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理念拓思路错位发展塑品牌
***是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生态城市,但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滞后等历史原因,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定位形成一定反差。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修编全市旅游发展规划,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丰富景区内涵,调整市旅游局编制和内设机构,配强力量、强化职能,2005年一举夺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桂冠,城市旅游后
发优势逐步显现。本文试图通过对***旅游业现状深入分析,就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一些理性研讨。
一、发展现状分析
1.旅游资源开发步伐加快。对***、***、***和东渡苑“三山一苑”启动实质性项目开发,不断丰富景区内涵。以“无中生有”的开发理念,新建***生态园、***湖生态园、世纪广场等一批较高水准的景点景区和休闲场所,新建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点,初步形成“三山三园(苑)一带”的景区板块新格局。东渡苑和***公园创建成国家aaa级和aa级景区,***生态园、***风景区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已通过预验收,三利农业和神园农庄创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据估算,近年来***由市财政主导的景区投入超过10亿元。
2.市场主体规模档次提升。全市共拥有星级饭店17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3家。四星以上高星级酒店数量在2005年前曾一度成为全省同级城市之最。拥有旅行社23家,导游47名,在册导游91名。
3.市场营销意识逐步加强。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契机,加强对外形象宣传和市场营销。通过编辑出版《***旅游指南》、宣传折页、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旅游交易会、推介会以及大密度的媒体宣传等,逐步打造城市旅游形象。特别是去年以来,加强了与上海旅游网、世界景点银行、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上海旅游咨询中心、龙之旅全国旅游协作网等旅游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在2007年长江文化艺术周期间,举办***首次旅游专场推介会,使市场营销进入了实质性运作阶段。
4.旅游要素配套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建设得到加强。按照“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要求,在市容市貌、城市管理、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等建设方面,保持了较高水准。配置了长三角城市统一道路交通和景区指示标识,方便自驾游出行。在去年成功推出“港城八珍”基础上,今年又开发“港城农家”、“港城生活”等多个系列,开创了我市正式经营旅游商品的历史。
5.旅游经济指标增幅较快。200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48万人,旅游总收入38亿元,均比2002年增长1倍多,具备了一定的产业总量与规模。
尽管我市旅游业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也面临许多制约,主要是尚未形成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力支撑。首先是城市旅游形象缺失。一提***,留给人们的形象是“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后来居上,令人敬佩;城市文明,全国赫赫有名,而***个性化旅游形象,尚不清晰。其次是核心旅游产品缺失。目前,我市还没有形成冲击力强、影响力大的旅游精品,严重制约了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的快速转变。再次是旅游营销渠道缺失。营销网络还处于建立之中,营销人才队伍正在形成。同时,跨越发展的推进机制有待完善。一是行政资源有待整合。资金投向的集约度不高,难以培育拳头产品。“统”的力度也不够,需要解决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多头管理、分散建设的现象。二是产业推进针对性有待增强。发展目标定位比较模糊,切入点缺少明确方向;现有产品点与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需增添“个性化主题”组成“游线”;产业市场化运作的体系亟待建立,产业链脱节,无法有效形成旅游的“三次分层消费”,制约了旅游业的经济贡献度。三是激励导向有待加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体制和机制有待建立与完善。旅游开发建设和市场营销的评价与奖励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问题,都是以后我们工作之中需要努力解决的。
二、对策与措施
我们认为,大发展需要新理念,大跨越需要大手笔。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发展要大力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精神,紧紧咬定“培育后发优势,展示后发特色,实现后来居上”的总体发展目标。
(一)把握战略机遇
我市旅游发展面临诸多制约,但也遇上了极好的战略机遇:一是旅游模式转型机遇。当前,旅游模式正在由观光旅游向观光、度假、体验等复合型模式快速转型。吸引游客更多依靠的是时尚元素和现代社会资源,创意项目将成为旅游开发的主旋律。二是旅游蓄势待发机遇。***城市交通、市容环境、旅游接待等旅游基础比较扎实(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测评分很高),可以说,目前正处于蓄势待发阶段。三是领导重视的机遇。一方面,国家政策大气候对旅游业发展有利;另一方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发展旅游的紧迫性、战略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另外,***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闻名遐迩,知名
度、美誉度本身就是重要旅游资源。我们对发展***旅游充满信心。
(二)重点实施五大战略
1.错位发展战略。错位发展战略即个性化竞争策略。***旅游业要实现腾飞,必须依靠差异化、个性化竞争,实现依靠独特创意的错位发展,培育比较优势。我市旅游概念、旅游形象缺失,这既是劣势也是优势,一张白纸可画最新最美图画,本身就是
比较优势的体现。
2.大项目带动战略。现代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表明,旅游投入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产品、成体系。不能撒胡椒粉,不伦不类;重复盲目开发,不如不投入。好比烧开水,一根一根把柴火送进炉子,开水永远烧不开。
3.市场导向战略。始终坚持走“市场-→资源-→产品-→营销-→市场”的技术路线。产品开发理念上,变我有什么开发什么为市场需要什么我就主攻什么;市场宣传营销上,变被动应付等客人为主动出击拓市场;市场定位上,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既要照顾近期市场热点,更要前瞻性地思考远期市场变化趋势。
4.优势集成战略。旅游资源有三种形态:一是传统旅游资源,这是历史遗存;二是现代时尚资源,包括人造景观、高尔夫、温泉、生态等体验性、概念性资源;三是泛化资源,包括一二三产的发展成果,以及“民俗、民风、民情”等人文基础。对我市来说,第一类资源,因先天等级不高,并不是关注重点,不然起步之时就是落后之日;第二类,通过“无中生有”创意开发,将是未来核心产品所在;第三类,通过整合、挖掘、包装,形成适合不同人群的配套产品,特别在目前核心竞争力产品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完全可作为起步阶段的当家产品群。优势集成就是扬我所长,要么“土”到底,“土”出文化和品位,如长江概念的乡村游,把先民“民风、民俗、民情”的状态用最原始的方式给予展示;要么“洋”到顶,“洋”出现代与时尚,如中国最顶尖的康体休闲基地、超五星度假酒店等。
5.概念先导战略。或者说,品牌先导战略。注重主题概念的包装与推介,把具备一定基础的旅游产品,采取边炒作概念边向纵深开发完善的策略,先入为主,通过主动到客源地推介促销、媒体宣传和旅游节庆等形式,进一步造势扬名,尽快形成优势品牌。如长江第一村,华夏第一镇,江中康体休闲第一岛,长江鲜传统美食一条街等。
(三)抓实战略举措
实现***市旅游产业腾飞,最为关键和核心的任务是培育富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积极探索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营销体系。具体来说,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求突破:
1.在培育富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上求突破。发展旅游产业说到底要靠旅游产品和项目的支撑,旅游产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旅游产品质量的竞争。我们感到,针对***市实际,旅游产品开发应当分三步:第一步,因地制宜率先推向市场一批。设想把***生态园、***湖生态园、***、东渡苑、步行街等相对成熟的景点,通过增加景区参与性、体验性和娱乐性项目方面的包装,以提升市场价值,率先推向市场。今年,我们已作了有益的尝试,在首届长江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周末游启动月活动”,出现了***市历史上第一次由旅游企业市场化运作向上海和苏锡常地区市民销售的1000人以上团队来***游览观光的盛况。第二步,整合现有资源,逐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产品体系。以做《***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市涉水旅游总体规划》为抓手,把现有“缺胳膊断腿”分散的旅游基础资源,科学整合,明确方向,通过加快市场包装和功能完善,分批推向市场,丰富产品内涵,扩大产品群体。第三步,集中精力主攻核心竞争力的“大项目”。如果说前两步目标顺利实现,仅仅说明我市旅游完成了从“无旅游”到“有旅游”的过渡,离实现旅游强市目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从长远看,把我市旅游产业蛋糕做大做强,还必须拥有个性独特的复合型、大容量的旅游吸引物。综合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在开发核心竞争力产品方面,我们倾向于三个明确:一是明确主攻方向。就是坚持以长江自然资源与长江文化为主线,围绕建设“世界知名的港口旅游城市,中国一流的滨江休闲胜地”的目标,突显融生态度假、商务休闲、滨江观光、文化创意、乡村体验、和谐人居于一体的个性特色,着力打造“传奇***,休闲好地方”的旅游形象。二是明确空间布局。构筑“一城(城市中央商务游憩区)、四区(西部旅游度假区、东部乡村体验旅游区、南部文化创意旅游区、北部滨江休闲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新格局。三是明确开发重点。积极探索新型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模式。第一是***岛高端旅游度假类产品。这是最能打***特色品牌、最具开发潜力的首选之地。第二是农场现代农业观光休闲类产品。第三是东渡苑与***吉祥文化创意类产品,特别是鉴真东渡概念极具海外市场拓展的潜力。后两类是最具集聚人气的景区产品。
2.在构建富有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上求突破。当前着重做到“四个强化”:一是强化市场意识。近几个月来,我们陆续邀请了一些专家,分批帮我市诊断把脉。专家们普遍认为,近年来我市旅游项目陆陆续续建了不少,问题是,其一,这些项目太分散,形不成游线主题;其二,质次量小,同质化明显,形不成足够的市场吸引力,从而导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产品能真正推向市场。然而,我市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又不允许我们永远这样等待观望下去,否则将会坐失良机。因此,今年我们下决心启动了市场,其目的在于:一是体现一种导向。旅游是经济产业而不是公共服务产品,市场的启动有助于提升全社会深化推进的信心。二是促进产业体系的完善,把产业要素通过市场有效联结。今年我们的追求目标并不是量的多少,其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实弹演习”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我市实际的产业运作体系。二是强化营销意识,就是要讲究营销技巧和策略。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说,搞旅游就要“三吹”,即敢吹(有创意),会吹(宣传促销艺术),经得起吹(主题突出,有内涵)。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周边县市旅游主管部门用于统一宣传促销的经费,加上各景区自主促销费用,绝大多数都超过了1000万元。相比之下,我市市场营销力度还有不小差距。我们要做好争取工作,促成各级加大推销城市的力度,加大旅游宣传促销投入的力度。三是强化平台意识。主要充分利用四种平台:第一,旅游机构平台。主动融入旅游联盟或与知名旅游机构协作。今年正因为与龙之旅全国旅游协作网等机构的协作,才有了启动市场的信心。第二,网络营销平台。美国普渡大学莫里森教授说,在美国游客出游70%以上业务是在网上完成的。第三,旅游零售平台。充分调动旅行社推销产品的作用。第四,政府服务平台。我市融咨询、集散功能于一体的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已试运行,下一步要努力争取使之逐步成为我市设施完备、功能强大的旅游营销与服务平台。四是强化配套意识。首先,打好美食牌。今年我们在举办首届长江文化旅游节期间,同步举办地方传统美食节,多角度、多层面展示地方特色名菜、名点,并编制出版《***市地方传统美食》,旨在倾力打造富有地方区域特色的美食品牌,塑造“美食***,旅游新天堂”的形象。明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长江鲜美食节,打造长江美食品牌,把特色餐饮推向市场。同时,充分挖掘各镇地方餐饮文化,逐步扩大***“罗汉宴”(蒸菜),***“头富宴”(豆腐),***“全羊宴”(羊肉),金港“江鲜宴”等地方餐饮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其次是延长产业链。加大旅游纪念商品系列化开发力度,增加旅游附加值。
3.在探索富有生命力的体制机制上求突破。体制机制上着力进行三方面探索:第一,理顺管理体系,形成大旅游工作格局。旅游作为一个产业需要全社会通力协作,不是一两个部门做得了的事。除了进一步明确旅委各成员单位职责外,建议成立市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协调小组,主要职责是督查旅游规划的实施情况,对旅游项目前置审核,做好旅游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各镇、部门之间的协调。同时,拟聘请各类旅游专业专家,组建市旅游咨询专家委员会,负责全市旅游重大项目和决策的咨询。第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良性互动。实践证明,旅游景区(点)相配套的交通设施、环保卫生设施、供水供电设施、安全保障设施、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设施、旅游公益性设施建设等,应以财政性资金投入为主,但具体旅游项目的投入,由企业资本的投入比政府投入更能体现产品的生命力。特别是由旅游企业直接投入的项目,由于市场需求吃得准,往往回报率较高。因此,旅游规划和项目创意策划、招商引资等前道工序,由政府主导,而具体项目设计开发、建设管理由企业承担为宜。政府主导的操作主体采用何种模式,各地做法各有千秋。可参照兄弟城市做法,通过成立国有全资公司—旅游开发总公司作为全市旅游产业开发平台。第三,加大扶持和奖励力度,调动全社会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为加快旅游业发展,周边县市区扶持奖励力度普遍较大。因此,应尽快建立旅游项目专项引导资金,实行对旅游项目策划和开发、a级景区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等方面给予资金补助或奖励,体现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导向与扶持。
第二篇:创新理念,拓展思路
创新理念,拓展思路,加强卫生监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卫生监督事业发展,推进卫生监督工作“三项强化”“三项整治”“三项开展”工作中心,开展卫生监督法制宣传教育要创新理念,拓展思路,发挥卫生监督教育知识完全适用于平时健康预防的优势,坚持以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以及在校大、中、小学生为主体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形成整套卫生监督宣传普法教育的有效机制,不断扩大卫生监督宣传教育的范围,从被监督单位逐步发展到“五进”,即卫生监督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党校、进机关、进网络,通过这些教育形式提高民众卫生监督的意识。
一、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卫生监督工作的社会影响
借助有效载体,在“五项建设、四个转变”上做文章,在卫生监督宣传教育工作上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要把广泛宣传和重点宣传、专题宣传相结合,在宣传方式创新上做文章。通过宣传教育方式的创新,不断挖掘新的资源,运用新的方式,力求做到电视里有形象、广播里有声音、报刊上有文章、社区里有专栏,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卫生监督法规宣传活动,扩大卫生监督工作的社会影响。利用电视、广播电台、报刊等传播媒介,播放卫生监督专题片、领导讲话、发表专题文章,对社会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利用世界无烟日、食品安全周、职业病防
治法宣传周、“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开展进行法规和卫生知识的专题宣传。
二是要把卫生监督法规教育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在机制创新上做文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街道、社区常年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创建活动内容多,居民参与面广。要以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把卫生监督法规教育、卫生监督知识教育纳入其中,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卫生监督宣传栏、卫生监督宣传手册、卫生监督宣传展板等形式,对社区市民进行以卫生预防为核心的健康观念教育和卫生监督知识教育,将卫生监督宣传教育做到市民身边。在卫生监督宣传教育机制创新上,做到“四到位”:领导认识到位、组织措施到位、财力投入到位、检查落实到位。
三是要把卫生监督法规教育与“六五”普法教育相结合,在内容创新上做文章。“六五”普法教育是我国开展的系统的规范性的法律知识普及教育活动,也是进行卫生监督法律法规教育的最有效载体。做到卫生监督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教育同时部署,同步实施,一起检查。
四是要把卫生监督法规教育与社区文化活动相结合,在载体创新上做文章。创新卫生监督宣传教育载体是做好卫生监督宣传教育的基础。文化娱乐活动是广大市民喜闻乐见、容易引发兴趣的有效方式。一方面要注重区、县卫生监督组织群众的载体,充分发挥区、县卫生监督的作用,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教育网络,把卫生监督宣传教育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另一方面,利用好群众文化的载体,把卫生监督教育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结合起来,寓教于娱乐中,营造浓厚的卫生监督宣传教育氛围。
二、建立长效机制,营造卫生监督发展的良好环境
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建立卫生监督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全社会关心卫生监督、支持卫生监督、参与卫生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把卫生监督法制教育纳入学校学生素质教育计划,建立在学校开展卫生监督法制教育的长效机制;二是把卫生监督法制教育纳入全社会“六五”普法计划、建立在全社会开展人民防空法制教育的长效机制;三是把卫生监督法制教育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计划,建立在社区中开展卫生监督法制教育的长效机制。四是把卫生监督法制教育纳入企业员工培训计划,建立在工业园区、开发区、高新区等开展卫生监督法制教育的长效机制。
第三篇:创新公司发展思路 打造我市公交品牌
近年来,市公交公司紧紧围绕管理、经营和服务三个重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公交品牌战略,有力地推进了公司的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功能,方便市民出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更新发展思路,确立品牌服务目标 公交作为城市的对外窗口,文明程度和服务好坏直接关系着城市对外形象。多年来,**市公交公司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乘客至上,信誉第一”服务的宗旨,倡导公交新风,大力发展文明公交,优化乘车环境,努力提升公交服务质量。特别受到**供电公司实施“电力彩虹”服务品牌提升服务品质做法的启发,市公交公司结合自身特点,打造具有**特色的“公交与文明同行”公交品牌,走出一条以品牌促进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一)转变服务理念,以优质服务赢得市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于产品对市场的占有率。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市民出行可选择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人们对交通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公交公司想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就必须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靠优质、经济、快捷、便利的服务赢得乘客、赢得市场。公司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没有不对的乘客,只有不周到的服务”的服务理念,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必须从根本上更新观念,放弃那种公交是城市客运市场老大,向政府要市场的旧思想、旧观念,与乘客换位思考,规范管理、规范服务,向服务要市场,树立以乘客为中心,以提供“安全、准点、方便、舒适、经济”乘车条件为最高的服务目标,让**公交永远“与文明同行”,不断追求服务的新境界。全公司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创造一个新公交,走出了一条以行风建设促优质服务的新发展之路。
(二)扭住服务品牌,巩固行风建设成果。2004年8月,我们率先在全市公交车中开展“与文明同行”主题教育,加强对了对驾乘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培训,严格执行《公共交通驾乘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司乘人员统一着装,使用文明用语,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端正服务态度,乘客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主动为特殊群体服务。积极开展了争创“星级员工”、“文明公交车”、“文明公交线路”和“文明公交驾驶员”活动,规范运营服务,做到到站必停,逢站必报。充分发挥车载电视的宣传作用,增加文明知识宣传内容,充实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服务的语音提示。定期搞好车辆维修保养,保持了车容、车貌整洁。定时对站棚站牌上的小广告及时清理,保持站棚站牌清洁。公交服务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公交服务满意率达到了98%以上,公交客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公交公司取得的先进经验,在全市交通系统各个行业进行推广,在创城验收中,公交各项指标全部达到A类标准。创城结束后,市公交公司将“公交与文明同行”作为公司的一项服务品牌,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二、不断丰富企业品牌内涵,实现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一)强化品牌意识,规范服务标准。品牌是旗帜,品牌是形象。公司坚持把建立规章制度、制定规范作为实施品牌服务的基础性工作,按照品牌服务的要求,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将各项规范服务制度进行整理和修订,出台并规范了《营运服务考核办法》、《星级员工暂行管理办法》、《营调场所和车辆卫生标准》、《无人售票驾驶员服务规范》、《社会服务承诺及违诺规定》、《稽查管理规定》、《服务投诉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有利于运营服务的管理制度共56项,编印后人手一册,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使文明服务工作有章可循。公司本着从实际出发,换位思考,从乘客角度出发,规范了服务标准。一是要求出车正班正点率达95%以上,正点发车不超过3分钟,早晚班正点率达100%,驾驶车辆做到四稳(起步稳、停车稳、转弯稳、行车稳)、一声(乘客询问有回声)、一用(正确使用50句文明用语)、四报(报车次、报车走向、预报下站、报到站);车辆做到三净一亮(地板净、座席净、车厢净、玻璃亮);保证车辆出现故障时,及时引导乘客换乘车;挂牌服务、亮明身份,便于乘客监督;二是严格落实安全行车出门叮嘱制度和车辆入库检查制度,每天由专人负责对每辆出行车辆进行安全提示,对每辆入库车辆进行车况检查。三是各车队根据公司出台的服务标准评选出各单位的“文明驾驶员”、“文明车”、“文明线路”,现在公司内部文明线路有101、102、103、106、112、113等6条线路,文明车、文明驾驶员若干。做到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2005年6月份,公司组织一线35名职工到全国公交先进单位---太原公交学习规范化“微笑服务”。在公交车上新增了爱心伞、爱心座、意见簿、石英钟等人性化设施,在101、102、103、106、112、113文明线路,上车时就会听到驾驶人员亲口说出“您好,欢迎乘车”等温馨话语。在全公司开展了“远学太原,近学隋岗”活动,公交车上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汽车一队101路驾驶员杜灿军一次拾到现金壹万多元,连同票据、银行卡一并交还失主。近年来,好人好事的表扬电话、锦旗接到近百个,全年乘客投诉明显减少,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二)找准着力点,坚持主要力量向一线倾斜。对中层干部和相关科室进行了优化。合并了部分职能单一的科室,充实了生产经营一线的力量。解决了后勤人员过多、人浮于事的问题,节约了办公经费开支。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起用了一批能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中层干部,把他们调整到重要岗位上来。特别是把一批服
务意识强、富有敬业精神年轻干部充实到公司车队一线,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使生产经营一线的管理力量得到了加强。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工作责任心进一步增强,公司中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发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公司领导经常深入一线、搭乘公交车,了解、掌握乘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吸纳和反馈乘客的意见,不断改进公交服务质量。
(三)加强约束和监督,严格落实规章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和管理服务上的薄弱环节,按照合理性、完整性和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确定需要修改完善的制度名录,重新整理和修订了规章制度。二是加强了监督检查。公司加强了对服务、运营各个环节的监督,采取明察、暗访等各种方式进行检查,较好地防止了可能出现的不规范服务行为。三是严格落实各项规定。狠抓了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有的被责令待岗,有的被按规定罚款。由于事实调查清楚,执行制度标准统一,顶住了说情,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受到处理的人员不但没有出现上访等不良行为,恰恰相反,通过处理违规人员,广大干部职工的遵章守纪意识和自觉性得到了增强,对公司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动真格的,不徇私情的做法表示赞同。在严格处罚的同时,对在规范服务中表现突出的职工,按规定予以表扬或奖励,带动全公司的品牌服务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以品牌服务为载体,打造**公交企业文化。城市公交作为公用事业,要想持久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各项工作才有动力。一是开展了各种职工活动。为活跃职工业余生活,丰富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公司先后开展了“安全知识竞赛”、“劳动技能竞赛”、“庆五一,迎五四”文艺汇演等活动。职工的热情都很高,积极踊跃报名参加,经过组织者精心准备,都取得圆满成功。积极开展职工体育活动,组织职工业余时间娱乐健身,改变原来职工“三饱一个倒”的习惯,增加了团结,交流了感情,增加了干好工作的后劲。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但丰富了职工业余生活,提高了工作的热情,同时锻炼了队伍,提高基础业务水平,为公司发展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推动了公司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二是营造了良好工作氛围。公司从内强素质上下功夫,增强职工各项素质和服务意识,开展了“尽职尽责争一流,我为公交添光彩”大讨论。公司大张旗鼓的表彰好人好事、先进个人,使他们精神得到鼓励,物质得到实惠。对拾金不昧的,公司给予物质奖励;将服务、卫生表现突出的四队驾驶员隋岗作为全公司学习的榜样;在全公司开展“文明线路、文明车、文明驾驶员”评选活动,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典型,真正在全公司形成一种人人争当先进,事事都做服务标兵的良性竞争机制,职工真正找到了“以厂为家”的感觉,树立了“公司发展我发展,公司亏损我耻辱”的主人翁思想,节约公司每升油、每度电、每滴水,为公司多出力、多奉献已成为公司职工的自觉行为。
(五)严格检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只有标准,没有检查,标准也会无法落实。针对这种情况,一是落实责任制,实行分管领导包车队、车队长包线路制度。车队长向公司交一定的风险抵押金,根据车队各项任务完成好坏,年底统一兑现,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有责任;二是公司成立了专门稽查组织和业务检查部门,根据公司的各项规定,每月不定期的对服务规范、车辆卫生、正班正点等方面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按章处罚,并将检查结果进行月底汇总,评出车队名次。综合考评成绩达到80分车队给予奖励,奖励金额按名次不同分等级,每辆车25—80元不等,低于80分不发奖,并将月底检查情况年底统一汇总,将汇总结果作为依据年底统一对车队长进行奖惩。对检查的驾驶员个人成绩作为星级员工考评和综合奖励的依据,同时作为文明车、文明线路、文明驾驶员的评选依据;三是开展社会评公交活动,通过向市民发放公交服务评议表,让市民评议公交服务的好坏,并将评议意见作为车队和驾驶员各项考核的一项内容;四是结合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充实、优化、修改检查标准,检查人员换队跟车检查,确保检查公正、公平,对出现的营私舞弊现象严肃处理。激励各单位优中更优,不断为提高服务水平,规范服务标准。
三、加大服务设施投入力度,为服务品牌提供硬件支持 公交提升服务水平,单纯靠服务标准是远远不够的,要从硬件上下功夫,不断加大公交车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乘车环境。一是在公司463部标准无人售票车上,全部安装电脑语音报站器,并在报站器上新增“前方到站,请您携带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车辆起步,请站稳扶好”、“请给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谢谢”、“请爱护公共卫生,做文明市民”等温馨提示语以及宣传语。近期公司又在150辆车上安装了彩色显示屏,与报站器串接在一起,通过系统画面增加宣传文明内容。二是加大了更新站棚、站牌力度。公司与各部门协调,建立了20处港湾式停车站,投资近300万元更新了100对站棚、300多个站点。特别是在全市创建文明城市之际,又投资近60万元,对站棚内容进行更新修复,增加了宣传内容,设立了盲人触摸式站点等人性化设施。三是为方便乘客购卡充值,在全市各大商场及人流密集处设立了8处公交IC卡服务中心,方便乘客办理公交IC卡,同时接受公交业务咨询,发布公交动态信息等。四是公交从社会各界聘请了30名社会监督员,监督和督查公交服务,随时随地的检查公交的工作。五是建立服务投诉咨询中心,设立了8309111服务监督电话,并建立了全市12319电话二级平台,24小时接听,24小时内给予投诉回复,回复满意率达到100%。六是在每个车队发车区安装了收发车监控器,监督车辆正班、正点发车情况,确保正班正点发车。七是对部分年限已久、技术状况差的车辆进行逐步更新,并根据财力购买部分空调车投入线路运营。通过上述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市民乘车环境日益改善,为公交文明规范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公交人的不断努力,101、102、103、106、112路被市文明办评为“文明示范窗口”,103路被评为省级文明线
第四篇:创新公司发展思路打造我市公交品牌
近年来,市公交公司紧紧围绕管理、经营和服务三个重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公交品牌战略,有力地推进了公司的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功能,方便市民出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更新发展思路,确立品牌服务目标公交作为城市的对外窗口,文明程度和服务好坏直接关系着城市对外形象。多年来,**市公交公司本着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乘客至上,信誉第一”服务的宗旨,倡导公交新风,大力发展文明公交,优化乘车环境,努力提升公交服务质量。特别受到**供电公司实施“电力彩虹”服务品牌提升服务品质做法的启发,市公交公司结合自身特点,打造具有**特色的“公交与文明同行”公交品牌,走出一条以品牌促进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一)转变服务理念,以优质服务赢得市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于产品对市场的占有率。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市民出行可选择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人们对交通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公交公司想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就必须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靠优质、经济、快捷、便利的服务赢得乘客、赢得市场。公司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没有不对的乘客,只有不周到的服务”的服务理念,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必须从根本上更新观念,放弃那种公交是城市客运市场老大,向政府要市场的旧思想、旧观念,与乘客换位思考,规范管理、规范服务,向服务要市场,树立以乘客为中心,以提供“安全、准点、方便、舒适、经济”乘车条件为最高的服务目标,让**公交永远“与文明同行”,不断追求服务的新境界。全公司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创造一个新公交,走出了一条以行风建设促优质服务的新发展之路。
(二)扭住服务品牌,巩固行风建设成果。2004年8月,我们率先在全市公交车中开展“与文明同行”主题教育,加强对了对驾乘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培训,严格执行《公共交通驾乘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司乘人员统一着装,使用文明用语,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端正服务态度,乘客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主动为特殊群体服务。积极开展了争创“星级员工”、“文明公交车”、“文明公交线路”和“文明公交驾驶员”活动,规范运营服务,做到到站必停,逢站必报。充分发挥车载电视的宣传作用,增加文明知识宣传内容,充实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服务的语音提示。定期搞好车辆维修保养,保持了车容、车貌整洁。定时对站棚站牌上的小广告及时清理,保持站棚站牌清洁。公交服务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公交服务满意率达到了98以上,公交客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公交公司取得的先进经验,在全市交通系统各个行业进行推广,在创城验收中,公交各项指标全部达到A类标准。创城结束后,市公交公司将“公交与文明同行”作为公司的一项服务品牌,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二、不断丰富企业品牌内涵,实现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一)强化品牌意识,规范服务标准。品牌是旗帜,品牌是形象。公司坚持把建立规章制度、制定规范作为实施品牌服务的基础性工作,按照品牌服务的要求,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将各项规范服务制度进行整理和修订,出台并规范了《营运服务考核办法》、《星级员工暂行管理办法》、《营调场所和车辆卫生标准》、《无人售票驾驶员服务规范》、《社会服务承诺及违诺规定》、《稽查管理规定》、《服务投诉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有利于运营服务的管理制度共56项,编印后人手一册,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使文明服务工作有章可循。公司本着从实际出发,换位思考,从乘客角度出发,规范了服务标准。一是要求出车正班正点率达95以上,正点发车不超过3分钟,早晚班正点率达100,驾驶车辆做到四稳(起步稳、停车稳、转弯稳、行车稳)、一声(乘客询问有回声)、一用(正确使用50句文明用语)、四报(报车次、报车走向、预报下站、报到站);车辆做到三净一亮(地板净、座席净、车厢净、玻璃亮);保证车辆出现故障时,及时引导乘客换乘车;挂牌服务、亮明身份,便于乘客监督;二是严格落实安全行车出门叮嘱制度和车辆入库检查制度,每天由专人负责对每辆出行车辆进行安全提示,对每辆入库车辆进行车况检查。三是各车队根据公司出台的服务标准评选出各单位的“文明驾驶员”、“文明车”、“文明线路”,现在公司内部文明线路有101、102、103、106、112、113等6条线路,文明车、文明驾驶员若干。做到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2005年6月份,公司组织一线35名职工到全国公交先进单位---太原公交学习规范化“微笑服务”。在公交车上新增了爱心伞、爱心座、意见簿、石英钟等人性化设施,在101、102、103、106、112、113文明线路,上车时就会听到驾驶人员亲口说出“您好,欢迎乘车”等温馨话语。在全公司开展了“远学太原,近学隋岗”活动,公交车上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汽车一队101路驾驶员杜灿军一次拾到现金壹
第五篇:创新服务理念打造服务品牌.
创新服务理念 打造服务品牌 ——记渑池车站党总支党内活动品牌 “传承仰韶文化 服务四方宾朋” 渑池车站党总支书记 刘助力
党内活动品牌,是一个基层单位党组织建设工作水平和成效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有内涵、有质量的象征,是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努力的结晶,也是党组织作用、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形象在群众心目中的有形化反映。
一、打造党内活动品牌的必要性
1.树立党组织、党员的奋斗目标。一个成熟的党内活动品牌,不是党组织自己贴上去的,也不是上级内定的,而是通过党组织有计划地培育,通过党员、群众干部职工不懈努力探索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验证的结果。品牌的力量是无穷的。车站党内活动品牌作为车站党总支的一笔宝贵财富,车站党总支和四个党支部高度重视、大力倡行,通过传播和宣传,让党员从党内活动品牌中找到差距、增强动力、看到方向,使党内活动品牌叫得响、传的开、立得住、有实效,逐步使党内活动品牌变为群体品牌,最大限度发挥其影响力和生命力,真正成为引导车站干部职工做好岗位工作的一面旗帜。
2.落实上级党委和行政的有效载体。为了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级党委结合当前开展的“爱奔创建”和“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要求各级党组织从健全长效机制、明确责任目标、注重实际效果、借鉴地域特色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创建“党内活动品牌”活动。创建“党内活动品牌”是坚持把新时期党员先进性和党员工作岗位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创先发展,不断巩固和扩大教育实
践活动的成果,是落实上级党委工作重点的有效载体。
3.响应运输市场竞争的需要。一直以来,铁路服务质量受到社会关注,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铁路服务质量给予更高期待。当前,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在内的运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谁能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谁就能赢得旅客货主,并在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占据主动地位。当今社会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品牌已成为客货运输的无形资产,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只有深化创建服务品牌,加快服务品牌发展战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
二、党内服务品牌的名称内涵及品牌理念
渑池车站党总支党内活动品牌按照车务段党委要求,在广泛征求旅客、货主和广大党员的意见后,名称确定为:“传承仰韶文化 服务四方宾朋”。作为一个党内活动品牌,关键要做到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社会认可。我站的服务品牌紧紧围绕党的建设中心任务和车站中心工作而创立,即:时刻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实现“三个出行”常态化。同时以突出渑池地域文化特色为创建原则,使其融入到品牌的内涵当中,从而更好的彰显车站党内服务品牌内涵。
1.品牌的独特性。铁路是大众化交通工具,车站是铁路服务大众的窗口。渑池车站位于仰韶文化的发源地——渑池县。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在中国考古史及至世界考古史上有显著的地位。车站党总支党内活动品牌在强调服务的基础上,引入古老文化元素,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性。
2.品牌的延展性。作为一个品牌,它不仅仅是代表一个方面,它的范围和意义应更具有广泛性、延展性,并且,作为一个党内
活动品牌,它的范围应更为宽泛。车站党总支党内活动品牌以服务作为核心,依托独特的地域文化,正是响应了社会大众对铁路地位的新定位,也满足了广大社会人士对铁路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
3.品牌的推广性。作为一个党内活动品牌,它的名称一定要朗朗上口,使人很轻易就能记住它。同时,要能够很好的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更好达到推广的效果。车站党总支党内活动品牌的创建,是车站多年来服务质量、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的延续和传承。创建党内活动品牌以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满意”、“爱奔创建”等活动为指导,与车站“十大服务明星、十大安全功臣”评选活动相结合,发现典型、提出亮点、强化培育、形成特色,推动车站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发展。
三、创建党内活动品牌的主要做法
1.宣传动员,明确目的意义。车站党总支积极做好党内活动品牌的学习宣传动员工作,让每一名党员、职工明确创建党内活动品牌是党组织建设的需要,是运输市场竞争的需求,也是不断提高车站职工服务质量的需要。通过召开动员会、制作标牌放置岗位等措施,利用好宣传橱窗、黑板报等介体,积极为创建工作营造好的氛围。
2.建立创建工作责任制。把党建品牌建设纳入支部日常工作范围中,明确品牌创建各阶段工作重点、具体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并建立动态管理和考核制度。
3.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争做党员先锋岗”活动。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公开党员名单和具体岗位,公示党员岗位承诺,全体党员挂牌上岗,对所有党员岗位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督促和考核,评选党员先锋岗,引导和组织广大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带头服务比贡献,带头自律树形象,努力成为
工作的模范、岗位的先锋、业务的能手、服务的标兵,以自身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
4.强化职工思想教育。引导职工明确铁路作为窗口服务行业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时刻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不断更新旧的服务理念,形成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真心真情,优质和谐”服务
新理念,真正实现由“让旅客走得了”的低标准服务向当前“既让旅客走得了,又让旅客走得好、走得舒适,走得有尊严”的高品质服务转变。
5.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严把职工培训关,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风采竞赛等活动,把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坚实基础,切实提高职工服务技能。
6.改善服务设施。客运班组制作并悬挂醒目的站名标识,对地道口、站台上的警示和引导标识进行重新刷漆,规范便民服务设施;货运班组的货运营业室按照总公司要求的标准进行重新装修,新的货运营业室位置优越、环境优雅、室内敞亮,方便货主办理业务。
7.加强管理创品牌。党内活动品牌在“创”更在“管”,没有严格的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品牌的生命力是不会长久的。在创建党内活动品牌的过程中,车站党总支要始终不断的适时的分析问题、提炼总结,使有效的做法及时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机制,长期管用。同时,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方案,保证这项工作的健康、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