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的美学原则1

时间:2019-05-13 11:0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新闻的美学原则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新闻的美学原则1》。

第一篇:论新闻的美学原则1

论新闻的美学原则

摘要 新闻对象的“真”与新闻效果的“善”,作为新闻美的内容,与新闻形式的“美”,构成新闻的美学原则,最终形成新闻美在内容美与形式美上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新闻 美学原则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类所触及的一切领域,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意向性对象,从本质上说,都具有美的创造的内在要求,新闻亦是如此。对新闻而言,不管如何标榜所谓“中立”,都不可否定地蕴涵着某种审美态度与审美评价,并对人们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的形成造成影响,这也正是新闻的审美价值所在。对于新闻独特的审美特质,笔者觉得应从三个方面来把握新闻的美学原则,一是新闻对象的“真”,二是新闻效果的“善”,三是新闻形式的“美”。

第一,新闻对象的“真”。

这关系到何谓新闻的最根本前提。何谓新闻?这是一个至今尚无定论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新闻的定义究竟有多少,有人说有170 多种,也有人说有数百种,不一而足。即使在国内,也有诸多不同的说法,而最为典型、最有影响的有四种定义:侧重对象的定义,如,“新闻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徐宝璜);侧重报道的定义,如,“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侧重传播的定义,如,“新闻是最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侧重信息的定义,如,“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宁树藩)。尽管这四种定义各有侧重,但无论如何定义,在一个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亦即新闻是基于事实,以事实为基础的,它以准确的对象内容为前提。尽管对于新闻真实性的具体含义,在新闻界仍有不少争议,但不容否认的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这种真实,在笔者看来,应是新闻报道与新闻对象的“真”——客观事实相符合,亦即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新闻报道与新闻对象的“真”——客观事实相符合,就是真实;不符合,就是不真实,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新闻失真。

新闻对象的“真”是新闻的最根本前提。这一最根本前提决定了新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有着本质的不同。艺术的真实往往需要很大程度上的虚构,而新闻的真实却不允许有丝毫的虚构,包括基本事实与具体细节,都必须真实。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梁衡曾说:“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文学的本质是艺术。两者不能混淆,这一点不从理论上辩清,就不能杜绝假新闻。”①信息的真实性要求决定了新闻在本质上的“真”,并与文学的艺术

虚构本质划清了界限。而在现实的新闻报道中,许多人对此往往重视不够,为了追求人物、事件的“完美”,作所谓文学式的“合理想像”。殊不知,想像与虚构是文学艺术不可或缺的,却是新闻的大忌。2006年那条有名的假新闻《大四的女孩当上了副总裁》,报道一位北京师范大学四年级女生,已经拥有100项发明,其中有3项国家专利,拥有计算机界着名的编程比赛ACM的亚洲区总决赛银牌,是世界顶尖的机构ACM主席团第一个中国人,同时还是10多年舞龄的“舞”林高手,尚未毕业就已经被一家跨国公司聘任为亚洲副总裁,年薪不低于50万。这条新闻可谓想象“丰富”,虚构得“可以”,但它具有新闻的真实性吗?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再现客观事实,亦即生活的真实,即使是某个细小环节,也疏忽不得。即便是像报告文学这样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边缘性体裁,它作为以文学的手段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意义重大的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尽管兼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性,但其文学性也仅限于它的形式因素或表现手段,而把文学式的想象与虚构排斥在外。苏联报告文学作家波列伏依曾写过一篇关于先进工作者的报告文学,文章刊出以后,却不料先进工作者的同事们常常开他的玩笑:“梳梳头吧!”弄得他哭笑不得。原来,作品中描述他脱下帽子,对着镜子梳梳头发。而事实上,他却是个秃头,发从何梳起?波列伏依想当然地给人物添上这样一个生活细节,尽管比生活的真实要“美”,结果却成为新闻史上的一个笑柄。由此可以看出,新闻的真实来不得半点想像与虚构,丝毫的想象与虚构都会背离新闻的真实性,即使想像与虚构得再美,也与新闻无关,如果有关,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假新闻。

可以说,新闻的真实性是由新闻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真实性作为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美”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真”,新闻就不成其为新闻,更谈不上新闻的“美”。从这一点来说,任何弄虚作假的新闻都因其真实性的丧失,进而丧失了新闻“美”的基石。对新闻而言,新闻对象的“真”,是新闻“美”得以存在的最根本前提。新闻“美”,首先是一种真实美。

第二,新闻效果的“善”。

李泽厚曾说:“我曾经把自然界本身的规律叫做„真‟,把人类实践主体的根本性质叫做„善‟。当人们的主观目的按照客观规律去实践,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主体善的目的性与客观规律的真的规律性就交汇融合起来。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这种统一,就是美的本质和根源。” ②新闻的“美”,在本质上,也是如此,它不仅包括对象的“真”,而且包括效果的“善”。“善”作为一种道德伦理观念,它体现了“美”的社会性。

从“美”的社会性看新闻效果的“善”,要求新闻报道符合人类生活的目的,符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予以肯定与正面的引导。2005年6月24日,一条《一位深圳歌手与178个孩子的生死绝唱》的新闻在《周末报》刊载,并产生广泛影响,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例子。

这条新闻对深圳歌手丛飞的感人事迹作了这样的报道:“他是深圳着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他在10年时间里,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他如今身患晚期胃癌,却连医药费都负担不起……”。丛飞的事迹迅速传开,他的事迹感动了中国,丛飞并因此被评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康德就曾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善就是被他珍贵的,赞许的。这就是说,他在它里面肯定一种客观价值。”③“善”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新闻而言,尤是如此。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报道回避现实生活中的“丑”与“恶”。在现实生活中,“美”与“丑”、“善”与“恶”是同时并存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回避现实生活中的“丑”与“恶”,实质上,就是回避客观的真实,这是与新闻的真实性诉求相违背的。揭露“丑”与“恶”,包括社会生活的负面事件和天灾****等,也是新闻报道的范围,但要注意报道的典型性。譬如一些群众关心而又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恶性事件,要及时报道,以正视听,稳定民心,发挥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例如在非典时期,针对民众对“非典”的恐慌,大量的新闻报道了记者深入疫区进行采访,介绍各地抗“非典”的经验与体会,让治愈者自述心声,由于报道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有些就在身边,一些让人恐慌的谣言不攻自破,起到了很好的疏导与安定人心的作用。在这里,新闻因其毋庸置疑的真实性而使受众对报道的内容——真人真事深信不疑,产生亲切感、信任感,从而对受众发挥了巨大而直接的说服与教育功用。还有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如贪污****、违法乱纪等等一些典型事件,都是老百姓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新闻报道不应回避的,但必须清楚认识到,诸如此类的新闻报道,其目的并非为揭露而揭露,而是为了启迪与警示人们。这类新闻报道,实质上是通过对“丑”与“恶”的揭露与否定,达到对“美”与“善”的肯定,抨击假丑恶,就是弘扬真善美,从而对人们起到抑恶扬善的引导作用。第三,新闻形式的“美”。

若论新闻形式的“美”,首先要解决一个棘手而基础性的问题,就是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的分类与说法问题。对于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有许多不同的分类与说法,但大多是分类标准不统一的混而言之,诸如消息、通讯、语言、结构、版面、媒介等都属于形式的范畴等等说法,那么,消息、通讯、语言、结构、版面、媒介等,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确实相当复杂。而这种分类的厘定,作为新闻形式及其形式美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是不容回避,也不可回避的,这就需要首先作一番仔细的梳理。

笔者认为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作一些分类的描述:一是从新闻构成元素的层面来看,主要包括材料、结构、语言等形式;二是从新闻体裁的层面来看,主要

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等形式;三是从新闻组合的层面来看,主要包括新闻版面、栏目等形式;四是从新闻媒介的层面来看,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形式。以此观之,新闻的形式“美”,应是以上诸多层面的形式要素的完美组合,通过对多层面的形式要素的综合运用与恰当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如有的新闻语言需要尽量简洁,而有的新闻语言需要详尽具体;有的新闻适合做成通讯,而不适合做成消息;有的新闻适合做成电视,而不适合做成报纸。诸如此类,都有一个形式要素的组合问题,如何组合关系到新闻形式“美”,甚至新闻美的成败。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既为新闻形式要素的优化组合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其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科技。如何从多层面做好做足新闻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随着新闻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的“包装”越来越精美。与传统“手工作坊式生产”的新闻制作相比,现代新闻制作已进入“现代化大生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如果说传统的新闻更注重内容,那么,现代新闻则越来越凸现形式的重要性。

新闻的美,不仅需要有内容上的美(“真”与“善”),还需要有形式上的“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包括审美的独立性,具有形式的“意味”,是某种“有意味的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讲究形式上的“美”,就可以忽视内容上的美(“真”与“善”),甚至取代内容上的美(“真”与“善”)。新闻形式的“美”,是建立在新闻内容美(“真”与“善”)的基础之上的,切不可喧宾夺主,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④这也适合于新闻的形式美要求。着名记者穆青在谈到白描手法在新闻中的运用时,也有类似的论述:“这种表现手法,有时也借语言的音响和色彩来加强效果,但主要依靠事实、形象、思想来打动读者。它的特点是豪华毕落见真谛,从平丽中见到深刻,在沉静中见到热烈; 尽量做到自然流畅,不事雕琢。”⑤这都为如何处理好新闻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讲究新闻形式上的“美”,实质上是为了以最优化的形式组合方式,最大限度地表现新闻本身的价值并获得最优化的表达效果,而不是为了仅仅凭借“美”的外衣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否则,就丧失了新闻最为根本的目的。可以设想,如果一个新闻作品,只有浮华的形式,内容却很贫乏,这样的新闻作品也是难以真正吸引广大受众,并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的。

既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真正的“美”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新闻“美”既包含内容美(“真”与“善”),也包含形式“美”,但不可将二者作机械割裂,新闻“美”也应是内容美(“真”与“善”)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

注释

①梁衡:《新闻原理的思考》,人民出版社,1996。

②李泽厚:《美学四讲》,华夏出版社,1990。

③康德着,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2000。

④鲁迅:《作文秘诀》,《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⑤穆青:《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中外记者经验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08新闻

马鼎坤

第二篇:新闻美学论文(最终版)

灾难报道当中的新闻美学

——以媒体对日本2011年3月11日地震报道为例

【摘要】最近几年,自然灾害不断增多、人为危机事件也频频发生。媒体应怎样报道灾难新闻,从而完成媒体本该承担的使命?本文从新闻美学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并以媒体对日本2011年3月11日地震报道为例,探索媒体在灾难报道当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美学;灾难报道;灾难现场;媒体

灾难报道,至今还未有一个约定俗称的概念,一般而言,灾难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对各类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引起灾难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是人为的。

在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的行动也越来越迅捷,日本地震发生之后,世界各地记者在第一时间申请签证,奔赴日本;而日本本土记者更是早早的达到了灾难现场。这与交通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达不无关系。但高科技手段并不保证好新闻的产出,只有在新闻中加入了“美”的因素,灾难新闻才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一、“美”在灾难新闻报道当中如何体现

“美”,是一个很抽象的哲学概念。对于“美”,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定义,而且互不相同。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新闻当中的“美”也是如此呢?这还得从媒体的使命谈起。媒体的使命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变:早期统治阶级的舆论工具、政党报刊时期政党之间相互打压的工具、近现代时期公民社会的公器。

“公器”,社会公用之器具,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社会更好的发展。笔者认为凡是为着社会进步、呼唤社会良知、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报道就是美的,即对社会有用就是美,有助于媒体发挥其社会效用的东西就是美的。怎样使灾难新闻达到有用的功效呢?

1、按读者接受信息的规律报道新闻

新闻想要发挥其传播作用,就必须使读者接受其信息。要想使读者易于接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尊重读者接受信息的规律很重要。灾难事件发生之后,灾难现场信息庞杂,做好信息的组合工作,使之顺应受众的信息接受心理很重要。在接受灾难信息的过程中,人们最先注意的是灾区灾害程度、波及范围;之后,责任相关方的行动是读者想要知道的;再然后,受众会追问灾难发生的原因。

例如:《南方周末》在2011年3月17日对日本地震的专题报道便是以这样的逻辑思维安排版面。在第6、7、8版,《南方周末》在以“人心”为主题的统领下安排了《地乱了,心不乱 在大震灾里读日本》、《承受核恐慌》这样两篇报道,向读者传递灾区的现状;继而,在“援手”与“担当”这两个主题下,分别介绍中国和日本官方及媒体对此次日本地震的反应;随后,《南方周末》的第14版刊出《真实的日本核电》,向读者深层次解析日本核危机的原因。

2、使新闻报道充满人文关怀

在记者进行灾难报道过程中,不免会碰到残酷的场面(断壁残垣、来不及清理的尸体、无家可归的人群等)、压抑的气氛,对此,记者的职业素养要求要如实报道,忠实的记录灾 1

难现场的现状。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记者就一定要极力的渲染灾区的惨状。

灾难从来都是让人悲痛欲绝的“噩梦”,对灾区的惨状的极力描绘,不管是对灾区的受灾群体、还是对未受灾的社会大众,都是二次伤害。将那些悲痛的神情、凄惨的死者的画面、伤者的难看的图片搬上媒体,即是对新闻当事人的不尊重,也是对受众心理承受能力的挑战。只有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才会得到受众的赞扬和认可

例如:《南方周末》在第1413期关于日本地震的报道中,刊载了23张与之相关的图片,这23张图片中有居民戴口罩保护自己的画面,有废墟被迅速清理的画面;有市民井然有序地排队撤离的画面;有救援队搜寻幸存者的画面等;可是没有遇难者惨不忍睹的画面。这些图片彰显了一种不屈的精神,也透露出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3、以救灾为目的组织新闻报道

媒体既然为社会的“公器”,就应为社会而服务。在灾难事件发生后,媒体的应尽职责不在于抢夺耸人听闻的新闻资源、抢发吸引眼球的图片。而应当及时有效的传递信息,做到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

在日本媒体对2011年3月地震的报道中,日本NHK在第一时间对海啸进行了现场直播。与此同时,其它媒体的各种关于破坏、死亡、救援、致歉和危机的信息源源不断的向受众输出。在其中,没有眼泪、没有生离死别、亦没有背景音乐。

在灾难发生之后,外界需要知道灾区的信息;灾区群体需要关于灾难的情况和周围的信息。在此情况下,及时、透明的信息是迫切需要的。这也是日本媒体从1995年半神大地震的报道中吸取的教训。在那次地震的报道中,日本媒体大量的航拍、扭曲的道路、居民区的一片火海等等残酷的画面定格为人们的灾难记忆。而普通的救灾场景、基本的灾难信息被忽略。这样的新闻伦理问题事后遭到大量批评。

从美学角度做好灾难新闻不仅仅是为读者提供好的信息,与此同时,媒体的公信力也得到大大提高。NHK在此次日本震灾中的表现,就饱受各界赞誉。作为日本的公共电视台而非国家电视台,在其报道中,考虑的最多的是国民,最怕失去的也是国民。媒体在日本震灾中表现有好的一面,但也不乏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地方恰恰影响了灾难报道的“美”。

二、一些被忽略的影响灾难报道“美”的细节

灾难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不可预知性等特点,在面对种种突发的灾难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能够正确的应对,采取合适的新闻审美观进行报道,这也恰恰反映了不同媒体的专业素养和实力。其实,区分不同媒体的专业素养和实力的层面恰恰在于一些细节。

1、做好访前准备

一些记者在灾难发生的时候,为了争取第一时间了解灾区现状,便立即赶往灾区,可是等到进入灾区才发现,由于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致使采访工作困难重重。例如:采访工具不够齐全、新闻背景了解不够、必要的生存物资准备不够等。

在日本地震发生之后,我国记者积极奔赴日本灾区,对日本地震进行报道。这种勇气值得嘉许,可是一些被忽略的细节不免增添了些许遗憾。在《楚天都市报》两名记者“进入灾区采访后第二天”,“储存在车上的干粮全部耗尽”。在许多便利店和超市被抢购一空的情况下,获取食物和水并非易事。最后一些不饱肚子的小吃解救了记者的燃眉之急。在此,没有准备充足的食物也许是记者此次采访得出的经验和教训。

2、尊重被采访者意愿

如为公共利益服务是政府的天职一样,采访是媒体的天职。媒体有权利采访,但这并

不表示媒体的记者可以无视被采访者的意愿,坚持采访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人。违背被采访者的意愿,也是一种侵犯被采访者权利的表现,会受到业界与公众的反感。

例如:在此次关于日本地震的报道中,台湾媒体的表现饱受争议。台湾媒体在日本仙台报道台湾在日本留学生撤离时,紧贴采访对象,甚至追逐不愿接受采访的学生。对此,日本警察将记者“请”出,并通过台湾驻日机构要求该记者撤出灾区。

相比之下,日本媒体的表现引人瞩目。在日媒的报道中,即便受难者家属接受采访,也很少被拍摄到面孔,很多受访儿童也只是露出了背影和鞋子。受访者的基本人权是应该得到尊重的。

3、准确地表达信息

将信息准确地表达是媒体在进行灾难报道必须特别注意的事情。伤亡人数、事故发生地点等重要信息的传达要准确无误。相关信息也必须经过校对,减少错误。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便是要尊重灾难现场的画面,不应在没有及时捕捉到画面资源的时候,张冠李戴;对于纸质媒体而言,就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必须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实,措辞必须恰如其分。在日本震灾的报道中,有些媒体因为技术性的原因犯了一些低级错误。

例如:在《南方周末》2011年3月17日关于日本地震的报道中,A8版《承受核恐慌》一文在“顺从的反对者”部分,第20段文字和第19段文字有部分重复。重负的部分为“东京电力公司后来被爆曾有多次瞒报记录。2007年,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曾瞒报了柏崎刈羽核电站震后泄露废水的核辐射物含量,但坚持为核电站安全标准辩护。”

小结:这不是人类史上的最后一次的灾难,关于日本地震的报道也不是媒体的最后一次行动。笔者做以上的论述,也只是希望媒体在以后的灾难报道中,总结经验教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尹帅,《灾难报道的准备》,记者摇篮;2011年1月

【2】 苏林,《用美的力量抚慰伤痛》,【3】 彭耕耘,《灾难报道中不应忽略的细节》,青年记者,2010年10月

【4】 谢逸溪,《新闻美学》,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7月

【5】 《南方周末》,第1413期,2011年3月17日

第三篇:新闻美学----新闻公正美

新闻公正美

协和学院

文化产业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公正美是新闻的原则美。它美在正面感受,美在侧面审视,美在反面批判,美在深度剖析。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来看一则反映生活的新闻从中感受到媒体公正看待生活的态度,并从中获得美感。一则好的新闻能在人们的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能够给人以教育影响。具有公正美的新闻更是如此,公正地看待我们的生活,并且用积极健康的态度公正地去评价它,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原则。当然,作为读者,我们也应该用公正的眼光去看待各种各样的媒体报道。【关键词】公正美;新闻;感受;态度;

一、正面感受、侧面审视

这个世界不缺乏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新闻也不缺乏美,它有着真实美、客观美、公正美,这三美通常都不是单独前行的,它们往往相伴而行[1]。而这些美只有我们用心去感受才能体会到,其中公正美就很需要我们认真揣摩感受。

公正美美在哪呢?它美在正面感受,美在侧面审视,美在反面批判,美在深度剖析[1]。公正美换言之就是,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来看一则反映生活的新闻从中感受到媒体公正看待生活的态度,并从中获得美感。

要如何感受和体会新闻的公正美呢?通过下面的例子我们来感受一下新闻的公正美。

新闻《好一幅农家健身图 好一道文明风景线——上小潭村34年每年举办运动会》“12月14日,一个冬阳融融的下午,我们来到上小潭村,只见村里投资2万余元修建的水泥篮球场周围挤满了村民。80岁的村民曾温贤正打着字门拳,一招一式,虎虎生风。这边厢他才歇手,那边厢40岁的农家妇女黄小春又练起了法门板凳。乒乓球台边,一老一少两个人激烈对垒;篮球架下,五六个农民跳起来抢着篮板球。嗬,好一幅农家健身图![2]”(节选)在这节报道中,记者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生机勃勃和乐融融的和谐新农村蓝图,村民们在户外享受着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既锻炼了身体又发扬了体育精神。上小潭村村民美好生活的场面通过记者的文字给了我们正面的美的感受。记者对上小潭村村民34年年年开运动会的感慨能够引起读者对上小潭村对运动的推崇和热爱的共鸣。这种热爱生活,赞美生活的态度,就是媒体所需要的公正评判生活的态度。这就是公正美的正面感受,是读者对新闻最直观最浅显的感官接触和直接感受,它让读者一目了然地感受并接受新闻媒体所要传达的对生活的态度。

换个角度,从侧面审视公正美,这则新闻带给我们的将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感受。“城北街道负责人喜不自禁地说,改革开放之后,这个500多人的村子富了起来。农民们不满足于建新房修新居,群众体育活动更是在上小潭村形成热潮,变成农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0多年的群众体育活动,使农民身体健康了,关系融洽了,生活潇洒了,子女学风浓了。在这个村里,有八九十个农家子弟考上了大中专院校,上了70岁的老人就有80多位,村民们平时连个小病小痛都很少。体育活动还使村里人邻里关系和谐,多少年来都没有发生打闹等事。两个曾姓村民曾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怄气,同时分在篮球队后,球场上讲究配合,两人在比赛中化解了怨气。体育活动还净化了村风,村里人不讲迷信不赌博,没事时不是到篮球场上争来抢去,便是在乒乓球桌边你推我挡,或是在家切磋棋艺、研讨武功,30多年没发生过一例刑事案件。[2]”(节选)上小潭村通过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达到了村民身体健康、村里民风淳朴、邻里关系和睦的效果,让我们看到了体育运动给这个村子带来的变化和构建和谐平安社会、建设新农村的美好前景。我们从上小潭村村民的生活姿态中感受到了构建和谐新农村吹来的暖暖春风。这种侧面审视的角度反衬出了运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好体魄,还有精神上的良好风貌和好品性。这说明与正面感受的直观、浅显的描述不同,从侧面的角度出发,一样能够说出中肯委婉的道理,并且可以让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教育和启迪。可以说,正面感受和侧面审视各有特色。

二、反面评判、深度剖析

除了正面感受和侧面审视,反面评判和深度剖析是另外不同角度的不同感受,往往反面评判和深度剖析的教育意义更加深远。

新闻《不要卖掉穷人的饭碗》“前几天媒体的一则报道:3月19日,银川市拍卖2005150个冷饮、维修临时占道摊位的经营权,其中,西夏区的一个冷饮摊位拍出了5万元的“标王”价,兴庆区中山公园南门附近人流集中的摊位,也拍出了万元左右的价格。(据3月21日《现代生活报》)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通过拍卖社会公共资源的经营权和使用权来“经营城市”,用以弥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管理服务等方面资金的不足,使市民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与此同时,各级政府每年都要投人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最低生活补助,增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为他们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3]”报道从反面角度写了政府拍卖150个摊位用以弥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不足给因为“占道经营”、影响市容环境被取缔人民带来的影响,让读者从心里衡量一下这种拍卖本身的利弊,更加体会到下层劳动人们,尤其是下岗职工和低保户的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报道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下发生的社会事件,做到了真实美、客观美、公正美的统一。“有句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比于每月固定的低保费、生活救济,他们更希望能得到一个稳定的“岗位”,比如拥有一个生意好一点儿的摊位,或者看管个自行车、清扫个街道、管理个公共厕所„„这叫自食其力,那比让政府救济更有脸面、腰杆儿更硬、心里也更踏实。因此,一些城市低保户、下岗职工就算再苦再累,也要找个地方摆个地摊,或修个车擦个鞋,卖点日用小百货,或经营些冷饮、新鲜蔬菜,以维持生计。实际上,这些个“岗位”,既是困难群众谋生的“饭碗”,在很大程度上也为政府减轻了负担。应该说,各种各样的拍卖并不是坏事,是在用市场经济的法则来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是为了管理好、经营好城市。但是管理好、经营好城市,对其中的公共资源的经营权的处置,并非只有“拍卖”这一条路可走。比如,换个思路,牺牲一下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把诸如“摆摊权”、“看车权”、“管理公共厕所权”、“街道清扫权”等等,送给那些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家庭,给他们一个稳定的“饭碗”。[3]”这是对政府拍卖摊位救助穷人这一社会现象的深度剖析,说明了政府暂时性的经济救助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下岗职工、低保户等下层劳动者的生活问题。它公正又深刻地揭示了下层劳动人民渴望自力更生而不是依靠政府救济的迫切心理。客观地写出了政府政策的良好出发点是为了人民,但比起政府救济,一个稳定的“岗位”更能解决下层劳动者面临的长期的生活困境。记者也就这一社会现象提出政府应“以人为本”,不应该只在乎眼前利益,而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多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将这些公共资源的经营权和使用权转让给困难群众,使他们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能自食其力,切实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缩小城市贫富差距。

一则好的新闻能在人们的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能够给人以教育影响。具有公正美的新闻更是如此,公正地看待我们的生活,并且用积极健康的态度公正地去评价它,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原则[1]。当然,作为读者,我们也应该用公正的眼光去看待各种各样的媒体报道。

参考文献

[1]谢逸溪.新闻美学.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99-111 [2]新闻摘自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7-01/30/content_5673480.htm [3]新闻摘自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7-01/30/content_5673878.htm

第四篇:浅议:广播新闻的语言美学

浅议:广播新闻的语言美学

鞍山广播电视台电台新闻部冯军

电话:***

提起美学,人们通常会想到的是文学或者艺术,但是却很少有人联想到新闻。的确,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但是新闻作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文本,必然蕴含着一种美学的属性。作为所有新闻类型中最讲究语言美的广播新闻,若想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潮流中,却具备别与其他新闻体裁的特色,保持自己的特色和美感,在语言上力求“美”,也成为了广播新闻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途径之一。

广播新闻的语言追求的是一种最简单、最质朴的信息传播,短小精悍、实事求是成为了它的代名词。但在新闻写作中,特别是通讯报道、新闻特写、现场报道等体裁,在不违背基本事实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充分运用抒情、比喻、对比等文学化的写作手法,来增加新闻稿件的感染力。

一、真实美

“真”是“美”的基础,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丽的。黑格尔曾经这样说过:“美的本身必须是真实的。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直接呈现于艺术,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了,而且是美的了。”由此可见,真实性不仅是新闻的首要因素,也是美学的重要属性,那么,失去了真实的新闻是不可能体现出美的。通过多年的新闻实践,我逐渐发觉,新闻已经

开始不自觉地走向了追求审美的层次。这其中既包含记者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更重要的是新闻中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对于新闻来说,弘扬高尚的品质是新闻的美学核心价值,而审美情趣则又恰恰是一片优秀新闻作品的更高层次价值。新闻不仅仅应该是新闻,更应该是一种在真实性基础上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构成世界的方式,甚至是创造世界的方式。2011年12月,鞍山广播电视台电台新闻部记者到岫岩县采访,接触到了一位家庭贫困的小女孩,全体新闻部同事决定对这个小女孩进行资助。先后给这位小女孩送去了生活用品、衣物、学习用品等,小女孩于2011年12月15日给鞍山广播电视台电台新闻部写来了一封亲笔信,信中说:我从小没有见过妈妈,可是,你们就是我的妈妈„„。《鞍山新闻》栏目对这封亲笔信进行了播发,通过现场对话,音响录制,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真实的新闻事件的基础上,让很多的听众感触颇深。这就是新闻真实性与美学延伸性的一种互动。有了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感情,新闻才会丰满起来,才会更具备新闻自身已经被很多人所模糊的本质的价值,才会更给人以美的感受。

二、意境美

广播新闻语言虽然搭理提倡言简意赅、鲜活生动,但是由于广播媒体的特殊性,必须还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听众的想象力,产生一种回味无常的感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王宴青曾经说:“未来的广播新闻作品,要有故事、有情节、语言风格要独特,要适合广播的播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曹璐也曾经说过:“广播记者毕生的劳动结晶就是一个个声音的内容产品——不仅要有生动的故事作为载体,而且要能够让听众产生美的联想,要如同一幅幅绚丽的画卷扑面而来而来,达到一种所谓的诗书意境”。

广播的传播方式,缺乏电视、报纸等媒体所具备的视觉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广播只有通过自己有声的语言来营造出一种听觉的上的联想和想象,并以此来与现实世界进行对照,这就更加需要广播新闻要产生一种“意境”,产生情感共鸣和精神交往,让听众在想象中,达到一种情感上面的满足,因为声音是“流动的”、“虚拟的”,因此,往往可以更大程度上与生命(听众)达成一种互动。这样,广播新闻的语言美感的张力也得到了无限的延伸。

唐代诗论家司空图主张诗歌要有 “韵外之致”、“味外之致”的空灵意境,对广播语言来讲,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解。内蒙古锡林郭勒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宋红梅2011年播发过一篇现场报道《浑善达克沙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我现在站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极目远眺,远处起伏的大部分沙丘已经被绿色笼罩,错落有致的灌木郁郁葱葱,散落其间的不知名的野花在清风中轻轻摇曳。天空中鸟鸣啾啾,沙地里不时窜出一两只野兔,使进入6月的浑善达克沙地充满了勃勃生机。”

通过这篇报道不难看出,记者的播报,给听众展示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沙地景观,使得听众陷入到意境美的遐想。

三、简约美

从美学的定义上看,简约美也被称之为平实之美或中和之美。中国古典美学将就的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和“于无声处听惊雷”。从新闻本身来说,段落之间、文稿与音响之间,简约流畅,不仅有利于听众的倾听,更能够给人以一种舒畅的整体美感,这就如同艺术中所说的“留白”,有利于整体的美感。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联播》,每篇录音报道也不过三、五百字,却显得非常的简约。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在2011年11月播发过这样一篇稿件《抄表工杨新华》。全文仅457多个字,可以说是篇“袖珍”消息,却充分体现了广播新闻的简约之美。全文如下:

【压混: 存放自行车的声音„„(居民:收电费的又来了,哈哈!)(居民:谁呀?)哎,大娘我是抄电表的!(居民:进来吧。)这个月吧,你家走了101度电,五十多块钱„„】

【主持人】45岁的杨新华在吉林省吉林供电公司昌邑供电分公司当一名普通的抄表员,意境有13个年头了。不管是乌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他总是骑着那辆“永久”牌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一摞抄表清单、一个手电筒、一个抄表器、一块卡流„„是他抄收路上的必备物件。

【录音】不管刮风下雨,我是以不停电为目的。礼拜天或者早晚来通知,能堵到人啊,最好把所有的电话号码都收集来,便于沟通。那爬楼没数儿,得三四百层啊。我都看报纸了,说走一步楼梯能多活一秒钟,我算算,要是这样我能活一百来岁。

【主持人】13年来,杨新华骑废了6辆自行车,行程上万公里。平均每天上下台阶就达上万级。天生乐观的他,把这些辛苦全当作是锻炼身体。

【录音】哈哈,我也没什么太高的追求,只希望我服务的6000多户居民,别因为我的工作失误,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这篇录音报道短小精悍,简洁明快。仅在短短的不到一分钟时间里,就将一位基层抄表工踏实、敬业的形象展现在听众的面前。

在中国古代老子和庄子的哲学中,最讲求中和审美的观念:“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然而现实中,个别记者投机取巧,运用通讯员来稿或粘贴网络消息,长篇大论让人昏昏欲睡。细心的听众不难听出,这些所谓的现场报道是从办公室或录音间制作的,有人戏称这是“躺在被窝里的新闻”。没有现场特有氛围,没有信息量,更没有结构上的美感的口播报道,新闻的客观事实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更很难说有什么听觉的美学价值了。

四、音响美

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声音世界里,声音是广播最强有力的表现手段和传播符号。广播音响报道中,让采访对象亲自在话筒前现身说法,让听众感觉到更加的真实可信,音响报道也经常通过现场实况录音的采集,在听众面前,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了贴切感。所以,广播音响比也必然蕴含这丰富的美学内涵。孟子说过:“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

这段话是其“共同人性”、“共同美”论说的主要依据之一。耳有同听,心有同悦——这是孟子概括出的共同美感思想。

在广播新闻报道中,音响之所以能够给听众带来更加真实的的“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因为音响能够给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一个人都有求新、求美的心里。目前,大多数城市电台、包括省一级的新闻广播,往往四平八稳、拖沓臃长,并且以领导的政务活动为主,对此,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听众的注意力容易流失,这样,在无意间,广播听众就产生了大量的流失。而音响报道的效果却大不一样。新鲜生动的内容,活泼幽默的声音,或者紧张刺激的现场音响,会立刻抓住听众的耳朵和心,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记着本人2008年5月到海城市耿庄镇采访一户农民。记者刚一走进院子,就能够听到鸡叫狗吠和猪吃食的的声音,走进屋子里,能听到孩子们玩耍打闹的声音和电视发出的声音。最后,记者把这些声音都录制了下来,作为了新闻稿件的背景音响,让听众自然地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农家小院的生动景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广播新闻不仅需要真实,更需要凸显它的美学属性。这就必然要提高广播新闻的语言美学标准。既要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磅礴气势,又必须要具备小桥流水娟娟的婉转缠绵。广播新闻语言有了美学的支撑,才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听众的接受和联想,弥补广播的劣势,突出特点,从而在电波中让听众感受到美的陶冶。

第五篇:新闻采访论

在我国,“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晋书·干宝传》:“宝撰搜神记,因作序曰: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欲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最能体现新闻记者职业活动特点的是,是新闻工作的一项基本功.采访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牵动一切新闻工作的龙头.新

闻机构的一切新闻活动都是从采访迈出第一步的.就一篇新闻稿的产生来说,它要经过记者寻找新闻线索,采集材料,转折题材,理出观点,提炼主题,安排结构,写出稿件等七个步骤.不进前四个步骤属于采访工作范畴,就是提炼主题的初级阶段,也是在采访中完成的..可以说,在采访中记者完成了新闻作品制作工序的一大半.采访是保证新闻特点的基础

新闻写作的规律是用事实说话,只有在采访中了解了千姿百态的生活原型,记者“说

话”才有发言权,新闻倾向性才有事实这个附着体;

只有采访才能保证新闻的新鲜和及时的特点;

只有采访才能保证新闻的指导性的特点.3,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

采访与写作的关系是:

在工作顺序上,现有采访,后有写作;

在二者的分工上,采访解决的是新闻的“原料”问题;写作解决的是加工,制作的工

艺问题;

采访的成败,直接关系写作的成败.(二)的一般特点

1,是一种为了传播的目的而进行的调查研究

很多部门都要进行调查研究,但目的各不相同.记者的调查研究则是为了制成新闻作

品广泛传播.与一般调研相比,在调查的方面,事实的选择,材料的要求,考虑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均有所不同.2,是一种为了了解事实真相而进行的社会交往

任何人都要进行人际交往,但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与其他交往不同:

它是肩负一定使命的交往(不同于一般的私人交往);

它是采访对象的关系是平等的,自由的(不同于行政法律活动的交往);

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不同于公关,推销等活动中的交往).3,是一种经常充满了偶然性,机遇性和艰苦性,危险性的工作

偶然性: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实是否发生,发生了是否能被记者迅速获悉,获悉了记

者是否有条件去采访,都充满了偶然性.机遇性:几种偶然性的最佳结合被记者抓住了,这就是机遇性.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

良好素质,敬业精神,随时处于“伺机待扑”状态下的记者.危险性:经常活跃在各种矛盾尖锐交锋的领域,活跃在充满各种不可预测因素的环境中,因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4,是一项政治性与社会性并重的职业活动.记者的工作是有领导,有组织,有纪律的,多数情况下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不可能

不受一定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左右.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决定了记者必须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要广泛地与各行各业的人接触.陶行知:“访的是大众的心事,写的是大众的诗文,说的是大众的说话,介绍的是大众的学问,讨论的是大众的生活工作斗争.”(《陶行知与新闻事业》,1991年3,4《新闻出版社》)

(三)的基本任务

基本任务

迅速了解并正确认识采访对象;收集具有典型意义和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认识”与“收集”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只有认识了十五,才能懂得那些事实有新闻价值,应当收集;而收集事实的过程,又反过来加深了对事实的认识.收集事实在采访任务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材料的基本要求

材料可以反映事实,但材料不等于事实.那些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传播意义的材料,必须靠有眼光的记者在采访中认真,细致,艰苦的鉴别,挑选和攫取的工作来获得.记者获取的材料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材料的准确度:材料不仅应是真实的,而且应准确无误——名词性,数字性材料不能含糊;过程性材料要准确可靠;第二性材料要忠于原貌;附加性材料要详实可靠.对事物的评价要客观,分寸要切当.·材料的深刻性:反映事物的本质,内涵的深浅度,典型程度.还要注意挖掘新闻人物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材料的全面性:材料的多,全,整——感性材料/理性材料;直接材料/间接材料;点上材料/面上材料;骨干材料/次要材料.·材料的细微程度:细微——具体,生动,有细节,有人物语言.(四)采访的指导思想

我们的采访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4个方面:

1.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2.讲究唯物辩证法

3.要有历史发展观点

4.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

上面四项引申的问题:

·如何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是要真正处理好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二是要有实事求是的勇气

三是要遵纪守法坚持原则

·怎样讲究唯物辩证法

1.正确地选择事实

2.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

3.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

·怎样有历史的发展观点

1.要作发展的眼光看待客观事物;

2.要善于从事物发展中捕捉其特点和新意;

3.要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趋势,发掘事物深刻的内蕴

·在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是,要正确外好几方面的关系

1.人民群众和领导个人活动的关系

2.先进人物和群众作用的关系

3.领导机关活动与人民群众实践的关系

采访的原则

记者采访活动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无产阶段党性原则.在党性原则的指导下,具体的说,要坚持以下几个采访原则:

1.实事求是2.依靠领导3.执行政策4.内外有别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应注意划清几个界限

1.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

2.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

3.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记者在采访中依靠领导,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依靠领导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2.依靠领导与深入基层的关系;

3.领导审稿与自己把关的关系.·在采访工作中,如何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

一要看形势,识大局;

二要看政策规定和报道时机;

三要看对党和人民是否有利.采访的工作路线

记者采访工作路线,概括地说,就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群众要做到:到第一线去;不但要“身入”更要“心入”;建立采访基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小知识点

“身入”与“心入”:也就是采访要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复习与思考

1,为什么说“采访是一切新闻工作的龙头”

2,试述的一般特点.它与一般的调查和人际间的交谈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说“材料可以反映事实,但材料不等于事实”请举出一个实例来加以说明.4,做一个简单的采访,例如,采访一位师长或是一位同学,记下你所获得材料,再对比“材料的基本要求”一节中所说,看看你所获得的材料还有哪些欠缺.5,说一下你对采访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理解.

下载论新闻的美学原则1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新闻的美学原则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环境美学与环境保护

    论环境美学与环境保护 【摘要】环境美学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环境的欣赏对保护和保存自然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环境保护让我们欣赏到更加美好的环境。 关键字......

    论广告创意的美学特征

    论广告创意的美学特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伴随着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的不断出现及迅猛发展,广告作为一种充满活力与魔力的宣传促销手段从麦迪逊大道蔓延至全......

    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作者:任晓梅。(作者单位:洛阳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 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可追溯到二千八百年前的西周。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人们对“美”的认识和审美意识......

    论新闻工作者新闻自由

    论新闻工作者新闻自由与媒体责任 论新闻工作者新闻自由与媒体责任 一、新闻自由与媒体责任含义 1、新闻自由的概念 2、媒体责任的由来 3、新闻自由和媒体责任两者之间的关系......

    浅谈新闻美学在新闻报道中的必要性

    浅谈新闻美学在新闻报道中的必要性人们普遍具有追求真、善、美、的心理需求,喜欢看到正义和正气得到弘扬,喜欢看到丑恶的现象被批判、鞭挞。 反映在新闻上就应该是有思想深度......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 摘 要: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浪漫主义是李白诗歌最突出、成就最高的特点。清新自然是李白诗的重要风格,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

    论广告美学规律之重复性与广告

    论广告美学规律之重复性与广告 说起现代广告的审美规律,它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真实性审美规律、功利性审美规律、时效性规律、竞争性审美规律、重复性审美规律。在这里,我主要......

    评价论美学概论第8讲

    评价论美学概论第八讲: 审美活动的规律论(一) ——感受(感知与情感)活动的选择性、阈限性和适应性 1、感受的选择性:人的感受能力只对合职能或合需要的刺激起反应,而对其余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