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钢铁产品质量推进产品结构调整
提高量大面广钢铁产品质量、档次和稳定性是产品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建筑用螺纹钢筋、线材、中厚板和热轧板带等量大面广的钢铁产品占我国钢铁产品生产比重达80%以上,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满足下游行业用钢需求和转型发展的重点,目前这类钢材就产品本身而言,其主要问题是产品品种、档次和稳定性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差距。以前,行业内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短缺品种开发上,对这些量大面广的品种重视不够,花费的精力不足,影响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数量上的矛盾已经大大弱化,产品结构调整不再是数量上的增减,而是要着重于提高钢材产品品质,促进下游行业转型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因此,《规划》提出要将提高量大面广钢铁产品质量、档次和稳定性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改善提高量大面广钢铁产品的质量、档次和稳定性将推动钢材“减量化”应用、支撑下游行业转型升级,同时减缓钢铁生产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对我国钢铁工业加快实现由注重规模扩张发展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转变,乃至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建筑行业用螺纹钢筋为例,如“十二五”期间400MPa级及以上高强度螺纹钢筋比例由40%提高到80%,每年可减少钢筋使用量1000万吨,减少铁矿石消耗约1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0万吨左右。
第二篇:钢铁产品订货合同
____年__月__日签订┌────────────│交货│合同号:│日期─────┬─────┬────┬─────┬┴─────┬──────品名│ 钢质│ 规格 │数量(吨)│交货状态 │加工用途─────┼─────┼────┼─────┼──────┼──────│││││─────┴─────┴────┴─────┴──────┴──────说明:────────────────────────────────────注:1.本合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规执行。2.执行标准:普炭GB700-79、炭结GB699-65……对规定双方协商的条件及需要的特殊要求,经商妥后在合同中注明。3.普炭钢的冶炼,方法不限。4.不注明加工用途,则冷热加工均可交货。─────────┬────────┬───────┬─────────购货单位:│││电话地址:│订货单位:│地址:├─────────电话:│││电报电报挂号:├────────┼───────┼─────────结算银行:│││电话帐牛骸々κ栈醯ノ唬骸々Φ刂罚骸々扩ぉぉぉぉぉぉぉぉ?br>│││电报├────────┼───────┼─────────│整车到站:│零担到站:│水运到港├────────┼───────┼─────────│结算银行:│帐号:│结算单位:─────────┴────────┴───────┴─────────联系合同事宜务请注明合同号:_____供方代表:___需方代表:__
第三篇:钢铁产品订货合同
合同号: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签订
交货日期______________ 品名
钢质规格数量(吨)交货状态加工用途说明:注:1.本合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规执行。2.执行标准:普炭gb700-79、炭结gb699-65……对规定双方协商的条件及需要的特殊要求,经商妥后在合同中注明。
3.普炭钢的冶炼,方法不限。
4.不注明加工用途,则冷热加工均可交货。
购货单位:地址:电话:电报挂号:结算银行:账号:订货单位:地址:电话:电报:收货单位:地址:电话:电报:整车到站:零担到站:水运到港:结算银行:账号:结算单位:第四篇:煤矿产品结构调整工作经验材料
煤矿产品结构调整工作经验材料
集团公司把调整煤炭产品结构纳入公司内部市场,对矿生产的原煤按质量进行内部收购。公司的政策引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原煤质量,引入标准煤概念,采取折标计算煤量;二是:对块煤与末煤分单价收购,并把块煤生产与矿工资总额和承包集团的年薪挂钩。为实现“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经营目标,根据公司政策,矿把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原煤质量与块煤率作为重要的效益增长点,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一系列的工作,具体为:
一、优化采区设计,在源头上提高煤质,调整产品结构[本文出自新世纪秘书网-http://]
1、**矿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发育,5米以上的断层22 条/KM2,为采区设计和工作面布置造成困难。为此,矿采取三维地震勘探,坑透勘探,瑞利波勘探,瞬变电磁勘探,巷探,钻探等技术手段,查明地质情况,为采区设计及工作面布置提供充分的依据。
2、根据断层的发育情况,布置采区和工作面,尽量避开断层,矿确立了“宜综则综,宜炮则炮”的选择采煤工艺的原则。地质情况不明,根据回采巷道揭露地质条件确定采煤工艺,不宜综采的,进行工作面改造,采用炮采工艺;采面布置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机巷标高大于轨巷标高,上行运煤,减少水的影响。
二、加强制度管理,完善提高煤质及块煤率的管理制度
我矿从**年开始就高度重视煤质管理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已摸索出了一整套的适合我矿实际的煤质管理及提高块率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制度管理方面:
1、煤质管理方面,首先明确了矿领导、各职能科室、各基层区队煤质管理的责任制,并把落实责任当作日常性的工作来抓。
2、矿成立了专职煤质管理队伍,主要负责采掘工作面的现场管理,严格按矿管理办
法检查、落实,做到了每班面面有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经队长签字后限期整改;若仍不整改,按规定处罚,落实到人;通过严格的现场检查,提高了基层区队各级人员的煤质意识,煤质管理工作有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3、采掘工作面遇到地质构造时,必须有专门的提高煤质的措施方可施工,否则,宁可停产也要保证煤质,并严格按补充措施执行。
4、加大奖罚力度,提高各科室、各基层区队提高煤质及块煤的积极性。年初,矿把煤质指标、块煤率指标纳入各基层区队的内部承包合同进行考核,与单位管理人员的风险抵押金挂钩,把块煤生产纳入内部市场进行收购、考核,与单位的工资收入挂钩。对炮采队实行分品种收购,炮采队块煤率=矿块煤率*炸药消耗定额/炸药万吨耗,折算块煤率,计算出块煤量,按块煤50元/吨,末煤4元/吨的价格分别收购。完成当月块煤生产指标,按月对矿煤质管理小组及块煤生产单位管理人员、放炮员、皮带司机等相关人员重奖。完不成块煤率指标、对等处罚。
三、调整采煤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煤质,调整产品结构
1、综采:采煤机滚筒改装为块煤滚筒,采取下行割煤,减少块煤通过采煤机时的破碎;提高破碎机的过煤高度,减少块煤的破碎程度;顶板条件允许时,采取滞后移架,利用顶板超前压力增加片帮煤,提高块煤量。出现断层时,采取炮采通过,降低采高,减少采矸量及矸石的破碎程度;自行设计安装了综采煤矸分流系统,改造煤流系统,实现综采工艺的煤矸分采分运,解决了综采煤矸分流技术难题,彻底实现煤矸分流,保证综采工艺的煤碳质量。
2、炮采:采用毫秒、微差、松动爆破技术,降低对工作面顶底板的破坏,严格控制炸药、雷管消耗,提高块煤率。炸药万吨耗已由**年的1500KG/万吨降为现在的700KG/万吨以下。出现断层时,及时更换短单体,降低采高,做到不破顶不破底或少破顶、破
底,出现煤层断失的断层进行工作面改造,避开断层。
四、加强煤流系统管理,降低水分,减少块煤破碎
在煤流系统中,顶板有淋水的地段,架设挡雨蓬,减少淋水进入煤流系统,降低原煤水分,提高煤质;在煤流系统的各转载点,降低卸载高度,进行技术改造,增设缓冲装置,减少块煤破碎,在煤仓设置缓冲煤仓,并严格控制煤仓仓位,严禁提空。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我矿的煤炭质量和块煤率大大提高:**年,矿原煤灰份26.96%,发热量5590卡/克,块煤率12.28%,今年1-10yue月份原煤灰份26.75%,发热量5638卡/克,块煤率13.16%。特别是从10月份到现在,块煤率到15.5%,超承包指标3.5个百分点,发热量5700卡/克以上。
以上成绩的取得,我们只是在煤质管理及提高块煤率方面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工作,离上级领导及集团公司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以市场为导向,把我矿的产品结构、煤炭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五篇:推进产品结构调整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推进产品结构调整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一、分析建筑业发展走势与契机。
1、建筑业整体行业规模仍稳步增长。十二五期间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基本建设仍将稳步增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将为建筑业走出去带来更大机遇。十二五期间仍属建筑业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当前相对低迷的市场态势,政府出台了很多救市政策,包括安居工程、水利工程、铁路工程、城市轨道工程等政策拉动社会GDP增长。
2、大型建筑企业将加快重组改制步伐。建筑业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国家引导有条件的大型设计企业与建筑企业同步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从单一的业务领域向多元化的业务领域发展,向资本运作与生产经营的方向转变,实现强强联合。今后,设计—施工总承包(交钥匙工程)会成为国家发展的新模式。有实力的分支机构,可充分运用集团公司的资源条件,通过成立设计院、设计公司等形式,共同推动集团公司的施工设计一体化进程。
3、建筑节能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将基本确立,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将下降10%,要符合建筑节能的要求。
4、建筑市场和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将会进一步优化市场秩序,加快建筑业法律建设步伐,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完善企业市场准入标准。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企业注册人员、工程项目数据库。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建立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落实。这将对集团公司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各单位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驾驭和控制好全局,树立牢固的大局意识,认真研究科学举措,及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法律诉讼案件发生率。坚决打击因个别单位出现不良事件而牵制全局的问题。
5、建筑行业相关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期,国家批复了多个区域经济规划。并就住宅建设、安居工程与各省均签订了目标责任状。为实现节能目标,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将大有空间。同时,国家鼓励采用节能、减排技术,逐步提高节能建筑材料使用比例。
二、明确打破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瓶颈的举措。
1、以品牌战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公司从不起眼的国有企业演变发展为中国五百强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要注重打造品牌效益,用品牌战略推进产品结构的调整。在承接项目时要运用战略战术,有选择性地承接与自身实力水平相匹配的工程,杜绝盲目。对规模小、甲方诚信度低、投入产出比不相配的项目要逐渐放弃。有实力的单位要有重点地承接一些骨干项目,将视野逐步转向高、精、尖、大等利润高、竞争程度相对低的骨干项目。利用建设高层次的工程展示和打造中太品牌。尚未形成这种意识的单位要及早研究,调整思路。
2、以制度创新推进市场结构调整。新修订的《国内建筑市场区域管理办法》内容充实,为进一步健全市场架构体系奠定了制度基础,是推进市场结构调整的重要实施依据。目前,集团公司已在全国29个省、126个市注册了分支机构。2012年,要继续坚持扩张战略,实行本土化经营。有选择性地在发达地区至少成立分支机构30个。实现省会城市覆盖率100%,地级城市覆盖率80%以上。有实力和人脉资源的单位,要抢占先机,及时占领市场,尽快成立和注册分支机构,以便及早受益。
3、以资本运作推进经营结构调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集团公司在经济实力、社会信誉、品牌影响力和融资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在这个有利的发展趋势下,我们不断提倡转换传统运作方式,积极推进企业向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一体化的方向转变。2011年,集团公司累计运作BT项目12个。充分证明资本运营正逐步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所谓BT项目,实质上就是企业给政府融资。我们要与政府主动取得联系,积极在BT项目领域进行探索和实践,早日获取利润回报。
4、以扩展专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公司现已拥有17项专业资质,这在河北乃至全国均为领先。2012年,我们计划增办资质7项,使一级资质总数达到20多个。各单位要充分发挥集团的资质优势,在提高现有资质利用率上下大功夫。同时,总部也会根据大家的发展需求,竭尽全力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的资质体系,为企业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将在继续巩固房建、装饰、道路、消防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前提下,牢牢抓住市场的热点、亮点和资源重点,努力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较大比例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扩展。争取在水利、轨道、交通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三、指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发展结构不合理。表现在集团的一些排头企业做得还不够大、不够强。各单位发展情况参差不齐。
2、专业资质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3、市场经济结构需要升级。首先是高端的市场份额较低。特别是公路、铁路、地铁、轻轨、钢结构等领域开拓力度不够,导致整体利润偏低。其次是竞争力不够强。具体表现在各单位合作共赢意识不明显,通过强强联合拿下高端项目的方法未得到广泛运用。
4、科技水平不高,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公司与国内领先企业竞争仍处在劣势。对高、大、难、新、尖等高端市场开拓能力不够。劳动生产率有待提高。一专多能、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和技术管理型人才较为缺乏。导致企业无法满足承揽业务和项目建设的需要,尤其无法满足重大项目、骨干项目、在中国有影响项目的承接需要。
5、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具体表现在肢解发包行为,人为侵占了产业链,增加企业的整体管理成本,使我们的经济受到影响和制约。
四、阐述企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加快企业转型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内容和要求,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转型,是企业经营的转型、思想的转型和管理的转型;升级,是功能的升级和品牌的升级。
五、明确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升级上下功夫。推动企业朝着资本运作与生产经营一体化、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由单一的业务领域向多元业务领域发展。加快公司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改变经营模式,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逐步形成规模优势、专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培育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下属单位加强精细化的运营型管理,坚决抛弃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六、理清实现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1、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与国家对大型建筑行业的要求相比,集团公司在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节能环保、降本增效等方面存在不足。我们一定要走出“建筑行业科技含量低”的误区,牢固树立科技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坚持向技术要实力。各单位要形成合力,挖掘资源,不断引进高端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复合型人员,将企业打造为科技人才聚集高地。
2、加强银企合作。任何企业要做强做大,都要与银行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放眼当今的建筑市场,有些工程需要依靠融资、贷资、垫资等方式运作,仅凭自有资产和资金难以周转。因此,我们必须要与银行处理好关系,用好用活金融工具,并招聘储备一批专业的融资人才。
3、深化产学研合作。要主动与现有的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在借鉴国内外成果的基础上再研究、再发展。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创造性地为我所用,积累社会力量充实企业研发。
4、打造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建筑企业的转型升级很大程度上受企业家的眼光、气魄和压力影响。真正想把企业做强做大,一定要研究市场、经济走势和国家政策,做到办大事办实事。商者无域,要用宽阔的眼光了解世界,走向海外去发展。企业家要有战略的思维,不能只看眼前。思考问题要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定位性。具体为:全局性,就是立足本企业,放眼全世界。长远性,就是要具备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思考的能力。定位性,就是具备对企业未来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思维的能力。企业的经营团队要思想站位高,做事目标专一。以身作则、自尊自爱,树立好个人形象和威信,感召和影响员工为企业干事。要塑造企业家的风格,增强凝聚力、判断力和领导力。要敢于拼搏、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练就高于常人的智慧和勇气,使自身的管理水平与企业发展同步提升。
5、弘扬儒商诚信经营的精神。管理者要做有文化教养的儒商。管理者要从自我做起,要以诚为做人的第一要务,以信为处世的第一准则。将以诚取信,以信养诚奉为座右铭。
6、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凝聚力与创造力的影响日益显著。它是评判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没有文化的企业将失去社会基础,失却发展前途。弘扬中太文化、体现企业精神,建设中太人的精神家园已成为中太文化的重要内容。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高度,抓住“十二五”期间推动文化建设的契机。认真研究本单位的文化建设、发展举措,把握文化的发展方向,着力推进项目文化、工地文化建设,逐步将中太文化延伸下去。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企业的建立与发展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要将履行社会责任内化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理念。履行社会责任,打造总部经济,为廊坊经济做出贡献。
七、研究共同发展的具体措施。
1、鼓励下属各单位优化组合,进行股份制合作。尤其是比较小的单位,要运用这一方式自由联营,以股权为纽带吸纳内部资金。变单一发展为组合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形成一种团结并进的力量,重拳出击拿项目。
2、扩展资本运营空间。规模较大的单位,要利用自身资金实力雄厚、管理技术能力强、施工能力强的优势,着力抢占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注重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展。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合作,大胆尝试资本运营模式。积极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3、坚持多元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要充分运用集团公司的资质优势,积极向设计、装饰、消防、铁路、公路、绿化、路灯领域扩延。走主营与专业一体化道路。
4、加快培养一批资本运作人才、管理复合型人才、建造师等工程技术类人才。注重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管理才能。
5、牢固树立大质量观。要以总部牵头、整体协作为重点,建立大质量观体系。强化创优意识,努力做到业务优、队伍优、组织优、管理优、安全文明优、用户满意优。将精细管理体现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促进企业质量管理升级。公司从上到下要深入基层,了解现场进展,掌控关键节点。要求总裁必须每月去一次工程现场。办事处主任、区域公司总经理、局长必须每周去一次现场。项目经理坚持每个工作日去一次现场。抓好现场监管,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八、分析行业风险及提出预防措施。
建筑业为高危行业,风险管理十分关键。结合行业和企业发展实际,集团公司主要面临以下风险:
一是低成本中标风险。有些单位不做科学预算,盲目压低成本进行恶性竞争。二是专业队伍的选择风险。个别单位施工前不好好考察队伍实力,不清楚队伍实际水平。三是合同风险。没有把协定形成书面合同,缺乏明确条款、不能做到有根有据。四是国际局势的动荡,突发事件不断。五是农民工恶意讨薪风险。六是保函风险。七是工程质量风险。八是安全风险。九是汇率风险和税收风险。
为有效防控上述风险,要完善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以防风险评估为先导,以应急建设机制为保障,以分门别类防范为重点,以工程保险为依托,健全组织架构,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同时,每个单位都要聘请法律顾问,严把合同签订的重要关口,有力识别、评估、预防和控制风险。
九、凭借思想聚首,凝聚中太骨干力量。
中太欢迎高端人才积极加入中太系列,但也是有条件的加入中太系列。作为中太的管理骨干,下属单位的主要领导,应该明确我们是因思想加入建设集团,我们是为了思想而聚首,这一点是中太建设集团之所以发展壮大的最好注解。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仅有文化和智慧还不够,必须要在文化和智慧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才能最终获得成功。思想是对文化和智慧的解读,它有倾向、有主张,对我们的事业有巨大的推动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公司董事局一直强调:思想是核心的竞争力,没有思想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没有思想的企业家是没有发展的企业家。董事局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引领企业发展,并将这种思想渗透到每一项工作中去。长期的实践证明:我们的思想是科学的、正面的、有利于企业和管理者共同发展的。感召了一批有识企业家加入中太,进一步壮大了企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正确的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错误的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就会起阻碍作用。过去有许许多多建设行业的管理者,怀抱着不尽相同的目的和期望加入中太。绝大部分同志紧跟着中太一路走来,创出了业绩,谋求了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现了双丰收。而有些缺乏控制和管理能力,甚至心术不正的极个别管理者,与社会上的闲杂人等纠结一起做了些对不起社会、对不起甲方、对不起公司的事情。最终被公司所淘汰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王刚等人的案件就是鲜活的教训。所以大家要研究中太文化,研究中太历史,要用心与中太一起打拼,保护公司的利益。
中太集团有着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光荣传统,有着宝贵的历史财富。日前正以大战略、大思想、大智慧的雄心踏踏实实地为社会、为人民、为员工做些好事。中太建设的思想是一种共同繁荣的思想,包括儒家的道德、道家的策略、佛家的慈悲。在这里,我要求中太建设集团的所有成员企业要在热爱中太的旗帜下,走中太的发展道路。坚持科学的、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思想,坚决遏制一切违反规律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将之作为我们的宗旨和目标。公司目前和将来的中层以上管理者需要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坚决树立全国中太一家亲的思想观念,为了“百年中太、强企富民”的先进企业思想而共同奋斗。
只有对社会负责、对总部负责,加上有正确的思想和行动,才能达到做大做强企业的目的。2004年,中太由国企改制后,在体制机制上非常灵活。企业自主权有了保证,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各路精英集聚中太发展。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为企业负责,体现了军人文化、大家庭文化、部队文化的风采。当今中国的建筑业,以人为核心的竞争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大家都要关心集体事业,让我们的群策群力将中太的事业推向建筑领域新的制高点。
十、保护品牌形象,打造卓越的企业发展主题。
中太这个品牌如同我们大家的生命,要非常看重它的生命质量,要格外珍惜。中太是从军营中走出来的一支铁军。从1960年组建部队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关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企业特色等内容,全员有了统一的共识。我想这就是一种文化,是从中太建设第一代先辈开始,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一点一点影响和渗透到每位员工的血液里,慢慢积淀而成的。我们要有义务、有责任将这些精华弘扬和继承。文化内涵是企业品牌的有形载体。目前,中太的管理者都非常珍惜中太品牌,以身为中太人而自豪。这也正是中太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于如何进行品牌建设,如何保证企业的生命质量,中太人产生的共识是:一靠产品,二靠人才,三靠团队。产品过硬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求。人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怎样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影响力,就是所有工程都要争先获奖、评优。这是企业生命质量的检测仪,是维持企业生存的维他命。通过企业内外各类创优争先活动,不断提高和证明着企业实力与竞争力。同时也打造出一张张亮丽的名片,一项项精品工程,一位位优秀建造师,让这些成为最美的企业形象代表。
助推中太在复杂的市场大潮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靠的是中太人的创业精神和我们的品牌力量。珍惜和爱护中太必须要求每位管理者融贯于一言一行中。然后一点一滴传递给全体中太人。据统计,在中太旗下就业的员工近八万人,居全国民企前十名。他们的作风薪火相传,让中太的发展生生不息。中太人要互相尊重,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和公司文件的内涵。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干事。
十一、加强企业合力,营造公平竞争的企业环境。
要关心员工疾苦,始终与员工打成一片。以增加企业利润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提高员工薪酬待遇创造先决的经济条件。对员工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对企业的各种理念和制度形成共识,增强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打造公平有效的竞争机制,为企业发展留住真正的人才。
十二、指出管理创新的紧要性与着力点。
1、管理创新的紧要性。改革创新是公司快速发展的。当前,随着经营能力的大步提高,公司在思想意识、管理理念、经营模式、组织架构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不断凸显,它与技术创新一起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两个重要驱动力。但与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相比,在战略定位、精细化管理、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要想拥有长久的立足之地,必须推进管理创新。
2、管理创新的着力点。要彻底改变旧有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融入现代化管理理念,运用创新的思维,以健全制度建设提高企业规范水平。更加注重研发能力、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品牌建设、资源整合及人才队伍等内部竞争要素的培养和升级,纵深推进精细化管理,满足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十三、明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工作。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加强精细化管理步伐;
4、扎实推进海外项目;
5、实现“三个跨越,四个一体化”的目标;
6、产业板块做专、做精、做细;
7、坚持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相统一;
8、确保特级资质实现就位;
9、确保中太建设集团注册为国内的驰名商标;
10、积极打造品牌建设;
1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储备主干力量;
12、加强自主学习和高端培训;
13、积极打造企业文化建设;
14、积极进行各级股权改革,十四、明确2012年发展的总体要求、主题与重要工作。
(一)总体要求。坚持“一园两翼”发展战略,以“调结构、促发展、抓转型、提升级”为发展主线,全面落实和完成控股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二)发展主题。唱响增加企业利润的发展主旋律,努力将2012年打造为企业的发展“效益年”
(三)重要工作。
1、深入落实发展观,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以提档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
3、强化品牌建设,促进企业发展;
4、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5、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经营管理;
6、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