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如何追求赞助效益最大化
论如何追求赞助效益最大化
赞助是赞助者和被赞助者之间以支持(金钱、实物、技术或劳务等)和回报(冠名、广告、专利和促销等权利)交换为中心,平等合作、共同得益的商业行为。”因此,无论是赞助方还是被赞助方,都要追求一个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那么,如何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呢?诚然,赞助强调的是为品牌创造一个展示的机会,打造品牌效应,但这并不说明赛事与赞助商品牌契合度是决定赞助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例如农夫山泉赞助的案例:农夫山泉1997年投放市场,当时诸如哇哈哈、乐百氏等品牌占有着大量的饮用水市场,作为一个新的品牌农夫山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恰逢1998年世界杯开幕,农夫山泉出巨资赞助世界杯足球赛的央视转播,获得了巨大的良好的品牌效应,市场占有率从十几位一跃而上升到第三位。波导手机赞助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利用“奥运记者三件宝,电脑、相机和波导”的口号成功的推出新的产品。这些赞助品牌与赛事契合度都不是很高却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纵观成功的赞助案例,往往是善于把握变化的市场,注重创新的赞助方能获得较大的效益。例如当央视开始转播英超联赛,有中国球员在英超埃弗顿球队效力,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及时把握时机出击,斥巨资赞助英超埃弗顿球队。此举使无数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中文打出的品牌出现在欧洲五大联赛赛场球员的胸前,中科健品牌形象获得了大幅的提升,取得了空前的效益。所以,要取得好的赞助效益,需要的是创新,是对市场变化的把握,墨守成规、千篇一律往往使人们无动于衷甚至产生厌烦。
此外,我国企业在体育赞助中的最大问题是持续性问题,我认为这是双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是企业赞助时缺乏长期的规划和坚持赞助的恒心。可口可乐在体育赞助方面持之以恒,使品牌深入人心,这不是一两个赛事的赞助就能达到的效果,一次性赞助的影响力大大削弱。第二是赛事的主办者是否坚持以赞助商的赞助效益为中心,诚信经营而不是追求“一锤子买卖”。我国十运会筹委会采取单项赛事冠名等策略,强化服务,重视赞助商的利益,使总成交额远远大于历届。
综上所述,我认为,决定赞助效益最重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创新、赞助方的持续性和主办者的重视赞助商利益的诚信经营,而非赞助品牌与赛事的契合度。
第二篇:追求就业最大化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微观经济的重要目标;追求就业最大化,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两者是矛盾的,但又必须统一于发展之中。当中国经济出现可喜增长势头,就业问题又十分尖锐地凸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迫切需要国家努力推进就业最大化,促进经济与就业双增长。
推进就业政策是导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经济的高增长,未必就会带来高就业。就业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符合实际的创造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在当代,发达国家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就业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以求经济与就业双增长。我国做为经济不够发达、人口众多的国家,也必须树立“双增长”新理念,适时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应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方针;在产业政策上,要坚持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相融;在资金使用上,要尽量调动民间资本投入的积极性等。二是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就业是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急需加快建设促进就业的法律体系。要抓紧出台《促进就业法》,为促进就业奠定法律基础;要认真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用加快发展的办法促进就业;要完善《劳动法》,稳定劳动就业关系,尽量避免或减少失业下岗人数;要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等。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成为促进就业的责任主体;把就业指标与GDp、财政等经济指标一并列入各项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列入干部政绩的重要考核内容;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就业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企业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努力扩大就业的工作格局。四是要出台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出台支持促进就业的具体办法,让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企业受益,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人员提供政策支持等;要制定统筹城乡就业的有力措施,促进协调发展。
扩大就业岗位是关键
广开就业门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是促进就业的治本之策。一是现有企业,要通过做大做强自身,以减缓职工下岗失业的势头,并增强吸纳新劳动力的能力。据现有数据表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为:重工业400个,轻工业700个。二是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其发展经济和吸纳劳动力的重要作用。自贡市作为国有企业独大的老工业城市,近三年改造后,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由28.5%上升到49.5%,就业人员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由15%上升到25.7%,说明发展非公经济是促进“双增长”的明智选择。三是中小企业成为推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1999年,美国2/3的就业岗位是由小企业创造的,德国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68%。2001年,我国工业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5%。按最低计算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具有40户中小企业/千人的水平,而我国只有6.4户/千人的水平,按此发展,那么,我国就会产生5000万个中小企业,提供4.5亿多个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就业空间狭小的局面,因此,我国应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推动“双增长”的基本国策,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以开创广阔的就业天地。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该产业具有投入小、见效快、吸纳就业多的特点。我市下岗失业人员在第三产业实现再就业占75.5%,城镇失业人员在第三产业实现就业占59.3%。据统计,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0%的水平,如果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700万个就业岗位。五是大力探索发展社区服务,构建社区就业广阔平台。社区就业潜力大,发达国家社区就业份额为20%—30%,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12%—18%,而我国只有3.9%,如果提高到12%,就大约可增加2000万个就业机会,因此,社区就业要成为扩大就业的突破口。六是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允许区域间流动性竞争就业。从我市目前来看,劳务输出达52万人,年收入达24亿元。
第三篇:追求就业最大化
追求就业最大化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微观经济的重要目标;追求就业最大化,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两者是矛盾的,但又必须统一于发展之中。当中国经济出现可喜增长势头,就业问题又十分尖锐地凸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迫切需要国家努力推进就业最大化,促进经济与就业双增长。推进就业政策是导向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经济的高增长,未必就会带来高就业。就业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符合实际的创造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在当代,发达国家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就业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以求经济与就业双增长。我国做为经济不够发达、人口众多的国家,也必须树立“双增长”新理念,适时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应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方针;在产业政策上,要坚持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相融;在资金使用上,要尽量调动民间资本投入的积极性等。二是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就业是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急需加快建设促进就业的法律体系。要抓紧出台《促进就业法》,为促进就业奠定法律基础;要认真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用加快发展的办法促进就业;要完善《劳动法》,稳定劳动就业关系,尽量避免或减少失业下岗人数;要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等。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成为促进就业的责任主体;把就业指标与GDp、财政等经济指标一并列入各项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列入干部政绩的重要考核内容;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就业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企业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努力扩大就业的工作格局。四是要出台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出台支持促进就业的具体办法,让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企业受益,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人员提供政策支持等;要制定统筹城乡就业的有力措施,促进协调发展。扩大就业岗位是关键广开就业门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是促进就业的治本之策。一是现有企业,要通过做大做强自身,以减缓职工下岗失业的势头,并增强吸纳新劳动力的能力。据现有数据表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为:重工业400个,轻工业700个。二是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其发展经济和吸纳劳动力的重要作用。自贡市作为国有企业独大的老工业城市,近三年改造后,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由28.5%上升到49.5%,就业人员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由15%上升到25.7%,说明发展非公经济是促进“双增长”的明智选择。三是中小企业成为推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1999年,美国2/3的就业岗位是由小企业创造的,德国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68%。2001年,我国工业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5%。按最低计算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具有40户中小企业/千人的水平,而我国只有6.4户/千人的水平,按此发展,那么,我国就会产生5000万个中小企业,提供4.5亿多个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就业空间狭小的局面,因此,我国应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推动“双增长”的基本国策,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以开创广阔的就业天地。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该产业具有投入小、见效快、吸纳就业多的特点。我市下岗失业人员在第三产业实现再就业占75.5%,城镇失业人员在第三产业实现就业占59.3%。据统计,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0%的水平,如果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700万个就业岗位。五是大力探索发展社区服务,构建社区就业广阔平台。社区就业潜力大,发达国家社区就业份额为20%—30%,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12%—18%,而我国只有3.9%,如果提高到12%,就大约可增加2000万个就业机会,因此,社区就业要成为扩大就业的突破口。六是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允许区域间流动性竞争就业。从我市目前来看,劳务输出达52万人,年收入达24亿元。加强就业培训是催化要把加强就业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催化剂。紧扣就业这项“民意、民心、民生”工程,落实“抓培训促就业”的思路。主要实施:一是强化政府培训引导,落实好“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实施好“再就业培训合作计划”、“创业培训计划”。创造良好就业培训环境。二是加大培训投入力度。增加财政投入,解决好就业培训资金乏力问题。三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大力开展职业教育,要针对“4050”大龄下岗职工、女职工、技能低的下岗职工等进行适应性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四是建立培训基地,构建就业培训网络,形成以就业训练为主、再就业培训基地为补充、其他培训力量参加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模式。目前我市已建成10个劳务输出培训中心及6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以长短结合方式重点开展择业观念、面试技巧,打工技能以及普通话、粤语、英语等基础知识,以提高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五是启动创业培训计划,实现培训、创业技能、小额贷款配套的培训扶持一条龙服务。提供就业服务是桥梁架起就业服务桥梁,是人民政府的责任,也是市场化中介服务的需要。一是要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起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使就业服务“横到边,纵到底”,建立市
第四篇:追求就业最大化
追求就业最大化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微观经济的重要目标;追求就业最大化,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两者是矛盾的,但又必须统一于发展之中。当中国经济出现可喜增长势头,就业问题又十分尖锐地凸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迫切需要国家努力推进就业最大化,促进经济与就业双增长。
推进就业政策是导向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经济的高增长,未必就会带来高就业。就业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符合实际的创造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在当代,发达国家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就业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以求经济与就业双增长。我国做为经济不够发达、人口众多的国家,也必须树立“双增长”新理念,适时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应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方针;在产业政策上,要坚持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相融;在资金使用上,要尽量调动民间资本投入的积极性等。二是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就业是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急需加快建设促进就业的法律体系。要抓紧出台《促进就业法》,为促进就业奠定法律基础;要认真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用加快发展的办法促进就业;要完善《劳动法》,稳定劳动就业关系,尽量避免或减少失业下岗人数;要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等。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成为促进就业的责任主体;把就业指标与GDp、财政等经济指标一并列入各项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列入干部政绩的重要考核内容;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就业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企业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努力扩大就业的工作格局。四是要出台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出台支持促进就业的具体办法,让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企业受益,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人员提供政策支持等;要制定统筹城乡就业的有力措施,促进协调发展。扩大就业岗位是关键加强就业培训是催化要把加强就业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催化剂。紧扣就业这项“民意、民心、民生”工程,落实“抓培训促就业”的思路。主要实施:一是强化政府培训引导,落实好“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实施好“再就业培训合作计划”、“创业培训计划”。创造良好就业培训环境。二是加大培训投入力度。增加财政投入,解决好就业培训资金乏力问题。三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大力开展职业教育,要针对“4050”大龄下岗职工、女职工、技能低的下岗职工等进行适应性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四是建立培训基地,构建就业培训网络,形成以就业训练为主、再就业培训基地为补充、其他培训力量参加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模式。目前我市已建成10个劳务输出培训中心及6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以长短结合方式重点开展择业观念、面试技巧,打工技能以及普通话、粤语、英语等基础知识,以提高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五是启动创业培训计划,实现培训、创业技能、小额贷款配套的培训扶持一条龙服务。
提供就业服务是桥梁>>>>追求就业最大化责任编辑:飞雪阅读:人次
第五篇:如何实现铁路物资管理效益最大化
如何实现铁路物资管理效益最大化
整合资源优势创新管理模式努力实现铁路物资管理效益最大化
摘要:介绍了上海铁路分局对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模式的创新:由分局物资供应段对分局各单位所需物资集中采购、集中储备、集中供应。认为这种物资资源整合改革优化了分局物资资源配置及储备分布,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铁路物资管理
2002年,上海铁路分局在改革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其主要内容,就是将全分局各机、辆、工、电单位原设置的物资供应机构(材料科)及其仓库、场地、运输设备等集中归属分局物资供应段,由其对各单位所需物资实行集中采购、集中储备、集中供应。此举旨在优化分局物资资源配置及储备分布,形成分局范围内区域化、专业化的物资供应体系,最终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分局整体资源优势、有效控制物资成本、降低铁路运输物耗的目的。至2002年11月底,分局11个主要运营单位物资采购供应全部实现归并整合,并显示了初步成效。
1物资资源整合改革的动因
1.1努力消除企业内部物资供应管理弊端
物资整合改革实施前,分局有11个主要用料运营单位和30余个纳入物资管理的基层单位,其物资管理方式沿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组织结构和操作上呈现分散、零乱、重复和各自为政的特 点。如需求资源分散不能形成有效统一的市场;多头采购失去竞价优势;进货渠道混乱产生质量失控;供应环节增加、物资内部停留时间较长影响资金有效利用;仓储设施重复投资、库存储备过多,以及人员重复配置,使资金成本偏高;缺乏专业管理,产生管理漏洞等。这一现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分局物资优势的形成和发挥,更造成物资在流程中的浪费,影响了分局经营效益的提高。如果说,现行的铁路运输企业物资供应的产生在当年有其合理的一面的话,那么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完善,铁路物资整合改革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分局实施物资供应整合改革就是要将市场经济活动的要求引入物资资源的配置运用中来,建立新的物资采购供应模式,从而强化物资管理,净化采购渠道,规范采购行为,充分发挥物资资源优势,保证及时、有效的生产物资供应,更好地为铁路运输生产服务。
1.2积极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供应模式
从业内发展趋势看,物流配送已成为物资供应的发展方向,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实现企业物资“集中招标采购、科学布点库存,及时配送服务于现场”。相形之下,铁路企业内部物资供应还普遍具有分散、重复及壁垒、割据的采购供应储备的传统管理色彩,精细管理与集约管理的意识还相当薄弱。况且现代企业内部的物流整合,作为现代物流管理在企业内部的表现形式,由于实施集中招标采购,企业可以明显降低采购价格,节约资金;集中、合理地进行物资储备,可减少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同时还可以节约人力和仓储设施;集中使用采购资金,可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分局推进物资资源整合改革,就是借鉴现代物流业先进管理方法,对分局内部的物资流通按照追求整体效
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重新组合,节约物流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分局市场竞争力。
1.3积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华东地区区域经济繁荣,物资供应也大大丰富,生产资料中除极个别品名资源较紧,仍由国家直接控制、调配以外,绝大多数物资供大于求,形成买方市场。铁路消耗物资品种多、数量大,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的供货商之间为争夺铁路物资消费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供应渠道的多元化,必然产生质量、价格、服务的差别。如果各站段仍以原有的各自为政的传统方式维持物资供销关系,以各自的审视角度挑选供货商,就难以优化分局采购资源的配置和争取效益最大化。分局通过物资资源整合,组织集中采购,广泛收集供货商信息,建立供货商档案,在进行价格、质量比选基础上,从中不断择优进料单位,确保物资采购资源配置的优化,就能从市场竞争中得益。
2物资资源整合改革的基本做法
分局物资资源整合改革的主要方式,是实行用料单位的物资管理职能、管理人员、设施设备、运作资金的布局调整。具体做法是实行“四个划转”。
一是管理职能的划转。所有站段的物资采购、供应职能全部划归分局物资供应段,由物资供应段全面承担对各站段物资供应的职能,各站段不再自行采购。物资供应段发挥其专业人员多、仓储运输设施齐、物资信息灵的优势,搞好全分局的物资供应;日常生产中根据用料单位的物资需求情况,保质、保量、及时地将物资供应到站段的工作点,并提供“门到门”的“一条龙”服务。
二是运作资金的划转。所有站段拥有的采购资金划转分局物资供应段,实行集中统一使用。物资供应段与用料单位发生的料款,由分局财务分处进行内部统一划拨。因特殊情况发生的采购活动,通过物资供应段结算。为建立科学的材料核算体系,物资供应段在分局范围内实行内部统一供应价,并由分局财务分处制定具体操作方案。
三是专用设施的划转。部分站段的库房、料棚、场地等仓储设施、办公用房、为物资储运服务的装卸运输设备及工具等,不论是固定资产还是低值易耗品,均无偿移交物资供应段,成为物资供应段派驻各站段的现场网点仓库,履行及时传递需求信息、保证供应、保管物资的职能。网点仓库受物资供应段和所在站段双重领导。为确保站段运营生产对物资的紧急需要,站段长有权指挥网点仓库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急用、关键物资。
四是专业人员的划转。所有站段材料部门从事物资供应的定编相关人员划转物资供应段,包括材料主管和采购、管库人员以及划拨装卸设备的操作人员。针对部分站段材料部门功能综合性较强,除物资供应以外还承担其他功能的具体情况,实施操作中仅划归与物资供应有关的人员。
为确保以上改革措施能真正实施到位,分局从四个方面采取工作措施。
思想领先,认识统一。分局物资整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局部利益重新调整,部分干部职工想不通在所难免。分局从改革之初就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步实施。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整合改革的意义。举办物资整合改革学习班,对改革内容、性质、特点、效益、难点、措施等作系统讲解,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全局意识和整体观念,在大局下行动。由于分局各部门、单位对整合改革认识统一,在物资整合过程中认真执行“维护分局整体利益,兼顾站段局部利益”的改革要求,切实抓好移交协议
签订、职能交接、设备人员划转、资金转拨等各项工作,使整合改革顺利推进。
点面结合,分步推进。分局确定了“坚定不移,稳步推进,谨慎操作,确保成功”的工作原则,并分为“充分调研,试点总结,全面推广”三步推进。先于2001年10月启动调研工作,对外走访上海宝钢企业,汲取先进的改革经验,开阔操作思路。对内精心选择试点单位,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生产布局和用料特点,进行认真分析筛选,最终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南翔机务段、上海电务段为首批整合改革试点单位。加强整合试点方案的调研和编制,在确定方案前进行反复磋商研讨和综合比选。试点过程中强化实施情况的跟踪反馈和同步分析,不断完善实施方案。加强改革试点情况的总结,组织进行专题研讨,为全面推广积累了经验。由于改革方案较为细致和工作推进的稳妥,分局物资整合改革得以迅速在主要站段顺利实施。
动态督导,确保有序。针对各用料单位特点各异,实施改革中可能不断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实际,分局落实动态督导措施。一是定期协调。分局物资管理部门每周牵头召开一次由物资供应段和改革单位参加的协调会,主要解决供需双方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难点,协调界定双方工作接口。分局分管领导每两周召开一次推进会,重点解决政策运用问题。二是专业督导。物资管理部门作为主要协调和管理部门,对物资供应段进行全面指导,并督促相关单位抓好物资整合改革。运输、机务、工务、电务、车辆、装卸等专业部门加强物资供应的指导监督,及时提供物耗增减变化信息,以便组织货源、调整储备;并对物资进料渠道、质量和价格进行监督。人事、财务、计统等综合部门积极参与,对改革的实施运作加强指导督促。三是绩效评价。积极筹备,邀请有关专家对分局整合改革进展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确保整合改革工作平稳实施并取得实效。
健全制度,长效管理。为了完善整合改革后的物资管理制度,分局从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一是重新修订各整合单位物资管理制度。注重基础管理,抓好物资验收、物资节约、定额管理、班组核算等工作。
重点抓好物资需求计划的提报,加强生产一线班组的用料管理和储备管理,严格控制生产现场的物资存量,防止帐外物资形成“第二料库”。二是完善物资供应段内部的管理制度。着手建立采购方式选择与评估、供应商管理、质量价格控制和服务策略等具体办法,保证进料质量和价格成本有序可控。结合“三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业务人员交流机制,特别加强现场网点仓库的管理,以正确处理与所在站段的关系。三是建立供应服务评价制度。在分局范围内探讨成立联谊形式的物资管理协会组织,赋予非正式咨询、评议、监督职能,定期或不定期对分局物资供应服务进行评价,促进分局物资管理良性持续发展。
3物资资源整合改革的初步成效
一是避免了运输机具的重复投资。截至2002年10月,共有7个站段的17辆货运汽车随物资资源整合划归物资供应段。其中实际投入使用5辆,外调(借用)1辆,剩余暂无使用尚待报废。分局据此调整4辆货运汽车更新计划,节约投资30万元。
二是提高了仓储设施利用率。有4个站段的物资储存设施因储备资源归并,为其第二次利用创造了条件。其中上海机务段张庙仓库约630m,成为电机大修基地。上海工务段原来因仓储不足租用场地385m,现不再需要支付仓储费。上海电务段南翔仓库约680m、上海水电段匡巷仓库约1500m,提供了第二次整合开发的条件。
三是优化了资源配置。整合后,资源集中程度提高,形成数量优势,有利于加速招标采购。2002222
2年9、10月物资供应段已先后进行了普通塑料电线、桶(灌)装轻油和棉纱头(回丝)招标。普通电线平均中标价比第一次(同品牌)下降7.2%,棉纱头(回丝)投标价就比当时采购价下浮15%左右。轻油在批发价的基础上协商下浮。采购资金实现了分局财务集中管理,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四是启动了库存物资结构调整。整合后,铁路专用物资储存分布根据不同使用单位,在物资供应段本部仓库和网点仓库之间进行归并开始了试点,如:机车配件就近存储于两个机务段,电务器材存放于电务网点库。这有利于全库存的结构调整,逐步降低总量储备。
五是形成了采购渠道监督机制。整合后,采购主体趋于集中,物资供应段开始进行定点定向采购的探索。在经过市场调查基础上,通过对11家供应商的供应询价,2002年11月起对普通工具、五金和电料归并于3家主要供应商(试点期为6个月),供应价格普遍在原来基础上下浮了5%—10%。且采购价格和渠道通过分局局域网公开,接受用料单位监督,初步形成了物资采购渠道的相互制约机制。
4物资资源整合改革的主要体会
——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面对铁路传统物资管理方式存在的种种弊端,分局打破陈规,正视存在的问题,从创新企业管理方式的高度,提出全面实施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积极引导干部职工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角度正确认识物资整合改革。由于充分认清了推进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分局干部职工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自觉将思想观念的改变转化为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和行动上的大力支持,消除主观障碍,克服工作困难,为物资改革工作顺利推进铺平了道路。
——必须坚持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改革的持续动力。为加快推进改革,分局分别成立以分局长担纲的物资资源整合改革领导小组和以分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改革推进小组,具体指导、协调、推进改革工作。分局党委对改革工作给予极大的关心和支持,要求基层党组织配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分局纪委在开展纪检工作的同时,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摈弃狭隘的小团体观念,从维护分局整体利益出发,积极投入物资整合改革。各专业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管理职能,将物资整合改革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强化改革过程的指导和帮促。由于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确保了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必须依靠科学工作方法,为改革成功提供保证。为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分局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稳妥推进改革。认真分析整合改革的可行性,开展了为期长达数月的方案调研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分局扎实开展改革试点,检验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不断修改完善;组织开展改革情况总结和绩效评估,正确评价改革的有效性;加强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加强物资管理电子信息网络建设,强化物资供求信息的网上快速沟通,使新的管理模式下快速、及时的物资采购供应服务真正变为现实。分局还利用局域网公开物资采购价格和渠道,实行采购权和监督权分离,真正实现了物资采购单位与使用单位的相互监督和制约。科学的工作方法,为分局物资资源整合改革有序开展并取得成效提供了可靠保障。
作者:上海铁路局局长刘涟清 来源:《铁道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