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最终5篇)

时间:2019-05-13 14:1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县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县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我县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我县位于长江三角洲,与通、盐、泰三市交界,东临黄海,南望长江,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雄厚,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随着苏通大桥通车,洋口港的开工建设,**的交通优势又将进一步凸显。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县独特的交通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

1.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十五”期间,我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3%,比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幅度高2个百分点。2006年的服务业增加值是2000年的2.6倍、1995年的5.2倍、1990年的17.5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25.2%,提高到2006年的34.0%。

2.项目建设重点突破。过去三年,全县新建、在建投资100万元以上的经营性项目总数分别为136、172、197个,年平均增长20.3%。去年投资100万元以上的经营业性项目总数及5000万元以上大项目数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3.贡献份额稳步增长。服务业地税收入2001年为4805万元,占地税总收入的44.26%,2006年为21196万元,占地税总收入的比重上升到56.30%,为2001年的4.4倍。2006年服务业税收总收入达到38295万元,同比增长20.14%,占税收总收入的32.14%。

4.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八五”、“九五”、“十五”期未的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额分别为0.96亿元、3.57亿元、9.49亿元,2006年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额为14.97亿元,分别是“八五”、“九五”、“十五”期未的3.88倍、2.63倍和1.58倍。“十五”期间的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额年均增长速度为25.6%。

5、就业功能不断提升。我县“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未和2006年的就业人数分别为9.9万、11.8万、13.3万、16.4万和18万,分别占我县总就业人数的16.9%、20.0%、22.6%、25.8%和26.7%。

6、城乡消费逐步趋旺。到2006年底,我县拥有各类市场57个,其中农产品市场40个,消费品市场17个,全年市场成交额已达到83亿元,同比增长14.9%。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市场已达到10个。200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亿元,同比增长16.8%。

我县目前服务业发展成绩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服务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二是专业规划相对滞后。三是良性互动还未形成。四是集聚发展有待加快。五是统计口径不够规范。六是服务业人才匮乏。

二、我县服务业发展工作重点

1.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着力服务区域经济

一是完善物流建设规划,构筑物流发展平台。坚持“适度超前规划、政府扶持引导、企业投资运作”的原则,完善我县物流建设规划。重点规划和建设苏中国际物流中心、**工业园区储运中心和**新区仓储物流中心等七大物流中心。

二是积极整合现有资源,促进物流做大做强。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等形式推动传统的、零散的运输、仓储、货代、流通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并轨。鼓励和引导现代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向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是构建物流运输网络,提高物流营运能力。支持物流企业加快构建和完善以铁路、公路和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套的现代物流综合运输网络,确保满足各类货物的及时交易、转运、仓储、配送、零担快运和物流配套服务等多方面的需求。

2.加快培育外包市场,扩大外包服务需求

一是引导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培育服务外包市场。要逐步引导工业龙头企业进行主辅分离,分离生产与服务环节,通过撤销、出售、互换、外包等多种形式,不断将非核心业务剥离出去,使企业的大量业务归拢到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上,经营重点放在核心行业价值链上和自身优势最大的环节上。

二是实施有效招商促进方式,引进优质外包企业。积极吸引优质服务外包企业来海投资。突出引进软件外包、产品制造、it服务、客户服务、财务管理等领域的服务外包项目,以此来提升**服务外包企业的层次和规模。要通过引进优质服务外包企业,打造服务外包基地,实现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新突破。

三是积极采取各项政策措施,营造最佳发展环境。鼓励各电信运营商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增加宽带,优化数据流向,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高效、稳定、多元化的网络服务;利用服务外包专业平台,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加强企业间的业务合作和资源共享,形成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链。

3.加快提升商贸流通,促进消费市场繁荣

一是加快培育特色市场,确保不断发展壮大。精心培育中国苏通轻纺城、**批发王、金海岸国际博览城和奥

华国际装饰城等专业特色市场,潜心研究专业市场成长的规律,确保形成培育市场的工作机制,促进市场早开市、开好市;严格规范专业特色市场各自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确保各专业特色市场错位发展、功能互补。

二是优化商业网点布局,确保结构协调合理。以旧城改造为契机,坚持总量适度、结构合理,综合经营与专业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城区商业

网点布局。围绕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要求,继续推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构成连锁经营、商品配送、价格合理的为农服务流通网络。

三是加快发展新型业态,确保档次不断升级。依托县城中等城市框架的拉开,不断引入国内外大型知名连锁企业落户**。要着重抓好“文峰”、“农工商”等连锁经营企业连锁经营规模的扩张延伸,逐步实现商家经营模式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格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上购物,扩大利用现代流通模式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流通行业,加快流通业现代化步伐。

4、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再为江海文明增辉

一是积极组织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率。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改进节目传输方式,丰富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传播健康有益的文化。

二是抓好文化项目建设,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突出抓好苏中国际职业教育学院、**文化艺术中心、青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韩紫石故居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并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是大力提升职业教育,提高我县学生成才率。着力构建多元、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使我县逐步成为机械、机电、数控、服装、建筑、烹饪、商务、设计等各类中高级技工的输出基地。

5.加快开发旅游资源,打造**美景特色

一是加快旅游景点开发,为旅游业发展搭建平台。以旅游项目建设为载体,狠抓重点景区工程。重点开发建设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旅游区、里下河风情旅游区、韩国钧故居(含石板街)景区、青墩遗址、角斜红旗民兵团史迹陈列馆景区等景区(点)。加强对旅游景区(点)的整体策划和包装,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二是健全配套服务体系,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保障。加快建立健全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合理串联本县各景点,力争形成一日游或二日游线路。有计划地新建、改建一批星级宾馆,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再有计划地兴办一批旅行社,提高旅游业组织程度。

三是加强周边旅游合作,为旅游业发展拓展空间。坚持采取积极合作战略,主动与周边城市在旅游资源上实行共享,线路上加强衔接,景点上有机组合,客源上对接互动,将我县青墩遗址等一批有较大潜力的景点推出去,借助外力来带动、拓展我县的旅游市场,做大我县旅游业。

6、加快延伸社区服务,满足居民多样需求

一是更新观念,明确社区服务业发展方向。按照建立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相适应的社会化、专业化、法制化的社区服务发展方向,积极支持和推动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围绕便民服务,重点发展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社区保安、法律咨询、养老托幼、社区文化、食品配送、修理服务和废旧物品回收等服务项目。

二是大力扶持,促进社区服务业蓬勃发展。坚持将社区服务业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并结合实际情况,就发展社区服务业的资金、用地等列入计划,统筹安排;实现社区服务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加大财政对社区服务业的投入的同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和引进外资用于发展社区服务业。

三是适应特点,健全社区服务业运行机制。以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实行不同的社区经营管理方式。引导社区服务单位根据市场的需要,突破行业界限,确定经营、服务项目;建立社区服务统计指标体系,并进行科学评估,促进社区服务业走上规范化道路。

7加快覆盖农村服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一是围绕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生产资料以及产品销售等全方位服务。以科技服务为龙头,以实用技术为基础,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培训。大力推进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农机跨区作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为内容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

二是围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以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洁化、家居舒适化为建设目标,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稳妥推进农民集居区建设。吸引新建、翻建农户向居住区集中,逐步将散乱无序的自然村落集中建成地域特色明显、风格各异、基础设施配套的新社区。

三是围绕延伸服务业产业链,大力建设服务业体系。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合理配置服务资源。依托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构建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并使服务网络由城镇逐步向农村辐射,进入每个农户;鼓励兴办各类农副工产品经销实体,带动农村一二产业的发展。

三、加快我县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1.健全组织网络,增强服务业发展合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和补充县、镇服务业工作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健全工作网络。各镇服务业办公室必须配备相应的专职人员,明确办公地点,充实办公经费。二是强化领导职能。县服务业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工作思路,督查和考核服务业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解决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三是加强沟通协调。由县服务业办公室牵头,加强各镇与县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促进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格局。

2.主攻项目建设,确保服务业发展活力

一是完善项目生成机制。按照“着眼未来,储备一批;适应需要,规划一批;跟踪帮促,建设一批”的滚动发展原则,筹划、筛选、确定我县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二是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并完善项目查评制度,每季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队,组织各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采取“一看、二听、三问、四点评”的形式,对各镇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现场督查,并进行综合讲评。三是完善项目保障机制。通过召开督查推进会等形式,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拆迁、用地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扫清障碍,提供保障。

3、强化统计考核,传递服务业发展压力

一是要完善体系。重点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旅游、文化、职业教育等行业和领域的统计体系,确保统计数据能真实反映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二是要强化考核。不断优化考评体系,在考核的内容上要进一步向有可比性的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建设和增长速度等重要指标倾斜。三是要及时分析。做好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工作,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统计数据和信息。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的监测、预警、预测和信息发布制度,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4.用足用活政策,激发服务业发展动力

一是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切实把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培育大型专业特色市场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到位。二是认真贯彻国家扶持政策。以国家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政策为依据,对物流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软件研发、产品技术研发及工业设计、信息技术研发的服务企业,实行重点的财税扶持。三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合理的也要将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5.精心谋划招商,彰显服务业发展魅力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通过举办青墩艺术节、经贸洽谈会、旅游推介等活动,大力宣传**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优美环境、优惠政策,提高**知名度。二是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不断改进招商方式,努力形成政府、中介机构和服务业企业共同参与的招商引资新机制;突出招商引资的重点,着力引进与我县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服务项目。三是进一步推进区域开放步伐。鼓励我县有特色、有优势的服务业企业通过直接投资、连锁配送等形式向外扩展,在更大空间配置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组织经营销售,提高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区域竞争力。

第二篇:关于肥东服务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肥东服务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加大。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服务业的发展,相继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肥东地处江淮腹地,加快发展服务业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笔者近期对全县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广泛调查和认真分析,就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讨。

一、肥东县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县服务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年均增长速度1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占30%左右。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64.2亿元,同比增长11.8%,占GDP比重为21.5%,超过了第一产业。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商贸业发展势头强劲。2011年,全县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全年新增限额以上企业15家,全县限额以上企业累计已达44家。截止2011年底,全县商贸物流业共有各类企业近300户,个体商业20600多户。5000平米以上大型商场超市有2家,已建特色专业批发市场6个。

(二)物流业方兴未艾。近年来,我县强力推进“工业立县”战略,经济总量快速扩大,促使我县商贸物流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新增交通运输业46户,目前全县有交通运输企业 150余户。

(三)旅游业蓬勃发展。抢抓合肥经济圈建设机遇,发挥肥东“一公、两馆、两湖、三山”(包公、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褚老圩新四军东进抗日纪念馆、巢湖、岱山湖、四顶山、浮槎山、龙泉山)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红色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岱山湖旅游度假区晋升为4A级景区,撮镇镇、长临河镇、古城镇、白龙镇被评为全省优秀旅游乡镇。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24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1亿元。

(四)房地产业发展迅猛。近年来,我县房地产业呈现出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房地产投资不断增长,住房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物业管理不断加强,城市房屋拆迁日益规范,房地产业已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肥东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截止2011年12月底,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3.4亿元,增长16.3%;施工面积290.7万平方米,增长44.9%,其中新开工面积112.1万平方米,增长32.9%;商品房销售面积64.2万平方米,增长21.4%;房屋销售额31.4亿元,增长44.9%。

(五)金融保险业稳步发展。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业发展速度加快,徽商银行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湖星村镇银行成立开业,组建3家小额贷款公司和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国有独资银行为主体,保险、证券、信用社、小贷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67.2亿元,比年初增加2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06.2亿元,比年初增加25.7亿元。

(六)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县城作为我县服务业发展的大平台,近年来县政府加大投入,改造了县城主要干道的快慢车道和县城商业门面立面,加大了文明创建,治理了散、乱、脏现象,集聚了人气,提升了形象。投资11亿元,新建改

建了包公大道、桥头集路一期等18条总里程40公里的城市干道和八斗路桥等4座桥梁。合店路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合马路二期、南淝河大桥、环巢湖道路工程快速推进,合宁高铁肥东火车站建成启用,有力地推进县城和南部重点镇服务业的发展。开通了店埠至合肥、店埠至撮镇公交车。旧城改造稳步实施,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25万平方米,新建拆迁恢复楼200万平方米。天然气门站和主管网建成,4万户居民用上天然气。实施了有线电视实现数字化,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5万户。电信业务量迅速增长,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9万户,宽带用户达到3万余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万余户。

二、我县发展服务业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我县成立了高规格的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工作领导组,县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县长担任组长,县政府有关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负责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牵头协调和推进工作。

二是加大有效投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争取国家和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配套、扶持,以此引导民营经济与外资向服务业聚集,促进我县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11年,全县服务类及基础设施项目招商引资66亿元,占全县总量的38.3%;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8.1亿元,增长43.1%,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9%。

三是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开展了民主考评百名科长活动,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最大限度打破制约服务业发展的各类障碍,对投资规模大、发展成长性强、社会效益好、带动性强的服务业项目,给予更大扶持政策,调动全社会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狠抓项目建设。2011年,服务业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6.5亿元。总投资5.4亿元的星光国际购物广场,已完成投资2.2亿元;总投资1.25亿元店埠镇美食一条街已完成投资1亿元,主体建设已完工,正在进行装饰和绿化;总投资6.8亿元的岱山湖旅游开发项目已完成投资2.6亿元,完成古岱路半幅建设、休闲运动、温泉度假村、餐厅、别墅木露台等。总投资14亿元的华东国际建材交易中心已完成投资9.2亿元,基本建成商贸、物流、会展、仓储、加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建材交易中心;永辉华东物流园进展顺利,省名特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安粮钢材大市场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建设。

五是注重平台建设。2010年5月31日经省政府批准,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正式筹建,成为我省首个、也是唯一的商贸物流省级开发区。该开发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7.4平方公里,将以商贸物流业为核心,依托该区域便捷的交通网络,建立立足合肥五大工业组团、面向全省、辐射中部各重点城市的商贸物流基地。该区域将成为合肥东部承担商品展示交易、公铁水运货运、区域内配送、配套仓储以及国际贸易等活动的重要平台。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作为开发区贯通南北的主干道—双向8车道的东风大道I标段、Ⅱ标段以及燎原大道和接通市区的供水管网已建成投入使用;撮镇污水处理厂、幸福广场、幸福家园污水处理站、裕溪路绿化提升工程正在建设;龙塘片区污水管网、和平路即将动工。招商引资势头迅猛。合肥裕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大市场、华东国际建材中心、安粮钢材大市场、中国中部小商品博览城、华东国际汽车城、永辉安徽总部暨华东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投资过亿的项目纷纷入驻,商贸

物流业聚集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截至2011年12月份商贸物流开发区共引进协议资金70亿元,2011完成招商引资县外资金22亿元,其中省外资金20亿元。

三、肥东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服务业无论是总体规模还是结构都相对滞后,与人口大县的地位不相称,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业发展滞后,与工业化进程不同步。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60—90%左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接近40%。2011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为21.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低于全国21.6个、全省10.7个百分点。

(二)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教育、文化、卫生和科研等知识含量高的产业比重仍然偏小。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县仍以传统的交通、商业等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服务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服务业仍然发育不足。传统行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虽然逐年降低,但仍居主导地位,2011年占75.8%,而新兴行业所占比重仅为24.2%。特别是代表服务业最新发展方向的社会服务业发展不快,比重偏低,服务业内部结构亟待进一步调整完善。

(三)服务领域现代化水平不高,效率低下。多数服务领域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服务品种少,手段落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不仅低于第一、二产业,而且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表明我县服务业的整体效益偏低。

(四)服务业档次水平偏低,竞争力不强。我县多数服务企业规模小、档次低、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且对外开放和市场发育程度低。目前我县还没有四星级以上酒店,5000平米以上的商场超市仅好又多、联家购物中心2个。2011年,全县共有44家限额以上企业,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061万元,仅占全县社会社会消费品总额的5.3%。限额以上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使得我县高端消费大都流入合肥,严重制约我县商贸物流业发展。

四、我县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和思考

当前我县现代服务业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突出发展重点,打造发展优势,全面提升肥东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以规划引导发展、以招商推进发展、以政策支撑发展、以人才推动发展、以联动促进发展、以责任落实保障发展,在实践中探索一条符合肥东实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之路。下面笔者就加快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是实现服务业转型升级。发挥肥东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按照拓展领域、优化结构、提升层次、打造品牌的思路,优先发展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主动融入合肥市,使服务业发展与合肥市的城市总体布局和合肥东部副中心建设相匹配,依托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优化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建立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打造一批专业特色批发市场,打造立足肥东、服务合肥、面向国内外的合肥市东部组团物流中心。提升商贸规模和水平,合理规划商业网点布局,不断提升商贸服务业规模和水平。以县城老商业街改造为抓手,对步行街、人民商场等进行综合改造,培育特色商圈。坚持质量和数量并举,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企业,提升餐饮服务业水平,提高宾馆服务接待能力,提升服务档次。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业。

三是积极发展旅游业。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具有一业带来百业兴、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强劲态势。我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应努力为旅游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宽松的经营与投资环境,树立全县旅游一盘棋的思想,整合旅游资源,发挥规模效益。利用高铁和环巢湖大道汇集等交通优势,规划开发融六家畈特色风情古镇、四顶山滨湖旅游区、白马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率先融入滨湖新区,加快基础设施完善和旅游产品更新换代,带动全县景区发展。把我县旅游业做大做强,培育成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是健全商贸服务业体系。商贸业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转型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县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时期,我们要抓住农民工市民化的机遇,不断拓宽商贸流通渠道,降低商贸服务成本,提高商贸服务效率。形成以合肥东城新市镇和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为“双核”,建设东部组团商业中心;以店忠路、合白路为“两轴”,广域带动农村商贸发展;以桥头集、长临河、梁园、石塘、古城、八斗等为“多点”,建设各具特色的农村综合商业中心。逐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流通服务业为主体,中介、居民服务业互相补充,功能完善的服务业体系。

五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为满足城乡居民住房需求,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居住区、高档住宅和经济适用房,形成高、中、低档兼有、商住平衡的房地产业。新建一批诸如东城公园房地产配套项目。发挥房地产业带动作用,推动装修和装饰业、家俱业、房地产中介业、房地产租赁业的发展。培育和调控房地产市场,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严格控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引导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充分发挥房地产业的拉动作用,提升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

第三篇:关于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关于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根据有关规定,除政府和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外,服务业与第三产业范围基本相同。因此,在国内,通常把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等同起来。当前,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备受关注。服务业的繁荣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但是发展水平、发展层次还是比较低的,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是不相适应的,乐清的服务业发展也存在同样的情况。现就服务业发展问题作一些思考。

一、当前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和发展机遇,服务业更是如此。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正进入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经济大环境看,我国服务业发展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服务需求进入加速扩张阶段。国际经验和服务业发展规律表明,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服务业特别是消费性服务业将加快发展;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服务业发展更加活跃,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迅速提升。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初达到3000美元阶段,之后服务业增速大大高于二产,服务业占GDP比重平均每年提高近一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达到3266.8美元,迈入 1

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居民收入将继续快速提高,消费需求扩张和结构升级加速,服务消费所占比重将越来越高,为消费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将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从世界范围来看,每1元现代制造业增加值,相应有1元以上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其提供配套服务。目前,我国正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二是服务业投资显现持续走强态势。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服务业正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方向,2001-2008年我国第三产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8306亿元增长到80875亿元,年均增长23.64%。同时,为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确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中央将在今明两年大力实施4万亿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将投向服务业。由此可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将持续走强,服务业供给能力将进一步扩大,为服务业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助推服务业加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在资源环境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土地资源锐减,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相对较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成本、低效益的发展方式,在现有资源环境条件下已经难以为继。积极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附加值,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兴产业,成为引领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服务业自身能耗和污染排放相对 2

较少,对提升经济产业层次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因此,必将成为今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重点。

四是国际服务业转移浪潮带来服务业发展机遇。当前,服务业全球化正在蓬勃兴起,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测算,2004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3000亿美元,国际投资中服务业比重从上世纪70年代的25%提高到2004年的65%左右。今后一段时期,国际服务业转移将进一步加快,服务外包将保持30%-40%增长速度,到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可达20000亿美元,亚洲有可能承接45%以上的外包业务,转移重点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五是中央和省里对服务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催生服务业加快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促进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明确了当前和今后服务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和要求。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未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此同时,浙江也制定出台了“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把服务业作为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着力优化浙江服务业发展环境,全面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这些都预示着,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中,服务业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从上述五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判断,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服务业将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据专家预测,服务业年均增速将高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稳步提升,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将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

从乐清自身情况看,乐清加快发展服务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乐清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十分丰富,拥有首批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省内首个“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第一批5A级旅游景区雁荡山和天然深水良港乐清湾,山海相融,人文荟萃;商业氛围特别浓厚,民间资本比较充裕,高层次消费群体庞大,肯花钱、会花钱的消费习惯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区域产业基础雄厚,要素流动非常频繁,市场机制相当灵活,等等,这些都是乐清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优势条件。同时,随着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临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力度的不断加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必将给乐清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

二、当前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围绕加快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宏观引导、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支持力度、创造有利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服务业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服务业总量规模持续攀升,增加值增速和投资增速明显加快,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长。但是,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落后,4

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依然不少:

一是思想认识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经济理论和短期效益的影响,过于强调服务业对一、二产业发展的依托性,重工业、轻服务业的思想较为严重。虽然近几年,各级对发展服务业的认识不断深化,但发展的重点大多还处于传统服务业范畴,再加上企业服务外包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二是政策体制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意义上的关于服务业发展的规范性法规,服务业领域的改革与开放步伐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现有的管理体制和市场准入规则极大地制约了服务业主体的培育和发展。

三是城市功能问题。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城市作为支撑。当前,我国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从全国来看,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城市设施不健全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四是人才问题。现代服务业具有显著的知识密集特征,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而我国在发展服务业方面有一定层次的人才严重缺乏。

对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上述问题在乐清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相应存在,但又以不同的形式更为具体和直观地表现出来。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四个偏低”:

一是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2008年,乐清服务业增加值为137.89亿元,占GDP比重为34.1%,比全国、全省和温州市的平均水平低6到9个百分点(见图表一),在温州市十一个县(市、5

区)中排名倒数第三,居全省十四个经济强县(市、区)中游水平(见图表

二、图表三)。

图表一:2008年全国、全省及部分地区服务业占比情况(单位:%)

6051.65046.343.843.74040.14140.439.336.534.13020100全国全省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瑞安温岭余杭乐清服务业占比图表二:2004—2008年乐清三产增加与GDP总量变化(单位:亿元)

图表三:2004—2008年乐清三产增加值与GDP增速比较(单位:%)

二是服务业发展档次偏低。乐清服务业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金融服务等约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50%(见图表四),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同时,乐清服务业企业“低小散”问题相对突出,传统服务业总体提升不快,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服务业总体竞争力缺乏。

图表四:2006年乐清服务业结构状况(2007年无统计数据)单位:%

三是服务业外向度偏低。乐清服务业投资主要以市内资本为主,开放度不高,缺少国际性的商业航母和知名的服务企业。

四是优势资源整合利用水平偏低。乐清拥有发展服务业的独特优势和基础条件,但整合利用水平不高。比如乐清的山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几年来景区面貌变化较大,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市旅游业发展基础与先进城市相比明显薄弱等原因,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主要还是依靠吃、住、行、游,要素开发不够全面。又比如乐清居民的消费能力比较强,但缺乏高档次、高品位的商业中心,使得充裕的消费资金和购买力并没有给我市带来特别明显的“消费强势”。

三、加快乐清市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在加快乐清服务业发展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布局,提升发展层次,努力使服务业成为推动乐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第一,坚持规划先行,提升服务业发展高度。科学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正确定位未来发展方向,是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大前提。应按照“发展提速、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布局完善、比重提高”的要求,充分整合现有优势资源,统筹规划乐清服务业整体发展框架,做大服务业发展半径,加快形成规模和特色,全面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吻合、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广泛借鉴服务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科学编制《乐清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前瞻性地制定若干个包 8

括商贸、物流、旅游、金融、文化、中介服务等重点行业的专项规划,全面形成“1+N”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市域各大区块详细性规划,有效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在城市中心、城乡结合部、主要集镇和旅游景区等有针对性地预留建设用地,为未来服务业发展提供拓展空间。

第二,坚持项目带动,加快服务业发展速度。发展服务业,项目是载体、是支撑、是保障。着眼服务业提速增效,不断充实和更新服务业建设项目库,以项目带动投资、以项目推动发展。当前,尤其是要以重点项目为棋眼,带活服务业全盘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既定思路,加快商贸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和客货运中心等“四大中心”建设,着力增强中心区人气、商气;大力实施雁荡山金海湾旅游、西门岛度假村和雁荡山海上乐园等一批旅游开发项目,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加快推进金世天豪、大型超市等一批高档酒店、商业项目,提升服务业发展品位。同时,坚持外向拓展,把服务业作为乐清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个重点和亮点来抓,在旅游、物流、商贸、文化等服务领域尽可能推出一批招商选资大项目,争取引进更多的世界知名服务企业和跨国大公司,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提高品位。

第三,坚持产业融合,延伸服务业发展广度。发展服务业,既要注重一二三产业的互促共进,也要注重服务业内部的结构优化,促进服务业内外融合发展。具体是把握好“四个联动”:一是发展服务业与发展先进制造业联动。大力推进金融、物流、中介、9

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努力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二是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培育新兴服务业联动。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是乐清服务业的主体。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的经营方式,引导整合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解决传统服务业“不高、不新、不强”的问题,努力实现传统服务业的升级。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关联度大的新兴服务业,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条件。三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联动。把发展服务业与扩大消费需求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旅游、商贸、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产业,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四是发展“日光经济”与“月光经济”联动。根据乐清人流大、人气旺、购买力强的特点,结合乐清人有夜生活的习惯,大力发展餐饮、娱乐、健身、夜市等适宜晚间经营的服务行业,拉长时间链,增强吸引力。

第四,坚持重点突出,拓展服务业发展深度。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立足集群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以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品位,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一是依托城市经营,高标准发展商贸流通业。以城市中心区为平台,加快实施商业步行街、总部经济园、大型超市、五星级酒店等重大三产项目,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楼宇经济、会展服务等现代商贸流通业态,促进中心城区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二是依托港区开发,高起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把握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的重要契机,从乐清湾港区开发建 10

设的需要出发,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合规划、分步实施,以港区开发拉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港口物流、技术研发、信息中介、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全力打造特色鲜明、主业突出、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三是依托优势资源,高品位发展休闲旅游业。突出乐清山海旅游的独特魅力,充分发挥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和全国首批5A级景区的品牌效应,有效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精心做好“山上、海上、晚上”文章,全力构建“一心三带”的旅游总体格局,即以雁荡山景区为核心,西部以雁荡山、中雁荡山、灵山等组成的山岳景观带,东部以乐清湾海岸线和海岛为主的滨海景观带,中部以组团式城市为主的城市景观带(含产业景观带),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第五,坚持政府引导,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服务业涉及的行业多、领域宽、范围广,几乎覆盖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加快发展服务业,十分需要政府的扶持引导,尤其需要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协同支持,完善政策,推动“退二进三”政策全面实施,加大相关工作力度,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大环境。

第四篇: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考

目前,科技和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加速向服务业渗透,并衍生出全新的现代服务业,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和活力的战略性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一、**区服务业现状

在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表现出良好态势的形势下,**区服务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从**区服务业两年整体规模分析,全区服务业单位数、资产总计、收入指标占有比例是增长趋势。然而服务业人均创收05、06两年均低于全区人均创收指标,反映出我区服务业与其他行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06年比05年服务业人均创收增加了42.35千元,说明**区服务业整体实力是不断增强的。

从**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57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0.7亿元,较去年增长14.6,其他业务收入10.7亿元,较去年增长51,利润总额达9.3亿元。税金11.7亿元,较去年增长20。经济运行质量良好。

北京市服务业总量增长较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区服务业不可逆转的向前发展。**区作为北京市的城乡结合部,过去以农业为主,近几年,随着现代化新城区建设的加快,**区的服务业所占比例也在逐年递增,随着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区服务业开始从传统的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化。

二、**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阶段产生的新兴产业,是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是**区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截止到11月底,**园区规模以上服务单位286家,以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6的份额引领**区服务业。

1-11月,园区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6.6亿元,占规模服务业的83.6,同比增长15.8。上亿元单位44家,主营业务收入293.5亿元,其中园区服务业企业37家,主营业务收入273.3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上亿元企业的93,园区服务业企业成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流。

从目前服务业统计上看,有三个类别和现代服务业相对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从收入指标来看,**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已基本占据服务业主导地位,尤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最为突出,1~11月份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2亿元,占服务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52。其中园区企业为14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5.8亿元,占此行业96.3(其中有23家上亿元单位,实现收入168.1亿元,占园区此行业的85.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服务和软件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03.2亿元、52.8亿元、25.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0.38、33.6、15.6,这三个门类,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1.7亿元,占服务业总量的72。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经济总量,使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三、**区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差距

1、**区现代服务业知识密集程度不高

现代服务业重要特点之一是产业融合,它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叠加,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区作为功能拓展区,定位之一是大力发展物流业,可从目前服务业统计范围内的所属20家物流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的单位情况看,收入总量与比例均偏低,这20家1-11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亿元,只占服务业0.92,较去年同期只增长0.6,其他业务收入0.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其主营收入增长缓慢。尽管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统计范围,但**区物流业企业经营规模小,科技和信息含量的密集程度不高,没有形成资源共享、产业融合的经营模式,实际上仍处在传统服务业阶段。**区物流业距离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要求还很远,没能满足**区建设西南物流中心的发展需要。要引导和支持传统物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提高其网络化、信息化、协作化的水平,不断降低物流成本,不断创造新的物流需求;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和物流管理技术,推动全区物流的整体规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缺乏主体行业的带动

现代服务业是在科技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科技信息融合为一体条件下的高密集的现代产业。

**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其独特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航天部,自动化研究院都在**辖区,拥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和丰富的科技资源,关键是看如何使用。要解决好“有技术缺应用,或单一应用无成效”的问题,要加强现有核心技术的集成应用,加强

行业技术整合、产学研的联合以及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平台的建设,挖掘现有技术潜在的应用能力,系统地提升技术综合应用水平。

园区服务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区现代服务业的代表,区现代服务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园区,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园区,在全区服务业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对于全区服务业的辐射和引导、带动作用不明显。

通过对园区内服务业企业与非园区服务业企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园区服务业在我区服务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园区服务业虽然具有一定规模,服务业单位数已达全区服务业总数50,从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区服务业83.6,园区企业人均创收59.6万元比非园企业12.8万元,高出46.8万元,总体看园区是全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力量。园区服务业的主要模式是应用信息技术,对辖区传统服务业改造影响有限,未能形成以科技园区为龙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高科技信息化服务业的产业链。

3、**区现代服务业融入外商投资不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主流行业,也是现在和未来外商投资的重要行业。1~11月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共2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46.4。但是目前占我区服务业企业份额较小,主营业务收入仅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1.3。我区引进现代高科技外资服务企业,用现代管理模式,来带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区现代服务业的管理水平,应引起高度关注。

总之,**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处在起步阶段,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程度还有待加强,科技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仍不明显,亟需通过新型的促进模式加速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来促进**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四、**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从根本上提高对现代服务业的重视程度,要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要克服固有惯性,优化方式,积极开展自主创新。

2、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益

加强现代服务业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紧密联系,加强科技对现代服务业企业的支撑作用。

3、加强传统服务业的科技促进和创新改造

**区现有的传统服务业亟需各种形式的科技投入,要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结合行业特点,提高服务业的服务效率,不断改革创新,以满足用户不断更新的服务需求。发挥**科技园区优势,引领**区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4、积极探索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数据支持

相关部门应树立超前意识,及时监测**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态势,收集采编、研究分析、动态发布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各类信息,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区应抓住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一契机,整合产、学、研资源,加速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大力扶植以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技术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未来现代服务业必将成为**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五篇: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通过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上海现代服务业培训班,受益匪浅,收获丰多。通过系统培训和实地考察,我不但开扩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对指导自己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学习培训,我感到在当今和未来经济发展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程度和现代化水

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扶余县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中的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通过学习考察我认为,面对新的情况,我县应审时度势,创新思维,明确目标,重点优化工作方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增加新的动力,培育新的亮点。

一、我县服务业的总体状况

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其优势,主动策应城市化的步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做大城市、做强城市”为契机,以“文明发展、创建三城”为动力,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升企业规模,现代服务业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运行态势良好。可以说,全县现代服务业实现了全面增长,特别是房地产业发展较快,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明显增强,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城乡经济发展,完善了城市功能,满足了生产生活需求,维护了社会稳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几年,我县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提高,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全县人居条件明显改善。

二是商贸流通业迅速崛起。一方面,因企制宜,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传统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另一方面,以扩大连锁网络、发展新型百货、引进现代管理为重点,全力推进商贸流通领域网络化、规模化、现代化。德卡百货入驻我县,为我县商贸流通业注入了活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为我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三是餐饮娱乐业不断发展。餐饮娱乐的发展,既丰富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也繁荣了我的服务业经济。积极适应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消费习惯变化的需要,大力发展各具特色、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餐饮娱乐业。

四是交通物流业稳步推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程度的提高,交通运输、物流业呈增长趋势,大的规模型物流业服务项目取得突破,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在我县的不断形成和完善,我县交通的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凝聚力日益凸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县现代物流业的进程。

二、当前我区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县服务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服务业总体规模小、总量水平较低。目前,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且服务业存在弱、小、散、差的现象,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不明显。

2、结构有所优化,但许多新门类发展不快。传统服务业特别是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占比重过大,传统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到70%以上。一些基础性服务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服务业如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等市场发育不足,文化、教育、卫生、科研等市场参与程度较低,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发展缓慢,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不合理的行业结构造成了服务业内部行业发展的不平衡,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很不适应。

3、项目建设力度较大,但带动性强的大项目不多,城乡发展不平衡。以房地产和商贸流通类居多,技术含量高的、高端服务业项目少。城乡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县城街道服务业发展红火,而乡镇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实现的增加值集中在县城,农村服务业层次低、比重小。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观念落后。长期以来,服务业的许多领域被当作非生产活动。观念上的落后,直接导致服务业许多行业依赖于政府投入,缺乏自我发展机制。加上企业“大而全”、“小而全”,万事不求人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生产服务多由企业自身承担,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发展受到制约。二是城市化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取决于城市的规模结构和城市化程度。三是体制制约。一些服务行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现象,导致服务供给质量差、价格高,抑制了需求。同时,由于就业压力,许多企业将本来应该由专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活动长期内部化,以达到安置富余职工的目的,效率低而成本高,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四是人才匮乏。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由于长期以来,某种程度上对服务业的发展认识不足和限制,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层次的服务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现代

下载关于我县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县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宝鸡市家政服务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宝鸡市家政服务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为全面了解宝鸡市家政服务行业的基本状况,深入剖析当前家政服务业面临的主要矛盾问题,促进宝鸡市加快家政服务行业的健康协调发展,近期,市妇联......

    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考(5篇材料)

    目前,科技和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加速向服务业渗透,并衍生出全新的现代服务业,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和活力的战略性产业和经济......

    发展农村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我作为第三批省科技特派员入驻**。驻乡后,通过走村入户,和乡村干部、村民座谈交流,大体了解了当地“三农”现状;在调查了解乡村基本情况的同时,试着寻找发展上郑乡农村经济的亮点......

    农业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xx地处湘鄂边陲,xx脉东北端,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也是xx片区特困县。振兴乡村就必须探索依靠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加快经......

    对仙桃市11个服务业门类的调查与思考

    对仙桃市11个服务业门类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较快的深入发展,仙桃市服务业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当前,服务业的发展也越来越成为全国上下看重的关键性行业。......

    对发展三产服务业的一些思考

    对发展三产服务业的一些思考 陶旻恺 1、科学谋划促发展 一是着眼全局谋划三产服务业发展。着眼于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将发展服务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和调整产业结......

    关于北湖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北湖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作者:张雪梅文章来源:北湖统计局更新时间:2011-7-22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较发达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

    加快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加快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蔡兵在当代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面对我国加入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