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在哪里--一论(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3 15:0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在哪里--一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在哪里--一论》。

第一篇: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在哪里--一论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在哪里——一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

转变

何平

(一)一场新的征程即将开启,一幅新的画卷渐次展开。大时代呼唤大变革,大转变酝酿新机遇。

在“十二五”即将到来之际,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做出了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做出了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重要战略抉择。

“承天时、秉地利、聚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蓄势待发。在推进这项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必须抢抓机遇,加快转变,乘势而上。

(二)“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也是一场抢抓机遇的竞争。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体,谁能慧眼发现机遇、大力创造机遇、有效把握机遇、成功驾驭机遇,谁就能实现跨越发展、升级蝶变。机遇并不常有,机遇来之不易,机遇稍纵即逝。面对机遇,如果我们不思进取、麻痹懈怠,就会坐失良机,面临危机。

(三)时代在前进,机遇在叩门。改革开放30多年,河南抓住历史机遇,在一次次困惑中求索,在一番番砥砺中前行,在一回回变革中提升。

(四)回头看,这30多年河南的发展总是与机遇的把握息息相关。

当“姓资”、“姓社”的思想坚冰开始被打破,河南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方向,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唱响“团结奋进,振兴河南”,确定“一高一低”战略目标,使河南的发展方向更明确,路子更顺畅。

当我们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踏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之际,河南果敢地选择了“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明确地提出“奋力实现中原崛起”,使河南的发展思路更清晰,目标更远大。

当我们肩负党中央的殷殷重托,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之时,河南豪迈地提出“两大跨越”的战略任务,树立起河南开放包容、奋发进取的良好形象,使河南的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今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华大地浓墨重彩展开统筹协调、全面繁荣的时代画卷——东部沿海发展势头强劲,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中部地区崛起风生水起„„我们确立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把河南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层次、新境界、新阶段。

(五)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则退。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兄弟省份特别是周边地区都在抢抓机遇,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我省面临的发展和竞争压力日益加大。

在两个五年规划交替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最后一个十年的关键时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六)机遇人人想抓,但真正抓住机遇却并非易事。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亿万中原人民的全面小康,机遇到底在哪里?

(七)机遇来自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各种有利因素依然具备;

机遇来自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步伐日益加快,中西部地区承转移、促发展的潜力进一步凸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中央对河南的发展寄予厚望;

机遇来自于国家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区域经济进展如火如荼,政策、资金、市场等要素会聚,中部崛起的优势持续放大;

机遇来自于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中原经济区应运而生,为加快发展、实现崛起搭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机遇来自于河南自身具备的区位优势、人口优势、文化优势、农业优势、基础优势、后发优势等„„

但说到底,机遇更离不开人的自身作为,它同样来自于我们的头脑里。

(八)机遇是事物发展到一定时期所累积叠加的、推动实践飞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只有当外部的客观条件与人的主观努力相结合,“机遇”才能真正成其为机遇。建设中原经济区,如果没有抓住、用好的能力,一切“机遇”无从谈起。

(九)“毛遂自荐”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具备了抢抓机遇的高素质、主动性,真心真诚、果敢果断,才能牢牢把握机遇,成就一番不平凡的功业。

(十)正确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加快转变领导方式,就是为了让领导干部炼出一双洞悉大势的“火眼金睛”,练就一身能将各种外部条件为我所用、“点石成金”的高超本领。

与这种要求相比,现在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在抓机遇、促发展上,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繁重的任务面前,还存在着种种的不自觉、不主动、不到位、不适应,经常在机遇面前犯“幼稚病”、“糊涂病”、“懒惰病”,暴露出“麻痹症”、“迟钝症”、“虚躁症”,贻误发展良机,贻误崛起大业。

抢抓机遇意识不敏感。一些领导干部抢抓机遇的意识淡薄,不是主动研究当地发展的机遇在哪里,面对市场竞争、面对未来发展,缺主意、少办法,反应迟钝,做事常常“慢半拍”甚至“慢几拍”,更找不到、找不准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

抢抓机遇判断不准确。有的领导干部缺乏大局意识、国际视野,目光短浅,思路狭隘,找不准自身在全局中的定位,看不到未来发展的趋势,辨不清前进路上的机遇和陷阱。喜欢照抄照搬、跟风赶潮随大流,人家上什么项目我也上什么项目,甚至把别人淘汰掉的落后产能当做“宝贝”引进来,为决策失误付出昂贵的“学费”。

抢抓机遇思维不辩证。有的领导干部不善于逆向思维,一说到发展,先摆出一大堆客观的困难、不足、局限,过分看重自然条件、历史基础、资金实力等因素,总是把机遇与现成的优越条件、上级的优惠政策挂上钩、画等号,看不到“后发优势”,想不透“危中有机”,殊不知破解难题是机遇,应对挑战是机遇,勇于创新也是机遇。

抢抓机遇准备不充分。有的领导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不注重调查研究,对自身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当中的定位、职能、作用缺少通盘考虑、超前谋划。一事当前,手忙脚乱,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自身环境不优,效率效能低下,服务意识很差。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不栽下梧桐树,怎能引来金凤凰?抢抓机遇运用不得力。有的地方下了很大气力、花了很多工夫,争取到了资金、项目,但却因为“吃、拿、卡、要”等种种原因,好的企业引进来却留不下;

有的地方,对新生事物缺乏大力扶持、精心培育,机遇的种子难以长成参天大树,甚至于出现“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

抢抓机遇态度不端正。还有些领导干部拈轻怕重,明明看到了好机会,却不愿主动伸手去抓;“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明哲保身;不思进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随大流,得过且过;更有甚者,在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的支配下,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关心的是个人升迁和自己的名利,不愿意在发展上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缺乏事业心、责任心,缺少抢抓机遇的使命感。

抢抓机遇氛围不浓厚。对机遇最敏感的是市场,把机遇变成发展动力要靠每个人。有的领导干部思想僵化,因循守旧,没有建立起科学发展的评价机制,对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人,不能真正起到督促、警醒、问责的作用;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真正做到放开、放手、放活,让市场主体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十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当前领导干部在抢抓机遇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根源都在于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严重滞后,方式方法不适应

发展需要。如果不尽快转变领导方式,来一次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能力的大提升,河南就会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一轮发展大潮中落在后面,拖全国发展的后腿。只有摆出问题,正视差距,认清自己,我们才能在发展中抢占先机,把战略机遇期转化为黄金发展期,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

(十二)时代在发展,机遇在拷问。省委书记卢展工一语中的:“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倍加珍惜机遇,牢牢抓住机遇,不断创造机遇,切实用好机遇,做到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有所作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已经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

(十三)当此之时,我们需要有一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狠劲。今年以来,河南招商引资高潮迭起,大项目、大投资让人倍感振奋,产业巨头纷至沓来,靠的就是“大招商、招大商”活动的空前力度。转变领导方式,就是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拿出抢抓机遇的勇气和魄力,挥洒大发展、大跨越的大手笔、大文章。当此之时,我们需要有一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闯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我省工商、司法、国税、海关等部门主动融入,强化服务,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为河南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转变领导方式,就是要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发扬不需扬鞭自奋蹄的进取精神,把“边缘”当“前沿”,变“后卫”为“前锋”,从“跟跑”到“领跑”,力争上游,勇闯新路。

当此之时,我们需要有一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拼劲。狭路相逢勇者胜,破解“四难”靠打拼。转变领导方式,就是要发挥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的顽强作风,不畏困难,直面挑战,踏平艰险。

当此之时,我们需要有一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钻劲。干大事者,须心无旁骛、明察秋毫;成伟业者,必凝神聚气、全力以赴。转变领导方式,就是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见微知著、反应灵敏,上下求索、左右逢源,沉下心打基础,跳起来摘桃子。

当此之时,我们需要有一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巧劲。我省发展实践中,很多地方上演了“无中生有”、“借鸡下蛋”、“借梯登高”、“借脑生财”的好戏;金融危机洗礼中,不少企业创造了化危为机、逆势而上的奇迹。转变领导方式,就要“擅弹钢琴”、“反弹琵琶”,有条件要加快发展,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加快发展。

当此之时,我们需要有一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韧劲。思路太多是不成熟的表现,思路多变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河南发展到今天,就是持续好的思路、做法,一级做给一级看,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结果。转变领导方式,就是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轻言放弃、半途而废,只要是看准了事情,就要锲而不舍,直至实现目标。

狠劲、闯劲、拼劲、钻劲、巧劲、韧劲,说到底,我们需要有一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干劲。发展为大,实干为先。转变领导方式,转的是一种精神状态,转的是一种工作作风,转的是一种方式方法、能力水平,关键要转到实干上。实现河南未来发展大业,需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抓机遇谋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真正做出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十四)时代在变革,机遇在召唤。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起步之年。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就是准确认识机遇、有效把握机遇,并把机遇成功转化为发展成果的过程。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抢抓先机,我们就能牢牢占据发展的制高点,紧紧抓住发展的主动权,使中原经济区建设动力澎湃,破浪前行。

(十五)在大有作为的时代更加奋发有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就在这里。

第二篇:中原经济区建设纲领

一、建设中原经济区努力谱写中原崛起新篇章

(一)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历史必然

(三)中原经济区具有独特优势

(四)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嵋起和河南振兴

(一)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立足的战略定位

(三)建设中原经济区应努力实现的发展目标

(四)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三、明确发展态势和主体功能优化中原经济区战略布局

(一)明确中原经济区总体发展态势,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二)明确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格局,促进资源空间配置合理高效

四、构建“十大战略支撑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新跨越

(一)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构建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构建引领发展的区域自主创新支撑体系,强化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支撑体系,打造东融西拓、服务全国的战略大通道

(五)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支撑体系,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问题

(六)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支撑体系,加快推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

(七)构建内外互动的开放型经济支撑体系,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八)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支撑体系,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九)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合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一)统一思想,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

(二)持续运作,围绕项目推进各项工作

(三)先行先试,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四)转变职能,营造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优良环境

(五)联动发展,增强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六)加强领导,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

第三篇:“中原经济区”为农村信用社发展提供大机遇

“中原经济区”为农村信用社发展提供大机遇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 李志刚

经济决定金融,“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必将为中原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注入新的活力。可以说“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是经济大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原金融大深化的过程。河南是农业大省,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更是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应该抓住机遇,在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取得良性发展。

充分认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以河南为主题、涵盖周边的中原地区,客观上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区,立足全国发展大局,培育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对于支撑中部地区科学发展,充分发挥河南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利用河南成为“战略腹地”。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促进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升河南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战略腹地效应。特别是从实现中部崛起的角度来看,建设“中原经济区”,可以加快在沿陇海、京九与京广经济交会区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与长江中游经济带形成南北呼应格局,共同支撑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到2020年,全国必须再新增1000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才能确保届时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目前,中原经济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6,夏粮占1/2,建设“中原经济区”,通过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能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大作用。

有利于拓展全国内需空间。扩大内需是我国长期的战略方针,也是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保持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潜力在中西部。目前,“中原经济区”人均年生产接近3000美元,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与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时期,内需增长潜力巨大。据测算,未来10年间,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这一区域将有3360万农村人口进城,可新增投资需求3.36万亿元,拉动内需消费需求4万亿元。

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紧紧抓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和东部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的机遇,通过城乡统筹、产业聚集、产城互动、城际开放,推动所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转化为现实需求,全面激发发展潜能,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复兴。建设“中原经济区”,能够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独特优势,在继承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发展文化生产力;能够打造一批展现中原风貌的文化品牌,增强华人华侨归属感,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在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找准方位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一项重大的战略安排,也是河南农村信用社的利益所在和职责所在。一方面,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河南农村信用社推动经营转型、服务支持河南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大局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目标高度一致;另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建设以及周边基础设施的改进和建设、基础产业的引导和开发,也为河南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河南农村信用社推进经营结构和业务发展模式转型的方向是一致的。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的一条主线。而河南农村信用社提出的使命是“服务三农,改善民生”,把支持“三农”工作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积极筹集资金,扩大农业信贷投放,通过深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和“阳光信贷工程”建设活动,增加农户贷款,不断提高支农服务水平,更好的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河南农村信用社推进业务区域结构调整的战略导向是一致的。

河南农村信用社在经营发展中也面临如何通过挖掘中部地区发展潜力以保持持续增长的问题。近年来,河南农村信用社契合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根据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制定了适合当地特色的资源配置政策和业务发展路径。“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合理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也符合河南农村信用社的区域发展战略,有助于河南农村信用社挖掘中部地区业务发展潜力,优化区域业务发展布局。

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河南农村信用社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文化导向是一致的。河南农村信用社为本土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农村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从未忘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一直在用多种方式回报社会。“中原经济区”建设除了有经济发展元素外,也是一项民心工程,能够造福全社会和子孙后代。支持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农村信用社对社会、对民众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肩负使命中有所作为

“中原经济区”建设旨在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道路,并且以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因此,农村信用社努力完成“支持三农、改善民生”的企业使命,对于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至关重要。

加快改革,成立“中原经济区”发展需要的金融组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构建和发展“中原经济区”,必须发挥金融业的作用,用好用活金融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河南农村信用社应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加快组织中原农村商业银行等区域性银行,打造服务适应“中原经济区”战略的“金融航母”,为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融资平台。此外要以加强沟通协调、实现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与他们建立广泛的委托代理关系,嫁接“三农”资金通道,以达到优势互补、合力支农的效果。与政策性银行合作,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棉油加工企业发展,要根据实际情况,择优支持技术改造、物流仓储和市场建设,适度发展中长期贷款业务。与农业保险机构的合作,探索与政策性保险、商业性保险相衔接的多层次经营模式、多元化经营主体、多样化产品供应,多层面的支持农业发展。

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农村信用社要瞻顾全局,积极介入县域经济发展,挖掘新的信贷业务增长点,围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思路,采取“分别定位,找准优势,打造亮点”的策略,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建设。

要彻底转变经营作风,切实改善金融服务。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资金困难。要进一步改进服务,简化贷款方式,经济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农民增加收入。农村信用社要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拓展信贷领域。不断总结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经验,适当放宽信用放款额度和支农服务范围,及时满足农民多方面的合理资金需求。

要加强管理,健全岗位责任制,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要通过贷款责任制,建立信贷人员发放“三农”贷款额度,资金回收水平等综合性考核指标。要克服惧贷思想,增强业务发展意识,通过积极发放贷款来增加信用社营业收入。要坚持民主办社和民主管理,坚持贷款公开制度,实现贷款发放计划公开、程序公开、额度公开、用途公开、利率公开,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同时要着力创建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提高支农综合服务水平。

突出支持重点,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中原经济区”的“三农”快速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中原经济区”战略部署,大力支持政府倡导的产业与项目,使农信社支持的重点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方向一致。

首先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河南省农村区域资源分布情况,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带、主导产业、重点特色产品的目标,因地制宜培育好信贷载体,支持当地独具特色的农业产品、区域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其次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项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其三要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大对农业科研开发企业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的信贷投放,支持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扶持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其四要支持外向型农业发展。支持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出口,对资信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要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其五要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支持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相关企业和组织,支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各类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支持农村小城镇建设。其六要支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为发展农村的教育培训事业提供金融服务。可与地方教育、财政等部门形成合力,探索拓展农村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的有效途径。对农村信息化网络、广播电视、饮水工程、清洁能源工程、垃圾处理工程等可实行以收费权为担保的工程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改进管理方式,推进金融创新,提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要深入研究“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把握金融需求的新规律、新特点,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努力提高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水平。

首先要改进信贷管理方式。区别不同农村地区实际和业务风险状况,合理确定信贷审批授权程序;要适应不同贷款需求特征,完善信贷管理制度,改进信贷评级方式,合理确定信贷期限;要根据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生产周期规律和市场特征,积极开展信贷业务品种创新,逐步将目前在城市地区开发、开办的新金融产品因地制宜地延伸到广大农村地区;要健全综合业务考核机制,完善适合“三农”发展的贷款营销激励与约束机制。其次要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的融资运作模式。当前重点做好信贷和保险有机结合模式的总结经验及培育工作,并努力在全省逐步推广。在信贷上,鼓励各级农村信用社以林权证提供担保为核心,积极介入发放林农直贷、专业担保公司保证贷款、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户联保贷款。引导和鼓励林权抵押贷款户投保森林保险,充分发挥保险对林业和金融

信贷的保障作用。积极支持林产品交易市场、森林资源评估市场、担保市场、收储市场等以林权流转为主的市场体系建设,保障林权贷款业务快速有效发展。其三要探索发放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使用权为担保的贷款品种。结合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以及土地流转办法,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鼓励农村信用社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有稳定现金流量的农村经营主体,特别是对土地大面积开发与产业化经营的种植业基地,探索发放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使用权为担保的贷款。

第四篇: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会简介

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会简介

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会是由中国新农村建设促进会联盟、中共国内动态调查委员会河南省分会、河南省华豫新农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等社会组织、经济组织、人民团体,为了在伟大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同志“希望河南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鼓舞下,抓住并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加奋发有为,开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新局面”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为准绳,以中共河南省委第九次党代会“全面推进作用经济区建设”为指针,联合和调动一切海内外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加快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

服务,而组建的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的跨行业协作组织(联盟)。

第五篇:中原经济区建设感悟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省委九次党代会精神,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积极推动“十二五”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新步伐的重要时刻,我想结合学习心得和本职工作谈三个方面的感想:

一、准确定位,主动融入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战略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省委省政府在谋划“十二五”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审时度势,提出的符合客观实际的一个区域经济概念、总体战略概念和载体平台概念。一年多时间就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得到国家专门支持,充分展现了省委的战略思维、超前谋划和科学运作能力,充分体现了河南干部群众敢于超越、勇于突破和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而《指导意见》的正式出台,对于激励全省上下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对于推动洛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谱写福民强市新篇章必将进一步起到凝心聚力、鼓舞斗志的引领作用。

1、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将在国家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下持续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中原经济区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更广的发展空间,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文件中直接点到洛阳的有13处,涉及洛阳的有几十处,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将这些重大政策细化量化,明确责任,力争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使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

2、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和青年的事业也总是在开拓创新中永葆生机。省委卢展工书记说到,机遇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机遇是通过谋划和运作创造来的。破解难题是机遇,迎接挑战是机遇,我们发展目标也是机遇,所以这个机遇同样给我们共青团和青年企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发展中,构建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为我们带来了统筹城乡团组织协调发展的机遇,构建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开发支撑体系为我们带来了培育青年人力资源的机遇,构建内外互动的开放型经济支撑体系为我们带来了加强国内外青年交流活动的机遇,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支撑体系为我们带来了推动青年文化繁荣发展的机遇,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为我们带来了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机遇。可以说,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宏伟蓝图,为共青团和青年事业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3、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六个有利于的建设,中原经济区搭建了四个载体和平台,这四个载体和平台同样对青年的成长和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有利于我们青年创业发展搭建平台,拓展了有利于青年构件创新创效的平台,拓展是有利于青年合作共赢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农村青年可以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争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大显身手;在这个平台上,企业青年可以投身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争当技术能手、岗位标兵,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产业结构贡献聪明才智;在这个平台上,务工青年可以围绕践行弘扬“三平”精神,把个人价值的追求、事业的发展融合到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去,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中成就自我、建功立业;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可以围绕大学生素质拓展,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为参与中原经济区建设锤炼本领,夯实基础;在这个平台上,机关青年可以围绕建设服务型机关,进一步提升素质能力、转变工作作风,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面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年面临的机遇从来没有这么好过,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从来没有这么广阔,踊跃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理应成为当代青年的时代强音。

二、勇于担当,自觉承载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使命

围绕构建中原经济区这个工作中心,洛阳各级团组织将以“青春奉献十二五,建功中原经济区”为主体,以“凝聚、作为、建设、先行”为四轮,着力构建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体四轮”工作格局,努力为各界青年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铺路搭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凝神聚力,夯实青春建功中原经济区的思想共识。思想决定行动,真正的力量来自于思想认识,只有在广大青年中夯实建功中原经济区的思想共识,使思想和行动合二为一,才能真正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凝聚机遇共识,用“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激励青年,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美好前景鼓舞青年,引导青年充分认识建设中原经济区给自身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在最广泛的青年中形成抢抓机遇的思想共识,把青年人特有的热情、特有的创造力转化到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伟大事业上来,进而实现青春建功中原经济区的倍增效应。凝聚成才共识,用“三平”精神的深刻内涵来指引青年,帮助青年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找准自身成长成才的精神指针,引导青年把实现个人追求和人生价值自觉融入到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宏伟实践中,不断增强广大青年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内生动力,帮助青年成在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不断成才。

2、创造条件,汇集青春建功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洪流。建设中原经济区为洛阳的青年事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共青团组织应认真判研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结合青年特点,积极服务青年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工程,推进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加强洛阳市青年创业服务基金,积极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持续开展 “洛阳市青年科技创新奖”、123456等评选活动,着力提高广大青年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青年对外交流活动,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联系海外洛籍青年,服务开放带动主战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洛籍青年返乡创业搭桥铺路;深入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青年节能示范岗”等活动,为青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载体;深入实施“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希望小学建设、1+1助学、青少年维权工程和未成年保护行动,积极推进12315青少年服务台和青少年维权岗建设,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让青年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实践中更有作为。

3、强化保障,筑牢青春建功中原经济区的坚强后盾。建设中原经济区离不开青年,青年的发展离不开组织的指引和培养,广大青年只有依靠坚强的团组织为后盾,才能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绽放更加绚丽的青春光彩。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不懈地把基础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放在重中之中的位置,力争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青年提供坚强有力地组织保障。做好农村青年的后盾,我们将坚持“强县固乡活村”县域团建总体思路,强化县级团的领导班子、外围组织、经费保障、工作力量和活动品牌建设,大力推动乡镇街道组织格局的创新,专业合作社建团、村企联建、乡镇团建区域联席会等新模式激活农村基层团的工作。做好非公企业青年的后盾,我们将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找准团组织的切入点,大胆探索创新各种团建模式,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团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对非公企业青年的有效覆盖。与此同时,我们将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开展好以“扩大组织覆盖、增强组织活力,增强团员意识、发挥带头作用”为主题,以“积极创建五四红旗团组织,争当优秀共青团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探索网络建团和手机建团模式,构建起“组织+互联网+手机短信”联系青年的新机制。努力使每一个基层团组织、每一名团干部、每一名团员都成为带领青年建功中原经济区的战斗堡垒。

4、求实求效,提升青春建功中原经济区的服务水平。任何工作,任何事业都是靠干出来的,建设中原经济区更是要靠实干精神、要靠实际行动。建设中原经济区给洛阳共青团和青年事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服务广大青年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唯有求实求效,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把心思真正放在研究问题、谋划发展上,才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带领青年取得更大的光荣。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方向不偏离,着力培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求项目之实,得持续之效,牢牢把握“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坚持实施项目带动发展,着力培养抓项目运作的能力,注重运作,突出运作,科学运作,勇于“持”、善于“续”,在持续发展中更好的服务广大青年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牢牢把握“真学真干福民强市”这一总体目标,求为民之实,得合力之效,坚持以青年为本,着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把思想观念真正转到为民上来,任何时候心里都装着青年的呼声、青年的需求,在为青年服务的过程中调动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形成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合力。

三、因势而为,积极投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主战场

当代青年不仅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积极参与者和历史见证者,更是最大的受益者。广大青年唯有因势而为,自觉融入建设中经济区的时代洪流,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才能让青春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伟大实践中闪光。

1、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广大青年必须因势而为、融入发展,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个人追求转化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行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原经济区上来,凝聚到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新步伐上来,踊跃投身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潮流之中,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2、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广大青年必须注重学习、全面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仅需要信心和干劲,更加需要智慧和能力。青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作为责任、修养和追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要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要讲究实效,讲求实用,从工作生活需求出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学以致用,在持续学习中努力成为堪当中原经济区建设重任的中原儿女。

3、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广大青年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广大青年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站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前沿,抛除满足现状的庸人思想,勇敢投身实践,创新创业。要有“立定潮头唱大风”的无畏气概,始终保持务实的精神、务实的品格和务实的作风,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走前人未走之路,创前人未竟之业,把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敢闯敢干的工作状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坚定目标信念,注重品德修养,以永不懈怠的追求、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超越的气概,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伟大进程中创造青春业绩。

4、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广大青年必须脚踏实地、奋力拼搏。艰难困苦,玉汝与成。中原儿女历来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青年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注定要成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中坚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能够做的做起、从具体的工作做起,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艰苦环境中不退缩,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下载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在哪里--一论(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在哪里--一论(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心得体会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心 得 体 会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全省现在18个省辖市,158县。省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17位;总人口9768万,占全国7.5%。中原经济区是......

    建设中原经济区谱写河南新篇章

    建设中原经济区谱写河南新篇章 【热点追踪】 1.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涵盖河南、河北、山西、安 徽、山东等五省三十市两县一区。规划明确了这个占......

    学习中原经济区建设意见心得

    以和谐社区为己任、为加强中原经济区建设“保驾护航” 二班 庄爽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定位、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原崛起的龙头地位、......

    开封警方--护航中原经济区建设

    开封警方--“零事故”护航中原经济区建设全国“两会”上,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加速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让整个中原地区在未来中国经济布局......

    开封警方--护航中原经济区建设

    开封警方--“零事故”护航中原经济区建设 全国“两会”上,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将迎来新的发 展阶段。加速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让整个中原地区在未来中国经济布......

    论如何发挥中原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最终5篇)

    试论如何发挥中原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的作用试论如何发挥中原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的作用 [摘 要]:建设中原经济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中部崛起战略的拓......

    “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三十六谈之一

    董新岩:“关键在做”三十六谈之一 【编者按】4月8日至9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伊川、栾川、嵩县调研时强调,建设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战略目标、战略思路、战略举措已经明......

    描绘美好大中原_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解读

    描绘美好大中原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解读 [提要]“五新”目标: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构筑“三化”协调新格局,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取得转型发展新跨越,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