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服务型工会建设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时间:2019-05-13 14:0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时期服务型工会建设工作的研究与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时期服务型工会建设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第一篇:新时期服务型工会建设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当前新时期,要实现工会工作的新发展,就必须“找准切入点、着力落脚点、把握需求点”,才能有效推进“服务型”工会建设。

一、应找准切入点,积极打造三个服务平台

应通过找准切入点,积极为广大基层提供有效服务载体。一是构建网站服务平台。要以工会网站为依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布工会信息、文件、最新政策法规等

资讯,开通网上入会、网上求职等服务功能,并将不同部门的网站链接到工会网站,切实为基层企业特别是广人职工提供公益性的“数字文化”服务。二是建立手机信息互动平台。要拓展工作思路,开通手机信息互动平台,面向全县工会干部免费发送各类信息;’并建立突发性群体劳资纠纷等突发事件的手机预警机制,及时消除企业和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三是打造维权服务中心平台。根据实际,应建设体现时代特色的县级职工服务中心,积极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同时,要拓展现有镇乡职工维权站在维权、法律、帮扶、活动等服务功能,并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努力提升工会维权新形象。

二、应找好落脚点,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应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职工”为落脚点,进一步发挥工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是服务发展。在服务社会过程中,要突出网抓好“工人先锋号”、“创三优一满意”、重人节庆竞赛、县级职工技能比武等活动。在服务企业工作中,全面深化“谋企业发展、立两创新功”和谐企业创建主题活动,着重落实“企业文化节”活动,深入推进“律师进企业”开展法律服务活动。二是服务基层。结合“政企联动、解困突围”活动,应深入开展“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主题大讨论、“我与企业共谋发展” 合理化建议、•40•节能减排金点子评选等活动,积极引导职工与企业共渡难关。三是服务职工。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在抓好县级职工培训基地建设、开展群众性技术培训、深化“创争”活动、推进困难帮扶、开展职工安康保障等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建立会员优惠服务制度,才能使广大工会会员得到切实服务。

三、应把握需求点,积极推动工会服务体系建设

要有效把握需求点,在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手段上做好文章。一是突出企业文化建设。要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着力推进“六个一”、“共享”、“送文化”、“种文化”四大工程,并在广大企业职工中深入开展“八荣八耻”、“忠诚与诚信”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营造“共建共享、共促和谐、共享成果”的企业文化氛围。二是强化“3520”帮扶工作。要以细化具体措施、筹措专项资金为保证,全面实施以“达到三项工作目标、完善五个主要内容、落实二十条帮扶途径”(简称"3520'’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困难职工帮扶机制,进一步推动工会帮扶工作的经常化与制度化。三是突出重点工程竞赛。要以重大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安康杯”竞赛为推手,在重点工程建设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基础上,全面推动立功竞赛活动深入开展。我们认为,要在“服务型”工会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在职工群众中树立新形象,还应进一步关注四个层面的建设: 一是要注重服务意识培养。要加大培训力度,以“送出去”、“请进来”为抓手,通过工作例会、专家授课、工作现场会、学习考察等办法,积极提升工会干部的服务意识,使工会干部真正做到“心里装着职工群众,凡事想着职工群众,工作依靠职工群众,一切为了职工群众”。二是要注重服务能力建设。要积极倡导“深入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密切联系职工勤于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做深、做细、做实”的工作作风,加大对工会干部的针对性教育,使工会干部服务基层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还要健全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和干部激励机制,培养工会干部“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能力。三是要注重设计服务载体。要以有形的载体和品牌组织职工,有效设计丰富的服务载体。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得到职工参与、党政支持、社会认可。四是要注重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会工作,才能使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切实解决好建设“服务型”工会这一历史性课题。(

第二篇: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珙县扶贫办主任游家纯

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统筹兼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一、正确审视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

八七扶贫攻坚以来,党和国家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基于多种原因,特别是区域因素,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局部区域贫困,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至2008年末,我国尚有农村贫困人口4007 万人,珙县还有42个省级贫困村,农村贫困人口24896 人,因灾因病返贫人口还可能增加。贫困问题不有效解决,将严重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进程。

二、坚定信心,抢抓扶贫开发机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其基本精神就是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提高扶贫标准,把低收入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扶贫范围,要抓好扶贫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要继续做好整村推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移民扶贫工作,集中力量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殊类地区的贫困问题,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在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扶农、护农、强农政策,综合反映出当前国家财力向农村倾斜,多种资源向农村汇聚的大好形势,这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综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强工作研究,超前谋划扶贫开发工作。

三、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面对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瞄准对象,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的思路,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增强工作实效。

(一)把握治本之策,增强造血功能。

贫困户贫困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因灾、因病、没有文化知识和技术,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恶劣等。纵观贫困现状,最根本原因在于缺文化和技术,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滞后。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必须真正将救济式扶贫变为开发式扶贫,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一是坚定不移地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特色富民”的总体思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专合组织建设,进一步优化环境,鼓励和培植更多具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发展力,实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将更多农副产品打入市场,全面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为贫困农民户创造固定的增收来源。二是扶贫先扶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充分利用职业培训基地,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大力开展劳务扶贫培训,打造“僰乡”劳务品牌,加大劳务输出,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家,致富一家”的目的。三是加强贫困地区农村路水气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加强农村信息服务,让贫困农户了解更多外界信息增强致富信心,拓宽致富渠道。

(二)树立大扶贫理念,整合扶贫资源。

扶贫开发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础的工作。要坚持以农村经济大发展,实现对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大带动,切实有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当前,各级财政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的资金和项目较多,要有效用好用活这些涉农资金,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各履其职、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思路,捆绑使用项目资金,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因地制宜,整村推进,达到“建设一村发展一村,带动一片”的目的。

(三)用好扶贫政策,加大扶贫投入。

扶贫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投入不足。因此,要抢抓机遇,加大项目的储备和争取立项工作力度。珙县是革命老区县,又属盆周山区县,要加强政策性项目信息对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上级更多地了解珙县的发展,更多地了解珙县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争取更多的支持。

(四)调动社会力量,落实社会责任。

切实解决好贫困人口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是党和政府的历史重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社会各界在扶贫济困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解决了大量历史性问题,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为消除贫困问题做出了贡献,也造就了许多扶贫史上的典范。新时期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必须发动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摸清家底,深入了解和掌握农村贫困户的贫困现状及致贫原因,完善对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做到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县有电子档案。二是认真落实好对贫困户的结队帮扶,有钱出钱,无钱出主意,帮助和引导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寻找增收来源,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方积极支援,鼓励贫困户增强致富信心,积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落实结对帮扶双向责任,要坚持“帮扶对象不脱贫、帮扶人不脱钩”,认真做到帮扶责任、帮扶目标、帮扶物资资金、帮扶项目覆盖四落实。三是要认真抓好扶贫规划,扎实做好项目储备和争取立项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发展。四是完善定点扶贫激励和约束机制,把定点扶贫情况作为考核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依据,表彰先进促后进。

(五)认真落实制度,强化资金监管。

要继续发扬“三苦”精神,坚持“三实”作风,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扶贫工作的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因此,要推行“首扶制”,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不做锦上添花的事,如果锦上添花是在继续拉大贫富悬殊,是与扶贫宗旨背道而驰的。要认真落实项目资金监管制度,争取项目资金是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强化资金监管是解决有钱能办得好事的问题。要坚持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项目实施承诺制和责任制,县级财政报账制,项目资金绩效考评制,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扶贫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第三篇:探索新时期高校工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摘要:高校工会在高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工会存在重视不够、工作实效性无法保证、高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管理创新需要进一步提高等一系列 问题。因此,要通过加强党对高校工会工作的领导,健全法制化管理,提高队伍素质,维护教职工权益等提高高校工会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工会;问题;对策

在市场 经济 中企事业单位和职工关系中,企事业单位处于强者的地位,而职工则处于弱势地位,建立工会并授予工会相应的权利,集中职工利益和意志,职工才能够成为和 企业 主事实上平等的主体。作为事业单位高校工会的主要是为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处理好学校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支持高校教书育人工作。当前,高校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高校工会如何为教职工提供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平台,使教职工能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正常开展,积极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工会作为党委联系教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学校的改革 发展 稳定做出新贡献,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新时期加强高校工会建设的作用

第一,加强高校工会工作有利于促进高校党组织管理的有效性。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目的在于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伟大使命。高校工会的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好高校工会密切联系教职工的优势,可以把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具体地落实到教职工之中,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完成好 时代 赋予高校的使命。高校工会的工作推进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第二,加强高校工会工作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高校工会建设,有利于促进依法治校的各种制度制订与实施,有利于建立高校与广大教职工之间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利于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教职工不断建设高层次校园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加强高校工会工作有利于促进高校 教育 从量变到质变。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连续翻了两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在教学质量等方面产生不少问题。当前加强高校教育质量是主要任务之一,教育部已经从本专科教育评估开展扩展至 研究 生教育评估。高校工会工作的加强有利于协助学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努力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高校工会也可以在适当评估和监督高校教育质量上起促进作用。

二、当前高校工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对高校工会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学校领导对工会观念不清,认为民主管理是学校党政的事,与工会关系不大,主张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是硬任务,是干实事,而工会工作是软任务,是干虚事,思想认识不到位,忽视高校工会的 政治 性、群众性。其次,高校工会工作实效性无法保证。当前,高校逐步成为 社会 与市场的独立主体时,工会在通过权、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上,受到很大的限制,主要是高校工会在涉及这类问题时,比较明显地停留在依附国家工会,而在高校内行使与行政相对独立的职能。再次,对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不够重视。不少高校的工会干部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年龄老化和青黄不接的现象,工会干部后继乏人。已有的工会干部对工会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不热爱、不安心工会工作,缺乏做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能力,开拓进取精神和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不高。最后,高校工会管理创新不够。高校工会自身研究新情况、新 方法 不足,高校工会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不少工作仍没有摆脱行政化,机关化的倾向。

三、新时期加强高校工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与支持

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的应在考虑如何推进学校发展的大局上与学校党政统一起来,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大局,帮助行政实施学校发展大计,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根据学校党委和上级工会的工作部署,制定工会工作计划,指导各部门工会开展工作。高校工会要讲大局、讲政治的能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是工会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衡量工会能力建设的标准。工会必须牢固树立讲大局、讲政治的观念,提高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指导下行动的自觉性,善于找准服务大局的工作切入点、结合点。高校工会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高校工会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重大问题上,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规 法律,做到 科学 办会、民主办会、依法办会。要认真坚持反腐倡廉,会务公开,努力把高校工会建设成广大教职工信赖的“教工之家”。

(二)加强高校工会的法制化管理

首先,必须加强 学习、宣传、贯彻《工会法》、《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要充分认识学习好《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对依法治会,全面推进教育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学好用好这些法,才能更好地依法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把广大教职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才能更好地依法行使工会的权利,履行工会的职责和义务。工会要利用自己的宣传阵地和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工会法》等法的 内容,为依法治会,全面推进工会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高校工会是高校教代会的工作机构,高校工会法制论管理的实现必须按期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切实履行工会民主参与职能,组织和代表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工会在民主渠道和教代会工作机构的作用,以及闭会后教代会各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的开展,要让工会成员充分享受民主权利。必须深化教代会制度建设,要积极建立和完善校、院(系)两级教代会制度,促进二级教代会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在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资建房方案、医疗改革方案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充分意见及建议权利。再次,必须加强高校工会内部各部门制度化管理。

(三)加强高校工会的队伍建设

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工会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加强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对于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选拔优秀干部进入高校工会队伍。工会通过招聘等方式,选拔优秀的干部充实到工会干部队伍中来,使工会干部年龄、学历、专业结构等得到优化,并在任职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坚决杜绝把工会组织作为“老同志安置”、“下岗干部再就业”场所。其次,必须加强培训。不断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培训,是提高工会工作水平有效途径。工会要创造条件和机会,根据高校及高校工会不断发展形势和工作需要不定期地培训,提高工会干部的 理论、政策和参与水平,努力培养熟悉业务,热爱工会工作的干部。再次,加强自我学习进步。工会干部自身要勤于学习,把学习作为提升能力的基本途径,促成“学习型工会”。通过优化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制订学习规划,建立学习制度,引导工会干部和教职工立足本职,树立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提高个人、团队、组织学习能力,促进全体工会干部和广大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只要工会领导能认真对待工会人才培养,增强培养意识,加大培养力度,制定相应的鼓励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措施,对于高校工会不断壮大工会队伍不无益处。

第四篇:建设“服务型”工会的实践与思考

建设“服务型”工会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要实现工会工作的新发展,就必须“找准切入点、着力落脚点、把握需求点”,才能有效推进“服务型”工会建设。

一、应找准切入点,积极打造三个服务平台

应通过找准切入点,积极为广大基层提供有效服务载体。一是构建网站服务平台。要以工会网站为依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布工会信息、文件、最新政策法规等资讯,开通网上入会、网上求职等服务功能,并将不同部门的网站链接到工会网站,切实为基层企业特别是广大职工提供公益性的“数字文化”服务。二是建立手机信息互动平台。要拓展工作思路,开通手机信息互动平台,面向全县工会干部免费发送各类信息;并建立突发性群体劳资纠纷等突发事件的手机预警机制,及时消除企业和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三是打造维权服务中心平台。根据实际,应建设体现时代特色的县级职工服务中心,积极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同时,要拓展现有镇乡职工维权站在维权、法律、帮扶、活动等服务功能,并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努力提升工会维权新形象。

二、应着力落脚点,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应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职工”为落脚点,进一步发挥工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是服务发展。在服务社会过程中,要突出抓好“工人先锋号”、“创三优一满意”、重大节庆竞赛、县级职工技能比武等活动。在服务企业工作中,全面深化“谋企业发展、立两创新功”和谐企业创建主题活动,着重落实“企业文化节”活动,深入推进“律师进企业”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外树企业品牌,内聚企业人心。二是服务基层。结合“政企联动、解困突围”活动,应深入开展“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主题大讨论、“我与企业共谋发展”合理化建议、节能减排金点子评选等活动,积极引导职工与企业共度难关。三是服务职工。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在抓好县级职工培训基地建设、开展群众性技术培训、深化“创争”活动、推进困难帮扶、开展职工安康保障等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建立会员本文来源:文秘11

4http://www.xiexiebang.com优惠服务制度,才能使广大工会会员得到切实服务。

三、应把握需求点,积极推动工会服务体系建设

要有效把握需求点,在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手段上做好文章。一是突出企业文化建设。要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着力推进“六个一”、“共享”、“送文化”、“种文化”四大工程,并在广大企业职工中深入开展“八荣八耻”、“忠诚与诚信”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营造“共建共享、共促和谐、共享成果”的企业文化氛围。二是强化“3520”帮扶工作。要以细化具体措施、筹措专项资金为保证,全面实施以“达到三项工作目标、完善五个主要内容、落实二十条帮扶途径”(简称“3520”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困难职工帮扶机制,进一步推动工会帮扶工作的经常化与制度化。三是突出重点工程竞赛。要以重大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安康杯”竞赛为推手,在重点工程建设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基础上,全面推动立功竞赛活动深入开展。

我们认为,要在“服务型”工会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在职工群众中树立新形象,还应进一步关注四个层面的建设:

一是要注重服务意识培养。要加大培训力度,以“送出去”、“请进来”为抓手,通过工作例会、专家授课、工作现场会、学习考察等办法,积极提升工会干部的服务意识,使工会干部真正做到“心里装着职工群众,凡事想着职工群众,工作依靠职工群众,一切为了职工群众”。

二是要注重服务能力建设。要积极倡导“深入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密切联系职工勤于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做深、做细、做实”的工作作风,加大对工会干部的针对性教育,使工会干部服务基层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还要健全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和干部激励机制,培养工会干部“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能力。

三是要注重设计服务载体。要以有形的载体和品牌组织职工,有效设计丰富的服务载体。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得到职工参与、党政支持、社会认可,就会有工会地位和作用的提升。

四是要注重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会工作,才能使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切实解决好建设“服务型”工会这一历史性课题。

第五篇:新时期人才工作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人才工作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人才工作探索与实践

“尚贤者,政之本也。”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有着旺盛的人才需求。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进一步强调了人才事业的重要性,阐明了人才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点任务,是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一直以来,****区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长抓不懈,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省市有关部门关心支持和全区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从自身实际和长远发展积极尝试和探索,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涌现出一大批有突出贡献的科研团队和优秀人才,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一、转变理念,由管理人才到经营人才

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则蔚然成风。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核心就是经营人才。区域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区域竞争的诸要素中,人才是处于主导的、核心的地位,同时也是人才工作症结之所在。园区开发之初,由于我区工作重心在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上企业对人才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我区在经营人才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只注重当前实际,而忽视了人才工作的长远规划;只注重管理,而忽视了服务;只注重引进人才,而忽视了自身的人才开发;只注重使用人才,而忽视了人才的生活需求等等。

为克服这些不足,我区不断优化人才工作软硬件环境,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为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协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区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原则,认真做好人才发展规划的制定和人才政策体系的建立,陆续出台了《****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1+8”的人才强区政策体系,以及《****区关于构建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的意见(试行)》等一大批配套措施。今年根据形势变化,对政策体系中的《****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区大力支持人才工作载体建设 促进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实施意见》作了较大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区招商、经贸、建设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不断引进工业项目,高标准建设600套人才公寓,建设了全新的高中、实验小学和国际幼儿园,为已进入我区或即将进入我区的各类人才提供完善的生产生活保障。通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我区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迅速提升,近两年人才创新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先后以“柔性引才”方式引进院士5名,“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海外高层次人才32人,博士22人,硕士385人,一批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逐渐建成,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得到不断优化。

二、转变职能,由政府包干到政府引导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对人才资源的规模结构和优化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实践表明,引进的人才能否留住,落户的项目是否转化,关键在于是否有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健全科学、开放的人才吸引机制。这就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人才工作中各自的职能定位。一方面,政府要做好贴身服务,提供财政资金支持、激励政策扶持,以激发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在充分利用政府提供有利的政策、资金、后勤保障的基础上,为各类人才提供包括工作、进修、生活等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为人才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只有双管齐下,实现刚性与柔性引进、事业留人与待遇留人、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的有机统一,人才工作才能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区设立了总额为1亿元科技发展基金和5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建成博士后科研机构4个、产学研和就业见习基地60个、省级就业见习示范基地2个、市级就业见习示范基地2个和首批32家企业人才服务工作站,初步形成以各类科研机构和基地为载体,依托企业人才服务工作站,人才工作点线面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新局面。大部分企业通过政府引导和自身努力,实现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以才育才的裂变效应。如**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以产学研合作为契机,与高校、科研院所形成新的战略联盟,充分利用双方的条件和优势,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人才培养,已联合培养博士3名,硕士4名,各类技术标兵8名,掌握了细胞悬浮培养、反向遗传操作等先进技术,其重要疫病防控制剂研制与应用专业技术团队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受到国家表彰。

三、转变思路,由“输血”到“造血”

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当今世界,人才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员工的素质高低,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随着园区进驻企业日益增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人才队伍培训工作,不仅是保持企业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而且是我区营造良好投资、创业发展环境和创造人才工作环境的必然要求。

我区致力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一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工作力度。引进了经国家教育部备案设立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打造本土人才培养基地,每年输送数千名应用型人才;创造聚才、用才的良好社会环境,积极接收、引进、储备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优秀毕业生;力促校企合作,与省内外40多所大中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采取联合办班、联合招生、工学培养、定向输送等多种形式输入急需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培训工作力度。着力推进企业家培养工程,近两年,先后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新加坡前国会议员、多部政务部部长曾士生先生,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横河机电公司总裁赖涯桥先生,台湾科技大学教授、惠普科技总部全球产品负责人**先生,美国华尔街资深基金管理人陈隆鑫先生,为区内重点骨干企业领军人才授课;推动企业实用型人才培训计划,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四、转变方式,由单腿走路到产业集聚

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我区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和桥头堡,必须走以**技术产业为载体的科技创新道路。**技术产业是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只有大力发展**技术产业,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当中,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而高层次人才正是**技术产业形成和突破的核心推动者,可以说,一个杰出的领军人才,往往能够突破一项重大技术,带动一个学科,催生一个产业。

近年来,我区把引进高层次人才与产业集聚结合起来,既立足产业实际,又敢于发展新的产业,形成了以高层次人才引领**技术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例如引进“千人计划”专家李波,创立了**中导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生产和销售出fpd和pv工业设备产品10余种,产品均为国内首创,性能达世界一流,填补了国内平板显示行业面板高速高精度自动光学检测设备国产化的空白。引进“千人计划”专家李红化先生,创立了硅芯集团,已累计申请数十项专利技术,其中超过30项专利已获准授权使用,包括美国专利、中国发明专利等。李红化先生成功开发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新产品,包括高性能led控制驱动芯片、超低耗功高性能led控制驱动芯片、高压led照明驱动芯片、高密度显示屏、全球最高清显示屏等,以上产品技术水平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总的来说,坚持党管人才、集聚人才,最根本的就是要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

首先,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能。一是要抓重点突破,找准人才工作抓手。建立起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形成在党委领导下,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要抓制度建设,整合人才工作合力。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及相关配套制度,强化各职能部门责任意识;建立人才培养、使用、吸引、流动、激励、保障等机制,围绕本地支柱产业和重点项目,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三是要抓基础夯实,提升人才工作实效。理顺工作机构,配强工作人员,提升队伍素质和工作水平;加强政策指导和宣传教育,调动用人单位和人才的主观能动作用。

其次,要发挥企业主体的引才用才功能,建立市场导向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宏观管理职能,通过政府引导、政企和校企合作,建立多方参与的人才工作模式,使企业等用人单位真正成为人才工作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切实将人才工作融入市场行为,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使企业和人才得到同步发展。

最后,要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氛围。牢固树立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是收益最大投入的观念,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年增加,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个人自主投入为补充的人才工作经费投入体系。采取精神鼓励、事业激励、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定期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和集体进行表彰,并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凝聚社会正能量,使各类人才在环境宽松、心情舒畅的氛围中干事创业。

下载新时期服务型工会建设工作的研究与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时期服务型工会建设工作的研究与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时期勤工俭学工作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勤工俭学工作探索与实践 咸水学校——吴小平勤工俭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

    新时期基层团组织建设现状与工作创新探索

    新时期基层团组织建设现状与工作创新探索——以江西省樟树市团组织建设为例组织:团学新闻中心指导教师:刘伟作者:蒋国栋(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摘要:当前,共青团事业发展面临着新挑......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范文大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内容,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充分发挥......

    国有企业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探索

    国有企业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8-000-01 摘 要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全党作出的新......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探索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探索 —— 浅析XXX社区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

    新时期环境监察与环境应急工作探索

    新时期环境监察与环境应急工作探索 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进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主干线、大舞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这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过去的......

    新时期乡镇人大工作实践与探索

    新时期乡镇人大工作实践与探索乡镇人大离农村最近、离农民最近,是我国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乡镇人大的作用,对巩固基层人民政权极具现实意义......

    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_价值观念 时间:2012-07-24 18:57:30作者:刘朋朋 论文导读::加深大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