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
看大师“讲”新闻
——《新闻理论十讲》读书笔记
安生
合上书本,第一印象,与之前读的《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那样的学术论文截然不同,摒弃了抽象的论述,而是用第一人称,以漫谈和对话的方式表达新闻理论,犹如亲临课堂倾听陈力丹老师讲课,直白生动,深入浅出。而讲课的同时,又像是在同你讲话、讨论,激起你的共鸣,引发你的思考。另外,正如作者在“写在前面”所说“不说套话,可能是本书的特色”。读完本书,受益颇多,对新闻学的基本问题的认识又深入了一些。
第一,形式新颖。
本书以新闻理论关键词作为章名,以重要论断作为节名,每一节犹如一节课,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另外,因为本书是由录音整理, 作者结合自身经验,用第一人称,以漫谈和对话的方式表达新闻理论,好像一位长者站在对面与你交流心得, 娓娓而谈,亲切自然,直白生动,深入浅出,结构上跳出了原有新闻理论教材的套路, 讲得让人入境。而讲课的同时,又像是在同你交流、讨论,激起你的共鸣,引发你的思考。
第二,厘清新闻学的基本概念。
不管是作者对新闻的定义的分析,还是宣传、舆论,亦或是中国特色的“舆论监督”,甚至是“有闻必录”。作者指出“有闻必录”与新闻的客观性完全不是一回事。中国最早出现“有闻必录”是在19世纪末,是一种新闻招徕的广告语言,从来都不是新闻客观性的内涵表述。例如当时上海传媒上的“有闻必录,无言不详”、“有闻必录,无奇不搜”、“人吉如是,未知确否,姑志之,以符有闻必录之例”。同时,举出了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徐宝璜的《新闻学》中就对“有闻必录”作出过批评。
第三,审慎、批判的学术态度。
例如开篇时,作者说不是讲什么是新闻,而是“通过比较来体会‘新闻应该是什么’”。再如,提到舆论时,“你必须要拿出证据证明你说的那个‘舆论’是舆论”。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作者举出统筹学上通用的黄金分割比例“0.618”以示佐证。并且强调,用这个词的时候必须要谨慎,说“舆论认为”,要有调查数据作支撑,或者要有一个大体的估算,而不是空口说白话。再如,作者批判了关于其他著作断章取义的引证恩格斯关于传媒党派属性的那段语录,即”在大国里报纸都反映自己党派的观点,它永远也不会违反自己党派的利益”,忽视了对恩格斯关于英国社会当时言论自由的表现特征的论述,明显是对恩格斯原话的歪曲。作者把恩格斯的这段话完整地予以展示,在上述这句话后面,恩格斯写道:“而这种情况也不会破坏论战的自由,因为每一个派别,甚至是最进步的派别,都有自己的机关报。”作者说明,恩格斯叙说的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即欧洲主要国家从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时期转变过程中新闻自由的表现形式。在行文之间,作者对引证的例子、名人言论不是单一的截取出某个字词、某句话,而是力求完整的再现原作者的原意,这样审慎的学术态度是值得我们深思、学习的。另外,作者还对“把传媒的职能比喻为‘喉舌’”的“喉舌”一词作了较为详尽的探讨。1896年梁启超在《实务报》上发表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指出,报刊的作用是“通上下”——“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思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梁启超把报刊比喻成喉舌,认为报刊既可以做皇帝的喉舌,又可以做百姓的喉舌。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的党报是党的喉舌的比喻出现频率最高。博古曾经在讲话中使用过这一比喻,而这样的表述得到了党的新闻工作领导人和其他高级领导人的肯定。
第四,寻求一个“平衡”、一个“折中”。
首先是在冲突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对报道双方态度、立场的平衡。在第四讲新闻客观性原则中,在对《羊城体育》揭露裁判陆俊赛前接收了客队20万元现金的《“首尾”之战场外音》文章分析时指出:《羊城体育》报道时完全忽略了“平衡”这个客观性原则的操作要求。在冲突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如作者所言,没有不能报道的公开发生的事实,即使这个事实不利于报道一方的利益,关键在于要找到合适的报道角度和客观的报道方式,为涉事各方提供应答机会,努力做到公正和平衡。其次,传媒身兼的两种职能:文化产业和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之间的平衡。从大众传媒在市场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不同作用入手,从自由、自由保护、传播、舆论、媒介职能、观点一致性的显现等角度作出比较。以《新京报》
转载其他报纸照片“我是小偷”的新闻报道为例,把小偷绑起来,把其脸画成鬼画符状,挂着“我是小偷”的牌子示众。这种做法显然是非法的、侮辱人格的。按理说,这样的照片是不应该登出来的,但是传媒在处理这张照片的时候,市场的逻辑占了上风,社会的逻辑被打败了。“两类传媒的职能的认识上存在矛盾,需要协调,从而达到一种折中。”再次,在提到传媒与政治的关系时,指出我国的新闻,通常是有组织的和一元的,带有国家的意识形态印记。但是,这种总体认识不能直接用于说明具体的微观问题。在对新闻的整体进行分析时缺失能够看到明显的意识形态的痕迹。如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受多种无形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力量之约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要求与中央权力组织的观点一致。作者既看到了宏观上的意识形态印记,又看到了微观层面,并不是所有具体的新闻都反映国家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比如某一个演员表演得好或不好,只是大家的评价不同,而不是要像“文革”时荒谬的上纲上线到阶级性、政治性。新闻有没有党性、阶级性、政治性?总体上是有的,但是不能太绝对,这时就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第五,既批评得鞭辟入里,又和蔼、温和。
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节目套路分析、和当下传媒“紧跟快转”的新闻的剖析时,作者写道:“学习能够立竿见影, 谁也不相信。但我们经常有这种情况:昨天公布了一个很长的讲话, 第二天传媒上就说某个地方学习这个讲话如何见了行动。” 这类情形我们已经司空见惯, 但是谁这样公开提出批评了呢? 很少。批评是为了警醒, 也是为理想的坚守。作者在前言中说:“我的目的就是告诉你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儿的”。另外,作者批判法西斯主义的宣传观念时提到了艺术评价极高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直截了当的指出其目的不正当,方法再精致,也是一种罪恶。该纪录片是由德国女导演莱妮·瑞芬斯塔尔执导,可以说拍电影时的她是个不折不扣的法西斯分子。但作者仍提及她的另一面:“二战后瑞芬斯塔尔受到审判,之后就隐名埋姓仍然从事摄制工作,一直很努力,晚年在非洲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第六,书中穿插大量案例和图片分析,增添了阅读上的快乐和理解上的便利。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有报纸的原样、有单纯的新闻图片,也有制作的分析图例,大大提升了阅读上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对案例分析,解说穿插于案例之
间,既一针见血,也方便读者更好的理解,达到透彻的效果。如关于《人民日报》在1952年12月关于黄继光牺牲的报道的分析。在引用该篇文章时,直接以括号注释的方式,直接批评,如“黄继光已经牺牲了,你怎么知道是由于强烈的意志把他唤醒了?带有太强烈的作者的主观想象”等等评析。
第七,高屋建瓴,开放包容。
作者视野开阔、兼容并包,打破了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和意识形态局限,从世界的眼光来看新闻、讨论新闻,例如,作者有意避开出处而引证了一段话:“为了确保新闻真实就要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接着他分析道:“中国以外的人大多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 难道他们报道的新闻就做不到真实了吗? „„ 世界的观念是多元的, 你的观念存在,也应该允许别人的观念存在。” 再如,书本上分析《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的通讯《中国铁嘴沙祖康》,标题中为之贴上“中国铁嘴”的标签。文章的本意是为了形象的表达沙祖康在国际会议和谈判过程中激情张扬,勇于击败对手,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中国外交官,总之传媒认为这是个正面的帽子。但是陈教授援引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洪俊浩教授关于“中国铁嘴”的见解,从东西方传播文化理念的差异性方面来评述“铁嘴”称谓。他说,外交上的“铁嘴”在国际上是反面形象。沙祖康是外交官,咄咄逼人、寸步不让的形态,不是一个外交官应该做的,外交官的风度应该是温文尔雅、柔中有刚,因此这实际上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再如,关于大众传媒的职能,没有像以往那样简单地说传媒具有党性、阶级性,而是说“从总体上说是有的”,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并不是所有具体的新闻都反映国家或阶级的意识形态。因此,党性、阶级性不能落实到新闻的每句话、每个字,不能直接用来说明所有的具体问题。
第七,“得有一个前进或效仿的目标,但是很可能根本达不到”——建构新闻理想。
作者既结合新闻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阻碍,同时又树立新闻理想,勉励新闻界的同仁共同为之奋斗。
第二篇:生活十讲读书笔记
《生活十讲》读书笔记
台湾作家蒋勋以美学家的视角推出的《生活十讲》寒假里有点空闲时间拿出来重读,虽是几年前的作品了,但其中讲到的东西仍然能引起共鸣。作者的笔下融合了他自己的个人经历,更重要的是多现在的社会现实文化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其中最能引起我思考的是作者的第一讲新价值,整个一讲都涉及到价值、制度和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是现在社会中的一些奇怪可怕的现象。他讲到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制度化的体制之下往往没有做到教育本身应该发挥的作用。在现下的社会整个较大的环境中所提倡的价值观都是商品化,一种“唯利是图”的价值观。
社会对人的评价是单一的,不会以你是否过的快乐满足来评价一个人的成功,只会以你能挣多少钱来评价你的成功与否,人们的心似乎都已经被物质的东西全部填满,再也看不到物质以外的东西。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之下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很多这样的色彩,以分数的高低来评判好学生差学生,这就是唯一的标准。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孩子们真正需要学校和了解的东西。蒋先生就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底蕴的需要,真正对人的定位与关注。特别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这些都是我们文化的根本,是不能丢失的,如果丢失了那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作为教师,我觉得蒋先生的话非常在理,他说“教育不是在教书,事实上这是一份救人的工作”。我们常说教书育人,其实育人才是最重要的,多一点人文教育,多一些对孩子的关心,倾听孩子的声音,让物质的东西少一些,才能让心灵的空间更大一些,这样才能去接受,去获得心灵的快乐与满足。
第三篇:组织社会学十讲读书笔记
《组织社会学十讲》读书笔记
——有限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
《组织社会学十讲》这本书是周雪光老师讲课内容的整理,因此书中的语言比较通俗易懂,流畅简洁。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介绍组织社会学基础知识和概念的佳作。不仅介绍了很多理论流派的观点而且把作者个人的思考过程也体现了出来。作者运用比较理论分析的框架来组织和讨论相关的学术问题。组织社会学作为一个社会学分支,近几十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研究的基本框架主要的理论都源自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甚至心理学的部分内容,其交叉性也显示了组织社会学的丰富和独特之处。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应该对组织社会学的理论有了一定的基本认识和了解,并把握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前提假设和解释逻辑。
首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整个的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全书大概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几个基本的理论流派和思路,其目的是搭起一个“比较理论分析”的研究框架。在这一部分周雪光老师主要介绍了四种理论:一是在“组织与市场”这个主题下介绍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学派、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对组织现象的研究;二是在“组织与制度”的主题下介绍组织社会学中的制度学派以及其研究活动;三是在“组织与社会网络”的主题下介绍社会网络学派的基本思想和研究工作;四是在“组织与有限理性”这个主题下介绍“有限理性”这一思路和分析概念对研究组织现象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将这些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应用到几个具体的领域当中,看这些理论在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时是怎样分析、解释问题的以及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在这一部分当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是组织内部的激励问题和组织管理等相关课题;第二是组织内部或组织之间的契约制度;第三是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当中的声誉制度,最后是组织决策的相关课题。在本书的最后作者着重讨论了一下组织的局限性和组织的变迁与改造的问题。
接下来主要介绍一下众多理论流派里面的组织与有限理性这一章节和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感想。首先,有限理性可以用在组织学习理论上,用来解释为何当今组织管理理论更新换代速度之快和内容之丰富。作者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把一只叫大卫的老鼠放到一个T型迷宫的入口,我们在迷宫的右端放上食物,看它向左转还是向右转,如此重复20次,我们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老鼠向右转的频率逐渐增加。老鼠喜欢食物,因此她做的选择也是为了食物通过不断的学习而做出的理性选择。这是心理学中一个典型的强化学习模式,不同的环境条件导致了不同的学习结果,诱导了不同的行为方式。同理,这个例子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层出不穷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管理理论。很多大公司的管理层都喜欢把自己的管理公司的经验总结出来发表书籍,但这些理论却大相径庭,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有的理论甚至背道而驰。但是如果从有限理性的角度来看,其实这些人的成果并不是他的管理方法有多么的科学或者自己工作有多么大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也就是并非“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在经济发展时期,各种各样的成功管理者层出不穷,而到经济衰退时期却都消失不见了。这些管理者所谓的科学的管理经验实际上只是学习过程中的理性选择,而这些理性选择并不能作为范式复制出成功,主要还是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因此,可以说个人的成功与客观世界是怎样分配、奖励资源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有限理性还可以用来解释组织规章制度的产生。作者提到,规章制度决定了注意力的分配,决定了利益的分配,还决定了信息。因此,如何用有限理性的知识来解释组织规章制度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直接反应可能是组织的规章制度是组织完全理性化的结果,是组织对过去的经验的总结,从而可以达到理想的目标。作者认为,可预测行为是在不确定条件下产生出来的,并举例加以证明。经济学家曾经做研究对比经常买进卖出股票的经纪人和不经常做交易的经纪人所赚取的利润大小,结果发现经常交易的经纪人并不因为他们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取得更大的利润。因此我们可以说规章制度的制定不总是完全理性的过程,我们不能在规章制度上抱太大的理性寄托,它很多情况下是用来代替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冲突,减少决策的主观性的。从有限理性的角度来看规章制度的话,一方面它既是组织学习和选择的结果,和对组织经历的总结,是组织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彼时的成功经验可能不适用于此时此地的情景,因此从成功经验总结出来的规章制度也有可能制约组织的发展,成为组织适应和发展的枷锁。
总的来讲,有限理性的理论也可以扩大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选择困境。有时候我们并不能追求一个完美的目标或者结果,而要考虑到现实的情况和条件,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符合自己利益的选项。而在工作当中,我们不能拘泥于前人所总结的所谓经验之谈成功之道,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利用规章制度和成功经验,一旦被所谓的权威经验蒙蔽了双眼,我们就很有可能走上教条主义的路线,遏制自己的发展,最终导致失败的结果。
XX老师的每一个组织社会学理论其实仔细读来都有一定的深意和内涵,同时也对我们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范式,有限理性只是众多理论当中的一个。我也希望能够通过通读周老师的著作能够将组织社会学的理论运用到以后的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当中,真正做到读书以致用。
第四篇:有效教学十讲读书笔记
读书报告
报告人:郝大东
书名:余文森的《有效教学十讲》
内容简介:《有效教学十讲》是余文森教授二十几年来对课堂教学观察、思考所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作者以“对人的成全”为内在尺度,通过对课堂教学耐心、细致的省察,见微知著,道出许多启人心智的关于有效教学的独特见解。
那什么是有效教学,它包括了有效果和有效率两个层面,有效教学既强调达到教学效率,又强调在规定的教学时间达到教学这一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应该是规定教学时间内的教学效果。这一效果显现为学生通过在教师引导下一定时间的学习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这就必须同时强调教学效率,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实现教学目标。
心得:在课堂教学中多观察学生的反应,看学生是否理解教学内容,是否能完成教学要求,可以用大量的视觉接触(看)来观察学生,这比使用语言获得反馈要更节约时间;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不懂的内容提出问题,鼓励参加集体活动;建立友好、融洽的教学氛围,不让任何学生难堪,尤其是有困难的学生和有心理负担的学生;教学目标为评价标准的依据,建立合理的、有层次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清楚了解评价目标,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全体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学习资源。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在于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注重课堂这个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虑。
在这本书中,余文森教授就把教学的有效性放在第一讲,过玉米地掰玉米的隐喻形象地对应学习的有效性三个方面指标:
一、学习速度;
二、学习结果;
三、学习体验。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余教授也理出了低效教学的几个表现。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众所周知,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 1 的前提。
心得: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的、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策略,这也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因人因时及时调整教学模式。
我认为优质教学,从教师这个方面来讲,表现在五个方面——有思想、有智慧、有激情、有个性、有文化。这也是我们不断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更远的目标,值得我们不断追求。
心得:由于过去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孩子们被学习的情绪总是不佳,热情减半,收效甚微。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热情呢?有的班级提出“每周陪孩子玩一节课”的举措。一学期下来,少教20节,既减轻老师的负担,也减轻了孩子的负担,但学习成绩不受影响。这是为何呢?因为一节课的玩换来了一周的优质学习状态。余教授说:我们走进课堂,怎么判断学生是否在进行优质学习,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考察和分析——情绪状态、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状态、交往、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当然,我们赢得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状态是多渠道的。制定每一课时教学目标,至少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精而少,有时会因课堂的生成而调整。一节课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受限制的。现实让我们在一节课中不可能解决很多问题。就小学语文阅读课来讲,通常解决两三个问题,或许更少些,甚至两节课才解决一个问题,也是见怪不怪的。
2、要以学生的终身幸福发展为目的的。确定目标,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如,用词的讲究;思维的角度;情感的疏通等等。
3、要以建构学生知识、文化素养为体系,顺序渐进。要求语言的知识与文化兼容。
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课堂低效和无效的现象。首先,针对三维目标的割裂和模糊,我们强调,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清晰,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老师脑子里边对一节课的目标有了比较清晰的定位,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方向,这是提高有效性的前提。
心得:
1、教学目标要较好地体现导教、导学、导测量功能。
2、教学目标的分解比较合理,具有延续性。
3、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怎样打造有效课堂?通过此书,我做了如下概括:让“有效课堂”理念深入自己的思想灵魂,让孩子做课堂的主人,时刻准备好课堂预设,对课堂生成要机智地应对,让生成符合孩子心理,贴近文本主旨。让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中得到综合地再现,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自然地达到“三维目标”。创造积极的、有价值的教学情境,通过认识学生、认识学科来实现对孩子的真正关注。关注孩子,关注生命,关注心灵——这是有效课堂的前提。没有这做指导,所谓的有效教学就不能提高到一定的层次和境界。我们的课堂,必须让孩子成为主人,不能让他们成为配合老师上课的左右手。
一直以来,也很困惑在看课时怎样理解课堂的结构、环节,学习哪些有价值的内容,需要交流和探讨哪些问题。读完此书,如醍醐灌顶,让我明确了方向。
我曾开玩笑说:“知识技能是数得清的,过程方法就难数了,情感态度更是隐性的情感
价值观的渗透也是这样,关键是老师要有通过你的学科培养人的意识。” 心得:为了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体、有效达成,必须要使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达到统一。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相对来说具有明显性和确定性,较多地表现为可客观测量的外显行为结果,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对具有潜隐性、不确定性和随机生成性,也有些渗透于外显行为结果之中。这两者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必须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为依托和中介,反之亦然。因此,“三维目标“的落实,决不意味着对学科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弱化,而是体现了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理解、多维体认和融会贯通。
“无效和低效教学”的第二种具体表现是教学内容的泛化。“泛化”与“细分”相对。“细分”要求的是准确集中。而“泛化”则是要求分散、要求“广”和“多”。
余文森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愚以为这就需要在中学阶段开始着手培养学生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高屋建瓴的人文视野,不畏权 3 贵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而达成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要求执教的教师自己先具备这样的人文素养,在课堂上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整体、有效的达成后,才真正有可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新课程的教学下,大多数人都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导致夸奖泛滥,为夸奖而夸奖。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很多教师便不管学生怎样表现,都一味给予表扬,回答错了就表扬他有勇气。事实上一味惩罚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绝对无益;同样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对教师而言,教学固然要讲求艺术,但最根本的应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素质是“教育”出来的,而不是”夸“出来的。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新课程教学要求课堂上要有学生活动,但通常是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动中学”。其实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但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过程。有活动没体验,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
因此,对新课程标准,教师不能浅尝则止,必须深入研究,抓住其精髓所在。 “校本研究的三种基本类型”: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学习型教研。教学研教研一般以“课例”位载体,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中。课例有多种模式,如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循环、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我接触最多的就是“一人同课多轮”。
心得: 一人同课多轮的课例研究是指教师针对某个课例,在多次教学体验中不断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完善教学设计,从而改进教学研究。首先要求教师要有针对课例开展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这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求教师善于梳理自己需要改进的问题,并将问题系列化,以便开展研究。在我们数学组经常有“一人同课多轮”的课例。先由一位老师独立备课、4 上课,其余老师都来听课,听完后,集体磨课,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人人献计献策,集思广益,上课老师形成新的方案,然后再上课。第二次上课,同样其余老师都来听课,听完后再磨课,前后比较,明确进步的方面,分析还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订教案。然后再上课,直到满意为止。这样的集体备课,对教师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一人同课多轮的教学方法,既优化教育资源,又提高教师素质,对培养年轻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效果显著。
第五篇:2015有效教学十讲读书笔记
2015有效教学十讲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笔记,《有效教学十讲》是余文森教授对课堂教学观察几十年后的思考,这本书如今也成为了当今教师的学习的范本,以下是关于这本书的一些感受,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些独特方法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笔记
读完《有效教学十讲》一书之后,我深有感触,也受益匪浅。
这本书语言简洁朴实,内容浅显易懂。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展示了精彩的理论依据,为教师怎样经营好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策略。
大家都十分清楚,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我觉得要想取得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一、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备课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写的如何,关键是教学设计是否与课堂表现相一致,与学生需求相吻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有效备课更关注教学对象,更关心教学效益,更注重教学实践,更注意教学反思。
二、有效指导。
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就是在教学中,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学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三、灵活运用教法。
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教师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关系很大,如果知识难度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脱离原有的知识基础,学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知识过与简单,学起来毫不费力,学生就会感到厌烦。只有难度适中,才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以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充分激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学参考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老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吃透教材,对教材进行增、散、调、补的深度加工,灵活的处理学习材料,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四、注重学生有效学习,关注课堂效率。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的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注重过程教学,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我们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
五、注重教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进教者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有效的处理和运用教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
我觉得应该写自己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亲身感受,内容新鲜、具体,见微知着。也就是说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例中探及某种教育规律。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永保与时俱进的思想,主动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推荐: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体会
以上这篇有效教学十讲读书笔记。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读后感在:心得体会望大家多支持本网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