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干部工作不力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15:33: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农村干部工作不力的原因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农村干部工作不力的原因及对策》。

第一篇:浅析农村干部工作不力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村官”工作不力的原因及对策-市纪委调研室

“村官”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和服务群众,是党和国家农村方针政策的具体实施者,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人,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起着很大作用。但是,有不少村干部,存在自身各方面素质不

高,能力水平有限,工作不力现象,对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不能做出积极贡献。其主要原因有:

一是文化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多数村干部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少数为高中文化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极少。在专业结构上,具有涉农专业特长的技术型、管理型干部很少,多数为经验型、资历型的干部。这就使这些村村干部在理解和落实各项农村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面临文化“门槛”和专业“肓区”。

二是年龄老化,后备干部不足。有些村多年不发展党员,年轻人又外出务工,留在家的多为“妇,老、少、病、残”,这就使村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选拔村干部呈现“矮子里边选将军”的现象,导致村干部年龄普遍偏大。

三是缺乏教育,服务和法纪意识淡薄。一是大多村干部平时缺乏政治思想学习,工作作风不实,不愿深入农家,工作浮在面上,对群众提出的要求解决的问题搪塞推委。二是一些干部因参加法律法规、党纪条规、政策规定等培训教育较少,党纪法规意识淡薄,有利用群众赋予他们的权力贪污受贿、挪用集体资金等不廉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威和干群关系。

四是待遇偏低,不能坚守工作岗位。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干部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村干部工资标准没有增加,大多数月人均收入不到500元。为了增加收入,一些村干部把村务工作做为兼职,有的外出当“小包工头”,有的常年在外经商办企业,有的举家迁出本村。群众一年四季见不到村干部,办手续、反映问题三回五趟找不到人。

五是两委不合,工作分工变为“分家”。少数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素质低,互相争权夺利,各立山头,工作上互不买帐,互相拆台,顶着干;有的村党支部书记素质差、能力水平低,工作不负责任,方式方法欠妥当或人为地给村委会主任的工作设置障碍;有的村委会主任原则性较差,责任心不强,重大问题事先不与村党支部商量,自作主张,或者先斩后奏,最终两个“一把手”越闹越僵,矛盾逐渐激化,从而使“两委”班子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下降,在群众中威信扫地。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从选好用好“村官”入手,在“选得准、留得住、干得好”上下功夫,逐步提高村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行政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廉洁高效,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效能村干部队伍。一是把年富力强、有文化、公道正派、顾全大局、协调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推选到两委会班子中,同时,对经常出现问题,工作不力,责任心不强的村干部要及时更换。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岗位素质培训、业务能力培训、新技术新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干部的创业能力、致富能力和组织能力,实现管理型向服务型的真正转变,成为熟悉农村工作,能为群众生产经营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三是乡(镇)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坚持标准,选拔能人,采取跟踪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四是提高村干部尤其是小村、贫困村干部的待遇,解决村干部老有所养问题,真正使村级党员干部安于农村、甘于为民、乐于奉献。五是完善村干部目标责任管理、动态考核、民主评议、选择任用等考评管理制度,量化细化考核尺度,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考评考核,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六是坚决查处村干部贪污、侵占、挪用资金和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行为。

第二篇: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举足轻重,不容忽视。我党在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而村干部自身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村干部利用职务犯罪侵害农民利益,造成许多农村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告状事件,严重危及农村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进行的“绊脚石”。为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及时清除“路障”,促进农村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研究村官职务犯罪的原因、特点是当务之急,探索遏制村官职务犯

罪刻不容缓。

一、**查处村官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

从2005年5月至今,**县人民检察院立案查办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3件8人,其中贪污罪2件6人,挪用公款罪1件2人,贪污10万、挪用公款30万元以上的大案2件7人,且两案均系支部书记伙同村委会其他人员共同犯罪;在查处的8人中,中专文化1人,高中文化2人,初中文化4人,小学文化1人;中共党员5人;年龄40-50岁的2人,50岁以上的6人。

二、当前村官职务犯罪的特点:

1、贪污挪用公款犯罪突出。一是查处村官职务犯罪罪名突出,均系贪污、挪用公款案件,其中有的同时涉嫌贪污、挪用两个罪名。二是涉案金额较大。在上述3件8人中,涉案金额达66万元,平均个案涉案值为22万元,村官职务犯罪涉案金额呈上升趋势。

2、相互勾结共同犯罪居多。主要表现在查处村官职务犯罪窝串案多,村支部

书记与管理钱物的财务人员串通,共谋侵吞集体财产或擅自动用集体资金进行营利活动、挥霍。在查处的3件案件中,其中2件都是支部书记伙同他人作案。如**县澄溪镇南华居委支部书记左文超,在协助派出所进行户籍管理、计划生育工作、居委会办公楼修建中,利用职务之便,伙同居委会副主任、文书、计生专干等5人采取截留收入不入帐、虚增支出的手段共套出公款32万余元进行私分。

3、犯罪部位犯罪地相对集中。村官职务犯罪的高发部位主要集中在土地征用及补偿费用管理和计划生育、户藉管理等方面;犯罪地基本上都是毗邻县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比较发达的乡村。

三、村官职务犯罪的原因

1、村官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农村干部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由于受年龄、文化修养、自身素质的局限,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而且自警、自律意识较差,法制观念淡薄。为

利所动,对经手的款物雁过拔毛,中饱私囊。

2、财务管理混乱,监督制约不力。村级财务人员缺乏基本的财务知识,账目不全,财务审批制度不严,财务收支随意性较大,“白条子”抵库泛滥,财务管理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3、权力过度集中,职责不清不明。村干部之间分工不清,职责不明,造成人、财、物权主要集中在村里负责人手上。村委会一切事务及财务收支由支部书记或村长个人说了算,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职务犯罪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如**县高安镇东兴村支部书记汪伦利用职务之便,将垫利高速公路管理处划给东兴村10社、11社的土地补偿款31万元想方设法取出挪用,村委会其他干部竞无人对其进行监督,有的甚至成为汪伦挪用公款的共犯,致使农民土地补偿款不能如期兑现,严重侵害农民利益,危害农村稳定。

4、惩治不力,查处较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举报村官职务犯罪案件线索较多,但农村帐务混乱,“白条子”成堆,办案费时费力,证据难以固定,调查的多,成案的少。再加上公、检、法对村官职务犯罪认识上的误区,让承办人无所适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明确了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行为的犯罪对象仅限于七项工作中的财产,而村级组织中的资金还包括本村的自有资金。村级财务并未对不同资金进行分类管理,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村官侵占或挪用的资金性质难以界定,案件定性难以把握,管辖不明确,为惩治村官犯罪留下一个空白地带,这些客观上助长村官职务犯罪的侥幸心理,致使村官职务犯罪呈多发态势。

四、预防村官职务犯罪的对策

1、改革村官任用制度,提高村官队伍素质。长期以来,选拔村官难以走出“乡村”圈子,村干部多数年老、学历低,缺

少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村官素质较低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为此,建议改革村官选拔任用制度,冲破传统身份、城乡、地域等人才壁垒,向社会公开召录素质高、能力强、懂经济、会管理的大学生当村官,为村干部队伍输入新血,同时提高其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让村官安心扎根农村,当好农民的领头雁,带动群众勤劳科学致富,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加强财务管理,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建设。一是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杜绝白条入帐现象,会计出纳分设,管帐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帐,财务审批与管理分开。二是加强

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第三篇: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举足轻重,不容忽视。我党在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而村干部自身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村干部利用职务犯罪侵害农民利益,造成许多农村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告状事件,严重危及农村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进行的“绊脚石”。为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及时清除“路障”,促进农村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研究村官职务犯罪的原因、特点是当务之急,探索遏制村官职务犯罪刻不容缓。

一、**查处村官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

从2005年5月至今,**县人民检察院立案查办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3件8人,其中贪污罪2件6人,挪用公款罪1件2人,贪污10万、挪用公款30万元以上的大案2件7人,且两案均系支部书记伙同村委会其他人员共同犯罪;在查处的8人中,中专文化1人,高中文化2人,初中文化4人,小学文化1人;中国共产党党员5人;年龄40-50岁的2人,50岁以上的6人。

二、当前村官职务犯罪的特点:

1、贪污挪用公款犯罪突出。一是查处村官职务犯罪罪名突出,均系贪污、挪用公款案件,其中有的同时涉嫌贪污、挪用两个罪名。二是涉案金额较大。在上述3件8人中,涉案金额达66万元,平均个案涉案值为22万元,村官职务犯罪涉案金额呈上升趋势。

2、相互勾结共同犯罪居多。主要表现在查处村官职务犯罪窝串案多,村支部书记与管理钱物的财务人员串通,共谋侵吞集体财产或擅自动用集体资金进行营利活动、挥霍。在查处的3件案件中,其中2件都是支部书记伙同他人作案。如**县澄溪镇南华居委支部书记左文超,在协助派出所进行户籍管理、计划生育工作、居委会办公楼修建中,利用职务之便,伙同居委会副主任、文书、计生专干等5人采取截留收入不入帐、虚增支出的手段共套出公款32万余元进行私分。

3、犯罪部位犯罪地相对集中。村官职务犯罪的高发部位主要集中在土地征用及补偿费用管理和计划生育、户藉管理等方面;犯罪地基本上都是毗邻县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比较发达的乡村。

三、村官职务犯罪的原因

1、村官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农村干部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由于受年龄、文化修养、自身素质的局限,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而且自警、自律意识较差,法制观念淡薄。为利所动,对经手的款物雁过拔毛,中饱私囊。

2、财务管理混乱,监督制约不力。村级财务人员缺乏基本的财务知识,账目不全,财务审批制度不严,财务收支随意性较大,“白条子”抵库泛滥,财务管理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3、权力过度集中,职责不清不明。村干部之间分工不清,职责不明,造成人、财、物权主要集中在村里负责人手上。村委会一切事务及财务收支由支部书记或村长个人说了算,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职务犯罪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如**县高安镇东兴村支部书记汪伦利用职务之便,将垫利高速公路管理处划给东兴村10社、11社的土地补偿款31万元想方设法取出挪用,村委会其他干部竞无人对其进行监督,有的甚至成为汪伦挪用公款的共犯,致使农民土地补偿款不能如期兑现,严重侵害农民利益,危害农村稳定。

4、惩治不力,查处较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举报村官职务犯罪案件线索较多,但农村帐务混乱,“白条子”成堆,办案费时费力,证据难以固定,调查的多,成案的少。再加上公、检、法对村官职务犯罪认识上的误区,让承办人无所适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明确了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行为的犯罪对象仅限于七项工作中的财产,而村级组织中的资金还包括本村的自有资金。村级财务并未对不同资金进行分类管理,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村官侵占或挪用的资金性质难以界定,案件定性难以把握,管辖不明确,为惩治村官犯罪留下一个空白地带,这些客观上助长村官职务犯罪的侥幸心理,致使村官职务犯罪呈多发态势。

四、预防村官职务犯罪的对策

1、改革村官任用制度,提高村官队伍素质。长期以来,选拔村官难以走出“乡村”圈子,村干部多数年老、学历低,缺少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村官素质较低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为此,建议改革村官选拔任用制度,冲破传统身份、城乡、地域等人才壁垒,向社会公开召录素质高、能力强、懂经济、会管理的大学生当村官,为村干部队伍输入新血,同时提高其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让村官安心扎根农村,当好农民的领头雁,带动群众勤劳科学致富,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加强财务管理,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建设。一是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杜绝白条入帐现象,会计出纳分设,管帐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帐,财务审批与管理分开。二是加强对农村资金的分类管理,切实解决犯罪资金难以界定,犯罪案件难以定性,犯罪管辖不明确等有关问题,使打击村官职务犯罪有法可依。三是加强财务审计监督,落实财务公开。要建立村民理财小组,对重大的财务收支,由理财小组随时进行监督并公布于众,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同时对村官实行离任审计,促使其树立勤政廉洁的思想。四是深化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对村务实行决策、执行、监督分离制度,加强村官之间的监督制约。对群众比较关心

第四篇: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举足轻重,不容忽视。我党在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而村干部自身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村干部利用职务犯罪侵害农民利益,造成许多农村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告状事件,严重危及农村稳定,制约农

村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进行的“绊脚石”。为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及时清除“路障”,促进农村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研究村官职务犯罪的原因、特点是当务之急,探索遏制村官职务犯罪刻不容缓。

一、**查处村官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

从2005年5月至今,**县人民检察院立案查办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3件8人,其中贪污罪2件6人,挪用公款罪1件2人,贪污10万、挪用公款30万元以上的大案2件7人,且两案均系支部书记伙同村委会其他人员共同犯罪;在查处的8人中,中专文化1人,高中文化2人,初中文化4人,小学文化1人;中共党员5人;年龄40-50岁的2人,50岁以上的6人。

二、当前村官职务犯罪的特点:

1、贪污挪用公款犯罪突出。一是查处村官职务犯罪罪名突出,均系贪污、挪用公款案件,其中有的同时涉嫌贪污、挪用两个罪名。二是涉案金额较大。在上述3件8人中,涉案金额达66万元,平均个案涉案值为22万元,村官职务犯罪涉案金额呈上升趋势。

2、相互勾结共同犯罪居多。主要表现在查处村官职务犯罪窝串案多,村支部书记与管理钱物的财务人员串通,共谋侵吞集体财产或擅自动用集体资金进行营利活动、挥霍。在查处的3件案件中,其中2件都是支部书记伙同他人作案。如**县澄溪镇南华居委支部书记左文超,在协助派出所进行户籍管理、计划生育工作、居委会办公楼修建中,利用职务之便,伙同居委会副主任、文书、计生专干等5人采取截留收入不入帐、虚增支出的手段共套出公款32万余元进行私分。

3、犯罪部位犯罪地相对集中。村官职务犯罪的高发部位主要集中在土地征用及补偿费用管理和计划生育、户藉管理等方面;犯罪地基本上都是毗邻县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比较发达的乡村。

三、村官职务犯罪的原因

1、村官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农村干部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由于受年龄、文化修养、自身素质的局限,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而且自警、自律意识较差,法制观念淡薄。为利所动,对经手的款物雁过拔毛,中饱私囊。

2、财务管理混乱,监督制约不力。村级财务人员缺乏基本的财务知识,账目不全,财务审批制度不严,财务收支随意性较大,“白条子”抵库泛滥,财务管理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3、权力过度集中,职责不清不明。村干部之间分工不清,职责不明,造成人、财、物权主要集中在村里负责人手上。村委会一切事务及财务收支由支部书记或村长个人说了算,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职务犯罪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如**县高安镇东兴村支部书记汪伦利用职务之便,将垫利高速公路管理处划给东兴村10社、11社的土地补偿款31万元想方设法取出挪用,村委会其他干部竞无人对其进行监督,有的甚至成为汪伦挪用公款的共犯,致使农民土地补偿款不能如期兑现,严重侵害农民利益,危害农村稳定。

4、惩治不力,查处较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举报村官职务犯罪案件线索较多,但农村帐务混乱,“白条子”成堆,办案费时费力,证据难以固定,调查的多,成案的少。再加上公、检、法对村官职务犯罪认识上的误区,让承办人无所适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明确了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行为的犯罪对象仅限于七项工作中的财产,而村级组织中的资金还包括本村的自有资金。村级财务并未对不同资金进行分类管理,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村官侵占或挪用的资金性质难以界定,案件定性难以把握,管辖不明确,为惩治村官犯罪留下一个空白地带,这些客观上助长村官职务犯罪的侥幸心理,致使村官职务犯罪呈多发态势。

四、预防村官职务犯罪的对策

1、改革村官任用制度,提高村官队伍素质。长期以来,选拔村官难以走出“乡村”圈子,村干部多数年老、学历低,缺少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村官素质较低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为此,建议改革村官选拔任用制度,冲破传统身份、城乡、地域等人才壁垒,向社会公开召录素质高、能力强、懂经济、会管理的大学生当村官,为村干部队伍输入新血,同时提高其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让村官安心扎根农村,当好农民的领头雁,带动群众勤劳科学致富,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加强财务管理,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建设。一是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杜绝白条入帐现象,会计出纳分设,管帐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帐,财务审批与管理分开。二是加强对

农村资金的分类管理,切实解决犯罪资金难以界定,犯罪案件难以定性,犯罪管辖不明确等有关问题,使打击村官职务犯罪有法可依。三是加强财务审计监督,落实财务公开。要建立村民理财小组,对重大的财务收支,由理财小组随时进行监督并公布于众,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同时对村官实行离任审计,促使其树立勤政廉洁的思想。四是深化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对

村务实行决策、执行、监督分离制度,加强村官之间的监督制约。对群众比较关心的热点,如征地赔偿、重点项目等重大事务应及时公布于众,让村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切实加强对村官的有效监督。五是加强乡镇政府对村级组织的管理,加强对村官的教育、监督和考察。

3、加大打击力度,建立农村预防职务犯罪机制。一是要坚决查处村官职务犯罪案件,切实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二是要积极预防村官职务犯罪,对村级组织要签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加强对村官党性廉政宣传教育,健全管理监督机制,促进村官廉洁勤政,依法治村,“销犯罪于未萌,弭腐恶于未形”。

4、大力繁荣农村经济,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只有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普遍富裕起来,“村官”职务犯罪才能得到较好解决。就当前而言,关键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凝聚人心,尽快改变农村面貌,让村民对新农村建设充满希望、有盼头,从根本上解决“村官”职务犯罪。

第五篇:农村干部违纪违法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农村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他们的行为事关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形象,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我区近年来查处农村村级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认真分析村级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特点和原因,从实际出发,对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预防对策。

一、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现象应引起重

视建区以来,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总体上是好的,农村村级党员干部逐渐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党员的排头兵、致富的领路人。然而,也有少数村级党员干部无视党纪国法,腐化堕落,在带领广大农民奔小康的致富路上折翅落地,走向违法乱纪的深渊,问题严重,影响深远,应当引起各级党的组织高度重视。建区以来,全区共查办违纪案件51件,其中村级党员干部违纪案件22件,占43。其中,受开除党籍处分8人,受撤销党内职务处分3人,被依法判刑6人。从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看,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从违纪人员担任的职务上看,“一把手”违纪人数多,情节重。

在22名违纪违法的村级党员干部中,“一把手”14人,占43.6。其中,党支部书记9人,村委会主任5人。目前从我区村级组织的现状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支部和村委的“一把手”,由于权力过大,监督不到位,致使个别人胆大妄为,公然违犯党纪国法,在政治上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经济上严重侵犯了集体利益,在组织上造成了严重的干群对立。有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自认为财力雄厚,与上级领导关系密切,党组织和群众拿他们没办法,由于违纪违法,往往引起干群矛盾激化,群众频频上访。“一把手”不仅违纪违法比例高,而且错误的性质也比其他村干部恶劣,侵害党和国家、集体、群众的利益的情节也比其他村干部严重。

(二)从违纪人员所处的地域上看,经济较发达村违纪人数多,情节重。

村级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有着明显的区域性,违纪违法人数与各村的经济富裕程度成正比。总的看,经济富裕村党员干部除违纪违法人数多外,错误性质和情节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经济问题,违纪违法金额往往是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与经济相对欠发达村违纪违法金额相比,数额相差很大。

(三)从错误性质上看,经济方面违纪的人数多,情节重。

在22名违纪违法的村级党员干部中,因经济方面违纪违法的有16人,超过了70。在经济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中,以贪污、贿赂、挪用、侵占集体资金人数居多,非法占有国家、集体、个人财物和吃喝送礼挥霍浪费公共财产等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次之。在查处的经济案件中,违纪违法总金额1万元以上的案件13件,10万元以上的案件6件。

(四)从党龄时段上看,党龄短的违纪人数多,情节重。

在22名违纪违法的村级党员干部中,入党时间在10年以下的9人,占43;11年至20年的7人,占33.3;20年以上的只有5人。可以看出党龄短的在理想、信念方面接受教育欠缺。

(五)从违纪违法发生的时间上看,其行为与时代特征紧密相连。

前几年镇村集体企业比较发达时,村级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大多表现为“吃企业”,或侵占企业财物,或用企业利润乱发奖金、补贴,或用企业资金购买通讯、交通工具。近几年则表现为在旧村拆迁改造中以权谋私,征用土地过程中贪污受贿、用集体资金为个人谋取利益,以及在农村换届选举过程中出现的贿选问题等等。

二、法制观念淡薄,教育监督乏力,自身素质较低是村级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主要原因。

一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党纪国法观念淡薄。村级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是因为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受到官本位等封建残余思想影响。他们当干部有的是为了光宗耀祖,有的是为了吃吃喝喝,有的是为了得好处、捞钱财,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不能自持,最终导致以权谋私,违法乱纪。

二是思想教育跟不上,拒腐防线松懈。村级党员干部除了为集体工作外,还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往往对学习没时间、没精力、没兴趣。少数党组织忽视了对村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强调发展经济,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从而造成一些村级党员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权力观扭曲,走上了违纪违法的歧途。

三是监督机制乏力,行为约束失范。村级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来规范他们的行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对个别村级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个别镇、街道党委平时也有所察觉,但考虑到“村干部后继乏人”、“平时工作有成绩、有力度”等因素,往往姑息迁就,不愿查处,有的捂着、盖着,名为保护干部,实际是对下级的放任和疏于管理。一些农村党支部党的生活不健全,不能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内监督无力;一些村财务管理混乱,村务公开和财务监督形同虚设,等等。这些漏洞给违纪违法者提供了条件,使一些人心存侥幸,胆敢以身试法。

下载浅析农村干部工作不力的原因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农村干部工作不力的原因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干部违纪违法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农村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他们的行为事关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形象,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我区近年来查处农村村级党员干......

    农村干部职务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农村干部职务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思考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涉及民生民利的惠民资金大量倾斜于农村,农村基层干部在资金管理上拥有很大权力,职务犯罪的频频发生,影......

    浅谈地方人大监督不力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以来,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积极开展对“一府两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监督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

    浅谈地方人大监督不力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积极开展对“一府两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监督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不力的原因及对策

    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不力的原因及对策作者:《中国共„ 文章来源:《中国共产党》 点击数:1029 更新时间:2006-5-1817:31:26如何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是摆在农村乡......

    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开拓不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开拓不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优势日趋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领 域同样担负着......

    执行不力的原因分析

    执行不力的原因分析执行不力,很多管理人员将此原因大部分归罪于领导力,说是某某人水平不行,领导能力太差,很多的规章制度在下面都执行不了,从而导致许多问题的发生,或者使问题长期......

    农村干部腐败问题探讨和对策分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 题目:农村干部腐败问题探讨和对策分析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 年级:07级 学号:071212047 姓名:乌云嘎 指导老师:陈井平日期:2011年6月 目录 摘要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