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2010年迎新工作方案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2010年迎新工作方案
2010年我院共有1626名新生(其中外省学生225名)来校报到入学,为做好2010年迎接新生和入学教育工作,特制订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学院暑期骨干学习会会议精神,以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坚持“以生为本、求真敬业、和谐天目”的办学理念,精心准备,密切配合,完成迎新和入学教育各项工作,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二、工作目标
1、合理分工,密切配合,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迎新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2、细化工作,热情服务,努力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三、迎新时间、地点
报到时间:9月12日上午7:30-晚上18:30
报到地点:衣锦校区教学楼底层
四、各系(部、中心)及有关部门主要任务
(一)学工部
1、负责报到点的安排布置,组织联系校内有关部门、临安电信、移动公司等现场办公;
2、督促学院各系(部、中心)的迎新准备工作;
3、制作新生入学报到程序、报到现场示意图、校内指路牌;
4、做好报到现场贫困生咨询服务工作,办理缓缴手续;
5、负责安排新生入住宿舍;
6、在学院网站上公布迎新的有关信息。
(二)办公室
1、负责新生家长会的安排;
2、负责学院新生开学典礼的安排;
3、做好橱窗、报栏的宣传布置,制作学院简介展板;
4、做好迎新宣传报道工作。
(三)教务部
1、向各系(部)提供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新生电子名册;
2、制作学院教学和人才培养成果展板;
3、协助教材发放及入学教育场地安排。
(四)财务部
1、负责联系协调银行,做好现场学费收缴工作;
2、制作新生收费标准公示展板。
(五)实验教学中心
1、协助校现代教育中心做好报到点网络调试和操作培训工作;
2、给每个系(迎新点)配备2台电脑,并对所配电脑进行调试,保证迎新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分团委、学生会
1、营造衣锦校区的迎新氛围(在适当位置悬挂迎新横幅和配置彩旗等);
2、制作团学活动展板;
3、组织青年志愿者的迎新服务工作(在临安汽车东站、西站及校门口等设迎新服务点)。
(七)保卫处
1、负责联系临安市公安局,在环城东路、衣锦路口、衣锦校区校门口等设立指路牌,重点维持环城东路的交通畅通;
2、制定校园内行车路线,设立停车场,指挥车辆停放,维持校园内的交通秩序;
3、加强报到点、学生宿舍的安全保卫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4、负责新生入学安全教育。
(八)产业后勤集团公司
1、负责办理新生入住和床上用品选、退购手续;
2、负责新生身体复查和疫苗接种工作;
3、落实临安汽车东站、西站接新生车辆和司机事宜;
4、落实联合报到点各部门的桌、椅及家长饮水供应;
5、做好医疗服务点的值班和服务工作;
6、负责新生入学卫生教育(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急性传染病的防治等)。
(九)图书馆
1、负责新生入学入馆教育。
(十)各系
1、负责运用迎新系统,办理本系新生的报到手续;
2、负责本系的宣传、入学教育工作;
3、负责本系新生的经济困难资助审核工作;
4、负责组织本系迎新志愿者,做好接待服务工作;
5、负责选配新生班主任、班委、团支委,并安排好相关工作;
6、负责提前报到学生的报到接待工作;
7、负责以创先争优为载体,以党建为抓手的理想信念教育;
8、负责开展以学生手册为主的校纪校规教育;
9、负责开展以专业教育、职业规划为主题的班团教育活动;
10、负责开展以建校五十周年宣传片、校史馆、教唱校歌、开学典礼等为主的校史教育,贯穿爱校荣校教育;
11、负责开展以中秋、国庆为载体的爱家、爱乡、爱国主义教育;
12、负责开展反邪教教育;
13、协助校卫生保健中心开展卫生教育;
14、协助院心理辅导站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普测工作;
15、协助后勤服务大厅发放校园一卡通;
16、协助校保卫处开展新生安全教育;
17、协助图书馆开展新生入馆教育;
18、协助体军部发放军训用品,开展国防教育;
19、协助教材管理中心发放教材。
五、迎新工作日程安排
注:新生体检工作安排由校卫生保健中心另行通知。入学教育由各系根据迎新工作方案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到人,相关工作举措形成文字,报学工部备案。
第二篇: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经济管理系学风建设实施方案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经济管理系学风建设实施方案
为切实提高我系学风建设水平,按照学院《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林院天目院〔2010〕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系工作实际情况,特此制订经济管理系学风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社会需求合格人才和学院学生培养目标为中心,坚持以学风促进院风,立足于解决当前学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于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教育领导、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健全目标责任,促进学生优良学风形成。
1.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
注重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积极利用教学和学生管理中的促进学风建设的积极因素,扎扎实实做好日常基础工作,从低年级的规范要求逐渐变成高年级的习惯养成,争取利用较短的时间形成学生中比学赶帮,赶超一流的良好学习风貌。
2.实现学生工作内容与学风建设的有机统一
学生工作的内容千头万绪,但应实实在在以学风建设为中心,无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日常行为管理,均应考虑学风建设的导向性和重要性。团学活动应注意不要偏离学风建设的方向,多开展励志教育活动鼓舞学生。辅导员应注意在评奖评优,助学金评比,学生干部选聘,党员发展工作中加大学生学习情况考核的权重,在学生中树立正确的导向。
二、建设目标
学风优良,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成绩全面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建设学风优良的学生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以先进带后进,逐步减少后进学生数量,促进我系学风的整体进步。
三、建设措施
(一)建立学风建设工作组,负责系学风建设总体规划,措施制定及实施。组 长:唐 志 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风建设工作的指导、实施 副组长:侯锡铭 负责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工作联接,监督检查学风建设总体情况 秘 书:林爱广 学风建设会议记录,文件资料整理
组 员:各教研室主任、副主任 各专业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监测
何祥荣、郑丽萍 负责学风建设中教师工作方面制度制定及执行 刘本洁、曹渊 负责系团学工作围绕学风建设中心开展,促进学风建设
应莺、马忠兴 负责07级学生学风建设工作具体落实、推进 林爱广、王显玲 负责08级学生学风建设工作具体落实、推进
陈鞭、刘本洁 负责09级学生学风建设工作具体落实、推进
曹渊、魏琼
负责10级学生学风建设工作具体落实、推进
(二)建立学风建设工作规范 1.系领导班子学风建设工作规范
(1)坚持学风建设会议制度。及时召开各类学风建设工作会议,讨论学风建设情况,学习学校、学院文件及规章制度;学期末和开学初,根据监测数据指标制定学风建设新的目标和措施。
(2)坚持听课,深入学生寝室,自习室制度。系主任、辅导员、班主任每人每月最少听课2次,了解学生学习状态。要求做好详细记录,为学风建设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3)领导班子成员做班级导师制度。班子每名成员在每年的新生班级中挑选一个班级,作为班级导师开展学风建设指导工作。
2.任课教师学风建设工作规范
(1)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对上课迟到、吃东西、玩手机、睡觉等现象进行批评教育。
(2)教师上课时要认真考核学生出勤情况,对无故缺课的学生,任课教师除了要按课程成绩考核办法规定进行处理以外,还要履行以下信息通报程序:每周三教师将缺课学生名单报教研室;教研室汇总后报教学干事整理后报主管教学院长和学生院长;主管教学院长填报《学生上课出勤情况统计表》,每两周向学生处报告一次;辅导员负责对缺课及迟到学生进行处理并通报。
(3)任课教师应了解本专业学生学习状况,注意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进步,及时就学生学风情况与辅导员沟通。
3.学生辅导员学风建设工作规范
(1)每周利用1小时时间开展有关学风建设的讨论研究。学习学校、学院有关学风建设的文件及各项规章制度,针对自己负责学生整体学风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建立初步解决方案。
(2)学生辅导员每周查课,检查宿舍和专业教室不少于2次,做好原始记录。学生辅导员按照专业及班级特点进行查课,主要是检查学生上课情况,如迟到、早退、旷课等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如随意出入课堂,吃东西等进行与上课无关的活动。经常性检查学生宿舍和专业教室,对旷课在宿舍打游戏、睡觉及在专业教室内进行与学习无关活动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个别屡教不改的学生按《学生手册》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对表现明显较差的学生取消其评奖评优及助学金资格或降等,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加重处分。
(3)组织学生学习考风考纪材料,特别是针对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考风考纪教育,以班级为单位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
(4)严格执行学生干部选聘办法、团推及党员发展办法、奖助贷评推办法,加大学生自身学习情况在以上工作中的影响权重,促进学风建设维持稳定健康发展。(5)每学期末或开学初统计所负责学生补考、违纪作弊、学籍处理等统计数据和有关情况,辅导员汇总整理后报送系学风建设领导小组,为系开展学风建设工作提供依据。
(6)每学期结束后,对不及格超过2科的学生要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共同督促学生学习,并做好记录。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时及时找学生谈话,必要时联系学生家长,共同找出解决办法。辅导员应全力帮扶学习困难学生(学籍处理学生),找出学习困难原因,不遗余力挽救和帮助。安排学习成绩较好,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及学生干部进行“一对一帮扶”。对于工作突出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给予奖励,对于后进生转变明显的给予激励措施。要求建立帮扶档案,协助做好重修计划。对累计不几个学分超过10个的同学召开家长会和警告警示教育会,全方位动员落实,搭建家校互动平台,促进后进同学进步。
(7)定期和主干课教师、专业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反馈学生对教学的反应。学生工作中的学生干部选聘,党员发展等均应征求相应教研室教师意见,并留存原始记录。
4.学生学风建设工作规范
(1)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风自查制度。班委成员分别负责到人对全班同学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包括上课纪律(迟到,早退,缺席等),宿舍纪律(如旷宿,晚归,上网吧等),晚自习纪律(迟到,早退,缺席等)。要求每周由班长收齐上报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原始依据。每学期各班级要求召开学风建设动员和上阶段总结班会,邀请辅导员班主任参加。
(2)系团总支、学生会成员遴选应注重学习成绩,一般要求无挂科,专业排名前40%。开展活动应以学风建设为中心,由团总支书记把关。要积极参与学风建设中的学生自检自查工作,每学期做出计划,并做好实施记录。
(3)学生党员发展和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均应严格要求学习成绩,每名学生党员每学期做好自身学风建设计划和帮扶班级差生计划,对于班级或宿舍内无学习气氛的停止党员发展和入党积极分子推荐。
(4)学生应认真参加教学活动,鼓励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对于表现突出的可在评奖评优和组织发展时优先推荐。
(5)严格上课请假制度,凡事假应先由任课教师同意辅导员方可准假,病假出具医生诊断书。手续不全学生不予准假,未获批准视为旷课。对旷课现象及时批评教育,严重的纪律处分。
四、奖惩措施
1.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开展学风建设工作,组长作为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全系其他成员工作进行监督。
2.每学期末,教师要就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情况进行个人总结并上报。对于职责履行较好的可适当给予奖励,优先推荐评奖,晋级职称。3.辅导员每学期对自己学风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并上报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对于学风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完成本职工作出色的辅导员优先推荐评奖评优,晋级职称,可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4.对经多次检查整改不遵守工作规范的任课教师,经系务会讨论后可进行批评教育和各类评比挂钩。
5.对于不认真开展学风建设工作,所负责班级学风情况较差的辅导员经系务会讨论后给予批评教育,取消各类先进评比资格。
6.每学年评选学风建设优秀的新生班级5个,按排名分别奖励500,400,300,200,100元班费。测评指标为挂科率和可比较基础课及格率,违纪率及班级整体学风情况等。学风建设关系学院、系部发展,关系学生成才,创造优良学风是社会、家长、学校党委行政对我们的重托和期望。全系师生一定齐心协力,努力查找不足,扎扎实实做好学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
第三篇: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10级毕业实习报告要求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
学生毕业综合实习报告
姓 名 王怡 专 业 广告学 班 级 103班 学 号 201008050305 指导教师 李清华
实习单位 宁波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
实习时间 2013年11月11日-2014年6月14日
2014年5月11日
一、前言
主要说明实习的时间、地点、目的、任务,实习队的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主体
是实习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详述实习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
三、结尾
概括性地总结实习的主要成果,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实习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将来参加工作的意义;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格式要求:
实习报告要求字数1000字左右。一级标题:四号宋体 二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
正文:小四宋体、1.5倍行距、首行缩进2个字符。其他要求:
根据学院的教学计划安排,毕业实习在第八学期集中实施,学生的毕业实习一般不得少于4周。
最后需要上交的是一份A4打印的实习报告、一份A4打印的实习手册,均电脑打好打印出来即可,另外,5月份的时候还需要将实习报告和实习手册上传到我们的毕业系统中的,这个具体什么时候上传等通知。上交时间:
答辩左右,具体会再通知。大概在5月中旬。
第四篇:浙江农林大学生态学考试
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连续增长模型):随着资源的消耗,种群增长率变慢,并趋向停止,因此,自然种群常呈逻辑斯谛增长。体现在增长曲线上为“S”型。种群停止增长处的种群大小通常称“环境容纳量”或K,即环境能维持的特定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增长可以用逻辑斯谛模型描述。
模型前提条件:增长率变化:有限环境,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即环境容纳量K;世代重叠;密度与增长率关系是随种群的密度增加,种群的增长率所受的影响逐渐地、按比例地增加。数学模型: dN/dt=r N(1-N/K)(微分式)模型行为:该曲线在N=K/2处有一个拐点,在拐点上,dN/dt最大,在拐点前,dN/dt 随种群增加而上升,在拐点后,dN/dt随种群增加而下降,因此,曲线可划分为:①开始期(潜伏期)(N→0),②加速期(N→K/2),③转折期(N=K/2),④减速期(N→K),⑤饱和期(N=K)
指数增长与逻辑斯谛增长之间的关系
逻辑斯蒂方程和无限环境中种群的指数增长微分方程相比,增加了修正项(K-N)/K,也称为剩余空间或增长力可实现程度。
(K-N)/K也是逻辑斯蒂系数,它的生物学含义是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大,最大环境容纳量中种群尚未利用的剩余空间,实际上也是环境压力的度量。当(K-N)>0时,种群增长;当(K-N)<0时,种群个体数目减少;当(K-N)=0时,种群大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可见,逻辑斯蒂系数对种群数量变化有一种制约作用,使种群数量总是趋向于环境负荷量,形成一种S形的增长曲线。
对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评价
虽然野外种群增长的数据比较少和比较粗糙,但是它们足以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种群在短期中能表现出逻辑斯谛增长,甚至指数型增长,这主要表现在生活史比较单纯的种类。例如,将动物引入新栖息地或处于最有利的季节等情况下。
在逻辑斯谛增长以后,种群稳定在K值不变,对这方面,没有充分的证据。自然情况复杂多变,“J”、“S”型为典型增长,中间有过渡型。
但是,重要的是这两种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所提供的有关种群增长的某些机制。
逻辑斯谛模型考虑的是各种动物本身所特有的种群增长率r和由于种群密度增加,带来的降低种群增长率的反馈作用力(K-N/K)。逻辑斯谛模型本身包含着这样的假定:密度增加对于增长率减低的作用是立即发生的,没有任何时滞,多数自然界的种群是难以符合于这个假定的。
分解:是有机物质逐步降解过程,将有机物还原为无机物,释放能量。理论意义:建立和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通过死亡物质的分解,使营养物质再循环,给生产者提供营养物质;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稳定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碎屑食物链以后各级生物生产食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改造地球表面惰性物质。实践意义:粪便处理;污水处理
物质循环的一般特征①物质循环不同于能量流动,前者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是循环的②生物地化循环可以用库和流通率两个概念来描述。库是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的某种化学物质所构成的,可分为贮存库和交换库。前者的特点是库容量大,元素在库中滞留的时间长,流动速率小,多属于非生物成分;交换库则容量较小,元素滞留的时间短,流速较大。物质在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和单位时间的移动量称流通率。③生物地化循环在受人类干扰以前一般是处于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④元素和难分解的化合物常发生生物积累、生物浓缩和生物放大现象。
群落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不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动态特征;一定的分布范围;具有边界特征;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物种丰富度模型对影响群落因素的讨论
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对于竞争占重要作用的群落,资源可能被利用得更加完全。物种丰富度将取决于有效资源范围的大小(a),种特化程度的高低(b), 以及生态位重叠的程度(c)。
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捕食者可能消灭某些猎物物种,群落因而出现未充分利用的资源,使饱和度小,种数少(d);捕食者使一些种的数量长久低于环境容纳量,降低了种间竞争程度,允许更多的生态位重叠,更多的物种共存(c)。
岛屿化影响:岛屿代表一种“发育不全”的群落,面积小,资源范围小(a);面积小,种被消灭的风险大,反映在群落饱和度低(d);能在岛上生活的种可能尚未迁入岛中(d)。
解释多样性梯度的学说 进化时间学说:热带群落比较古老,进化时间较长,并且在地质年代中环境条件稳定,很少遭受灾害性气候变化,所以群落的多样性较高。而温带和极地群落从地质年代比较年轻,遭受灾难性气候变化较多,所以多样性较低。生态时间学说:考虑时间尺度更短,认为物种的分布区的扩大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物种从多样性高的热带扩展到多样性低的温带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畅通的道路,但由于障碍的存在,温带地区物种相对而言未充分饱和。空间异质性学说:物理环境越复杂,则空间异质性越高,提供的生境类型越多,动植物群落的复杂性也越高,物种多样性也越大。气候稳定学说:在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中,地球唯有热带的气候是最稳定的,所以通过自然选择,那里出现了大量狭生态位和特化的种类,故物种多样性高。而在高纬地区,由于气候不稳定,自然选择有利于广适应性的生物,所以多样性小于低纬。竞争学说:在环境严酷的地区,自然选择主要受物理因素控制,但在气候温和而稳定的热带地区,生物之间的竞争则成为进化和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动力。由于生态位分化,热带动植物要求的生境很狭隘,食性也较特化。生态位重叠多,因此热带动植物较温带常具有更精细的适应性。捕食学说:热带捕食者多,捕食者将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压到较低水平,从而减轻了被食者的种间竞争。竞争的减弱允许更多的被食者种的生存。较丰富的种数又支持更多的捕食者种类,因此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生产力学说:如果其他条件相等,群落的生产力越高,生产的食物越多,通过食物网的能流量越大,物种多样性就越高。
集合种群: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也有人将集合种群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
意义:①其重要应用是作出预测。其中一些预测对景观管理和自然保护有很大的潜在使用价值。如Levins建立集合种群模型就是为解决大范围的害虫防治问题。根据种群多度将随局域种群灭绝率的瞬间变异度的增加而减少的结果,他建议害虫防治措施应在充分大的范围同步使用。②该理论在保护生物学中主要涉及环境破碎话的种群动态和遗传进化的结局,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原理。许多以前是连续分布的种由于生境的破碎化而转变为集合种群,研究这些种的动态可以提出适当的管理方法保证不灭绝。③保护计划是建立一个大的保护区还是建立几个相互联系的小的保护区的争论,其关键是集合种群的问题。当我们保护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或者几个种,而是整体上考虑物种多样性时则必须考虑集合群落的问题。
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群落演替理论
退耕还林理论。退耕还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言,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地耕地有计划步骤地停止耕作,按照适度植树原则,因地制宜造林,恢复森林植被。主要内容:坡耕地退耕还林,荒地造林。目的: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总原则:春季至夏初降雨量400mm以上地区以还林为主,以下的以还草为主;符合当地的天然植被分布、生长发育规律;符合自然生态进展演替规律;符合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需要;符合市场发展过滤,建立超前长久的产业经济,即建立自然-经济-社会符合系统。
生态演替理论。理论基础。根据演替现象预测群落未来,掌握其动向,使之朝着人类的方向发展自然植被在干扰阀内,受损的植被会借助自身或者外界输入的物质能量进行演替,这是生态系统演替及其功能理论,通过干扰使其受损植被恢复的宏观行为在理论上完全可行,且具有划时代意义。
退耕还林的途径。根据演替理论,若对于山区大面积区域退耕还林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生境优越的地区将暂时利用自然自身的力量,在排除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封山育林,利用原生演替进行植被恢复,待到条件允许将原生演替和人为干扰(植树造林)结合,加速植被恢复。对于条件较差的区域将以植树造林为主,在严禁认为破坏的情况下可以加速其生态恢复。不同情况具体分析,有机结合。
2.热带雨林特点:
(1)种类组成特别丰富,大部分都是高大乔木。(2)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齐,分层不明显。(3)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富,在阴暗的林下地表草本层并不茂密。在明亮地带草本较茂盛。
(4)树干高大挺直,分枝小,树皮光滑,常具板状根和支柱根。
(5)茎花现象(即花生在无叶木质茎上)很常见。(6)寄生植物很普遍。
(7)热带雨林的植物终年生长发育。3.世界分布:世界上的热带雨林分成三大群系类型,即印度马来雨林群系、非洲雨林群系和美洲雨林群系。
能量流动的特点:①几乎每一类生态系统,由初级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其主要流经的途径是分解者亚系统②只有以浮游生物为优势的水生群落活食的消费者亚系统在能流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同化效率也比较高;但由于异样性的细菌密度很高,它们依赖于浮游植物细胞分泌的溶解状态有机物,所以消费死有机物的比例也在50%以上③对于河流和小池塘,由于大部分的能量来源于从陆地生态系统输入的死有机物,所以通过消费者亚系统的能量是很少的;在这方面,深海底栖群落因为无光合作用,能量主要来源于上层水体的“碎屑雨”也是类似情形。
中国植被的经度地带性: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受海洋季风和湿气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依次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的气候。相应的植被:东部湿润森林区、中部半干旱草原区、西部内陆干旱荒漠区。。纬向地带性:东部湿润森林区自北向南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气候。植被: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中国西部亚洲内陆腹地:北到南: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原草原带-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
合理密植:提高光合效率,进而提高光合产量,总光合与呼吸达最大;除草:通气,根呼吸促进矿物质吸收;施肥:提供养分;喷药:减少、排除竞争,减短食物链,使能量集中在庄家,使光合产物最大量往人们想的方向发展。
碳循环:大气中减小增加CO2的途径(6)土壤呼吸;人口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物质燃烧;化石燃料+水泥
人类直接影响:化石燃料燃烧、植物总光合生产 针对措施
第五篇:浙江农林大学 种苗学 名词解释
1林木种子:指一切可以用于直接更新造林或培育苗木的繁殖材料,包括植物学意义上的种子,果实,枝、叶、茎尖、根等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人工种子等。苗木:是指由林木种子繁殖而来的具有完整根系和茎干的造林材料 1.苗圃 是培育和经营各类树木苗木的生产单位或企业。
7、苗木假植 苗木假植就是将苗木根系用湿润的土壤暂时埋植起来,以防止苗木根系失水或干枯从而丧失生命力的一种保护措施。实生苗:直接由种实繁殖而来的苗木,4营养繁殖苗:利用树木的根、枝、叶等营养器官和组织繁殖而来的苗木。
5裸根苗:在大田中培育、出圃时不带有基质与根系一起形成的根坨、根系裸露没有保护的苗木。6.容器苗:在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容器中培育、出圃时由育苗基质和根系形成的根坨的苗木。7移植苗:经过1次或数次移栽后再培育的苗木。8 留床苗:在原有育苗地上未经移栽继续培育的苗木。7.生理病害 由环境条件不良或苗圃作业不当造成的苗木伤害。
1.生理后熟 种子虽然表现出形态成熟特征,但因种胚未发育完全,或有抑制物质存在不具备发芽能力,还需经过一段时间发育,才能形成发芽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后熟。
3、生理干旱 在早春因干旱风的吹袭,二地下部又因土壤冻结,根系难于吸收水分,使苗木地上部分失水太多而致死。
4、生物肥料 是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对苗木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制成的肥料。3.生理休眠 胚生理抑制因素导致的休眠。
6、生物除草 利用昆虫、病原菌、线虫、动物及生物除草剂等除草的方法。2.种子休眠 即使环境条件具备,种子也不能发芽的现象。
6.次生休眠 已经解除休眠的种子,因某种原因又进入休眠的现象。
4.极性 植物体或植物体的一部分在形态学的两端具有不同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现象。5.再生 植物体的离体部分具有恢复植物体其他部分的能力。
7.种子萌发 种胚恢复生长,胚根和幼芽突破种皮向外伸展,开始正常生命活动的现象,是从干种子开始吸涨到胚轴伸长为止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过程。
8.种子寿命 常把生长发育正常、没有机械损伤的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维持生命力的年限称为种子寿命。
5.种实的调制 对采集的种子进行干燥、脱粒、去翅、清除杂物、净种、分级的过程。
7.种批 种源相同、采种年份相同、播种品质一致、种子重量不超过限额的同意树种的一批种子。3.种子园 以经过选择的无性系或家系组成的人工林,是用有性或无性方法繁殖人工选择的优良个体或用其他育种法培育出的新品种的植株建立的良种基地。
13.种子生活力 是用化学方法快速测定的种子潜在的发芽潜力,也是反映种子品质优劣的一个指标。14.种子活力 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种子本身具有的决定其快速、整齐发芽及发育成正常苗木的潜力。15.种子引发 控制种子缓慢吸收水分,并使其吸涨的第二阶段,让种子进行预发芽的生理生化代谢和修复活动,促进细胞膜、细胞器、DNA的修复和酶的活化,处于准备发芽的代谢状态,但防止胚的伸出。9.花芽分化 顶端分生组织分化成叶芽和花芽的过程。
10.结实间隔期 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结实间隔期,也称为种子生产周期。11.营养繁殖 利用植物营养的一部分为繁殖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培育成完整植株的方法。3.结实周期性 林木结实丰年和欠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12.嫁接 将两块活植物组织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并生长和发育完整植株的技术。
13.扦插育苗 从母树上截取枝条、根段制成插穗扦插到一定基质中,在一定条件下培育成完整新植株的方法。
1.良种 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2.母树林 以生产大量播种品质好、遗传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的林木种子的林分,是在现有的天然林或人工林分中选择优良林分,进行去劣留优,逐步改建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建成的初级良种基地。
4.采穗圃 是提供优质种条的繁殖圃,是用优树或优良无性系做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无性繁殖材料的林木良种繁殖场。
6.净种 清除在调制过程中未清除干净和混进的杂物以及破损瘪粒种子,如果皮、树枝、树叶、果翅、鳞片、土块等。
8.催芽 用以人工的方法打破种子的休眠,并使种子的胚根露出的一种处理。
9.层积催芽 把种子和湿润的介质混合或分层放置,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期,促进其达到胚根裸露的程度的方法。
10.湿藏法 将种子放在湿润、通气、低温的环境中,以保持种子的生命力的储藏方法。11.千粒重 1000粒纯净种子在气干状态下的重量。
12.发芽率 在规定的条件和时期中,正常发芽粒数占供测定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1.根瘤菌 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
2.凋萎系数 当土壤绝对含水量低于某一数值,苗木呈现永久萎蔫现象时的含水量界限称凋萎系数。5.栽培基质 是人工配制的用于苗木培育的基质。
6.菌根 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丝雨苗木营养根系形成的一种联合体,具有强化苗木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特别是对P和N的吸收作用。
1、灌溉施肥 是灌溉和施肥相结合形成的一项复合技术,即每次灌溉都结合施肥,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的一项新技术。
2、轮作 在苗圃中同一块育苗上,将不同的树种的苗木与牧草、绿肥、农作物按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的方法。
5、空气修根 把培育中的容器苗放置在距离地面一定距离的,使容器底部悬空可以直接接触空气,使伸出容器底部排水孔的苗木根系直接接触空气,这些根系由于悬空于空气中,吸收不到水分而干枯,从而达到控制根系生长的目的。
8、硬枝扦插 利用完全木质化的休眠枝条制作的插穗。
9、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一种营养繁殖方法;是常规营养繁殖方法的一种扩展和延伸。
6.次生休眠 已经解除休眠的种子,因某种因素影响又进入休眠的现象称为次生休眠。7.发芽率 在规定的条件和时期中,正常发芽粒数占供测定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4.菌根 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丝雨苗木营养根系形成的一种联合体,具有强化苗木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特别是对P和N的吸收作用。
6.凋萎系数 当土壤绝对含水量低于某一数值,苗木呈现永久萎蔫现象时的含水量界限称凋萎系数。7.层积催芽 把种子和湿润的介质混合或分层放置,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期,促进其达到胚根裸露的程度的方法。
8.营养繁殖苗 利用树木的根、枝、叶等营养器官和组织繁殖而来的苗木。7.栽培基质 是人工配制的用于苗木培育的基质。
8.空气修根 把培育中的容器苗放置在距离地面一定距离的,使容器底部悬空可以直接接触空气,使伸出容器底部排水孔的苗木根系直接接触空气,这些根系由于悬空于空气中,吸收不到水分而干枯,从而达到控制根系生长的目的。
2.硬枝扦插 利用完全木质化的休眠枝条制作的插穗。
3.植物离体快繁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一种营养繁殖方法;是常规营养繁殖方法的一种扩展和延伸。
6.灌溉施肥 是灌溉和施肥相结合形成的一项复合技术,即每次灌溉都结合施肥,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