能降格以求。总之,一把手必须严格按照德才标准,从工作实际出发,从事业发展大局出发,选贤任能,知人善任,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实、品德优秀,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第二,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靠少数人选干部,很难做到“慧眼识英才”。干部优劣和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因此,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上,以坚决克服少数人甚至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特别是一把手不能“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搞个人臆断;更不能搞封建社会那种“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必须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同坚持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依据。

第三,要坚持动态管理。建立奖优罚劣,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是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要将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干部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行干部试用、任前公示、竞争上岗、公开招聘、落后淘汰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这就要求党政一把手要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敢于坚持原则,不搞迁就照顾。

充分发挥廉政建设的表率作用

邓小平同志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党政一把手自然也是一个班子的表率。近几年查处的如湛江特大走私案等“一锅端”的腐败案中再一次警示我们:一把手不廉政,最容易导致集体腐败,其社会危害也是最大的。因此,党政一把手必须努力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经受住执政考验,经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经受住改革开放的考验,过好权力关、物质关、美色关。

一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带头遵纪守法。我们的党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纪律的党,这是由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对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实现党的各项任务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有些党员干部对遵纪守法引不起重视,以权代法,我行我素、无所顾及。胡长清曾在狱中写道:“现在我才真正认识到认真执行党的纪律和规定是多么的重要!它对于规范一个人的言行是须臾不可缺少的”。党政一把手既是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也是班子中平等的一员,更应注意带头遵纪守法,靠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的行为,绝不可放纵权力。要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带头执行党委会的工作制度,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要经常性地开展对照检查,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恢复正常的党内生活、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二要严格遵守经济纪律,保持艰苦奋斗本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随着改革开放,一部分人认为现在物质条件改善了,不再需要艰苦奋斗。满脑子是金钱万能,成天贪图享乐,追求物质生活的纵欲无度,变着法捞外快,打着主意得好处,当了金钱的俘虏。邓小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后可能倒下一些干部的严峻情况,谆谆告诫全党:“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这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首先要进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带头艰苦奋斗创业,带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清贫,甘于奉献,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以律己,不谋私利,顶得住歪理,耐得住艰苦,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只有这样,才能“拒腐蚀、永不沾”,才能影响和带动一班人保持清正廉洁的形象。

三要严格遵守生活纪律,保持良好的公仆形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领导干部的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不断增大,约束和规范领导干部日常生活行为也显的尤为重要。“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大多数行贿者是从领导干部生活小节的不检点中打开缺口,一步步脱下水的。这就包括一把手在内的所有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在生活上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自觉在工作上坚持高标准,在生活上坚持低标准,不为名利所囚,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忧,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认认真真做事。同时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可依仗权力之势,行腐败之便。

充分发挥超前防范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的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廉政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把手必须高度警党,及时掌握新动向,针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提前研究超前防范措施。这也是党风廉政建设赋予一把手的主要职责。

一要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一把手是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时时处处保持高度警觉,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要建立健全党内生活、工作、学习等项制度,经常性地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做到廉政建设警钟长鸣;不仅要管住自己,同时还要善于研究新时期腐败现象新的表现形式,关于探挖班子成员中的一些苗头性问题,从早抓起,从不廉洁的小事抓起,从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抓起,严字当头,预先教育,超前防范。

二要探索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新路子。反腐倡廉,必须着眼源头,重在治本。邓小平同志讲过:“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可见制度建设是廉政建设的关键。制度建设既包括制度的制定,也包括制度的执行。要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干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还应在建筑工程投招标、后勤管理、收入申报、财务稽查、离任审计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上,强化制度建设,堵塞漏洞,预防腐败。

三要广开监督渠道。监督不力是腐败分子猖獗的重要因素。“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 不了、群众监督无效”,致使部分领导干部胆大妄为一步步沦为腐败分子。因此必须把上级组织监督、班子成员监督、基层群众监督、人大代表监督、法制纪律监督、新闻媒体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自觉地同腐败分子作斗争;要分级建立举报网络,制定举报有奖制度,推行案件查处公开制度,全方位围追(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堵截腐败分子。同时,拓宽监督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将对干部的监督由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由8小时之内延伸到8小时之外,由本人延伸到家属及身边工作人员,使每个干部始终置身于众目睽睽的严密监督之下,坚决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在繁份复杂的社会变革中,“当官为什么?在岗干什么?身后留什么?”这是时代呼唤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必须作出的选择。一把手首先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只要一把手在廉政建设中真正担负起第一责任,带头固守道德防线,带头严格廉洁自律,带头同腐败行为作斗争,廉政建设才有了组织保证,我们的党才能永远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我国改革开放的事业才能越来越快、越走越好。

第二篇:如何发挥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如何发挥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党的十九大在肯定我国法治建设成就的同时,指出我们全面依法治国的任务依然繁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特别是“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以及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领导干部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要认清自身角色,把握努力重点。

在思想上真正敬畏法律、尊重法治。“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健全,普法教育不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不知法不懂法的情况越来越少,之所以违纪违法现象依然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些人内心对法律缺少敬畏。敬畏,包括“敬”和“畏”两个方面。“敬”要求有所崇敬,有所指向,有所作为;“畏”要求有所顾忌,有所畏惧,有所不为。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不以位高自居,不以权重自傲,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法律的崇敬和信仰,才会自觉考虑个人言行是否合法,权力行使是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才能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去想问题、作决策,自觉运用法治方式谋划、开展和推动工作。这是法律能否扎地生根,实现其应有价值的重要保证。

从长远、理性的角度看待我国的法治建设。当前,制约和影响我国法治进程的因素既有客观方面也有主观方面。从客观上看,中国的法治建设历史严格讲只有几十年的时间,我国人治文化、人情因素对法治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短期内还难以根除。从主观上看,遇事爱讲习俗、依惯例,讲人情、怕麻烦等现象依然存在;有的认为通过繁琐的法定程序和权限议事办事,缺乏灵活和变通,影响工作效率;同时,法治思维追求的是平等,打破的是等级和权威,有的人放不下既有身份和权威,患得患失,瞻前顾后,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了法治建设的进程。应该看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法治建设必然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国家法治建设相衔接、与社会法治环境相协调。领导干部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带头推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个历史进程。工作中,坚持议事先议法,吃透政策规定,做合法性论证,克服决策的随意性;遇到不清楚的地方搞好政策、法律、专业咨询,做到程序、权限、手段等全流程合法;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基层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法治思维是与人治思维、德治思维、礼治思维等相对应的,经常与之共生并存。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面临决策权衡,之所以有时不能坚持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并不是自己认识不清、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考虑个人利益得失而不能、迫于人情礼节而不敢、计较个人恩怨而不愿,以致法治的光芒难以普照到每个角落、法治精神难以真正得到体现。因此,领导干部在坚持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处理问题时,要破除个人私心杂念的影响、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坚决排除对执法司法活动的干预。真正做到不因外在干扰而乱了方寸,不被外物诱惑而迷了心志,不为一己私利而失去民心。

敢于坚持原则、维护法治权威。“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党员领导干部统揽定向把关,必须有坚持原则、维护法治的魄力和勇气。法律法规要靠人来推动和执行,只有落实到位,才能发挥应有的威力和效力。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在维护法治、捍卫正义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要敢于坚持到底、较真碰硬。对那些法治意识不强、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及时警示提醒,对那些违法的人和事要坚决纠治、追究责任,杜绝断章取义、恣意解释现象,避免“打擦边球”“搞变通”的做法。真正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让其他人受到深刻的警醒,切实维护法治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积极助力培育文明理性的法治环境。法治的实现,必须伴随对法治的观念认同和文化自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带头学法知法守法,特别是通过自己日常运用法治语言、体现法治思维、营造法治环境、塑造自身法治形象,提高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法治语言是法治思维的载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崇尚依法办事的今天,法治语言已不再是法学专家和少数职能部门的专利。法治语言应该成为全社会和各行业及部门通行的“普通话”。各级领导干部要养成引用法律条文和法律原则的习惯,积极培育文明理性的法治环境。

第三篇: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同广大群众最接近、最密切,农村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借助当前在全党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有利时机,搞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对于促

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赢得群众认同和依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紧紧围绕先进性教育,善用“活教材”,多打“预防针”,常敲“警示钟”,筑牢不愿腐败的思想防线[本文出自中国文秘之家-]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突出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先进性教育,善用“活教材”,多打“预防针”,常敲“警示钟”,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只有筑牢不愿腐败的思想防线,才能塑造农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1、围绕先进性教育,善用“活教材”,切实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要以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广大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要善于利用像保康县尧治河村党支部书记孙开林、襄阳区黄集镇温岗林场场长赵明贵等农村先进典型这类“活教材”,切实增强教育的吸引力。通过树典型、扬正气、找差距、查问题,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达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继续搞好领导与乡村联系点,形成示范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教育要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强配好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先进性教育常抓不懈。通过教育活动,使党员素质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人民群众的氛围更加浓厚,力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注重民主法制教育,多打“预防针”,增强教育的说服力。时下,少数村干部宗族观念严重,封建主义思想蔓延,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存在不少“法盲”“纪盲”干部,对村民自治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民主管理意识差,换届选举时,宗族观念作崇,拉帮结派,按姓氏按族派去选举。当选村干部以后,有的村干部甚至成为一村一族的“土皇帝”,出现村务不公开,运作不透明,管理不民主,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等无政府主义行为。针对上述问题,要通过举办民主法制知识培训班、法制讲座、法制宣传栏等形式,多打“预防针”,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对农村干部进行民主法制教育,把农村基层民主纳入法制的轨道,教育广大农村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不断增强基层干部遵纪守法意识,促进农村干部廉洁奉公、依法办事。与此同时,要加强农村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学习,提高干部的政策观念和按方针政策办事、运用方针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展廉政文化进农村领域,常敲“警示钟”,增强教育的影响力。要通过廉政文化“五进”系列活动,大力学习宣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把廉政教育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以及法律法规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纪检、组织、宣传以及科文卫体等单位的作用,利用电视、电影、广播、报刊、标语、宣传画等形式,以及培训班、报告会、座谈会、文艺汇演等载体,常敲“警示钟”,增强教育的影响力,因地制宜、机动灵活地将廉政教育不断向村组延伸,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大宣教格局,在广大农村山区营造起一种“崇尚廉政”、“褒扬廉政”和“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新风尚,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深入。

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种好“试验田”,砌上“防火墙”,认准“定盘星”,安装“保险锁”,构建不能腐败的制度体系

“反腐倡廉,制度是保证”。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反腐败工作,还是要靠法制,靠法制靠得牢些”。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相对滞后,需要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种好“试验田”,砌上“防火墙”,认准“定盘星”,安装“保险锁”,构建不能腐败的制度体系。

1、深化村务管理体制改革,种好“试验田”,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分开管理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提出,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行村务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按照上述思路进行。村内重大事务由村民委员会决策,可以将村主任排除在决策圈之外;决策后的事务由村主任或村企业承包董事长负责组织人力物力去实施,参与决策的成员原则上不能参与村务的执行;以村支部书记为首的村党支部负责对村务进行监督,由村党支部收集整理村务包括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向村民汇报。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的过分集中,同时可以防止“村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2、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砌上“防火

墙”,切实规范农村干部用钱行为。农村财务问题历来是村民与村干部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基层班子的团结和党群、干群的关系融洽与否。针对现在有些农村存在的换一批干部建一本账,村干部集会计、出纳于一身,一手拿钱、一手拿票、白条下账甚至不建账等问题,要积极推行“村财乡管”制度,建立乡镇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切实加强对村集体资

金的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公款大吃大喝和以权谋私行为。积极建立乡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明晰资产产权,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并纳入村务公开,规范农村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建立农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制度,接受群众监督,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3、完善村委会换届选举制度,认准“定盘星”,选好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村委会则是村民自治的重要领导力量,因此,在村干部选人用人时,要建立完善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一是把好选举关。自推行“村官”“海选”制度以来,有些地方发生了贿选、逼选等严重破坏选举的事件,那些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选的人,他们所想的只能是在当选后充分实践其自我投入产出的经济学。因此,一定要把好选举关,保证选民真正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选举权。二是通过立法形式,在法律上对村官的任期作出一定的限制,以避免长时间在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在政策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改变目前农村干部年龄渐趋老龄化、学历偏低、地域化及其他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现状,提升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四是规范村官报酬。拿得太多,群众有意见;拿得太低,则影响村官的积极性。可以根据各地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经群众讨论,村党支部、村委会协商确定一个合理的数额,并与工作任务、工作实绩挂钩。

4、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安装“保险锁”,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要利用责任制的工作机制,掌握有利时机,集中力量突出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工作中的难点。如农村干部贪污腐败、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群众反映强烈,而又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以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等。要把敢不敢抓责任追究,提高到是否具备党性原则的高度来认识,坚决克服“好人主义”和本位主义,对因为政不廉而导致农民集体上访,或因加重农民负担而引发恶性事件等问题,要坚决追究当地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对那些为责任人开脱袒护、说情的领导干部,要追究责任;对那些不落实责任制追究规定的也要追究责任。坚决刹住“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农村得到落实,抓出明显的成效。

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紧紧围绕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实际,设立“高压线”,戴好“紧箍咒”,配备“反光镜”,形成不易腐败的监督机制

现在,一些基层单位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流于形式,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执行不够有力,纪检、审计、公安、检察等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没有很好发挥;特别是村委会干部实行村民自治选举后,非党员的村干部占有一定比例,对这一部分村干部的监督除了批评教育外,缺乏有效的监督特别是纪律约束措施,出现了纪检机关无法监督,公安、检察机关又监督不了的局面,存在监督“空档”,群众的监督作用也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根据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设立“高压线”,戴好“紧箍咒”,配备“反光镜”,形成不易腐败的监督机制。

1、强化党内监督,设立“高压线”,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按照《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严格执行各项监督制度。尤其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村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划和民主决策机制。同时,要将廉政谈话、廉政承诺、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制度,向村级干部延伸,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2、强化上级对下级监督,戴好“紧箍咒”,不断提高监督效果。可从两个方面进行监督:一方面,要强化乡镇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监督。着力抓好对“一把手”的监督,要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对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发包承包、土地征用款和公益工程的招标等方面的监督。另一方面,要强化村党支部对村委会的监督。尽量提倡党支部书记通过民主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实行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一肩挑”。鼓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的选举程序交叉任职,以加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同时,建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制度,实行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切实保证村党支部的领导地位,加强村党支部对村委会的监督。

3、强化民主监督,配备“反光镜”,积极开辟群众监督渠道。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监督;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村民民主理财制度,完善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切实加强对村集体财务活动的监督。三是要进一步规范村委会村务公开工作。实施“阳光工程”,推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是要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要对农村财务进行定期审计,乡镇审计部门、村委会要定期派员对村委会、村民小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向村民公布,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查处。

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紧紧围绕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拍响“惊堂木”,攥紧“铁拳头”,高举“正义旗”,发挥不敢腐败的惩处威力

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紧紧围绕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拍响“惊堂木”,攥紧“铁拳头”,高举“正义旗”,发挥不敢腐败的惩处威力。

1、突出重点部位,拍响“惊堂木”,坚决制止各种涉农违规行为。要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和要求,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继续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农村教育、报刊订阅、用水用电、修建道路、计划生育、农民务工经商等方面的乱收费行为,加强对涉农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审核、监督,防止以经营服务性收费为名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坚决制止在乡镇、村财务管理、宅基地审批、土地矿产资源开发承包等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甚至搞宗族主义,勾结地方黑恶势力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重点查处涉及农民负担的恶性案件、严重群体性事件和造成重大影响的其他案件;重点查处挪用、克扣粮食直补资金和村级补助资金及查处各种巧立名目、变换花样乱收费、乱罚款和强行集资摊派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攥紧“铁拳头”,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一是定期召开执纪执法机关和组织部门的联席会议。对确实属于违纪违法方面的案件给予及时查处,对属于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由组织部门掌握作为干部调整的重要依据。二是要建立案件协查制度。由于乡镇纪委办案力量较薄弱,对于复杂或疑难案件难以独立完成。因此,要建立案件协查制度,由上级纪委直接指派人下乡指导,协助调查或是组织邻边乡镇纪检干部到案发单位帮助调查。这样,既能提高办案效率,又能保证案件证据充分。三是建立协审会商制度。对于一般案件,调查终结后,要经过审理小组讨论把关,严格按照办案“二十四字”要求进行案件审理。对于大要案、疑难或复杂案件,乡镇纪委把握不准的,要在审理小组讨论后,提交党委政府研究前,将案件材料报上级纪委进行协审会商,力求准确定案。同时要保证协审会商意见的落实,如有变动,必须征得上级纪委审理室同意,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

3、加强农村纪检监察队伍建设,高举“正义旗”,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在积极改进乡镇级纪检监察工作的前提下,要切实加强行政村的纪检监察工作。可试行在行政村设立纪检小组,配备专职纪检干部,协助村党支部、村委会解决矛盾,并及时向镇一级反馈党风廉政的信息。村民小组由群众选举产生,聘请党性强、信誉好、有公信力的人担任廉政监督员,加强对村级组织及其党员干部的廉政监督。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定期排查制度,督促基层干部切实履行起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及时掌握情况。对群众的各类信访件,要及时处理,及时收集各种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密切注意动向,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损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第四篇:电子政务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电子政务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日益发展的电子政务具有信息传递快捷,资源共享,信息交互及时的功能和特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应该借鉴和利用电子政务这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政府与民众之间进行直接与间接的、同步与非同步的、一对一的、多对一的、一对多的、多对多的,以电子政务特别是政府网站为中介的对话、讨论与互动,把电子政务建设成为政务公开透明、决策民主科学、监督健全有效的廉政建设新平台。

一、电子政务——政务公开透明的新平台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要求政府必须公开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制度等在内的一切公共信息,为权利阳光运作奠定基础。从行政学与政治学的角度看,政务公开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现代公共行政的特质。根据党的性质和政府的职能,凡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政务,都应当公开。因为,政务公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是遏制腐败的消毒剂;同时,公开还可以提高政府在民众心中的信用度,降低管理监督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腐败成本。

作为电子政务系统的政府网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迄今为止大家公认的最好的公开政务的新平台。通过政府网站发布信息,除权威性外,还可以做到实时和双向传输,而且还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因此,政府机关应当通过建立政务网站,及时地向社会发布政务信息和接收民众的意见、建议,从而在政府和民众之间形成良性的信息互动关系。通过政府网站,发布公共信息、政府公告,提供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政策和重大事件披露、市政建设、公共管理、环保、就业、医疗、人事、物价等方面的信息和咨询服务,让民众及时地了解政府的大政方针,决策措施,从而扩大民众的知情权,增强政府的信用度。如,2005年10月1日试运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简称“中国政府网”www.xiexiebang.com),就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中国政府网作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面向社会的窗口,通过开通“今日中国、中国概况、国家机构、政府机构、法律法规、政务公开、工作动态、政务互动、政府建设、人事任免、新闻发布、网上服务”等栏目,向社会提供政务信息和与政府业务相关的服务,对于促进政务公开、改进行政管理、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平台还有利于防止信息“富者”和信息“贫者”走向两极分化。

为推进政务公开,根据电子政务的特点和有关国家在电子政务实践中的经验以及我国国情,我国建立比较规范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具体来说是:第一,政府机关通过统一的政府网站公布其机关组织、职能、程序、实体规则以及一般性政策声明。第二,通过互联网等传媒设立“电子阅览室”,供民众了解政府信息。为解决“电子阅览室”数字鸿沟的问题,可以考虑向低收入者发放统一的“专用电子政务免费上网卡”,解决其上网难的问题。第三,建立民众个人信息制,除上述两类信息以外,民众可以以个人名义向有关的政府机关提出提供或获取信息的申请,政府机关通常应回复申请人的申请,并决定是否接受其申请。如果拒绝申请人的申请,应详细说明理由。第四,制定信息提供、获取、发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裁故意销毁或者隐瞒信息的行为。通过电子政务这一新平台,让民众及时、准确地了解政府的信息,知道政府想做什么样、要做什么、在做什么样、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怎样做的问题。

二、电子政务——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新平台

决策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民主决策要求决策前要听民意集民智。这样,决策才可能是比较正确的;同时,民主决策本身又能充分地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并使正确的决策更易于执行;另外,复杂多变、充满挑战和风险的社会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电子政务这一平台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现实证明,电子政务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相互沟通的“新桥梁”。民众可以借此表达意见,以增加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政府能充分利用这一新平台更广泛地了解民众的意愿,有利于集思广益,进行正确的决策,让决策更多地体现民意。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其鲜明特点之一就是,中央在酝酿“十一五”规划草案时,就在有关政府网站上公开并开设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网上大讨论,先后有412万公众向“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这部变“计划”为“规划”、大规模问计于民的新五年规划,由于首次大量吸收了民众的真知灼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不但社会反响极好,而且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外国的经验,笔者认为,决策参与民主化科学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政府(包括立法)机关在政策起草过程中,先期通过网站发布政策建议并公布政策草案全文,让民众通过网络参与,提出意见;如有必要,还可以就政策中的重大问题、争议问题等等,组织网上听证,实现决策者与民众之间的实时互动。二是政府可以利用现代的政府网站定期举行听证会,与民众对话,获取信息,征求意见。政府与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开辟政府网站与个人主页,公布自己的网址、电子信箱,专门收集民众的意见,接受网上群众的来访;通过BBS等方式与公民进行定期网上对话,“通过视频聊天”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三是开通领导机关信箱或领导者个人信箱,接收群众来信等形式直接把政府与市民连接起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民众沟通,扩大民众参与的程度和范围,争取民众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参与和监督。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索民众通过互联网参与决策的其他形式,如电子投票、电子问责制等等,从而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电子政务——监督健全有效的新平台

公共信息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公之于众,有利于扩大民众的知情权,加强民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政府工作在公开透明的条件下、在民众的监督下运作,更容易发现缺点和弊端,及时改进工作,提高效率。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一方面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渠道非常匮乏,政府总想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一项政策对公众的实际影响,而民众也在揣度政府的真正意图,这种相互反馈机制的缺失,使政府与民众始终处于博弈状态,形成了信息资源的“内耗”;另一方面,政府除决策外,还掌握着80%以上的公共信息,往往与普遍民众形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就为政府信息寻租的腐败现象提供了滋生的温床。采用电子政务,可实现全天候互动式服务,促进政府廉洁高效,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如,在网上进行行政审批。目前,我国的行政审批程序和程式,仍然是以传统的运作方式为主,其特点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办理,有关领导及其办事人员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加之配套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制度设计意味着“人治”高于“法治”,当把行政审批放到网上在民众的监督下进行时,政府在网上进行行政审批,依据一定的程序进行,通过公众的信息反馈,就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减少失误,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让权力在“电子眼”下运行,在民众的电子平台上运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阳光工程”,监督政府也就成了实实在在的监督。如,各地正在探索的网上审批制度。市民可以在网上查询、下载资料等,其目的是借助电子网络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监督,遏制行政审批中的腐败现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设计固定的程序,以预防公职人员腐败。在建成电子政务系统之后,我们可以把某些工作交给机器来执行,在人操作机器的同时,也让机器管人,从而把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人为干扰降低到最低限度,消除或减少某些公职人员以权谋私的机会。如,教育部2005年通过实行网上招生,就有效地防止了招生人员的偏袒和舞弊行为,有效地遏制了“招生腐败”。另外,电子政务系统还能有效地防止公职人员的越权行为。如,通过对党政机关的内部电子政务办公系统设置特殊的程序,使公职人员在计算机上只能进行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固定工作,而无法越权办额外的工作,从技术的层面保证了办事始终严格地按照工作程序和职责分工进行。除此之外,党政机关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在联网运行之后,内部的决策过程就变得更加透明,而且所有操作都记录在案,有据可查,这也大大提高了某些腐败行为的难度和风险。

1、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政府部门通过互联网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发布各种政策信息和服务。政府部门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行政管理,实现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

2、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通过共同的网络平台可以将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孤岛进行连接整合,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对同一事项进行协同工作,从而优化政府决策,提高办事效率。

3、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通过电子政务,公民可以实现在网上在线登记、注册、申报项目、缴纳税收等业务活动。政府也可以实现在线征集公民意见、发布招标信息,审批项目、网络征管税收,电子采购等业务活动。

第五篇:电子政务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电子政务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日益发展的电子政务具有信息传递快捷,资源共享,信息交互及时的功能和特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应该借鉴和利用电子政务这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政府与民众之间进行直接与间接的、同步与非同步的、一对一的、多对一的、一对多的、多对多的,以电子政务特别是政府网站为中介的对话、讨论与互动,把电子政务建设成为政务公开透明、决策民主科学、监督健全有效的廉政建设新平台。

一、电子政务——政务公开透明的新平台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要求政府必须公开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制度等在内的一切公共信息,为权利阳光运作奠定基础。从行政学与政治学的角度看,政务公开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现代公共行政的特质。根据党的性质和政府的职能,凡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政务,都应当公开。因为,政务公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是遏制腐败的消毒剂;同时,公开还可以提高政府在民众心中的信用度,降低管理监督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腐败成本。

作为电子政务系统的政府网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迄今为止大家公认的最好的公开政务的新平台。通过政府网站发布信息,除权威性外,还可以做到实时和双向传输,而且还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因此,政府机关应当通过建立政务网站,及时地向社会发布政务信息和接收民众的意见、建议,从而在政府和民众之间形成良性的信息互动关系。通过政府网站,发布公共信息、政府公告,提供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政策和重大事件披露、市政建设、公共管理、环保、就业、医疗、人事、物价等方面的信息和咨询服务,让民众及时地了解政府的大政方针,决策措施,从而扩大民众的知情权,增强政府的信用度。如,2005年10月1日试运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简称“中国政府网”),就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中国政府网作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面向社会的窗口,通过开通“今日中国、中国概况、国家机构、政府机构、法律法规、政务公开、工作动态、政务互动、政府建设、人事任免、新闻发布、网上服务”等栏目,向社会提供政务信息和与政府业务相关的服务,对于促进政务公开、改进行政管理、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平台还有利于防止信息“富者”和信息“贫者”走向两极分化。

为推进政务公开,根据电子政务的特点和有关国家在电子政务实践中的经验以及我国国情,我国建立比较规范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具体来说是:第一,政府机关通过统一的政府网站公布其机关组织、职能、程序、实体规则以及一般性政策声明。第二,通过互联网等传媒设立“电子阅览室”,供民众了解政府信息。为解决“电子阅览室”数字鸿沟的问题,可以考虑向低收入者发放统一的“专用电子政务免费上网卡”,解决其上网难的问题。第三,建立民众个人信息制,除上述两类信息以外,民众可以以个人名义向有关的政府机关提出提供或获取信息的申请,政府机关通常应回复申请人的申请,并决定是否接受其申请。如果拒绝申请人的申请,应详细说明理由。第四,制定信息提供、获取、发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裁故意销毁或者隐瞒信息的行为。通过电子政务这一新平台,让民众及时、准确地了解政府的信息,知道政府想做什么样、要做什么、在做什么样、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怎样做的问题。

二、电子政务——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新平台

决策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

民主决策要求决策前要听民意集民智。这样,决策才可能是比较正确的;同时,民主决策本身又能充分地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并使正确的决策更易于执行;另外,复杂多变、充满挑战和风险的社会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电子政务这一平台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现实证明,电子政务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相互沟通的“新桥梁”。民众可以借此表达意见,以增加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政府能充分利用这一新平台更广泛地了解民众的意愿,有利于集思广益,进行正确的决策,让决策更多地体现民意。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其鲜明特点之一就是,中央在酝酿“十一五”规划草案时,就在有关政府网站上公开并开设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网上大讨论,先后有412万公众向“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这部变“计划”为“规划”、大规模问计于民的新五年规划,由于首次大量吸收了民众的真知灼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不但社会反响极好,而且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外国的经验,笔者认为,决策参与民主化科学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政府(包括立法)机关在政策起草过程中,先期通过网站发布政策建议并公布政策草案全文,让民众通过网络参与,提出意见;如有必要,还可以就政策中的重大问题、争议问题等等,组织网上听证,实现决策者与民众之间的实时互动。二是政府可以利用现代的政府网站定期举行听证会,与民众对话,获取信息,征求意见。政府与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开辟政府网站与个人主页,公布自己的网址、电子信箱,专门收集民众的意见,接受网上群众的来访;通过BBS等方式与公民进行定期网上对话,“通过视频聊天”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三是开通领导机关信箱或领导者个人信箱,接收群众来信等形式直接把政府与市民连接起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民众沟通,扩大民众参与的程度和范围,争取民众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参与和监督。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索民众通过互联网参与决策的其他形式,如电子投票、电子问责制等等,从而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电子政务——监督健全有效的新平台

公共信息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公之于众,有利于扩大民众的知情权,加强民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政府工作在公开透明的条件下、在民众的监督下运作,更容易发现缺点和弊端,及时改进工作,提高效率。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一方面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渠道非常匮乏,政府总想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一项政策对公众的实际影响,而民众也在揣度政府的真正意图,这种相互反馈机制的缺失,使政府与民众始终处于博弈状态,形成了信息资源的“内耗”;另一方面,政府除决策外,还掌握着80%以上的公共信息,往往与普遍民众形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就为政府信息寻租的腐败现象提供了滋生的温床。采用电子政务,可实现全天候互动式服务,促进政府廉洁高效,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如,在网上进行行政审批。目前,我国的行政审批程序和程式,仍然是以传统的运作方式为主,其特点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办理,有关领导及其办事人员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加之配套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制度设计意味着“人治”高于“法治”,当把行政审批放到网上在民众的监督下进行时,政府在网上进行行政审批,依据一定的程序进行,通过公众的信息反馈,就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减少失误,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让权力在“电子眼”下运行,在民众的电子平台上运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阳光工程”,监督政府也就成了实实在在的监督。如,各地正在探索的网上审批制度。市民可以在网上查询、下载资料等,其目的是借助电子网络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加

强监督,遏制行政审批中的腐败现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设计固定的程序,以预防公职人员腐败。在建成电子政务系统之后,我们可以把某些工作交给机器来执行,在人操作机器的同时,也让机器管人,从而把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人为干扰降低到最低限度,消除或减少某些公职人员以权谋私的机会。如,教育部2005年通过实行网上招生,就有效地防止了招生人员的偏袒和舞弊行为,有效地遏制了“招生腐败”。另外,电子政务系统还能有效地防止公职人员的越权行为。如,通过对党政机关的内部电子政务办公系统设置特殊的程序,使公职人员在计算机上只能进行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固定工作,而无法越权办额外的工作,从技术的层面保证了办事始终严格地按照工作程序和职责分工进行。除此之外,党政机关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在联网运行之后,内部的决策过程就变得更加透明,而且所有操作都记录在案,有据可查,这也大大提高了某些腐败行为的难度和风险。

下载谈“一把手”在廉政建设中的关键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一把手”在廉政建设中的关键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民政文化建设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在民政文化建设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

    “一把手”谈作风建设

    “一把手”谈作风建设 塔西河乡党委书记 周友仁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实践证明,有了好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必须......

    “一把手”廉政党课讲稿

    廉政党课讲稿同志们: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xxxx党发„20xx‟xx号)文件精神,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今天我就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进......

    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五篇模版]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同广大群众最接近、最密切,农村党员干部......

    论新闻媒体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论新闻媒体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新闻媒体在廉政建设中有五大基本功能,即反腐倡廉的信息传播功能、宣传引导功能、舆论监督功能、警示教育功能、陶冶教化功能。新闻媒体是党的......

    基层班组文化建设中班组长的关键作用(写写帮推荐)

    基层班组文化建设中班组长的关键作用班组是企业组织中的最小机构,承担企业各项具体生产任务。如果说班组长的首要职责是负责所在班组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那么完成任务的最好方......

    “一把手抓廉政”访谈提纲

    “一把手抓廉政”访谈提纲近年来,我县严格落实党委主体、纪委监督“两个责任”,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有关规定,坚持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标本兼治整治“四风......

    一把手讲廉政党课讲稿

    2014年“一把手”讲廉政党课讲稿 同志们: 按照市委和市纪委的要求,各单位主要领导要给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今天,我就借着这个机会,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