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作者:陆建松
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擅自改变文物单位的管理体制,将原本由政府实施保护与管理的文物单位转移到旅游企业开发经营。有的以“合署办公”的形式将文物单位纳入旅游企业,有的直接将文物单位并入旅游公司,有的将文物单位的门票划入旅游企业,有的干脆将文物单位作为资产对国内外进行招标和租赁经营,有的甚至欲将文物单位作为普通资产上市。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实质都是一样的,即以所谓“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名义,将文物资源作为普通资产纳入到企业进行市场化经营。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议论。尤其在文博界、社科界、建设部门、环保部门和旅游、国资部门中,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两派观点针锋相对:
以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为代表的一派普遍称好。他们认为,只有将文物单位纳入旅游企业,将文物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文物资源进行市场化经营,才能促使文物资源优势向旅游产品优势转化,才能实现文物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繁荣。只要
规划合理,合同规范严格,不会影响文物保护,只会给文物保护带来更大益处。
以社科、文化和文博界为代表的一派则持坚决反对态度。他们认为,以所谓“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名义,将文物单位的文物管理权部分或全部转移给旅游企业,甚至将文物作为一般实物资产租赁、承包和上市,是严重违反文物保护法的行为,是违背文物工作规律的行为,将对文物事业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性结果。因为一旦文物单位被纳入旅游企业,就会把文物的所有权、管理权、处置权与经济利益挂钩,就会因不当开发或过度使用对文物及其环境氛围造成破坏。因此,绝不能急功近利,以损害或牺牲文物为代价,换取地方
经济局部的、暂时的发展。
自1997年以来,这场争论一直在继续。2001年7月,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向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化(文物)行政部门下达了《关于禁止擅自改变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体制的通知》。2001年10月,由国家计委牵头,国家文物局、旅游局、建设部、环保局和林业局等八大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专赴陕西就此问题进行调研,各方未达成统一意见。2001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改进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国际会议也对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保护与管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也未能形成共识。但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文物单位被纳入到旅游企业的现象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2001年四川宜宾兴文石海景区、福建金湖风景区、湖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城、安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屯溪老街等一批重点文物点被纷纷出让和租赁,时间长的达50年之久。有识之士忧虑地感叹:文物保护陷入了越来越被动的局面!如何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已成为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 的一个问题。两派观点之所以差距大且始终不能达成基本共识,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各自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利益取向不同,未能顾及事物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对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而言,着眼点是经济利益,为了谋求地方利益和经济利益,自然倾向于对文物资源进行市场化开发经营。毕竟一个兵马俑博物馆一年一个亿的门票收入远远超过若干个中等企业的收入,且投入少见效快。对文物管理部门和文物单位而言,着眼点是文物的保护,其基本职责是有效地保护好文物,而且“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做法直接冲击着整个文物事业的基础,如文物单位的公益和非赢利性质、文物工作的宗旨、文物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文物工作的管理体制以及文物的所有权、管理权和处置权等。因此,要克服目前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休止争论局面,首先必须确立一个合理、公正的评判标准。只有在具备这样一个标准的前提下,才能评判事物的是非曲直,才能探求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如何良性互动和有效合作机制。这个评判标准应该包括
法律、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原则。
一、依法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有法可依是确立和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切实保证。因此,国家制定了法律,就必须按照法律办事,它要求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团、企事业单位和一切国家工作人员及所有公民,在各项活动中都要依法办事,不得违背法律的规定。同样,在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上,依法行事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为了保护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这些法
律法规反映了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客观规律,是协调和处理文物保护工作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2条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它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国家重要的文化
财产,受到我国根本大法——宪法的保护。任何侵占或破坏文物的行为都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古建筑、石刻等,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机关、部队、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组织收藏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这表明只有作为所有权主体的中央人民政府才具有对文物行使占用和处置的权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无权对国家所有的文物进行占有和处置,企业机构更无权对国家所有的文物进行占有和处置。出于地方利益、集团利益,擅自将文物作为一般实物资产出让或转让经营,实质上是一种侵犯国家所有权的行为,是一种变相化国有为地方所有,集团所有的非法行为。失去了对文物的占有和处置权,国家所有权实际上就成了一句空话。
《文物保护法》第15条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有明确规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必须作其他用途,应经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意,并报国务院批准”。可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其他用途有两个前提:一是“必须”,二是“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并报国务院批准”,否则不能用作其他用途。显然,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不属于“必须”的范畴,即使是,也须履行国务院审
批的程序。
《文物保护法》第11条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它建设工程。„„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进行其它建设工程,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这表明,任何企事业机构在未征得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在保护范围内建设商业设施、营运设施和娱乐设施等。一些企业在非法获取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营
管理权后,为追求经济利益,在保护区内搞开发经营,建索道、宾馆、商店和娱乐场所,是一种违法行为。
《文物保护法》第3条规定:“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文物工作”。《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第3条规定:“《文物保护法》第3条规定主管全国文物工作的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是指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对全国文物保护工作依法实施管理、监督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保护本行政区内的文物。„„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内的文物工作”。可见,国家以法律形式授权国家文物局和地方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对文物的管理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无权超越国家的授权,擅自改变国家统一的文物行政管理体制,无权剥夺或变相剥夺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文物单位的文物管理权。以所谓“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名义,不论是出让经营、门票划向企业还是合署办公,其实质就是将文物单位置于企业领导之下。在已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文物单位,普遍出现的问题是:掌握文物景点经营主导权的是旅游企业,原有的文物保护机构或名存实亡,或成为旅游企业的附庸,虽然名义上有所谓的“监督权”和“合署办公”,但实际上已丧失了文物的管理权,特别是失去了文物管理的财权、人事权,文物保护、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被置于次要的地位。显然,这是一种非法改变国家统一的文物行政管理体制,剥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文物单位文物管理权的错误行
为。
《文物保护法》第1条规定:“为了加强国家对文物的保护,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继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制定本法”。1997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规定:“要在有效保护,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文物的社会教育作用、历史借鉴作用和科学研究作用。文物的利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为公益性文物、博物馆事业单位创造有利于把社
会效益放在首位的环境和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文物比较集中地方的人民政府,在把文物作为地方优势加以利用的同时,要防止因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害文物的做法。重大的文物利用项目要事先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避免对文物的破坏性利用”。上述规定阐明了三项基本原则:一,文博事业属于社会主义公益事业,不能以赢利为目的,而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二,文物工作的根本宗旨是继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发挥文物的社会教育作用、历史借鉴作用和科学研究作用,文物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三,防止因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害文物的做法,重大文物的利用项目事先要进行充分论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但是,在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文物单位,普遍出现的问题是:在将文物单位并入旅游企业或出让、租赁给旅游企业之前,既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征求各方尤其是文物部门的意见,也没有严格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掌握文物景点经营权的旅游企业缺乏文物保护的责任心,缺乏文物保护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成为旅游企业的首要目标,一切向钱看,提高门票价格,超限度接纳游客,大搞商业和营运建设,千方百计地榨取文物资源的经济价值。这显然是违背文博事业公益性质,违背国家
发展文博事业的根本宗旨的错误行为。
1992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199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重申: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贯彻“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这一文物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是对我国建国以来文物工作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反映了我国文物工作的客观规律,是我国新时期文物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利用文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时,各级地方政府都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统一的文物基本方针和原则。以所谓“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名义,把文物作为普通旅游资源,按市场经济规律,让企业经营,或出租或承包,必然因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对文物景点进行过度开发,导致对文物及其环境风貌的破坏。指望某个利益集团在“保护中开发”,愿望是好的,但显然是靠不
住的。如此,我国文物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就难以得到保障。
二.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来协调和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当今,可持续发展理论正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主题思想依据。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明
确指出: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将良渚文化等文物保护单位纳入了二十一世纪议程。
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文物的特点所决定的。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作为漫长历史文化长河中同类物品中的幸存者,可以说是万劫余生,作为千万分之一流传下来的。文物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资源,他具有脆弱性、历史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点。文物大多经历了一定的历史岁月,经历了长时间的自然侵蚀和人为损坏,是一种脆弱的极易损坏的物品。要想其长久保存下去,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经不起人为的折腾和自然的侵蚀。文物都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产物,不同程度地蕴涵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习俗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正因为如此,我们说文物是一种历史信息的载体,具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今人和后人来说,它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供人研究、教育和鉴赏上,比较而言,作为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则是其次的。文物的历史性又决定了文物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文物是历史文化遗产,每处古迹、每件文物都有自身产生的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都包含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惟其如此,文物的损失是绝对的损失,损坏一件就永远失去一件,就永远少了一份历史记忆,就会造成文化遗产不可逆转的枯竭,所以,文物更显其珍贵。此外,文物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珍贵的文化财富,也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财富;不仅是当代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后代子孙的宝贵财富。
为全人类和后代子孙保护好文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因此,在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上,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即要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利用为次;以长期利益为重,应照顾到代际公平,发挥文物的永续作用,绝对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以国家和全民族利益为重,而不能只顾地方利益
和集团利益;以发挥文物的社会效益为重,而不能为了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千方百计地榨取文物的经济利益。
以所谓“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名义,将文物交给旅游企业经营,就容易造成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顾文物的特点,对文物资源采取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式的开发利用。虽然能求得一地一时经济的繁荣,但最终必将导致对文物的损坏,甚至破败和消失,所付
出的成本代价是无法用金钱所能估量的。
三.借鉴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则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
保护文物就是保护人类文明,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和国际组织在长期的文物保护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形成和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原则、惯例和工作方法。虽然我国是个文化遗产大国,但我国的文物保护起步晚、底子薄、水平低,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距离。因此,在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关系时,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际社会的成功经验、原则和方法。通过对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希腊、埃及、美国、日本等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博物馆协会等
国际组织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原则、规章和惯例的初步研究,如下原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的: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视本国本民族的文物为自己的珍贵文化遗产,将之纳入国家法律的保护之一。一切保存在其领
土、内河及领海之内的文物,概为国家所有。不经特许,不得侵占,不得挪作它用。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应采取综合措施予以保障,包括立法、财政、行政措施、专门机构、处罚、奖励、教育计划和修缮等。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是预防性的,预防性措施旨在保护文化遗迹和遗址免受可能威胁它们的各种危险,如在遗产保护地修建各种
公私建筑、道路、广告牌、电杆电线,采矿和砍伐森林,营建商业和娱乐设施等。
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应通过公布名录,划定保护区进行特殊保护,即对文化遗址采取“大保护”的做法,将遗址及其环境的真实性、原初性和完整性全面保护起来,融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于一体。
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无法估价的,它能给当地带来声誉和机会,保护好了,它就能成为一个长期的收入来源;
草率行事会把文化遗产永远破坏,其损失将是不可逆转的、无法估量的。
开放文化遗产有利于本地、本国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要正视旅游业给文化遗产带来的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人满为患,在文化遗产地周围迅速兴起的商业和娱乐设施正在破坏遗产的环境氛围,危及遗产本身,蚕食文化遗产,使其
日益败落、毁灭。在制定文化遗产旅游政策和规划时,文化遗产的保护享有优先权。
文化遗产具有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唯一性,一旦破坏,就永远无法挽回。因此,文化遗产管理者、旅游经营者和游客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负有伦理上和法律上的双重责任。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公益性机构,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博物馆的商业性活动不能违背博物馆的基本宗旨,不能有损博物
馆的信誉,不能有损作为公众信托的博物馆藏品的质量。创收应给博物馆带来财政收入但又须符合其公益和非赢利性质。
以上述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则来审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将文物单位纳入企业经营是一种有悖国
际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原则的做法,至少是一种鲁莽草率和不负责任的做法,将给我国的文化遗产留下严重的隐患。
综上所述,以所谓“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名义,将文物单位和文物资源转移到旅游企业,进行市场化经营,是违背我国文物保
护法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原则的错误行为。
这种错误现象反映了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种典型的急功近利、短视贪财的观念,也反映了一种地方利益主义。这种错误现象之所以发生,往往是由于地方政府主导的结果。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地方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倾向于对文物资源进行市场化开发经营;又因为是地方政府主导的产物,致使这种错误一时难以纠正。为了保护祖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国家和全民的利
益,也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希望有关地方政府不要急功近利,以损害或牺牲文物为代价,换取一地一时经济的发展。
第二篇: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浅析
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浅析
摘要:文物是最宝贵的财富,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为旅游活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一方面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可以相互促进 , 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利用同时也给文物保护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所以协调文物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并存的矛盾应当坚持有根据复原的原则,保持与文物本体相协调的环境风貌,以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战略。要以文物保护促进旅游开发, 以旅游开发带动文物保护, 走出一条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协调发展之路。
关键词:文物保护;旅游开发;相互协调;旅游开发利用
一、引言
文章针对旅游开发中涉及到的文物保护问题,提出只要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运用科学的方法,制订科学的方案,建立一套科学的机制,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完全可以齐头并进。
二、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
2.1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是急需调和的矛盾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历史时期、各民族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不仅极为丰富,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内容丰富的各类文物、文化遗迹,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的风范,也因此而成为文化旅游的热门。陕西的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坑、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山东曲阜的孔庙、湖南的岳阳楼、江西南昌黄鹤楼等,无一不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就广西而言,目前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10000余处,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造像、岩画、近现代纪念建筑、代表性建筑以及少数民族文物等,其中兴安县灵渠、宁明县花山岩画、桂林石刻、靖江王府、靖江王陵、忻城县莫土司衙署、容县真武阁、恭城瑶族自治县文庙、武庙、周渭祠、湖南会馆、灵川县江头村及爱莲家祠、凭祥市友谊关、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永济桥、鼓楼等,都是久负盛名的旅游热点。正因为这些历史文化古迹所具有的深沉历史积淀,所产生的独特韵味及其个性和唯一性,吸引着广大的游客群体,使其与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依托文物古迹的文化旅游活动日渐兴旺,以文物为主体的景点、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
不言而喻,旅游开发使大批文物的作用得以发挥,提高了文物景点、景区的知名度,增强了群众热爱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同时也拓宽了文物保护资金的
来源渠道。但是,不可否认,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的确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旅游开发的过分商业化超出了文物“合理利用”原则所能承受的范围;不规范的旅游开发行为,超出了法律框架所能允许的范围;对文物的过度使用,使文物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而破坏性的开发、建设,会给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等等。一些所谓旅游开发实质上是在对文物“竭泽而渔”,或者违反“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文物本体、附属建筑或环境大兴土木,结果“旧貌换新颜”,给文物及周边环境带来灭顶之灾,同时也给旅游带来不利的影响;或者不考虑文物的保护,而只想依托文物建设景区或者占有文物的经营权,获取经济利益,导致对文物过度开发;有的无视国家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把依法属文物行政部门管理的文物点或者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较为出名、收益好的文物点、文物保护单位划给旅游企业或公司管理,将文物管理部门扫地出门,改变文物管理体制,使文物保护处于失控状态;或者以新成立机构、企业、公司取代文物部门管理文物的职能,将国有并投入大量财、物、人力而保护好的文物转移到公司、企业,作为企业资产无偿经营,有的甚至以开发为名,将文物点和文物保护单位交由个人承包或干脆由私人开发,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在旅游开发中,文物国有资产的价值常常被忽视,或在旅游收益中得不到应有的合理回报,或者根本无任何回报,严重影响了文物的永续性保护工作;或只注重文物的经济价值,不重视文物的保护,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缺乏对文物本体及环境保护的投入,致使文物在开发、使用过程中无维护、维修资金,得不到及时抢修,造成文物损失;还有的旅游开发对文物的保护“越俎代庖”,无科学方案、规划,不听取或不重视文物部门的意见,以旅游规划代替或否定文物保护规划,以行政意见代替专家意见,不服从国家对文物保护管理的规定,不履行法定报批手续„„这些都是文物保护所不允许的。当然,也存在一些文物管理部门消极对待、简单堵截旅游开发,反对对文物进行合理利用的现象,显然也是不符合文物保护精神的。
上述种种情况,反映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所表现出来的现象,都是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及国家有关文物保护规定的。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导致了毁坏文物及其环境的严重后果,同时也给旅游本身造成了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和矛盾,在一些地方长期得不到妥善、有效的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从管理的层面来说,是相关部门法律意识淡薄,在项目决策、旅游开发时,不深入调查研究,不经专家论证,不听取文物部门的意见,以权代法,盲目拍板,造成严重后果。从旅游方面来说,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只考虑旅游开发项目,不考虑文物及其环境保护,急功近利的因素在起作用。于投资者而言之,只求尽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而不愿对文物保护有所
投入,因此,常出现不依法履行报批手续,强行施工,或者在旅游开发中过度经营,以致文物遭到损失。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对于因违法开发、破坏性开发而造成文物损失严重后果的决策者、当事人处罚不力,甚至不予任何处罚,以至一些违法者有恃无恐,文物保护开展困难。从文物管理部门方面来讲,存在宣传工作做得不够,对合理开发认识不足,主动介入性差,工作常常显得比较被动,或者一概反对文物的利用等问题。如此种种,从整体上分析,表面上是有关各方协调不一致,而实质上则涉及到国家、部门、地方、个人和公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回避、无视这些问题和矛盾,任由问题和矛盾存在和发展,就无法使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和谐发展。
2.2 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对策
文物事业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文物保护工作是文物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因此文物保护要坚决贯彻《文物保护法》规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其着眼点是文物的保护、抢救。其职责主要是依法将文物、文化遗迹保护好,管理好,并创造有利于社会效益实现的环境和条件,并争取使之存在“合理利用”的条件,世代相传,持续有效地发挥文物的作用。文物保护需要按照自身固有的特点及规律运作,充分保证文物保护作为公益性事业的性质、方针、原则、任务、目的等不受影响。
旅游是经济产业,旅游开发是市场行为,属经济学范畴。其着眼点在经济效益。其任务是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国家创汇增收。其工作必须按市场规律运作。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不同性质,决定了二者不同的方针、任务、目的、工作内容和运行机制。二者间发生的问题和矛盾,必须从双方的角度考虑其全面性及合理性,如果不顾双方的客观规律去处理其间的问题和矛盾,就达不到最佳的效果。如何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问题和矛盾,使之达到最佳效果,使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呢?这就需要有关各方不仅从理论上,而且要在实际操作中,诚心相待、至诚合作,共同创造和谐发展的平台。
2.3依法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产生的问题和矛盾的产生、发展以致无法协调、解决,直至最后出现不良结果,导致文物损毁或者经济损失的现象,大多是人为的因素在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矛盾是可以避免的,也是可以解决的,但必须克服不良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文物保护及旅游的有关法律,而“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也是防止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产生矛盾,避免矛盾激化,解决矛盾的基本原则。
《文物保护法》第四条规定:“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第九条规定:“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法律的条款很明确,无论是文物保护还是旅游开发都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虽然旅游强调的市场,但是只要是开发涉及文物,依法办事就不能例外。这就要求文物、旅游等各相关部门,以及各项目所在地政府,项目开发商、当事人在项目决策、策划、规划、运作时,要减少人为违法因素,必须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的要求,科学论证,履行手续。法律规定可以干的,才能干,规定不可以干的,不能干。要杜绝以权代法,不可盲目拍板、强行蛮干。我国已颁布的文物保护及有关旅游的法律规定,是解决上述矛盾与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因此只有在法律框架内的旅游开发,才可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因开发而导致的矛盾。即使在开发的过程中产生了矛盾,只要各有关方面都减少人为因素,树立法律共识,依法办事,就可以找到适当的解决矛盾的办法和措施。当然,对于以权代法,视法律为无物,造成文物损失的当事人要依法予以严惩。
2.4旅游开发应立足于文物保护的前提
《文物保护法》已经明确了文物“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任何对于文物的旅游开发都必须严格遵循这一方针。这是减少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矛盾的有效保证,也是两者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
从旅游的角度言之,文物则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因此,无论是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还是从旅游开发的角度,都必须重视文物的保护。文物的珍贵在于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在于它的不可再生性、唯一性。文物同时也是脆弱的、易于损坏的,破坏一件就永远消失一件,毁掉一处就无法再拥有它,也无法再利用它。因此,需要精心的维护。文物的这些属性,决定了有关文物的任何决策都不允许失误,包括旅游开发在内。因此,任何有关文物的旅游开发特别是在文物密集的区域,在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的旅游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认真、周全地考虑文物保护的问题,不允许开发性破坏文物及其环境的现象存在。否则,就容易产生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造成文物部门与开发者之间的冲突,造成文物及经济损失。因此,在旅游开发涉及文物时,必须把文物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进行考虑。要正确认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正确执行文物保护“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这个方针下,文物的有效保护、抢救是放在首位的。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够对文物进行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就是要掌握一个“度”,于旅游开发而言,也就是适度开发,而不是盲目开发,超度利用。加强管理,就是既要管“保
护”,又要管“利用”,即要按照国家的法律对文物及涉及文物的活动进行管理,而不能随心所欲。根据国家保护文物的方针,旅游开发是不能以文物损失作为代价的,而是必须在保证文物的安全,不改变文物及其环境原貌的前提下合理进行。否则,连文物及其环境都保不住了,破坏了,怎么谈得上利用呢?这恐怕也与开发的初衷相违背了吧。因此,笔者认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和谐的关系应该是:文物保护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开发”必须接受“保护”的制约,而旅游开发的目的和结果,必须确保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
2.5 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并不是提倡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文物管理机构与旅游企业之间,或者其他部门之间的利益争夺,而是要充分考虑旅游开发涉及各方的实际情况,对于所获经济利益进行尽可能合理的分配,这是符合市场规律要求的,也是创造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反映了国家、部门、地方、个人间的利益冲突。其中包含了部门之间的经济利益之争,也存在效益分配不公的问题。对于旅游开发者或者说旅游企业、公司来说,资金的投入要求得到回报,创造效益,这很正常,也符合市场运作的规则。问题是不能因此而牺牲文物、国家应得的回报,也不能要求文物、国家少获回报或者不用回报。长期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用于文物的保护、管理、维修、抢救,至今日才有了许多可用于旅游开发的文物存在,当开发商或旅游企业、公司利用这些文物来进行旅游开发时,当然应当考虑国家的这些投入。坦然说,开发商或者旅游企业、公司所选择的用于旅游开发的文物景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以文物为主题的景区,大都是经过文物部门的长期宣传培育,精心保护,已具初步规模和市场的较大影响,有的甚至已经是旅游的热点,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旅游部门的介入,理应使这种经济效益更为扩大,因此在利益分配时也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另外,作为国有资产的文物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其对旅游市场所具有的吸引力,应该在旅游收益中得到体现,不应流失。同时,由于游客的增多,文物的损耗加大,保护、管理、维修工作的难度增大,任务加重,保护投入也随之增加。这种文物维护经费的开支、积累也必须在旅游的收益中予以考虑,得到保证,也就是说,对于文物资源的旅游开发所获收益中,必须确保文物保护、维修经费的份额。总之,应该明确的是:国家应该享有利用文物资源创造的经济价值的收益。但是,国家的这部分利益在一些旅游开发所产生的利润中,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体现。文物被开发商、旅游企业、公司无偿使用,收入为经营者据有;文物管理部门不仅管不了,而且还要承担文物遭受损失的责任,国家则还要继续为保护、维修这些文物拨款花钱。如此等等,能不产生矛盾吗?所
以,根据各方的实际情况,客观地统筹考虑各方利益,合理分配收益,有益于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发展。
2.6 科学论证、科学规划
旅游开发对于文物的消耗是绝对的,是不可逆转的。文物景点一经规划、开发,是难以改变的。因此,一个文物景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否需要搞旅游开发,能不能搞旅游开发,如何搞旅游开发?需要经过专家论证、策划、科学规划、可行性评估。即要做好调研、立项、论证、规划、评估等各项工作,才能避免破坏性开发,确保开发项目的正确性,这也是保证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文物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旅游资源,对于进行旅游开发的有关各方来说,树立“文物不可再生”的观念尤其重要。也就是说,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其破坏是不可挽回的。毁掉一段城墙、一处遗址、一座古墓葬、一栋古建筑、一通古碑刻,在今天固然很容易,但要恢复它,不仅要耗费巨大的财、物、人力,而且效果也不好,即使重建了,也不是真文物,因为作为文物特征的“历史、科学、艺术”三大价值已不存在,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假古董。如果一处文物点或文物保护单位经旅游开发之后,其建筑或文化原貌发生了改变,它所蕴涵着的文化传统、文化内涵逐渐消亡,它所赖以生存的特定环境不断减弱,那么它作为历史文物古迹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对于外界和游客的吸引力也会随之丧失,这对于文物及旅游的损失都是巨大的。所以,“文物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任何旅游开发的决策都必须以文物保护、文物安全为前提。这就要求每一个涉及文物的旅游开发项目必须建立在科学论证、科学规划、可行性评估的基础之上。这样做,可以避免急功近利和对文物的过度开发,保证文物的安全及合理利用,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效果。
文物的精髓在于其深层的文化与历史内涵,旅游开发的结果必须保证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载体及所依托的环境不受损害。文物能否用于旅游开发,能开发到什么程度,取决于:①《文物保护法》及国家有关文物保护规定;②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的相关规定;③文物保护规划;④文物的存在状况及现状;⑤文物保护的情况等等。当然,还有环境保护法、城镇建设规划等的其他法律、法规的制约。如果对于文物旅游开发的策划不符合上述规定的要求,如法律不允许开发,或文物状况不适宜旅游开发的,强行开发;当地无权审批的,越权审批;或旅游开发规划无视文物保护规划的存在,与文物保护规划不衔接,或者相冲突;或不经专家论证,不征求文物及相关部门的意见等等,都可能导致文物破坏的严重后果。所以,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及以文物为主要载体的景点、景区的开发规划,首先必须符合国家保护文物法律的规定,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进行。
文物能保存至今已属不易,且为数已不多,如果因为我们不依法行事,不进行科学论证,轻率决策,盲目开发而导致珍贵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和毁灭,我们将愧对历史,愧对祖先,愧对后人。因此,旅游开发涉及文物时,必须慎之又慎。
2.7 创新文物开发的管理模式
对于文物旅游开发、营运的管理,是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矛盾的又一个焦点。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也是保证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能否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文物在目前还不能等同一般意义上的旅游资源,而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它的开发利用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而它的唯一性、不可再生性使其开发利用必须以合理、确保安全及不改变原状为前提,其利用的过程也必须保证不受到损害。这就要求在开发的全过程中,文物保护法律的实施和文物保护机构的职责履行得到保证。而目前旅游开发的管理模式,大多是以企业、公司为主导,而文物管理部门通常被排斥于管理之外,或对其涉及文物的经营活动一无所知,待发现之时则已造成事实,对文物造成的损失已无可挽回。发生在山东曲阜孔庙的“水洗三孔”、山西平遥“古城坍塌”,以及发生在《中国文物报》与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间的“秦始皇陵的诉讼” 等事件就是比较突出的例子。因此,对于文物这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来说,旅游开发单一的企业、公司的管理模式存在需要改进和探索的地方。如旅游景点、景区内的文物点按照国家的规定由文物管理部门自行管理,游客购票参观;由景点、景区统一售票的,文物点仍由文物部门管理,但不再另行售票,票价打入景点、景区统一门票。属于文物的门票收入由景点、景区按售票收入按月或季度按实数拨给文物管理部门;或者文物、旅游双方合作,共同开发;或者在景点、景区内由文物部门委派若干专职的管理人员,负责对涉及文物的旅游、经营活动的监督,对文物景点游客流量的控制,实施对文物的保护、管理,其工资、福利由开发者发给,文物保护管理经费由开发者承担等等都可以作为探索的参考。当然合理的旅游开发管理模式的形成要有一个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的过程,但无论如何,文物管理部门的参与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这里要强调的原则是:任何管理运行模式都必须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利益,对文物的保护有利。否则,就是失败的,就无法消除保护与开发间的矛盾,也就很难创造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双赢的局面,更达不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效果。
文物与旅游之间,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相处,是保证上述关系双赢的关键。而这种和谐相处的基础,就是
要按照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要求,在确保文物的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兼顾各方的利益,这也是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平台与基础。
三、结论
如何确保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做到双赢,如何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旅游管理部门与各级政府共同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指导方针,如此才能使各方面的人力资源在一个共同的指导方向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使文物的保护工作与文化旅游事业同时保持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怎样处理好文物、风景与旅游的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最科学的规划来实现,保护文物、保护景区,最后的防线就是把它们规划好,一个规划要经过实地考查、讨论研究、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直到专家论证、行政报批、政府审议等严格的程序,才能完成与实施,经这样下来,不会造成对文物、景区的破坏,也不会产生不利于文物、风景保护的后果。只要规划做好了,才能真正处理好文物保护、风景保护与开发、利用、环保及旅游的关系,从某种角度来看,搞好规划就是对文物、风景最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高 军.从绍兴历史文化看文物旅游之发展[N].中国文物报,20054-13.[2]金 磊.论中国西部旅游的生态环境与文物保护策略[J].华中建筑,2001(2).[3]李福建.海州古城墙受损引起市领导重视, 王建华作出批示[N].连云港日报,2006-9-22.[4]李 让.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N].中国文物报,200412-9.[5]刘
洪.以科学发展观协调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的关系[J].科教文汇,2007(3).[6]李晓良.博物馆与我们渐行渐近[N].中国旅游报,2004-1-22.[7]潘 洪.论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J].科教文汇,2007(6).[8]庞肖霞.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研究[J].疆经济与文化,2007(3).[9]王维坤.建国以来我国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2001(2).[10]肖 芸.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J].宜宾学院学报,2004(4).[11]许德建,都波.沂南汉墓画像亚待保护[N].中国旅游报,2006-10-16.[12]杨桂芳,丁文捷,茜绍德.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旅游环境研完[N].中国旅游报,2005-2-1.[13]张承忠.基本建设应重视文物保护[J].小城镇建设,2001(5).
第三篇:论自然辩证法与其他科学之间的关系
电气赵玉芝3111214007
论自然辩证法与其他科学之间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自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自然辩证法不但把
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自然辩证法作为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首先,在哲学研究概括的自然、社会和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知识中,自然辩证法是其中的一大领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的世界观时,从一开始就认为整个世界的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对这两方面的历史的哲学概括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两门学科即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虽然与自然科学一样所面对和讨论的都是“自然”,但有两点原则上的区别:其一,在各门自然科学中,“自然”作为对象是指自然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特殊的领域,而在自然辩证法中,“自然”作为对象,是指整体的自然或自然的整个领域,它将自然当作一个整体而从其总的方面来考察;其二,在自然科学中,“自然”作为对象是被给定的、现成的,它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自明的,无需对它提出追究,而在自然辩证法中,“自然”作为对象,是“自然”本身,对于被给定的自然物,需要对它进行追问。自然辩证法必须“透过”现象而达到实在,必须凭借人的理性以理论思维的方式“超越”呈现于感官的现象界去寻找答案。而这两方面正是自然辩证法之所以为哲学的本质所在。
其次,当代自然辩证法除了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还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这个一般规律也正是哲学研究区别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特殊之处。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
第四篇:论人才流失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论人才流失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引言:在现实中,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不少企业和单位都作了努力,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有的企业和单位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情况,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流失人才就意味着要付出巨大的补偿费用,意味着资产的损失。人才流失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有形的或无形的损失,而且会使竞争对手更强大。
本文通过人才流失对企业的三个不利影响以及人才流失原因的两种形态,充分论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同时对企业如何留住人才,提出四点看法。希望能对所读之人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一,带来了高昂的额外费用
为了补偿职位空缺而招入新员工要花费一定的费用,中小企业本身就存在着资金不足、效益下降等问题,而管理费用增加、利润减少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于人才离职造成生产率低下而导致的隐形损失更加难以估计。第二,人才的流失造成企业内部士气的低落
人才的流失容易形成连锁的不良反应。有许多企业发生过这种情况,一位跳槽者带走一批人,到另一家企业去,或者这一批人另立门户,很快就成为原企业的市场竞争对手。
第三,企业的人才离职往往伴随着老客户的流失
客户与人才的相互忠诚的具体体现。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包含个人因素的忠诚是强有力的。品牌忠诚往往在品牌间的比较中失去效用。因为客户可以了解一个品牌,而品牌却从来不会了解一个客户,所以比起名片或产品上的标记,客户更愿意忠诚于一个具体的个人。
二、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第一,企业内部的原因
许多企业的建立往往是家族、亲朋好友一起合作的结果。在创业时,有亲情、友情的纽带,可以使企业内部紧密合作、同甘共苦、共度难关。但是,当企业发展起来后,家族管理的缺点,就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家族成员或亲朋好友在企业中占据了核心位置,使外来人员很难开展工作,也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家族成员与外来员工之间的矛盾,往往导致外来员工对企业没有信心。
由于在企业中得不到重用,而且许多企业的福利待遇又不是那么诱人,所以常常导致人员外流。许多企业对员工培训不够重视,没有长远的眼光,只顾眼前利益,不愿意在培育人力资源上投资,使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员工缺乏继续工作的动力。
第二,企业员工方面的原因
当今世界,通讯和信息交流越来越便利,有关同一行业的其他企业和其他行业的相同或不相同的职位的信息,通过报纸、广播、电子信箱和各种各样的招聘广告垂手可得。
雇员对和自己干同样工作人的收入、工作条件、职业生涯机会的认识更容易了,因此,也就有了更多的比较,比较的结果就可能产生对现实的不满,而不满的结果就可能是离开所服务的企业。
三、改善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第一,完善企业用人机制,努力做到“制度留人”。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要重视运用干部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
其次要建立科学灵活的用工制度。为企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锻炼机会,吸引和留住人才。
第二,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
要注重对年轻员工的培养。培训是企业给予人才的一种福利,一个不能提高人才的技能和观念,没有人才发展机会的企业是很难留住人才的。
人力资源是高增值性资源,它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补偿和发展。只要他们在企业工作的时间愈长,企业得到的回报就愈大。
第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人才的主人翁意识。
要通过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来留住人才,在价值理念上爱护人才,工作上支持人才,生活上关心人才,人格上尊重人才,心理上满足人才,善于用感情纽带把各类人才的心连接在一起,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馨,这样人才就不会轻易离去。
企业文化是一种凝聚力,用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美好前景来调动职工对本职工作的积极性;要注重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培育,着重于在职工中树立和企业“共存亡”的归属观念和团队意识,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
第四,建立公正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用优厚的待遇挽留人才。1】 每个员工都渴望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工作成果得到企业的肯定和承认
绩效考评对留住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对人才而言,他们最关注的是绩效考评是否客观公正,因为这直接和薪酬、福利、晋升及能否受到别人的尊重密切相关。
如果人才认为对他们的评价结果不公正,就会陷入不安的情绪,深受挫折,进而抱怨,甚至与主管发生冲突。根据社会物质水平、失业率、生产力状况、同行业薪酬平均水平等多种因素制定具有竞争力的工资和福利条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2】认真分析目前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企业高层者必须要认真分析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的现状及其原因,充分认识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并结合企业的管理方式、传统习惯及文化,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
3】 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健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契合等方面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竞争性和创造性。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应把人作为企业的根本,并充分结合自身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留住人才的对策。
4】 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去挖掘人才的优点和特点,把优点和特点放在合适的位
置,才是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有一位独眼瘸腿的国王找了三位画师给他画像。第一位画师按他本来的样子画,结果国王震怒,画师被拉出去砍了头;第二位画师一看写实派的风格有性命之虞,结果擅自把国王的形象改造为四肢健壮、容貌俊朗的帅哥,结果被国王认为是恶毒讽刺,不仅被砍了头,还被抄了家;第三位画师见此情景差点儿尿在裤子里,想了半天,制造了一个国王狩猎的场景,一条瘸腿踩在石头上,一个盲眼紧闭在瞄准目标射箭。结果国王龙颜大悦,重赏了这个画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在看似没有一点长处的人的身上,开拓长处,避其所短,这才是一个企业领导者把人才用好、用活的高明之处。若不能“人尽其才”,是对人才的一种最大的浪费,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结论:人的需要是复杂的,既有物质的、安全的等较低层次的需要,也有社会交往、受人尊重和实现自身价值等较高层次的需要。
相对而言,高素质的人才更加注重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企业来说,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帮助人才实现自身价值十分重要,留住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便是抓住了企业的命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在新的时期以创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才竞争,并以新的理念重新诠释人才,最终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使我们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更大的辉煌。
第五篇:论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论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姓名:陆宏 学号:115026177 专业:物流管理
旅游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级消费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加旅游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旅游活动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使旅游业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世界旅游业的良好发展,也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我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国,可见我国旅游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的需求和消费方式已经发生变化,旅游消费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旅游需求已从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复合型旅游转变;从单纯的追求游山玩水或游览文物古迹,向追求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转变:旅游者已从少数上层人士向普通老百姓转变。总的来说,旅游消费正向审美和文化方向过渡,人们对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产品需求不断增加,文化活动与娱乐活动已经结合在了一起。文化旅游是满足新的旅游需求、提高旅游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向深层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者更喜欢在旅游目的地参加刺激、有趣的活动,以亲身体验异地文化带来的奇特感受,从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在文化旅游的纵多分类中,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21世纪最受百姓欢迎和追捧的旅游项目。民俗,即民间的风俗,自古有民俗文化是指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具有世代相习和传承性的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它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欢迎,在当今旅游业中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文章从目前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运用归纳综述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民俗,即民间的风俗,自古有之。民俗文化是指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具有世代相习和传承性的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其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正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各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民俗(也称风俗习惯或民俗风情)。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一、民俗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地位。旅游资源就其内容结构来说,大致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块。人文旅游资源,又可划分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两大块。
(一)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旅游产品的主体在中国旅游资源开发中,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最早,并且一直作为中国旅游产品的主体。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属刚刚起步。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仍然散失在全国各地,任其自生自灭,默默无闻。它好像是一位深居闺中而期待出嫁的少女,有待人们认识其娇容与品性。
(二)中国的民俗资源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一,是内容丰富,门 类齐全。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生产、商业、贸易的经济文化,乃至婚丧礼仪、岁时节令的社会文化和游艺竞技的文体文化,都有其特独的民俗。二,是地域覆盖面宽,地方色彩浓。中国地域广袤,气候复杂,其民俗事象既有全国共同性,又有地方差异性。三是民族特点鲜明,民俗事象异彩纷呈。除了汉民族的特色以外,还有各少数民族自己的特色。这众多的民族便为中国民俗资源的异彩纷呈创造了条件,也为开发中国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吸引性提供了前提。
(三)民俗旅游资源犹如旅游业中有待开发的原料开发,就是要把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民间的民俗资源,经过发掘、整理、筛选和升华,使其具有招揽游客观光的功能。并不是所有民俗资源都可开发为旅游资源。民俗资源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谓民俗旅游资源,是指民俗资源中那些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吸引旅游者的民俗因素和事象。目前国际旅游市场消费正向高层次发展,旅游者已不仅仅满足于观光度假式的旅游,而更注重在旅游目的地参与多种有趣活动,以亲身体验异质文化模式带来的奇特感受,进而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民俗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性,能够满足旅游者寻求异域情趣的需求,所以观赏乡土风光,考察风土人情的各类特色旅游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受到了日益增多的旅游者青睐。国际旅游业出现了以探寻异域风俗为主的态势。
二、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许多旅游企业和旅游投资商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进行了尝试,特别是开发一些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有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深圳的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等等。但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主要问题有以下3点。
(一)民俗被淡 以无锡的吴文化主题公园为例,它是一个以挖掘吴地民俗文化而成功的主题公园。人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吴地几千年的传统风俗文化,然而,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报刊上很少见到宣传、介绍它的文章,这很不利于组织客源。
(二)民俗文化被同化在改革开放以前,一些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由于与外界接触少,其民俗文化能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然而随着国家的开放,异地、异国文化介入,使旅游地的民俗文化被冲淡和同化,如湘西在未开发之前保留着大量淳朴的民俗和民风,然而,当国外旅游者进入后,取而代之的是衬衣、西装,各种流行的长短裙,穿民族服装的人少了,铺着青石板的街道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被柏油马路和水泥取而代之,当地的传统与文化逐渐消逝。
(三)民俗特色文化被庸俗化民俗特色旅游魅力无穷,并非说明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就可以信手拈来,随 心所欲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不是那种随意照搬、盲目建设,重经济轻文化。如在桂林有些地方,以民俗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强制“捐献”,结果游客大呼上当,于是对它敬而远之。还有些地方在优美的旅游胜地搞起《西游记》、《封神榜》等所谓文学名著景点,不仅工艺粗糙,而且用封建迷信,甚至用恐怖的东西来招揽游客,最终也只落得个“门前冷落车马稀”。
三、开发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议。中国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并且有突出的特点。抓住民俗特色旅游的优点,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中国一些民俗文化旅游搞得比较好的例子来看,民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抓好以下方面。一,是深层次挖掘文化内涵,突出特色 文化是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民俗旅游的实质是追求文化认同和文化差异。因此,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挖掘文化内涵,注意突出特色,创奇出新,突出各民族的建筑风格、艺术品位、文化情趣、审美风格、民风民俗等要素的特色,显示其独特性,以特色取胜。二,是把民俗文化旅游的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结合起来所谓软件建设,是指文化活动的组织安排、文化节目的建设、文化队伍建设。所谓硬件建设,是指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这样既可以较快地形成新的吸引物,又可以较快地积累硬件建设所需的资金。硬件的建设要根据旅游地总体规划量力而行,要根据民俗文化的要求为旅游者提供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所必需的设施。切忌只注意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只注意建设饭店而忽视管理饭店,以免失去平衡,妨碍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三,是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应根植地方文化,移植与嫁接外来文化中国许多表演艺术都根植于地方文化,以吴文化公园为例,它是一座独具吴地文化特色的园地,在“吴地住宿馆”里展示的是古朴的堰里农舍和家庭手工作坊。在那里,可以看到酿酒、打豆腐、纺织所用的各种设施,并且有当地人亲自为游客做示范,给外来游客一种新鲜的感觉。吴文化设计力求使公园具有独特的乡土风味,使游客进入公园后,接触到古老而又新奇的民情风俗,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当然,在挖掘地方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移植外来文化,如深圳世界之窗的艺术表演就移植了世界各地的民间舞蹈表演。四是把民俗活动与商贸结合起来现代旅游是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乃至经、贸、商相结合、相配套的系统。民俗文化旅游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经营活动,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社会里,许多旅游者常常把观赏民俗活动与从事经贸活动结合起来,做到一箭双雕。中华民族众多,民俗各异。如西藏的雪 顿节、云南泼水节、四川的火把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等等,都各具民族特色,这些对异国他乡的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许多地区正是以民俗活动为吸引物,积极开展经贸洽谈与商品展销会,从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川凉山举办火把期间每天设3000多个商业摊点,日销售额比平时增加7倍。所以,必须把民俗活动与经贸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文艺搭台,经济唱戏,旅游开花,贸易结果”。五是“雅”与“俗”相结合旅游目的地的表演要注重雅俗结合,雅可以产生差异感、新鲜感与吸引力,俗可以产生市场规模。从经营角度说两者缺一不可。不雅就没有比较优势,没有吸引力,不俗则市场规模太小,经济上不可行。雅与俗的结合有两种途径,雅的节目搭台,俗的节目唱戏。即开辟一些高雅的演艺产品来吸引游客,产生轰动效应。另一种途径雅之俗化,即把那些高雅的表演性艺术产品部分化成群众能够参与的艺术产品。如位于太湖之滨的宜兴,素有“陶都”之美称,宜兴的制陶工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它是一种非常高雅的艺术,在以前,我们看不到这种高雅艺术的制造过程,但是聪明的宜兴人将这种制陶流程俗化,在陶都宜兴丁蜀镇,游客不仅可以看到各种陶瓷艺术品,而且还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制陶的过程。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参与性强的民俗化的节庆艺术表演节目很多,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射箭、赛马和摔跤),维吾儿组民间舞蹈“赛乃姆”,纳西族的“巴乐跳”,黎族的跳竹竿等等,都很适合在旅游地展开。最后是充分利用游客的求似、求异与求古心理 要增加民俗旅游资源的魅力,可充分利用游客的求似、求异与求古心理,充分开发近似、异特与拟古资源。旅游心理学认为,两种知觉对象如果相似,易为人们知觉并乐以接受,这就是求似心理。旅游者看到似曾相识的民俗事象,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同自身联系起来,产生一种亲切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对侨居国外异域的华人来说,往往由此激发起强烈的归属感、民族感和爱国心。对这类旅游对象,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近似越好,以充分满足“寻根求源”的欲望。至于求异,则更易理解,因为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求异的欣赏活动,这对外国游客来说特别重要。他们往往有猎奇求新的心理。对这类旅游对象来说,民俗事象的设计、表演,要越异越好。当然,一定不要违反民族政策,不要做出有损少数民族形象和有伤民族情感的事来,至于求古或求旧,这是游客的另一种心理需求。当今人们生活在现代化生活的氛围,故而对越古旧的东西越喜爱,以满足怀古怀旧的欲望。故民俗设施宜旧不宜新、宜拙不宜丽。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特产资源,因地取材,就地利用。
我们已经走进了21世纪,新世纪的帷幕已经拉开,遍及全球的大众文化旅游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人们闲暇时间和收入的增多、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大众化的民俗文化旅游正从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中脱颖而出,并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中国,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有着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全社会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必能使中的旅游事业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