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实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全县各级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其它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机关、窗口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下列行为,实行责任追究。
(一)在行政执法、司法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假公济私、野蛮执法的;
2、履行审判、裁决、处罚、调处等职能过程中显失公正,甚至徇私枉法,构成错案的;
3、偏袒、保护社会邪恶、黑势力的;
4、违反规定查扣、处罚车辆的;
5、滥用权力,干扰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
6、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行政强制措施,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7、擅自使用、损毁或保管不当被扣押的财物,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8、将政府职能转让给社会中介机构或其它单位,进行有偿服务的;
9、违反规定实施行政处罚,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的;
10、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或无法律和事实依据实施行政处罚的;
11、对投资者的投诉,不及时处理的;
12、在履行法定职责时,有其它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在办理行政审批、登记事项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擅自设置行政审批、登记项目或将登记备案变为审批的;
2、继续执行已经废止或撤销的行政审批、登记的;
3、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审批、登记等事项,审批单位拖延不办的;
4、在办理行政审批、登记、年检、认证、裁决等事项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
(三)在执行行政事业收费事项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或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的;
2、继续对已经废止的收费项目进行收费的;
3、将应由服务对象自愿接受的咨询、检测、信息等服务变为强制性服务并收取费用的;
4、以召开会议、培训、考察、检查评比、学会、协会、研究会等为名,强制服务对象参加并收取费用的;
5、经过中介组织向服务对象乱收费的;
6、收费时不开具合法凭据或不使用法定部门制发的专用票据,不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的。
(四)在公务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工作不负责任,擅离职守,造成贻误工作或损失后果的;
2、工作中遇事推诿、扯皮、消极怠工、服务态度差的;
3、接受服务对象钱物、代币购物券,或吃、拿、卡、要、敲诈勒索的;
4、接受服务对象安排的旅游、玩乐等活动的;
5、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宴请的;
6、向服务对象摊派、索要赞助或无偿占用其财物的;
7、对企业实行强买强卖、强行承包工程、推销产品的;
8、向企业索要“保护费”的;
9、强行向服务对象拉广告,违反规定摊派订购书报刊物、音像制品的;
10、强制服务对象接受不必要的指定服务,从中牟利的;
11、违反规定要求服务对象报销各种费用的;
12、对各种聚众阻工、向企业或客商敲诈勒索等行为采取放纵态度或制止不力的。
(五)有其它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的。
第四条 问责方式
(一)领导干部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行为的,采取下列方式追究责任:
1、作出书面检查;
2、责令限期整改;
3、通报批评;
4、诫勉谈话;
5、调整工作岗位;
6、停职检查;
7、给予行政处分;
8、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二)工作人员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行为的,采取以下方式追究责任:
1、作出书面检查;
2、取消当年评选先、优、模资格;
3、通报批评;
4、扣发奖金;
5、调整工作岗位;
6、给予行政处分;
7、辞退;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三)造成严重后果的,或是管辖范围内一年内投诉达五次以上并查证属实的,对责任人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
以上行政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合并使用。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理:
1、主动承认错误,并立即纠正违规违纪行为的;
2、主动挽回影响或损失,并及时向服务对象检讨的;
3、检举他人的问题,经查证属实的;
4、有其它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理情节的。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或加重处理:
1、个人年度内被投诉达二次以上,并查证属实的;
2、同时犯有本暂行规定第三条
(一)至
(五)款所列两种以上行为的;
3、认错态度差的;
4、对检举人、证人及管理相对人打击报复的;
5、有其它从重或加重处理情节的。
第七条 领导干部及其工作人员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行为的,由县纪委、监察局提出处理意见,由县委、县人民政府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本暂行规定作出处理;涉嫌违反政纪,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由监察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涉嫌违反党纪的,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条 本暂行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实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实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全县各级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其它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机关、窗口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下列行为,实行责任追究。
(一)在行政执法、司法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假公济私、野蛮执法的;
2、履行审判、裁决、处罚、调处等职能过程中显失公正,甚至徇私枉法,构成错案的;
3、偏袒、保护社会邪恶、黑势力的;
4、违反规定查扣、处罚车辆的;
5、滥用权力,干扰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
6、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行政强制措施,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7、擅自使用、损毁或保管不当被扣押的财物,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8、将政府职能转让给社会中介机构或其它单位,进行有偿服务的;
9、违反规定实施行政处罚,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的;
10、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或无法律和事实依据实施行政处罚的;
11、对投资者的投诉,不及时处理的;
12、在履行法定职责时,有其它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在办理行政审批、登记事项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擅自设置行政审批、登记项目或将登记备案变为审批的;
2、继续执行已经废止或撤销的行政审批、登记的;
3、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审批、登记等事项,审批单位拖延不办的;
4、在办理行政审批、登记、年检、认证、裁决等事项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管理制度《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实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三)在执行行政事业收费事项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或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的;
2、继续对已经废止的收费项目进行收费的;
3、将应由服务对象自愿接受的咨询、检测、信息等服务变为强制性服务并收取费用的;
4、以召开会议、培训、考察、检查评比、学会、协会、研究会等为名,强制服务对象参加并收取费用的;
5、经过中介组织向服务对象乱收费的;
6、收费时不开具合法凭据或不使用法定部门制发的专用票据,不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的。
(四)在公务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工作不负责任,擅离职守,造成贻误工作或损失后果的;
2、工作中遇事推诿、扯皮、消极怠工、服务态度差的;
3、接受服务对象钱物、代币购物券,或吃、拿、卡、要、敲诈勒索的;
4、接受服务对象安排的旅游、玩乐等活动的;
5、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宴请的;
6、向服务对象摊派、索要赞助或无偿占用其财物的;
7、对企业实行强买强卖、强行承包工程、推销产品的;
8、向企业索要“保护费”的;
9、强行向服务对象拉广告,违反规定摊派订购书报刊物、音像制品的;
10、强制服务对象接受不必要的指定服务,从中牟利的;
11、违反规定要求服务对象报销各种费用的;
12、对各种聚众阻工、向企业或客商敲诈勒索等行为采取放纵态度或制止不力的。
(五)有其它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的。
第四条
问责方式
(一)领导干部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行为的,采取下列方式追究责任:
1、作出书面检查;
2、责令限期整改;
3、通报批评;
4、诫勉谈话;
5、调整工作岗位;
6、停职检查;
第三篇: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实施情况汇报
XXX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实施情况汇报
(2012年8月7日)
自2006年1月1日《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纪律责任追究暂行规定》(鄂发„2005‟21号)(简称:暂行规定)文件颁布实施以来,我局把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行政行为作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抓手,明确思想共识,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严格执行《暂行规定》有效推进了全市系统行政作风大转变、行政效能大提升。现就我局贯彻实施《暂行规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暂行规定》实施以来,XXX局党组高度重视,反复强调行政纪律,并制定准则规范,以制度约束言行,用言行提升形象,切实履行质监部门服务发展、服务企业的工作重心,在政风、行风、党纪、效能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提高。
(一)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为保证《暂行规定》在我局的全面实施,促推该项工作的贯彻落实,我局成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监察室与人事科之间的信息沟通、协调配合、督办落实机制,为贯彻落实《暂行规定》,扎实推进服务承诺、转 变服务观念、规范服务行为提供了组织保障。
1、召开会议。自鄂发„2005‟21号文件颁布,XXX局迅速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传达到全市系统各单位,以“一个中心”、“三个贴近”、“三个善待”和“三个首先”的指导思想为基准,全力践行《暂行规定》的纪律要求,并在全局大会上进行学习解读和部署。全市系统各单位积极响应,纷纷采取开展专题学习研究、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配发文件单行本、组织知识测试和充分利用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全面领会《暂行规定》的精神实质,深入理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准确把握“一把手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专班认真落实,全体干部参与”的责任原则,统一干部职工思想,为扎实执行《暂行规定》奠定了思想基础。局党组多次在会议上提出:要时刻保持权力上的敬畏感、本领上的恐慌感、工作上的责任感感、纪律上的警惕感、事业上的紧迫感,用全市质监系统的履职尽责,促孝感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效快速。
2、以案说法。XXX局结合《暂行规定》的宣传实施情况,深入开展“一月一考”、“周末大讲堂”等活动,并在全市系统内组织开展了专题辅导会,用“以案件说法规”的形式,说典型、讲实例,以发生在身边的实际案例解读《暂行规定》的内容条款,直观的讲解了《暂行规定》的条款法规,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职工的警惕性,提升了遵守法规的自觉性。
(二)建章立制,规范机制
根据《暂行规定》的要求,我局逐步建立起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优化发展环境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了行为监管机制,先后下发了《XXX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七不准”及违规处理暂行规定》、《关于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XXX质监系统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方案》、《XXX质监系统关于进一步规范会议(培训班)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入开展“三查”、“三走访”进一步规范各种行政行为的通知》、《关于全力支持服务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六项举措》、《关于明确服务三大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纪律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同时,全市系统每年初推行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和《工作目标责任书》,全面健全规章制度,全力改进行政作风,明确中心工作,对各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失职渎职,违反《暂行规定》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言行、事件给予严肃通报处分,追究责任人,全力推行“以制度规范言行”的工作准则,为《暂行规定》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数措并举,狠抓落实
为促进《暂行规定》的全面贯彻执行,XXX局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狠抓各项条款落实,对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采取重点督查、专项督查和群众监 督、企业评议相结合的督查形式促进工作落实。
1、出台“二十条”便利举措。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的重大决策,在广泛学习和深刻领会的基础上,我局以孝质监发﹝2005﹞2号文件的形式,迅速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的“二十条”硬措施(行政执法“五不罚”、服务企业“五免费”、监督管理“五不查”、政务公开“五告知”),同时还作出了有关培训办班、咨询服务、涉企案件办理、首问负责制等相关规定,特别在规定管理、理顺职能、强化为为企业服务,避免市、区两级重复管理、多头收费等方面采取了些硬措施,对市、区两级裁减执质管理人员56人,技术检测项目合并建设。
2、开展主题活动。为切实推进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贯彻执行“质量兴市“战略,我局在全市系统内先后开展了“我为优化发展环境办实事好事”竞赛活动、“服务三大工程建设”、“五查五看”、“一企一策”、“治庸问责”、“创先争优”、“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万人评窗口”、“纠风正纪促跨越”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紧紧围绕优化发展环境的中心工作理念,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工作方针为统领,以细化责任,强化监管,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为方针,提高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加强责任意识,全力践行《暂行规定》。
3、深化行政改革。一是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缩短审批 时间,对18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时限提速率达到60%以上。二是减少行政许可事项,将过去各单位各科室负责的所有行政许可事项统一归并到行政许可分局,将过去8个行政许可单位减少到1个,将过去行政许可事项40项减少到18项。三是推行许可事项代办制度,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指定专人全程代办完成,实现全程一站式服务。四是实行“三集中三到位”。通过实施行政审批改革,有效约束和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做到了“办事有程序、操作有原则”,既防止了行政权力的消极无为,又限制了行政权力的恣意妄为,从机制和管理上切断了权力的干预,极大地减少了权力寻租可能,促进了行政权力依法依规运行,提高了源头预防腐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深入开展“三查”、“三走访”活动。作为深入推进治庸问责,切实规范行政行为,从根本上转变全市系统政风行风,树立良好质监形象的有力举措,我局坚持每月开展“三查”、“三走访”活动,使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今年以来,XXX局先后对4家直属单位科室及3家县市单位的证书、案卷、报告进行了抽查,共发现问题72个,其中,10个证书类问题,19个案卷类问题,8个报告类问题。通过上半年“三查”活动,共发现7个技术机构共性问题,4个技术机构个性问题,5个特种设备管理问题,形成5份“三查”情况通报,7份整改报告。并对检查结果仔细分析成因,严格整改 考核,强化责任追究,为从源头上排查隐患,推进政风行风建设,落实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数据依据,为大力提升政风行风指明了方向。
(四)严格执纪,讲求实效
为确保《暂行规定》的有效施行,XXX局狠抓督查,以严格纪律、强化检查、提高能力为目标,要求全市系统各级领导班子不断提升行政能力,提高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在服务经济发展中不断规范自身行为,敢于动真碰硬,敢于迎难而上,将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促推跨越式发展的中心决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抓典型,竖“警示牌”。我局在践行《暂行规定》的过程中,以表彰先进、通报典型的办法,狠抓警示宣传,通过对应城局在行政执法期间,接受企业宴请的5名人员给予系统内严肃通报批评,并处以每人100元经济处罚,补偿企业损失等典型案例,为全市系统干部职工竖立了一张“警示牌”。
2、动真格,竖“警告牌”。我局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为抓手,严格进行责任追究,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为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动真格。我局成立专项检查组,在全市系统内对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开展集中查处行动,共通报处理30人,通报批评3个单位,调离岗位14人,局面检查27人,暂扣执法证27人,经济处 罚2.3万元,在全市系统内形成了极大的震动,竖起了一张行政作为遵纪、守纪的“警告牌”。
3、严要求,竖“教育牌”。我局坚持以教育宣传为举措,狠抓干部职工思想,着力推行学习触动思想、思想自律行为的教育理念,促进政风行风大转变。一是强化《质量技术监督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综合管理水平、行政执法水平和检验检测水平。二是坚决贯彻“六条禁令”(严禁酒后执法和工作日中午饮酒,严禁赌博和利用抹牌敛财,严禁接受工作对象及其亲友的钱物及消费活动,严禁私自与行政相对人联系和替行政相对人说情,严禁擅自变更行政处罚决定,严禁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报告);杜绝五乱行为(乱收费、乱罚款、乱办理、乱发证、乱评比);在机关倡导“三办作风”(由我来办不推诿,现在就办不拖拉,办就办好不马虎);三是狠抓学习。坚持开展“学习月”、“读书年”、“春训”等活动,并先后举办了《质量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行政诉讼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培训班,针对行政执法人员常用法规的“一月一考”活动。通过学习培训不断规范了自身行为,今年以来,全市系统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 千多起,未发生一起错案。
二、主要成效
我局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以 明确的思想为指导,以过硬的措施为抓手,注重为企业、群众办实事好事,切实遵行《暂行规定》中的条款法规,有力促进了全市系统干部职工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服务到位,有力推动了省、市一系列“质量振兴”决策和不是的贯彻落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全市系统形象提升效果显著。
一是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实施《暂行规定》六年多来,通过教育宣传、以案说法、主题活动等一系列有力举措,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必须以实际行动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做到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扎实践行承诺、落实政策,机关作风明显扎实,服务态度明显改变,有力的促进了孝感经济发展软环境改善。
二是工作言行得到进一步规范。《暂行规定》实施后,我局坚持贯彻以制度规范言行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章,在领导干部职工中树立了一面高大的警示墙,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明显提升,执行力明显增强。打听抱怨的少了,埋头干事的多了;推诿塞责的少了,主动服务的多了;全市系统言行政风得到了极大的规范。
三是社会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市委办公室在专报市委常委、副市长阅看的《湖北孝感重要信息》中,以《市质监局扎实抓好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为题专门介绍了我们的做法;XXX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简报》第三期,以《市质 监局成立七个专班全面推进环境建设各项任务》为题介绍了我局落实《XXX2005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的作法。在党组成员分头走访80多家企业时,企业也对我们优化发展环境的做法表示感谢和欢迎。
三、存在问题
《暂行规定》的出台,严格了行政行为,从制度上规范了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行政管理当中可能出现的行为风险,为保持政风廉洁、作风纯洁确立了法规上的保障,有效提升了全市系统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暂行规定》在近六年的施行过程中,对照本系统实际职能,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在履行监督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施行《暂行规定》中,特别是县市区质监局实行监督监管职权时,因对其中法律条款的顾忌,多有缩手缩脚,不敢监督、害怕管理的问题发生。一方面,由于质监部门的职能决定,要求全市系统必须对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各项工作实行强有力的监管、处罚,以杜绝影响社会公众健康安全的恶性事件发生;另一方面要服务企业、方便企业、减轻企业负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遵守《暂行规定》条款,导致了对企业的一些行为不敢监管、害怕查处的现象。
(二)在履行行政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暂行规定》从多个方面规定了行政行为的准则,严格了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等工作制度,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地方保护主义的依据,在行政执法中,质监部门,特别是各县市区的执法部门,常常受到《暂行规定》的条款约束,导致执法有顾虑、监管有难度的情况时有发生,让极个别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使用劣质原材料、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工厂钻到漏洞,继续生产,不仅产生了安全隐患,也滋生了地方保护。
四、意见建议
1、加强教育,预防为主。虽然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但这个规定主要涉及损害经济发展的事后惩处,属于“事后诸葛亮”。作为质量监管部门,还是要立足于教育在前、防范在先,对领导干部要加强经常性的学习宣传,要加强对服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巡视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暂行规定》的“警示牌”、“高压线”作用,切实增强各级干部遵守规定的自觉性,防患于未然。
2、总结经验,强化意识。《暂行规定》已经施行6年多,应及时总结规定实施以来的工作实践和经验,深入研究质监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推进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在推行《暂行规定》的同时,不断强化四个意识: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将审批程序透明化、即时办理化。二是强化监督意识。鼓励并受理一切有正义感的公民和单位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三是强化角色意识。不当旁观者,要当建设者,当改善和维护发展环境的“助推器”。
3、细化规则,完善配套。虽然《暂行规定》明确界定了11大类责任主体和61种应当追究责任的主要情形,但在追究责任的方式上则比较模糊、比较宽泛和抽象,在具体实践中操作性不强,也容易造成各地在追究方式上标准不
一、处罚尺度宽严不一等问题。因此,最好出台和《暂行规定》相配套的有关细则,使《暂行规定》的条文与规则从体制与机制上能够给予保障,使之更具合理性、操作性、实效性。
4、狠抓落实,有规必守。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的执行,要将有关执行情况在党内和社会公开,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监督、参与监督、支持监督,真正做到有章必依、执行必严、违规必究。
第四篇:河南省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
河南省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
(试行)
2007-07-31 08:28:28
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关于 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通知
(豫办〔2006〕13号)
各省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直机关各单位,省管各企业和高等院校,各人民团体: 《河南省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6年4月21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公务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害,应当依照本办法追究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具有行政管理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和具有公共事务管理服务职能的其他单位、人民团体及其工作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 损害行为
第三条 违反对外开放政策及改善投资环境的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一)因故意或者过失使中央和省关于对外开放的政策及改善投资环境的规定不能得到贯彻落实的;(二)继续适用中央和我省已经宣布废止的法规性文件,或者继续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中已经宣布删除、修改的条款的;(三)制定与中央和我省关于改善投资环境规定相违背的政策,或者作出不切实际的各种承诺,造成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受到损害和不良影响的(四)以采取不平等措施甚至歧视性待遇等方式,限制或者排斥外地投资者在本地投资开发建设的;(五)以承诺各种优惠条件吸引投资者,但投资者投资以后的优惠政策不兑现、不落实,甚至“吃、拿、卡、要”等严重失信和损害形象的;(六)其他违反对外开放政策及改善投资环境规定的。
第四条 违反减轻企业负担的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一)无法律、法规依据或者不按法定的职责、权限、程序和方式对企业、工商户实施检查的,或者以检查为名“吃、拿、卡、要”的,或者滥用职权限制被检查对象合法经营的,或者接受被检查对象礼品、礼金或者宴请、娱乐等活动的,或者利用检查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二)违反企业意愿,以广告、认购及其他形式直接或者变相向企业强买强卖产品,以共建、协商等形式向企业收取各种名义的资费,或者强制企业出资参加各种评比、研讨、培训等活动及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三)将法定的无偿服务变为有偿服务向企业收取咨询、信息、检测等各种资费,或者实施法定有偿服务项目时只收费不服务或只提供部分服务的;(四)以各种名义向企业摊派财物,报销各种费用,或者长期无偿占用或变相占用企业财产、物品的;(五)违反规定在行业组织、中介机构中兼职取酬,或者利用职权为企业指定、介绍有偿中介服务的;(六)对涉及企业合法的减、免、缓、退等行政征收优惠政策不落实,或者附加条件索取好处才落实的;(七)其他违反规定加重企业负担的。
第五条 违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一)对管辖范围内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不力,对损害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失察或者放任自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流于形式,致使当地的市场经济秩序出现严重混乱或者存在严重隐患的;(二)对危害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盗窃、哄抢、强买强卖、强装强卸、欺行霸市、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打击、惩处不力的;(三)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税骗税、走私贩私等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违纪人员相互勾结,包庇、纵容、协从其违法违纪行为,或者为其充当保护伞的;(四)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发现的非管辖违法违纪行为不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通报、移交,超越职能以罚代管、以罚代刑的;(五)利用职权或者垄断地位,强买强卖、强制有偿服务、强制垄断经营,妨碍公平竞争,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六)违反规定在本行政区域内设立行政壁垒,或者在本行政区域边界、道路、车站、码头、市场设置关卡,阻碍外地产品进入或者本地产品运出的;(七)征用国有土地补偿资金不到位,或者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特许经营权出让及政府采购等事务中,应当进行招标、拍卖、进场交易而未进行或者未按规定的方式、程序进行以及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八)其他违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规定的。
第六条 违反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的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一)继续执行已经取消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项目,擅自增设新的项目,或者擅自在保留项目内增加审批环节的;(二)不按规定公开行政审批项目、依据和收费标准,不依法公示行政许可条件、程序、时限和结果的;(三)对符合法定条件,应当由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和其他应予审批的事项,无正当理由拒不办理或者不按承诺时限办理,或者对许可对象提出的正当要求、意见建议置之不理的;(四)不履行法定告知义务,不告知不予受理、审批的具体理由,或者首问不一次性告知符合法定要求的申请材料全部内容,影响许可对象知情权的;
(五)在办理行政审批和其他有关手续过程中,借机强制服务对象接受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前置有偿培训、检查检测(验)、勘验鉴定、评估评价,或者强行推销物品、搭车收费以及谋取其他好处的;(六)已经明令取消收费的行政审批事项继续实施收费,或者实施法定审批收费应当提供服务而不提供服务或只提供部分服务的;(七)应当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办理的行政审批及收费事项拒不纳入,或者虽然纳入但行政审批的主要程序、环节不按规定在中心(大厅)办理的;(八)违反规定委托或者默许其他组织代行行政审批管理权的;(九)不依法履行行政审批监管职责或者监管不力的;(十)其他违反行政审批规定,贻误审批管理或者损害服务对象合法权益的。
第七条 违反行政执法的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一)无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或者法定依据,实施行政执法,或者没有取得执法证件以及没有按规定出示证件的;(二)违反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实施行政执法的;(三)实施行政执法,因故意或者过失损害行政执法对象合法权益的;(四)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将收缴的财物据为己有的;(五)委托执法中,对受委托者执法行为疏于管理、失于监管,或者与受委托者建立利益关系,指使、暗示、纵容、协从受委托者滥施执法权的;(六)实施行政检查,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七)实施行政征收,擅自改变征收范围、标准,不开具合法票据,或者只征收不服务、少服务的;(八)实施行政处罚,不履行有关处罚审批手续,擅自改变处罚种类、幅度,不出具合法凭据或者开具合法票据,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当事人财物或者使用、丢失、损毁扣押财物,不依法组织听证,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下达或者变相下达处罚指标的;(九)行政征收、行政处罚收入不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的;(十)其他违反规定实施行政执法的。
第八条 违反新闻工作管理规定,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一)搞有偿新闻的;(二)以批评报道相要挟索要好处的;(三)强拉广告、赞助的;(四)搞虚假报道,报道严重失实,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后果的;(五)其他违反新闻工作管理规定,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
第九条 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不负责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一)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本地区、本单位出现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二)对上级交办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责任范围内的事项,拒不办理或者办理不力的;(三)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查而不结,或者借故拖延甚至纵容、包庇、支持的。
第三章 责任追究
第十条 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方式:(一)责令整改;(二)责(三)书面告诫、诫勉谈话;(四)通报批评;(五)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六)调整工作岗位、待岗、解聘、辞退;(七)停职、免职、责令辞职;(八)构成违法违纪的,依法依纪追究法律责任、纪律责任。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合并适用。
第十一条 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责任划分:
(一)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做出的决策、决定与法律、法规和上级规定相抵触,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由主要领导承担主要责任,参与决策的其他领导人员承担次要责任;(二)经领导人员批准做出的决策、决定与法律、法规和上级规定相抵触,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由领导人员承担主要责任,承办人员承担次要责任。但由于承办人员的故意行为致使领导人员决策失误的,由承办人员承担主要责任,领导人员承担次要责任;(三)由于工作人员的故意或者过失,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由工作人员承担责任。但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影响的,由工作人员承担主要责任,领导人员承担次要责任。
第十二条 具有本办法所列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一)拒不承认错误,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二)提供或者指使他人提供虚假证据,推卸、转嫁责任,干扰、阻止对其问题进行调查处理的;(三)同时具有本办法所列损害经济发展环境两种(含两种)以上行为的;(四)两次(含两次)以上被检举、控告查证属实的;(五)包庇同案人员,或者打击报复批评人、检举人、控告人、证人以及抵制其错误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的;(六)与违法违纪人员相互勾结,包庇、纵容、协从其违法违纪行为,或者为其充当保护伞的;令书面检查;(七)其他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理的。
第十三条 各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组织领导和监督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任务。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追究责任的,根据问题性质和管辖权限,由主管部门、任免机关或者纪检监察机关按规定权限及程序处理;特殊情况,上级机关可以直接做出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被追究的单位和个人,对处理有异议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提出复议或者申诉。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应当收缴或者责令退还;对所获得的非经济利益,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纠正。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中共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河南省监察厅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
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
为强化监督、规范管理、严肃纪律,保证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保障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适用范围和原则
本规定适用于全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和具有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外地驻招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本规定所称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行为,是指违反中央、省、烟台市、招远市等各级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及其他有关政策规定,在执行公务和社会服务活动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效率,贻误管理工作,或者损害管理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对我市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行为。
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实施责任追究,要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惩处和责任相适应、教育和惩处相结合的原则。被追究责任的过错责任人要主动采取补救措施,积极整改过错行为,避免或尽量减少不良后果和影响。
二、追究责任的行为范围
1、在实施行政许可管理过程中,对按规定应纳入市行政服务大厅集中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仍在原单位办理,或对已纳入并完全授权市行政服务大厅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仍实行“双轨制”办理的;擅自设定行政许可事项或对已依法取消的行政许可事项继续实施许可的;不按规定公开本部门行政许可事项依据、标准、条件、程序、时限、服务承诺事项的;擅自增加行政许可前置条件或环节的;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行政许可或未在法定期限、承诺期限内做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推诿扯皮或刁难行政许可申请人造成不良后果的;其他违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的行为;
2、在实施收费管理过程中,不按规定执行收费公示制,不公开本部门、本单位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而进行收费的;违反规定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的;对已废止的收费项目,继续实施收费的;不实施管理行为或不提供服务而收费的;利用职权或行业垄断地位强行服务收费、借年检之机搭车收费,或以保证金、抵押金、储蓄金、集资、赞助等形式变相收费的;擅自把职责范围内的无偿服务业务变为有偿服务并实施收费的;违反收费减免优惠政策的;或截留市委市政府给予项目、企业优惠政策和待遇的;以行政手段通过中介组织、协会、学会等向管理服务对象收费的;其他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收费行为;
3、在实施行政执法检查、处罚过程中,无法定依据或不按照法定依据实施执法检查、处罚的;违反法定程序进行执法检查、处罚的;违反规定对企业滥执法、滥检查、滥处罚,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对企业进行调帐检查,调帐时间超过规定期限的;借审批、执法、检查之机,刁难勒索项目单位和企业的,其他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执法检查、处罚行为;
4、在行政事务管理过程中,不执行或不正确执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挂牌和持证上岗制等工作制度,给管理服务对象造成不便或影响工作的;工作不负责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或态度恶劣、作风粗暴、故意刁难服务对象给项目、企业造成延误或损失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钱物、有价证券,参加管理服务对象提供的旅游或娱乐活动的;利用职权在项目单位、企业报销不属于项目单位、企业支出的费用,或利用职权索取、收受回扣的;利用职权强
制项目单位、企业购买商品,向项目单位安插人员,插手工程和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参与、组织或怂恿他人强买强卖、强包强建、强装强卸,对企业围门堵路或阻挠项目的建设、拆迁的;利用职权向项目单位、企业摊派钱物、借人、借款、借物、拉广告、违规推销报刊、杂志的;对管理服务对象有吃、拿、卡、要行为的;违反规定对管理服务对象进行考核、评比、达标、表彰,违背管理服务对象意愿组织参加会议、培训、学术研讨、参观考察和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其他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行政事务管理行为;
5、在推行政务公开中,未将政务公开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工作计划的;故意隐瞒重要信息,或未按规定内容、时限、程序进行政务公开,且未在限定时间内加以改正的;故意编造虚假信息,欺骗群众和上级组织,逃避监督的;违反政务公开管理规定,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矛盾激化,发生严重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事件及其他严重后果和影响的;其他违反政务公开规定的行为;
6、在行政收费和执法检查、处罚管理工作中,向基层下达或变相下达收费指标、罚没指标的;因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引发基层和群众集体访、越级访,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软环境造成影响的。
凡有上述行为之一的,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过错责任。
三、投诉案件的受理和查处
1、投诉受理的原则: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的投诉受理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市优化经济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受理全市范围内的投诉,各主管部门负责受理职责范围内的投诉。
2、投诉案件的查处:
(一)各部门、各单位自行受理的投诉案件,一般要在5个工作日处结;需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及案情复杂的,可上报市优化经济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查处理;
(二)市优化经济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受理的一般性投诉案件,可视情况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调查处理,各部门、各单位要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向市优化经济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结果。不能如期处理的,要说明理由和办理情况,并向市优化经济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延期申请,经批准后按期办理,但最多不能超过10个工作日。对较复杂的案件,由市优化经济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调查处理,原则上在10个工作日内处结,特殊情况可适当延期。对实名举报投诉的,要向投诉人反馈结果;
(三)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转办、交办的投诉案件推诿或拒不办理的,按规定给予承办部门和单位及责任人通报批评或追究其行政责任。
四、责任追究的实施
凡被投诉并经查证属本暂行规定中“追究责任的行为范围”所列行为之一的,直接责任人负直接责任,其所在科室负责人、单位分管领导、单位主要领导负主要领导责任或重要领导责任。“直接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领导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或者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次要领导责任。同时,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行为,根据其后果和影响大小,分为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三种,按照有关规定分别实施责任追究:
(一)对于情节较轻,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后果和影响较小的直接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待岗培训,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二)对于情节较重,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造成一定后果和影响的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效能告诫1次,责令换岗,考核定为基本称职;内被有效投诉2次或行政效能告诫2次的,考核定为不称职,予以降职。对科室负责人或单位分管领导给予通报批评,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三)对于情节严重,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直接责任人,考核定为不称职,予以降职,连续两年考核定为不称职,予以辞退;对科室负责人或单位分管领导行政效能告诫1次,考核定为基本称职;取消
单位的评先资格。损害后果和影响特别严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
(四)违反党纪政纪条规的,给予纪律处分,考核结果按有关规定执行;
(五)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六)行政执法案件被认定错案的,对有关人员的追究适用《招远市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办法》(招政办发[2006]74号)。以上各项,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对垂直管理的单位,按上述原则,由市委、市政府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对过错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以上处理的,责成被处理人员写出书面检查;给予书面效能告诫的,做出决定的部门和单位应与被告诫的对象进行诫勉谈话,并以《行政效能告诫书》的形式送达被告诫对象,责成被告诫人写出整改情况报告;给予待岗培训、责令换岗或辞职、予以辞退的,按照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由其主管部门进行处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按照纪律处分权限,由具有处分权的机关进行处理。处理决定存入本人档案,并同时报送组织人事部门和市优化经济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过错责任人有陈述权和申辩权。过错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本暂行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