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15:3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县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县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县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郊村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被城市所逐渐包围直至全部融为一体,村落最终将转轨为社区,村民最终将嬗变为市民。那么,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被动适应者——城郊村及其村民,在这个转轨与嬗变的进程中,将主要受到哪些影响?存在着哪些困惑?如何消除这些影响和困惑?本文以××县城郊的××村为例,作一些初浅探析。

一、基本村情

二、存在的困惑与影响

在郊区城市化的进程中,××村大多已被不断扩大的城市包围,部分自然村文秘杂烩网实际上已经由郊区变成了市区,有的甚至已处在城市中心区域。失去了土地的××村,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上正发生悄然变化——村落社区化、村民市民化。但就目前而言,××村及其村民仅仅是实现了居住地域的变迁和身份的变化,而思想观念、生产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的转变仍没有及时跟上,政府的相关保障、服务工作也相对滞后。这种矛盾的现实,给××村及其村民带来了一系列后遗症。

症状一:保障缺失,被征地村民抗风险能力差

目前,农民基本上是自我保障,其主要形式是土地保障、家庭保障。农民的养老方式也主要是土地养老、家庭养老、村集体福利养老,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养老保障手段。××村村民土地当初被征时,均是采取货币安置、自主就业的办法,没有办理相应的养老保险,只是为少数完全无

地的村民办理了农村低保。加上村民对土地征用补偿费缺少合理规划,没有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再生产,而是用在消费上(如大多数人把征地后的补偿费用于建房、供子女读书等),这些有限的征地补偿费一旦用完,他们今后的生活将逐步陷入困境。有的村民即使手头上还有部分补偿款,但由于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时间一长也将会面临困难,其中的一部分人将成为无土地、无资金、无生活保障的“三无农民”。(责任编辑:范文之家)

第二篇:关于县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郊村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被城市所逐渐包围直至全部融为一体,村落最终将转轨为社区,村民最终将嬗变为市民。那么,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被动适应者——城郊村及其村民,在这个转轨与嬗变的进程中,将主要受到哪些影响?存在着哪些困惑?如何消除这些影响和困惑?本文以××县城郊的××村为例,作一些初浅探析。

一、基本村情

××县××村隶属于县城所在地××街道,地处县城东南郊,是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区的核心区域。该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3215人,耕地面积700多亩,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水稻、蔬菜种植、在县城打工以及店面出租。随着县城新城区××大道商住楼、汽运城和凤凰山公园等项目的陆续开工,该村大量土地被征用,耕地由最多时期的2000多亩,缩减至现在的700多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其中有6个村民小组的耕地全部被征用,1300多人成为无地农民。

二、存在的困惑与影响

在郊区城市化的进程中,××村大多已被不断扩大的城市包围,部分自然村文秘杂烩网实际上已经由郊区变成了市区,有的甚至已处在城市中心区域。失去了土地的××村,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上正发生悄然变化——村落社区化、村民市民化。但就目前而言,××村及其村民仅仅是实现了居住地域的变迁和身份的变化,而思想观念、生产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的转变仍没有及时跟上,政府的相关保障、服务工作也相对滞后。这种矛盾的现实,给××村及其村民带来了一系列后遗症。

症状一:保障缺失,被征地村民抗风险能力差

目前,农民基本上是自我保障,其主要形式是土地保障、家庭保障。农民的养老方式也主要是土地养老、家庭养老、村集体福利养老,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养老保障手段。××村村民土地当初被征时,均是采取货币安置、自主就业的办法,没有办理相应的养老保险,只是为少数完全无地的村民办理了农村低保。加上村民对土地征用补偿费缺少合理规划,没有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再生产,而是用在消费上(如大多数人把征地后的补偿费用于建房、供子女读书等),这些有限的征地补偿费一旦用完,他们今后的生活将逐步陷入困境。有的村民即使手头上还有部分补偿款,但由于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时间一长也将会面临困难,其中的一部分人将成为无土地、无资金、无生活保障的“三无农民”。

症状二:再就业难,被征地村民无地即失业

被征地村民在向非农就业转移过程中,除少数人文秘杂烩网能利用发展机遇自谋职业外,大多数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障碍,加上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在就业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实现新的就业。特别是40岁以上的失地村民,再就业难上加难。目前,××村的被征地村民大多数在城区从事建筑工地小工、搬运、蹬三轮车等重体力劳动。这部分村民看到土地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升值,而自己又没有充分享受到土地升值所带来的好处,往往容易心理失衡。再加上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较为密切,很容易组织起来进行群体性上访和集体闹事。

症状三:管理难到位,违规乱建屡禁不止

城郊村一般都处于县城规划范围内,按有关规定是不允许村民私自建房的。特别是××村地处县城新城区开发建设的核心范围内,对村民建房更是严格控制,所在街道办事处对符合建房条件、提出建房申请的村民,也只能采取压的办法,如××村最多的时候压了68户符合建房条件的建房申请。由于缺乏有效的疏导办法,村民违规突击建房、造成既成事实的现象屡禁不止,而且都不拆除老宅基地,而是采取异地新建,导致该村一方面建房杂乱无序,另一方面大量老宅闲置、荒废。例如该村王家屋、新家屋村民小组内大量老祠堂、老房屋因无人居住成了危房,总面积达40亩。

症状四:文化差异,被征地村民难与城市文化相融

由于文化水平偏低、劳动技能较差、行为方式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等,城郊村农民虽然长期生活在城区边缘,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缺乏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一点在××村村民身上表现尤其突出,不少村民对城市管理中的一些制度法规、市民准则等视而不见,自行其是;在社会交往上,仍奉行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交往方式;在生活习惯上,仍固守一些不文明、不卫生、不科学的陈规陋习。

症状五:地域限制,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村由于地处城郊,不适宜兴办花炮等高危行业企业,加上没有固定资产用于发展第三产业,仅靠出租原有的一些厂房,村集体一年的收入不到3万元。土地被征用后,厂房被拆除,出租收入也没有了,当

前主要靠上级的转移支付和征地的工作经费来维持村级组织的运转。

三、思考与对策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必由之路,村落社区化、村民市民化也是城郊村发展的一种现实决择。××的城市发展给××村及其村民带来的种种影响与困惑,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其典型性。如何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使城郊村尽快摆脱当前困境,走上又好

又快的发展道路,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对策一:完善机制与加大宣传相结合,实现基本生存社保化

当前各地在征地补偿上,基本上都是采取货币安置文秘杂烩网的方式,一次性发放给被征地村民。对县里制定的征地补偿标准,××村大部分村民都能够接受。但很多村民担心失去土地后找不到工作,今后生活没有着落,对征地工作存在着抵触情绪。对此,××县政府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土地开发增值收益、村民三方各出一部分的社保体系,逐步实现城郊村村民基本生活的社保化。在此政策出台之前,该县把城郊村完全无地的农民统一纳入农村低保,如××村1539名完全无地的村民已纳入了农村低保,每月可享受30元的低保金;今年新农合在全县全面启动,××村90%以上的村民参加了新农合。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推进城市化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使城郊村村民自觉服从全县发展大局。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如今××村没有出现因征地而发生集体越级上访的事件。

对策二:扩大就业与鼓励创业相结合,实现收入来源稳定化

靠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和纳入社保体系,还不能完全解除被征地村民的后顾之忧,只有让他们像城里人一样,拥有一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彻底解决其后顾之忧。对此,××县对××村被征地村民进行了分类管理、区别帮助。一是对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青壮年,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对他们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并积极向工业园区企业、县城宾招场馆推介。据统计,通过技能培训,××村有300多名村民在工业园企业中实现了就业,县城所有餐饮宾馆的工作人员中几乎都有××村的村民。二是对有经营头脑和自主创业愿望的,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提供创业培训,在税收、办证费用等方面按照下岗职工创业的标准予以减免,并向他们提供一定的小额贷款。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村有近百人办起了小餐饮店、小型机械加工厂等实体。三是对于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村民,由政府出资购买一批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如县国税局、地税局办公楼都建在××村辖区内,建设时征用了该村土地,其招聘保洁、保安岗位都优先安排给××村的村民。

对策三:有效疏导与严格堵治相结合,实现个人建房合法化

城郊村村民强烈要求私自建房,但规划审批相对滞后,加上监督管理不够到位,违规违章建房特别是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突击加层的现象比较普遍,已成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处理起来比较棘手的一件事情。对此,××县采取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办法,一方面,按照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由县政府在新城区中心地带统一征地50亩,用于××村拆迁户安置,采取拆一补一的原则,凡是××村拆迁户和符合建房条件又自愿拆除旧宅基地的都可以到那里建房,由政府统一房屋外观设计,统一楼层高度,完善基础设施,农民出资自建。另一方面,对于今后出现违规建房的,一律按违章建筑予以坚决拆除。通过疏堵结合的办法,既保证了城郊村村民居者有其屋,同时又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实现村民与政府的双赢。

对策四:提升素质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实现农民观念现代化

城郊村村民在失去土地依附后,虽然在身份上实现了村民向市民的转变,但多数村民的交际范围仍然局限于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休闲娱乐也仍然以玩麻将、打扑克为主,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尽快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县主要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加快撤村并入社区的步伐,对紧邻城市又完全无地的村民小组,就近并入已有的社区居委会,实现了村民社区化管理;二是通过以社区为平台,经常组织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对刚进入社区的村民开展城市文明规则意识、交通意识、环境卫生意识、人际关系意识等培训,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改变村民不合时宜的传统意识,促进村民与市民的文化交流,加快村民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更新。

对策五:政策扶持与发展三产相结合,实现村集体资产股份化

要使部分城郊村村集体经济从薄弱到壮大,政府可在征用土地时,考虑给他们预留一定的土地,拓宽村集体和被征地村民生存发展空间。具体文秘杂烩网操作上,为了使被征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有长远稳定的保障,在征地规划过程中,可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一定面积的经济建设用地,支持被征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从事生产经营,鼓励村集体建造写字楼、商住楼、市场等,被征地村民可以以土地补偿款入股。这样一来,既可增加集体经济的收入,又可提供一定的岗位安置被征地村民,实现村民增收和集体经济良性互动和发展。

第三篇:关于县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调查报告(精)

关于县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郊村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被城市所逐渐包围直至全部融为一体,村落最终将转轨为社区,村民最终将嬗变为市民。那么,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被动适应者——城郊村及其村民,在这个转轨与嬗变的进程中,将主要受到哪些影响?存在着哪些困惑?如何消除这些影响和困惑?本文以××县城郊的××村为例,作一些初浅探析。

一、基本村情

××县××村隶属于县城所在地××街道,地处县城东南郊,是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区的核心区域。该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3215人,耕地面积700多亩,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水稻、蔬菜种植、在县城打工以及店面出租。随着县城新城区××大道商住楼、汽运城和凤凰山公园等项目的陆续开工,该村大量土地被征用,耕地由最多时期的XX多亩,缩减至现在的700多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其中有6个村民小组的耕地全部被征用,1300多人成为无地农民。

二、存在的困惑与影响 在郊区城市化的进程中,××村大多已被不断扩大的城市包围,部分自然村文秘杂烩网实际上已经由郊区变成了市区,有的甚至已处在城市中心区域。失去了土地的××村,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上正发生悄然变化——村落社区化、村民市民化。但就目前而言,××村及其村民仅仅是实现了居住地域的变迁和身份的变化,而思想观念、生产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的转变仍没有及时跟上,政府的相关保障、服务工作也相对滞后。这种矛盾的现实,给××村及其村民带来了一系列后遗症。症状一:保障缺失,被征地村民抗风险能力差

目前,农民基本上是自我保障,其主要形式是土地保障、家庭保障。农民的养老方式也主要是土地养老、家庭养老、村集体福利养老,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养老保障手段。××村村民土地当初被征时,均是采取货币安置、自主就业的办法,没有办理相应的养老保险,只是为少数完全无地的村民办理了农村低保。加上村民对土地征用补偿费缺少合理规划,没有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再生产,而是用在消费上(如大多数人把征地后的补偿费用于建房、供子女读书等),这些有限的征地补偿费一旦用完,他们今后的生活将逐步陷入困境。有的村民即使手头上还有部分补 偿款,但由于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时间一长也将会面临困难,其中的一部分人将成为无土地、无资金、无生活保障的“三无农民”。症状二:再就业难,被征地村民无地即失业

被征地村民在向非农就业转移过程中,除少数人文秘杂烩网能利用发展机遇自谋职业外,大多数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障碍,加上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在就业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实现新的就业。特别是40岁以上的失地村民,再()就业难上加难。目前,××村的被征地村民大多数在城区从事建筑工地小工、搬运、蹬三轮车等重体力劳动。这部分村民看到土地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升值,而自己又没有充分享受到土地升值所带来的好处,往往容易心理失衡。再加上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较为密切,很容易组织起来进行群体性上访和集体闹事。

症状三:管理难到位,违规乱建屡禁不止

城郊村一般都处于县城规划范围内,按有关规定是不允许村民私自建房的。特别是××村地处县城新城区开发建设的核心范围内,对村民建房更是严格控制,所在街道办事 处对符合建房条件、提出建房申请的村民,也只能采取压的办法,如××村最多的时候压了68户符合建本文来源:文秘范文房条件的建房申请。由于缺乏有效的疏导办法,村民违规突击建房、造成既成事实的现象屡禁不止,而且都不拆除老宅基地,而是采取异地新建,导致该村一方面建房杂乱无序,另一方面大量老宅闲置、荒废。例如该村王家屋、新家屋村民小组内大量老祠堂、老房屋因无人居住成了危房,总面积达40亩。

症状四:文化差异,被征地村民难与城市文化相融 由于文化水平偏低、劳动技能较差、行为方式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等,城郊村农民虽然长期生活在城区边缘,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缺乏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一点在××村村民身上表现尤其突出,不少村民对城市管理中的一些制度法规、市民准则等视而不见,自行其是;在社会交往上,仍奉行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交往方式;在生活习惯上,仍固守一些不文明、不卫生、不科学的陈规陋习。

第四篇:关于县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郊村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被城市所逐渐包围直至全部融为一体,村落最终将转轨为社区,村民最终将嬗变为市民。那么,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被动适应者——城郊村及其村民,在这个转轨与嬗变的进程中,将主要受到哪些影响?存在着哪些困惑?如何消除这些影响和困惑?本文以××县城郊的××村为例,作一些初浅探析。

一、基本村情

××县××村隶属于县城所在地××街道,地处县城东南郊,是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区的核心区域。该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3215人,耕地面积700多亩,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水稻、蔬菜种植、在县城打工以及店面出租。随着县城新城区××大道商住楼、汽运城和凤凰山公园等项目的陆续开工,该村大量土地被征用,耕地由最多时期的XX多亩,缩减至现在的700多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其中有6个村民小组的耕地全部被征用,1300多人成为无地农民。

二、存在的困惑与影响

在郊区城市化的进程中,××村大多已被不断扩大的城市包围,部分自然村文秘杂烩网实际上已经由郊区变成了市区,有的甚至已处在城市中心区域。失去了土地的××村,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上正发生悄然变化——村落社区化、村民市民化。但就目前而言,××村及其村民仅仅是实现了居住地域的变迁和身份的变化,而思想观念、生产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的转变仍没有及时跟上,政府的相关保障、服务工作也相对滞后。这种矛盾的现实,给××村及其村民带来了一系列后遗症。

症状一:保障缺失,被征地村民抗风险能力差

目前,农民基本上是自我保障,其主要形式是土地保障、家庭保障。农民的养老方式也主要是土地养老、家庭养老、村集体福利养老,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养老保障手段。××村村民土地当初被征时,均是采取货币安置、自主就业的办法,没有办理相应的养老保险,只是为少数完全无地的村民办理了农村低保。加上村民对土地征用补偿费缺少合理规划,没有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再生产,而是用在消费上(如大多数人把征地后的补偿费用于建房、供子女读书等),这些有限的征地补偿费一旦用完,他们今后的生活将逐步陷入困境。有的村民即使手头上还有部分补偿款,但由于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时间一长也将会面临困难,其中的一部分人将成为无土地、无资金、无生活保障的“三无农民”。

症状二:再就业难,被征地村民无地即失业

被征地村民在向非农就业转移过程中,除少数人文秘杂烩网能利用发展机遇自谋职业外,大多数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障碍,加上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在就业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实现新的就业。特别是40岁以上的失地村民,再()就业难上加难。目前,××村的被征地村民大多数在城区从事建筑工地小工、搬运、蹬三轮车等重体力劳动。这部分村民看到土地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升值,而自己又没有充分享受到土地升值所带来的好处,往往容易心理失衡。再加上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较为密切,很容易组织起来进行群体性上访和集体闹事。

症状三:管理难到位,违规乱建屡禁不止

城郊村一般都处于县城规划范围内,按有关规定是不允许村民私自建房的。特别是××村地处县城新城区开发建设的核心范围内,对村民建房更是严格控制,所在街道办事处对符合建房条件、提出建房申请的村民,也只能采取压的办法,如××村最多的时候压了68户符合建本文来源:文秘范文 房条件的建房申请。由于缺乏有效的疏导办法,村民违规突击建房、造成既成事实的现象屡禁不止,而且都不拆除老宅基地,而是采取异地新建,导致该村一方面建房杂乱无序,另一方面大量老宅闲置、荒废。例如该村王家屋、新家屋村民小组内大量老祠堂、老房屋因无人居住成了危房,总面积达40亩。

症状四:文化差异,被征地村民难与城市文化相融

由于文化水平偏低、劳动技能较差、行为方式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等,城郊村农民虽然长期生活在城区边缘,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缺乏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一点在××村村民身上表现尤其突出,不少村民对城市管理中的一些制度法规、市民准则等视而不见,自行其是;在社会交往上,仍奉行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交往方式;在生活习惯上,仍固守一些不文明、不卫生、不科学的陈规陋习。

第五篇:路桥区城市化发展调查报告

——确立“四高”目标加快城市化进程

1998年底,省第十次党代会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加快推进城市化的战略决策。2000年底,路桥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路桥城市化的实施意见》。几年来,路桥的城市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世纪之初,路桥面临着更为艰巨的发展任务。本文针对路桥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路桥城市化进程的一些看法。

一、路桥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路桥自1994年4月撤镇建区以来,经济和社会获得了迅猛发展。1995年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43.20亿元,2001年已达96.43亿元;财政收入从2.35亿元提高到8.1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分别达到10680元和5710元。路桥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各县(市、区)的位次已从1995年的第41位升至2000年的第31位。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全区非农人口由1995年底的3.76万人增加到2001年底的5.71万人,按城镇常住人口计,我区实际城市化水平达35%左右,初步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金清镇为次中心,以新桥为重点镇,横街、蓬街为一般镇,中心村五个层次的体系等级结构,形成了以104国道、白金线、机金线、机新路为骨架的城镇体系基本框架。

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区建成区面积从3.5km2扩展到16km2。各类生产要素向城区集聚的速度不断加快,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

虽然建区以来我区城市化进程有所加快,城市化水平略高于全市水平,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区“农民变市民”这种本质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并不快,城市化发展不仅速度不够快,而且质量也不高,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比,更是滞后。国际上同等工业化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至少比我们高15-20个百分点。

二、当前路桥城市化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区域集聚度低,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拉力不足

与一些沿海省份、地区相比,我区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明显落后,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一批强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我们城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同时也由于小城镇建设滞后,影响了区域城镇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

路桥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已从农产品短缺,转向农民收入过低和增长乏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过多。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减少农民。全区现有农业劳动力8.9万人左右,耕地19.29亩左右,劳均耕地只有2.17亩(全国平均劳均耕地面积为5.6亩),今后耕地会进一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会继续增加。

减少农民,仅靠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是远远不够的。在前20年中,发展乡镇企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对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量和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增长速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种模式带来的最大问题是难以拓宽第三产业的就业门路。人口必须集中到一定规模,第三产业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我区乡镇企业职工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没有有效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适当集中,第三产业难以得到发展。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现代社会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是第三产业。如美国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现工人(制造业)也仅占总人口的17%,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下降。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就业岗位来自第三产业。如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四国在7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期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分别为1:1.5、1:2.9、1:2.5和1:1.9。即第二产业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第三产业相应地增加1.5到2.9个岗位。我国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1979年到1996年期间,乡镇企业中的第二产业职工净增7839万,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及其他行业仅增加2739万(不是第三产业的全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之比为1:0.35。大到全国,小到我区,第三产业还相当落后,就业容量有很大潜力。

从我区情况来看,目前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36.1%,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3%,发展中国家约为45%。这些年来,尽管区委、区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增长速度没有象人们预计的那样快,这与我区城区规模小、人口集聚度低、城市化水平低直接相关。

(二)城市化滞后,制约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建区以来,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19.1%,产业结构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加速调整并有所优化,资金积累和人才引进取得明显成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区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任务,正在向以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集

下载关于县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县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城郊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

     关于城郊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

    城市化问题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临安市回龙村城市化状况的调查报告引言: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

    农村城市化调查报告

    农村城市化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被城市所逐渐包 围直至全部融为一体,村落最终将转轨为社区,村民最终将嬗变为市民。......

    城市化状况调查报告

    城市化状况调查报告 首先,就城市化的定义而言,第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转变为城市居民的过程,其次城市化另一方面就是城市用地,城市文化,价值观在乡村扩展,乡村用地转变为城......

    中国城郊农村新型城市化模式探析

    中国城郊农村新型城市化模式探析 郭晓鸣 廖祖君 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不断地暴露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性,创新中国城市化模式迫在眉睫。本文选择成都市温江区“幸福田园”......

    城市化发展发言材料

    “一思想、深化认识,推进新型城市发展” 主题组织生活会发言稿 最近,“新型城市化”的话题十分热闹,但到底这是个什么概念,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新型城市化到底“......

    厦门城市建设应城郊化与城市化并行

    应当指出,从单一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转变,是世界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客观规律。此前中国已有多个特大城市(例如上海、成都、武汉等城市)试图向着这个目标发展,但至今还没......

    城郊街新型城市化目标问题对策汇报材料

    城郊街新型城市化目标问题对策汇报材料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工作部署,我街按照"目标、问题、对策"的要求,迅速认真组织"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