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

时间:2019-05-13 01:0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切实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切实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

第一篇:切实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和青海省委党校近日在青海省西宁市联合举办“全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长期从事党建研究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深入研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对于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我们党执政的内在规律和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把握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与会者指出,党的执政能力指的是党在领导国家政权过程中,完成自己的执政目标和任务、赢得最广大人民的信赖和支持、适应外部环境挑战的能力。党在执政过程中应处理好党与公共权力的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党与人民群众和人民团体的关系以及党的内部关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把握“执政兴国”和“执政为民”两个重点,抓好理论武装和实践经验总结两个途径。抓好理论武装,应做好两个转化工作:一个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思路、决策,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的过程;另一个是把科学理论转化为干部形象,这是群众看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执政理论与我们党的执政实践相结合。与会者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认真研究解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整体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以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和增强执政意识为前提,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不断强化执政主体的作用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制度体系和健全工作机制为重点,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立新机制,增长新本领;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新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围绕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执政能力,大规模地培训干部,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认真总结党的执政经验,借鉴世界其他政党的有益做法,探讨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与会者指出,工人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更不容易。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既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深入把握执政规律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认识执政规律,把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我们党的执政理论体系,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篇:创新理论建设学习体会

《创新能力建设》学习体会

姓名:何英杰

班级:工程地质高级班

《创新能力建设》学习体会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人类千百年发展的历史证明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不会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面临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要使中化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就要努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今学习了《创新能力建设》课程后,深有感触,以下是我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认识。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室一切才能之源,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更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如果不加强学习,就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今后一定要注意在工作岗位上、在各种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知识、积累工作经验,“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把学习当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当今矿山地质工程专业的技术不断更新,如果不经常进行学习,就无法跟上当前的发展,所以,学习尤为重要,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汲取地质领域最新成果,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充分利用经常去野外指导工作的便利条件,虚心向基层同志学习,读好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在《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指出,学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一种是创新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合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试着把学习中的“忆”向“问”的转化,勇于提出问题,摆脱思维定势,对问题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要崇尚敬业、乐业、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

敬业乐业关键是要强化先进性意识,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迫切要求,从小事做起,善于做小事,提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珍惜岗位,努力工作,大力弘扬“敬业、求实、合作、创新”八个字的机关文化精神,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刻苦钻研业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掌握信息化的前沿技术,扎实做好地质工

作,只有健康的心理,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心态;良好的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的恰当认同与相信;灵活的思维,在追求目标中不受思考角度的影响;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思维系统中弥散浸润着思新求变的意向与冲动;明确目标,对未来自我有清楚的设计与追求,理想目标要清晰、可行、有价值;恒久的耐心,在追求目标创新过程中,始终保持对目标实现的高度期待;坚强的意识,为达到目标二客服困难的心理状态;坦诚的合作意识;献身精神,对新事物中蕴含着无私热爱与忘我追求。

三、增强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知识。科学的抽象是在概念中反映自然界或社会物质过程的内在本质的思想,它是在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非本质属性,是认识从感性的具体进入抽象的规定,形成概念。空洞的、臆造的、不可捉摸的抽象是不科学的抽象。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经常把想到的东西和看到的东西画出来

锻炼一个人的想象力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让他把想象的东西或看到的东西画出来,绘画需要人全方位的表达某种物体,开始进行练习时可以从简单的东西开始,逐渐画一些复杂的东西,当然,并不是要求画的向专业人员绘图一样专业,这一步主要是增加人的“脑容量”(头脑中激活的思维量),为发明创造奠定一个基础。

(二)遵循逻辑,认识思维的缜密性特点

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有目的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本质的、简介的反映。思维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恩格斯将人类的思维赞喻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认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他还强调指出:“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世界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院士在《智慧,在于思维》一

文中指出:“我认为,人的智慧的差别,在于应用思维的能力。脑力也需要锻炼,一辈子不停地努力思考,思维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辩证性、深刻性、逻辑性)主要表现在通过细致缜密的分析,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关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为了完整的反映整个市委u,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更为了思维成果在付诸实践的过程得以顺利施行,必须多视角、多侧面、多因素、多向度地进行思考和论证,必须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可能起作用的因素、可能发生的后果逐一进行考察和预测,然后经过分析、综合,依据对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基本判断做出科学的抉择或决策。抉择与决策的把握性取决于多向度思维的严密性。没有“水银泻地”般的严密性思维做前提,便不可能有“闪电行空”般地果断抉择与决策。

四、提高创新能力

(一)、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

创新氛围的营造能力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新场景可以使本身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一方面,主动配合营造自己的创新团体,如企业文化、团队学习文化、社会团体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主动利用好网络的各种软件方面的环境资源,如网络图书馆、技术论坛等,这些场所通常是培育和激发创新灵感的绝佳环境;同时,不应该仅限于企业内部的学习活动,也要积极参加社会调研,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活动中及时反馈,形成最后的结果。对于我们矿山地质工程专业来说,野外或矿山应该是我们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的最主要场所了,经常性的深入野外生产,按现有的设计、规范,分析现有工艺中存在的不足,在论坛中、网络中吸取先进的经验,与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有机的分析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小范围的试验,得出试验结论,再进过分析讨论,修正试验中的不足,再进行试验,得出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的方法,这也就是创新。

(二)、要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朱清时院士在总结创新能力提高的技巧的时候称,出色的科学家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有新成就,在于他们有从不枯竭的兴趣,并不断培养自己的知觉,最后聚精会神地去研究它。由此看来,新发明新发现和发明家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精神是分不开的。这要求我们,要摒弃社会中的不良风气迷惑,切实发现自己的真正

兴趣,并把自己的兴趣推而广之,坚持不懈地沉醉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当中。另外,要善于用逆向思维考虑问题的症结,不断培养自己的直觉,并把思维的灵感火花及时保存,成为研究的新发现;科学的态度也很重好,这需要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聚精会神,真正深入到一个问题的每个层次中,否则效率的下调只会使瞬间的灵感顷刻溜走。在我们做实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现象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是理论上该有的现象,有的时候也无从解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勤于思考和研究解决问题,任何新发现都是在长期的思考论证中得以立足的,搞实验的人必须要有思考的习惯,这是研究的前提所在。

(三)、持续积累夯实基础知识

可以肯定,良好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我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地质学、岩石学等)。其原因是创新成果大都来源于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组合,另外,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因此,我们切不可因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就一味埋头苦钻基础而放弃了对基础知识的延伸喝新知识的发现,否则就陷入了片面论的泥潭。

矿山地质工程专业的课程很多,分的也很细,一定要学好基础课,它是我们以后研究问题的理论依据,实践则是我们实现创造的钥匙,只要我们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才能推动该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

第三篇:关于秘书理论建设的思考(范文)

一、我们已留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但还必须不断地填充与拓展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已大体理清了我国秘书活动现象的历史发展沿革,秘书论坛上不仅出现了大量秘书史学研究的论文,而且在许多秘书专著中,秘书史部分的线条越来越清晰,出现了以杨剑宇同志的《中国秘书史》为代表的几部秘书史学研究专著。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已出版了数以百计的《秘书学概论》,基本上已回答了“秘书人员怎么做”等关键性的学科命题。我们可以毫无愧疚地说:我们已经在自己的黄土地上,踏出了一条学科建设之路。正如历代的拓荒者那样,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政情、社情和中国秘书工作者的实践,初建了中国的秘书工作学说,并以此指导了自己的秘书教学工作和秘书实际工作。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坚持了理论植根于实践,理论服务于实际学科的发展思路,在深入进行党政机关秘书工作研究的同时,也对企业秘书工作、涉外秘书工作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过去的十多年里,在各秘书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极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在这方面,《秘书工作》、《秘书》、《秘书之友》、《秘书界》、《广东秘书》、《企业秘书》、《文秘》等杂志的主编、编辑们,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不管是秘书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对他们默默地无私奉献,都是深为敬佩的。

总之,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已经踏出了一条学科发展的自己的路,我们的秘书学不是从古人洋人那里依样画葫芦,照搬来的。我们在我国秘书工作厚实的泥土上,踏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开拓出了一条学科健康发展的道路。

但是,应该看到,已经走过的路并不平坦,而且尚有很多坑坑洼洼等待我们去填充铺垫,尚有很多曲曲弯弯等待我们去理顺拉直;尚有不少误区、峪地等待我们去冲刺、拓宽。

二、我们已竭尽了全力,但还必须在继续发挥黄牛精神的同时具有挑战精神

在短短的十多年间,秘书学学科理论发展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果,其重要原因是秘书界拥有一大批不倦耕耘的老黄牛。

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就只能像盲驴推磨那样在原地转圈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我们的秘书学研究也打上了商品的烙印,埋头写作不问市场需求的科研模式,今后更难找到出路;化缘筹款,义务作东、轮流坐庄的学会活动办法,将更加艰难;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和论理方式将更加受到冷遇。我们不仅要更加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去寻觅新的课题,而且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总趋势,不断地增强学科发展的后劲与活力。

从整体上看,人们对科学知识的需要将更加迫切;但具体对每一本著作,每一篇文章的要求也更高了。若不能到丰富的实践中去吸取营养,不能从现代化科学中去开拓思路,我们就会“江郎才尽”,写不出时代所急需的东西。因此,我们不能仅在现有材料中寻觅裁剪,排列组合,而要勇敢地向未知领域挑战,向秘书工作实践中的“误区”、“新大陆”挑战。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等待着我们以挑战者的身份,去充当秘书学新时代的理论尖兵。

三、我们已初步取得了社会的理解与认同,但学科地位的确立仍需艰苦奋斗

在短短十多年里,我们以大量秘书学学术论述、大批量培养出的秘书专业毕业生和卓有成效的秘书学研讨活动,初步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人对秘书研究活动都比较重视;不少省市、大型企业的秘书学会,秘书协会相继成立,开设秘书专业和秘书学课程的大专院校越来越多,各省市秘书自学考试已成为报名最为踊跃的专业之一,秘书学科有了自己的专家、教授、学者,有了自己的专业杂志。学术界认为秘书学不能成为一个学科的看法已成过去,作为一个新兴的应用学科,秘书学已在诸学科之林争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秘书学将来是否具有社会生存价值,是否真正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尚需接受时代的考验。

我们必须看到,市场体制的确立,条块分割的打破和竞争机制的引入,党政领导要培育市场,服务社会,企业领导要适应市场,任何组织的领导人都不能仅靠被动地“上传下达”来维系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必须看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各级各类领导在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要素方面,都不能不考虑国际因素,视野必须更加开扩,适应变化的能力必须更加敏捷,对其身边的秘书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就会更加提高了。

我们必须看到,第一、二产业的优化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商业、金融、保险、旅游、信息、法律和会计审计咨询等将会对各级各类组织运转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秘书活动的内容与活动的方式,均将发生新的变化,内部管理中的“文山会海”将随着基本职能的改变和运行机制的转换,从根本上得到抑制,对外交往的事务将大幅度增多,接触的人、处理的事更为繁杂,而且要求更高。秘书虽不能算是专职的公共关系人员,但没有强烈的公关意识,将难以干好秘书工作。

我们必须看到,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大批既有很高科学知识,又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的专家型人才将走向领导岗位,随之而来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管理现代化、规范化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沿海、周边、长江带、黄河带、各地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经济开发浪潮正如火如荼,各地区领导人不仅要善于开发本地区、本单位的优势,还要善于寻找和选择有利于发展的合作伙伴,与外商的合资,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是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新型的组织模式。

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步伐已经加快,这是抵制腐败现象的关键性措施。

我们必须看到,随着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的改革,许多职能机构和管理层次都将进行调整。

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高潮,精神文明建设将加快步伐。

第四篇: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学习心得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心得体会

最近我重温了由中央党校和中央有关部门的专家集体撰写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感悟颇深,感受良多,不仅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具有权威性,而且内容全面系统丰富,条理清晰,观点鲜明,论述精辟,表达准确深刻,文字简明流畅。该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核心、立论基础等十几个方面,用精炼的语言,全面准确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权威辅导材料之一。

实现共产主义究竟多远?从莫尔提出“社会主义”的概念,到欧文、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再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从列宁对苏联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应该进入“共产主义”的预测,到毛泽东倡导的“大跃进”、“超英赶美”,到邓小平同志更加贴近实际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迄今近千年,我们还没有看到共产主义的曙光。可见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时间距离是一个充满艰难曲折的非常长的历史时期。它需要无数个个人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朝着一个目标奋斗,立足于当前,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按照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四个一定”要求,进一步深入学习、掌握、运用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干好自己的工作,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推向前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对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学说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这是在新时期,在新的实践中,提出的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大问题,使我们党能更清醒的认识到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荐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等发展生产力的思想理念,都充分体现了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问题,没有具体阐述;毛泽东同志从我国实际出发,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在理论探索及运用上有成功也有失误;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坚持进一步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胡锦涛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创造性地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并把它运用于指导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共产主义是无比艰巨的长期性事业,需要经过长期的奋斗,需要

具有百折不挠、英勇献身的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广大党员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要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为共产主义奋斗!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心得体会

姓名:李君

学校:西宁市韵家口小学

第五篇:加强民主党派理论建设思考建议

理论思想建设的成熟是政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早在1994年,时任民建中央主席的孙起孟老就撰文呼吁各民主党派,“应当树立起自信心,搞好理论建设。”(《孙起孟文稿选编》,第675页)。应该说,近十几里民主党派理论建设有些起色,比如民主党派中央及省级地方组织大部分成立了理论研究会(学会),并开展了一些理论研究活动。但是,由于种种原

因, 理论建设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此,本人结合自身近年从事多党合作研究的体会,就加强民主党派理论建设问题谈几点建议。

1、提高对理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各民主党派,特别是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理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理论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提高到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同样的高度,用抓参政议政工作的同等力度来抓好民主党派的理论建设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我国阶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民主党派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实践,迫切需要用新的理论来指导和解决。因此,只有不断加强民主党派理论建设,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才能发挥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培育理论研究队伍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民主党派理论研究队伍,是民主党派理论建设工作的基础。各民主党派应当注意理论研究人才的发现和培养,逐渐造就一支相对稳定的、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理论研究队伍。培育民主党派理论研究队伍,一是要把理论研究队伍建设作为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培训、研讨等方式,培养理论研究骨干。民主党派各级组织成立的理论研究会(学会)要加强对理论研究的组织领导,各位会员更要作出表率,热心参与研究会(学会)的各项活动,成为理论研究的排头兵:二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多方面关心支持理论研究工作者,尽力为他们开展研究工作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3、搭建理论研究平台

目前各民主党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都没有理论研究的专门刊物,缺少理论研究平台。建议民主党派各级组织成立的理论研究会(学会)创办一份内部刊物——会刊,作为理论研究阵地,展示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此外,民主党派各组织创办的机关刊物(内刊)如民建中央的《民讯》、民建湖南省委的《湖南民建》可考虑开设“理论研究”或“民主党派理论建设”专栏,刊登理论研究论文。

4、开展理论研讨与交流

提高理论建设成效的重要途径是广泛开展理论研讨与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会议等形式,密切理论工作者之间联系,促进互动,增进了解,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达成共识。首先是党内交流。各民主党派应该经常性组织理论研讨会,就有关民主党派建设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研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考虑到省级组织理论研究能力有限,可组织全国性的或部分省级组织联合参与的理论研讨会。

其次是党外交流。重点是民主党派之间的交流。民主党派发展到今天,各组织之间虽然存在某些差异,但已经是共性大于个性,都面临理论建设不足的共同问题。民主党派有必要共同努力,加强交流与合作,搞好民主党派自身理论建设。此外,民主党派还应该经常性地就民主党派理论建设问题与中共党建理论、统战理论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学术界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5、加强成果的评定与转化工作

建议各主党派每组织专家对理论研究论文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审。从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操作性等方面对论文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若干。

同时,要注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好研究成果转化工作。每年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编印《民主党派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有条件的可组织出版专著,以此宣传、推广理论研究成果,使研究成果能够在民主党派工作实践中得到有效运用。

下载切实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切实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经验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首要任务是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

    关于检察机关政治工作理论建设的思考

    关于检察机关政治工作理论建设的思考检察机关的政治工作一向以“生命线”著称,这是与它所创建的光辉历史业绩相一致的。然而,我们面对着检察机关的建设,检察人员的培育等新......

    2011年思想理论建设工作总结(全)

    2011年思想理论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理论思想,进一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以区委十......

    党的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

    党的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 作者:金德万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优秀的成果,也是哲学社会科学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根本任务所规定的。与革命和战争年代不同的是,在共产党夺取国家政权之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社会的生产和建设,促进国家与......

    关于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思考

    关于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思考邓伟增强执政意识和忧患意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重要前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

    和谐社会党执政能力建设论文

    摘要:治理国家是复杂艰巨的任务,关键在于执政党自身能力的建设。执政党建设是一个趋于完善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涉及前人的、老生常谈的、普遍一般的道理,更加依赖于自身不断......

    “三个代表”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三个代表”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关系。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