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新农村示范村庄建设工作调度会上的发言
在新农村示范村庄建设工作调度会上的发言
(2007年6月13日)
各位领导:
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之后,我们马店镇迅速行动,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调整充实了新农村建设办事机构,召开了全镇动员大会,制定出台了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结合本镇实际,以重点村庄的示范创建为龙头,扎扎实实地开展了相关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示范村庄建设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我镇共有市级示范创建村庄5个。在示范村建设工作中,近期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聘请有关规划设计部门,帮助示范村进行了村庄建设和发展的长期规划。目前已完成了韩家一村、陆家村2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其他3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
二是认真制定了示范村村容村貌整治方案。根据各村不同情况,按照村庄“四化”目标,分别确立了整治重点,列出了工作计划,排出了建设时间表,保证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有序推进。
三是抓了示范村的建章立制工作。围绕推进村级班子建设和 1
民主管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抓了村级制度的健全完善,并决定村村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四是制定出台了示范村建设配套政策。按照“市里补一点、镇办帮一点、村里出一点、社会助一点”的筹资渠道,决定对列入市级重点示范村的村庄,实施财力倾斜,采取以料代补方式重点支持示范村主街和小巷硬化,按照每平方米1袋水泥的标准予以补助。同时,实施村企联姻工程,每个示范村由一家企业帮扶,重点在村庄建设上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包村企业均已列出了具体帮扶计划。
五是建立了检查考核和奖惩制度。将示范村建设工作纳入村庄年度考核,根据工作实效,除奖扣考核分值、通报外,对工作起色大的村庄年终将由镇财政出资给予重奖。同时,由镇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调度会,加强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我镇将按照全市总体部署要求,在示范村创建工作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年内投资88万元完成5个示范村的人畜吃水工程;投资30万元,完成5个示范村的村庄绿化工程;投资150万元,完成5个示范村的15条主街硬化和20条
小巷硬化;投资55万元,完成2个示范村的进村路硬化,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质性突破。
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实施典型引路。根据5个示范村的实际情况,在街道硬化上首先在韩家一村进行试点,在村庄绿化上以宋家泊子为试点村,在水利建设上以大杜戈庄为试点村,取得经验后全面铺开。
二是强化政府引导。通过以料代补、以奖代补的形式,加大村庄硬化、绿化、净化及供水设施建设的奖励扶持力度,充分调动村庄和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三是实施制度创新。在建立村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基础上,细化工作分工,分别设立胡同硬化分会、供水设施建设分会等,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组织负责,具体搞好宣传发动、费用收取、施工队的选择,工程质量的监督把关等,形成新农村建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良好格局。
四是促进平衡发展。在抓好市级重点示范村的基础上,再选择12个村庄作为镇级重点示范村,推动面上工作整体推进。
第二篇:20091225在全省新农村示范建设工作会上的发言doc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推进全域新农村建设
率先建成新型城乡形态
——在全省新农村示范市建设工作会上的发言
(2009年12月25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3年以来,我们深入实施成都市委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和城乡一体化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新农村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尤其是在5.12特大地震后,我们按照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全力推进农村灾后重建,使我市新农村建设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前不久,都江堰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市,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艰巨。我们将在过去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紧紧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根据四川省、成都市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和建设成都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的总体要求,立足自身特色,坚持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以“四大基础工程”为抓手,以建设“新型农村、新型农业、新型农民”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将我市新农村建设成为灾后农房重建的示范、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村民自我管理的示范,确保“率先建成新型城乡形态”。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加快推进“省级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市”建设工作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坚持科学规划,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着力提升“率先建成新型城乡形态”的综合效果。
我们将始终坚持规划引领、配套均衡、建设优质的思路,集成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村与现代城市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乡形态。
一是突出规划龙头地位,引领和谐农村建设。我市将新农村规划纳入城乡一体化的视野中审视,本着“对历史负责、向世界交代”的态度,汇集全球10家顶级规划设计联合体的先进理念和优秀成果,已编制完成了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在规划编制中,我们全面落实了 “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突出 “四性”原则,科学编制了17个场镇改造、205个点位的农民集中居住区6万户家庭的住房建设规划、耕地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要求,着眼建设成都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和“率先建成新型城乡形态”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编制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村落民居建设和基础设施规划,优化全域农村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引领高水平的新农村建设。
二是加快推进农房改造,大力提高居住水平。目前,全市6万余户农村住房重建基本完成。我们将在加快推进农房入住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市205个农民集中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同时结合林盘整治、全域土地综合整理,以项目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力争到2012年底再建农村新型社区200余个,安臵农户15000余户,全市农房新建改造面达到80%以上。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农村场镇风貌改造、环境卫生管理等工作力度,力争到2012年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达100%,大力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
三是着力完善综合配套,不断强化发展优势。集成运用灾后重建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在已经完成52所中小学恢复重建、5个乡镇卫生院、26个社区卫生站重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标准化幼儿园、村级卫生站建设,计划在2010年完成16所农村幼儿园,12个村卫生站建设,努力率先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全域均衡。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加快推进青城山污水处理工程、5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及管网建设,确保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城市西区水厂二期和都江堰至虹口龙池天然气管网建设,大力实施向峨垃圾填埋场和徐渡垃圾场整治工程,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全域覆盖。农业配套设施方面,积极开展农田水利综合整治,三年内计划新建灌溉沟渠300公里,完成新建、改建农村道路276公里,大力提升农村综合配套水平。集中居住区功能配套方面,加快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区 “六站一室一港湾”等配套建设,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
二、突出特色优势,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着力强化“率先建成新型城乡形态”的产业支撑。
我们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猕猴桃、“三木”药材、茶叶、花卉苗木、冷水鱼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组织化、多元化发展,大力提升新型农业发展水平,不断强化“率先建成新型城乡形态”的产业支撑。一是加快基地建设,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目前我市已建成水稻、蔬菜、猕猴桃等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总面积达89000亩。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结合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力争2010年3月底再建成胥家镇猕猴桃、石羊镇川芎等5个特色农产品基地,总面积36000余亩,力争到2012年底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18个,面积45万亩,强力拓展农业规模化生产效应。
二是坚持提升品质,推动优势农产品品牌化。目前,全市已形成猕猴桃、茶叶、川芎等33个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拥有5个有机食品、8个绿色食品和39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现有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切实加大新品牌的培育和申报工作力度。力争在三年内,确保新培育并推荐1家以上农业或食品加工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行政认定);新培育并推荐1件以上四川省著名商标;新培育并推荐2件以上成都市著名商标。努力通过农产品品牌建设,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是坚持市场导向,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化。积极发挥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积极推动生产、加工、储藏、运销一体化,不断延展产业链条。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力争到2012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60家。大力发展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到2012年达到182家。充分发挥专合组织的营销优势,加快开拓猕猴桃、茶叶、鲜蘑菇罐头等特色农产品的沿海市场以及国际市场,带动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切实加大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力度,确保明年4月底前建成总占地面积800亩、一期占地200亩、可辐射西南地区的崇义农产品交易市场。
四是坚持“接二连三”,推动产业形态多元化。结合我市资源特色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我们将在提升安龙镇徐家林盘等农家乐品质的基础上,结合川西林盘保护与开发,加快推进青城山“美丽家园”等项目建设,打造高端乡村酒店集群,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一、三产业互动。全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着力做大做强孙桥农业、高榕菌业、欣禾食品、兴达食品、伊顿农业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大力促进一、二产业互动发展。
三、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着力凝聚“率先建成新型城乡形态”的主体力量。
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群众在发展、管理、共享成果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断凝聚发展强大合力。
一是深化产权改革,让农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深入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农村资源变资本,“死钱”变“活钱”。进一步深化改革成果运用,我们将在完成农村产权实测颁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平台,加大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等农村产权流转力度,力争到2012年新增农用地流转32.5万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3.5万亩,大力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力争尽快实现农村产权直接融资,力争到2012年实现产权抵押贷款7.5亿元, 同时全面整合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大力引导社会资金,为农民改善生活条件、发展生产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新机制,加快发放耕地保护基金,确保2010年3月底前完成发放工作,不断激发群众保护耕地的主体意识。
二是创新治理机制,让农民成为民主管理的主体。我们将积极发挥村(社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构建新型基层治理机制,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加快实现“代民做主”向“村民自主”的转变。在管理机制上,进一步完善村民议事会、监事会、调委会,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资金使用上,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每年20万元、连续8年的财政性配套资金,“用不用”、“怎样用”、“用多少”,坚持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在管理模式上,积极探索集中安臵点民主管理新模式,及时将城市小区的管理办法引入农民集中居住区;在教育引导上,广泛开展“培育新农民,倡导新生活,建设新家园”活动和“文明家庭”、“和谐邻居”评比竞赛,全面提升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强化社会保障,让农民成为共享发展成果的主体。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着力强化被征地农民社保安臵和商铺安臵,不断巩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成果,扎实推进农村低保管理改革,积极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力争到2011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市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到2012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09增长60%以上,低保、社保、医保参保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让全市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增强推进新农村建设主动性、积极性。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的使命,是发展的要求,更是群众的期盼。作为省级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市,我们将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成都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以锐意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细致的工作,加快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努力为成都市和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全县2009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2009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2009年7月8日)
同志们:
在x书记的带领下,一行60多人,顶着烈日,用了一天半的时间,现场督查了全县9个乡镇的18个建设点及9个百亩产业基地。刚才xx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讲话,全面总结了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客观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部署了下一步工作,讲得很好,我完全赞同,请大家根据陈部长的部署,认真抓好工作的落实。等一下县委x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好,更加扎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下面,我结合这次现场督查情况,谈几点感受。
1、村庄整治点多面广,群众受益面大。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已成功实现了由公路沿线向偏远山区的转变,今年新增了100个新农村建设点,3个整乡(镇)推进试点乡镇,到2010年就能基本完成全县所有村庄的整治建设任务。百姓在改路、改水、改厕等方面得到很大的实惠。
2、新农村建设逐步走出“老模式”。大部分乡镇、单位能较好地结合我县较多村庄自然环境优美等优势条件,打造特色新村,提升建设品味。如大吉山镇马安村马安正、社迳乡社迳村小河坝等建设点。同时在推广新户型、推进民居示范工程方面,注重突出客家特色、乡村特色和文化特色,并采取“六统一”的模式,即统一户型建设、统一建筑面积、统一建筑高度、统一建筑造型、统一建筑色彩、统一建筑装饰,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村房屋建设水平。目前全县已确定了9个乡镇级、2个县级农民住宅新 户型示范村并均已开始施工建设。如金龙镇天龙村牌坊下农民住宅新户型示范村征土地12.6亩,拆除旧房、平整老宅基地7亩,现一期已有29户农户报名,并根据规划图纸统一施工,完成了基础工程建设。
3、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几年我们的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有了比较大的起色,上规模的、集中连片的、现代化的产业越来越多。蔬菜产业“两带六区”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9个乡镇走下来,各乡镇都有了能拿出手的百亩蔬菜基地,有的乡镇甚至有5、6个,如城厢镇有5个,南迳镇有6个,大吉山镇有5个,在这些产业基地中,有农业龙头企业型的,如南迳镇高山公司大田蔬菜基地;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如龙源坝村虹丰蔬菜基地;有返乡农民工创业型的,如田背村黄友华圆椒基地。这些基地,不但促进了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还解决了不少农民工就业问题。并且有不少民间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为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4、新农村建设内容有了新的拓展。各单位能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积极争资争项,在深入开展村庄整治、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较好地统筹兼顾了“五新一好”的全面发展,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拓展了新农村建设内容。如在创建好班子方面,以“为民服务”活动为平台,深入开展“入户听诉”,将服务网络遍布各新农村建设点,提高村级班子服务能力。目前,全县设臵了9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在农村设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开展证件代办、医疗、就业、娱乐等各项便民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在倡导新风貌方面,深入开展丰富 多彩的文体活动,大部分建设点新建了宣传栏、休闲场所、简易文体设施等,进一步倡导农村新风尚。同时以服务返乡农民工和农村新增劳动力就业创业为重点,培育新农民工作有了更灵活的方式,更丰富的内容。
在看到建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的新农村建设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作进展不均衡,建设档次有待提高。乡镇与乡镇之间、点与点之间、“五新一好”各项工作之间整体推进不平衡、不协调。同时建设档次参差不齐,有的建设点基础条件好,但是没有很好地利用自然优势,主题不鲜明,真正进度快、档次高的建设点较少。
二是无序建房现象较为普遍。我们已经全面完成了县内村庄规划,但是不按规划建房的、先建后批、少批多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
三是现代产业支撑体系较薄弱。虽然我县产业发展形势越来越好,但是支撑体系薄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运行质量跟不上,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
四是干部认识有偏差。有些同志认为新农村建设很复杂,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足,信心不够,畏难不前,缺乏动力;或者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可以放松放松,调整调整。
五是具体操作有差距。有一些工作层面上的具体问题,比如,村庄点规模普遍偏小,整治不够彻底,公路沿线整治不到位,圩镇管理仍然比较滞后;农业龙头企业少;规范化、标准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多;农民培训流于形式等等,大家要引起注意。
下一步,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规划执行。各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加大管理力度,将无序建房现象杜绝在萌芽状态。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力度。要把农业当作工业来抓,把农业当作企业来抓,打造产业集群,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
三是要进一步打造特色,提升品位。要善于利用建设点的自然优势,打造特色新村,同时进一步加大新户型推广力度,全面启动农村生态环保建设,抓好垃圾处理,抓好“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的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农村污染源问题。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部门配合。各乡镇、各单位要加强领导,切实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在9月底全面完成今年的新农村建设任务。各单位要及时跟进、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把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要启动2009的新农村建设验收工作了,我们在抓进度、保质量、提档次的同时,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拓展新农村建设内涵,推陈出新,打造具有全南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品牌!
第四篇:在全县计划生育工作调度会上发言材料
在全县计划生育工作调度会上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全县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安排,我乡举全乡之力,于3月12日开始,集中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四清理六落实”专项活动,截止5月18日,我乡完成二女户结扎7例,落实补救措施8例,双全户结扎119例,上环79例,社会抚养费足额征收为0,其中二女户结扎、落实补救措施、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三项工作列全县倒数第二。导致这次“四清理六落实”工作滞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计生基础薄弱。我乡李庄、禾江两村,自从发生李庄事件后,群众抵触情绪较大,计划生育工作难于开展。目前,通过近两年努力,一些基础性工作得到恢复,但总体水平与外片村仍有较大差距;二是工作力度不够大,我们虽然分了两个大组进行集中清理,但工作力度仍有一定差距,没有采取一些超常规措施。
为抓好我乡计划生育工作,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对照差距,加大力度,切实提升我乡计生工作水平。我们将从以下个方面努力:
1、以超常规措施加大计生宣传。通过每刷一批墙体标语,每挂一批横幅标语,每竖几块大型宣传广告,每一次开展干部走村串户宣传,形成强大宣传攻势,做到计生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以超常规措施强化工作责任。坚决落实好领导包片、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责任制;将目标任务落实到班子成员,落实到乡村干部;强化工作过程的调度、督查,严格执行奖罚,切
实做好重奖重罚,绝不姑息工作失职、工作效果差的人和事。
3、以超常规的措施主攻重点、难点。将四术、环孕检等基础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将李庄、禾江计生工作作为难点来攻。将社会抚养费足额征收、“两非”案件作为薄弱环节来突破。继续推行集中80%的时间,集中80%的人员来抓计生工作,真正做到抓重点、攻难点、突破薄弱点,以此来推动全乡计生工作上新台阶。
第五篇: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材料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材料
祖市殿镇四门村党支部书记舒选华
2010年8月12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四门村很荣幸能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作为四门村的支部书记,很高兴能在这发言,下面我就我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及主要做法做个简要介绍:
四门村位于县城东北部,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2亩,其中水田1623亩,辖17个村民小组,576户,2143人。自2006年列入新农村示范村以来,村支两委抓住机遇,全民发动,大力发展村域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掀起新农村建设高潮,全村面貌明显改观,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4440元。先后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省级生态创建示范村”、“怀化市文明村镇”、“怀化市经济发展百强村”等称号。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支村两委班子建设。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我们平时除了日常的工作外,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及相关技术的学习,经常下到农户家走访,了解情况,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见建议。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工作责任心强,思想团结,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为民办实事,替民解困忧,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信赖与尊重。
二、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尊重群众意思,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
众,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以“爱我家园、建设我村、合力攻坚、同奔小康”为主题,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让群众理解和自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三、抓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村级公路4.2公里,组级公路6.7公里,全村公路全部实现硬化。村级主公路两旁安装路灯58盏,其中沼气路灯10盏,栽植香樟树1367株。完成农网改造工程,电费 由原来的每度1.54元降到0.65元。新建垃圾池43口,投放垃圾桶476个,配套手推垃圾车3台,机动垃圾车1台。完成8座骨干山塘和15座山平塘清淤 和加固,硬化光该水渠1427米,防洪渠800米,修建 机耕道7.4公里,基本实现旱涝保收。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占地980平方米,新建村部办公室178平方米,文化长廊120平方米,人民大舞台60平方米,修缮花台60平方米,配备了电子投影仪、电脑等现代教育设备,并建立农家书屋。
四、抓经济发展。因地制宜,立足优势,突出抓好科技示范种植和养殖专业大户。现已发展规模养猪场2个,芳芳生态牧业年出栏生猪2600头 以上,永忠养猪场年出栏生猪800头以上。发展养鱼大户9家,其中舒孝华以34亩水面为中心实施立体养殖,坝上建猪场年出栏生猪400头以上,水面放养种鸭500羽,水里年产鲜鱼1.6万斤以上。发展油桃、金秋梨、柑桔三个品种水果基地1000亩,枣子600亩,葡萄 元150亩。村里成立了枣子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入社农户达65%以上。
五、充分发扬民主监督。始终坚持党务、村务公开和公益事业建
设“一事一议”制度。村大院亭子、百吉坳亭子和村部等3处地方建有固定的党务、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布日常性工作情况,及时公示临时性工作情况,做到事无大小、利无轻重、均为民了,自觉接受村民监督。
六、积极争取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此,积极争取县、镇两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项目上给予照顾和倾斜,在资金上给予了扶持。先后争取农网改造、农村沼气、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设、文化大舞台、农家书屋、标准粮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上就是我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 将围绕二十字方针,按照产业强村、科教兴村、和谐稳村、民主管村、群众建村的思路,进一步加强村庄整治,大力发展村域经济,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努力把四门村建成基础设施完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庄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