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戏剧技巧融入国中英语教学之实施研究
戲劇技巧融入國中英語教學之實施研究
基隆市國教輔導團英語領域輔導員 王菀詩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英文課的學習印象該是如何?是整整齊齊地統一背誦著英語教科書的句子,還是三兩成群,在台上或台下賣力地舞動雙手,精亮的雙眼搭配豐富的表情,充分表達出英文句子的表達,英文是不是就“活”了起來。自九十一學年度開始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以來,在國中英語領域課程的改革上,強調營造自然、愉快的學習環境,教材內容生活化、實用化與趣味化,透過多元的活動練習讓學生藉由多方面語言接觸,實地應用來學習英語。而國中的視覺藝術與音樂結合並納入表演藝術,形成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表演藝術的核心「戲劇」最具統整性,若能與英語領域結合,相信自然能讓英文活起來。此外,在英語聽說讀寫的分段能力指標當中,也明確訂定國中階段學生要能看懂、聽懂簡易影片與段落的大致內容,同時能參與短劇表演,瞭解並欣賞短劇,甚至能樂於參與有助於提升英語能力的活動,如英語短劇等,因此將戲劇技巧融入英語領域課程中是值得嘗試的方法。
戲劇這個課題自2000年才開始受到重視,在國內算是起步較晚,以國外實施戲劇課程的經驗而言,在教室內應用戲劇的課程源於二十世紀初。美國在一九六五年通過中小學教育法案,正式將戲劇納入課程當中,形成重戲劇的教育戲劇(Drama in Education,DIE),是單科性的課程教學;英國的教育戲劇也是經驗豐富,到一九六八年時,已有很多教師將教育戲劇列為主修課程,到了九○年代陸續通過戲劇學習相關的教育法案。而教育戲劇似乎已成為戲劇教學上的統稱,美國著重於戲劇的本質教學,以創作性戲劇為主要的教育內涵,英國則著重於教育戲劇之統整教學,以教育目標為重,明確規劃各學習階層的戲劇學習教育目標。自開始重視教育戲劇之後,近年來教育部及各縣市政府也正積極規劃設計。以英文領域為例,有全國國中暨高中英語短劇比賽,各縣市政府也有辦理各校英語短劇比賽,同時各校也陸續辦理相關活動,將教育戲劇融入英語課程似乎是熱潮之一。
思考目前英語教學的環境,由於升學的影響,學生並未將英語視為溝通的工具,反而視為學科的學習,甚至深受壓力而放棄學習。如果我們能將戲劇活動賦予學習的意義,將戲劇教材組織到角色扮演活動當中,讓學生能從戲劇當中學習英語,相信必能提升學習動機。學習的關鍵在於經驗,而非死記死背,唯有透過戲劇化過程的真實經驗,才能強化學習,並練習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社會互動的關係(林玫君,2005)。同時戲劇一直是溝通與學習的重要管道,而學習的四個
要素「模仿、想像、角色扮演與詮釋演出」與戲劇密切聯繫,戲劇技巧對語言、行為與肢體更是有助益(張文龍,2005)。
其實喜愛遊戲、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一般認為應用戲劇可以達到國中小英語課程之精神與特色,因而近來國中小開始提倡英語戲劇比賽,甚至有些學校以此為特色,相當受到老師與學生的喜愛。而經過那次課堂經驗後,深深感受到學生們對英語戲劇的新奇與歡喜,縱使他們對於對白改編會有文法問題、或故事情節變異,但是很明顯地,孩子的肢體語言抓住了他們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而誇張的內容也吸引他們。過去,英語領域所注重的文法和考試,隨著九年一貫課程的改變,強調溝通式教學以提升孩子學習英文的興趣,並透過多元活動的練習來學習英語,面對學生學習程度不一,教師應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多元智能發展。因此,將戲劇技巧融入英語教學是值得探究的問題,其成效是否能提升學生學習意願,提高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亦即,戲劇技巧融入英語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影響為何,是本研究的探究重點。
貳、文獻分析與探討
由於本研究在於將戲劇技巧融入英語教學,並探討其對學生的學習影響之研究,故在文獻分析涉及戲劇及英語教學的相關理論,同時兩相結合對於學習的結果呈現之理論探討,故區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戲劇與英語教學的內涵理論,第二部分為戲劇融入教學對學習影響的相關理論,第三部分則探討戲劇融入英語教學的成效。
一、戲劇與英語教學之內涵理論
對於表演藝術的戲劇而言,李翠玲(2003)整理相關學者的想法,戲劇是統整的學習,因為戲劇必須同時運動多種感官來參與,包含視覺、聽覺、口語、肢體動作等,學習的重心在於創造力,學習者在教師引導之下,參與活動並採用想像、肢體動作、默劇、即興表演、角色扮演、說故事、偶戲與面具、故事戲劇扮演等活動,以培養互助互動、想像力、思考力,甚至於語言方面的能力,可以說表演藝術是最具統整方式的活動(林佳慧,1994;呂燕卿,2001)。戲劇教學的內容極廣,其中以戲劇形式為主的創作活動就包含「創作性戲劇」與「教育戲劇」,茲分述如下:
創造性戲劇:張曉華(2003)根據美國兒童戲劇協會(The Children’s Theatre Assocaiation of America,簡稱CTAA)檢視創作性戲劇之詞彙定義後認為,創作性戲劇是一種非正式展演且重視過程的即興表演,參與者在領導者的引導之下,運用想像力,同時實際操作並反映出他們的經驗。創作性戲劇的教學是教師靈活
運用戲劇的方法,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自發性的學習意願,進而達到戲劇的學習。亦即教師與學生在戲劇過程的融入,從引導、想像、省思、表達等歷程,達到開拓學生個人經驗與自我經驗重建的目的,同時其人格特質培養也蘊含其中,所以創作性戲劇可引發參與者的創造力,透過戲劇技巧提升參與者自發的學習意願。教育戲劇:教育戲劇是運用戲劇與劇場之技巧,以人性自然法則,自發地與群體及外在接觸,並從事於學校課程教學的一種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戲劇應用在教育的教學方法」。同時在教師的領導之下,提供較彈性且活潑的環境,並有計畫且有結構地以創作性戲劇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即興表演、遊戲模仿或角色扮演中,自然地與外在群體互動,在想像力的發揮下表達,在實作中學習,使學生獲得學習經驗,並增進智能與技能(張曉華,2004)。可用於教室內的各類課程,如藝術、語文、史地或自然科學,其學習過程是老師和學生一起行動,引起動機並探索主題,藉由角色扮演發展情境脈絡,塑造人物經驗,在創作當中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並使學習產生意義連結(吳美如,2003)。
針對戲劇技巧而言,McCaslin(1990)將戲劇教學分成想像力與專注力的劇場遊戲、默劇與即興表演、角色扮演等四項活動。張曉華(2003)將戲劇教學方法分成十項,分別是想像、肢體動作、身心放鬆、戲劇性遊戲、默劇、即興表演、角色扮演、說故事、偶戲與面具、戲劇扮演。在應用於英語文當中,尤以戲劇性遊戲、即興表演、說故事及戲劇扮演最為合適,而肢體動作則適用於暖身活動當中,為將戲劇技巧融入英語教學當中,需對相關英語教學法作適當的說明。Larsen-Freeman認為語言教學法是指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所採取的教學活動(技巧)與影響教師本身思維(原則)的連結(毛佩琦譯,2003),亦即老師了解教學方法的原則,進而採取掌握教學技巧進行教學活動。在語言的教學當中,我們不只要教學生語言的意思,也要教他們如何使用,而在教學中強調演練(practice)以及溝通活動(communicative activities),並營造情境與故事(Harmer, 1997),而營造情境與故事更是戲劇的重要一環,因此,在戲劇技巧融入英語課程當中,我們強調戲劇內容的創造、角色扮演、情境設計及語言溝通等,故要靈活使用戲劇技巧融入英語課程的教學當中,應分析各種英語教學法之特色,並配合戲劇的元素,進而設計多元的戲劇技巧融入活動,以滿足學生的學習所需。
第二篇:基于戏剧表演法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戏剧表演法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摘 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以及学习需求环境下,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面临改革。戏剧表演教学是一种全新的交互式体验教学方法,它融合表情、手势、动作、语言表达等多种元素,促使大学英语教学走向多元化,弥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大学英语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大学英语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戏剧表演;教学方法;交互式实践;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232-02
高等教育自实现扩招以来,大学英语课程的覆盖面以及规模呈现出质的变化。为保证大学英语的持续性发展,十余年间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策略以及纲要。如逐渐从语言知识掌握转型到语言运用能力方面,从注重笔试教育到综合能力考察,满足高校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全面培养要求。戏剧表演教学在大学英语当中的应用,是一种全新的交互式体验教学方法,对语言输入、输出能力具有显著作用[1]。本研究将关注戏剧表演教学交互式实践层面,进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新途径。
一、戏剧表演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戏剧表演教学当中所运用的语言分为主语言与副语言,属于一种语言相结合的特殊形态。它不仅展现了语言的价值,更再现了特定文化氛围与背景中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在感受英语基础知识点的同时,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增强对英语教学内涵的感悟。从实用主义来看,戏剧表演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辅助功能,也是促进教学的工具,其中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有所差异:
(一)学生成为参与主体,能发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人脑在思考的过程中,通常善于运用熟悉的语言符号进行思考。根据现有的调查研究表明,三岁以上的儿童则对于汉语语言框架的理解十分成熟,思维以及理解问题方式以汉语为主,这种状态下导致英语思维难以维系。大学英语教学想要取得实效,则需要确定英语思维框架,戏剧表演教学在这一方面的价值显著。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形态,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宽泛,能够将人文教育主旨应用其中,学生在英语戏剧表演中感受情感,陶冶情操。
英语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语言艺术形态,在构成了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融合了情感与思想。将该教学方法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可以突破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约束,带来一个全新的交互方式。良好的场景布局与英语语言有效融合,体验因素并不单纯是发音、语调、韵律等,更能够在戏剧表演过程中实现多元感官的刺激。在多情感交融的环境中去感受英语,体会英语,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直接参与者。
例如,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哈姆雷特》当中有一段经典的独白:“: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And by opposing end them.To die-to sleep-No more; and by a sleep to say we end [2].”单单就这一小段的台词,英语语言构成结构紧密,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记忆。并且包含的单词中,大部分词汇属于英语四、六级的重点词汇。学生作为参与者,在进行戏剧表演过程中能够掌握大量词汇,并对大学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融入其中。
(二)教师成为引导主体,更好地发挥教学主体作用
从传统教育视角来看,教师一直是教育的主导者,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是以教师为尊。即便现代高等教育已经全面改革,但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育影响依旧存在。外语教师作为整个课堂主宰者,扮演着“教育教学管理者”的重要角色,从教学计划、教学材料、课堂组织以及课后作业布置,都由教师一人完成,师生关系处于不平等状态[3]。戏剧表演教学环境下,由于戏剧角色之间的不同差异性,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使得教学已经处于一个平等状态,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以及协调者,使得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实现相互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实效得到全面提升。
二、戏剧表演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交互式实践途径
戏剧表演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适应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与时代发展走向保持高度一致性。基于此,在这种全新交互式体验下,要求教师对整个戏剧表演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从而充分发挥大学英语教学实效性。
(一)前期准备阶段
戏剧教学法的开展,前期准备阶段至关重要,这也是该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实效的关键。在前期的准备阶段,涉及到的内容为任务布置、教材选用、角色分配、排练等。
首先,教师在布置任务过程中,应该明确本次教学开展的教学目标、方法以及希望达到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在主观思想上与教师形成配合,更好的为任务完成打下基础;其次,教师对戏剧教材进行甄选,戏剧剧本的选择是戏剧表演教学方法的基础性内容。当然,这一过程则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其中,教师可依据自身经验选择具有教学价值的剧本,在课堂上通过学生投票方式进行选择,以学生喜好为选择标准。这样,学生自主选择得到尊重,更容易融入到戏剧表演当中,感受大学英语全新交互式教学魅力。当然,除教师选择戏剧素材之外,也可以发动学生的力量,使其搜索大量英语戏剧素材。在增强其参与感的基础之上,更好的去感受其中的价值,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机会与平台;第三,依据剧本当中对于角色的布局进行角色分配。如果所选择的剧本较短,则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同时进行,在对比中实现能力的评估与兴趣的提升。如果剧本较长,则可以将剧本分割为不同部分,让不同小组进行诠释,角色分担;第四,在具体教学课程开展之前,需要对布景、台词以及发音等进行纠正,进行具体演练[4]。
(二)表演实践阶段
完成准备工作之后,戏剧表演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进入到表演实践阶段。在开始之前,由一名同学介绍本次英语戏剧表演教学所选剧目、剧情开展背景以及人物分布,让听众能够更好的理解戏剧表演大致内容。站在英语戏剧表演教学方法的表象上看,道具、场景以及烘托音乐等舞台因素,包括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自身表演技巧因素,是决定整个戏剧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但基于教学价值层面进行衡量,倾向于学生实践过程中,通过英语交际环境以及融入角色后的表演来增强英语的语用能力。正是这一核心引导要素存在,教师与学生在完成剧本选择之后可以适当进行改编,与大学英语教材知识点融合,以便于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复杂长句的简化处理,人物角色的取舍等。当然,还应该照顾到每一位大学英语学习参与者,使得学生整体英语能力得到提升。如确保适当的演出时间,每一小组表演控制在15-20分钟,每学期进行6-8次[5]。戏剧表演教学交互性实践,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彼此默契程度提升,团队协作意识增强。
(三)总结提高阶段
表演之后的总结阶段,是大学英语戏剧表演教学法实效性得有发挥的保障。表演结束后的回顾、分析以及讨论等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对戏剧表演内容进行总结陈述,并针对本次教学过程的实践心得做出详细的总结报告。当然,教师准确评价的前提是建立在对学生的表现状况认真、仔细观察基础之上的,要善于总结表演过程中的闪光点,增强学生自信心,对于表演中的瑕疵也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是表演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单独进行讲述与演示,填补学生对于英语戏剧理解的差异[6]。当然,教师还可以转变角色布局,以监督者、管理者、评价者的不同身份,逐渐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与学生共担角色,学生放松心理,更好的融入到教学环境当中,为戏剧表演形式的更新与实践提供保障,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戏剧表演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的应用,有助于活跃英语课堂的气氛与环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摒弃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当然,如果要充分发挥这种交互式教学方式的实效性,教师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做好前期布置,为该教学方法的实践运用提供保障。此外,要注意内容和教材挂钩,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教师应该做好一个观察者、评价者,认真观看学生的表演与表现状态,通过这种方式为总结提高做好准备,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知识,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向着新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新.基于英语戏剧表演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1,(04):141-145.[2]邵旭.戏剧表演教学法:交互式英语教学的新途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124-126.[3]宁立正.将戏剧表演融入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12):186-188.[4]刘颖,李利.英语戏剧表演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辅助作用[J].中国外资,2013,(08):273.[5]吴晓玲.英文戏剧表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8):189-190.[6]魏娜.浅谈戏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03):59-60.作者简介:
吴 斐(1980-),男,湖南娄底人,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13级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翻译,民族教育。
第三篇:互联网融入中学英语教学的教育技术学研究
互联网融入中学英语教学的教育技术学研究
焦建利
(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 广州 510631)
本文以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实践及作者指导完成的6篇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论文为基础,系统总结和回顾所进行的互联网融语教学研究,包括教师培训、英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及听、说教学等教育技术学研究成果,最后对网络环境下中学英语教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教育技术、中学英语、互联网
代信息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的发展,在全球引发了教育信息化热潮和包括英语学的各个学科教学的革命。英语“学习与教学方式的变革”、互联网融入中小学英语教学、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师ICT技能的培养题,不仅受到英语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仅如此,正在实施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听觉和视觉手段,例如:挂图、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么,教师究竟如何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如何来借助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来促进中小学英语阅读、写作、听说等教学?
网与中学英语教学
为信息技术的代表,国际互联网对于教育教学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日益久远和深刻的影响。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国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先、国际互联网是世界上英语教学最大最丰富的资源库。根据统计,全球有3/4的邮件是用英语书写的,而国际互联网上息更是高达90%以上。这些信息中,许多可以经过教师的检索、组织、筛选、加工而运用于英语教学。在互联网上,有诸纸、杂志和英美原版图书,供英语爱好者免费阅读。仅在创建于1993年的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免费在线图书资源网站The oks Page上,就有超过3万本以上的英文原版图书可供学习者使用,这个数量可能超过中国任何一所中小学图书馆英文藏。利用龙卷风网络视听机,教师和学生可以收听和用电脑录制世界上1000多个电台的节目(绝大多数是英语节目)。同时,体检索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上大量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材料也可以轻松地进入英语环境,用于学生听说练习。
次,国际互联网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工具和环境。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联网恰好可以实现跨地域跨时空学习,使得中国英语学习者经由网络可直接与母语为英语的网络用户实时交互。在视频会议频会议系统技术日渐普及的今天,学生和老师可在聊天室与母语为英语的人直接交流。利用免费的Yahoo Messenger、Skype、AOL Messenger等软件,学生与教师可直接与母语为英语的人士在网络上实现实时交流。国际互联网是英语教师教学资源、相互切磋和研究教学的重要舞台;在国际互联网上,拥有大量教学工具软件和学习工具软件,为教师的教和学生便利。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Communication)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通俗地说,学习好外语,可以多了解国外的事情,我们更好地向外国介绍我们的国家,此为外语学习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成了国际普通话,成了国际通用语言。要想,必须突破英语关。
时,在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虚拟“村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网络技术的全面运用使地球村得以形成。地球村是互联网的发展;是信息网络时代的集中体现;是时代的一种形成。
此看来,信息与通讯技术(ICT)和外国语的教学,核心都是交流与沟通,是Communication(见上图1)。这一共同点不助信息与通讯技术促进外语教学成为必须,而且也使其成为一种可能,一种必然,一种趋势。
网融入中学英语教学教师培训实践
中英合作英语教学与互联网项目(ETIP)
英合作英语教育与互联网项目(English Teaching & Internet Project)是由英国文化教育委员会与广东省教育厅合作的一个教师培训项目。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承担了项目第一期的评估工作和第二期的组织实施工作。TIP项目以英语教学作为实验科目,希望通过项目实践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被其它科目分享借鉴。教师培训、信息共享播是该项目的三个重要构件和元素。通过“面对面”培训与网上交流的形式,广东省内40所项目学校选拔的40名优秀的中学参加了中英双方共同举办的培训。
TIP项目中教师培训构件的目标是培养一批项目协调员,使其成为后续项目创新推广阶段的培训者,在广东各个地区进行拓培训的内容涉及英语教学网络资源的检索与获取、加工与评价、应用与创造等内容,特别是其中有关英语教学软件的介绍,培训的英语教师大开眼界。接受培训后,40名教师将分别为其本校和本地区的其它英语老师提供类似的培训。
息共享和信息传播构件的目的在于,借助网络,构件项目成员的虚拟学习社区,促进项目协调员、项目参与学校以及其他之间的信息共享,传播项目成果。ETIP项目设计开发了项目网站(www.xiexiebang.com/vol4/iss1/languagearts/article1.cfm.nline books Page.[EB/OL].http://onlinebooks.library.upenn.edu/.
第四篇:江西公务员面试技巧之自我融入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众所周知,江西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是逢考必有的,不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省公务员考试都会涉及到。同时,它也是我们面试中最难的一种题型,很多考生都对它有几分畏惧。其实综合分析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快速提升的,而要靠我们日积月累,因为它考察的是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但是在作答这类题目时也并非无章可循,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种作答这类题型的思路——自我融入法。
所谓自我融入法,就是在作答题目时,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思考问题,这样不会感觉自己没话说,而且一般情况下不会落点,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带领大家来看这样一道题:
“目前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大多背井离乡,蜗居城市,有的农村大学毕业生、年轻农民工即使在城里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回到农村。对于农村难以留住年轻人的现状,你怎么看?”
从题目的问法,我们很容易判断这是一道考察我们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很多考生可以想到的是,先去阐述一下农村难以留住年轻人的原因,然后再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但是找原因这一块,很多考生会无从下手,学过主体分析法的同学可以大概想到国家、政府、个人等等,那么没有学过的同学就很难突破这一点了中公教育版权。
这时候我们刚刚说过的融入法就可以派上用场了:题目中说到农村难以留住年轻人,而考生本身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群体。试问自己毕业的时候为什么不愿意去农村工作?想必很多人此时就会口若悬河,列举出一大堆的原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融入法。当考生从自身角度去考虑问题,就不会感觉无话可说,接着再把想到的各种原因加以整理,运用一定的逻辑词表达出来,就能得出比较完整的答案了。比如我们可以从工作,学习和生活三个方面去论述不愿留在农村的原因,最后再根据具体原因提出对策,就是一个完美的作答了。
类似的题目还有很多,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在平时多多练习,来拓宽自己的答题思路和内容,学会举一反三,在公务员面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五篇:2014枣庄公务员面试技巧之自我融入法
2014枣庄公务员面试技巧之自我融入法
2014枣庄公务员考试网提供最新的山东公务员面试招考信息及丰富的备考资料。众所周知,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是逢考必有的,不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省公务员考试都会涉及到。同时,它也是我们面试中最难的一种题型,很多考生都对它有几分畏惧。其实综合分析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快速提升的,而要靠我们日积月累,因为它考察的是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但是在作答这类题目时也并非无章可循,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种作答这类题型的思路——自我融入法。
所谓自我融入法,就是在作答题目时,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思考问题,这样不会感觉自己没话说,而且一般情况下不会落点,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带领大家来看这样一道题:
“目前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大多背井离乡,蜗居城市,有的农村大学毕业生、年轻农民工即使在城里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回到农村。对于农村难以留住年轻人的现状,你怎么看?”
从题目的问法,我们很容易判断这是一道考察我们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很多考生可以想到的是,先去阐述一下农村难以留住年轻人的原因,然后再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但是找原因这一块,很多考生会无从下手,学过主体分析法的同学可以大概想到国家、政府、个人等等,那么没有学过的同学就很难突破这一点了中公教育版权。
这时候我们刚刚说过的融入法就可以派上用场了:题目中说到农村难以留住年轻人,而考生本身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群体。试问自己毕业的时候为什么不愿意去农村工作?想必很多人此时就会口若悬河,列举出一大堆的原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融入法。当考生从自身角度去考虑问题,就不会感觉无话可说,接着再把想到的各种原因加以整理,运用一定的逻辑词表达出来,就能得出比较完整的答案了。比如我们可以从工作,学习和生活三个方面去论述不愿留在农村的原因,最后再根据具体原因提出对策,就是一个完美的作答了。类似的题目还有很多,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在平时多多练习,来拓宽自己的答题思路和内容,学会举一反三,在公务员面试中取得好成绩!
更多信息枣庄人事考试信息http://zaozhuang.offcn.com/?wt.mc_id=bd7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