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求公众满意最大化
以人为本追求公众满意最大化
——政府服务窗口的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发展为主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论断,引起了全社会对于核心价值观广泛而热烈的大讨论。这场核心价值观大讨论的主要内容是指公民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形成的正确科学、高尚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公民普遍认同、适用和遵循的价值标准。为避免使大讨论成为一堆热热闹闹的文字游戏,使大讨论的成果能真正贯彻实践到工作生活中,就必须要对核心价值观做出有共识的界定,必须对一些核心问题有明确的回答。
什么是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认为核心价值观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1、它是判断善恶的标准;
2、它是这个群体对事业和目标的认同;
3、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对目标的追求;
4、形成一种共同的境界。什么是政府服务窗口的核心价值观?政府服务窗口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追求公众满意最大化。这是由政府服务窗口本身特殊性质所决定的。“政府服务窗口”指的是政府或政府部门公开为公众服务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流程、制度等全部要素的统称,是政府直接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场所。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服务窗口是政府决策的执行者,办理的是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审批事项,服务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整个服务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政府服务窗口与人民群众追寻共同价值观的过程。这个共同的价值观就是政府服务窗口的核心价值观,即以人为本,追求公众满意最大化。
实际上在现实工作中,政府服务窗口公职人员工作质量体现的程度不一定能够完全代表公众的意愿,窗口组织及人员所在单位对于窗口公职人员工作质量的满意度,也不一定能够代表公众的满意度。这主要是由于各自所站的角度不同, 1
提供服务的窗口单位对于公众期望值的理解和所提供的服务与公众自己对于服务的期望值经常存在着五种差距,即:公众对于服务的期望值与窗口管理层对于公众期望值的认知之间的差距;窗口对于公众所做出的服务承诺与窗口实际为公众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的差距;窗口对公众服务质量标准的要求和服务人员实际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距;窗口管理层对于公众期望值的认知与窗口的服务质量标准之间的差距;公众对于窗口所提供的服务的感受与公众自己对于服务的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这五种差异是政府服务窗口与公众之间追寻共同价值观的重要障碍。针对这五种差异,笔者认为政府服务窗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实现以人为本,追求公众满意最大化。
一、要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以人为本”是“追求公众满意最大化”的前提。“以人为本”中的“人”,其内涵不仅仅指的是被服务的公众,还应当包含提供服务的“人”,即政府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国家、集体者,皆是为了个人的生活幸福、有尊严而存在。国家、集体之行为,皆围绕着这一核心旋转,得失由人本标准衡量。但在实践工作中往往发现,某些单位以争功炫耀为出发点,唯国家、集体重要,但凡与国家、集体有关,无论有无必要,个人必须在任何时刻作无原则地牺牲,这种特定的价值观恰恰就是颠倒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其实,在一些具体事件中,如果某项工作是完全可以由无数人替代的,就不是必须要通过“舍小家,为大家”来为公众服务,就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带极端情绪或异常情况上岗。这样既提升了对公众的服务质量,又体现了单位组织对工作人员的人性化关怀。“以人为本”是不违背公共道德,体现公共价值的核心价值观。
二、要全面认识“最大满意”的服务理念。服务理念体现一个服务窗口的价值选择,正确认识服务理念是提高窗口服务绩效的基础,而“最大满意”是服务窗口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虽然长期以来,各级服务窗口一直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施政宗旨,但这只是一种笼统的政治概念,没有从制度上更加具体地体现公众服务的要求,因而以“政府本位”为核心,以强制性为特点的工作模式依然在服务窗口根深蒂固。要加快服务窗口建设步伐,充分实现“最大满意”的服务理念,就必须牢固树立四种工作新理念:一是 “以人为本”理念,服务窗口要承担好相应的公众服务责任,在公共服务整个过程中尽快实现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由窗口本位向社会本位、由官本位向民本位的根本转变,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成为一系列能够体现公众意志的可操作的具体工作制度。二是“公众至上”理念,服务窗口要大力增强公仆意识,切实摆正公众和窗口的主仆位置,把窗口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坚持服务至上,从过去的“服务过得去”转变到“服务高标准”,以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广大公众的信任和满意。三是“公众导向”理念,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按照“公众的需要和爱好是什么---何种方式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和爱好---最适合于这种方式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硬件设备是什么---需要具有哪些素质能力的人员去具体提供服务”的思路去谋划和实施服务,努力多为公众办好事、办实事,更好地体现一切服务为了公众的满意。四是“以经济为中心”理念, 服务窗口要从局限于“按一般规定办事”转变到“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办事”,将企业作为重点服务的对象,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确定对企业的服务内容,切实保障企业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更好地满足市场消费和改善民生所急需的物质条件。
三、要全力打造“最大满意”的服务环境。服务环境是实现“以人为本,最求公众满意最大化”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物质基础,它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设施、服务人员的仪表等硬环境,又包括服务人员对公众无形的帮助和关怀等软环境。当前,服务窗口要打造“最大满意”的服务环境,应着重从五个方面去强化:一是强化硬件服务。完善窗口各项服务设施,服务环境要做到分区合理,设施齐全,美观舒适,干净整洁,标识清晰,业务宣传到位,公告提示准确,服务承诺和收费标准公开明确。二是强化程序服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出明确的“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办结时限制”、“超时默认许可制”、“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等规章制度和行政程序的标准体系,规范服务行为和工作流程,将施政的每一个环节、实施步骤程序化,强化自律约束,避免服务的随意性。三是强化和善服务。窗口服务应该用和善言行去抓住民心,拉近与公众的距离,体现人民公仆的风范。对到窗口办事的群众,要从多方面予以关怀和体贴,积极主动地
为他们分忧解难,以和善周到的作风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机关的亲和效应。四是强化准确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要熟悉各项服务规程,全面掌握业务技能,熟练操作有关设备,严格按照规程办理业务,服务细节准确到位,做到准确、安全、快捷,以防使公众利益受到损失。五是强化监督服务。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程序,让人民公众知道怎么监督政府及其服务窗口,拓宽公众向政府服务窗口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另一方面服务窗口要及时负责任地回应公众的监督意见和建议,严防因违反行政程序而损害公众利益的现象发生。
四、要充分兑现“最大满意”的服务承诺。“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充分兑现服务承诺是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己的行为得到社会公众信任和认可的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一个服务窗口承诺对公众预期的回应以及实现程度,往往就是派出那个窗口的政府机关或部门取得公众信任度的重要依据。一个诚信缺失的服务窗口不但会降低自身形象和公众满意度,更会成为政府公信力基石的“腐蚀剂”。公众对服务窗口满意指数中的“信赖度”,正是期望窗口能够始终如一地履行自己对公众所做出的承诺。而政策与执行脱节、承诺与兑现脱节、口号与行动脱节、宣传与事实脱节,是当前一些服务窗口诚信缺失的突出反映,也是公众对政府、对文件、对法律、对宣传的信任度降低甚至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把加强诚信建设作为实现“以人为本,追求公众满意最大化”这一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政府服务窗口要当好政府诚信的崇尚者,人人崇尚诚信服务;要当好政府诚信的体现者,人人争做诚信服务员;要当好政府诚信的守护者,人人坚持做好诚信的坚强守护者。应制定出一种刚性规则和制约铁律,对窗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公众承诺进行有效地约束和监督,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表彰在维系信用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努力营造服务窗口“恪守信用,提高效能”的良好氛围。
五、要不断提升“最大满意”的服务素质。服务素质是实现“以人为本,追求公众满意最大化”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要保障单位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与办理本级服务事务相适应的基本素质,或者说是能够准确快捷地完成各自岗位行政事务必须具备的基本工作素质。但是,笔者认为要
实现“以人为本,追求公众满意最大化”的核心价值观,工作人员仅仅具备基本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公众的“最大满意”的要求,必须从五个方面来不断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一是熟悉岗位专业知识的能力。服务窗口全体工作人员要不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钻研岗位业务、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实际操作技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懂业务”。二是与公众有效沟通的能力。要增强尊重、关心和热爱公众的情感,学会打通人心的策略,掌握如何在与公众交谈中真诚地认可和了解公众的本领,坚持在与公众交往中细心、诚恳地聆听他们的谈话和接受他们的意见,努力与公众建立起良好关系。通过密切联系传递信息、加深了解、促进工作的落实,通过加强沟通消除分歧、达成共识、推进工作的深入,通过协调增进感情、化解矛盾,加快工作的发展。三是为民分忧解难的能力。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要使“从基层来、到基层去”成为一种常态、一种自觉,要通过基层一线岗位来了解和熟悉社会,多为“公众”着想,多做有助于“解民忧”的实事,多解基层和企业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事”。四是依法施政的能力。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要能切实掌握社会的真实情况,真正理解并有效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日趋法制化的要求,强化“规则意识”和政策观念,按照依法行政、合法理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的原则,确保所办理事项的合法性。五是调节分歧化解矛盾的能力。社会情况的复杂性、人们思想的多维性和服务条件的有限性,决定了非正常情况在窗口发生的可能性。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头脑中要牢固树立应对非正常情况发生的心理准备,在工作中努力锻炼见微知著、反应迅速、果断应对的素质,不断提高善于用规则和理智调节意见分歧、用情感和耐心化解工作矛盾、用政策和法律解决利益争议的能力,确保服务窗口时刻处于和谐稳定的良好状态。
行政服务中心
周金龙
第二篇:追求就业最大化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微观经济的重要目标;追求就业最大化,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两者是矛盾的,但又必须统一于发展之中。当中国经济出现可喜增长势头,就业问题又十分尖锐地凸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迫切需要国家努力推进就业最大化,促进经济与就业双增长。
推进就业政策是导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经济的高增长,未必就会带来高就业。就业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符合实际的创造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在当代,发达国家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就业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以求经济与就业双增长。我国做为经济不够发达、人口众多的国家,也必须树立“双增长”新理念,适时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应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方针;在产业政策上,要坚持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相融;在资金使用上,要尽量调动民间资本投入的积极性等。二是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就业是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急需加快建设促进就业的法律体系。要抓紧出台《促进就业法》,为促进就业奠定法律基础;要认真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用加快发展的办法促进就业;要完善《劳动法》,稳定劳动就业关系,尽量避免或减少失业下岗人数;要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等。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成为促进就业的责任主体;把就业指标与GDp、财政等经济指标一并列入各项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列入干部政绩的重要考核内容;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就业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企业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努力扩大就业的工作格局。四是要出台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出台支持促进就业的具体办法,让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企业受益,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人员提供政策支持等;要制定统筹城乡就业的有力措施,促进协调发展。
扩大就业岗位是关键
广开就业门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是促进就业的治本之策。一是现有企业,要通过做大做强自身,以减缓职工下岗失业的势头,并增强吸纳新劳动力的能力。据现有数据表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为:重工业400个,轻工业700个。二是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其发展经济和吸纳劳动力的重要作用。自贡市作为国有企业独大的老工业城市,近三年改造后,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由28.5%上升到49.5%,就业人员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由15%上升到25.7%,说明发展非公经济是促进“双增长”的明智选择。三是中小企业成为推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1999年,美国2/3的就业岗位是由小企业创造的,德国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68%。2001年,我国工业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5%。按最低计算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具有40户中小企业/千人的水平,而我国只有6.4户/千人的水平,按此发展,那么,我国就会产生5000万个中小企业,提供4.5亿多个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就业空间狭小的局面,因此,我国应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推动“双增长”的基本国策,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以开创广阔的就业天地。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该产业具有投入小、见效快、吸纳就业多的特点。我市下岗失业人员在第三产业实现再就业占75.5%,城镇失业人员在第三产业实现就业占59.3%。据统计,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0%的水平,如果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700万个就业岗位。五是大力探索发展社区服务,构建社区就业广阔平台。社区就业潜力大,发达国家社区就业份额为20%—30%,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12%—18%,而我国只有3.9%,如果提高到12%,就大约可增加2000万个就业机会,因此,社区就业要成为扩大就业的突破口。六是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允许区域间流动性竞争就业。从我市目前来看,劳务输出达52万人,年收入达24亿元。
第三篇:追求就业最大化
追求就业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微观经济的重要目标;追求就业最大化,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两者是矛盾的,但又必须统一于发展之中。当中国经济出现可喜增长势头,就业问题又十分尖锐地凸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迫切需要国家努力推进就业最大化,促进经济与就业双增长。推进就业政策是导向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经济的高增长,未必就会带来高就业。就业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符合实际的创造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在当代,发达国家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就业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以求经济与就业双增长。我国做为经济不够发达、人口众多的国家,也必须树立“双增长”新理念,适时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应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方针;在产业政策上,要坚持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相融;在资金使用上,要尽量调动民间资本投入的积极性等。二是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就业是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急需加快建设促进就业的法律体系。要抓紧出台《促进就业法》,为促进就业奠定法律基础;要认真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用加快发展的办法促进就业;要完善《劳动法》,稳定劳动就业关系,尽量避免或减少失业下岗人数;要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等。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成为促进就业的责任主体;把就业指标与GDp、财政等经济指标一并列入各项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列入干部政绩的重要考核内容;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就业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企业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努力扩大就业的工作格局。四是要出台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出台支持促进就业的具体办法,让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企业受益,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人员提供政策支持等;要制定统筹城乡就业的有力措施,促进协调发展。扩大就业岗位是关键广开就业门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是促进就业的治本之策。一是现有企业,要通过做大做强自身,以减缓职工下岗失业的势头,并增强吸纳新劳动力的能力。据现有数据表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为:重工业400个,轻工业700个。二是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其发展经济和吸纳劳动力的重要作用。自贡市作为国有企业独大的老工业城市,近三年改造后,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由28.5%上升到49.5%,就业人员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由15%上升到25.7%,说明发展非公经济是促进“双增长”的明智选择。三是中小企业成为推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1999年,美国2/3的就业岗位是由小企业创造的,德国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68%。2001年,我国工业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5%。按最低计算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具有40户中小企业/千人的水平,而我国只有6.4户/千人的水平,按此发展,那么,我国就会产生5000万个中小企业,提供4.5亿多个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就业空间狭小的局面,因此,我国应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推动“双增长”的基本国策,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以开创广阔的就业天地。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该产业具有投入小、见效快、吸纳就业多的特点。我市下岗失业人员在第三产业实现再就业占75.5%,城镇失业人员在第三产业实现就业占59.3%。据统计,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0%的水平,如果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700万个就业岗位。五是大力探索发展社区服务,构建社区就业广阔平台。社区就业潜力大,发达国家社区就业份额为20%—30%,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12%—18%,而我国只有3.9%,如果提高到12%,就大约可增加2000万个就业机会,因此,社区就业要成为扩大就业的突破口。六是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允许区域间流动性竞争就业。从我市目前来看,劳务输出达52万人,年收入达24亿元。加强就业培训是催化要把加强就业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催化剂。紧扣就业这项“民意、民心、民生”工程,落实“抓培训促就业”的思路。主要实施:一是强化政府培训引导,落实好“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实施好“再就业培训合作计划”、“创业培训计划”。创造良好就业培训环境。二是加大培训投入力度。增加财政投入,解决好就业培训资金乏力问题。三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大力开展职业教育,要针对“4050”大龄下岗职工、女职工、技能低的下岗职工等进行适应性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四是建立培训基地,构建就业培训网络,形成以就业训练为主、再就业培训基地为补充、其他培训力量参加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模式。目前我市已建成10个劳务输出培训中心及6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以长短结合方式重点开展择业观念、面试技巧,打工技能以及普通话、粤语、英语等基础知识,以提高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五是启动创业培训计划,实现培训、创业技能、小额贷款配套的培训扶持一条龙服务。提供就业服务是桥梁架起就业服务桥梁,是人民政府的责任,也是市场化中介服务的需要。一是要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起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使就业服务“横到边,纵到底”,建立市
第四篇:追求就业最大化
追求就业最大化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微观经济的重要目标;追求就业最大化,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两者是矛盾的,但又必须统一于发展之中。当中国经济出现可喜增长势头,就业问题又十分尖锐地凸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迫切需要国家努力推进就业最大化,促进经济与就业双增长。
推进就业政策是导向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经济的高增长,未必就会带来高就业。就业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符合实际的创造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在当代,发达国家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就业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以求经济与就业双增长。我国做为经济不够发达、人口众多的国家,也必须树立“双增长”新理念,适时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应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方针;在产业政策上,要坚持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相融;在资金使用上,要尽量调动民间资本投入的积极性等。二是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就业是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急需加快建设促进就业的法律体系。要抓紧出台《促进就业法》,为促进就业奠定法律基础;要认真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用加快发展的办法促进就业;要完善《劳动法》,稳定劳动就业关系,尽量避免或减少失业下岗人数;要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等。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成为促进就业的责任主体;把就业指标与GDp、财政等经济指标一并列入各项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列入干部政绩的重要考核内容;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就业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企业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努力扩大就业的工作格局。四是要出台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出台支持促进就业的具体办法,让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企业受益,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人员提供政策支持等;要制定统筹城乡就业的有力措施,促进协调发展。扩大就业岗位是关键加强就业培训是催化要把加强就业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催化剂。紧扣就业这项“民意、民心、民生”工程,落实“抓培训促就业”的思路。主要实施:一是强化政府培训引导,落实好“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实施好“再就业培训合作计划”、“创业培训计划”。创造良好就业培训环境。二是加大培训投入力度。增加财政投入,解决好就业培训资金乏力问题。三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大力开展职业教育,要针对“4050”大龄下岗职工、女职工、技能低的下岗职工等进行适应性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四是建立培训基地,构建就业培训网络,形成以就业训练为主、再就业培训基地为补充、其他培训力量参加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模式。目前我市已建成10个劳务输出培训中心及6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以长短结合方式重点开展择业观念、面试技巧,打工技能以及普通话、粤语、英语等基础知识,以提高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五是启动创业培训计划,实现培训、创业技能、小额贷款配套的培训扶持一条龙服务。
提供就业服务是桥梁>>>>追求就业最大化责任编辑:飞雪阅读:人次
第五篇:追求就业最大化(写写帮整理)
追求就业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微观经济的重要目标;追求就业最大化,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两者是矛盾的,但又必须统一于发展之中。当中国经济出现可喜增长势头,就业问题又十分尖锐地凸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迫切需要国家努力推进就业最大化,促进经济与就业双增长。推进就业政策是导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经济的高增长,未必就会带来高就业。就业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符合实际的创造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在当代,发达国家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就业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以求经济与就业双增长。我国做为经济不够发达、人口众多的国家,也必须树立“双增长”新理念,适时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应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方针;在产业政策上,要坚持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相融;在资金使用上,要尽量调动民间资本投入的积极性等。二是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就业是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急需加快建设促进就业的法律体系。要抓紧出台《促进就业法》,为促进就业奠定法律基础;要认真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用加快发展的办法促进就业;要完善《劳动法》,稳定劳动就业关系,尽量避免或减少失业下岗人数;要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等。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成为促进就业的责任主体;把就业指标与GDp、财政等经济指标一并列入各项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列入干部政绩的重要考核内容;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就业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企业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努力扩大就业的工作格局。四是要出台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出台支持促进就业的具体办法,让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企业受益,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人员提供政策支持等;要制定统筹城乡就业的有力措施,促进协调发展。扩大就业岗位是关键 广开就业门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是促进就业的治本之策。一是现有企业,要通过做大做强自身,以减缓职工下岗失业的势头,并增强吸纳新劳动力的能力。据现有数据表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为:重工业400个,轻工业700个。二是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其发展经济和吸纳劳动力的重要作用。自贡市作为国有企业独大的老工业城市,近三年改造后,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由28.5%上升到49.5%,就业人员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由15%上升到25.7%,说明发展非公经济是促进“双增长”的明智选择。三是中小企业成为推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1999年,美国2/3的就业岗位是由小企业创造的,德国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68%。2001年,我国工业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5%。按最低计算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具有40户中小企业/千人的水平,而我国只有6.4户/千人的水平,按此发展,那么,我国就会产生5000万个中小企业,提供4.5亿多个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就业空间狭小的局面,因此,我国应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推动“双增长”的基本国策,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以开创广阔的就业天地。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该产业具有投入小、见效快、吸纳就业多的特点。我市下岗失业人员在第三产业实现再就业占75.5%,城镇失业人员在第三产业实现就业占59.3%。据统计,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0%的水平,如果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700万个就业岗位。五是大力探索发展社区服务,构建社区就业广阔平台。社区就业潜力大,发达国家社区就业份额为20%—30%,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12%—18%,而我国只有3.9%,如果提高到12%,就大约可增加2000万个就业机会,因此,社区就业要成为扩大就业的突破口。六是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允许区域间流动性竞争就业。从我市目前来看,劳务输出达52万人,年收入达24亿元。加强就业培训是催化 要把加强就业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催化剂。紧扣就业这项“民意、民心、民生”工程,落实“抓培训促就业”的思路。主要实施:一是强化政府培训引导,落实好“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实施好“再就业培训合作计划”、“创业培训计划”。创造良好就业培训环境。二是加大培训投入力度。增加财政投入,解决好就业培训资金乏力问题。三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大力开展职业教育,要针对“4050”大龄下岗职工、女职工、技能低的下岗职工等进行适应性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四是建立培训基地,构建就业培训网络,形成以就业训练为主、再就业培训基地为补充、其他培训力量参加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模式。目前我市已建成10个劳务输出培训中心及6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以长短结合方式重点开展择业观念、面试技巧,打工技能以及普通话、粤语、英语等基础知识,以提高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五是启动创业培训计划,实现培训、创业技能、小额贷款配套的培训扶持一条龙服务。提供就业服务是桥梁 架起就业服务桥梁,是人民政府的责任,也是市场化中介服务的需要。一是要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起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使就业服务“横到边,纵到底”,建立市、县、乡和社区四级就业服务机构;要全面开展以失业登记、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劳动事务服务、创业指导、失业保险、就业优惠政策确认、再就业援助、就业服务管理为内容的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二是要大力开展职业介绍活动。我市通过公共职业介绍实现就业人数逐年增长,2001年1.1万人,是1998年的两倍,2002年底,下岗职工通过职业介绍实现再就业已占50%。积极推进职业介绍、疏通供求渠道的主要措施:推动《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的实施,规范和发展职业介绍活动;规范民办职业活动,提高诚信服务,合理定点布局;着力发展公共职业介绍,实现市区县和市中心街道就业站的局域联网运行,与省职业介绍中心连接,完善其服务功能,强化职业指导、发展劳务派遣、开展劳动事务顾问、代理服务业务,帮助就业困难群体获得政府购买就业岗位援助等。三是加强劳务输出的推动工作。规范劳务输出行为,认真落实“流动就业管理规定”;建立劳务输出担保基金,加强流动就业人员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工作;加强跟踪服务管理,与外地劳动部门建立协调关系,我市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珠海、广州、厦门、江门、汕头8个地区设立了服务机构,随时对企业用工进行跟踪服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