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注重依靠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我国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结构调整,必须也只能依靠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说本身也是改革。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症结在于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和僵化。调整经济结构,要从实施结构改革入手,改变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釜底抽薪,真正收到成效。否则再用老办法,主要运用行政手段,结果只能是调不动、调得慢、调不好,甚至出现反复,这已经为实践所证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结构调整,要着力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上下功夫,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从城乡区域不平衡向均衡协调迈进,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在结构调整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推出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和差别化促进政策,使结构调整更多依靠改革创新来驱动。
第一,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我们要实现持续发展,最大的潜力在内需。要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这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不断增强内需的拉动力。要把促进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既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解决没钱花的问题,也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有钱不敢花的问题,还要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解决有钱不愿花、没处花的问题,释放有效需求。要大力促进服务消费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办学办养老等,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要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清除抑制消费的各种不合理规章制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建设法制化的营商环境。要支持发展网络销售等新业态,这方面潜力巨大。同时,要继续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释放民间投资潜力,促进固定资产合理增长。
第二,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是不合理经济结构的突出表现和重要根源。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此,要进一步放活农民,放手让农民去闯市场,形成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相辅相成的局面。在推进现代农业制度建设方面,主要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实施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启动大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完善农业补贴等政策,促进农业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建设方面,主要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出台差别化落户政策;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建立与居住年限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的投融资机制等,组织开展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
第三,探索建立区域均衡发展机制。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既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也是激发巨大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关键要建立有效的促进机制。要在实施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这一区域发展战略部署的基础上,谋划区域发展大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依托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培育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形成新的增长极,构建我国梯度发展新格局,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要依托长江建设经济增长新支撑带,同时加快其他新支撑带建设的研究规划。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为此,要着力消除市场分割、地区封锁和行政性垄断,依靠市场力量和区域差别化政策引导,促进统一市场形成,开展公平竞争。建立多元的投融资机制,支持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构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新体系。要针对跨区域、次区域和经济新支撑带发展,提高区域差别化政策的精准性,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以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原动力在创新。要依靠创新驱动,辅之以差别化产业政策引导,促进产业有进有退,由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强化环保、安全、能耗、用地等标准,清理各种优惠政策,促进落后、过剩产能退出,严控新上增量。推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建设创新平台,开展区域集聚试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是我国产业结构中的“短板”,要依靠改革推动和开放倒逼加快发展,重点是将增值税覆盖至生产和服务的全部环节,推进金融、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要建立有效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使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坚持以不断深化改革,推动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努力做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08.23
第二篇: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加速农业结构调整
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加速农业结构调整
——水稻专用化与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产品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逐渐实现了丰年有余。但是,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新问题也随之出现。如稻谷,由于结构性缺陷,以致出现粮食积压、销售不畅、农民种粮收入下降、财政包袱沉重等问题。因此,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既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我省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可以说,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
由于水稻是我省第一大作物,而且对国家粮食安全举足轻重,本文就从水稻专用化方面谈谈结构调整的问题。
一、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实现水稻用途多样化
在粮食结构调整中如何充分发挥湖南省水稻的优势?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青先国研究员就提出了开发优质食用稻、高蛋白饲料稻、工业加工专用稻的水稻“三元”结构的新构想。即根据用途来组织生产,建设优质食用稻、高蛋白饲料稻、工业专用稻的生产基地,形成专用水稻育种、栽培、生产和加工的新格局。
1、优质食用稻
上世纪80年代初我省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优质稻的研究和开发,“九五”以来,通过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水稻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湖南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以及“早籼稻品质改良工程”和“湘米优化工程”等重大课题的实施,开展了优质食用稻品种选育(筛选)及调优保优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依靠科技自主创新,选育了香两优68、金优207、新香优644、中香1号、湘晚籼11号等一大批优质食用稻品种(组合);研究形成了优质食用稻“三高一少”技术体系;集成了以软盘抛秧、免耕直播、平衡施肥、病虫综防、机耕机收、频振式诱蛾灯杀虫、沼气肥下田、稻鸭生态种养等为主要内容的节本无公害增产增效技术体系,并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和推广。优质稻品种和生产技术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优质稻的产量、质量和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2002年,全省优质稻面积达到2050万亩,2003年2290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了86家,创建了一大批优质稻生产基地,打造了金健、秀龙、粒粒晶、盛湘、金雁、金冠等一批市场知名度较 1
高的优质大米品牌,结束了湖南无高档优质稻米、无优质品牌米及优质稻米市场被泰国米垄断的历史。2004年,全省优质稻面积、产量、效益均超历史,优质稻面积达到2700万亩,占水稻面积的44.9%,其中高档优质稻800万亩,中档优质稻1900万亩;优质稻总产量达到108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6亿公斤;2004年,与常规稻相比,高档优质稻亩平增收150元,中档优质稻亩平增收60元以上,全省农民增收23亿元以上。
2、高蛋白饲料稻
高蛋白饲料稻,是指产量在550公斤/亩以上、糙米粗蛋白质含量大于12%、出糙率大于80%的水稻。“九五”以来,我省通过“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和“水稻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等课题的研究,在国内率先选育与筛选出了威优
56、丰优早8号、汕优207、湘早籼24号等10多个高蛋白饲料稻新品种(组合),并开创性地提出了饲料稻三壮(壮秧、壮秆、壮籽)三高(高产、高蛋白含量、高出糙率)的综合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与筛选出了猪鸡4大类16种“糙米型”全价饲料配方,并开发出了猪用系列浓缩饲料新产品4个、预混料3套。开创性地建立了高蛋白饲料稻产业化工程技术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居国际领先水平。多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证明,饲料稻糙米型全价料的营养价值明显高于玉米全价料,用饲料稻糙米喂猪,不仅成本低,猪生长快,而且肉质提高,每头猪可增加净收入26元。由此可见,高蛋白饲用糙米完全可以取代玉米成为饲料工业高能原料的主要来源。因此,调整水稻品类结构,抓好饲料稻开发,利用稻米代替大部分玉米饲料饲养畜禽,是解决乃至南方稻区早籼稻积压而优质饲料原料又严重短缺的战略举措。1998年我省种植代替玉米饲料原料的高蛋白质饲料稻450万亩,产量达288万吨,替代省内玉米饲料原料的45%以上。随着饲料稻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为稻谷(米)型配合饲料加工厂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证,同时提高了水稻产业和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3、米粉专用稻
米粉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食品。作为一种重要的大米加工食品,米粉以其快捷、营养合理、口味丰富等特点成为我国南方地区以及港澳地区餐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南亚地区也有较大的市场。作米粉原料的稻米,并不要求其本身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很好,早籼米往往能成为制作米粉的好原料,因此,加工方便米粉可以说是早籼稻的良好出路。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早籼稻米都适合制作米粉,因此,米粉专用稻的研究和开发是实现早籼稻米加工升值的前提。开发米粉专用稻,对于满足人们消费多样性的需求、对于调整水稻品类结构,形成地域特色,增强竞争能力,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意义十分重大。“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水稻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通过3年的品种收集、检测、研究和分析,制定了米粉稻标准,包括《米粉专用稻品种质量指标》、《米粉专用稻稻谷质量指标》和《米粉专用稻大米质量指标》;筛选出了湘早籼33号、湘早籼24号、湘丰早119、威优77和余赤231-8等米粉专用稻品种;提出了包括稻田选择、品种选择、播种育秧、栽插方式、肥料运筹、水分管理、病虫防治和适期收割等为主要内容的米粉专用稻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米粉专用稻品种已累计推广100万亩以上,通过金健等龙头企业进行米粉生产,顺利地实现了加工升值,同时对早籼稻进行了成功的转化。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关于品种选育
从品种数量看,专用稻的品种数量有限,不能满足结构调整的需要。除了优质食用稻品种较多外,目前已明确的高蛋白饲料稻品种只有10多个,米粉专用稻的品种则不上10个,数量相对较少,并且有的品种已在生产上应用多年,种性已明显退化,抗性不强、产量不高、效益较低,处于淘汰的边缘。
从品种来源看,目前只有优质食用稻的品种是由育种家有目的的选育出来的,育种家还没有把高蛋白饲料稻和米粉专用稻作为他们的育种目标,这些品种都是栽培工作者通过广泛收集、种植、检测和分析而筛选出来的,因而数量非常有限。
建议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在审定水稻品种时,对品种的专用化加以考虑,不要只看其产量和食味品质,对于食味品质较差的品种,不要一棍子打死,如果它的蛋白质含量高、出糙率也高,就可以作为高蛋白饲料稻品种予以审定;如果其品质符合米粉加工要求(参照米粉稻标准),则可以作为米粉专用稻品种予以审定。
鉴于湖南的气候条件,湘米优化的重点应放在中晚稻上,而早籼稻则以选育饲料稻和米粉专用稻品种为主。优质食用早籼稻的选育难度较大,而早籼稻作饲料稻或米粉专用稻则比较容易达到优质的标准,所以,早籼稻的品质改良要在品种专用化上做文章。
2、关于用途拓展
我省在专用稻的研究和开发上,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但目前只有对饲料稻和米
粉稻的研究较深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稻米的用途远不止这些,要发挥湖南水稻大省的优势,把水稻产业经济做大做强,必须继续拓展稻米用途,近期可着手进行啤酒专用稻和酒精专用稻的研究和开发。据中国市场信息网报道,到2004年,中国已经连续两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消费国,2003年,中国的啤酒消费达到2500万吨,与中国啤酒业发展相对的是,中国啤酒工业的原料生产寄托于国外,60%~70%的啤酒大麦需从国外进口,是世界第一大啤酒大麦进口国。如果能用稻米代替或部分代替麦芽,则不但可以实现稻米的加工升值,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能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酒精专用稻的研究和开发则在实现稻谷转化升值的同时还缓解了能源危机。因此,建议在省科技开发项目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设立结构调整专项,并对稻米专用化的研究和开发给予资助。
3、关于基地建设
目前,专用稻的种植范围比较零散,明确的专用稻基地不多。分散的农户,由于不属某个基地,距离加工企业又较远,所以有的农民尽管种了专用稻,却并没有用于加工,而是仍当作食用稻交了定购粮,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实现加工升值,而且从整体上降低了食用稻的品质水平。所以,基地建设跟不上,专用稻的开发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建议加强专用稻的基地建设,根据不同专用稻的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生态区建立基地,成片种植,按质收购,定点加工。
4、关于企业联动
专用稻的开发离不开加工,但目前我省稻米加工企业不多,且主要是对食用稻米的加工,饲料稻和米粉稻的加工企业很少,企业与科研单位、与基地、与农民的联系也不够密切,这些都不利于专用稻的开发。因此,要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专用稻谷深度加工、能带动基地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同时,加强企业与科研单位、与基地、与农民的联系,科研单位要保证专用稻品种的提供和技术的落实,基地组织农户进行生产,企业负责收购并加工,在搞好主产品加工的同时,研究副产品如谷壳、米糠和碎米等的加工,提高稻米的附加值。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王学华
2005年3月28日
第三篇:当好“四员”,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当好“四员”,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了基层乡镇政府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乡通过大力推行改厢、改种,加强全程跟踪指导与服务,棉花种植,2010年实现了单产全县最高,棉农增收幅度历年最大。以大口鲶、才鱼、桂花鱼、黄鳝和甲鱼、乌龟为代表的特色水产品养殖成为全市首个绿色养殖乡镇。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加工与经营形势全面飘红,依托产品形象影响极大的带动了乡域形象,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一、当好“指导员”,制定科学规划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农业和农村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在调整中既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又要全面发展一、二、三产业,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这一切,都需要乡镇政府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科学规划,组织实施,指导结构调整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幸福乡党委、政府对这方面工作十分重视。从书记、乡长到一般干部,都把寻求和发现产业项目作为重要的份内工作,并坚持不断。我们选择产业项目的视野较宽,主要是,依据乡情特点、产品市场前景、农民的生产实践、上级的有关产业政策导向、外地的发展经验、有无技术上的先进性等。乡党
委、政府定期对大家在产业项目上的建议进行收集、梳理,然后确定项目范围,继而深入论证。论证方法是开班子会讨论、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听村组干部及村民的想法、进行市场调研等,力求使筛选、论证出的发展项目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我乡的特色水产品养殖,就是根据上级的号召、农民实践经反复论证而产生的产业项目。为把握特色水产品养殖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要求,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与业内人士进行广泛座谈,收集分析市场信息,考察一些大中城市市场,找乡里的水产养殖户和镇外的水产养殖场进行算帐对比,最后才在乡村干部和广大水产养殖户意见统一基础上对以大口鲶、才鱼、桂花鱼、黄鳝和甲鱼、乌龟为代表产业项目给予确定。其它发育出的项目也都是按此种方式而确立的。
二、当好“宣传员”,加大宣传引导
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在结构调整中的责任重大,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工作,让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中来,从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使广大农民能充分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既是农村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农村工作中一条不可违反的原则。但是,农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农民这个主体在结构调整中既是实施者,也是市场风险承担者,调什么、怎么调的最终决定权应当掌握在农民手中,由农民自己作主,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不能搞一刀切、瞎指挥,更不能强迫命令,层层压指标,强迫农民种这个不种那个。这是进行结构调整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对确立的产业项目,乡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动员,如召开多层次会议,到示范户参观,带部分农户到外地考察,请领导、专家做报告,印发宣传资料等,使农户对项目的意义、前景、收益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进而激发出参与项目经营的热情,最终使之成为产业经营上的主体。
三、当好“信息员”,帮助农民开拓市场
农民对变化的市场还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导致种植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多,大多数地方缺乏这种条件,不是很重视信息服务,时而发生滞销,造成的农产品积压甚至毁掉的现象,农民利益直接受损。市场信息已成为产品销售好坏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要从当地资源优势出发,又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要花大力气搞好调查研究,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由搞好市场预测,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市场信息已成为产品销售好坏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当好“信息员”尤为重要,把信息服务作为引导农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发挥政府部门信息灵通的优势,建立起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同时,注重组建本乡镇和村的专业营销队
伍,保证产、供、销各个环节的畅通。
四、做好“服务员”,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
做为乡镇基层干部,积极为村民发展生产搞好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户是产业经营的主体,因而在具体的实施中,乡党委、政府组织协调有关农业、畜牧、金融、土地、科技、电力、水利等有关部门及人员为农户的生产经营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开展好服务工作,并明确任务、强化职责、切实解决农户在产业发展中的难题与困难。如解决场地问题,由土地部门和村、组集体组织出面协调农户承包田的租赁关系,按照统一规划和承租、出租户“双赢”原则,实施了产业的集中连片生产,有效解决了示范片的用地问题。为解决农户资金短缺问题,一方面在项目论证,制定规划时就让镇信用社参加,以增加其对产业上的信心;一方面由村、组集体组织协助信用社做好信贷抵押工作、使全部贷款户都用自己的房产及其它资产作为。抵押物,完备信用社手续,达到了放贷双方的满意。为解决技术问题、由乡党委、政府出面聘请专家顾问和技术人员。
第四篇:如何推进忠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如何推进忠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摘 要:近年来,忠县也和全国一样,农业产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在坚持保障粮食安全、农民持续增收两条底线的基础上,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效益,使农业供给侧与市场需求更加有效契合,是我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忠县农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农业事业蒸蒸日上,然而在脱贫奔小康过程中,明显感到增收乏力,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倍感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农业的需要。
一、农村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失调。忠县作为农业大县,粮猪比重偏高,经济作物发展缓慢,由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不适应,影响了农村整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造成农产品加工发展缓慢,农业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影响了外来资本对投资农业的积极性。虽然这几年农业产业化有较大发展,但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与走出去的国内外市场相比,其力度明显不足。
2.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第一,从我县农产品结构看,传统品种多,优质品种少,特别是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少。第二从农业生产条件看,农业发展资金不足,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
3.农产品结构调整缺乏科学性。市场信息不灵,市场调节机制不健全,前几年不少农业企业盲目发展柑橘产业,导致忠县柑橘面积超常规发展,存在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目前市场前景堪忧。
4.缺乏相关引导政策。近年来政府对农业投入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一些措施,但是很多投入没有针对产业实际发展给予资金支持,导致农民和农业企业在投入中有?r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忠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1.立足忠县农村实际,合理布局规划。结合忠县立体气候特征、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优势,以打造“一乡一品”为抓手,转变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产业。新立、拔山、双桂、永丰、黄金、磨子等乡镇以发展名优特新稀柑橘水果为主;马灌、白石、金鸡、以发展雷竹产业为主,涂井、汝溪以发展花椒为特色农业产品。其他乡镇结合自身地理优势已规划种植经果林、食用菌、蔬菜、青贮玉米、牧草、魔芋等特色农产品,彻底改变粮猪为主的农业结构。
2.强化引领带动。立足于产业规划布局,积极利用招商引资的契机,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入驻,融合产业格局,强化示范带动作用,联结带动发展产业。目前,要利用好法国威望迪施格兰企业做好柑橘派森百产品饮料的契机,推进忠县柑橘产业的发展,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迈上新台阶夯实基础。
3.发展壮大畜牧产业。以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注重畜牧产业和精准脱贫融合,巩固生猪产业,加快牛羊及禽蛋生产,促进草畜配套、林草结合、种养循环,择优布局。加大良种猪推广力度,持续推进育种核心场建设,推行“公司+家庭农场”养殖模式,扶持发展100个生猪养殖“公司+家庭农场”。加强生产过程管控,努力实现畜牧业优质、安全、绿色发展。
4.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积极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年内新增农业龙头企业3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200个以上,实现全县新型经营主体总量达2000个以上。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规范化管理、市场竞争、带动农民增收等优势,认真执行土地流转奖补政策,激励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土地流转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力争年内新增流转土地5万亩以上,规模流转面积达2万亩。强化利益链接,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5.“产业+经济+生态”,强化绿色经济意识。一是守住生态底线,发展循环经济。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必须树立生态理念,以不破环环境为前提,在畜牧业发展上,主要采取“鱼鸡菜同场”,种菜来养鸡,鸡粪入鱼塘,塘水灌农田,农田搞种植,形成良性循环经济,变废为宝,产业生态两不误,绿色环保无公害。二是严格坡度分层,发展绿色产业。25度以上荒山荒坡陡坡着重退耕还林;15度至25度缓坡侧重发展有机绿色产业。三是力争长短结合,发展高效农业。在一些深度贫困村,大力发展“短平快”经济作物,力求高效,广泛种植马铃薯、辣椒、香芋、魔芋、西瓜等蔬菜产品,规模种植板栗、核桃、脆红李等精品水果,逐年铺设绿色通道。
三、结语
忠县农业结构调整在新一届县委县府班子的领导下,已从拼数量到拼特色转变,近年来,特色农产品加工已具雏形,基本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农业以粮猪为主的格局,特别是柑橘产业不知火、春见等高档品种的引进,彻底改变了忠县柑橘品种不适应市场的现状,使忠县柑橘产值翻了几番,农民和农业企业在其产业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农业产品从初加工到深加工的迈进和发展正成为引领忠县农业经济的“新引擎”。
第五篇:阅读材料6-1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几点看法
——兼谈“订单农业”问题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李炳坤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蓬勃展开。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保障。对此,我们作了一些研究,形成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实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能动摇
农业产业结构历来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放到了突出位置,几乎每年都在持续不断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其合理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农业层次,种植业比重有了明显下降,林牧渔业比重有了相应的上升。2005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有80%下降到49.7%,林牧渔业产值所占比重有20%上升到50.3%,畜牧业、渔业和林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第二,在种植业层次,粮食作物比重有了明显下降,经济作物比重有了相应的上升。2005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农作物总面积中所占比重由80.3%下降为67.1%,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19.7%上升为32.9%,棉花、油料、糖料、水果、蔬菜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三,粮食总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均粮食产量明显增加。2005年与1978年相比,全国粮食总产量由30477万吨增加到48402万吨,增长了58.8%,增产的粮食约占同期世界粮食增产总量的2/5。与此相应,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也由318.74公斤上升到371.7公斤,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第四,市场上农产品供给充裕,过去长期供不应求的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观。无论粮食、棉花、食用油、水果、蔬菜等种植业产品,还是肉、蛋、禽、奶、鱼、虾等养殖业产品,市场供应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空前繁荣的局面。
尽管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是这种改善只适应总体小康阶段较低水平的消费需求,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随着城乡居民生活逐步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消费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市场需求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缺陷就日趋明显地暴露出来:一是低质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而某些优质农产品却供给不足,依然需要进口,出现同一种粮食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奇怪现象;二是种植业开发过度,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近些年来,一些地区频繁发生洪涝干旱灾害,在相当程度上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直接关系;三是结构趋同现象严重,除粮食、棉花、油 料、糖料等农作物在传统分工基础上有所调整外,大多数特色农产品还没有完全形成区域分工,小规模分散布局仍然是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区域优势难以发挥;四是产业结构不完整,农民就业仍然过于集中在农业,导致单位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收入增长受到极大限制。与此同时,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低耗农业主要局限于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全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区仍然在年复一年地大量发展低质的大路货品种,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农业结构雷同的趋向没有完全改变,影响了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显而易见,再按照过去的老路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但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所出现的现实问题,反而会给农业发展造成新的矛盾和困难,必须深入探求和运用新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尽管这些年来,农民外出打工人数持续增加,来自打工的收入比重趋于提高,但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仍然接近3亿人,农业仍然是农民收入的第一大来源,在今后若干年内农业仍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的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使之更加适应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加适应加快农业发展、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更加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继续推进农产品由低质为主到优质为主转化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根据农产品全面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状况提出来的,到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并没有完全摆脱数量性结构调整的束缚,较为普遍的情况仍然是: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稍微紧俏些,立即会诱发众多地区一哄而上,很快出现滞销积压、价格下跌的局面。农民面临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很难把握应该多种些什么、少种些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继续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以优质农产品占领、巩固和扩展市场。这是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内容。
提高农产品质量,包括改进品种和提高品质两个侧面,通过着力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扩大优质产品在整个农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实现农产品生产由以大路货产品为主逐步转向以优质产品为主。例如,目前东北春小麦,南方早籼稻和长江流域小麦以及玉米中的低质品种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些品种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应当大力调减,以至退出生产领域,用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取而代之。虽然近些年我国农产品优质率有所提高,但是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国提高优质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逐步从较低消费水平所要求的优质走向较高消费水平所要求的优质,在目前我国农产品整体优质率仍然较低的起点上更是大有文章可做。在农产品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不宜采取单纯压缩农产品生产等消极的调整办法,而应当采取积极的调整调整办法,即利用优质农产品和低质农产品在产量上的差异,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争取一举两得的效果。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偏重于追求产量,培育的品种基本上属于高产低质型的,优质农产品往往产量较低。因此,发展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往往意味产量的相应的下降,优质农产品发展越多产量下降就越明显,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实现农产品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矛盾,不失为结构调整过程中一种切合实际的选择。今后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优质农产品的产量也会逐步上升,以满足人口增长对农产品数量逐步增加的市场需求。
三、在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结构
全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与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有着直接关系。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区域优势没有很好形成,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对粮食生产实行明确合理的地区分工,主产区专心致力于商品粮生产并与主销区建立相对稳定的供销关系,主销区则保持适当的自给水平,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通过市场机制将这些产品卖到粮食主产区和其它地区,并从主产区购买所需的粮食和其它产品。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商品购销关系,必将使不同地区都能从中受益。调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正是为了逐步推进这种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粮食生产方面,实行“一体两翼”的生产布局不失为一种较为合理的选择。所谓“一体”就是粮食主产区作为商品粮生产的主体,所谓“两翼”是指生态脆弱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和指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我们在粮食生产布局上应当通过相应的政策导向,实现这三种不同类型地区的合理分工。
粮食主产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生产,除了满足当地城乡居民口粮和饲料用粮、加工用粮需要外,必须向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和西部缺粮地区从数量上、质量上提供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商品粮,尽可能扩大国内粮食市场的占有率。例如,河南等地发展加工专用小麦很有前途,但是要讲究规模经济效益,基本做法是在保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行集中连片种植,可以考虑在几个乡甚至几个县为单位连片建立生产基地,全省建立若干个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形成专用小麦的大批量生产能力,以利于统一提供良种和栽培技术服务,提高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以利于大批量收购、储运和加工,提高在粮食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使这些地区粮食产业的区域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生态脆弱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必须进一步消除毁林毁草种粮的现象,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应当看到,发展农业的目的不仅是供给农产品,而且要维护和改进生态系统。尤其在西部生态脆弱地区这个问题更 显得迫切和重要。在一些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之所以遇到困难,一个基本原因就是粮食等农产品供给不足,农民的基本口粮和现金收入难以解决,力图通过过度开垦,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的自给水平,维持现金收入的来源。现在,随着粮食等供求关系的变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应当指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在粮食充裕情况下的一时安排,而是长远的战略性措施,一旦实行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同时,还林还草还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在搞好试点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确保推进一步成功一步。一个重要保障是加强后续产业发展,妥善解决农民吃粮、用钱、烧柴等实际问题。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加强口粮田建设,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在没有条件的地区,则应迁移人口、实行封山育林,利用自然界自我恢复功能增加植被)。同时,着重要解决好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和薪炭林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兼顾农民的各种需要,消除影响森林正常生长的各种矛盾。还应看到,不论森林的生态效益多么重要,对于生产者来说,更多的是关心能否从中获得预期的经济收入。因此,除了保证相当比例的生态林、薪炭林外,最重要的是抓好经济林、用材林的培育和发展,并实行合理轮伐,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早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退耕还草还湖也要与提高农民经济效益相结合。在退耕还草之后,无论北方草原还是南方草山草坡,能否得到高效率的保护和开发,根本问题在于加强草场建设。通过加强草场建设,培育和增加牧草资源,实行围栏轮换养畜,提高产草量和载畜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畜产品深加工,多层次地增加附加值,形成比开垦种粮高得多的经济收益。
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应当适当安排粮食生产,大力发展附加价值高的名优产品生产,特别是花卉、蔬菜、果树等园艺业,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和扩大出口。与中西部粮食主产区相比,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具有土地资源紧缺、劳动力费用高、科技素质高和市场信息灵的特点,这种客观状况决定了适宜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价值高的名优产品,挖掘和发挥粮食主产区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可以考虑,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除农民自身口粮尽可能做到自给外,则由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安排粮食和其它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不必过于强调提高粮食自给率,更不必强调非得做到自给自足,而应把资源集中用于发展质量更好、价值更高的农业生产项目,扩大中西部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等农产品市场销路。同时,要注意保持和增强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关键是保护好基本农田,以掌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权。中西部粮食主产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应当走联合之路,共同建立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生产基地,通过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与中西部签订大宗农产品“订单”等途径,将双方的资源、产 品、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并且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四、大力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服务业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一个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在产值构成上应当具有的特征是,畜牧业产值大于种植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于种植业产值和畜牧业产值的总和。同时,尽可能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支持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流通领域,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效益。尤其在人多地少的农业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的机会,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展开的。
国际经验还告诉我们,实现农产品增值主要有三大法宝,即养殖、加工和出口。从养殖来看,我国养殖业产值仍然较大幅度地低于种植业,发展的余地非常大的。2005年畜牧业产值相当于种植业的67.9%,即使加上渔业产值也只是相当于种植业的88.4%,与农业发达国家畜牧业高于种植业的状况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随着国内人民普遍陆续进入小康阶段,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发展养殖业的市场前景在总体上是看好的,养殖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逐步接近种植业。这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更显得重要,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粮食供大于求的矛盾。同时,人民生活由小康向更加宽裕的生活水准过渡,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加工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消费需求,我国目前近13亿并且仍在扩大的人口规模,加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足以发展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最大消费市场,我国也完全有可能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特别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的潜力巨大。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连接初级农产品和最终消费的中间环节,不仅关系到直接满足最终消费需求,而且关系到扩张农业的中间需求,对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缓解农产品卖难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事实是,在国际市场上,我国谷物等种植业初级产品的成本价格过高,基本上不具备竞争能力,但是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裕、费用低廉,不少养殖业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以及蔬菜、水果、花卉等园艺产品仍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是扩大农业出口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潜力所在。法国、荷兰之所以成为位居世界第二、第三的农业出口大国,并不是由于这两个国家初级农产品出口多,而在于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达,农产品产业链条长,农产品转化增值和加工增值幅度大,并且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从长远来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可以通过加工业合理布局促进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和加快小城镇发展,可以大大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可以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提高中国农业的竞争力。
因此,对于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应当摆上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作为我国参与国际市 场竞争的优势产业来对待。在实际操作上,至少应当考虑这样几点:一是粮食主产区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快发展畜牧业,扩大粮食转化规模,减少原粮销售,实行秸秆过腹还田,增加动物性食品供给,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建立农牧结合、相互促进的生产结构。二是在农牧结合的基础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实力强、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实行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三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资源的转化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附加值高的出口创汇产品,特别是畜牧业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适当增加进口土地资源占用大、附加值低的大宗农产品,提高农业的总体经济效益。这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显得更为重要。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服务业应当与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特别在农产品主产区,乡镇企业应当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服务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有的地区甚至应当作为主要内容来对待,使农产品的增值效应能够在主产区充分体现出来,使过去长期单一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能够真正得到实惠。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应当尽可能地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加工企业集中布局在小城镇的工业小区,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流通服务业一般布局在小城镇的商贸小区,以增加小城镇的劳动力就业容量,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小城镇的居民小区居住,形成对第三产业的规模需求,带动整个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五、创造适应新型产业体系要求的组织形式
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的总体竞争能力较低,主要原因是受耕地等农业自然资源的严格制约,农户经营规模过小且又过于分散,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作出有效反应。这种状况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脱节,产业链条过短有极大关系,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和新型产业体系的逐步建立,有必要也有可能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按照市场需求变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扩大经营规模,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今后不仅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需要有效地组织起来,即使参与国内市场竞争也要有效地组织起来。因为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的解决,国外农产品将比较容易进入我国市场,国内农产品即使不出口也会面临外国农产品的激烈竞争。更重要的是,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树立竞争观念,参与市场竞争必须有效地组织起来,这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新型组织形式的具体做法有多种多样,应当允许不同的组织形式并存,在竞争中不断总结和提高。根据许多地区的实践经验,“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组织形式,可以兼顾各方面的经济利益,能够比较容易地把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联结起来。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各项重要任务,包括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建立区域优 势产业分工,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以及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都需要通过新型组织形式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然而,对分散的农户进行有效组织的最好形式,绝不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而是龙头企业通过经济利益的联结将农户带动起来。迄今为止,我国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今后如果仍然缺乏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我国农业中分散、弱小、低效、无序的状况还将持续下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将很难摆脱不利的地位,农业的整体效益(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都不可能有多大提高。有了龙头企业的带动,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龙头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科技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安排和调整生产计划和营销策略,能够带动较大范围、较多数量的农户发展商品生产,并负责收购、加工和销售农户提供的初级产品。龙头企业自身也可以免除原料来源不稳定的后顾之忧,以更大的精力开拓和巩固市场,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二是农户可以根据产销合同和专业分工进行生产,按照合同确定的时间、品种、质量、数量、规格等要求将农产品出售给龙头企业,不必承担直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打交道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这不仅使得优质农产品的销路有保障,有助于大面积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同样也有利于形成农业的区域规模经营和区域分工,在全国范围内缓解农业产业结构趋同化的倾向,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自然优势和经济优势,有助于促进农民按照经济、社会、生态三种效益兼顾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三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可以借助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户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进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并大幅度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当重视解决的几个问题
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取得预期效果,除了需要在以上各个方面努力外,还需要处理好一些相关问题,使我们从观念上和行为上都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一,各个地区农业发展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一个地区来说,不可能做到所有农产品都达到自给自足,应当选择最具本地优势的农产品加以重点发展,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并通过市场竞争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应当看到,自给自足是以牺牲当地优势和效益为代价的,其结果必然是不经济的。一个地区在某些农产品的生产方面有所不为,才能在另外一些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生产方面大有作为,有所不为是为了大有作为,两者互为条件。提倡多种经营,并不等于要求各个地区样样经营。不能看到市场上某种或某些农产品价高好销,就不顾当地具体条件地一哄而上,也大量生产这些农产品。这种跟着市场后面转的做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市场容量是有限的,一哄而上的结果势必导致供大于求,原先价高好销的产品很快就会变成价低滞销。一些地区已经在这方面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比 较稳妥的选择是,将当地条件与市场需求联结起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注重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维护和提高产品的信誉,形成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和销售区域,并不断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使区域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充分发挥和逐步扩大。
第二,提倡各个地区农村都要增加消费异地农产品。市场经济是以流通为基础的。为能卖出,必须买进,不仅在工业中是这样,而且在农业中也是这样。如果各个地区在农产品供给方面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哪个地区都不愿意购进农产品,那么所有地区都不能指望本地区农产品能够较为顺畅地卖出去,滞销积压、亏损减收必然成为普遍现象,在全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现阶段更是如此。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商品率之所以相当高,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几乎都是作为商品出售的,而农户日常消费的农产品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从市场购进的。从各个地区来看,根据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的要求,所提供的农产品在种类上也是相当有限的,居民消费的大多数农产品都需要从其它地区购进,由此形成了互为市场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从而使得整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农业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在,我国各地农村还是把农产品的销售视线集中在大中城市,以为大中城市可以提供无限广阔的农产品市场,这实际上是很不全面的。诚然,继续拓展大中城市的农产品市场无疑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开拓异地农村的农产品市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农产品市场容量将会不断趋于扩大。我们在政策指导上应当大力提倡农产品的异地农村消费,使农民既成为某些农产品的生产者,又成为其余农产品的消费者,减少自给农产品所占的比重,增加商品农产品所占的比重,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结构,集中各种资源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农产品,促进异地农产品的消费和相互交流。这是调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目的所在,也是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的前景所在。
第三,着力扩大名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我国农产品生产刚刚步入市场经济不久,农民对于农产品的品牌意识还相当淡薄,不能充分认识品牌对收入可能产生的种种有利效益,这是导致优质农产品发展滞缓的原因之一。应当明确,优质与品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优质的产品需要借助于良好的品牌,良好的品牌必须以优质的产品为基础。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及其标志,是消费者认识和购买的主要依据,也是生产者和经营者开拓和扩展市场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后,离开形象良好的品牌,即使优质农产品也犹如“身在深山无人识”,难以顺利实现其价值。因此,要增强农民的品牌意识,扩大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以此扩大名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使优质农产品得以顺利销售。
第四,重视培育“订单农业”的观念和行为。在数量上供大于求,产品价格必然下降,经济效益也将受到影响。即使是目前市场上品种、质量看好的农产品,也不能过多过快地盲 目发展,应当在对市场需求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决策,相应增加市场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力求保持供求基本平衡,尽力避免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以销定产,这个在工业上提倡了多年的方针,今后在农业上同样也要大力提倡。但是,以销定产不能停留在一般口号和号召上,必须付诸于行动。这种行动就是全面推行合同制,并维护合法合同的法律效率,通过广泛利用购销合同确保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销路。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当以购销合同为主,结合其它销售渠道,确定各种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生产数量,提高农产品的销售率,降低农产品的压库率。这是防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盲目性的基本保证。现在农民普遍感到不知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生产出来往哪里销售,已经充分说明了推广“订单农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然,对信息网络建设必须加强,尽量延伸到县乡和龙头企业甚至专业大户,提供价格、生产、库存、气象等方面的信息,以利于企业和农民参考和选择。这是广泛实行“订单农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