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文学之路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0:0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求索文学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求索文学之路》。

第一篇:求索文学之路

求索文学之路

——求索文学社2013上半学期学期工作总结站在岁末,透视过去的一学年,工作的点点滴滴时时在眼前隐现,回眸望去过去的一幕幕,在不知不觉中充实眼睑。

求索文学社是广东药学院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属下的校一级社团。前身是创立于1988年的广药文学社,于2003年更名为“求索文学社”,是广药文学爱好者的聚集地。

《广药文学》、《杂坛》、《新绿洲》、《百草园》是我们走过的足迹,《心跳》、《求索》是我们的求索之路,求索文学社一步一脚印走过了二十多年。我们在一直努力寻找一片属于广药学子的文学星空和绿草地,秉承”路漫漫求索“的社团精神,努力打造适合学校文学传播与交流的方式,让广药人留下属于自己的成长足迹。

以下就求索文学社在过去的一年里的工作做一简单总结。

开学伊始招新结束后便开始了内部培训,此次培训针对各部门均有细致而详尽的培训。而在一学年结束后又再一次进行培训,以达到复习巩固并再一次得以提升的目的。在培训过程中,不但有各部门的培训,而且还对社员的文学常识及文学写作方式等做了培训,极大激发了社员对文学的热爱。

其次,我们进行了一次优秀部门的评选活动。并成功评选出了编辑部为优秀部门,号召全体文学社成员向编辑部学习,并有编辑部进行经验总结。此项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并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干劲。

我们还要求每月社员交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可以使随想或者语录。并通过定期审稿推选出优秀文章发表在文学社微博,存稿以待以后出版。我们进行了军训征文活动,并进行读书交流会。此次军训征文主要以军令状形式发出,得到广泛响应,获得大量投稿,在经过反复审核后,最终出版军训特刊《燃魂》。此次征文使得新生进入角色,并熟悉文学社工作流程,而且是全体新生对文学社有一个简单了解,可以说是办的比较成功的。

接下来在社联策划大赛中,我们文学社举办的活动是“广东版一站到底”。本次举办“一站到底”活动迎合大学生普遍提升自己、丰富校园生活的需求,对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有助于推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活跃广大高校大学生文化生活。

在内部活动积极准备的同时,我们一直努力进行与外校和其他各文学组织的友好关系,其中包括三校交流会等。对外交流使得在互相交流心得的同时获得很多新的经验,并吸取了很多新的知识,结交了很多朋友,为文学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之,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们文学社努力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虽然提高了很多,但是也面临到了很对困境,像资金困难、人员内部团结度不够等。所以需要认真考虑目前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积极处理。

求索人,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步。

第二篇:我的语文教学求索之路

我的语文教学求索之路

郓城一中鲁凌波

我的语文教学之路,教训多于经验,失败多于成功,在此写出,希望能唤醒起青年教师以此为鉴,少走一些弯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学毕业分配到县一中工作,刚一开始,也真是豪情万丈,认为凭自己四年本科所学,“满腹经纶”,对付一群黄口乳牙小儿,“杀鸡焉用牛刀?”,岂不是大材小用,真有一种“使君但用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气概。记得第一课上《雨中登泰山》,讲到那几股大水时,一时兴之所至,联系王熙凤的出场,大讲特讲“先声夺人”的出场艺术。当时感觉好极了,四年学到的东西,不卖出来更待何时,于是课堂上经常是我唾沫飞溅地一讲到底,根本没问过学生效果如何。上班两个月后,学校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先在年级初选,我自信满满报了名,自信会一路过关斩将,拔得头筹。上课时,我发挥自己的“特长”,一堂课纵横捭阖,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洋洋洒洒讲下来,结果却被淘汰出局。我被打了一闷棍,如坠五里雾中,问了年级主任,主任说不能一讲到底,要调动学生学习,我很不以为然,认为评委是外行,心里愤愤不平,怀才不遇之感顿生,感觉让这些人评课是对牛弹琴。期中考试结果出来,我教的班成绩几乎在平行班亮了红灯。我的头有些大了,这到底是怎么啦?到底应该怎样教语文?一篇课文包括字词句段、语修逻文,这么多内容,老虎吃天难下口,到底应该学哪些内容呢?教师不讲,如何让学生学习呢?我陷入迷茫之中。

过了一段时间,省教研室在诸城实验高中举行省青语会年会,我幸运地参加了。这次会议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郑晓龙、程翔、李卫东老师的课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郑晓龙老师上的《祝福》,引导学生的思考一步步走向深入,对课文的解读非常有深度,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回来后,我一头扎进学校资料室,找出来《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当时我的阅读是有选择性,主要读的是名师课堂实录或教学设计部分,看完后,一字不漏地抄下来,这样的实录我抄了起码有厚厚的三大教案本,我感觉这部分内容能直接“搬运”到课堂上。当时听说发行了“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的光盘,也买回来一些,一遍遍地观看,看上几十秒,按上停止键,记录下教师讲的每一句话,也“搬运”到我的课堂上。就这样,不得已抛弃了原来的“讲析”式。一开始也真的是“生搬硬套”,连“嫁接移植”都谈不上,不是“比着葫芦画瓢”,而是“比着葫芦画葫芦”,开头连“葫芦”也画不像,更不清楚人家设计教学的意图。时间长了,慢慢地有了一点感觉:“这个问题问得好,能把全文给统领起来。”“这几个问题串起来,形成问题链,能引导学生的思考步步深入。”就这样,由一开始“比着葫芦画葫芦”都画不太像,逐步到基本上能“画”得像“葫芦”,再过渡到“比着葫芦画瓢”,上课也逐渐找到感觉了,这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可以得到验证,学生思考深入了,回答问题气氛热烈了,我上课也感觉轻松了,课堂也和谐多了,我尝到了“画葫芦”的甜头。在艺术上,这叫“模仿”。一开始,我对自己的这种做法感觉有点难为情:这不是照抄照搬别人的么?后来看了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文章,找到了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变得心安理得起来。叶老在《弘一法师的书法》一文中说:“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摹仿,终于独创。不摹仿打不起根基,摹仿一辈了,就没有了自我,只好永远跟随人家的脚后根。但是不用着急,凭真诚的态度去摹仿的,自然而然会有蜕化的一天。从摹仿中蜕化出来,艺术就得到了新的生命——不傍门户,不落窠臼,就是所谓独创了。弘一法师近几年来的书法,可以说己经到了这般地步。可是我们不要忘记,他是用了多年的苦功,临摹各体的碑帖,而且是写什么像什么的。”从此,我也是真诚地摹仿,一步步,由临摹到其形,逐渐到“形神兼备”,“写什么像什么”了。在这一阶段,我潜心钻研了一些名家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如钱梦龙、魏书生、于漪、宁红彬的课,受益非浅。只不过这一阶段特别漫长,直到现在还没有“脱胎换骨”,到达“独创”的境界。

当时的语文教学现状如同叶老早在上世纪40年代所说的“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可是学生的吟诵的功夫太少”,教师忙于对课文进行琐碎的分析,甚至绞尽脑汁不惜牵强附会地挖掘文章的微言大义,拆碎七宝楼台,做一些焚琴煮鹤大煞风景的事,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吟诵、感悟、体会,而是如同外科医生似的用冰冷的手术刀对文章进行七零八碎的切割,缺少对文本鲜活生命的切身触摸与对文本生命体温的亲切感知,不是深入文本融入文本与文章一起歌哭一起沸腾一起燃烧,而是远远地站在岸边不动声色地冷静客观地远距离观照,语文的生命活力、温度降低了,生命情感稀释了,淡薄了。

幸运的是,我发现了一条适合我的语文教学的途径——诵读。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朗诵方面的特长,从事教学不久,学校举办一次师德演讲会,我演讲完,有位老师对我说:“朗诵的很好,普通话也好。”我将信将疑,后来每次朗诵课文,特别是感情较激昂、情感变化幅度较大的诗文时,朗诵完毕,全班同学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二十年后,我所教的第一届学生聚会,同学们说,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语文课中的朗读,有一次学习一篇文言文,我分别用几种不同的声调、语气模仿几个人之间的对话,当时逗得全班哈哈大笑。这样的细节我完全忘记了,而学生还记得清清楚楚。我认识到,好的范读具有感染力,能够引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发挥很好的引领作用。另外,要加强具体的指导,每一句甚至句中每一关键字词,读的高低快慢轻重,都要先给学生讲清这样读的道理。朗读的关键是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先让学生读,然后教师示范朗读,发现问题后再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如此螺旋式地循环,学生感觉得深切,学习起来也容易产生兴趣。在这一阶段,我反复观赏张家声、苏民、濮存昕等名家的朗诵,反复揣摩,模仿,然后到课堂上朗诵,基本上能做到惟妙惟肖,“使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使其语皆若出于我之口”。

这一时期,我参加了菏泽市髙中语文优质课比赛,当时抽到的课文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经过我反复思考,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学习具体内容加以概括的方法,体会作者深沉的感情”,由于教学目标定位较准,较集中,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训练,另外,普通话朗读也比较有感染力,获得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当时我所崇拜的语文界的一些名师,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确实很高,经常在全省乃至全国开设公开课、示范课,这些老师的课堂大都经过老师的精心备课,细细雕琢,课堂问题的设计体现了老师的匠心,整个课堂节奏或如行云流水,或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如赏名园,渐入佳境。或是情感的陶冶,或是思维的锤炼,听这样的课,如品佳茗,唇齿留芳,回味悠长,确实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但遗憾的是,据一些知情者介绍,有些老师所教班级的成绩并不好。当时我也出现了这种问题:上课气氛很好,学生也愿听,但教学成绩上不去。问题的症结是什么呢?后来,我才明白,是因为把主要精力倾注到课堂教学艺术上,轻视甚至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如作业、辅导、检查等,认为这是一些烦琐的机械性劳动。

不得已,我开始了第二次转向,走向了另一极端,那就是注重对学生学习的管理,而不注重研究教学设计,不注重钻研课堂教学艺术,老师沦为工地上的监工或者工头。当然,这样做很“敬业”,做到了嘴勤、脚勤、眼勤、手勤,经常苦口婆心地劝导学生要好好学习,经常向教室跑,看学生是否认真学习,经常“批”作业,注意不是“批改”,而是“批”,主要是“批”学生谁认真做谁没有认真做,至于作业中暴露的问题,这样的老师是无暇顾及的,有时主要是不愿顾及的。这是一种在高压管理之下的强制性的学习,在这种管理下,学生的考试成绩可能一时也不差,但这绝不是可持续性的发展。就语文学科来说,因为老师只是单纯机械地管理学生的学习,没有对汉语言文学中优美的字、词、句、篇的涵咏、品味、鉴赏,不注重对理解、分析、综合、概括、鉴赏、评价、表达等方法的指导,缺少对语言文字中美的规律性的揭示和引领,语文的优美、语文的味道全都荡然无存,长此以往,会败坏学生的学习胃口,扼杀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的学习厌倦,甚至是终生对学习的恐惧与厌恶。

后来才明白,教学与管理应该是教育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在我的教学历程中,有几次重要的会议对我影响特别大,其中有一次是市教研室在菏泽一中新校区召开的中学语文实践性活动教学现场会。会上韩建华主任介绍了“一体两翼”语文教学观,即“语文活动为主体,阅读与写作为两翼”。这对我的思想有很大震动,正如一首诗所说“终日寻春不见春,日日踏破陇头云。归来却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如同电光石火般,一下子点醒梦中人,长久苦苦思考不得其门而入的问题,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我当时就意识到,“一体两翼”是撬动语文学习的强有力的杠杆,是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强大武器,抓住了这些,就真正抓住了语文学习的“牛鼻子”,这才是语文学习形而上之“道”,而其它教学方法只是“术”,是形而下之“器”。

回到学校后,我积极发动学生,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积极鼓动学生参加各类作文大赛。有多名学生获得各种奖项,凑巧的是,我女儿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在北大举办的全国作文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全国仅有五十名,她因此获得山东大学等髙校自主招生资格。我在课堂上经常抓住合适的时机,利用教材内容,开展课堂辩论活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课下査找资料,小组分工合作,课堂上唇枪舌剑,经常是争得面红耳赤,学生的思想在辩论中逐渐变得深刻而全面,胆量也逐渐大了,不少一开始站起来回答问题就腿哆嗦、声音颤抖的学生也敢于大声讲话了,不再嗫嗫嚅嚅,语言表达也变得流畅了.2010年学校派我率领学生代表队赴青岛参加“海峡两岸高中生辩论赛”观摩,2011年我带队参加在潍坊举办的“山东省高中生辩论赛”,第一次组队参赛,获得了全省第五名的成绩,其中郭大庄同学获得“山东省最佳辩手”称号,因为这次获奖,郭大庄同学获得了山东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资格,并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因他出众的辩才、广博的知识面、机智灵活的反应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折服了所在小组的所有专家教授,获得自主招生考试小组第一名,自主招生考试A等资格。由于自主招生考试的成功,极大了激发了他的学习潜能,使他最大限度地放下了高考的思想包袱,高考时考出了653分的好成绩,被山大录取分数最高的数学学院泰山学堂录取。在2012年在东营举办的山东省高中生辩论赛中,我带领的辩论队获得了大赛季军的好成绩,我也获得了最佳指导教师的称号,并于同年暑假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高中生辩论赛”,获得“优胜团体奖”。我意识到,参加各种比赛的意义最重要的不是获奖,而是在此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了全方位立体式的锻炼,将使其终生受益,这才是比赛的最大收获。

除辩论赛外,我组织排练的课本剧演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年学校课本剧大赛完,当天我写下了一则日记:

12月10日。今夜我们排练的课本剧《威尼斯商人》获学校课本剧评比第一名,两周的心血没有白费。参加演出的几名学生都是艺术生,文化科成绩较差,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也不好,平时背课文一周也背不过二三百字。但莎翁长达五六百字的长篇独白却背得滚瓜烂熟,演得也惟妙惟肖。这又一次证明了,语文活动是促进语文学习的强有力杠杆,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又加上比赛荣誉感的刺激,强化了学生的意志和坚持。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确实能将语文教学带入一条光明的前途。

除了“一体”,在语文教学的“两翼”方面我也做了一些探索。先说阅读,我尝试带领学生进行了“主题性阅读”“专题式阅读”,打破了课本单篇课文的限制,进行了集成块式的阅读。如学习苏拭的《赤壁赋》时,不局限于这一篇,联系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及课外苏轼的诗文,学习了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一系列诗文及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的部分章节,力图使学生对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于苏轼诗文的思想及艺术有一个总体的观照,不至于断章取义,笼统地认为苏词只是一味豪放,苏轼思想只是一味旷达,而是有痛苦,有感伤,有无奈,有孤傲,所谓旷达只是力图忘却痛苦的努力挣扎。

在写作方面,我痛感命题作文经常不能命到学生的心坎里,有较大的随意性的弊病,努力实施生活化写作、读写一体化写作及微写作。所谓生活化写作,就是努力挖掘写作的生活源头活水,以学生关心的当前社会的重点热点问题为作文题,倡导学生以公民姿态写作,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已任、“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纵论关系大至国家大计下至百姓民生的时事。读写结合主要是从阅读中发现挖掘写作素材、写作题目,把读与写有机的对接,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如学习了《项脊轩志》,模仿其写法,让学生写《老屋记事》等散文;学习了《景泰蓝的制作》一文,让学生写《包水饺》等说明文。这样的写作,学生有章法可循,写完后,又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能深刻认识到文章写法的妙处。

我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就如同一台强大的发动机引擎,托举语文这架银鹰翱翔于语文学习的广阔蓝天。又如一首宋诗所说:“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今日中流自在行。”“一体两翼”就是托举语文这只“艨艟巨舰”的一江春水,而原来的苦苦寻觅,“枉费推移力”,而一旦一江春水浩浩荡荡而来,就使得“艨艟巨舰”“中流自在行”了。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今天的中学教学很容易使教师沦为类似体力劳动的纯机械的劳动。教师一味地做题、讲题、批改作业,机械、重复、单调,教学活动成了一项纯粹技术性的活动,教师“异化”为一种工具,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张扬,同一性的技术化教学,使教师失去了享有教学生活自由和幸福的可能和条件。但广大教师都明白,一个教师如果终生从事教育工作,那么其个人的教学活动在生命中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对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也是教师个人生命质量和生命厚度的体现,是教师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如果一个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其感到不自由、不幸福中度过的,那么教师的人生只能说是灰色的、悲哀的。无怪乎有人说,有的教师是把同一工作机械地做了十几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一个教师,今年的教学水平比去年不是提高了,而是原地踏步走,甚至是退步、下降,这是教师的悲哀。

要改变这种状况,从教师的阅读与教研着手,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前面提到过,教学风格的形成首先来自模仿,我这一阶段经历的时期很长,还是天资鲁纯之故吧。后来慢慢做到取诸百家,融会贯通,不死守、照搬一家,模仿、借鉴到一定程度,自己就要思考,在教学的哪个环节、哪个细小的地方有自己独到的发现、独特的教学创意,一点点加进去,这样,自己的教学设计逐步多了起来。另外,在参考别人的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思考别人巧妙的设计是从什么角度考虑的,同样的课文、相类似的章节,自己能不能也想一个好的设计呢?这样就从模仿逐步走向创造了。再进一步,借鉴多了,思考深入了,就要进一步思考:这种好的教学设计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在支撑?这就促使你阅读一些学科教学论、课程论以及教育理论类的报刊、书籍,看了后你会明白,原来好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它遵循了这样一种教育教学规律。我逐渐迷恋上了理论思辨,有时候深入阅读一些名家对于某一问题的条分缕析的论述时,你会为其对这一问题探讨的深入透彻而折服,它能把你带入一个你想探索但不得其门而入的崭新的新天地,你会感受到理性探索的愉悦,这种愉悦远胜于物质方面的快感。我逐渐系统思考语文教学的一些根本性、规律性的问题,由“如何教”逐渐过渡到“为什么这样教”“为什么不能这样教”上面的思考。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问题、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关系、一堂课的教学节奏问题、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课核及主问题的设计、课堂的拓展及延伸等,逐渐认识到,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一阶段,我一方面继续关注名家的教学设计,另外更把目光投向了理论探索,特别是二王(王尚文、王荣生先生)的思想给了较大的影响,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王荣生的《语文科课堂论基础》中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及其弟子陈隆升“从学情视角观照语文教学”的思想使我耳目一新。还有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说理透辟,学理推演充分,使我畅游于理论探索的海洋。

我认为一堂语文课要给学生以理性的思索、以美的愉悦,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艺术的快感。课堂教学是要有艺术性,听一位老师的语文课,如果学生愉悦,听课老师也感觉轻松,上课老师也显得轻松,这证明老师在课前下足了功夫,如果老师上得吃力,学生及听课老师听得费劲,可以断定上课老师备课功夫没有下到,最起码是所教的课没有自己的“东西”。语文教学要有“干货”,“硬货”,不能掺太多“水分”。所谓“干货”“硬货”,是老师独立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独立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有没有“干货”是一个老师有没有上路的标志。我自己平时注意在这方面的思考,偶有些许心得,如教学《药》一课,把自己的心得整理了下来,发表在《语文学习》杂志上。

我感觉,教师阅读以围绕“问题”阅读效果较好,即围绕近期思考的问题去搜集相关的专著或文章熟读精思。它以教学中的“问题”为圆心,向深处、广处扩展。如《史记选读》的教学,课文多数是节选,我扩展到读《史记》中的完整章节,再扩展到读相关评论及研宄著作,如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及徐复观对《史记》的论述。再如教学《论语孟子选读》,我阅读了李泽厚的《孔子再评价》、鲍鹏山的《孔子传》《风流去》、杨义的《诸子还原》等。

2010年开始,我主持编写了一系列校本教材:《水浒人水浒情》《先秦思想之光》《中国古代诗词选粹》《中国古代散文选粹》等。在此过程中,促使我读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列子、荀子的书及相关论著,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梁漱溟先生的《东方文化及哲学》、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汉魏六朝诗》等。

另外,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我感觉应该再把视野放开阔些。如同画家作画,功夫在画外:如同诗人作诗,功夫在诗外。如元代倪云林的画,如果没有超逸脱俗的心胸、品节,断画不出情致淡远的山水画,这背后需要有相应的哲学、美学思想的津淫、陶冶与熏染。站在美学、教育哲学的髙度研究课堂及教学环节,才能登高望远。这一时期,我较深入地读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等美学三书、《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中国人性论史》、朱良志先生的《中国美学十五讲》。朱先生以其对美学问题的独特认识、优美的文笔把我带入一个审美的天地。上述诸先生的书使我暂时忘却了现实社会的种种烦恼及污浊,如同朱先生所写到的一丸冷月,洗净世间尘滓,把我带入空明澄彻的唯美的天地,滤尽尘俗,使人“肝胆皆冰雪”。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活中,我体会到,语文教学需要一种静气,凡是一阵风式的语文运动都不是真语文,也绝不会长久,正如老子所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狂风暴雨式的语文这“法”那“式”都不会长久。语文教学需要沉得住气,安得下心,语文需要安静,这些年围绕语文的喧嚣之声太多了。语文是一门心智体验与技能训练并重的学科,语文不是用来认识的,不同于语言学科,这是一门行为学科,不能坐而论道,在技能训练的同时有心智的体验。另外,我体会到,人不能只为物质而活着,需要有一片清洁的精神的天地,它能抚慰你疲惫而粗糙的心灵,使你不是大悲大喜,而是宁静而愉悦,在如今纷繁噪杂的世界,这一片宁静的天地尤其难得,而教研、读书、写作能使语文老师达到这一境界,我明白自己远未达到这一境界,我的语文教学“干货”很少,“水分”很多。但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继续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着,痛苦着快乐着。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虽愚拙,但我相信以我的精诚之心,最终会得到语文女神的眷顾。

(摘自《菏泽教研》2015.10,有删节)

第三篇:求索之路主题英语演讲比赛活动策划

求索之路主题英语演讲比赛活动策划 活动主题:求索之路主题英语演讲比赛

活动背景:为了展现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自强活动意义: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前期准备:

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弘扬尊师敬长的优良传统,讴歌优秀国贸学子的风采,抒发我国贸班同学对校园的深切情怀,经班委精心策划,决定面向全班同学开展“求索之路”主题英语演讲比赛。为增强国贸学子在社会舞台的自我竞争力,响应党组织的“‘求索’校训与我们的生活”主题的号召,让同学们更加清醒认识到国贸专业与校训精密的联系,发扬学子们的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与艰苦奋斗的精神,找准不足,明确优势,为今后的努力确定方向。3月6日下午2:30 G3506 1.征集竞赛作品。2.租借比赛用教室。3.比赛相关奖品、用品。4.活动分工:⑴前期宣传:吉莉、陈秋平、贾晋彪

⑵活动用品采购与会场布置:焦圣玫、周敏⑶主持人:万冰心、林漫路

⑷现场维持秩序:何金龙、张欢

⑸评委:刁二媛、鲁力

5.宣传工作提前开展。

活动开展:

1.由主持人用英语做简短开场白,并宣读比赛规则。

2.参赛同学以抽签方式获得参赛顺序。

3.按照已抽取比赛顺序进行演讲。

4.2名班委、2名非班委与班主任组成的评委团对每一

位演讲人打分。

5.最后总分以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产生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五名。

6.由活动赞助方向获奖选手发放奖品。

7.请班主任老师做总结发言。

经费预算:

1.比赛租借音响:50.00

2.比赛奖品:300.00(有赞助)

3.评委用水:5.00

4.比赛奖状:8.00

5.会场布置:13.00

6.宣传材料:30

总计:406

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1.现场参赛选手演讲时会场保持安静。

2.掌声应在演讲同学演讲完毕后响起。

3.注意每一位演讲同学的发言时间不能超过8分钟。

第四篇:求索

求 索

宜宾市一中 杨永跃 ——回顾四年成长历程

我于1997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选聘来到宜宾市一中。走上工作岗位,我便担任高二、十班的班主任和该班的化学教学。在学校、年级领导的培养和指导下,在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我顺利地送完了的首届高三。在高考中,我班上线29人,其中重点16人、本科11人、专科2人、1人考上清华。我班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一次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1999年至2001年,我有幸被学校推荐,经市委组织部、市教委批准下派到长宁县支教两年,担任长宁县中学校校长助理,协助学校全面工作,并为长宁中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在任校长助理期间,躬临教学第一线,在00年担任了01级2班的化学教学和班主任。该班是一差班,连续三年换了三届班主任。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了该班的班风和学风,在高考中该班上线33人,其中重点7人,同年我被长宁县教育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2001年我结束下派工作,谢绝了在长宁中学留任副校长的工作,回到了宜宾市一中,担任04级年级副主任,分管年级德育工作。回顾四年的历程,是我积极求知的过程,是我努力探索的过程,是领导培养、关怀,同事关心、帮助的过程。

一、学校的培养是我成长的基石

刚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对于适应社会工作只能从头开始。从开始,学校就为我们创造了和谐的工作环境,为我们排忧解难。刚来没房住,学校马上为我们修;由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经济拮据,学校便预付工资;我们对中学教材陌生、班级管理生疏,学校便立即为我们办理了借书证„„学校这些无微不至的关心,使我们对工作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活力,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对“生为一中人,死为一中魂”我更有了强烈的感触。

(一)“三年站稳一中讲台,六年成为骨干教师”是我的奋斗目标。有压力才有动力,学校对年轻教师是“压重担、创条件、出成绩、给奖励”。虽然我在假期做了充分准备,但因直接上高二,对高一教材不是很熟悉,再加上初上讲台,有些紧张,难免会发生一些笔误,如:将H2SO4误写成了H2SO3,于是便有学生、家长写信向学校反映情况。可学校并没有指责我,并没有给我施加压力,而是帮助我、鼓励我,给我信心、给我勇气,这些促使我努力工作来加以回报。为了加速我的成长,学校为我安排了挂钩教师——特级教师吴涛老师,这为我指明了教学方向。学校为年青教师提出的“三年站稳一中讲台,六年成为骨干教师”要求,我便把它作为我的近期奋斗目标。

(二)“生为一中人,死为一中魂”是我奋斗的警言。一中从领导到教职工勤奋务实,爱岗敬业。全校教职工团结协作,谁有困难,全校支援;学校有事,大家一起争先恐后地做。很多教师早晨7:20 2 到教室,晚上11:00才回家,一中人工作是那样的卖命、那样的忘我,为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许多领导、老师把家庭放在次要的位置,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深深地感染了我。可以说:一中的声誉、一中人的形象是全校员工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一中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威望,我为自己是一中人而骄傲和自豪,同时它鞭策着我努力工作。

(三)“下派支教”是充实自我的两年。校领导为了进一步培养我的能力,提高我的素质,向市委组织部推荐我下派长宁县支教两年。在这两年中,校领导经常关心我,给我解决了待遇问题以及每周来回的车费,领导还经常来看望我,并且在工作上还予以指导。这样使我的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具体情况见下派工作总结。

(四)挑战是我奋斗的动力。结束下派工作,回到一中,担任高04级年级副主任,分管年级德育工作,同时任11班班主任,并任4个班的教学任务(一个重点班,三个普通班)。对于新的工作岗位,学校领导不断给我勇气,不断鼓励我、帮助我,并在工作方法上不断引导和启迪我,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并没有指责我,而是安慰我,为我排除了工作上的一些障碍,这样使我能顺利开展自己的工作。

二、吴涛老师是我成长的航标。吴涛老师是省特级教师,市科学技术拔尖人才,有多本书和文章在全国出版和发表,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欢迎,进入一中,我有幸成为他的弟子。从教材的处理到课堂的驾驭,从教育教学到教研教改,每一步,每一处,都有吴老师孜 3 孜不倦的教诲和精心独到的指点,正是吴老师那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正是他那种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时时激励着我,他鞭策我要热爱每一个学生,他启迪我要用自己的赤诚来奉献我们所热爱的教育事业。虽然吴老师的工作任务重,但他并没有摆起特级教师的资本,对教育仍然尽心尽职,对学生的作业仍然全批全改,每一节课仍然备教学详案,对课堂教学不断改革,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素质教育,什么叫启发式教育,他虽然工作繁忙,但仍然坚持听我的课,并耐心的给我指导,给我讲教材的重难点,高考的常考点、必考点、考试热点等。并且教我怎样搜集资料,怎样写文章,怎样提高写作水平。在他的指引下我的教学有了方向,犹如在浩瀚的大海中我找到了一座灯塔。吴老师不仅在教学上指导我,在生活上也很关心我,在我生病时,很晚都来看我,经常问寒问暖。吴老师为人正直,对邪气刚正不阿,他不但在教学上、生活上关心我,在人格上也在教导我,要求我做人要清清白白、要对人坦诚、要大公无私、要务实工作、要关心帮助他人。在今后,我一定按他的要求,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忠诚合格教师。

三、务实创新是我成长的内因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这样就造就了我有农民那种勤劳肯干、憨厚的性格。从小我家境贫寒,这锻炼了我具有吃苦耐劳的资本。父 4 母一直对我严格要求,从而形成了我追求上进、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尊重他人、谦虚好学的人文品质。在大学我曾担任文娱部长、组织部长,一直担任班长,9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些使我很快地适应了一中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一)“初生牛犊不知虎”。刚走上工作岗位,我便接任高二十班的班主任。面对压力,我并没有退缩。首先我多问,主动请教吴涛老师的教学教育经验;向张仲奎校长、李旭铮老师请教了班级管理的方法;向黄晚秋老师请教了怎样尽快走进班级中去的策略;向张庭煊老师了解了班上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还不断向樊志强主任和陈宜农主任请教。其次是多思,对于新教师在工作岗位遇到新问题除了多问以外,还要多思,思是解决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自于思的灵感,班级工作要符合一定的规律,当然还得创新,要有特色;我接任高二十班后,首先思考怎样使学生接受我,怎样使家长认可我,我便着手制定了班级工作计划,同时我谱写了一曲班歌《同舟共济》,由于我校其它班级到目前还没有班歌,这就使我班有特色,通过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渐渐地同学们接受了我;在班级管理中,我把管理权下放给了班干部,对班干部我只起引导的作用;如何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如何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桥梁作用,如何打开差生的心扉等都是值得我深思和探究的问题。其三是多听,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是积累经验的第一步,在教学上我与吴涛老 5 师形影不离,他上一节课,我听一节课,从高二到高三,他的每一节课我都仔细听了,并且还做了详细的笔记,然后在根据吴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备课,这样使我教学的方向得到了保证;我经常听葛晓霞老师的课,还不时地向她请教教育教学上的一些新问题;在班级管理上,我随时向樊志强主任问班上情况及应采取的方法(因为他是我班的数学教师),每月一次向班科老师了解班上存在的问题如学风、作业情况、上课情况、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等,我不定时地向李旭铮老师问班风情况,每周定期地召开班委会,向他们了解班上的情况、了解班级发展的动态;通过向领导、班科老师、同事、学生问,使我的教学基本跟上了一中的节奏,班集体基本向前健康发展。其四是多访,调查访问是了解事情的基本手段,利用暑假,我冒着酷暑用了两周的时间骑着自行车对班上大多数同学进行了家访,下到二二四,上到三江厂、天原化工厂;在家访期间,没有在任何同学家吃一餐,通过家访,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在平时,我还不定时在办公室用电话联系家长交流情况,通过访老师、访家长、访同学使我加强了对学生的过程监控。其五是多学,利用空余时间我尽量多读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书籍和杂志,学别人成功的管理经验,然后再以改之用之。

(二)体验“吃苦是一种资本”。99年我下派长宁支教两年,顺利协助长宁县完成了省普九复查验收工作,在两年期间,我坚持站在 6 教学第一线,99年我担任高一、一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在00年担任高三、二班的班主任和该班的化学教学。虽然家住宜宾,但我每周六下午放学后才回家,而在星期日又要到长宁。在此期间,我从未因私人原因耽搁一节课,每周一早晨坚持参加长宁中学的升旗仪式。准时参加学校行政会,列席党总支会议,定期进行行政值周和学生宿舍值周。每天与学生一起用餐,与学生一起提水洗澡。一到夏天,由于受蚊虫叮咬,我全身都要溃肿,有一次,眼睛肿得只留下一条线。冬天,只有凛冽的寒风伴随着我。面对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我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去面对挑战,尽快适应那艰苦的环境,因为我坚信“吃苦是一种资本”。利用下派机会,我尽量提高自身的素质,每天我坚持读英语,坚持上微机,晚上看行政管理的书籍并作笔记,经常向朱校长请教管理的艺术、处理问题的方法、协调的技巧,在朱校长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基层教育情况,我几乎走遍了长宁所有的乡镇去感受乡村教师的艰辛生活,乡村教室的条件那才是艰苦,他们是实实在在的奉献,在他们身上映射出了教师的真谛“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三)、勇挑工作重担。结束下派工作回到一中,负责年级德育工作,同时担任四个班的教学和一个普通班的班主任。新世纪、新年级、新工作、新挑战,面对一系列新问题,我又重新来适应新的环境。不管路途前景如何,我首先要做的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二是务 7 实工作,且力所能及把它做好,其三是多向领导请教、请示,其四是当好助手,其五是不记个人得失,关爱每一位学生,其六是敢于直面艰巨的问题,工作力求创新,有特色。四、四年历程,成绩如下

1997年在青年教师书法比赛中荣获硬笔书法一等奖;1998年所担任的班级被评为校优秀班级体,同时荣获班主任工作考核一等奖,撰写的论文《进行考点教学与复习是高中实施素质教育之必须》获市二等奖,指导的学生胡浪玢获化学竞赛市二等奖,参编的《高中化学针对性训练》由四川省民族出版社出版;1999年在首届中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获化学科一等奖,教案《“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的多媒体教学》获市高中组二等奖,在99级工作因显著而被校记一等功一次,同时荣获班主任工作考核一等奖,所担任的班级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小议班主任的批评教育艺术》在教科论坛上发表;2000年教学课件《取代反应》获校首届青年教师课件评比二等奖,通过校计算机一级考试,在市高中青年化学教师优质课大讲赛中荣获一等奖,课件《钠》获市课件评比一等奖,在省优质课大讲赛中获三等奖,被长宁中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被长宁县教育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一中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1年11月12日

第五篇:《一个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王君专业求索笔记》经典摘抄

《一个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王君专业求索笔记》经典摘抄

王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先后任教于綦江县东溪中学、綦江中学、四川外语学院附属重庆外国语学校,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四川省优秀班主任。南京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多次获得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二等奖。获国家级、市级一等奖以上表彰四十多项。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160多篇,有80多篇是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9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先后出版专著《青春之语文——创新教学探索手记》、《教育与幸福生活》、《王君讲语文》。应邀在新加坡、香港、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成都等地讲学五十多场。是《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世界》、《教育文摘周报》等多家核心报刊封面人物、头版人物、专栏人物。

n1、教育确实是诗歌,但是,却未必是对仗工整、平仄合韵的好诗。当诗脚凌乱、意象朦胧,教育才往往会露出真实的面目。

n2、在做教师之前,我必须要求自己成为一个社会人。保持心灵的纯洁固然高贵,但只能延续心灵的单纯却是灾难。这世界上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n3、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教育是经历!

n4、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去创造的地方。

n5、教育只是辅助学生成长,而不是决定学生成长。

n6、我们就是掉在阴沟里,也还是要仰望星辰。

n7、“闲”真是人生最美好的状态。人不可太忙,”忙“这字,左边是”心”,右边是”亡“,太忙的人就成了现实的奴隶,心就死了。

n8、教育是慢的艺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n9、理论再灿烂也是能飘扬在空中,教育跟生活一样,说到底还是柴米油盐。

n10、”水性柔,人们都戏弄之,所以多溺死者;火性烈,人们畏之,所以少有焚死者。“使人有所畏,也是教育人成长的一种方式。师生关系就是职业关系。过于强调它的神圣性和家庭性,有害无异。

n11、在教育工作中,如果我们不敬重崇高,下一代将变得猥琐;如果我们不维护正义,下一代就会丧失羞耻感,如果我们不看重诚信,下一代将以奸诈为荣;如果我们不尊重文明,下一代将会比赛粗

野„„及时地向学生表明自己的愤怒,也是一种教育。

n12、爱有一条最高的原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同时还是最残酷的一条原则,那就是:爱与不爱由被爱的对方说了算。

n13、周国平的”教育的七条箴言“中的前两条: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第二,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n14、卢森堡:”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主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

n15、如果你爱的对方不认为你的爱是爱,那么,你爱的不过是你自己罢了。

n16、因为不了解而相爱,因为了解而分离。与其雾里看花朦朦胧胧全是美,不如让他看得真真切切然后自觉取舍。

n17、气定神闲,张弛有度,以静为主,动静相生,才是语文课的大家状态。

n18、“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深层次的思维

活动非静无以进行。外动内静的课是一种表面繁荣;外静内动,动静结合的课才是最高境界的课。

n19、讲与不讲,讲得多与少并不是问题的核心。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讲到了学生的心中,点燃了学生的情怀和智慧。

n20、“早恋”这个词语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知道“恋”了也就不“早”了。

n21、当情感奔涌的生命河道堵塞的时候,美和丑,都可能同时被淹没。只有疏通了河道,生命的河流才可能会壮大,呈现出浩浩荡荡一往无前。

n22、呵护花季的烂漫情怀,导引青春溪流的涨潮,这是每一个成年人伟大的神圣的事业。

n23、教育的对立面是控制。

n24、没有幸福体验的教育,也许能够培养出高分的学生,但决培养不出能够让幸福良性循环的人生。

下载求索文学之路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求索文学之路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求索报社章程

    求索报社章程 (本章程已经求索报社社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求索报社为实现自主管理并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性质 求索报社是由......

    《求索》策划方案

    关于编写“大学生文化内涵修养丛书”第三套读本《求索》的实施方案为了全面推动我校“大学生文化内涵修养丛书”的书目建设,丰富我校校报和大学生记者团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记......

    【年轻班主任培训心得】班主任成长之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年轻班主任培训心得】班主任成长之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曾翠萍 广东省名班主任陈君玲工作室2017年8月21日,陈君玲工作室第二周期结业典礼、第三周期开班仪式暨连南县德育干......

    教师节----师路求索

    师路求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她对教育的重视度和教育的发展度都是她未来发展潜力度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所以当今世界......

    求索校训之我见(精选5篇)

    求索校训之我见 在此次管理英才培训会中,我认真听取书记结合自己在三峡大学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讲述了其对“求索”校训的理解和感悟,他认为每所大学应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而......

    繁荣的求索读后感

    读《繁荣的求索》有感 由于自身的阅读量和专业所限,我对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知之甚少。经济学大家的有名著作,读的太少了,仅仅对郎咸平教授写的有关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些书籍和视频......

    求索报社成立大会流程

    求索报社成立大会流程一、参观图片展(播放轻音乐);15分 二、筹委会主任委员讲话;5分—10分 三、筹委会主任助理、常委、委员发言;20分 四、求索报社社长、社长助理,各部正副部长最......

    求索校训之我见(优秀范文五篇)

    求索校训之我见 在此次管理英才培训会中,我认真听取了秦朝均老师,封林老师以及武建斌老师的绘声绘色的讲说,在此武建斌副书记结合自己在三峡大学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讲述了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