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为什么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http://.cn2011-12-29 14:50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文化产业结构是指文化经济资源的存量构成和比例关系,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决定》提出,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这对于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结构不合理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一是规模结构偏小,集中度低。知名文化品牌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总体来看,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不平衡发展态势。三是产业技术层次偏低。我国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文化资源、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表现形式的能力较弱,导致低技术含量文化产业比重偏大。四是文化产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适应,质优价廉的大众文化产品也不能满足需求。
第二,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是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调整文化产业规模结构,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形成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二是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提升文化产业技术结构,提高文化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三是优化文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整体效益。四是调整文化产业行业结构、产品结构、价格结构,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五是优化文化产业区域结构,将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第三,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按照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要求,积极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产业集群,构建区域文化产业集聚优势,推出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着力打造知名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要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要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
调整
2013-3-5 14:29:13来源:2013年03月05日 10:28:18 新华网3月5日(星期二)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温家宝]:要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回旋余地很大,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都有发展的空间,重要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解决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必须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优胜劣汰。以扩大国内市场应用、重要关键技术攻关为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业。
第三篇: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调整经济结构最重要的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扩大内需的又一源泉。扩大内需的最大产业潜力在服务业。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消费是基础,稳定投资是关键,要善于发挥投资手段的直接拉动作用。扩大内需,调整结构,需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三、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 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连着公平。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既关系民生也关系发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新医改既是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也是一项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
四、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深化价格体制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五、在稳中求进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建设,有利于扩大内需、优化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加强社会建设,要正确处理社会领域事业与产业的关系。加强社会建设,要重视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第四篇:当好“四员”,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当好“四员”,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了基层乡镇政府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乡通过大力推行改厢、改种,加强全程跟踪指导与服务,棉花种植,2010年实现了单产全县最高,棉农增收幅度历年最大。以大口鲶、才鱼、桂花鱼、黄鳝和甲鱼、乌龟为代表的特色水产品养殖成为全市首个绿色养殖乡镇。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加工与经营形势全面飘红,依托产品形象影响极大的带动了乡域形象,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一、当好“指导员”,制定科学规划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农业和农村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在调整中既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又要全面发展一、二、三产业,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这一切,都需要乡镇政府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科学规划,组织实施,指导结构调整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幸福乡党委、政府对这方面工作十分重视。从书记、乡长到一般干部,都把寻求和发现产业项目作为重要的份内工作,并坚持不断。我们选择产业项目的视野较宽,主要是,依据乡情特点、产品市场前景、农民的生产实践、上级的有关产业政策导向、外地的发展经验、有无技术上的先进性等。乡党
委、政府定期对大家在产业项目上的建议进行收集、梳理,然后确定项目范围,继而深入论证。论证方法是开班子会讨论、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听村组干部及村民的想法、进行市场调研等,力求使筛选、论证出的发展项目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我乡的特色水产品养殖,就是根据上级的号召、农民实践经反复论证而产生的产业项目。为把握特色水产品养殖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要求,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与业内人士进行广泛座谈,收集分析市场信息,考察一些大中城市市场,找乡里的水产养殖户和镇外的水产养殖场进行算帐对比,最后才在乡村干部和广大水产养殖户意见统一基础上对以大口鲶、才鱼、桂花鱼、黄鳝和甲鱼、乌龟为代表产业项目给予确定。其它发育出的项目也都是按此种方式而确立的。
二、当好“宣传员”,加大宣传引导
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在结构调整中的责任重大,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工作,让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中来,从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使广大农民能充分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既是农村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农村工作中一条不可违反的原则。但是,农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农民这个主体在结构调整中既是实施者,也是市场风险承担者,调什么、怎么调的最终决定权应当掌握在农民手中,由农民自己作主,政府职能部门和干部不能搞一刀切、瞎指挥,更不能强迫命令,层层压指标,强迫农民种这个不种那个。这是进行结构调整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对确立的产业项目,乡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动员,如召开多层次会议,到示范户参观,带部分农户到外地考察,请领导、专家做报告,印发宣传资料等,使农户对项目的意义、前景、收益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进而激发出参与项目经营的热情,最终使之成为产业经营上的主体。
三、当好“信息员”,帮助农民开拓市场
农民对变化的市场还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导致种植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多,大多数地方缺乏这种条件,不是很重视信息服务,时而发生滞销,造成的农产品积压甚至毁掉的现象,农民利益直接受损。市场信息已成为产品销售好坏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要从当地资源优势出发,又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要花大力气搞好调查研究,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由搞好市场预测,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市场信息已成为产品销售好坏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当好“信息员”尤为重要,把信息服务作为引导农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发挥政府部门信息灵通的优势,建立起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同时,注重组建本乡镇和村的专业营销队
伍,保证产、供、销各个环节的畅通。
四、做好“服务员”,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
做为乡镇基层干部,积极为村民发展生产搞好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户是产业经营的主体,因而在具体的实施中,乡党委、政府组织协调有关农业、畜牧、金融、土地、科技、电力、水利等有关部门及人员为农户的生产经营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开展好服务工作,并明确任务、强化职责、切实解决农户在产业发展中的难题与困难。如解决场地问题,由土地部门和村、组集体组织出面协调农户承包田的租赁关系,按照统一规划和承租、出租户“双赢”原则,实施了产业的集中连片生产,有效解决了示范片的用地问题。为解决农户资金短缺问题,一方面在项目论证,制定规划时就让镇信用社参加,以增加其对产业上的信心;一方面由村、组集体组织协助信用社做好信贷抵押工作、使全部贷款户都用自己的房产及其它资产作为。抵押物,完备信用社手续,达到了放贷双方的满意。为解决技术问题、由乡党委、政府出面聘请专家顾问和技术人员。
第五篇:如何推进忠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如何推进忠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摘 要:近年来,忠县也和全国一样,农业产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在坚持保障粮食安全、农民持续增收两条底线的基础上,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效益,使农业供给侧与市场需求更加有效契合,是我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忠县农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农业事业蒸蒸日上,然而在脱贫奔小康过程中,明显感到增收乏力,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倍感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农业的需要。
一、农村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失调。忠县作为农业大县,粮猪比重偏高,经济作物发展缓慢,由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不适应,影响了农村整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造成农产品加工发展缓慢,农业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影响了外来资本对投资农业的积极性。虽然这几年农业产业化有较大发展,但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与走出去的国内外市场相比,其力度明显不足。
2.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第一,从我县农产品结构看,传统品种多,优质品种少,特别是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少。第二从农业生产条件看,农业发展资金不足,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
3.农产品结构调整缺乏科学性。市场信息不灵,市场调节机制不健全,前几年不少农业企业盲目发展柑橘产业,导致忠县柑橘面积超常规发展,存在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目前市场前景堪忧。
4.缺乏相关引导政策。近年来政府对农业投入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一些措施,但是很多投入没有针对产业实际发展给予资金支持,导致农民和农业企业在投入中有?r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忠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1.立足忠县农村实际,合理布局规划。结合忠县立体气候特征、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优势,以打造“一乡一品”为抓手,转变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产业。新立、拔山、双桂、永丰、黄金、磨子等乡镇以发展名优特新稀柑橘水果为主;马灌、白石、金鸡、以发展雷竹产业为主,涂井、汝溪以发展花椒为特色农业产品。其他乡镇结合自身地理优势已规划种植经果林、食用菌、蔬菜、青贮玉米、牧草、魔芋等特色农产品,彻底改变粮猪为主的农业结构。
2.强化引领带动。立足于产业规划布局,积极利用招商引资的契机,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入驻,融合产业格局,强化示范带动作用,联结带动发展产业。目前,要利用好法国威望迪施格兰企业做好柑橘派森百产品饮料的契机,推进忠县柑橘产业的发展,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迈上新台阶夯实基础。
3.发展壮大畜牧产业。以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注重畜牧产业和精准脱贫融合,巩固生猪产业,加快牛羊及禽蛋生产,促进草畜配套、林草结合、种养循环,择优布局。加大良种猪推广力度,持续推进育种核心场建设,推行“公司+家庭农场”养殖模式,扶持发展100个生猪养殖“公司+家庭农场”。加强生产过程管控,努力实现畜牧业优质、安全、绿色发展。
4.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积极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年内新增农业龙头企业3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200个以上,实现全县新型经营主体总量达2000个以上。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规范化管理、市场竞争、带动农民增收等优势,认真执行土地流转奖补政策,激励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土地流转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力争年内新增流转土地5万亩以上,规模流转面积达2万亩。强化利益链接,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5.“产业+经济+生态”,强化绿色经济意识。一是守住生态底线,发展循环经济。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必须树立生态理念,以不破环环境为前提,在畜牧业发展上,主要采取“鱼鸡菜同场”,种菜来养鸡,鸡粪入鱼塘,塘水灌农田,农田搞种植,形成良性循环经济,变废为宝,产业生态两不误,绿色环保无公害。二是严格坡度分层,发展绿色产业。25度以上荒山荒坡陡坡着重退耕还林;15度至25度缓坡侧重发展有机绿色产业。三是力争长短结合,发展高效农业。在一些深度贫困村,大力发展“短平快”经济作物,力求高效,广泛种植马铃薯、辣椒、香芋、魔芋、西瓜等蔬菜产品,规模种植板栗、核桃、脆红李等精品水果,逐年铺设绿色通道。
三、结语
忠县农业结构调整在新一届县委县府班子的领导下,已从拼数量到拼特色转变,近年来,特色农产品加工已具雏形,基本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农业以粮猪为主的格局,特别是柑橘产业不知火、春见等高档品种的引进,彻底改变了忠县柑橘品种不适应市场的现状,使忠县柑橘产值翻了几番,农民和农业企业在其产业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农业产品从初加工到深加工的迈进和发展正成为引领忠县农业经济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