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理数习题课教学案
平罗四中“互议互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学案
年级:七年级课题:有理数复习课(1)主备人:黄丽君课时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知识及相关概念;(2)会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相关运算;(3)训练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一、课前预习
(一)基础知识回顾
1、有理数的分类
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有理数
零分数
负有理数
2、数轴:规定了、和的直线叫做数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表
示,正有理数在原点的边,负有理数在原点的边。
3、相反数:a的相反数是,0的相反数是,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
4、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a到的距离叫做数轴。当a是正数时,a=,当a是负数时,a=,当a是零时,a=。
5、倒数:乘积是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倒数。倒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
6、乘方:求n个因数的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在an
中,a叫做,n叫做。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负数的偶次幂是,负数的奇次幂是,0的任何正整数幂都是,1的任何次幂都是。
7、科学计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字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的数,n是这种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在a10n
中,1a10,n比原来的整数位少
8、精确度:一个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用表示。
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边第一个的数字起,到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例如,近似数1.25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
(二)有理数的运算
1、加法法则:
2、减法法则:
3、乘法法则:
4、除法法则: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1)要先算,后算,最后算加减;
(2)同级运算,从到依次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的运算,按、、依次进行。
二、小组互议互评完成情况小组长签字
三、课堂检测
1、如果收入200元记作+200元,那么支出150元,记作元。
2、下列各数:2,7,
13,0.823,0,1,0.06,6,32,其中正数有负数有正分数有个,自然数有个,整数有个。
3、3的倒数是,相反数是。
4、数轴上到原点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个,表示数。
5、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14周,共飞行60多万千米后成功着陆。用科学计数法表示60万千米是千米。
6、近似数1.31104精确到,有个有效数字。
7、计算:(1)(-13.2)+(+10.2)=;(2)-5-(-6)=;(3)22=;(4)52=;(5)
52。
8、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3!=3×2×1,4!=4×3×2×1,...,则20!19!
=。
9、下列关于0的说法错误的是()
A.0的绝对值是0B.0的倒数是0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0的相反数是0
10、若x2y3=0,则xy的值为()
A.5B.-5C.1或-1D.以上都不对
1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把这些数连接起来:3.5,-3.5,0,2,-2,-1.6,0.5,1312、计算:(1)、0.514
(2.75)(2)、3021818
(3)、(111422
86)24(4)、23
(
3)
四、学案改进意见
第二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案
3.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重点: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应用。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及符号的确定。
情境导入:
预习疑难摘要:
自主学习
小马虎算错了两道题,你赞同他的做法吗?
(1)(2)
正确解法:(1)(2)
思考:-3×4²与(-3×4)²这两个算式形式有何不同?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运算结果相等吗?
合作交流
一般地,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是:
先算_____,再算_____,最后算_____.如有括号,先进行_____的运算.精讲点拨: 例1 计算:
例2:计算
展示提升:
1、课本74页练习1、2
2、计算:(完成后交流怎样解更简单)(1)(2)
达标测试:
1、判断正误
(1)(2)
(3)(4)
2、计算
(1)(2)
(3)
(4)
参考答案:
1、×,×,×,×
2、-7,-25,,38.5
课堂小结:
第三篇:2.5_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案
第一课
2.5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案(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教学分析
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
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加法法则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有理数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今天起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个有理数的加法。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为此,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
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比如,赢3球记为+3,输2球记为-2.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
(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那么全场共赢了5球.也就是(+3)+(+2)=+5. ①(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2)+(-1)=-3. ② 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
答: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全场赢了1球,也就是
(+3)+(-2)=+1; ③ 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全场输了1球,也就是(-3)+(+2)=-1; ④ 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3球,也就是(+3)+0=+3; ⑤ 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2球,也就是(-2)+0=-2;
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全场仍是平局,也就是
0+0=0. ⑥
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7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现在我们大家仔细观察比较这7个算式,看能不能从这些算式中得到启发,想办法归纳出进行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
定?绝对值怎么算?
这里,先让学生思考2~3分钟,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新授
应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1)(+4)+(+7);(2)(-4)+(-7);(3)(+4)+(-7);(4)(+9)+(-4);(5)(+4)+(-4);(6)(+9)+(-2);
(7)(-9)+(+2);(8)(-9)+0;(9)0+(+2);(10)0+0.
学生逐题口答后,教师小结:
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
解:(1)(-3)+(-9)(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
三、练习
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
(1)(-0.9)+(+1.5);(2)(+2.7)+(-3);(3)(-1.1)+(-2.9);
全班学生书面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对学生板演进行讲评. P73 练习:„„
四、小结
1、这节课我们从实例出发,经过比较、归纳,得出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今后我们经常要用类似的思想方法研究其他问题。
2、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要同时注意确定“和”的符号,计算“和”的绝对值两件事。
五、作业
1.计算:
(1)(-10)+(+6);(2)(+12)+(-4);(3)(-5)+(-7);(4)(+6)+(+9);
(5)67+(-73);(6)(-84)+(-59);(7)33+48;(8)(-56)+37. 2.计算:
(1)(-0.9)+(-2.7);(2)3.8+(-8.4);(3)(-0.5)+3;
(4)3.29+1.78;(5)7+(-3.04);(6)(-2.9)+(-0.31);
(7)(-9.18)+6.18;(8)4.23+(-6.77);(9)(-0.78)+0 3.计算: 4
4*.用“>”或“<”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2)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4)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5*.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利用|a|与|b|表示a与b的和:(1)a>0,b>0;(2)a<0,b<0;
(3)a>0,b<0,|a|>|b|;
(4)a>0,b<0,|a|<|b|.
第四篇:《有理数》导学案
1.2.1《有理数》导学案
□ 自学导读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正确理解整数、分数与有理数之间的关系.2、能将有理数按要求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的作用.【重、难点】
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其中有理数的二种分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读书思考】
1、有理数及其相关概念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整数。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分数。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有理数。
〔注〕因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2)按符号分:
----------有理数--------
----------有理数------------〔注〕分类要按同一个标准,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典题解析】例1.判断.(1).比0大的数是正数,比0小的数是负数,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温度计中显示0℃时,表示没有温度。((3).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4).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5).1是最小的正数。()))))(6).-1是最大的负整数,没有最小的负整数。(2317
例2:把有理数6.4,-9,3,+10,4,-0.021,-1,3,-8.5,25,0,100按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分成四个集合。
正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负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 达标检测
【基础训练】
1、选择题:-100不是()A.有理数;B.自然数;C.整数;D.负有理数。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是最小的整数B.1是最小的正整数C.1是最小的整数
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D.一
183.填空:在-7,10.1,-,89,0,-0.67,这些有理数中,65
(1)整数是;
(2)分数是.4.填空:在-45,1,0,8.9,-6,-3.2,+108,-0.05,28,-9这些有理75
数中,(1)正整数是;
(2)负整数是;
(3)正分数是;
(4)负分数是.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最小的自然数,也有最小的整数B、没有最小的正数,但有最小的正整数
C、没有最小的负数,但有最大的负数D、0是有理数中最小的数.6、有公共部分两个数集是〔〕
A、正整数集合与负整数集合B、整数集合与分数集合C、负数集合与整数集合D、负分数集合与正分数集合7、、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4,9,-168、某种商品的标准价格是400元,但随着季节的变化,商品的价格可浮动±5%.(1)±5%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请你算出商品的最高价和最低价;
(3)某商家将该商品的零售价格定在450元,受到物价部门的处罚,请分析处罚原因.探索创新
9、小明说:“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也可以说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统称有理数,因为整数可以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所以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小明的说法对吗?你能帮助他解释吗?
10、如果课桌的高度比标准高度高2㎜记作+2㎜,那么比标准高度低3㎜记作什么?现有5张课桌,量得它们的尺寸与标准高度比较分别是+1㎜,-1㎝,0㎜,+3㎜和-1.5㎜,若规定课桌的高度比标准的高度最高不能超过2㎜,最低不能低于2㎜才算合格,那么上述5张课桌有几张合格?
第五篇:1.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案
1.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一、教与学目标:
1、让学生能说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乘法运算。2、能体会正数与负数,负数与负数相乘时的符号确定。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
会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含有负有理数的乘法在计算时如何确定积的符号。
三、教与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据《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所公布的数据,近几年我国耕地面积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例如,1999年全年耕地面积减少了84.2万公顷,2002年耕地面积减少了168.62万公顷.下面的三个问题,需要采用哪种运算?
1、如果全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00万公顷,那么从今年起,3年后,全国耕地面积增加多少?
2、如果全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100万公顷,那么3年后全国耕地面积将减少多少?
3、如果全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100万公顷,那么3年前全国耕地面积比今年多出多少? 本节教学围绕“层层设问→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归纳运用”这一主线展开,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体现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思路清晰、流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创设情境,设置探究问题,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而发现规律,进而归纳运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主导这一教育理念的引路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主导这一教育理念的引路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竞争意识,融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于一体.较好的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学生能理解法则及运用法则.(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1)、如果规定增加为正,减少为负,那么上述3个小题该如何列式呢?
(2)、在上述3个式子中你发现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之间有什么关系?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的绝对值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合作交流:
(1)、小组内合作交流,根据上述提示完成:
两数相乘,同号得,异号得,并把(2)、计算
50
结论:0同任何数相乘都得。
个性化设计:
问题1 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了多少厘米? 解①3×2=6 答:上升了6厘米.
问题2 水库的水位平均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多少厘米? 解:(-3)×2=-6 答:上升-6厘米(即下降6厘米).
3、精讲点拨:
例1计算
0.58
11 23 31
解析:按照运算法则先看是两个什么样的数相乘从而确定出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得出结果。解:0.580.584
你能仿照上式给出另外两个题的解答过程吗?
(三)、学以致用:
1、巩固新知:
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
(1)、5×(-3);(2)、(-4)×6 ;(3)、(-7)×(-9);(4)、0.5×0.7 计算
(1)6×(-9);(2)(-6)×(-9);(3)(-6)×9 ;(4)6×(-9);(5)(-6)×0 ;(6)0×(-6).2、能力提升:(1)、72|11|= ;(8)|2| 22(2)、(9)|-7|×|-3|= ;(10)(-7)×(-3)=
(四)、达标测评:
1、选择题:
(1)、两个有理数的和是负数,积也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A.互为相反数
B.其中绝对值大的数是正数,另一个是负数
C.都是负数
D.其中绝对值大的数是负数,另一个是正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
B.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C.两数相乘,如果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因数异号
个性化设计:
方法: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D.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因数是正数(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数同0相乘,仍得0
B.一个数同1相乘,仍得原数
C.一个数同-1相乘,得原数的相反数
D.互为相反数的两数乘积为0
2、填空题:
(4)、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是。(5)、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相乘,积是。
3、解答题: 计算(7)318 5= 4211)×(-)= 24(8)3.60.5(-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存在哪些疑惑?
六、作业布置: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的乘法法则为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可以采用直接传授的方法,即教师清楚明白地把乘法的符号法则告诉学生,然后通过做习题来加以巩固.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直截了当的特点,但不利于开启学生思维,更不易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提高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因此,我采取了上述作法.
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上述设计强调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只要坚持把数学活动过程体现在教学中,又尽力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那么学生所学到的就不仅是一些数学知识,而且会学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