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
影与声
——浅析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表现形式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大众传媒文化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文学色彩似乎逐渐从现实生活中褪去。除了专业的研究者,对纯文学感兴趣或者愿意阅读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文学工作者也无法回避地开始思考文学以何种形式何种状态才能够更加适应大众的趣味,怎样才能在这个过于喧嚣的时代得到生存发展,而且文学也的确开始在各方面受到当下文化氛围的影响,开始通过其自身的变化来适应大众的需要。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涌起使得浮躁成为弥漫在空气中的一种情绪,影响着为了生存为了赚钱而烦恼焦虑的每一个人。现代人顶着巨大的压力到处奔波,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作为纯粹的读者安坐于书桌前阅读一部纯文学作品,人们更多地是在追求在疲惫工作之余能够愉悦身心的东西。读者的接受与否在市场深入人类生活的今天对于文学来讲甚至比文学自身的优秀程度更加重要。文学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中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开始放弃其学术性及专业性,开始做出迎合大众的改变。而且文学的其它表现形式开始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慢慢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主流。
一
电影至今已经诞生百年了,作为新生的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魅力。强烈的视觉观感与影像形式成为吸引大众的重要原因。而且,电影与文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普遍意义上来讲,一部好的电影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电影剧本,近些年来,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成为电影界的一种时尚。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张艺谋的早期代表作《红高粱》改编自当代作家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苏童的代表作《妻妾成群》被改编成为具有浓厚中国民俗气息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妇女生活》被改编为《茉莉花开》,直到近期德国作家聚思金德的作品《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被搬上银屏并广受好评,李安导演的张爱玲作品《色戒》,甚至被认为比原作品还要好。还有连续拍摄了七八年之久的系列电影《哈里·波特》系列,而且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在市场规律作用下成为大获成功的范例,成为当代的经典神话。中国最近兴起的古装大片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张艺谋的《满城近代黄金甲》几乎“抄袭”了《雷雨》的所有细节,冯小刚的《夜宴》在情节上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几乎一模一样。在引起大众舆论的关注及各种贬褒不一的言论发表的同时,也引起一股文学经典重读重拍的热潮。
电影是最为复杂和最为昂贵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电影的形式决定它具有讲述极强的讲述故事的能力,能够以更形象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作品的精华,通过电影的剪辑与拼贴表达概念或是情绪。电影替代了部分文学的功能,并且以更为快捷的方式给人们以愉悦或警醒,这对于时间如金钱时间如生命的现代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相对于阅读长篇巨著的文学作品,看电影更为直接更为节省观众或读者的时间,而获得的精神享受在某种意义上却是没有差别的。戴锦华老师在讲座中常常说,一部好的电影,能够使人们看完电影之后,有勇气再活一周。这样的结论虽然包含有浓重的黑色幽默气息,但也说明今天的大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电影院里的两个小时能够让在社会与生活的压力中彷徨焦虑的现代人放下所有,让全部精神沉浸在眼前的画面和情节中感受别人的故事。这对于现代人几乎是最有效的放松,电影中保留的文学性究竟有多少?电影能否带动文学的发展与文学作品的阅读?这是一个存疑的话题。很多人对于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情节津津乐道却未必知道作品的文学形态是什么,正如很多人热爱张艺谋却未必知道莫言苏童是谁。而电影与文学还是有相互促进方面,电影强烈的视觉效果可能会强化文学作品中的某种特质或者将其中隐含的东西表面化,在某种程度上做出优于文字的表达,也常常激起观众们对于原来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也为电影的书写提供着新的可能。
“读图时代”一词作为形容当下朱德庸、几米的漫画流行,人们生活离不开电视互联网的状况是非常形象的。为了迎合这种潮流,文学做了不自觉的调整与变化,不再和现代文学阶段的文学作品一样热衷于表现人性的焦虑或冲突,而是更加强调历史感,在前后贯通的历史中对于对历史进行某种意义上的重新解读与重新书写。这种重读不仅仅是文学意义上的再创造,也是在当下重建历史观的大时代之下在文学领域一种新的尝试。不仅仅如此。文学作品的画面感空前的加强,作家们吝啬地将人物的内心活动作为复杂的东西隐藏在对话及行为中,成为不言而喻的表达。所以很多作品几乎不需要如何改编就能够作为剧本上演。这也是导演们热衷于将当代作家作品搬上银幕的原因之一。
二
在当代,诗歌成为了一种在较为狭窄的圈子中传播流行的文学形式,它不再具有曾经一度的辉煌,甚至被人遗忘。但是实际上,诗歌比从前更加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区别仅仅在于诗歌不再以纸媒的形式传播,当然,这种存在形式是否就是诗歌还是需要探讨的。在当代,我们不再叫它诗歌,而是——歌词。
写歌词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能否称之为诗人?歌词是以歌曲为传播载体,其形式自然多样,也不乏精彩的和所谓文学意义上的诗一样优美的文字。在媒体通过电视电台等各种方式的传播下,音乐作品得到大众的接受和进一步普及,大众通过他们个性的好恶来进行对于音乐作品的筛选和接受。除了音乐自身的美,歌词在其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受欢迎的歌词往往能够引起人的共鸣,很多歌词在描写现代人的情感、复杂心理以及矛盾方面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好的歌词往往能够打动人的内心,在形式上和内涵上都有独特的美感罗大佑的很多老歌歌词都特别长,而具有极其浓厚的文学气质。《滚滚红尘》无论是词还是曲都有极吸引人的美感,《现象七十二变》1的歌词具有浓厚的韵律美以及对于生活的无奈以及讽刺。方文山也有很多作品具有极浓的古典文学气息,比如前段时间非常流行的《东风破》2,极有婉约派的词韵。林夕的词更以其优美和哲理性风靡内地,《流年》3用寥寥几句就描绘出一个奇幻而哀伤的世界,王菲的声线更让此词的特点表达得淋漓。歌曲的流行让诗词这样的文学形式实质上依然存在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三
为何在今天大众传媒倡导的文学形式会得到很快的流行与接受?文字的不受青睐与电影歌曲的相对流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个人压力的增大,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几乎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心境关注纯文学,人们需要的是跟的上这个快节奏社会的能够娱乐身心放松精神的东西,对于它们,人们只需要的是无思考地接受而不用费尽心力去想这个东西的意义,甚至仅仅追求一种噱头或是感官的刺激,只要能够让他们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那它们就是有价值的。那些紧张得让人陷入精神紧张甚至分裂的文字是很难受现代人欣赏的,虽然这并不代表它们不好。
媒体的巨大的导向作用也成为左右文学发展方向的强大力量。在喧哗且躁动的当下,媒体所宣传的所谓文学往往与真正有价值的文学相去甚远。媒体需要的是对于自己有利的文学,是能够对媒体及其物质表现本身带来利润的东西。一旦符合媒体要求的文学作品出现,自然会获得媒体的青睐而通过更加迅速的方式传播。
文学在当今也在一定程度向上这个方面的转变。尤其作家们的转变要比整个学术界的转变要迅速的多。作品能否获得市场被大众接受,作家们已经无法避免面对这样现实的问题。1 《现象七十二变》词曲:罗大佑《东风破》 词:方文山《流年》 词:林夕
已经有很多作家成为媒体导向或过度宣传之下的成功者或牺牲品,如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等已经出名的80后的写手们,他们几乎每一个新的作品都能够得到媒体的大肆宣传,阅读他们的文字甚至成为青少年中的时尚,虽然郭敬明的“抄袭”**仍未过去,也没有过于影响他在青少年中的读者群。新概念作文大赛在前几年曾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导致的结果却是以后的参赛作品几乎风格千篇一律地充斥着矫情的哀伤而变得不再具有当初的价值,最终甚至被众人遗忘。
作家的成功已经不仅仅依赖于其写作或才华,而渗入了更多媒体宣传与炒作的意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在得奖前不为人知;《哈利·波特》系列的水平虽然从中期就有走下坡路的意味却依然被抢购并畅销全球;所谓美女作家的作品在中国得到一大批“文艺青年”的追捧;不上大学的韩寒和被判决抄袭的郭敬明仍然是广大青少年心中的偶像;当代作家的大名要等到他们的作品被改编为电视电影之后才有可能为人所知;名人出书热一直不止;书架上的畅销书往往不是通过其文学性而是由于宣传炒作而风行一时。青少年似乎更易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而被媒体左右。文学在今天“人尽可夫”,几乎失去自己的本色和气质。
文学在文字上的表现显然已经走入了瓶颈,人们面对难辨优劣的泛滥的出版物,充斥着小资情调而过于浅薄的“八十后”,还有严肃认真的纯文学作品,电影和音乐为载体的文学表达成为他们更优先的选择。影与声已经成为一种当下大众传媒时代更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表达形式。
参考书目
1、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2、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3、[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1月版
第二篇:中学时代文学
回顾、反思你中学时代各方面的情况,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自我鉴定 2012-07-04 21:04颜婷萱 | 分类:学习帮助 | 浏览408次 分享到:
2012-07-05 13:26提问者采纳 《一》朝吟幕颂,幕鼓晨钟,在理想之光杂照耀下,我走过了最美好的三年高中时光.带着无限的依恋,轻轻拨响回忆的风铃,一幅幅永垂于心的画面展示在我的眼前.学习成绩不是最好,但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很的多.首先是端正了学习态度.在老师的教导下,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努力学习,我毅然打消了“好好玩”的初衷,开始了高中的学习旅程.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知道自己来这里就是为了获得“渔”.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认真积极地参加每次实验和讨论会,锻炼了自己动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受益匪浅.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平时注重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是一位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的好学生.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三年来,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我喜欢做一些社会活动,会让高中生活更丰富多彩,有时会感到累些,但乐此不彼.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这给老师和同学们都留下了深刻的映像.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结果,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因此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自己鞭策成为一个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人.通过三年的初中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三年的初中生活是我人生这条线上的一小段,是闪闪发光的一小段,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为我划平人生的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初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板
(一)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
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
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
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高一年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主持校知识竞赛,任小广播员。高二以来任班级文娱委员,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如:课间歌咏,班级联欢会,集体舞赛等。在校文艺汇演中任领唱,参加朗诵、小提琴表演。在校辩论赛在表现较出色,获“最佳辩手”称号。我爱好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校运会上,在800米、200米及4×100米接力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三年的初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在这最后的中学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的一页。
初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板
(二)时光流逝,丰富多彩的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这三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里程,它将永远铭记在我的脑海里。
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蒸蒸日上、迈着改革步伐前进的社会主义祖国,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积极参加党章学习小组,逐步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作为班长,我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同学中树立了好榜样,并能团结好班委,处理好班级的一切事务,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初二年我们班被评为市优秀班级,这是全班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为能生活在这样一个班级而自豪。三年来,我在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97年被评为市优秀学生干部,初三年被评为校三好生。
学习上,我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勤于钻研,肯思考,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理解能力强,思维敏捷,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学习中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精益求精,学习效率高。三年来学习成绩优异,半期考、期考等重大考试均居年段第一。在学科竞赛中也多次获奖,初三年荣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市三等奖初二年获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厦门赛区表扬奖,初三年获第十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二等奖。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体锻达标擅打篮球。
通过初中三年生活的锤炼。在德智体方面,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一个懵懂的中学生逐步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四有”新人,但我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体锻虽然达标,但还须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成绩,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继往开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初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板
(三)初中三年生活即将随着我的成长而慢慢逝去,回顾这丰富多彩的三年学习生活,我已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合格中学生了,这些日子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
我热爱我们的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思想觉悟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及党章学习小组,努力要求进步。在校,我模范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尊敬师长,组织纪律性强,连续担任班学习委员等职务。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同学,发挥友爱互助的精神,多次被评为校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初二年还被评为市三好生。
天资聪颖,学习认真自觉,理解和自学能力强,善于质疑、析疑、解疑。积极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思维敏捷,懂得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不断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初中三年以来学习成绩优异,名列年段前茅。积极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或市一等奖、省二等奖。
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锻达标,还曾经代表班级参加校运会,并在接力项目为班争光。
虽然初中三年来,我在各方面都有显著进步,但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钻研精神还不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我相信我一定能克服这个缺点,以自己的所学所长更好地报效祖国。
初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板
(四)三年的时光如流水一般匆匆逝去,回首往事,在这多姿的季节里,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往后的日子里,希望我能做得更好。
我热爱祖国,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关心时事政治,思想健康进步。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热爱劳动,先后担任过班级的体育委员和宣传委员,能以一名团员和班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团结同学,配合老师工作,任职期间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生活上,我拥有严谨认真的作风,为人朴实真诚,勤俭节约,生活独立性较强。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班级交给的任务都能认真及时完成。
我的兴趣广泛,爱好体育、绘画等,积极参加各类体育竞赛,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然而,初中生活的磨练,更让我真切体会到生命与人生价值的内涵!我被初一时自己的那份夜以继日的勤学苦读而感动;被初二时自己的那份坚持不懈,极力追赶的韧劲而自豪;更为如今的自己,一个不再心存放弃,充满自信与都只的自己而无怨无悔!曾经地那份勤奋现如今已化成了我即将冲刺的动力,先前的那份坚韧激励这我昂首向前,用于托起明天新的朝阳。现如今的我更加懂得超越自我其实才是成功的关键!曾经的那份“凡事我必抗争,成功不必在我”的信念,能让我勇于自告奋勇,敢于争先的举动赢得了同学,老师们的称赞;曾经的那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信念,更催促着自己勇敢承担生活,学习上的无情打击,让我不断战胜它们,赢得惊天的这份顽强的意志力!让我真切感到: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成功与否,而在乎自己能否在跌倒后再次爬起。
感悟高中生活,让我受益匪浅!带着这份宝贵的收获,我将会重新迈向新的征程,无论前方的路途有多坎坷,我都会从容面对,勇于挑战!感谢高中生活赐予我的一切,我将再接再厉,直达自己成功的彼岸。初中生毕业自我鉴定(精)
回顾初中三年,通过良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我已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一般商务活动,也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的好习惯!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在学习上,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并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读写能力.对OFFICE办公软件和其它流行软件能熟练操作,并在因特网上开辟了自己个人空间.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文学、心理、营销等课外知识.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
我迎接未来新挑战.在工作上,我通过加入院学通社与合唱团,不但锻炼自己的组织交际能力,还深刻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及凝聚力.更加认真负责对待团队的任务,并以此为荣!
作为积极乐观新时代青年,我不会因为自己的大专文凭而失去自信,反而我会更加迫切要求自己充实充实再充实.完善自我石我未来目标.且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良禽择木而栖,士为伯乐而荣”,勤奋的我将以不怕输的韧劲融入社会.愿借您的慧眼,开拓我人生旅程!
第三篇:《时代文学》杂志社征稿启事
《时代文学》杂志社征稿启事
【主管】山东省作家协会
【主办】山东省作家协会
【CN】37-1173/I
【ISSN】1005-4677
【邮发代号】24-8
4【周期】半月刊
为进一步提升文艺理论在学术、教育、研究等方面的推广,满足广大中文教育工作者的要求,特改版开设:文学评论、中文教育、文学自由谈、文艺争鸣、语言研究、文化短论、文史在线等栏目,以刊发广大中文学术、教育、研究等领域工作者的优秀论文。
文学评论:刊登以评论、研究文学作品的学术性文章为主。
【中国期刊库】—最权威的论文发表网站!您身边的论文专家!
文艺争鸣:展示社会对艺术作品的新观点、新认识、新发现、新问题。
作家评论:探讨作家背景对作品的影响及作家的艺术生命。
文学自由谈:主要体现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现象的民间话语权。
语言研究:主要为古代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外语研究工作者提供观点平台。
中文教育:以刊登高等语文教育类论文为主,兼顾其他文科教育和教育管理。
文化短论:刊登对文化现象、文化界新动态评论的精悍文章。
文史哲:主要刊登历史、哲学、政治(主要是政治史)等方面的论文。
“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来源期刊“中国基础教育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知网》收录,《龙源期刊网》收录、《万方数据库》收录,《维普资讯》收录。
第四篇:大众传媒
论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摘要: 流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大众传播形影相随、共生互动。从发生学上讲,流行文化在西方虽然可以溯源到18世纪,但真正的发展是在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纸出现以后。可以说流行文化是依赖于大众传播的发展才逐步形成的,而大众传播媒介也成为流行文化的一种重要样式与内容,两者共生共荣,密不可分,或者说两者本来就是一枚铜币的两面。
关键词:大众传媒 传播媒介 共生共荣
大众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其中通过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影响更为深刻。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在商业性上的一拍即合造成大众传媒这个以传播精神思想文化内容为主的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对大众文化的过多关注和商业性追逐使其逐渐失去了其本应具有的思想行为指路明灯的作用。
1. 大众文化
1.1大众文化的函义
大众文化是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大众传媒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这是一种合成的加工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特征是主要为大众消费而制造出来的,有标准化和模拟个性的特色。大众文化是包含在主流文化之内,它是一个社会内与公众舆论、价值观念、社会时尚和生活方式大致趋同、基本适应的、又是与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直接传承关系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有地域性、通俗性、消费性、娱乐性、商业性、产业性等种种特征。有人曾把“流行文化”比作是“任性的小姑娘”,荒唐而美丽。
1.2 大众文化的类型
一是印刷媒介中的大众文化;二是电子媒介中的大众文化;三是电脑与互联网中的大众文化;四是日常生活习俗与器物中的大众文化。
1.3大众文化的影响
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1它改变了旧有的文化格局,丰富了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2它有利于消除落后意识,推动社会发展。3它有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1大众文化传播中存在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有时使其难以兼顾社会效益。2大众文化的娱乐消遣特性,导致了大众在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追求方面的迷茫与媚俗。3大众文化生产的标准化、模式化,导致个性的泯灭。
2.大众传媒
2.1大众传媒的函义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
新闻传播工具: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片和新闻性的期刊总称。西方称为新闻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介。2.2大众传媒功能影响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 大众传媒主要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建立和巩固信仰、社会暗示及教育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大众传媒既有社会控制的正功能, 也有负功能。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将对社会控制产生消极的影响, 这种影响体现在: 对社会政策的过度干预会削弱正式控制力量、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影响控制效果、不合理的社会暗示容易误导社会成员、公众对大众传媒的过度依赖影响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和谐。认识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正视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对社会控制的消极影响, 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控制, 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大众媒体一方面反映现实,另一方面也建构现实。大众媒体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拟态”的环境里面。大众媒介强有力的渗透与覆盖,尤其是电视和网络的发展,让语言的创造越来越快。正是有了大众传播,人们才可以更多地接触到其它的文化,从中吸取精华,改进并完善自己的文化。
2.3大众传媒的形式
报纸/电视/广播/杂志/户外/售点/网络等
3.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关系
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引导者。大众传媒是形成大众文化的重要手段和使者。如通过大众传媒建构了电视文化、流行文化、音像文化、摇滚文化等。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大众文化,不经过大众传播,就得不到继承和发展。而实际上,大众传媒在传播一定文化的同时,也在建构一定的价值意识形态。因为大众传媒通过传播的议题设置功能,能让人们感觉到那些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的传播内容便是主流的或是值得肯定和仿效的。
流行文化与大众传播共生互动,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着流行文化;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又直接影响着大众传播媒介。事实上,我们仅从当代新闻类传媒的传播内容、方式与风格上,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内在关联性。英国文化社会学家约翰·哈利特曾经说过:“通俗新闻看来是一种蒸蒸日上的新闻形式,它正在取代传统的„严肃‟新闻,即使在„严肃‟新闻的最后堡垒即所谓„高品位‟大报也是如此。”他所说的通俗新闻是指“那些大量销售的报纸、期刊和广播电视节目,它们专门从事名人轶事、生活方式以及„非消息性‟报道,并不注意日常政治新闻报道”。
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众文化大众传媒传播的重要内容,大众传媒塑造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有重要影响。文化影响传媒,有什么样的大众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大众传媒。传媒受文化的浸润影响,反映文化,代表文化,成为一定文化的喉舌。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是传播文化的功能。有人说一张报纸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日记,它默记民族的文化演化与变革的轨迹,预示文化进化和传播的基本趋势
4总结
大众传媒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大力传播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文化的发展需要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借鉴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全面认识和辩证分析,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应妄自菲薄,而应从发展的、创新的角度来把握,把传统、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我们引进外国文化,要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和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它更好地为中国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经验。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更新,传播主体要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摒除大众文化中消极不健康的成分,正面积极地给人类大众以健康严肃优秀的文化食粮,让人类大众在文明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从而提升其文化品位。因此我们要妥善处理好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是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第五篇:大众传媒文化
焦点访谈——电视剧
工商1201班 朱雅婷 1201100423 “男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女孩子沉浸在电视剧里不能自拔。”似乎成了当今一种普遍默认的现象。如果说网络游戏刺激、有战斗力,那么,电视剧呢?电视剧传递的是什么?是帅气逼人的偶像,还是浪漫清新的爱情?亦或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和印刻着沧桑岁月的历史?还是狡诈阴险的犯罪者和惊悚的悬疑?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时段的答案也在不断变化着。到底电视剧有着怎样神奇的魅力,对人们的心理、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带着一堆疑惑,我采访了一位对大陆剧特别喜爱的女生和一位颇爱美剧的男生,答案也不尽相同。(具体的采访内容详见附录)概括总结下来,我将分别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感性与理性
或许是由于巧合,采访的对象刚好是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本身男女的感性和理性成分也有所区别。男孩子往往更偏向于理性,女孩子更感性一些。因此,在问题的假设性回答上,本以为男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美剧会带给我更理性的思考。可是,答案出乎我的意料。而女孩子出于对大陆剧的喜爱以及电视剧的感染力,感性成分居多也理所当然。虽然对采访对象选取的科学性有失偏颇,但还是能找到此现象背后的原因的。在和朋友的探讨中,我们都认为是电视剧本身的魅力:人是社会中人,有情感有思想。当电视剧传达出某种可以迎合我们的情感或思想的视觉冲击时,瞬间的触动往往会使感性大于理性。比如说,男孩有英雄梦,而美剧中超级英雄的形象,刚好是男孩所追求、梦想的,因此,此时男孩被英雄的形象震撼、触动,脑海里想的是英雄的伟大,是自己如何可以变成英雄,而不是电视剧里的英雄都是假的。同样的道理,女孩更是如此。简单地举个例子,大多数女孩子心中都住着一个王子,如果电视剧里的男主角塑造得刚好是如此的完美,吻合自己的口味,女孩子会毫不犹豫地喜欢到底,而此时,便几乎不存在理性的思维:生活中可能有这么完美的男人吗?
二、正常的疯狂
纵观男女生的追剧过程,看似有些疯狂,却又合乎常理。只要有更新,便一集不落;只要有没看的,不管多晚,都要坚持看下去,哪怕熬夜。这种一般人看来比较狂热的行为,放置在电视剧面前,却也合乎道理。电视剧,不像电影这么简短,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讲述完一个未知的故事,也不像访谈这般独立,每一次采访都是新的一个故事。大陆剧也好,美剧也好,虽然剧情不同,连续性也不同,但终归是电视剧,总会以藕断丝连的剧情牵引着你的好奇心,让你欲罢不能,想要一口气将未知的东西变为已知。电视剧就是这么巧妙地抓住了人们的心理特点,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了解了这点,这种痴狂的行为也不足为奇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三、潜移默化
电视剧能带给你什么?高深的知识,还是生活技巧?好像都不是„„那么,电视剧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呢?也好像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既没有对生活产生巨大的变化,也没有完全颠覆世界观,但其实,电视剧早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说话方式。在采访中,男生的回答比较明确,说美剧为他树立了一些生活理念和追求,而女孩含含糊糊,只是在某些概念上,告诉我们其实电视剧并没有耽误学习,学习之余才会迷上电视剧。但殊不知,女孩已经在穿着、装饰等生活的各个方面,深深地被电视剧影响了。就像电视剧的播放长度,十几集,几十集,越长,对我们的影响越深入,越震撼,越会持久。我们会偏向于选择电视剧中主角的穿着风格,吃饭的方式,热爱电视剧所传达的文化价值,虽然不会明说,却早已在心底默认了。
此次访谈的目的,不在于评判电视剧的好与坏,而是从较为客观、深入的角度来剖析电视剧对现在的年轻人产生的心理、行为等的影响。不得不承认,电视剧的魅力不止存在于光鲜亮丽的画面中,也不只存在于玄幻的科技里,更多的是电视剧所射影出的文化、情感,被感知、认同,甚至传播。
附录:
附录一:
对一位颇爱美剧的男孩的采访内容。Q:你一般看些什么美剧? A:神盾局特工和绿箭侠。
Q:美剧的主要特点或特色是什么? A:贴近生活,想象奇特。Q:你一般会看大陆剧吗? A:会看一些大陆剧。
Q:不看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看的话,你觉得大陆剧和美剧的不同点在哪里? A:大陆剧是一次性拍好的,剧情可变性不强,美剧是一周播放一集的,可以随时更改情节。所以,美剧的情节总是有一种看似猜得透,其实全是意料之外的情节。
Q:你觉得美剧里透露出怎样的美国文化?
A:美剧中经典的有科技和英雄主义的美国文化。里卖弄透露出一些人们想象的未来时代科技信息,给人一种新鲜感,值得借鉴,但美剧一般都是一年更新一部,等得太心酸。
Q:有哪些文化是可以接受、吸收的?哪些文化是令你不解的?
A:很多开放的文化我都可以接受,只是美国的一些政治文化会让我有点不理解。Q:你一般多久看一部美剧呢?看美剧会上瘾吗?
A:美剧基本上是一星期一集。我都是直接追到最新一期。如果存得太多会一次性看到最新,不管时间多晚。
Q:美剧对你的生活、学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A:美剧给我树立了一些生活理念与追求。
Q:美剧带给你的是更加理性的思考,还是英雄主义会让你时而感性呢? A:超级英雄会让我变得感性。
附录二:
对特别喜爱大陆剧的女孩的采访: Q:你一般看些什么大陆剧?
A:古装片、偶像剧吧!太多了,从小看到大,已经无法一一列举了。Q:大陆剧的主要特点或特色是什么?
A:比较贴近生活,喜欢反映社会,很朴实。古装片喜欢记叙历史,还原历史。Q:那你会看美剧吗?为什么呢?
A:不太爱看,不像大陆剧,美剧的情节连续性不是特别强,而且一些喜剧的笑点,在我看来根本没什么,因为我不太懂美国的文化、文学,不了解,所以也不知道为何如此欢乐。
Q:一般多久看一部大陆剧呢?会不会有上瘾的感觉?
A:要看有没有好的大陆剧了,如果有的话,我会挺疯狂地追剧的,一更新就看,如果积累的话,熬夜看。上瘾的感觉肯定有的,好像电视剧里的情节是真的一样。哪怕理性的时候,我知道这是不好的,但一旦投入了,就失去理性了。Q:为什么会这么热爱大陆剧呢?
A:大陆剧比较贴近生活嘛!而且明星也都是熟知的,反映的也能产生共鸣,就会更热爱啦!
Q:那你认为大陆剧对你的生活、学习产生什么影响?
A:感觉生活没有电视剧,就缺少了什么似的。大陆剧对我的学习、生活也没有产生特别的影响,只是可能会占用我很多学习的时间,但我还是会以学习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