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 史 部 分练习
历 史 部 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2012年伦敦奥运会所呈现出的鲜明“人种特色”引人关注:黄种人、白人和黑人在不同项目上发挥着优势。产生三大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体貌特征不同B.进化阶段不同C.生活习俗不同 D.自然地理环境不同
2.新华社7月24日报道:伊拉克全国发生的多起袭击事件,伊拉克现在正成为全世界人民的伤痛!而此地的古代人民曾经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明,下列选项与此有关的是
A.金字塔B.《荷马史诗》C.种姓制度D.楔形文字
3.小明曾经梦到下列情景:这里工商业发达;学校里一大群男孩在学习各种技能;一个圆形广场上一群成年男人在讨论是否对外战争。醒后他不知究竟是到哪里梦游了一圈,你能告诉他吗?
A.古印度B.古代雅典C.古代斯巴达D.古罗马
4.2012年12月埃及举行全民公投,通过了新宪法,埃及政权由世俗化向伊斯兰化演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历史上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宗教是
A.佛教B.伊斯兰教C.道教D.基督教
5.在中世纪的西欧,一个小封建主对他的封主毕恭毕敬,而对另一个更大的封建主却敢于出言不逊。这是因为当时西欧实行的什么制度导致的?
A.查理马特改革B.人人平等C.封建等级制度D.封建专制制度
6.历史上,非洲大陆曾经饱受苦难,下列事件和非洲的苦难没有关联的是
A.文艺复兴B.殖民掠夺C.三角贸易D.·思品+历史
否。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A.1919年,俄国工人的吃用由国家统一配给 B.1918年,俄国工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C.1920年,俄国农民必须把余粮都交给国家 D.1922年,一农民将余粮拿到市场去销售
15.有一则笑话:农夫伊万捉了一条鱼,兴高采烈地回家对老婆说:“我们有炸鱼吃啦!”农妇回答:“没有油啦。”“那就煮。”“没有锅呀!”“那就烤。”“没有柴呀!”农夫生气地跑回河边,用力地把鱼扔回水里,说:“哼,什么都没有,让我怎么吃!”回到水中的鱼儿高兴地挥动着右前鳍,喊道:“斯大林万岁!”造成这一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苏联工业欠发达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权力高度集中D.民主法制不健全
16.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750%,到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究其原因主要是
A.苏联国土辽阔,资源丰富B.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经济发展之路
C.新经济政策地实施D.赫鲁晓夫改革的作用
17.孙晨同学是历史迷,尤其对历史地图颇有研究。他惊奇地发现在19世纪初和20世纪初欧洲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分析,他得出变化的正确原因是
A.拿破仑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B.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战争和巴黎和会D.一战和二战
18.列宁评价某次会议时说该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美国和日本)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据此判断列宁评价的是哪一次会议?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19.19世纪中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的做到了。”这表明沙皇进行改革的目的是
A.维护工人阶级权威B.维护地主阶级利益C.保护资本家利益D.维护普通民众利益
20.“„„说服农民耕掉1000万英亩的棉花,以换取津贴。另外,农业调整管理局还购买22万头猪和600多万头小猪,立即加以宰杀。”该材料反映的是
A.新经济政策造成的后果B.斯大林模式导致的不平衡
C.经济大危机下美国采取的措施D.二战造成的经济困难
21.“[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正义非常重要„„”该材料中的“敌国”是指
A.协约国集团B.同盟国集团C.轴心国集团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2.最近南海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菲律宾为了非法窃取中国领土,公然支持日本修改和平宪法,这是对日本错误行径的纵容!下列哪一事件或政策可以告诫菲律宾?
A.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B
.绥靖政策
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D.占领德国23.右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它共同反映了世界人民怎样的情怀?A.保护环境B.呼唤和平C.农业最重要D.战争不可避免打结的手枪铸剑为犁
24.丘吉尔是顽固的反社会主义分子,然而在1941年6月却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让我们加倍努力,合力奋战。”他这种态度转变的原因是
A.丘吉尔想讨好苏联B.丘吉尔已经转变了反社会主义的立场
C.法西斯已经成为英苏的共同敌人D.英苏之间一切矛盾均已消失
25.某校九年级某班同学在研究“二战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变化”这个课题,他们收集的资料中不属此范畴的是
A.美国在1974~1975年经济危机中打击严重B.欧盟是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的C.20世纪晚期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欲望膨胀 D.苏联于1991年走向解体
二、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8分,第28题9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材料二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1916年罗曼罗兰的日记 材料三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参加进去作最后的一搏,以决定最后的胜利。
——罗斯福
材料四……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罗斯福在珍珠港事件后的“国耻日”演说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它具有怎样的性质?(2分)
⑵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信息判断导致材料二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战争?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
⑶材料三中的“球赛”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
⑷材料三到材料四美国态度发生明显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出发点何在?(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材料二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三苏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创造的计划经济模式,即在公有制基础上,国家运用行政命令的手段,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计划的生产,是与资本主义放任经济截然不同的一种经济模式,而资本主义的放任经济则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真正成功的又是什么重大事件?(2分)
⑵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在承认错了以后实行了什么政策?(1分)⑶材料三苏联创造的“一种经济模式”是指什么模式?“深刻危机”开始发生于哪国?(2分)
⑷面对危机,西方国家纷纷寻求应对措施,是谁首次借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采取措施渡过了危机,措施最早从哪一行业开始?(2分)
⑸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不仅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在面对共同敌人时还可以团结合作,请举二战中一个最典型事例加以说明。(1分)
28.综合问答题。(9分)
【主题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
材料三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⑴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一法律文件?它们的颁布都有利于哪个阶级统治?(3分)⑵材料三中的“改革”发生在哪一年?(1分)
【主题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材料四……美国独立以后,维护和扩大种植园黑人奴隶制同限制和废除黑人奴隶制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成为美国历史的中心问题。从1850年妥协案的成立到1877年南方重建的结束的近三十年,是美国历史中自由雇佣劳动制同种植园黑人奴隶制进行决战的时期,这一决战的高潮是……
⑶材料四中“高潮”是指的美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1分)
【主题三: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材料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生产水平进一步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⑷导致材料五中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主题总结】
通过对以上主题的探究,你认为巩固和完善某种社会制度的途径分别是什么?(2分)
第二篇:历史部分练习2
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2012年伦敦奥运会呈现出的鲜明“人种特色”引人关注:中国人在灵活性高的项目上,如乒乓
球、羽毛球包揽金牌;白人几乎独霸赛艇等项目;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则像一道黑色闪电,再破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产生三大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体貌特征不同B.进化阶段不同
C.生活习俗不同D.自然地理环境不同
2.新华社7月24日报道:伊拉克全国发生的多起袭击事件,造成死亡人数达110人以上,另有
200多人受伤。伊拉克现在正成为全世界人民的伤痛!而此地的古代人民曾经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明,下列选项与此有关的是
A.金字塔B.《荷马史诗》C.种姓制度D.楔形文字
3.小明曾经梦到下列情景:这里经济繁荣,尤其工商业发达;在学校一大群淘气的男孩学习各
种技能;来到一个圆形广场,他又看到一群成年男人在讨论是否对外战争。醒来后,他不知
究竟是到哪里梦游了一圈,你能告诉他吗?
A.古印度B.古代雅典C.古代斯巴达D.古罗马
4.2012年12月埃及举行全民公投,通过了新宪法,埃及政权由世俗化向伊斯兰化演变,引起国
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历史上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宗教是
A.佛教B.伊斯兰教C.道教D.基督教
5.在中世纪的西欧,一个小封建主对他的封主毕恭毕敬,而对另一个更大的封建主却敢于出言
不逊。这是因为当时西欧实行的什么制度导致的?
A.查理马特改革B.人人平等C.封建等级制度D.封建专制制度
6.历史上,非洲大陆曾经饱受苦难,下列事件和非洲的苦难没有关联的是
A.文艺复兴B.殖民掠夺C.三角贸易D.第一次世界大战
7.“在古代常有战争发生,它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是战争从来不是主旋律,东西
方的友好往来才是主要内容。”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我们要树立和平、合作的意识
B.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C.战争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不能一概否定战争
D.战争是灾难,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8.2012年,报刊、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传媒把宣传时代楷模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寻找最美
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就是新闻媒体“最美”报道的一个缩影。讴歌时代楷模,让人
们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形成了净化人心、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假如你是生活在14世
纪欧洲的新闻工作者,你会把下列哪一“美”作为正能量进行报道?
A.上帝之美B.人性之美C.开明君主执政之美D.大机器无穷力量之美
9.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常常会出现一些环境问题。右图是1858
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
画,题为“沉默的海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
该图的立意是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力对外扩张,成为海上强盗。
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
C.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D.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生存,希望引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九年级综合Ⅱ试题第1页(共8页)
10.伏尔泰宣扬平等和自由.尖锐抨击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下列文件或作品受其影响的有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神曲》D.《蒙娜丽莎》
11.九年级某同学在研究“17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A.建立统治的唯一途径是革命B.统治确立的过程具有曲折性、反复性
C.最早爆发革命的是英国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斗争的根本原因
12.2013年即将到来前夕,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并运营,从北京到广州只
需8小时!铁路最早引起世人瞩目是在哪一国家和哪一事件中?
A.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B.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C.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D.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
13.“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该文件的发表标志着
A.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D.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14.某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创设了如下四段历史情境,让学生判断正确与否。你
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A.1918年,俄国工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B.1919年,俄国工人的吃、穿、用由国家统一配给
C.1920年,俄国农民必须把余粮都交给国家
D.1922年,一位俄国农民将余粮拿到市场销售后换回生活必需品
15.有一则笑话:农夫伊万捉了一条鱼,兴高采烈地回家对老婆说:“我们有炸鱼吃啦!”农妇回
答:“没有油啦。”“那就煮。”“没有锅呀!”“那就烤。”“没有柴呀!”农夫生气地跑回河边,用
力地把鱼扔回水里,说:“哼,什么都没有,让我怎么吃!”回到水中的鱼儿高兴地挥动着右
前鳍,喊道:“斯大林万岁!”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工业欠发达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权力高度集中D.民主法制不健全
16.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750%,到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究其原因是
A.苏联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B.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经济发展之路
C.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D.权力高度集中极大地推动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17.孙晨同学是历史迷,尤其对历史地图颇有研究。他惊奇地发现在19世纪初和20世纪初欧洲
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分析,他得出变化的正确原因是
A.拿破仑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B.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战争和巴黎和会D.一战和二战
18.列宁评价某次会议时说该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美国和日本)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据此判断列宁评价的是哪一次会议?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19.19世纪中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的做到了。”这表明沙皇进行改革的目的是
A.维护最高国务会议的权威B.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C.保护资本家的利益D.维护普通民众的利益
20.“……说服农民耕掉1000万英亩的棉花,以换取津贴。另外,农业调整管理局还购买22万
头猪和600多万头小猪,立即加以宰杀。”该材料反映的场景是
A、斯大林模式导致的不平衡B、一战造成的经济危机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D、二战造成的经济困难
21.“(签字国政府)……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每一个政
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该材料中 “三国同盟”是指
A.协约国集团B.同盟国集团C.轴心国集团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2.最近南海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菲律宾为了非法窃取中国领土,公然支持日本修改和平
宪法。这是对日本错误行径的纵容!下列哪一事件或政策可以告诫菲律宾?
A.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B.绥靖政策
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D.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
23.右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这两座雕塑,它反映了世界人民怎样的情怀?
A.保护环境
B.呼唤和平
C.发展经济
D.战争不可避免
24.丘吉尔是顽固的反社会主义分子,然而在打结的手枪铸剑为犁
1941年6月却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危险
就是我国的危险……让我们加倍努力,合力奋战。”他这种态度转变的原因是
A.丘吉尔想讨好苏联B.丘吉尔已经转变了反社会主义的立场
C.法西斯已经成为英苏的共同敌人D.英苏之间一切矛盾均已消失
25.1942年毛泽东曾指出:“这一战将停止法西斯的进攻,这一战是带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是关系整个世界战争的。”“这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
类历史的转折点。” 这场战役是指
A.斯大林格勒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诺曼底登陆D.攻克柏林战役
二、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8分,第28题9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材料二: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在德国,已经宣布所有16—60岁,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公民全体动员……德国报界赞同这个方案,……其它国家无疑也将仿效这个榜样。
——1916年罗曼罗兰的日记
材料三:我们(指美国)就好像是预备队,先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参加进去作最后的一搏,以决定最后的胜利。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四:我们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这次日本对我进攻的性质。……,美国人民兴正义之师
必将赢得彻底胜利。……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罗斯福在珍珠港事件后的 “国耻日”演说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强调它是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战争,是指它具有怎样的性质?(2分)
⑵材料二中大战是指什么战争?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
⑶材料三中的“球赛”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战前西方大国对此历史事件的发动者实行了什么
政策?(2分)
⑷从材料三到材料四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出发点
是什么?(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
复兴时期拉斐尔的作品《西斯廷圣母》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
生动的……
材料二:“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
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三:《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
主。”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圣母表情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1分)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1分)
⑵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它对近代中国哪几个民主运动的产生了影响。(3分)
⑶材料三指出“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真正使工人阶级第一次
上升为统治阶级的又是什么事件?(2分)
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思想解放运动与历史发展关系的认识?(1分)
28、综合问答题。(9分)
【主题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
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
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
材抖三: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
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⑴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一法律文件?它们有何共同作用?(3分)
⑵材料三中“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指什么事件?(1分)
【主题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材料四……美国独立以后,维护和扩大种植园黑人奴隶制同限制和废除黑人奴隶制之间的斗争,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美国历史中的中心问题。从1850年妥协案的成立到
1877年南方重建的结束的近三十年,是美国历史中自由雇佣劳动制同种植园黑人奴隶制进行决战的时期,这一决战的高潮是……
⑶材料四中“高潮”是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1分)
【主题三: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
材料五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摘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美国》
⑷你认为“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是什么?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有何地位?(2分)
【主题总结】
⑸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调整】的探究,你认为巩固和完善某种社会制度的途径是
什么?(2分)
第三篇:8._听力练习部分
听力练习部分
听力一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
“千斤“。
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考查题目】
听短文,请把正确答案的小方框涂黑。
1.这篇童话中的主人公是谁?
【1】毛驴和老山羊
【2】老山羊和牛大哥
【3】毛驴和牛大哥
2.故事中的“千斤”这句话是谁说的?
【1】毛驴说的。
【2】牛大哥说的。
【3】老山羊说的。
3.老山羊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的原因?
【1】它自己不帮助老山羊,看到牛大哥帮助了老山羊,有点生气。【2】因为牛大哥教训了他。
【3】毛驴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当初不应该向老山羊要十斤山芋,很羞愧。
【参考答案】
1(3)2(2)3(3)【考查意图】
第一题:辨析主要人物。(要从听到的三个人物中,辨别出主人公。)第二题:“千斤”这句话是无提示语的,需要根据语言环境做出判断。第三题: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
听力二
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010年11月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的吉祥物有五个,为历届亚运会中数量最多的一次。
广州亚运会吉祥物的创意,来源于广州的城市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广州曾一度出现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一天,天空有五位仙人,分别骑着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降临广州。仙人把稻穗给了广州人,并祝愿此处永无饥荒,而五只仙羊化为石头留在广州。从此,广州变成岭南最富庶的地方。千年前的“五羊衔谷”传说,使得“五羊”成为了广州市最知名的一个标志。
五只仙羊的故事让无数专家和设计者有了将吉祥物定为五个的想法。从文化角度考虑,在西方一些国家,数字“5”有超凡、完美之意。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大量使用数字“5”,如阴阳五行学说等。“在中国古代文字中,‘羊’通‘祥’,‘吉祥’也可写作‘吉羊’;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是‘羊大’为‘美’。在亚洲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中,‘羊’也是吉祥之物,能给人带来幸运。因此,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取‘羊’的创意,将为亚洲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们所接受和喜爱。” 此外,“5”也是奥运会的五环旗帜的数字,这个数字也是历届亚运会吉祥物中数量之最。
【考查题目】
听短文,请把正确答案的小方框涂黑。
1.广州亚运会开幕时间。
【1】2010年11月12日 【2】2010年11月27日
2.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的创意来源什么? 【1】奥运会的五环旗帜是数字五。
【2】西方国家,数字五有超凡,完美之意。【3】来源于五只仙羊的故事。3.“
”传说,使得“五羊”成为了广州市最知名的一个标志。【参考答案】
1(1)2(3)3 五羊衔谷 【考查意图】
第一题:开幕时间没有在文章中明确指出。需要学生根据“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010年11月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这句话进行辨别。第二题:准确捕捉文本信息。第三题:考察“衔”字的写法。
听力三:茶叶的存放
每年春天,家家户户都要买些新茶,待客、自饮,其乐无穷。但由于茶叶不宜于存放,往往不久颜色就变暗,味道就变苦,多可惜呀!茶叶变质,主要是因为茶叶里的茶素会自动氧化,形成红色素的缘故,所以,在存放茶叶时,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来防止它的自动氧化。实验证明,茶叶含水量在6%左右就要变质,所以采用低温冷藏较为理想。一般可以放在冰箱的冷藏格里,而且要在盛器外面包上塑料袋。拿出来的时候,要光照2-3天再启封。如果在常温下存放茶叶,包装的封口一定要严密。因为茶叶很容易吸收异味,所以不能和香烟、樟脑丸放在一起。另外,还应及时把变质的茶叶挑拣出来,否则便失去了保鲜的价值。能买回些除氧剂来,当然更好。一般50克茶叶用25型的除氧剂,500克的茶叶用50型的除氧剂,既方便,效果又好。
掌握了这些方法,相信你每天都能品尝到清香、甘甜的好茶。【考查题目】
听短文,在正确的选项前的“○”涂黑。1.茶叶应该在什么条件下存放较为理想? ○(1)冷藏 ○(2)常温 ○(3)高温
2.下列说法中,哪一项不符合原文内容? ○(1)在保存茶叶时,应及时把变质的茶叶挑选出来。○(2)在常温下存放茶叶,包装的封口一定要严密。○(3)将茶叶从冰箱里拿出来后,可以直接启封。3.这篇文章中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1)作比较 ○(2)列数字 ○(3)打比方 【参考答案】
1.(1)2.(3)3.(2)
听力四:雁群的启示
你见过雁群为过冬而以“人”字形向南方飞行的情景吗?它们成群结队,当每一只鸟展翅拍打时,造成其他的鸟立刻跟进,使得整个鸟群飞升。借着“人”字形队形,整个鸟群比每只鸟单飞时,至少减少了71%的飞升能力。当领队的雁疲倦了,它会轮流退到侧翼,另一只雁则接替飞到队形的最前端;飞行在后的雁则会利用叫声鼓励前面的同伴来保持整体的速度;当一只雁脱队时,它立刻回感到独自飞行的迟缓、拖拉与吃力,所以很快又回到队形中,继续利用前一只雁所造成的浮力。【考查题目】
听短文,在正确的选项前的“△”涂黑。
1.“人”字形雁阵中,后面的大雁会利用前面大雁的()而省力。△(1)叫声鼓励 △(2)造成浮力 △(3)牵引力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雁群是为了过冬才以“人”字形向东飞行。
△(2)整个鸟群比每只鸟单飞时,至多减少了71%的飞升能力。
△(3)当领队的雁疲倦了,它会轮流退到侧翼,另一只雁则接替飞到队形的最前端。3.你觉得组成“人”字形的大雁群是一个()的集体。△(1)乐观 △(2)团结 △(3)聪明 【参考答案】
1.(2)2.(3)3.(2)【考查意图】
第一小题:学生捕捉单一信息的能力。(只要听清原文的某一句话就可以做对。)
第二小题:学生捕捉多个信息的能力,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在题目要求上我们做了精心的设计,比如有的是“选择说法正确的选项”,有的是“选择说法错误 的选项”。需要学生认真审题。
【使用总建议】
1.建议一周练习两篇,不要集中训练。在练习时,老师应该匀速朗读3遍。2.教师指导学生做听力题要讲究方法。教会学生审题,带着问题听朗读。
3.听力材料常会涉及到小故事、寓言故事或短小的说明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还可以针对不同文体,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听什么”。
例如,在听小故事、寓言时,要指导学生注意听时间、地点、人物、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而在听说明文时,要注意听文章写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写的。
4.在复习过程中,各位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减题型,适当调整,酌情使用。5.下面的几篇短文,教师更应该结合学生情况、时间等,选择使用。
盐 湖
我国有三大盐湖:新疆的罗布泊盐湖、山西的运城盐湖,青海的察尔汗盐湖、其中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而运城盐湖既有死海的神奇,又有死海无法可及的景色,所以有中国的“死海”之称。
在察尔汗盐湖,它有盐而没有水。它的总面积有5856平方公里,厚度达18米,储盐量四百多亿吨,够全世界食用一千多年。在这里有座“万丈盐桥”,其实就是一条长达40公里的用盐修建的公路。在这里还有用盐修盖的房子,用盐垒起来的墙,连青藏铁路一段也是从坚硬的盐层上通过的。
从察尔汗盐湖里开采的盐,形状不一,颜色各异,有乳白色,有黄色,还有粉红色的。那里是一个奇妙而美丽的盐的世界呀!【考查题目】
听短文,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小方框涂黑
1、有中国“死海”之称的是哪个盐湖?
【】(1)新疆的罗布泊盐湖 【】(2)山西的运城盐湖 【】(3)青海的察尔汗盐湖
2、在介绍察尔汗盐湖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列数字 作比较 【】(2)打比方 列数字 【】(3)举例子 列数字
3、盐湖的盐有什么作用?正确的顺序是哪组? 【】(1)修路 食用 垒墙 盖房子 【】(2)食用 垒墙 修路 盖房子 【】(3)食用 修路 盖房子 垒墙 【参考答案】
1(2)2(2)3(3)
雕凤凰
古时候,有个有名的木匠要在木头上雕刻一只凤凰。人们听说了,一窝蜂地跑来看。
木匠在木头上勾了个大体轮廓,就不慌不忙地雕起来。当凤头、凤尾还没雕成,羽毛也没有刻完的时候,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看见凤凰头的人,撇撇嘴说:“那是什么凤凰啊,简直像公鸡。”看见凤凰身子的人,斜斜眼睛说:“雕的一点也不像凤凰,倒像只又丑又笨的鸭子。”其余的人也指指点点附和着说:“还是有名的木匠呢,真丢人!瞧那笨手笨脚的样子,还想雕凤凰呢!”听了这些讥笑,木匠并不理会,仍然专心致志地雕刻着。
围观的人觉得没多大意思,便三三两两地散开了。只有一位白胡子老头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
没过几天,凤凰雕成了,还涂上鲜艳的色彩。人们又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
只见凤凰翠绿的冠子高高耸立,鲜红的爪子闪闪发光,色彩缤纷的身子格外耀眼,鲜艳美丽的翅膀跃跃欲飞。
木匠用刻刀轻轻一点,给凤凰刻上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凤凰立即扑噜噜地拍打翅膀,腾空而起,在屋梁上回旋飞翔,三天三夜没有降落。
这时围观的人齐声称赞,一致惊叹凤凰的精美,夸奖木匠技艺非凡。那位白胡子老头听了,扭过头来,说:“别忘了,开始的时候你们是怎样议论啊!”一句话说得人们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考查题目】
听短文,请把正确答案前小方框涂黑
1、这篇寓言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1)首尾呼应 【】(2)前后对比 【】(3)托物言志
2、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木匠开始雕刻凤凰时,人们议论雕得不像,听了人们讥笑,木匠不理会,继续雕凤凰,终于把凤凰雕刻出来了。【】(2)木匠雕刻凤凰时,人们议论雕得不像,只有一位老头欣赏着。雕成后,人们齐声称赞。老头提醒人们别忘了开始的议论,大家羞愧的低下了头。【】(3)木匠开始雕刻凤凰时,人们议论雕得不像。木匠经过努力,凤凰雕成了,人们夸赞木匠技艺非凡。
2、“人们都羞愧地低下了头”原因是什么? 【】(1)木匠雕的凤凰能腾飞起来,三天三夜没降落。【】(2)白胡子老头没有走,他批评了那些七嘴八舌的人。【】(3)人们没有看到雕凤凰的全过程,只看了开头,就轻易下了错误的结论。【参考答案】
1、(2)
2、(2)3(3)
“给”比“拿”好
有一年,俄国作家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养。他10岁的 儿子跟着妈妈来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不久 后就跟着妈妈回俄国了。
春天,儿子栽下的花盛开了。高尔基看着窗下怒放的鲜花,心里 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意思是这样的:
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 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 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好的思想,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好。
孩子,希望你随时随地做好事,把像鲜花一样美好的回忆留给别人。【考查题目】
听短文,在正确的选项前的“△”涂黑。1.儿子在()岁的时候去岛上看望了爸爸? △(1)8岁 △(2)9岁 △(3)10岁
2.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内容的是哪一项? △(1)高尔基曾经在西班牙的一个岛上修养。△(2)高尔基在自己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
△(3)儿子在岛上种的鲜花给高尔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3.高尔基写这封信主要是想告诉儿子什么? △(1)他在岛上种的花盛开了。△(2)“给”比“拿”好。
△(3)希望你随时随地做好事,把像鲜花一样美好的回忆留给别人。【参考答案】
1.(3)2.(3)3.(3)
换一扇窗
一个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奇丑无比的大鼻子,因为这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同学嘲笑的对象。他觉得不愉快,不自在,成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那我们到另一扇窗户去看看吧。”老师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外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大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老师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很可爱的。”“但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考查题目】
听短文,在正确的选项前的“○”涂黑。
1.他觉得不愉快,不自在,成天(),不爱和同学打交道,只是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1)悲伤不已
○(2)深感委屈
○(3)闷闷不乐
2.下列哪一项不是小男孩看到的风景? ○(1)有人正在埋葬一条小狗。○(2)远处有一条小河。○(3)窗外有一大片玫瑰花。
3.老师真正想告诉小男孩的是什么?
○(1)要经常打开教室的另一扇窗户,看看风景。
○(2)换个角度看问题,积极寻找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正视不足,克服自卑,变弱为强。○(3)告诉小男孩,他的鼻子是很可爱的。【参考答案】
1.(3)2.(2)3.(2)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小结(部分)
中国历史
《诗经》:不可考
《离骚》:屈原
《道德经》:老子
《孙子兵法》:孙武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论衡》:王充
《史记》:司马迁
《齐民要术》:贾思勰
《水经注》:郦道元
《兰亭序》:王羲之
《神灭论》:范缜
《大唐西域记》:玄奘
《缀术》:祖冲之
《梦溪笔谈》:沈括
《授时历》:郭守敬
《资治通鉴》:司马光
《窦娥冤》:关汉卿
《本草纲目》:李时珍
《天工开物》:宋应星
《农政全书》:徐光启
《三国演义》:罗贯中
《西游记》:吴承恩
《水浒传》:施耐庵
《红楼梦》:曹雪芹
涿鹿之战: 黄帝与炎帝对蚩尤
(原始部落时期)牧野之战: 周武王对殷纣王
(商朝)城濮之战: 楚国对晋国
(东周春秋时期)桂陵之战: 齐国对魏国
(东周战国时期)马陵之战: 齐国对魏国
(东周战国时期)长平之战: 秦国对赵国
(东周战国时期)巨鹿之战: 项羽对秦国
(秦朝)官渡之战: 曹操对袁绍
(东汉)赤壁之战: 刘备与孙权对曹操
东汉)淝水之战: 前秦对东晋
(南北朝时期)郾城之战: 宋朝对金国
(宋朝)雅克萨之战: 沙皇俄国对清朝
(清朝)
汉文帝、汉景帝 光武中兴:东汉
刘秀 贞观之治:唐朝
唐太宗 开元盛世:唐朝
唐玄宗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河姆渡、半坡)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司母戊鼎 3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 4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是
第五篇:高三历史台湾问题专题练习
高三历史台湾问题专题练习
(一)历史概况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图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1.公元230年,三国吴王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这是大陆居民开发台湾的开始。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明朝后期开始出现台湾的名称。
2.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
3.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向澎湖守军发起攻击。郑成功之孙郑克塽率众归归顺清政府。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4.1874年1月,日军入侵台湾。10月,中日签订《北京专条》,虽然软弱的清政府对日本作出妥协,但《北京专条》仍表明中国对整个台湾行使主权。此后,清朝官员提出台湾设省的建议。
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订,法军被迫撤出台湾。1885年清政府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为刘铭传。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6.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收复了台湾。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7.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国民党政府退踞台湾。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海峡两岸长期紧张对峙的局面。
(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一国两制”的提出、基本含义、内容及意义。(略)3.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
(1)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2)结束台湾海峡两岸分裂状态,实现祖国的统一,是世界华人的共同愿望。(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后,各国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与台湾当局断绝关系。但是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和“台独”势力是目前统一台湾的障碍。
4.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因为:(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2)实现国家的统一有两种方式:一是和平方式,二是武力方式。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实行“一国两制”,既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又照顾了台湾的特殊利益,是和平统一的最佳选择。(3)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手段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4)我国只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才能真正威慑“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防止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和外国势力的干涉。
(四)专题练习
1.台湾海峡海底地形为
。台湾岛地处
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2.台湾海峡
①北部有北回归线穿越 ②平均宽500千米 ③沟通南海与东海 ④位于大陆架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3.我国少数民族中,主要聚居在岛屿上的有
A 高山族
B 水族
C 壮族
D 黎族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领土。据此回答第4~9题: 4.古代台湾名称依次为
①流求
②夷洲
③琉球
④台湾
A ②①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③④ 5.大陆居民开始开发台湾的史实是 A 隋炀帝3次派人前往台湾 B 三国时孙吴政权派人到台湾 C 元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
D 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
6.历史上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国际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雅尔塔会议
C 华盛顿会议
D 开罗会议 7.中国政府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是在
A 明朝
B 中法战争后
C 元朝
D 南宋 8.19世纪70~80年代曾经入侵我国台湾的国家有 A 日本
法国
B 日本
美国
C 英国
美国
法国
D 日本
英国
法国
9.1683年康熙帝命清军进入台湾,对这件事最确切的评价是 A 消灭明朝军事力量
B 扑灭反清武装
C 抵抗外来势力的入侵
D 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 台湾当局最近修改高中历史课程,将中国近代史并入世界史,这是台湾当局在教育领域推行“渐进式台独”的又一个步骤。据此回答第10~14题: 10.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 A 坚持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B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C 现象浮现在事物的表面,必须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D 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
11.台湾历史是不可能由“台独”分子任意篡改的,这是因为 A 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只能停留在事实上
B 人们关于历史的认识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作用于人脑的结果 C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来认识历史,要发挥意识的想像力 D 悠悠万年,纷纭人生,漫长的历史是浓缩在历史资料之上的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据此回答第12~14题: 12.我国政府确定并坚持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 “和平统一、高度自治”
B “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3.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指
A 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 中央政府不管台湾地方事务 C 外国资本不动
D 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4.台湾当局将明代中期以后的中国历史全部列入世界史课程,此举引起岛内各界人土的极大愤慨。这是因为
①任何阻挠祖国统一的行为都不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台湾当局的这一做法,企图从文化教育上切断台湾与祖国的脐带联系,最终实现“台独”
③台湾当局的这一做法,企图将台湾与中国分割开来,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
④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共识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15.材料一: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有关台湾的全部事实和法律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材料二:据新华社2003年9月22日报道:台湾当局日前公布的《台湾2005学高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草案》引起岛内舆论一片哗然。这项草案根据所谓的同心圆的理念,先上“台湾史”,再上“中国史”,最后上“世界史”。但是其中“中国史”只讲到明代的初期,在这之后的历史包括中华民国这一阶段都编在世界史。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为什么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
(2)历史上的台湾曾几次与祖国分离,分别是哪几次,又是怎样回到祖国怀抱的?(3)请运用政治知识的有关道理,谈谈对材料二的认识。【参考答案】
1.大陆架
环太平洋 2.B 3.A 4.A 5.B 6.D 7.C 8.A 9.D 10.C 11.B 12.C 13.D 14.C 15.(1)①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北通东海,南接南海。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
②台湾省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盛产稻米,主要经济作物是蔗糖和茶。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繁多。
③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千米。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养殖业比较发达。④森林资源丰富。
(2)①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成为—位伟大的民族英雄。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②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开罗宣言》宣布台湾为中国领土,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③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踞台湾。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两岸长期分离的局面。
(3)①台湾当局将明中叶以后的中国史置入世界史的做法,是典型的“一边一国”乃至“两国论”的史观,企图从文化教育上切断台湾与祖国的联系,最终实现“台独”。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将中国历史归入世界史是台湾当局利用政治力量企图掩盖历史真相,否认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当局把历史作为搞分裂活动的政治工具,其本质是在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