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市民化 就地城镇化——河南以新型农村社区引领城镇化侧记
农民市民化就地城镇化
——河南以新型农村社区引领城镇化侧记
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人多地少、城镇化水平低,一直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近年来,河南省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抓手和切入点,使广大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就地城镇化,探索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农民上楼 “巴掌村”变身新社区
七月酷暑,洛阳市寇店镇李家村。空调里吹出阵阵凉风,74岁的赵铁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看着电视。‚我家以前住的是石棉瓦房子,现在这套新房134平方米,是村里建的新型农村社区,每平方米600多块钱,一套房子只要七八万块钱。‛赵铁银说,‚和以前比,新小区干净,安全,还方便,水、电、煤气、网络啥都有。‛
赵铁银所说的新型农村社区,是在农村按照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的具有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的新型农村居住区。作为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战略基点,正逐步在河南全省进行推广,这也成为河南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大举措。
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城镇的文化、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同步向农村延伸,让农民彻底告别了生活环境的脏乱差,逐步提高了生活水平和整体素质。
李家村党支部书记李相轩说,山区居住分散,很多都是几百人的‚巴掌村‛,如果个个都要通自来水、天然气,配医院、建学校,根本不可能,新型农村社区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干了快30年的支书,就是想让全村人过上城市生活,现在这个梦终于实现了。‛李相轩说。
产业支撑 腰包跟着鼓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在当前正在推进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不同地区尽管模式不同,但都注意因地制宜,把产业支撑、工业发展与社区建设衔接起来,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保障,使得‚上楼‛后的农民不但住得高了,收入也高了,腰包也鼓了。
鲁山县尧山镇东竹园社区坐落在群山环抱间,山水相映,如诗如画。坐在自家的两层小楼里,66岁的殷生告诉记者:‚新家比以前方便不说了,主要是离旅游景区近,有条件开农家宾馆,发展农家乐,俺儿子以前在外地打工,现在回来了,就在家门口就业。‛
据了解,在当初规划时,东竹园社区就注意依托周边景点,打造农家乐新民居,根据游客需求设计不同的房舍,包括休闲养生接待、中高档接待,以及商业区和游乐区,购房农户根据自家经济实力选购。目前,已有26户农家乐开业,从业人员82人。
长葛市古佛寺新型农村社区目前正在建设中。因为当地拥有多家肉制品和面制品加工企业,按照规划,社区建设腾出的土地,部分将建设果蔬加工基地和养殖基地,其余复耕为基本农田。此外,村庄原有耕地也将全部流转,作为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社区劳动力既可选择
在基地从事农业生产,也可在培训后进入企业。
许昌市市委书记李亚表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使农村实现就地城镇化,农民不离土不离乡,而是通过进厂、进社区来享受城市生活,突破了过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单向支农强农模式。
确权发证 从“输血”到“造血”
5月30日上午,舞钢市尹集镇张庄社区居民石金遂,拿着刚用房产证抵押贷到的16万元贷款,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下好了,俺的家庭旅馆可以办起来了。‛
石金遂2010年搬进新农村社区。2012年4月初,他和社区的其他20户农民一起,领到了由舞钢市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土地使用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所有权证》,并获准以农房房产证抵押贷款。
当地土地和房管部门有关人员介绍,和农民自建住宅相比,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房因为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精确确权,具有一整套完整的合法手续,且用途明确,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完全符合办理‚双证‛的条件。
舞钢市市委书记高永华说,多年来,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住宅,由于得不到产权证明而只具有居住功能,是真正的‚不动产‛,而给农房发放‚双证‛就是要把‚死资产‛变成‚活资本‛,解决长期以来农村‚缺血‛、农民‚融资难‛的问题。
舞钢市农村信用社主任党胜利介绍,农房‚双证‛发放的一个月内,该社区以房产证抵押,从当地农信社获取的农户融资授信额度已
达1600万元,与‚双证‛发放前相比,增长了4倍还多。
河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完世伟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实质就是以城镇化的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支撑农村,最终让农民实现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表面的居住环境改善之外,最重要的是产业支撑和对新建住房的确权发证,这种‘造血’手法将使城镇化进程更有后劲,更具有可持续性。‛
河南省委政研室工业处处长吕五权表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条件的地方等不得,不具备条件的地方急不得,必须结合实际因势利导,把推进力度、节奏和群众的接受能力统一起来。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南全省已经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近万个,启动试点近2000个,初步建成400个左右。
(新华社记者张兴军)
第二篇:以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
以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
来源:红旗文稿 2014年02月12日11:58 收藏 打印 字号
海南省澄迈县城镇化之路调研报告
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没有“三农”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总书记在今年考察海南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朴实的话语,揭示的是最深刻的道理。“三农”现代化的一个根本抓手,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抓手,则是走好农村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提出并践行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的理念,正表明中国已坚定决心,要走出一条避免重蹈国外城市化建设中反复发生的“城市病”覆辙的新路。这条新路,最理想的结果,就是使海量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尽可能做到“离土不离乡”。中国正在进行的这场深刻的城市化运动,堪称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宏大的城市化运动,成功与否,不仅事关中国的前途命运,而且事关世界的繁荣发展。近年来,海南省澄迈县坚持“就地城镇化”理念,对破解“离土不离乡”问题进行深入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和有益经验,值得重视。
一、城镇化的基点在县域小城镇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究竟以哪里为基点?国外通常的办法,即转移出来的农民向大城市聚集,这是各国的必由之路吗?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踏上了澄迈调研之途。
在和澄迈县领导座谈时,围绕城镇化问题,大家热烈讨论总书记今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思想,同时讨论了习总书记今年7月在湖北考察时提出的“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的问题。县委书记杨思涛对总书记的这些思想高度认同、心得很深。他对我们说,中国的城镇化一定不能只注重大城市的发展,不能把农民都往大城市赶,转移出来的农民,还是要按照“离土不离乡”的原则就地安置,不然,走国外过度城市化的老路,必然导致国外那种“城市病”,一边是萧条败落的乡村,一边是富人区与贫民窟并存的畸形大城市,人满为患、治安不宁、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生活质量却越来越低,经济、社会、环境乃至政治的成本和代价难以预计。
澄迈县、镇两级领导形成共识,认为,从澄迈的实际情况看,城镇化的重点应放在澄迈县域内小城镇的发展上,这些小城镇是城乡的连接点,有利于实现城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共建共享。如果以这些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农民就可以像城市人一样享受现代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实现“就地城镇化”。
在“就地城镇化”的思路下,澄迈人理顺了城镇化发展思路,即: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鼓励农民在家门口自主创业或以土地使用权、房屋使用权等固定资产入股合作,开发乡村公园、农家乐、乡村旅馆、休闲养生馆、放心菜园、果园采摘、劳动体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旅游服务业,提高农村常住人口中从事非农生产人员的比例,实现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就地转化。为促进“就地城镇化”,澄迈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各地的自然禀赋,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
澄迈县历史悠久,是海南历史文化古县,海南传统文化重要发源地。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县,至今已有2123年历史,是西汉时期海南三大历史名邑(即玳瑁、紫贝、苣中)之一,史脉久远,人文炽盛,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古村落遍布县域各地。位于金江镇美榔村的美榔双塔建于元朝初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位于老城镇的罗驿村,是世界上最大的用火山岩建造的古村落,自南宋1256年建村延传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海南省有名的历史文化古村;该村走出了一位古云南丽江的知府,他返乡后,依照丽江古城样式再建了古罗驿村,罗驿村堪称海南的丽江城。澄迈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融入对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和修复中,城乡统筹,有力带动了这些古村落及周边的发展。如今,像美榔村和罗驿村这样古朴天成的美景,每天都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目前,澄迈正在实施对这些古村落集中连片整治修复的工程,并筹划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彩亮点。
位于澄迈县北部的福山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是种植咖啡的理想基地,也是海南省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当地农民以传统方式种植和炒制的中粒咖啡为咖啡上品,享誉海内外。澄迈以咖啡为抓手,打造咖啡文化,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这一我国首家以咖啡文化为主题的风情镇项目,总体规划范围约76平方公里,集世界咖啡种植文化观赏、咖啡交易中心、世界咖啡口岸、咖啡制作观摩品尝区、陶艺制作创意体验区、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今年1—10月,来到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品咖啡的游客约有89万人次,省外游客25万人次,境外游客 10万人次。咖啡文化风情镇的建立和发展,大大促进了周边村庄的“就地城镇化”进程。例如,毗邻的向阳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村庄与咖啡文化风情镇一体融合,环境优美,风韵独特,游人如织,多种产业和家庭旅游收入可观,68户村民过上了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很高的城镇化生活。
在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的同时,澄迈还打造了台湾风情小镇、欧洲文化风情小镇、地中海文化风情小镇等,这些风情小镇各具特色,绿色、低碳、宜居、宜业、文明、富裕。这些小镇将用小火车连通,小镇及周边的村庄,连片形成就地城镇化的美丽风景,使澄迈成为海南新的旅游目的地。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澄迈县旅游接待人数125.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4%;旅游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147.5%。
澄迈就地建设小城镇,既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依托这些小城镇发展起了专业市场、特色市场,也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目前,澄迈已重点打造出三条“美丽乡村”带,以此为纽带,计划串连县域内的村、镇、开发区和农场,使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之间,形成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的空间格局。按照计划,澄迈到2015年要建成6条“美丽乡村”带,并力争到2018年,全县99个500人以上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
“就地城镇化”,农民离土不离乡,必然要求城乡统筹建设发展,相应地带来了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旺盛需求,路网、供水网、供电网、通讯管网、垃圾处理网、污水处理网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美丽乡村”建设纳入了城市建设的统筹方案。
二、关键是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
人往哪里去,也就是转移出来的农民,如何留得住,有保障,生活好,也是调研组的问题。我们意识到,“就地城镇化”问题,说到底是使人就地“转型”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要有新的产业承接兜底,使惯于务农的农民,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转型为新产业的自食其力者,从而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澄迈的实践令我们鼓舞。
澄迈“美丽乡村”建设的突出特点,正是注重产业带动和支撑,帮助传统农民转型。“以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让“美丽乡村”成为一个“整体性可经营的商业品牌”,这是澄迈的雄心壮志。为此,澄迈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千方百计发展新型农业,振兴农村经济。
在《澄迈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方案》中,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很多。比如,发展新型农业。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基础,重点培植特色农业、包装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彩色农业、外向型农业。以澄迈火山岩红土地罕见富含微量元素硒为亮点,建设“开心”农场,开展消遣性农事活动,农民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生产生活设施,即将土地作细致切割,每块农田占地 0.1—0.2 亩,由周边市县游客和外地游客认领种植,也可以由当地农民有偿代为种植,成熟瓜果由地块所有者自由支配。再如,发展特色林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村庄周围,房前屋后,种植珍贵树种或果树,在三条“美丽乡村”带上打造出一批咖啡村、福橙村、槟榔村、椰林村、花梨木村、沉香村等。又如,发展长寿产业。借助澄迈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开发长寿康体休闲项目、长寿康体休闲旅游线路、老人用品和富硒保健品等。提升城乡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完善公共养老中心、敬老中心设施建设,等等。
根据“以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原则,澄迈持续加强农业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2009年至今,坚持“围绕品牌抓农业”工作思路,把注册商标与品牌打造作为农产品销售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把商标品牌做精做强,努力走出“打造一件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品牌发展之路。经过4年“商标富农”探索实践,累计有效注册涉农商标1033件,其中著名商标18件,成功打造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澄迈福牛等一系列优势特色农业品牌,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如今,澄迈的沙土地瓜、福牛、白莲鹅等特色农产品的种养示范点已全省开花,成为广大海南农户的致富法宝;福山咖啡、福橙等也成为澄迈周边市县农民的摇钱树。由此形成的整个农业——工业——商业——旅游——消费的产业链,成功吸纳了大量转移出来的农民,“旧式”农民在转移中成功转型,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可以说,切实推动农业现代化,并将特色农产品销售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发展新型农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带动,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做好产业承接这篇大文章,以多种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正是澄迈的成功之道。
同时,澄迈注重推动大中城市优质资源向中小城镇乃至中心村延伸。例如,澄迈积极打造海南生态科技新城,开出了一片新天地。海南生态科技新城走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之路,通过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新城内建设农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既为新城提供服务配套,又解决部分农民就业。对原土地上的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成立服务公司吸纳农民就业;为下一代农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使他们成为新城重要的后备人力资源。目前,园区凭借日渐凸显的环境、政策及服务三大优势,吸引了包括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印度NIIT集团、浪潮、惠普、东软、中软、长城信息、久其软件、展创光电等294家企业落户园区,初步形成数字医疗、地理信息、旅游信息化、物联网应用、高端电子制造、服务外包以及动漫创意等七大业务板块的产业格局,产业集聚快速形成。2011年园区实现产值33.9亿元,2012年实现产值和软件外包服务收入超65亿元,今年将努力实现生产总值超100亿元,力争容纳4-5万软件工程人员,向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目标迈进。位于澄迈的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的发展也令人振奋,这是我国唯一能够生产飞机机窗玻璃和高铁车窗玻璃的国有控股企业,填补了国内玻璃生产的重大空白,就是这样的大型高科技企业,其物流、包装、检测、运输等业务,也为吸纳当地农民转型就业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硬指标
据统计,2012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52.6%,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35%,两者相差17.6%。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城里的人,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诸多公共服务方面,并未真正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待遇,处于被城市边缘化的状态。因此,调研组认为,是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衡量“就地城镇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子。“就地城镇化”后,农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有没有一个可以评估的指标,是调研组十分关注的问题。
可以明确地说,澄迈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有这样的硬指标的,澄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电力通讯、金融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统筹建设,并将之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和基本前提。
澄迈从2008年起,就开始实施并持之以恒地抓“8+2民生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文化建设、电信服务、金融服务8个方面,以及富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个工程),作为澄迈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举措。
“8+2民生工程”覆盖澄迈全县城乡,并注重向“三农”倾斜,取得了重要成果。比如:
率先全省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三免四补”政策,从2010年秋季起,将“三免二补”升级为“三免四补”,即免除十二年义务教育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补助学生作业本费、职校和中技学生生活费、住宿贫困生生活费、贫困生助学金;
率先全省实现村村有标准卫生室目标,2012年,全县投入1179万元建设142家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93.7%,医疗健康信息化项目全面实施,建成了连接177家村卫生室、20家乡镇卫生院、3家县级医疗机构以及卫生局的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健康信息化网络,创造了农村卫生试点改革县镇村一体化的“澄迈健康模式”;
率先全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农村“两场一室”(标准篮球、排球场,文化室)覆盖所有行政村和500人以上自然村,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
率先全省实行分散供养和社会供养相结合的养老体制机制,对建省后被征地农民实行养老保险政府财政全支付,同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老年生活保障补助。此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新农合参合率99.8%,城镇居民养老参保率99.6%,新农保参保率95.6%。60周岁以上人口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100%,每月给80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补贴。最近,当地又把100—104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800元/月,105—109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1000元/月,110岁以上老人长寿补助提高至1500元/月;
率先全省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宽带,从2010年起,在全县11镇、177个村(居)实施推进宽带村村通工程,2012年继续投入2380万元,加快实施工程进展, 有线宽带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居委会和半数以上自然村(463个),基本实现有线宽带、无线宽带城乡全覆盖;
率先全国实现金融便民服务延伸到所有行政村,截至目前,累计安装823部POS机(刷卡消费终端),发放借记卡8万多张,通过“一卡通”的方式将47项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直接划入补贴对象,惠及8万多户农民;等等。
同时,澄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注重新能源(生物质能源、风电等)、绿色建筑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在乡村基础建设上的应用,把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作为产业运营资本,以“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经济与环境治理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立足对“绿色崛起”的正确理解,澄迈扎实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创新思路保护生态,狠抓以生态林业、生态海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家园、生态人生为内容的“八项工程”,强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注重在乡村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产业,以加强农村“造血功能”,通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林业、休闲娱乐等产业发展,既美化人居环境,又推动农民致富。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示范典型。
目前,澄迈人均预期寿命77.79岁,分别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4.77岁、6.59岁;百岁以上老人215人,占总人口的38.05/10万,超出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存活百岁老人7/10万、7.5/10万标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澄迈广泛开展创建亲老敬老活动,帮老助老、敬老爱老蔚为风气。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问题。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的荣誉,不仅是澄迈生态环境优良的有力证明,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好标志。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澄迈以“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的理念和实践,无疑是符合中央城乡一体化建设总布局精神的一个有说服力的案例。
第三篇:推动资阳市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思考
推动我市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思考
周绵武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我市在人口多、底子薄、城镇分散、经济久发达的现实背景下,怎样走出一条独具资阳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值得思考。
一、“就地城镇化”的历史背景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也要重视农民在农村的“就地城镇化”问题,不片面追求“去农村化”、“去农民化”。就我市而言,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城镇化率为35.8%,到2020年全市人口预计达到52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将达到50%(以年均2%的城镇化率增速计算),仍将有260多万人生活在农村。到2020年,我市要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关键和潜力所在,而农民“就地城镇化”因有巨大的现实需求,则是农村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各地在农民“就地城镇化”或新农村建设中作了许多探索。河南省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现代城镇体系,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界牌社区打造“10分钟便民生活圈”。我市雁江区积极推进保和镇晏家坝村、中和镇明月村、丹山镇田坝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作用明显。从大量实践看,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依托和突破口的农民“就地城镇化”将为新一轮农村建设打开新局面。1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明确主张将“农村新社区”纳入城镇化的范围,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应包括“老城区”、“新城区”和“农村新社区”三个组成部分。这种“农村新社区”应具备以下内容:农村新社区要实现园林化,成为环境优美、清洁的宜居、低碳、节能型居民区;要实现公共服务到位,农村新社区的公共服务与城区社区的公共服务基本相同;实现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实现社区自治,农村新社区成为基层单位;农村社区居民的就业可以采取“公司+社区+农户”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区+农户”模式、“社区指导下的农民自营模式”、“社区指导下的农民集体经营模式”等多样化形式。
三、“就地城镇化”的目标定位
“就地城镇化”有三大特征:一是人口集聚程度较高;二是生产方式实现三次产业联动,以二三产业为主;三是公共服务已经达到或接近城镇水平。其实质是农民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因此,“就地城镇化”应纳入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布局,打造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人文相亲、邻里和谐、公共服务配套的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帮助他们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这样的农村社区建成后可成为邻近村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望成为所属乡镇的副中心,为进一步城镇化提供基础。
总书记多次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我市这样一个农业大市,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在农村。
一是总体市情所迫。我市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县份少、城镇化率低、经济久发达、中心城市及县城的吸引力不强等实际情况,按现行“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买房落户”的模式(人均需投入10万元以上),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城镇化水平。
二是思想观念所趋。近年,我市有年均160万左右的农民外出务工,不但收入得到了增长,城镇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得到了更新。这些农民工在城乡往返之间,带动整个农村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娱乐上也很自然地逐渐向城镇靠近。
三是乡土乡情所依。农民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亲戚朋友多,风俗及语言习惯相近,从情感上更愿意在家乡办厂创业,更愿意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这些社会人文因素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根据。
四是发展趋势所向。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一些大城市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即大批生活稳定的中产阶层从城镇迁到郊区或农村居住,部分二、三产业向郊区和农村转移,这为农村“就地城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照。
五是现实条件所及。近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进行了巨大投入,使农村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及文教卫生通信等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特别是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因
其政策优惠、成本低廉、乡音不改等优势,正逐步被广大农村所接受,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为农村“就地城镇化”提供了先决条件和直接动力。
六是统筹发展之需。农民“就地城镇化”可以有效减少农村土地及住房等资源浪费,有利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配套、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建立适宜人居的新型农村社区,也有利于减轻大城市的压力,防治“城市病”。长远看,农村“就地城镇化”由于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也有利于减少战争、地震等突发和自然灾难带来的影响。这些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构建社会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就地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农村“就地城镇化”涉及面广、环节众多,应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统筹协调,综合考虑。
(一)纳入规划,引导集中。要将农村“就地城镇化”纳入各地总体城镇化建设体系,构建以中心城区、重点乡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三级城镇体系。每个乡镇侧重规划2—5个新型农村社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对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信息支撑等进行衔接规划。可考虑重新规划乡镇,突出新型农村社区的“结点”作用,通过村社合并和边远山区的人口迁移,适度加快农村人口向“结点”的转移和集中。
(二)给予支持,提供配套。政府将纳入规划范围的新型
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加大投入,提升发展水平,优先搞好路、水、电、气、网络、文教卫生、污水处理等方面配套,推动形成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鼓励在新型农村社区兴建集贸市场和建立集贸制度,对市场交易行为给予优惠政策,以增加人流和物流量,增强吸引力。新型农村社区农民自用住房按照有关政策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财政可考虑以奖代补。根据自愿原则,可为农民办理城镇居民户口。
(三)培育产业,做强支撑。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保障其合法权益基础上,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适度集中,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现代农业,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围绕蜜柑、晚白桃、柠檬、蚕桑、大耳羊、黑山羊等特色种养业,健全“公司+农户”等利益共享机制,提升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比较效益。要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初级农产品附加值。引导农民发展仓储、包装、运输、住宿、“农家乐”等涉农生产生活服务业,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职业非农化。
(四)整合资源,协调推进。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城乡互动、产村相融、服务均等”的城乡一体、统筹发展路子的路子。一是通过宣传引导,改变农民被动的“城市化”观念,把“我要进城”变为“我这里有城”,引导村民逐步适应城镇生活方式。二是整合各种农民培训资源,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民就地转移安置。包括大力开展农民转岗培训、加强农民职业教育
和继续教育等。三要密切村企关系,加大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力度。鼓励企业招收、培训本地农村富裕劳动力,给予政策支持,帮助企业与本地农村劳动力建立长期化、稳定化的雇佣关系。
(五)深化改革,破除障碍。一是加强村社基层组织建设。尊重历史和村民意愿,打破区域界限,对邻近的村可考虑合并建立社区联合支部,拓宽为民服务范围。二是加快落实土地改革政策。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创新征地补偿办法,明确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范围、标准,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三是探索社区治理模式。由乡镇整合提供社保民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服务,统一编排街道名称。四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对在农村社区中开办农产品加工、农贸市场、仓储、包装、运输、住宿、“农家乐”等涉农项目的,或是招收本地村民达一定比例的企业,政府给予财税优惠政策。五是成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专门从事农村土地整理、招商、开发等业务,有效利用闲置土地,推进规模化经营。
当今中国,新型城镇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而我市新型城镇化的潜力在农村,因势利导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当前农村改革的大势所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也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选择。
二○一四年五月十四日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专题
理论·政策·产业
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专题
陕西日报 2014年4月1日
赵正永: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在提高质量,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有条件也有意愿进入城市生活。我们要顺应这一社会转型发展的趋势,切实抓好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各项具体工作,以满足群众提升生活水平、享受更好公共服务的迫切愿望和要求。要把中小城镇作为吸纳农村居民的主要载体,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合理配置字公共资源,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增强器对农民的吸引力。要围绕惠利于民、解决后顾之忧,使进城农民安心进程、生活更有尊严这一核心,深化户籍改革,逐步剥离附着在城乡户口上的不平等福利待遇,加快实行城乡统一的居住证制度,鼓励人口性中小城市集中,以农民工为重点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娄勤俭:农民工工作始终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中心工作之一。随着“四化”同步发展进程加快,做好农民工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和
谐,是统筹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应当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将农民工作作为重要环节和中心工作来抓。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在“四化”并举进程中,完善政策措施,发挥叠加效应,扎扎实实做好农民工工作,统筹布局和提供居住、教育、医疗等生活条件,在增加农民共收入、扩大农民工参保覆盖面、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多措并举取得新成效。同时要更加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帮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让他们在城里稳得住、享受城里人一样的待遇,是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盼头。
编者按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推进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更是涉及全局的重大经济问题。近年来,我生意保障性安居工程、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和小城镇建设为抓手,统筹推动全省城镇化进入加快发展的新时期。本期周末讲座,邀请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为我们讲解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专题,兵对如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出建议。
专题讲义摘要
农民工发展壮大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支撑经济较快增长,构成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动力,推动
改革深化和社会转型,加快了我国现代化步伐。中国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数量之多,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没有过的,农民工市民化进入关键时期。
一、我国的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1、发展现状和预期。目前处于发展的拐点。1990年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由22%上升到52.57%,城镇化人口由2.54亿人增加到7.11亿人。预计到2030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6%左右,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
2、经济增长新引擎。城镇化必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散效益,带来城镇化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扩大,促进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生活改善。
3、面临的挑战。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城镇建设“土地财政”依赖过大,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城市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
4、传统城镇化主要特征。速度偏好而不是注重质量,政府主导而不是市场导向,投资而不是消费驱动,粗放而不是集约,大城市倾斜而不是均衡发展,城乡二元分割而不是城乡一体。
5、新型城镇化基本要求。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化相互协调,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科学规划、城乡统筹,促进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和人口集散相统一,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二、我国的农民工问题
1、农民工现象。“农民工”指户籍在农村、主要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人口,也包括在农村内部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53亿人。
2、我国人口政策的变迁。1949-1957年:城乡居民居住和迁徙自由,没有附加限制条件;1958-1978年:严格禁止流动,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形成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初:消除农民“离土”的限制,对人口流动的政策逐步放宽,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就地转移为主;上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消除农民“离乡”的限制,人口流动政策进一步放宽,允许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限制,废止收容遣返制度,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发展。
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鲜明特征。一是就业带动。二是渐进转移。三是保留地权。
4、农民工发展带来单位问题。一是党和政府执政管理的重大挑战。群体总体稳定,但也成为为流动不定、动荡不安的群体。群众整体呈良性发展,但也由于没有出路,缺乏关爱,成为被边缘化的群
体。二是社会结构失衡比较严重。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有效弥合,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愿望和诉求难以顺畅表达。三是群体性事件风险加大。面对工资拖欠、权益保障等问题,应对不当容易除西安群体性事件。
三、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完成城市化英国用了三个世纪,法国和美国大致用了一百多年,日本用了不到一百年。中国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数量之多,世纪上任何国家所没有过的。
1、农民工转移就业呈现三个发展趋势。一是就业主要领域仍是制造业和建筑业,服务业就业比重明显上升;二是东部地区增速放缓,中西部地区和省区增速加快,回乡创业逐渐增多;三是在流入地就业和居住趋于长期化,举家外出务工经商比重逐渐提高。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将进入“以技能提升促就业质量提高,以公共服务均等促社会融入”阶段。
2、我国正处于面临劳动力全面短缺问题。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农民工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共不用求的年龄段快速上升,将有结构短缺全面短缺转变。
3、城乡分割体制下的农民工现象江湖已终
结。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在城市不能安居乐业,奔波于城乡之间,起不到减少农民、土地流转集中的作用。稳定就业的农民工,不能在城镇定居,加剧其流动性,企业不能形成稳定的、积累经验和技术的产业大军。农民工长期融不进城市社会,定不会积累很多矛盾。
四、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1、必须以扩大就业为前提。实现农民工在城镇稳步就业、充分就业、体面就业的任务仍然艰巨。加之高校大批毕业生大量涌入,城市就业压力增大将长期存在。
2、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工市民化,就是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推动“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实现进城与留乡、流动与定居人群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面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依然存在着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子女教育服务不足,看病难问题突出,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比例低,住房保障程度低,公共文化服务验证缺乏等问题。要建立覆盖全体城乡适龄幼儿的学前教育体系,保障农民工子女在流入省份平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实现
工伤保险全覆盖,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养老保险覆盖面,探索打通城保和农保的有效管理措施,搭建五险统一管理的大社保平台。建立覆盖农民工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安居工程要逐步向农民工开放。
3、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要引导人口适宜开放的区域集散,鼓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产业集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吸纳更多人口,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布局。
4、推进以土地换权利。不能把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和宅地基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先决条件,也不能强制性要求农民退地,必须完全尊重农民个人意愿。完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用益物权进行确权登记,颁发证书,建立全国统一的权威性的农民登记体系,赋予农民工对承包土地、宅基地、农房和集体资产股权更大的处置权。
5、深入户籍制度改革。改革的正确方向是逐步让户口与福利脱钩,逐步消除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间的一些不平等待遇和差距,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改革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管理制度。要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梯度赋予农民工同等权利。实施省级行政区域内“一证通”。办理居住证者,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技能培训、公共卫生、住
房租购等方面享有与当地人口同等的权利。同时,按照权利义务对等、梯度赋予权力的原则,逐步赋予农民公寓当地人口同等的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子女高考资格、社区选举、在当地落户等权利。促进社会融合顺畅。保障居民消除流动人口与户籍的身份差异以及不平等待遇,促进社会融合。
6、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总体思路。把以人为本,公平对待作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要求;以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保障性农民工合法权益、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为重点;以健全农民工公共服务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以吸纳农民工进程定居、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为方向;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扎实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促进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7、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路径。一是落户转市民沉淀一批。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使流动人口总量平稳减少,扎实提高城镇化质量。二是常住均服务稳定一批。对暂不符合落户条件或没有落户意愿又有常住需求的流动人口,逐步在流入地居住期间享受与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权益。三是就近促转就业和居住,合理人口空间分布。四是留乡创新业吸附一批。
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支持流动人口返乡就业和创业,培养新型农民,合理减少人口流出规模。
8、推进双轮驱动,做到各得其所。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让绝大多数进城农民工在就业居住地稳定下来融入城市,让留在农村的人口安居乐业,做到进城和留乡各得其所。
典型案例
农民进城转变为城镇居民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这一过程伴随着进城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文化、心理、生活习惯等一系列的转型与改变。旬阳县从促进就业、加强教育、改进服务三个方面入手,打造和提升农民进城的经济基础和文化中心心理素质。一是在就业方面,出台了《旬阳县农民工进城创业优惠政策》、《旬阳县全民创业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全县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工商业,积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在教育方面,依托县职教中心等培育机构,每年对5000多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树立了旬阳建工、旬阳营销两大劳务品牌。积极开展先进文化进乡村活动,组织编写了包括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法律常识等多个方面共计16本教材和普及读物,促进进城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
生活。三是公共服务方面,放开了户籍管理,大力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进城务工者不论在县城、中心集镇还是较小的集镇,都能享受大盘较高层次的教育、卫生、文化和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实施“务工农民定局计划”,鼓励外出农民城市定居。
省委常委、常委副省长 江泽林
十八大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并要求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城镇化。当前,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重点和难点在于解决两亿多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这不仅关乎新型城镇化的实际进程和发展质量,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自然过程和特征体现
(一)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1858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谈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就提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想在古代那样,市城市乡村化”。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城市化基本原理》中
开始使用城市化一词。此后,一些学者又丰富了城镇化的内涵,其基本内容有三个方面:
1、人口集中。城镇化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在此过程中农村人口比重减少,农民已成为产业工人或以其它方式成为城市居民。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历程看,工业革命推动机器大工业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向新兴工业城市集中,城市外围郊区和农村人口减少,城镇化开始兴起。英国还出台《贫民救济法案》,通过改善民卫生、解决住房扥措施加快人口向城镇集中,到19世纪末城镇化率已达到7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水平较低,同时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城镇化道路成多元发展。一些地区城市人口膨胀,经济社会环境恶化,出现“过度城镇化”。我国的城镇化总体上滞后于工业化。
2、产业集散。产业集散是城镇化演进的重要基础。随着人口向城镇集中,带动整个经济重心向城镇转移,其根本标志就是农业比重下降和非农产业比重的上升,即产业结构升级。在发展初期,农业生产率提高是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力,随着机器大工业体系的建立,原来分散的手工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生的根本变化,促进了非农产业经济活动的集中。随着第三产业发展,城市与区域之间形成整
体性有机联系,由于产业链延伸及产业相互支撑,城镇日益成为新型产业及相关服务业的集散地。
3、资源集合。城镇化的结果是社会资源向城镇集合。产业的集散和人口的集中,使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步从农村向城镇转移。随着教育、医疗、卫生等公益服务需求的扩大,社会资源不断向城镇集合。总体来说,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向城镇集中,它是以产业发展和升级为基础的社会变迁,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这一过程本身也体现者社会的整体进步。
(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确定了我国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十八大突出了新型城镇化思想,要求推进“四化”协调互动,提高城镇化质量。十大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系机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新形势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
新型城镇化的理念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
协调互动,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业集散促进产城融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把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突出代际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三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镇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破解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管理服务。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追求城市规模和空间扩张,转变成为以提升城镇发展内涵、均衡配置公共服务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三)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取向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基础在于坚持以人为本,聚合城乡优势,使全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表明,城镇化从根本上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不断集散、提升、创新优质的经济社会要素,促进生产力进步、经济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积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就是让城乡居民通过这一过程共享现代文明发展的成果。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过程与规律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动力机制
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生产规模化,创造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为农业劳动力进入工业部门提供了可能。工业化带来的技术革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单位土地边际报酬递减,农业劳动力出现过剩,客观上要求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社会分工的发展,要求人口流动来保证劳动智能的不同组合实现优化配置。工业化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集中,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为工业发展提供生产要素和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场所,工业化通过城镇化达到农民市民化的目的。
(二)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特殊现象
“农民工”一词首先出现在1984年《社会学杂志》中,指户籍在农村,但主要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人口。农民工市民化是指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村人口在职业转变的基础上,实现居住地域、生活方式及行为模式的转变,即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双转变。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基本同步,农民职业与身份转变同时完成。而我国由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加之城乡二元结构的一系列制度障碍,使农业劳动力转移只实现了职业转变,为实现身份的同步转变,因而出现农民工这一特殊现象。
(三)劳动力流动的基本规律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有两条基本规律:劳动力总是从价格低的地方流入价格高的地方;流动人口的经济活动能力高于流出地人口的平均水平。我国的农民工监测数据应征了这一规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全国农民工总量逐年增长,2012年达到2.62亿元,以省外打工为主。就业分布区域主要在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省份,表明人口流动的经济收入取向。流出人口的年龄分布以年轻群体为主,具有较强经济活动能力。因此,只要存在城乡收入差距,进城务工存在利润空间,农民进城的趋势就不会减弱。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分析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公民供市民化的主要障碍,以城乡二元结构为核心的一系列安排,在制度、经济、技术、文化等层面上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转换难度。
(一)户籍制度障碍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核心问题之一。城乡户籍制度人为地把城乡人口分割成两个社会阶层,从根本上阻止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造成了城乡分治局面。由于城市教育、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依据城镇户籍人口规划提供,导致即使已进城
多年、已改变职业身份的农民工,由于户籍性质的差别,仍然被排斥在城市管理体制之外。近年来,各地陆续开始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市准入门槛,但许多制度安排仍立足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管理,使农民工无法享受城市同等待遇,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二)经济障碍
与户籍挂钩的城乡福利差别进一步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转换成本。
1、定居成本。我国农村人口流往城市被定义为自发性流动迁移,其迁移成本未纳入国家承担范围。因此进程定居成本是农民工迁移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多数农民工外出打工,农务由家庭成员替代,家庭总收入并未为减少。但农民工在城市定居,不仅需要支付转移费用,而且生存费用比农村高得多。而农民工相对较低的收入加大了其在城市定居的难度。统计部门的一项详细抽样调查表明:13.2%的农民工入不敷出,63.2%的人勉强生存。这样的经济收入水平不足以支撑其家庭在城市定居的成本。
2、土地束缚。由于承包地不具有产权属性,不能买卖,土地流转又具有暂时性特点,难以实现
土地大规模集中。土地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难以吸引大量资本对土地进行长期有效投入,同时又束缚着大量农民滞留在土地上。农民工要想真正实现城市的永久性迁移,就必须无偿放弃在农村承包的土地,这直接影响农民工的迁移倾向。
3、就业歧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建立起城市居民优先就业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开放后,随着人口流动和迁移政策的逐步放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二元结构体制。近年来,由于中央对农民工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关文件的出台,各级政府开始考虑进城农民的平等就业权问题。但目前对农民工就业的各种歧视规定仍然存在,降低了农民工在城市的发展空间和就业预期。
4、社会保障。我国城镇民社会保障体系由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保障水平较高。而农民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五保户制度。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社会保障逐步弱化。农村社保体系不健全,农民工又难以纳入城市社保体系,使进城农民工处于“随时面临生产无着”的状况。
5、子女教育。我国中等以下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实际运作中,市、县主要对城镇的初、中等教育负责,乡镇主要对农村初、中等教育负责。由于城市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差异,城市政府难以为农民工子女教育进行资金投入,致使那些随迁学龄儿童难以进入公立学校,承受者接受义务教育的不平等待遇,增加了农民工向城市迁移的成本。
(三)技术障碍
我国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且缺乏职业技术培训。据统计,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占60.5%,即未参加弄ing业技术培训也未参加非农技能培训的占69.2%。他们大多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技能要求不高的生产性劳动。随着经济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的就业领域受到极大限制,就业难度日益加大。
(四)文化障碍
农民工市民化的深层次障碍是文化心理转换。城乡文化的差异在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之间表现为相互性排斥。一方面,城市居民思想观念受城乡分治影响,对农民进城有排斥心态,担心农民工进城引发“城市病”,挤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农民
工自身观念受乡土文化影响,不适应城市生活方式。调查表明,41.5%的农民工闲暇时间选择睡觉、36.5%的农民工选择聊天、42.6%的农民工选择看电视,不愿参与到城市生活中去,阻碍了农民工成都市的归属感。
四、陕西城镇化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一)陕西的城镇化进程
近年来,我生意保障性安居工程,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和小城镇建设为抓手,统筹推动全省城镇化进入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1、城镇化是西安历史性跨越。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2007奶奶以后,城镇化率年均提升1.88%,高于全国同期1.34%的平均水平。城镇人口以年均0.96%的速度增长,高于常住人口0.75%的增速。2012年全省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51.31%,初步实现了由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2、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达16045亿元,居全国16位,人均GDP达42692元。城镇化率的提升与人均GDP增长基本同步。以西咸一体化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全省27%的土地面积,承载了62.6%的人口,创造了63%的
GDP,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核心区。
3、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2012年,全省市政公用设施实现县城以上城镇全覆盖,城市垃圾、污水、供气、供热等设施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县城和重点镇气化率分别达到81%、40%、22%,解决了38.2万人用电和1418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城乡基本医疗实现制度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实现制度全覆盖。在全国首创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验和农村孕妇免费住院分娩制度,24.94万农村孕妇产妇受益。
(二)陕西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分析
伴随城市型社会的快速发展,陕西农民工市民化除了面临全国普遍性障碍,还呈现出欠发达省份特有的一些问题:
1、城镇规模总体偏小、区域发展不均衡。全省10个设区市辖区人口为125.7万人,比全国平均规模少5万。83个县城中超过10万人口的只有19个。建制镇平均人口为4851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0%。全省接近80%的县城建成区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70%以上的建制镇建成区面积小于1平方公里。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关中成真密度为74.58座/万平方公里,为陕南的1.55倍、陕
北的3.14倍。
2、城镇吸纳就业能力不足。2012年全省农村劳动力1574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818万人,可实现转移就业689万人,尚有130万人难以转移就业,全省劳动力资源总体供大于求。从转移流向看,省外转移就业330万人,占总数的47.9%,省内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据测算,“十二五”时期全省每年新增适龄劳动力人口70万左右,每年省内新增就业岗位35万个,供需动态岗位缺口35万左右。
3、公共服务供给成本压力较大。由于城市公共服务资源依据城镇户籍人口规划配置,在对于本地户籍人口尚存历史欠账的情况下,覆盖大规模进城农民工存在较大困难。以“十二五”末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7%的目标测算,全省每年将有95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按照一个农民工市民化8万元的成本测算,年均需投入760亿元用于公共服务,供给成本压力较大。
五、政策建议
1、加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在国家顶层设计中应统筹考虑东、中、西部
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门别类制定科学的土地、人口、就业、产业政策,配套改革财税、投融资和社会保障制度。根据目前各地实际情况和相关制度改革难易程度,设计每类地区制度改革和的具体步骤,明确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责任和时间安排,稳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有序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
2、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彻底打破户籍“坚冰”,对依附在城乡户籍上的各种福利功能进行逐步剥离。要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界限,使公民获得统一身份,充分体现公民居住和迁移的自由权利,剥离、剔除黏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社会经济差别功能,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要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的原则,对目前城乡共有的福利政策,进行合并改革,按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科学测算,统一执行标准;对农村居民财产性权利,应加强权益保护,对生产性补贴,应保护支持实际生产主体;新出台政策均应按照“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要求,实现政策一体化。
3、创新城镇管理模式,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责任,建立
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培育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或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按照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共建同享的要求,推动各地以常住人口为依据,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类管理资源,完善人口信息平台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
4、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加快文化融合与角色转变。
农民工市民化不仅仅是身份、环境和职业的转换,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因素的转换。当前,应以消除制度性障碍为基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加大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力度,发挥社区文化的导向功能,开展科学文化知识、民主法制、行为规范教育,培育农民工综合素质,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 杜航伟
当前,我省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面临风险挑战日益加大的关键时期。作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公安机关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肩负重要职能,特别是在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等方面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全省公安机关必须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在城镇化建设中保障者、促进者、服务者的职能作用,努力为建设“三个陕西”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力维护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当前,以城镇化建设为代表的各项社会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发易发并相互交织叠加,对维护社会稳定带来很大压力。从公安机关调研走访情况看,城镇化进程中往往伴生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被城镇化”的当地村民因征地拆迁补偿问题,极易引发矛盾纠纷。另一方面,失地农民受自身条件限制,进城后面面临可供选择的职业工种较少、工资福利偏低、生活成本偏高的压力,处于进城无保障、回乡无出
路的两难境地。对此,公安机关必须切实发挥维护稳定主力军的作用,认真总结近年来开展“三问三解”、“三访三评”、开门走访等活动的经验做法,广泛深入到基层一线和群众中去,收集社情民意,掌握民生疾苦,坚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有效化解和及时处置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全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二、统筹推进打防管控工作,确保社会治安秩序持续良好。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持续增长,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也成比例上升,对维护社会治安提出严峻挑战。因此,公安机关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要求,深入开展以“三打击、三整治、三防范”为主要内容的“秦剑行动”,按照“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安、更好地控发案”要求,坚持专项打击与立体防空相结合,不断推动“平安陕西”建设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升三秦百姓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要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集中打击各类涉及民生领域的“小案件”,大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安居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要依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强化社会面管控,落实“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巡逻、网络化巡逻、流动警务车巡逻等巡防模式,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三、稳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对于全面推进我省城镇化具有重大意义。公安机关作为户籍管理的职能部门,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总体部署,立足省情实际,深入探索实践,积极稳妥推进全省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努力健全完善与我省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相匹配的户籍管理制度,为推动我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加快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当前,要围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认真梳理制约和影响我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难点问题,积极研究出台有利于推动农村居民市民化进程、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我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户籍政策,为加快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围绕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积极配合各级政府,进一步简化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手续和办事流程,为农村居民住证制度,认真总结宝鸡试点推行居住证制度的经验做法,全面推广普及居住证制度,真正为在我省城镇化居住、生活的流动人口提供均等服务管理。要围绕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积极推动政府相关
部门出台外来人口及其子女在上学、就医、住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外来人口在城市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公安机关社会治理能力。要以全省推进城镇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以基层派出所为重点的实体建设,按照《生干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派出所基础工作的决定》要求,力争两年时间内实现1镇设置1个派出所,同时采取精简机关、新警下基层等有效手段,保证基层派出所警力达到县总警力的40%以上。要进一步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为重点的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社区民警“双向积分”考核,开通社会警务工作信息平台,力争在2014年上半年全部完成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真正把社区警务室打造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
五、扎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总书记指出,“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住在城中,更是幸福在城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既要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人民幸福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公安机关担负着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重职能,只有把严格公正规范执法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体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方位,依法保障
群众合法权益,让他们平等地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推动城镇化和工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要继续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按照《陕西省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三年规划》部署,着力从健全执法制度、加强执法管理、强化执法监督等方面下工夫,切实规范公安机关执法行为,全面推向“阳光执法”模式,最大限度向群众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进度和执法结果,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规范执法的能力水平,努力为全省城镇化建设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
翟四虎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没有人口的集聚,就没有城市的构成,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出发地点和落脚点必须体现现在作为主体的“人”的身上。人的城镇化重点在农民工市民化。当前,农民工市民化面临关键时期,一方面,农民工在城镇居住呈长期化趋势,其中的绝大部分即使不放开户籍也要留在城镇,市民化的现实需求很强;另一方面,农民工长期融入不进城市社会,长期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累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风险。在此背景下,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紧
迫性。
我省已具有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基础、经济基础和实践基础。其一,2012年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689万人,在省内就业的有359万人,其中举家外出、脱离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农村人口达140余万,且在流入地居住趋于长期化;占农民工总量40%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意愿强烈,构成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基础。其二,近几年我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GDP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力不断增长为农民工市民化奠定了经济基础。其三,2010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加大力度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到2013年底,全省累计办理进城落户农民406万人,完成“十二五”期间600万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目标任务的67.67%。进城落户工作促进了我省城镇化率的快速提升,2012年我省城镇化率达到50.02%,比2009奶奶提高了6.52个百分点;户籍登记城镇化率为37.09%,比2009年提高了6.89个百分点,年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城落户工作已成为我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动力力量,为农民工市民化奠定了实践基础。
但应当看到,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还
需要下大力气解决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流转问题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另外,还要消除农民工与城镇居民整体上的差距,比如农民工工资水平、参加城镇社会保障比例和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循序渐进。早IFA咋会呢布局上,要结合所规划地区社会经济状况,根据人口的就业结构规划城镇的布局和规模。要将人口、土地、居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纳入到统一的制度框架下,强调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要以新生农民工和举家迁移农民工作为市民化的重点群体,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结合移民搬迁和重点镇建设等项目,把中小城镇作为吸纳农民工落户的主要载体。
在保障措施上,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让外来常住人口在医疗、教育、养老、失业等方面与城市人口享受平等的权利。二是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途径。构建农村土地有序流动秩序,将农民完全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三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力度,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提高农
民共几页的稳定性,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并带动就业。强化农民工资支付同酬,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四是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努力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切实做好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后各项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参保缴费等工作,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保障房范围。五是加强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以强化输入地管理责任为重点,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利;以根据常住人口配置公共卫生资源为重点,保障农民工平等享受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以加强面向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以强化基层社会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农民工管理服务体系。
省政府副秘书长 张光进
进城,像城里人一样活着,是一代又一代农民苦苦追逐的梦。农民工作为探路者,迈出的脚步如何平稳落地?考问着政府的智慧和社会的良知。
一、“农民工”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切实解决的历史问题
在典型的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传统农民转化为市民通常是通过剥夺农村居民的土地、迫使农民进入城市并转为工厂的工人,实现了
由农民向市民的一次性全面转变。而我国城镇化起步、加速过程中,城镇建设铺排大、起点低的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作为支撑。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力得以释放、生产要素流动解冻,农村相对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并成为城市的生产者。在此过程中,虽然相当数量的农民实现了职业、工作地域、居住场所的转变,但是由于制度上的二元结构和其他因素的制约,并未像西方国家那样经历从农民向市民的彻底转变,而是因其固有的“农民”身份,使绝大多数农民工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成为市民。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民工要转变城市民,就必须经历由农民到农民工、再由农民工到市民的转变路径,因此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这一群体称谓和现象。
农民工的形成历时长,成因复杂,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群体性和时代性特征。从总体来看,农民工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今天,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绕不过的话题。
二、分级分类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从“农民工”演变历程看,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模式呈现多样化。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以后,农业生产力得以释放,从而出现了农闲时出去找些“活”钱,农忙时回家收种的第一代“农民工”。市场大浪淘沙,孜然粉化分解了第一代农民工,这部分公民工大多数从事的工作是建筑业中的挖地基等重体力劳动,对城市生活要求不高,对融入城市停留在向往阶段,基本上会选择回乡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或者用户已有的积蓄在县城、乡镇从事个人经营。同时,也有一部分农民工经过努力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继续留在大城市生活。
80年代后新一代进城务工人员是改革开放后农村新生代或新成长起来的一代,农村对他们来讲只是一个出身或经历,其所受的教育和改革的成果,使其对城乡二元的感受不深,加上其教育水平、综合素质较上一代有明显提高,相对对融入城市、成为市民的愿望更为迫切,这一群体的很多人宁愿在城市漂着,也不远回到农村。
截止2013年年底,全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69亿元。要解决如此庞大的农民工问题,就要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意愿、农民工群体和类型等进行历史、理性、客观地分析,针对差异化需求分级分类解决市民化的问题。
其一,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能够适应市场优胜
劣汰,在城镇具有稳定工作和居住地,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务工人员,在自愿基础上转为所在城市的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权利。
其二,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把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转移农民市民化的主要载体。相对于大中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大、城市化成本最小、进程门槛相对较低,可通过产业和服务转移,增加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就业机会,把小城市作为就近有序地成本转移农业人口、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优选地,把小城镇作为首选地,使二者对城镇化的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
其三,加快建设农村社区,促进农民就地市民化。通过科学规划,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使农村社区成为农民市民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城乡一体化是农民市民化的根本途径 城乡二元结构造成我国城市和农村在政策、规划、建设等方面长期割裂,严重阻碍二者的健康发展。在新型城镇化中,要突出体现城乡一体化。一方面是要加强现有政策的宣传,抓好现有政策的兑现落实;一方面要适应新型城镇化要求,促进农村
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一体化。
1、推进农村和诚实一体化规划建设,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首要任务是在农村实行与城市统一的规划建设标准,加快完善农村讯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市民化过程中对服务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二是通过加大大政府直接投资力度、扩大转移支付规模增加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的投入能力,使规划蓝图变为现实。
2、实行城乡一体化保障政策。截止2013年年底,全国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分别达到4895万人、5018万人、7266万人和3740万人。拿最高的工伤保险7266万人计算,单项保险参保率只有27%,覆盖面还比较低。而公平、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是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的重要条件。其重点是打通城乡各项保障政策,实行城乡统一的医疗、养老、失业等政策。要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实现城乡之间保障政策互联互通。
3、确保农民与市民拥有同样财产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依法维护农民与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要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农民财产权的确立与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用益物权的流转,将会促进一部分农民转化为职业农民,拥有土地流转收益和务工收入双重保障,其市民化的动力更强,市民化后的生活更加可靠。
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王卫华
城镇化的根本在于人的城镇化。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解决“三个一亿人”的问题,对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做出了具体、形象的阐释。特别是解决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尤为重大。
一、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的平均水平。2012年3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城镇化展望》,预计到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将会达65%-70%,认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来源于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城镇化的推进。斯蒂格列茨也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的两大主要因素。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农民变市民,36
人均生活消费将增加3倍以上;同时,每年增加1一个城市人口至少可以带动10万元左右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说假如3亿农村居民便城市居民,就可以创造3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需求,带动相关服务加速发展,这将为中国扩大内需提供最强大、最持久的内生动力。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推动中国城镇化,农民工的市民化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达到近3亿人,不到4个城镇人口,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北京、上海等地甚至达到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正常运转、产业正常发展、社会事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劳动群体,成为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大量的进城农民工虽然被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没有普遍地、均等地惠及农民工阶层。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脱离农村社区组织,脱离了家庭,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的比例高达84.5%,愿意回农村定居的只有7.7%,但由于户籍的限制,有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应有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愿望和诉求难以顺畅表达,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合理安排,将会演变一个流动不定、动荡不安、没有出路的群体,带来社
会结构的严重失衡。
三、妥善做好农民工市民化的利益维护
一是完善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土地权利保障机制,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宅基地、农房和集体资产投权更大的处置权,农民可在自愿基础上探索多种形式转让土地、宅基地、农房和集体资产股权等。二是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健全农民工职业教育和技能配U型你体系,把扩大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稳定就业作为重要任务。三是按照体现公平、优先照顾的原则,将农民工纳入当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发展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畴,保证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四是建立覆盖农民工的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市保障性住房和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农民工纳入统一社保体系。五是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提高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农民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城乡居民身份统一、机会均等、权利平等。
四、全力做好新型城镇化的用地保障
转变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坚持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按照“一个基本前集体、两个重点途径、三个政策组合、五个层次分类”的基本路线,谋划
和做好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保障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严格保护耕地;两个重点途径,就是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三个政策组合,就是用足现行政策、创新实践探索、争取中央支持;五个层次分类,就是按照关中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和农村新就业城市改造、“空心村”治理和乡镇、学校、村庄撤并后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力度,推动低效用地二次开发,提高城乡土地利用率,促进城镇持续健康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方为峰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推进转型的战略选择,更是涉及全局的重大经济问题。
一、加快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历史看,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同步推进城镇化。
(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在带来消费者需求大幅增长的同时,还会产生诸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巨大的投资需求。
(三)城镇化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
动力。一方面,让你口向城镇转移,可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占有量和农业现代化规模水平,又可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使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更协调,资源配置更高效,缩小地区差距。
二、农民工“半市民化”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
按目前统计口径,全国现有6亿元多城镇人口中有1.67亿是在城镇居住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以家属,占城镇人口的27.5%,他们长期在城镇生活,却没有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仍处于“半市民化”状态。主要原因有:一是以户籍为主体的城乡二元制度改革明显滞后,和户籍制度挂钩的土地、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还没有跟进调整。二是城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依然不足。尽管近几年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基本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仍难以适应城镇化的需求。三是农民工市民化投入的政府间分担机制仍不健全。四是城市管理机制与社会结构变化不相适应。大量农民工进城,到支撑是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化和多层化,如果外来农民工长期缺乏应有的权益诉求和保障机制下,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我省已经具备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条件
(一)我省城镇化进入了人口转移型城镇化向结构转换型发展的转折时期。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已超过50%的历史拐点,标志着人口转移城镇化阶段已基本完成,进入了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的历史阶段。
(二)我省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加速阶段。近年来我省经济持续走在上升通道,工业经济增速连续几年处于全国前列,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高了强大动力。
(三)农民工进城意愿强烈。据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调查显示,我省一些地区近80%的农民工希望落户城镇,新生代农民工对进城落户愿望更为强烈。
(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我省“十二五”民生支出累计达6390亿元,公共服务设施和水平滞后的局面得到明显缓解。
(五)积极探索了城镇化发展新模式。我省各地积极探索,涌现出了“杨凌模式”、“东樊模式”等许多好的做法,为全省城镇化发展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
(一)加快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强化推动作
用。一是力争三年内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工作,使土地流转法制化、规范化。二是要创新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二)健全四级城镇体系,强化引导作用。一是发挥省市共建大西安政策合力,全力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二是细化落实“一市一策”,做大做强宝鸡、渭南、咸阳、铜川等区域中心城市。三是依托关中环线和京昆、福银、包茂等交通干线,做大沿线县城,培育城镇群。四是继续推进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镇。
(三)健全就业、教育、卫生、社保和住房等五项公共政策,强化障碍作用。一是推动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二是实现教育政策的城乡统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水平好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政策及医疗保障政策的城乡统一。四是推进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城乡统筹,提高社保基金的统筹层次,改进转移接续制度。五是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
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省环保厅厅长 王成文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能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正真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新型城镇化发展才能有保障。我省是农业大省,推动新型城镇化,是促进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重大战略,是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内需,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现实选择。
我省近年来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思路,大力开展西咸新区等城镇群建设,推进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和陕北扶贫搬迁,加快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城镇化建设取得好的发展,农民工市民化步伐明显加快,有120多万由农民变成市民。但农民比例偏高,收入偏低,城镇化率好不够高,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之路还很长,需要不懈努力。在新型城镇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突出资源集约节约和生态环
境友好,加快生态经济发展,走集约、智能、绿色、环保、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统筹均衡发展,做到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突出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美丽陕西建设。
二、增强承载能力。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布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集聚辐射功能。突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走以小城镇为重点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县域和重点镇。要根据发展基础和环境容量,通过扩容提质,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和综合能力建设,突出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三、是注重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本质就是人的城镇化。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要高度重视城镇规划,城镇的规划,公共服务等都应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围绕人的需要发展。要消除一切对农民工歧视的政策,让农民能够凭借土地权利参与并分享城镇化利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进城镇农民的后顾之忧。降低进城门槛,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户籍界限,统
一户籍管理,逐步放开农民进城落户限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
四、强化产业支撑。有了产业才有就业,“乐业”才能“安居”,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过去的城镇化,主要是盖些楼房,修些街道,大多存在“规模式扩张”现象,既没包含人的城镇化的应有内涵,也没有考虑到合适的产业支撑。这样的城镇化,显然不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应该有巨大的产业做支撑,而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产业培育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市场和人才等条件进行分析,推动城镇化,不可能产业形成了再城镇化,也不是把城镇建设好了再去考虑什么产业,二者是同步协调推进的。城镇化必须有产业支撑,不能简单造成,要将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五、是做好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不是城市“吃掉”农村,而是城乡融合、互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我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他们渴望像城市那样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享受市民那样的待遇。我省正在开展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镇的体系规划,统一规划布局,把重点示范镇建设、撤乡并镇、小村并大村、空壳村整治、村庄建设、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同步安排基础设施建设,45
强化环境、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功能。同时,要尊重农民意愿,保持乡村风貌,做到舒适宜居、方便群众。
省住建厅厅长 杨冠军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建设“三个陕西”的客观要求。新型城镇化是以产业支撑,以提升城镇吸纳能力和以人为核心,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一、农民工问题难点多、数量大、时间紧迫
农民工概念作为我国特定时期户籍制度下的产物,目前这一群体已经超过2.6亿,他们长期在城镇从事生产劳动,是=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动力,他们虽然被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但却没有真正享受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住房、子女上学等社会保障问题尚未解决。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到流入地落户或长期居住、或者到近城镇落户,使长期在城镇工作生活的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已经成为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的必须破解的难题。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
促共进的城镇化新路经。从2013年-2017年,我省城镇化水平将由目前的50.6%提高到60%,即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对我省来说,就意味着每年约有76万农民进入城镇,城镇化的推动将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将为我省建筑业加快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的发展空间,大量的工程建设量必将需要更大量的农民工参与其中。
建筑业的发展为农民共提供了大量就业、增收机会,而农民工也为城市建筑发展的方方面面贡献着力量,建筑业、建筑业农民工和城镇化建设三者之间紧密相关,相互促进。
二、我省建筑业农民工工作为农民工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面临以下几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按照十八大报告要求,下一阶段我国将力推农民工的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实质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根据我省《2012年陕西农民工调查报告》,2012年,全省农民工总量达到662.9万人,建筑业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23.6%,突破制造业成为农民工进城后的第一大就业方向。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必须要面对的重要一环。
农民工在农村是农民,进城从事建筑业就应该逐步过渡为建筑产业工人。目前,做好建筑业农民
工专业化、职业化工作主要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农民工缺乏对生活、工作的长期规划,参加技能培训率、持证山岗率和合同签订率低,维权意识淡薄,导致农民工自身权利无法保障。
2、社会保障难以落实。一是由于城镇医保、社保跟新农合、新农保相比缴费基数要高得多,农民工即使到城镇工作,也宁愿选择缴费低的新农合、新农保。二是农民工进城后存在逐步落实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种社会保险的问题。
3、同工不同酬。建筑业农民工不能享受与其他产业工人、农民工同等的待遇。他们工作环境、住宿环境较差、岗位危险程度高,社会地位低下,这些不平等使得建筑业难以留住人才,稍有技术、有条件的都不愿意留在工地。
三、探索实施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管理推进农民工专业化、职业化
经过对我省建筑业发展情况的调研,结合我省建筑业农民工现状,计划利用1-2年时间,在全省推广建筑业从业人员实名制,通过落实从业人员实名制,规范施工现场管理、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和从业人员执业行为;提高劳务队伍整体素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持证率,推动建筑劳务人员
职业化和社会保障水平。
通过推行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实现建筑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推动破解农民工问题,把建筑业农民工变成有技术、享受社会保障、稳定的劳务服务群体,将劳务企业变成总承包企业的组成部分,将建筑业公民工变成工人。进一步探索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解决将劳保统筹基金与建筑农民工社会保障结合的使用政策,提高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
省科技厅厅长 李明远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建设等支撑引领作用,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我省城镇化。
一、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实施科技项目为抓手,围绕生物种业、旱作农业、现代果业、禽畜绿色养殖、食品加工等重点领域部署创新链,努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着力提高深精加工和终端产品比重。鼓励农机科研机构开放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装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
2.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应用。以县为单位,在全省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惠民专项,推广应用、转化一批农业领域的成熟技术和科研成果。继续开展“千人进千社、千技惠千村”行动,选派首席农艺师进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重要环节,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3.抓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配合科技部推进“一城两区百园”结盟工作,加快省农业科技园区创业投资基金设立工作。启动省级农业科技园建立,利用4年时间建设30个基础设施完善、主导产业明确、科技水平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农业园区。加快我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中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4.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继续推广提升农技服务“大荔模式”,最大程度解决农技推广难题。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骨干作用。
二、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
5.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根据关中、陕北、陕南各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素禀赋和比较优
第五篇: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一解)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编者按《河南日报》刊发的“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十八谈”之许昌篇《求客观规律之真》及“何平感言”《成事唯真》,道出了许昌在求真道路上、在发展征程中、在干部队伍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审时度势地给出了市委、市政府实现“十二五”总目标的现实路径,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奋进,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为了把对“一文九论”特别是“十八谈”之许昌篇的学习和讨论引向深入,本报自今日起推出八篇系列解读文章,分别从推进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创建工作、改善民生、破解发展瓶颈、练就发展本领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解读,意在动员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研读《求客观规律之真》这篇文章,进一步增强加快转变领导方式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和运用规律的能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求客观规律之真、务科学发展之实”上来,在推动许昌科学发展的征程中,把“求真”进行到底。
(一)当一个人走到十字路口,必须选准前进的道路;当一个地方的发展进入重要关头,必须明确发展的路径。
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面对“十二五”发展的繁重任务,许昌路在何方?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根本路径。
(二)确定这一路径,是基于对宏观形势的科学把握、客观规律的清醒认识、许昌现实的深入思考。
从宏观形势看,中央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路径,就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许昌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必须突出新型城镇化这个战略重点,坚定不移地走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从城镇化发展规律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城镇化率应超过30%;当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时,城镇化率应在60%以上。我市去年人均生产总值已经突破4000美元,城镇化率只有41%。求客观规律之真,加快新型城镇化就是历史的必然、不二的选择。
从许昌发展现状看,目前全市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在“三化”发展中,目前全市工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二位,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8.6%,农业现代化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特色,而城镇化却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各种矛盾的焦点。不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就难以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就难以加快,“三化”协调发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投资和消费需求就难以扩大,经济社会发展就难以持续。推进许昌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这是形势的要求、规律的必然、现实的抉择。(三)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里? 新在以人为本的目的上。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受益,让全市人民的生活更宜居、更美好、更幸福。
新在产城融合的内涵上。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为城建城、为城造城,更不是忽视或削弱现代产业发展,而是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把现代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把现代城市建得更快更美,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新在城乡统筹的路径上。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重城不重乡,而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让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三新”是原则、是精髓、是要义,要科学把握、始终坚持。(四)谋定而后动。市委、市政府引入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结合许昌实际,提出了“带状城市、组团布局、向心发展、城乡统筹”的基本思路和“一中心、五组团”的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中心市区、县市城区、中心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次布局合理、城乡协调、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体系,在规划建设上突出“带状、组团、中轴、统筹”四个特色。
“带状”就是借鉴国内外一些城市沿海、沿江、沿内陆路桥带状发展的经验,依托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港澳高速公路,与郑州呼应对接、联动发展,建设带状城市,克服“摊大饼”模式带来的“城市脖。“组团”就是建设“一中心、五组团”,以市区为中心,以城际快速通道为连接,在中心市区和禹州、长葛、襄城、鄢陵、新区五个组团之间,构建半小时通勤圈、经济圈、生活圈,形成布局环状拱卫、产业错位发展、功能有效互补的现代城市发展新格局。
“中轴”就是传承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做法,在中心市区和许昌新区之间规划中轴线,一轴连双城。
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魅力。按照这一规划而行,许昌的新型城镇化必将生机无限、魅力无穷。
(五)对于习惯于抓农业、抓工业的领导干部来说,加快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新课题。关键是重运作、抓重点、干起来,变宏伟蓝图为美好现实。
(六)要坚持规划引领。
盖房子要先画图纸,写文章要先拟提纲。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个宏伟工程,就要先做规划。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决定着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规划要全覆盖。江苏省通过在全国率先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重庆市提出“全域规划”的理念,把整个重庆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按照“五规合一、五规同向、五规同步”的要求,加快编制各项规划,尽快形成从中心到组团、从城镇到农村、从总体到单项,配套完善的规划体系,靠规划引进项目、靠规划优化布局、靠规划引领发展。
规划要有特色。我们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既要高水平,又要有特色。彰显特色就要坚持“开门”搞规划,把规划部门的专业优势和领导的思考、当地的实际、群众的意见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引入现代理念,注重融入文化元素,注重发挥生态优势,着力打造精品和亮点。规划要重执行。规划一旦形成,就要通过一定程序确定下来,使之具有法律效力,严格执行,不能变通,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尤其是在城乡建设规划没有确定之前,要严格控制各项建设,防止出现新的建建拆拆的浪费。(七)要加快建设步伐。
加快新型城镇化,既能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又能优化环境、改善民生,可谓一举多得。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推进。
要抓好项目。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二、三产业发展,推进城中村改造,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每年谋划、引进、建设一批城镇化项目。对确定的重点项目要紧盯不放、积极推进,尽早建成、发挥效益。
要突出组团。五个组团在许昌已客观形成,是全市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点。要在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城镇体系的基础上,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主体功能区的理念,深入研究自身定位,选准主导特色产业,加快产城融合,循规律、掏真劲、重特色、有作为,各展所长、竞相发展。
要育好龙头。许昌新区是全市新型城镇化的龙头、先导、示范和重中之重。要按照“四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主副两中心、四区加两翼”的空间布局,坚持主副中心优先、基础设施优先、产业集聚优先、群众利益优先,迅速启动建设,尽快形成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局面。
要加大融资力度。在不断增加财政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投入的基础上,搞好市场运作,通过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加强与大型企业和财团的战略合作、城镇化项目招商、发行城市债券、引进民间资本、采取BT、BOT模式等多种途径,广开“钱路”,融资聚资。(八)要做到建管并重。
常言说,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要把建管衔接、建管并重贯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
管理靠队伍。要健全完善城镇、社区专业管理队伍,吸纳社会各界人员参与,做到时时处处有人管,消除管理死角。
提升靠技术。要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做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拓展、提升数字化城管中心的功能,使城市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长效靠机制。要围绕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景观道路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当前要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搞好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九)要强化产业支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拉美国家为“城”造“城”,重城不重业,出现很多“贫民窟”,陷入了“拉美陷阱”。我国一些地方也出现了“睡城”、“鬼城”等现象。实践证明,忽视产业支撑,城镇化不仅难以持续,还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突出抓好“一带十区二十个产业集群”建设,尤其要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积极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每个产业集聚区都要致力培育一到两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主导特色产业,使产业集聚区真正成为产城融合的载体、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引擎。
(十)要加快城中村改造。
过去一代人要建几次房,通过城中村改造,建一次房可以几代人住,既能减少浪费,又能住得更好;既能节约土地,又能造福群众。这是一件改善民生、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大事、实事、好事。好事一定要办好。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坚持群众利益优先,坚持政府在经济上“零收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政府主导、依法和谐拆迁,坚持先安置、后拆迁等各项工作要求,各地要不折不扣落实,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在城中村改造中,尤其要注重做好群众工作,坚决制止私搭乱建,统筹解决好拆迁群众的就业、保障等问题,让群众愿意拆、搬得动、能就业、有保障。(十一)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可以奋发有为的广阔舞台已经搭建。关键要遵循规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谱写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篇章,开创“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十二)路在脚下,让我们一起齐步走、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