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中考数学考点复习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中考一轮复习之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知识考点: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会根据条件和根与系数的关系不解方程确定相关的方程和未知的系数值。
精典例题:
【例1】关于x的方程2xkx410的一个根是-2,则方程的另一根是;2
k=
分析:设另一根为x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建立关于x1和k的方程组,解之即得。答案:5,-1 2
2【例2】x1、x2是方程2x3x50的两个根,不解方程,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x1x2(2)x1x2(3)x13x23x2 22224
12(2)x1x2=(x1x2)4x1x2=3 2
11222(3)原式=(x1x2)(2x23x2)=75=12 44略解:(1)x1x2=(x1x2)2x1x2=7222
【例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2)xm50有两个实数根,并且这两个根的平方和比这两个根的积大16,求m的值。
分析:有实数根,则△≥0,且x1x2x1x216,联立解得m的值。
略解:依题意有: 222
2x1x22(m2)2xxm512
2 2
x1x2x1x216
4(m2)24(m25)0
由①②③解得:m1或m15,又由④可知m≥∴m15舍去,故m1 探索与创新:
【问题一】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4x24(m1)xm20的两个非零实数根,问:x1与x2能否同号?若能同号请求出相应的m的取值范围;若不能同号,请说明理由。
略解:由32m16≥0得m≤4
112
。x1x2m1,x1x2m≥0 24
∴x1与x2可能同号,分两种情况讨论:
x1x20
(1)若x1>0,x2>0,则,解得m<1且m≠0
xx012
∴m≤
且m≠0 2
x1x201
(2)若x1<0,x2<0,则,解得m>1与m≤相矛盾
2x1x20
综上所述:当m≤
且m≠0时,方程的两根同号。
2【问题二】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4kx4kxk10的两个实数根。(1)是否存在实数k,使(2x1x2)(x12x2)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求使
成立?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
2x1x2
2的值为整数的实数k的整数值。x2x1
k1
4k
略解:(1)由k≠0和△≥0k<0∵x1x21,x1x2
∴(2x1x2)(x12x2)2(x1x2)9x1x2
k93
4k2
∴k
9,而k<0 5
∴不存在。
x1x2(x1x2)244(2),要使的值为整数,而k2=4=
k1k1x2x1x1x2
为整数,k1只能取±
1、±
2、±4,又k<0
∴存在整数k的值为-
2、-
3、-5
跟踪训练:
一、填空题:
1、设x1、x2是方程x4x20的两根,则①
=;③(x11)(x21)=
=x1x2
x1x22、以方程2xx40的两根的倒数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3、已知方程xmx450的两实根差的平方为144,则m=。
4、已知方程x3xm0的一个根是1,则它的另一个根是,m的值是。
5、反比例函数y
2k2的图象经过点P(a、b),其中a、b是一元二次方程xkx40x的两根,那么点P的坐标是。
6、已知x1、x2是方程x3x10的两根,则4x112x211的值为
二、选择题:
1、如果方程xmx1的两个实根互为相反数,那么m的值为()A、0B、-1C、1D、±
1b
2、已知ab≠0,方程axbxc0的系数满足ac,则方程的两根之比为()
2
A、0∶1B、1∶1C、1∶2D、2∶33、已知两圆的半径恰为方程2x5x20的两根,圆心距为,则这两个圆的外公切线有()
A、0条B、1条C、2条D、3条
4、已知,在△ABC中,∠C=900,斜边长7,两直角边的长分别是关于x的方程:
2x23(m)x9m0的两个根,则△ABC的内切圆面积是()
379C、D、 2445、菱形ABCD的边长是5,两条对角线交于O点,且AO、BO的长分别是关于x的方程:
A、4B、x2(2m1)xm230的根,则m的值为()
A、-3B、5C、5或-3D、-5或3
三、解答题:
1、证明:方程x1997x19970无整数根。
2、已知关于x的方程x3xa0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3,关于x的方程
(k1)x23x2a0有实根,且k为正整数,求代数式
k1的值。k2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12a)xa230……①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关于x的方程x2x2a10……②没有实数根,问:方程①有整数解? a取什么整数时,4、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1)xm230(1)当m取何值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设x1、x2是方程的两根,且(x1x2)2(x1x2)120,求m的值。
5、已知关于x的方程kx2(2k1)xk10只有整数根,且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
(k1)y23ym0的两个实数根为y1、y2。
(1)当k为整数时,确定k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若m=2,求y1y2的值。
6、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4x4(m1)xm0的两个非零实根,问:
x1、x2能否同号?若能同号,请求出相应m的取值范围;若不能同号,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①2;②22;③7;
2、4xx20;
3、±18;
4、2,2;
5、(-2,-2)
6、43;
二、选择题:ABCDA
三、解答题:
1、略证:假设原方程有整数根,由
x1x21997
可得x1、x2均为整数根,x1x21997
∵x1x21997∴x1、x2均为奇数
但x1x2应为偶数,这与x1x21997相矛盾。
2、k1,k1
0 k23、a
34、(1)m2;(2)m15、(1)k=0,-1;(2)当k=0时,y1y213;当k1时,y1y2
6、能同号,m≤4
且m≠0 2
第二篇:复习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
第十三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
一、复习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并会灵活运用它们解决问题.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一)复习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韦达定理.(二)复习难点:灵活运用韦达定理解决问题.三、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1、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有实数根(即b4ac0),设两实数根为x1,x2,则x1x2
2、常见的含两根的对称式:
(1)x1x2(x1x2)22x1x2(2)222bc,x1x2 aaxx211 1x1x2x1x2(3)(x1x2)2(x1x2)24x1x2 ; x1x2(x1x2)24x1x2
x2x1x1x2(x1x2)22x1x2(4); x1x2x1x2x1x2
3、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判定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符号: 22c可判断两根符号之间的关系: acc 若x1x20,则x1,x2同号; 若x1x20,则x1,x2异号,即一正一负
aab 再由x1x2可判断两根大小的关系。
a由x1x2
4、由x1,x2两根可构造的一元二次方程 以x1,x2为根的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为x2(x1x2)xx1x20;
5、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联系:
若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与x轴有两交点,分别设为A(x1,0),B(x2,0),则x1、x2就是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根,因此,求二次函数y=ax+bx+c
22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坐标,只要令y=0,解axbxc0(a0)的根,就可得到二次函
2数y=ax+bx+c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坐标的横坐标。
强调: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应注意: ①根的判别式b24ac0 ②二次项系数a0,即只有在一元二次方程有根的前提下,才能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二)典例精析:
一、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
例
1、已知方程x6xm2m50的一个根为2,求另一个根及
分析:此题通常有两种解法:一是根据方程根的定义,把22
2的值。
代入原方程,先求出的值,再通过解方程办法求出另一个根;二是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另一个根及的值。
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x1,根据题意,利用韦达定理得:
x126x14x14,解得:或 2m3m12xm2m51∴方程
二、不解方程,判断两根的情况。
例
2、不解方程,试判断方程x3x60两根的符号;
分析:要判断方程根的符号,可以根据根的定义,这样的方法显得很笨拙,而我们如果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就显得非常巧妙。
解:由34(6)33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设这两根为x1,x2,得x1x260,易得方程两根一正一负。
如果得出x1x20,需考虑x1x2的正负,从而判断方程有两个正根还是两个负根。
三、求作新的方程;
例
3、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个根为一元二次方程x3x10的两根的平方. 解:设方程x3x10的两根为x1,x2,那么所求的方程的根为x1,x2,由根与系数关系可得:x1x23,x1.x21,∴x1x2(x1x2)22x1x2322(1)11,22222的另一个根为4,的值为3或—1。
222 x1x2(x1x2)2(1)21,∴所求作的方程为x11x10.
四、不解方程,求方程两根所组成的某些代数式的值,这种应用与根的判别结合在一起。例4(1)已知关于x的方程3x+6x-2=0的两根为x1,x2,求
222211的值.x1x2 分析:已知方程,求两根组成代数式的值。这里主要说明解题格式,学生完成过程.(2)已知关于x的方程3x-mx-2=0的两根为x1,x2,且2
22113,求 ①m的值;②求x1x2x1+x2的值.分析:第(1)题是已知方程,求两根组成代数式的值,而第(2)题的第一问就反来了,也就是已知代数式的值求方程。第②问,再进一步,已知代数式的值,求另一个代数式的值.但是,无论是哪一个问题,所要用到的都是根与系数的关系.小结:1.求方程两根所组成的代数式的值,关键在于把所求代数式变形为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的形式.例
5、(2000年四川省中考试题)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3(m+1)x+m-9m+20=0有两个实数根,又已知a、b、c分别是△ABC的∠A、∠B、∠C的对边,∠C=90°,且cosB=
23,b-a=3,5是否存在整数m,使上述一元二次方程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等于Rt△ABC的斜边的平方?若存在,请求出满足条件m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存在性”问题)
分析:(1)提问:此题与哪些知识有关?(勾股道理、解直角三角形、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
(2)如何利用条件cosB=
3? 5(3)“使上述一元二次方程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等于Rt△ABC的斜边的平方”通过这句话,你能明白什么?你先必须求什么?
(4)然后按照解决“存在性”问题的过程去解题.(5)求出m后,要考虑它是否符合题意.通过此题,使学生明白解决这类问题,一般遵循“三步曲”,即假设存在——推理论证——得出结论(合理或矛盾两种情况).五、利用根与系数关系解决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综合题: 例
6、已抛物线y(m1)x2(m2)x1(m为实数)。
(1)m为何值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2)如果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ABC的面积为2,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分析: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则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将问题转化为求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m应满足的条件。
m10略解:(1)由已知有,解得m0且m1 2m0(2)由x0得C(0,-1)
又∵ABm am1∴SABC∴m11mABOC12 22m144或m 35122126∴yxx1或yxx1
3355
第三篇: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材分析]
中学阶段我们研究的多项式函数中有二次函数,研究的几何图形中有二次曲线。因此一元二次方程便成为了方程中研究的重要内容。一元二次方程有根与系数关系,求根公式向我们揭示了两根与系数间的密切关系,而根与系数还有更进一步的发现,这一发现在数学学科中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本节内容既是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等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又蕴含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也为学生们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学生分析]
进入了初二下半学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实验几何向论证几何的逐步推进,学生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已有了较大提高。因此在学过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自主探究其根与系数的关系是完全可能的。再加上我所执教的学生,他们有着较强的认知力与求知欲,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设计中扩大了学生的智力参与度,也相对放大了知识探索的空间。
[教学目标]
在学生探求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活动中,经历观察、分析、概括的过程以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能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检验两数是否为原方程的根;已知一根求另一根及系数。
理解数学思想,体会代数论证的方法,感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难点]
发现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包括知识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生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请学生求解表格内的方程,完成解法的交流以及求根公式的复习,求根公式向我们揭示了两根与系数间的关系,那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间是否还有更深一层的联系呢?由此疑问,导入新课。
二、探求新知
数学学科中由数到式的结构编排,让我们想到了从两根运算上的最简组合:和差积商展开进一步研究。初探新知中,我将学生们分成两组,分别对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进行和差积商的运算,之后将结果汇总展示,共同观察与系数的联系。我在这些方程中安排了两个无理根方程。当学生们发现这两个无理根在求和,求积后,竟变成了有理数,而且每一组两根和(积)都与系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此时的他们不难对两根和与两根积产生关注,经历了对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和差积商的研究后,确定了课题并获得猜想:“两根和等于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两根积等于常数项。”对于这一猜想,会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他们提出研究二次项系数非1的一元二次方程。学生的质疑启动再探新知。直接研究一元二次方程两根和、两根积与系数的关系。这一环节中我不再给出具体的方程要求研究,故除了部分同学自定义方程求根求和求积后产生猜想,还有部分同学对仍保留在板书部分的求根公式着手进行两根和,积的运算。这两种方案齐头并进,当前者通过不断验证来说明他们猜想的可靠度时,后者通过论证,在严格意义下,说明了此结论的正确性。对于论证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们在第一时间内揪错指正,
在知识初探与再探后,学生获得了新知,得到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三、训练感悟
我将之前从学生那里收集来的错解对照表中方程,询问检验其正误的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将其代入方程,进行检验。为寻求更为简便的方法,引出作用一,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不解方程检验两数是否为原方程的根。我再给出两例,便于巩固练习,更明确了只有当两数和(积)同时满足方程两根和(积)的时侯,才是正确的根。当学生们正为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检验方法,高兴不已的时候。突然间,表格中的数据丢失了,我分别隐去了方程的一根及b,c,a三个系数。为了将材料修复,学生小组展开热烈的讨论。有了上一题的经验,学生们会利用根与系数关系,不解方程,求出另一根及系数。也会使用代入求解的方法解题,通过新旧方法的比较,在训练中获得感悟:方法的选择在于简便,学生们在选择了恰当的方法后,修复了材料也巩固了新知。
四、总结提升
由学生回顾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应用过程,以“我的收获”与“我的疑惑”交流心得。我再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引导领会数学的思想。我还会自豪的告诉他们,数学家们还发现了存在于一元n次方程中的根与系数的普遍关系,这一内容将在高数中有所涉及,激励奋进五、分层作业,除必做题外,留有一道思考题:已知x1,x2分别是方程2x2+3x-5=0和两个根,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1)x12x2 +x1x22(2)x12 +x22(3)x1-x2的值。作为能力上的提升。也为下一课内容作下铺垫。
[设计意图]
现在的设计较之以往,有所继承,有所变革。
1.研究启动入口不同
过去我总是先给出若干具体方程要求学生求根,并计算两根和(积),作出猜想。这样的数学后曾有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会想到两根和(积)与系数的关系,而不是其它?”这种疑问的产生一定与过去设计指定了学生的活动过程有关,为了给学生的活动指向更为宽泛,让两根和积与系数的研究更显合理,现在的设计中主要体现了由数到式的研究,从两根和差积商的重组合再有所观察,有所挑选,方才定位于两根和(积)作进一步的探究。这种设计正是从数学内部下了功夫,由知识线索的连贯性,师生共同理顺了实验对象的来龙去脉,从数学本身上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的综合能力。
2.探究部分两步走
我将二次项系数为1,非1的一元二次方程分两次出现,分别放置与知识初探和再探两个环节,这样设计的原因有一:学生的认知能力总是有所差异的,如果将这些方程合二为一加以研究的话,一部分同学对别人获得的正确猜想是瞬间接受,却缺乏思维的参与。事实上,研究事物往往从简单到复杂,在这里,当a=1时,易找规律,当a ≠1后造成的认知冲突,更是激发了这一猜想的`完善。其实这一串,由实验——猜想——再实验——再猜想的思维过程,既符合认知规律,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示范,一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身参与其中,真正感受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客观世界认知论的基本规律。便是我如此设计的原因之一。原因二:研究入口处,利用两根和差积商的结果,优选出对和积的研究。初探中二次项系数为1的方程两根计算足以起到这一筛选作用。因此在下一环节的再探新知中,便自然关闭了对两根差与商相对较为繁琐的计算,直接由两根和积入手研究与系数的关系,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3.再探新知放手走
我没有再给出任何具体的方程以供研究,这里的放手,引出了学生不同的操作方法。一部分学生把注意力转放在求根公式上展开直接论证,就连另一部分学生自定义方程数据研究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他们有的翻开笔记本查阅之前解方程的资料;有的反凑特殊值方程;更有的会从中提炼出代数论证的方法;当然也有借助于计算器完成了繁琐的计算。
放手的探究,为了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更多方法的选择,从而展开自主的学习。
[尾声]
但原学生们带着对数学的兴趣与喜爱,在学的海洋里,奋勇搏击。而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我,亦将在教学的舞台上,不断求索。多由学生所想来引导;多设角度空间去探究;多从细节处渗透数学思想,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来达成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的协调统一。
第四篇: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试题
1.已知方程x2-2x-m=0有两个正的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2.已知m、n是方程x2-2002x+1=0的两个实数根,求代数式mn2+m2n-mn+1的值.
3.已知关于x的方程x-92x+m=0有两个实数根x1、x2,且丨x1-x2丨=22, 求m的值.4.若实数x1≠x2,且x1-3x1+1=0,x2-3x2+1=0,求
5.已知关于x的方程2(x-1)(x-3t)=x(t-4)的两个实数根的和与积相等,求t的值。
6.是否存在整数m,使关于x的方程x2-4(m-2)x+4m2=0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为224?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5,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并且AO、BO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2m-
1)x+m2+3=0的两个根,求m的值。
8.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a=3,b和c是关于x的方程x2+mx+2-
12222+的值. m=0的两个实数根,求ΔABC的周长。
第五篇:《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
1、发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2、探索、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由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及未知系数,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在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情况下,会求直接(或变形后)含有两根积的代数式的值,并从中体会整体代换的数学思想,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教学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及简单应用。教学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推导。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注重由学生自己发现、探索,让学生参与“韦达定理”的发现、不完全归纳验证以及演绎证明等整个数学思维过程。
一、自学互研 探索发现(每小题10分,共30分)(自主完成,组长检查)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巡视,随时发现问题、了解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并点拨;评价、鼓励、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观察、对比、发现问题,逐步由易到难,探索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完成情况;分小组汇报自学成果。【设计意图】:
本环节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发现过程,即感性认识过程。通过几个具体的方程,经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感性地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求规律的学习习惯和注重自主加合作的学习方式。【学案内容】:
1、方程:X2+3X–4=0(1)二次项系数是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常数项是______。(2)解得方程的根X1=______,X2=______。(3)则X1+X2=_______,方程中 一次项系数()
二次项系数常数项()(4)X1·X2=_______,方程中
二次项系数
2、方程3 X2+X-2=0(1)二次项系数是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常数项是______。(2)解得方程的根X1=______,X2=______。
(3)则X1+X2=_______,方程中 一次项系数 ()二次项系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X1·X2=_______,方程中
常数项()
二次项系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程X2-2X=(1)二次项系数是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常数项是______。(2)解得方程的根X1=______,X2=______。(3)由你发现的规律可知: X1+X2=(________)
X1·X2=()(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合作求证 生成新知(每小题10分,共20分)(合作完成,交换检查)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巡视,随时发现问题、了解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并点拨;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合作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通过推导证明前面的结论;实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完成情况后,两小组交换检查推导过程;分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设计意图】:
本环节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证明过程,即理性认识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求规律,两从理论角度加以验证,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学习。【学案内容】:
(1)根据以上规律,若aX2+bX+c=0(a≠0)的两个根为X1和X2,则X1+X2=_______,X1·X2=_______。(2)这是不是一个普遍规律呢?在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中,是否成立呢?请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证明:(b2-4ac≧0)∵ X1=bb24acbb24ac
X2=
2a2a∴X1+X2=
∴X1·X2=
三、交流展示 目标达成(每小题10分,共40分)(合作完成,分组展示)
【师生活动】:
教师巡视,随时发现问题、了解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并适时点拨、强调;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为学生搭建电子白板、实物投影、黑板等不同的展示自我的平台;适时评价、鼓励学生能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促进发散思维的培养。
导学案【目标1】:学生先独立完成,组长检查,后组内交流,全班汇报、评价。(学生利用一体机白板演示解题过程)
导学案【目标2】:小组合作完成,组长督促,全班汇报、评价。(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解题过程)
导学案【目标3】:小组合作完成,组长督促,全班汇报、评价。(学生利用黑板展示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实践过程,即教学目标的达成、检测过程。设计了三个不同难度且有梯度的“目标”,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理解和应用,强调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性和书写的规范性,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以及合作学习意识与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学案内容】:
【目标1】不解方程,求下列方程的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各是多少?
(1)x2-3x+1=0;
(2)3x2-2x=2;
【目标2】已知方程X2-4X+M=0的一个根是-2,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及M的值。
【目标3】已知X1,X2 是方程2X2-4X-1=0的两个实数根,求
x1的值。
2x22
四、查漏补缺 总结提高(共10分)(自主完成,集体分享)
【师生活动】:
教师鼓励学生谈所学所想所获,集体分享学习成果,归纳课堂所学知识点,解决学习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设计意图】:
本环节为本节课的总结提高过程。目的是帮助所有学生总结回顾、查漏补缺,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及时小结、善于归纳梳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案内容】:
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