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老师)(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2:4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老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老师)》。

第一篇: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老师)

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第七单元2012.6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物战胜敌人,巩固政权,苏俄实施了怎样的经济政策?为了恢复经济列宁在俄国实行了什么政策?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而采取的经济政策是什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该政策有哪些主要特征?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排拆商品经济)、强制性。

3.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有哪些?(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2)兵变事件的发生。

4.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用商品、货币、市场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

5.余粮收集制和粮食税制度的异同点是什么?同:首先满足国家的需要。异:农民可以自由支配余下的产品;挫伤还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6.苏联的最初加盟共和国有哪些?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

7.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8.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有此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有工业基础薄弱;国防建设需要。

9.斯大林模式产生的积极作用有哪些?(1)推动苏联实现了工业化。(2)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10.斯大林模式存在的弊端有哪些?(1)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比例失调。(2)牺牲太多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3)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重要原因。

11.苏联三次改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12.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两次改革最终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农业和重工业。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械式。

13.赫鲁晓夫改革中违反自然规律的措施是什么?广种玉米。

14.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利用市场来调节经济发展。

15.从苏联三次改革中我们有哪些认识?(1)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合生产力发展。(2)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客观规律。(3)改革要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16.首次对斯大林模式提出挑战的是哪一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

17.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点放在重工业上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与美国争霸。

18.新经济政策下,俄国人民私人可以开办的企业是哪一类?小企业。

19.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哪一年?1925年。

20.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第二篇: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必修二 经济成长

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春)

一.背景

1.国内: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苏俄面临着物力财力极为匮乏。

2.国际:英美法日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二.目的1.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保卫祖国,巩固政权。

2.越过资本主义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三.内容

1.农业——余粮收集制

①积极: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缓解城市饥荒,保证前线供应。

②消极:卢布贬值,农民实则将粮食无偿交给国家,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2.工业——工业国有化

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

卢布进一步丧失价值,物物交换是主要交易形式。

4.分配——普遍义务劳动制、实物分配制。

四.实质

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撇开市场,采取军事行政命令的经济体制,超越生产力发展需求。

五.评价

1.积极方面:使“目的”得以完成。

2.消极方面: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联盟的巩固,导致了1920年春经济和政治危机。Ⅱ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1928年逐渐取消)

一.原因

1.直接原因:医治战争创伤,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理论原因:1918年春,列宁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的理论原则。

二.实质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存在,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

三.内容

1.农业——粮食税

减轻农民负担,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2.工业——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有利于国外资金和技术的传入,以便更快恢复发展工业。

3.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使农民获得扩大再生产资金,促进商品流通。

4.分配——工资级别制

四.意义

1.政治方面: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

2.经济方面: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页

3.思想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宝贵经验。

Ⅲ斯大林模式(1936年)

一.背景

1.外因: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

2.内因: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党内斗争的错误

估计以及过于自信的性格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完成,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三.内容

1.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⑴目的: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⑵提出:1925年12月,苏共(布)十四大

⑶过程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②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实现工业化,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③第三个五年计划(1937—1941):因卫国战争爆发中断。

⑷问题: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

2.农业全盘集体化

⑴背景

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

⑵目的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⑶提出

1927年,苏共十五大

⑷进程

①1929年底,开始农业全盘集体化,掀起高潮。

②1930年,整顿发展。

③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④1937年,基本完成。

四.评价

1.伟大功绩

⑴政治方面

为反法西斯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⑵经济方面

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

⑶思想方面

国民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2.重大弊端

⑴政治方面

①党高度集权,党政不分,破坏民主集中制;

②干部职务终身制,缺乏必要警惕监督;

③1936——1939年,大清洗运动。

⑵经济方面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经济效益低下。

⑶思想方面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之风盛行。

Ⅳ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964年)

一.背景

1953年,斯大林病逝,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二.内容

1.政治方面

平凡冤假错案,破除斯大林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2.经济方面

农业方面的改革成为突破口;工业上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3.外交方面

古巴导弹危机,国际威望严重受损;大国沙文主义,影响国际社会主义团结。

三.评价

1.进步性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

2.局限性

好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后没有相应配套措施;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束缚;过于强调主观,一味否定斯大林模式,造成人们思想混乱。

Ⅴ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1982年)

一.背景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因改革混乱辞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永远退出政治舞台。

二.内容

1.政治方面

强调加强集体领导,实行“三码驾车制”,扩大党内外民主。

2.经济方面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3.军事方面

1968年8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3月、8月,侵犯我国东北新疆地区;70年代中期,苏联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美苏争霸;1978年12月,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1979年12月,出兵阿富汗。

三.评价

1.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2.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过高的估计进一步阻碍了改革

进程。1975年,苏联经济停滞。

3.推行霸权主义,与美国进行具备竞赛,使经济负担加重。

Ⅵ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

一.背景

经济全面滑坡,苏联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陷入危机边缘。

二.内容

1.政治方面

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从宪法中删除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条文;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中的垄断,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2.经济方面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所有制结构。

三.评价

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体的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

Ⅶ苏联解体

一.时间

1991年12月25日,《阿拉木图宣言》签署,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国旗,升起俄罗斯联邦三色旗;26日苏联正式解体。

二.原因

㈠解体原因

1.根本原因

苏联传统机制弊端太多,失去了动力和机制。

2.导火线

八一九事件

3.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

4.内部原因

①政治: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高度集权。

②经济:生产力水平低。

③思想:教条主义,左倾思想严重。

④民族:各加盟国对苏联不满。

4.外部原因

西方和平演变。

㈡改革失败原因

1.纠正党的历史错误滑向否定党的历史成就。

2.批判停滞社会主义理论滑向意识形态多元化。

3.发扬党内民主滑向党的民主集中制。

4.从划分党内职能区分开始,把党政分工变为党政分家。

5.模糊和抹杀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第三篇: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检测

一.选择题1、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3、《四月提纲》提出

A、把大型企业全部国有B、推翻沙皇专制政权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D、立刻开始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

4、苏俄新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意义是

A、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B、明确了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

C、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确立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5、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而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 经济制度不利于农业生产② 农业集体化中的失误③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④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④

6、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社会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C、实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7、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规定直接要达到的目的包含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D、借用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

8、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② 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③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④ 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9、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A、加强了无产阶级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大型和重要的工矿企业允许资本经营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D、目的是 为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10、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B、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C、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其弊端越来越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

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的剩余粮食征收方式是

A、有偿征收B、无偿征收C、低价购买D、限价购买12、1921年苏维埃俄国出现严重经济危机的原因不包括

A、七年战争的严重破坏B、1921年的严重天灾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D、苏维埃俄国政治危机的影响

13、十月革命 后,苏维埃政权的哪项决定更具有策略性

A、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B、由工人对一切企业实行生产监督

C、签定《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D、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14、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15、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制定新经济政策的最基本依据是

A、从俄国国情出发B、利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C、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D、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6、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的经济方针是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 C、开展农业集体化 D、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17、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是在A、卫国战争期间B、一五计划完成后C、二五计划完成后D、三五计划完成后

18、对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客观评价是

① 基本上适应苏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② 这种体制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 ③后来这种体制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④这种体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9、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

A、“八一九”事件B、宣布实行多党制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D、《阿拉木图宣言》

20、导致苏联剧变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

A、“八一九”事件B、阿拉木图宣言》的签定

C、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D、明斯克协定的签署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则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养,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

始的,„„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3集中于银行,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文选》

材料四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同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蜾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收价93卢布。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措施?简括实施措施的原因。

(2)材料二是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

(3)斯大林认为“苏联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对吗?为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三、四及相关知识,评价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工业化建设。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民强烈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但遭到否定和拒绝。材料二我们是说俄国共产主义的“最初步骤„„”把小农组织成各种协作社这一从小商品农业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的办法,也刚刚开始实行。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来代替私营商业这件事,即由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这件事,也是这样。

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起来,而且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这个斗争的形式,就是以投机倒把来反对国家收购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概括的说,就是反对由国家分配农产品。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材料三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买卖。

——摘自《世界史现代部分》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苏维埃俄国的什么政策?

(2)结合史实,根据材料二分析列宁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设想。列宁对农民的不满情绪是如何分析的?

(3)根据材料三分析布尔什维克党对以前的政策进行了哪些修正?有什么进步性。

三、问答题

23、简析十月革命后至“二战”前苏俄(苏联)实行的主要经济政策的背景与作用。

24、有人说“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体制上的保证,是苏联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是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也有人说“正是因为斯大林模式导致了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因此,这一体制毫无进步性而言”。

请结合史实和你自己的思考,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专题七 《专题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C;

5、B;

6、B;

7、D;

8、A;

9、C;

10、A;

11、B;

12、D;

13、C;

14、A;

15、A;

16、C;

17、C;

18、D;

19、D; 20、C。

二.材料题

21.(1)余粮收集制。长期战争,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又处在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包围中,战争形势严峻。

(2)粮食税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3)斯大林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势力的包围中,新生的人民政权随时都有被扼杀的危险,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增加综合国力的道路是正确的。

(4)评价: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工业化建设,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增强了国家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缩小了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但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太多,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最终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2.(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2)设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农民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反对共产主义的斗争。(3)满足了农民的要求,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了经营和贸易的自由。进步性:有利于保证生产者劳动经营活动,提高生产率,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三.问答题

23.(1)1918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遭到了帝国主义与国内反动势力的疯狂进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为战胜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内战争结束,迫切需要恢复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使苏俄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1925年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1927年开始农业集体化,实行了3个五年计划。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但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从世界范围看,社会主义的苏联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使苏联基本由农业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国,工业产值已占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依赖西方的农业国变成了世界工业强国;但从长远看,苏联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4.提示:

(1)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地,一分为二地评价该体制。绝对地肯定和

绝对地否定都是错误的。

(2)对历史现象的评价,一定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去评价。

(3)对历史现象的评价,一定要史论相结合。

第四篇: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4课时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A组 对点练

对点提示:1~7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8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2014•河南洛阳质检)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迄今为止仍然是破坏性最大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A.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无规律

B.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激化

C.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D.股票市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解析 这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是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是导火线。

答案 B

2.(2014•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测试)1933年10月,罗斯福宣布政府购买黄金的计划。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

A.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

解析 这种消费黄金,使得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刺激贸易出口,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答案 D

3.(2014•广州海珠区测试)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中说:“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想的是()。

A.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

D.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解析 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属于工业复兴法的内容。A项社会保障制度,C项“以工代赈”,D项农业政策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4.(2014•湖南邵阳模拟)在20世纪30年代,为了推行公平竞争,美国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记,上面写着“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等语,以资表彰鼓励。这里的法规是

()。

A.《全国工业复兴法》 B.《全国劳工关系法》

C.《社会保险法》 D.《财产税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再现能力。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规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规则,遵守该法规的企业或公司可以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蓝鹰徽章。B、C、D三项所述的法规与工业无直接关系。

答案 A

5.(2014•河北唐山模拟)剑桥大学教授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中指出:“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罗斯福新政()。

A.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 B.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C.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 D.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解析 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因此可以说新政的成功也得益于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答案 D

6.(2014•湖南怀化模拟)有学者说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后来,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B.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解析 注意理解“转移”的含义。1929年经济危机对整个美国经济带来严重打击,并不是财政中心转移的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传统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被美元取代。关贸总协定的签订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自由贸易体系,对世界金融中心的变化没有必然关系。

答案 C

7.(2014•河南郑州模拟)1933年4月5日,罗斯福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元券移送至联储银行。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A.有利于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促使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稳定

解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解读能力。材料反映罗斯福新政采取放弃金本位制(即金币可自由铸造,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自由输入输出),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故A项正确。

答案 A

8.(2014•豫南九校联考)20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44%、54%、63%、75%、84%。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全面国有化趋势

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D.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变化的理解。从材料中的法国政府控制了公用事业的全部,可知此时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故选C项。

答案 C

B组 提升练

9.(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胡佛在一篇演说中说:“„„我们的银行家和准备金体系确保了这个国家渡过信贷风暴而没有任何损失。在商业中,我们只要考虑了维持工资率、分配就业和加速大规模建设。政府扩大了公共建设,为农业提供了信贷,同时又限制了移民。这些措施维持了较高程度的消费,而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只有这样,这些措施才能阻止大范围失业的发生。”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经济崩溃是因为向商业借款人提供的信贷太少

B.联邦储备系统是增强经济稳定的重要工具

C.公共建设成为解决经济萧条的有力手段

D.政府应该扩大权限,控制劳动者工资水平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胡佛认为,银行家应该加大信贷,联邦准备金体系能够确保这个国家渡过信贷风暴,政府应扩大公共建设。故A、B、C三项符合胡佛观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应该控制劳动者工资水平,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0.(2014•湖北荆州模拟)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正常平衡完全足以应付在我们面前的史无前例的任务。但是采取刻不容缓的行动这种史无前例的要求和需要,也有可能要求暂时背离公共秩序的那种正常平衡。”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重在()。

A.协调美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

B.通过立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保障劳工阶层基本的政治和经济权利

D.维护资本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解析 在罗斯福新政以前,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是自由放任的政策,所谓政府只是“守夜人”,主要职责是管好钱、用好钱,罗斯福讲话的主旨是要改变这一传统政策“暂时背离公共秩序的那种正常平衡”,立足点是行政权和立法权平衡的调整,故选B,A、D两项是目的,C项是具体措施之一。

答案 B

11.(2014•河南六市模拟)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现象的解读中,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解析 图中曲线反映出20世纪后半期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高收入国家也即发达国家的工业比重持续下降,但这不代表其工业水平的下降,这是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果,选择C项。

答案 C

12.(2014•河南郑州模拟)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对其一直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激进派人士最初对罗斯福抱有很大期待,他们希望通过“新政”,罗斯福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

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对这两种不同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前者观点代表社会上层利益,后者观点代表社会底层利益

B.前者观点不利于新政的实施,后者观点极大推动了改革进程

C.前者观点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D.后者观点从关注民生角度考虑,更有利于社会进步

解析 第一种分析没有看到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通过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合理成分,尽量缓解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带来的弊端。故选C。

答案 C

13.(2014•湖北咸宁模拟)经济思想是对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经济思想也是经济政策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欲于器用服玩之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逐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清世宗实录》卷五七

材料二 公元15世纪到17世纪,国际贸易开始真正具有世界性质并获得显著发展。在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西欧各国封建自然经济不断衰落,商品货币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使西欧国家纷纷走上了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扩张的道路,广大殖民地国家被卷入到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的范围和规模空前扩大,这一切使得国际贸易获得显著发展„„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显著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新兴民族国家聚敛财富的需要,形成了早期的贸易保护制度,而与之相对应的理论基础是重商主义。

——叶晓东《浅析重商主义理论与西方贸易保护政策的渊源》

材料三 1929~1933年发生了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摇摇欲坠。当时,害怕社会主义革命而又较有远见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和理论家为了挽救垄断资本主义制度,认识到自由放任主义确实已经过时,只有将一般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才有希望。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这样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是这样一位理论家。„„两者是不谋而合的。„„他们的思想来自对一些特殊问题的研究,而这些特殊问题乃是在已经过时的思潮之中达到技术上成熟的工商业体制引起的。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思想,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付诸实施后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重商主义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什么。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7世纪的西欧国家是如何“把各种重商主义的原则付诸实践的”。试运用全球史观加以评价。

(3)依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与凯恩斯“不谋而合”之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些特殊问题乃是在已经过时的思潮之中达到技术上成熟的工商业体制引起的”的理解。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材料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其实施影响了我国工商业的发展,最终使社会进步缓慢。第(2)问,分析当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积累原始资本,聚敛财富;实践上主要概括殖民扩张等活动;评价主要从积极进步的一面来分析。第(3)问,两者都主张加强国家行政力量来管理经济发展,这样经过调整,能最大限度弥补制度的缺陷,发展经济。

答案(1)思想:重农抑商思想。消极影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和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历史条件:国际贸易的显著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新兴民族国家聚敛财富的需要。实践:殖民掠夺;商业贸易;黑奴贸易;海盗劫掠;商业战争。

评价:促进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逐步扩大。

(3)“不谋而合”之处: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摆脱经济危机,保护资本主义制度。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导致了危机的不断发生。基于解决危机的需要,二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4.(2014•陕西西安模拟)近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材料二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所占比例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 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材料三 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如图),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

(2)根据材料二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3)根据对材料三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

解析 第(1)问,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材料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中政府通过立法的方式,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为弱势群体提供生活保障。在当时采取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消费能力,缓解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具有积极意义。第(2)问,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材可以了解到,1973年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滞胀”现象,被迫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通过材料可以分析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降低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有必要进行改革。第(3)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福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民众和政府都应从长计议,依据本国实际进行改革,缓解政府经济负担。

答案(1)特点: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实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致力缩小贫富差距等。

意义:1929~1933年,美国爆发严重经济危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需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以走出困境;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

(3)民众和政治团体必须放弃眼前的政治、经济利益,着眼于长远利益;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

第五篇: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

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①外:英、法、美、日对十月革命建立的苏俄政权进行武装干涉。②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危机。(2)措施: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商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④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3)评价: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②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1)实施的必要性:①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苏俄急需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政权。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2)主要内容:农业上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3)目的:平息农民不满,解决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4)意义: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消除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二、“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2、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表现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经验教训: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直协调发展;⑤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赫鲁晓夫改革(1)内容: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

(2)评价:①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②但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③脱离实际,盲目性大;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3)结果:失败

2、戈尔巴乔夫改革①上台之初,首先改革经济体制,实施“加速战略”,结果失败;②1988年后,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国内局势逐渐失控。③1991年“八一九”事件: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的变化④苏联解体标志: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

下载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老师)(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老师)(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联亡党亡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亡党亡国的综合原因,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一、 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历史原因、现实原因;有经济原因、民族政治原因;有外因、更有内因......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1

    第10课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内容标准】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

    第七单元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美丽富饶,蕴藏丰富;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世界的四大文明......

    单元检测(十一) 罗斯福新政、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精选五篇)

    第 1 页 共 7 页 单元检测(十一) 罗斯福新政、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 化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30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最高......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材教法-教学教案

    本课地位 1917年3月的“二月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和组织的,它推翻了沙星专制制度,其革命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

    口译第七单元

    Unit 7 Dialogue A: 你听说过一个词叫做“蚁族”吗? B: Of course. As a matter of fact, I am one of the ants. A: 是真的吗?太凑巧了。我觉得“蚁族”这个词很有趣,但是我不......

    第七单元读后感

    第七单元读后感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读”是基 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 复......

    第七单元目录[范文]

    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 夜宿(sù)山寺(sì)星辰(chãn) 顽(wán)皮 街(jiē)道桥梁(liáng) 淘(táo)气 试(shì)穿衬衫(chân shān) 制(zhì)服彼(bǐ)此模(mú)样 喘(chuǎn)气 哎呀(āi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