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委,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07〕2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
1﹒坚持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凡涉及职能和管理体制调整,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增减,以及机构名称变动、经费形式变更的,要按程序向机构编制部门专题申请。除专项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外,各地各部门拟定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草案,不得就机构编制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在制定规范性文件和起草领导同志讲话时,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必须征求机构编制部门意见。上级业务部门不得干预下级部门的机构编制事项,不得要求下级部门设立与其业务对口的机构或提高机构规格,不得要求为其业务对口的机构配备或增加编制。除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规定外,不得把机构编制作为达标、评比的条件,也不得把是否设置机构、配备编制等列入工作考核的内容。各业务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不作为审批机构编制的依据。
2﹒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审批权限。行政编制的审批权限在中央,各地不得在中央下达的行政编制总额外越权审批行政编制或自行确定用于党政机关的编制。不同层级之间行政编制的调整,由省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后报中央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省级党政机关副厅级以上机构的设立和调整,报中央审批;副省级市党政机关副局级以上机构、其他省辖市党政机关副处级以上机构的设立和调整,报省审批;副省级市所辖县(市、区)党政机关副处级以上机构、其他县(市、区)党政机关副科级以上机构的设立和调整,报所在市审批。省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县(市、区)财政拨款事业机构编制的增加,由省机构编制部门审批。
3﹒严格控制新增机构编制的审批。职能强化、任务增加的部门,要通过优化人
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改进管理方式,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确需设立机构、配备编制的,原则上通过整合机构、撤一建
一、在现有编制总量中调剂等方法解决。除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外,各地各部门不得将行政职能转由事业单位承担,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的要求,重新核定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总量,并由省实行总量控制管理,确保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在“十一五”期间只减不增。
4﹒从源头上控制机构编制增长。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减少机构重叠和职能交叉,探索公共服务实现的新模式,从源头上控制机构编制增长。
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
5﹒坚决纠正混用编制和自定编制等问题。对于机构编制管理中不符合规定的情况,要结合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和各项改革,进行清理规范。原地方自定用于党政机关的编制要全部核销。要综合编制需求、政策性安排、自然减员等情况,合理制定编制使用计划,统筹安排各项编制的使用,逐步消化解决党政机关混用事业编制和自定编制等问题,切实把党政机关人员编制控制在中央下达的行政编制总数之内。6﹒全面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凡按规定批准成立的机关、事业单位都要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范围,实行定编定员,确保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机关、事业单位要按规定使用《机构编制管理证》,凡人员增减、领导职数变动的,都要履行入编、出编手续。对已满编或超编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不得办理新的人员录用、聘用、调配手续;对超编进入的人员,财政部门不得纳入统发工资的范围,劳动保障部门不得办理社保手续;对擅自增设的机构。财政部门不得纳入政府预算范围,银行不得开设账户。
7﹒建立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相配套的综合约束机制。各地
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经费等环节的管理政策,建立健全相互协调、相互约束的管理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商沟通,定期校核相关管理数据库,逐步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
8﹒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86号),研究制定我省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事业机构编制管理。组织实施《江苏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5号),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加强机构编制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对现行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机构编制标准。
三、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9﹒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制度建设。逐步建立机构编制公开制度,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机构编制及其执行情况,要通过有效形式向本单位工作人员或社会公开,接受监督。探索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和评估制度,全面掌握机构编制使用和各项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建立健全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举报受理制度,加强“12310”机构编制监督举报电话和群众来信来访的受理工作。进一步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加强机构编制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调配合,共同履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职责。
10﹒加大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查处力度。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出台前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做法,各地要研究制定措施,认真加以清理规范。对于条例出台后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单位,要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予以纠正并进行通报批评。对于需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或主管部门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
11﹒强化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切实加强机构编制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队伍
建市,健全领导体制,理顺和完善工作体系。市、县两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增加力量,充实人员,以充分履行把关、协调、监督等职能。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强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意识,努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12﹒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支持机构编制部门坚持原则、依法办事、严格管理、为机构编制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要经常听取机构编制工作汇报,及时掌握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重要问题,切实抓好机构编制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机构编制工作的健康发展。
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7年11月25日
第二篇: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委,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07〕2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
1﹒坚持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凡涉及职能和管理体制调整,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增减,以及机构名称变动、经费形式变更的,要按程序向机构编制部门专题申请。除专项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外,各地各部门拟定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草案,不得就机构编制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在制定规范性文件和起草领导同志讲话时,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必须征求机构编制部门意见。上级业务部门不得干预下级部门的机构编制事项,不得要求下级部门设立与其业务对口的机构或提高机构规格,不得要求为其业务对口的机构配备或增加编制。除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规定外,不得把机构编制作为达标、评比的条件,也不得把是否设置机构、配备编制等列入工作考核的内容。各业务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不作为审批机构编制的依据。
2﹒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审批权限。行政编制的审批权限在中央,各地不得在中央下达的行政编制总额外越权审批行政编制或自行确定用于党政机关的编制。不同层级之间行政编制的调整,由省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后报中央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省级党政机关副厅级以上机构的设立和调整,报中央审批;副省级市党政机关副局级以上机构、其他省辖市党政机关副处级以上机构的设立和调整,报省审批;副省级市所辖县(市、区)党政机关副处级以上机构、其他县(市、区)党政机关副科级以上机构的设立和调整,报所在市审批。省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县(市、区)财政拨款事业机构编制的增加,由省机构编制部门审批。
3﹒严格控制新增机构编制的审批。职能强化、任务增加的部门,要通过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改进管理方式,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确需设立机构、配备编制的,原则上通过整合机构、撤一建
一、在现有编制总量中调剂等方法解决。除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外,各地各部门不得将行政职能转由事业单位承担,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的要求,重新核定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总量,并由省实行总量控制管理,确保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在“十一五”期间只减不增。
4﹒从源头上控制机构编制增长。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减少机构重叠和职能交叉,探索公共服务实现的新模式,从源头上控制机构编制增长。
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
5﹒坚决纠正混用编制和自定编制等问题。对于机构编制管理中不符合规定的情况,要结合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和各项改革,进行清理规范。原地方自定用于党政机关的编制要全部核销。要综合编制需求、政策性安排、自然减员等情况,合理制定编制使用计划,统筹安排各项编制的使用,逐步消化解决党政机关混用事业编制和自定编制等问题,切实把党政机关人员编制控制在中央下达的行政编制总数之内。
6﹒全面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凡按规定批准成立的机关、事业单位都要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范围,实行定编定员,确保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机关、事业单位要按规定使用《机构编制管理证》,凡人员增减、领导职数变动的,都要履行入编、出编手续。对已满编或超编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不得办理新的人员录用、聘用、调配手续;对超编进入的人员,财政部门不得纳入统发工资的范围,劳动保障部门不得办理社保手续;对擅自增设的机构。财政部门不得纳入政府预算范围,银行不得开设账户。
7﹒建立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相配套的综合约束机制。各地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经费等环节的管理政策,建立健全相互协调、相互约束的管理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商沟通,定期校核相关管理数据库,逐步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
8﹒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86号),研究制定我省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事业机构编制管理。组织实施《江苏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5号),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加强机构编制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对现行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机构编制标准。
三、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9﹒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制度建设。逐步建立机构编制公开制度,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机构编制及其执行情况,要通过有效形式向本单位工作人员或社会公开,接受监督。探索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和评估制度,全面掌握机构编制使用和各项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建立健全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举报受理制度,加强“12310”机构编制监督举报电话和群众来信来访的受理工作。进一步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加强机构编制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调配合,共同履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职责。
10﹒加大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查处力度。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出台前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做法,各地要研究制定措施,认真加以清理规范。对于条例出台后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单位,要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予以纠正并进行通报批评。对于需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或主管部门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
11﹒强化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切实加强机构编制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队伍建市,健全领导体制,理顺和完善工作体系。市、县两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增加力量,充实人员,以充分履行把关、协调、监督等职能。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强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意识,努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12﹒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支持机构编制部门坚持原则、依法办事、严格管理、为机构编制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要经常听取机构编制工作汇报,及时掌握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重要问题,切实抓好机构编制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机构编制工作的健康发展。
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7年11月25日
第三篇: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影工作的意见
苏办发〔2009〕25号
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影工作的意见
(2009年6月15日)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广电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38号)精神,为加快构建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影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电影工作的重要意义
─ 1 ─ 农村电影工作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有关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农村电影放映、“三送”(送科普书籍、送戏、送电影下乡)等工程全面实施,农村电影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放映场次和观众人次不断增加,农民看电影难问题开始得到缓解。但也要看到,农村电影放映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优秀农村题材影片不多的问题仍较突出,农村电影发展水平、服务质量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影工作,使农民群众有电影看、看好电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江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对于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农村电影改革发展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农村电影工作,推动农村电影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农村电影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社会─ 2 ─ 效益第一,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原则,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三送”工程,继续深化农村电影体制改革,大力繁荣农村题材影片创作生产,加快完善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二)目标任务。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发行放映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建立农村题材影片创作生产激励机制,普及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完善公益放映补贴机制,不断扩大农村电影覆盖面和受益面。到2010年底,实现全省行政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基本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
三、完善农村电影工作政策措施
(一)深化农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电影市场,培育发展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主体。加快国有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单位改革,力争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国有电影发行单位转企改制。转企改制后从事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的单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精神,享受相关优惠经济政策。
─ 3 ─
(二)加强农村题材影片创作生产。坚持“三贴近”原则,鼓励电影工作者深入农村、深入生活、深入农民,加强农村题材故事片、戏曲片、科教片等创作生产,为农民群众拍摄更多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优秀影片,不断提高农村题材影片质量。省对获得国家有关奖项的农村题材影片进行奖励,对省内重点农村题材影片创作生产给予资金扶持。
(三)扶持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省级继续为经济薄弱地区采购农村数字电影节目,对经济薄弱地区农村电影放映给予一定场次补贴,并根据实际放映成本适时调整补贴标准,受补助地区要确保其全部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各地要认真落实农村电影放映经费,对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给予部分补贴,并确保及时到位。
(四)认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经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备案的农村电影放映人员生活待遇等历史遗留问题,各地应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文化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69号)精神,制定统一政策和具体办法,由各县(市、区)政府采取一次性经济补偿或办理养老、医疗保险等形式妥善解决。已基本解决问题的地方,要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 4 ─ 专项检查,确保措施完全到位。尚未解决问题的地方,要抓紧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抓紧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省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
四、建立农村电影工作长效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农村电影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文化体制改革,统筹安排、统一考核。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建立分管负责同志牵头,广电、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
(二)抓好队伍建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农村电影放映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放映队伍整体素质。规范电影放映资格认定工作,实行放映员持证上岗。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电影放映单位、放映员,予以表彰奖励。
(三)推进科技创新。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推广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服务,加快建立以数字放映为龙头、院线为纽带、乡为重点、村为基点、政府扶持和市场服务相协调的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体系。
(四)开拓电影市场。各地要在保证完成公益放映任
─ 5 ─ 务的前提下,指导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机构积极开拓农村电影市场,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经济效益,为扩大农村文化消费需求、实现扩内需保增长目标作出贡献。
(此件发至县)
主题词:文化工作
电影
管理
意见
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
2009年6月16日印发
─ 6 ─
(共印550份)
─ 7 ─
第四篇: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省政府有关会议的通知(精选)
【发布单位】81002
【发布文号】苏政办发[2001]89号 【发布日期】2001-07-13 【生效日期】2001-07-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省政府有关会议的通知
(苏政办发〔2001〕89号2001年7月13日)
各市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政府及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各类会议,是研究决定重大事项、部署重要工作的载体,进一步规范会议程序和内容,对于确保政令畅通,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和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规范省政府各类会议,提出如下意见:
一、一、切实安排好省政府全体(扩大)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议和省政府专题会议。
(一)省政府全体会议由省长或由省长委托常务副省长召集和主持省长、副省长、省长助理、秘书长及政府序列的各委、办、厅、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必要时可扩大至省政府各直属单位、部省双重领导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也可邀请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负责人以及无党派人士列席。省政府全体会议的会务工作由省政府办公厅会议处、行政处和后勤服务中心按各自职能承担。
要切实加强省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列席单位的审核把关,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部门陪会,压缩会议人员,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具体列席人员名单由省政府办公厅会议处提出报秘书长审定。
(二)省政府常务会议由省长或由省长委托常务副省长主持,主要讨论决定省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讨论向省人大或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提请审议的议案,通过政府规章及重要政策性文件等。省政府办公厅会议处负责会务及会议记录、纪要整理工作
1.省政府常务会议可安排省政府部门、直属单位及有关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列席,必要时也可邀请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的负责人参加,具体名单由省政府办公厅会议处提出报秘书长审核、2.各有关部门、单位在列席省政府常务会议前,要认真研究会议材料,由部门、单位领导集体形成一致意见后向会议汇报。凡已经分管副省长、省长助理或秘书长、负责联系副秘书长协调过的事项,应将协调的意见提请讨论。
3.出席省政府常务会议的省长、副省长、省长助理和秘书长应达到总数的一半。副省长、省长助理和秘书长因故不能出席会议,须向省长或向主持会议的常务副省长履行请假手续。列席省政府常务会议的政府各部门及直属单位,应安排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到会:
4.除承担文稿修改任务外,部门、单位负责人列席省政府常务会议不带助手;在会议讨论相关议题前,承担文稿修改任务的工作人员应在会场外等候;
5.省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经省政府办公厅会议处整理,报秘书长审核后送请省长或主持会议的常务副省长审签。
(三)省长办公会议由省长或由省长委托常务副省长召集并主持,主要任务是:研究、处理省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出席人员为省长、副省长、省长助理、秘书长,必要时可安排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省长办公会议的会务工作、会议记录、整理会议纪要由省政府办公厅会议处承担。省长办公会议纪要经秘书长审核后报省长或主持会议的常务副省长审签。
(四)省政府专题会议由省长、副省长、省长助理或由省长、副省长委托秘书长、副秘书长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讨论和协调需要由省政府解决的具体事项;为省政府常务会议、全体(扩大)会议及省政府其他重大会议作具体准备工作等。
省政府专题会议的会务工作、会议记录、整理会议纪要由省政府办公厅有关处室承担。专题会议纪要由参加会议的秘书长或副秘书长审核后报主持会议或委托召开会议的省长、副省长、省长助理审签。凡涉及机构调整、人员编制、资金安排、重大项目等事项的专题会议纪要,经分管副省长审核后,须报省长或常务副省长审定。
二、二、其他有关会议的会务工作。
(一)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的重大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议决定召开的会议,由省政府办公厅会议处负责会议服务工作(包括落实出席领导、会议地点、食宿交通及安全保卫等),其他相关处室负责领导讲稿、会议材料等文字工作。
(二)省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原则上不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会议,特殊情况需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会议的,须经省长或常务副省长同意。会议的组织工作由各部门、单位承担,省政府办公厅会议处负责省政府领导出席的衔接和落实。
(三)省政府及省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召开会议要贯彻“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可以合并的会议尽量合并召开,能由部门、单位召开的会议不以省政府名义召开,能开电视电话会议的尽量不住会开。提倡开短会,从严控制会议规模,省政府召开的会议除涉及全局性工作的会议外,原则上只开到市,不开到县(市、区)。
三、三、严格会议审批制度。省政府各部门召开全省性工作会议,一般不邀请各市政府负责人参加,分管副省长一般不到会讲话,如确需邀请各市政府负责人参加,须履行报批手续,由负责联系的副秘书长提出意见,经秘书长审核后,报省长、常务副省长审定。
四、四、严肃会议纪律,确保会议效果。凡应参加省政府各类会议的与会人员必须按通知规定的时间准时到会(参加省政府全体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长办公会议应提前10-15分钟到场),不得迟到、早退,更不得缺席。要严格会议请假制度。省政府序列各委、办、厅、局,各直属单位必须安排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省政府全体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长办公会议。除出席中央及国务院各部门会议、出国访问、在外省市出差及健康原因,不得请假:副省长、省长助理和秘书长不能出席上述会议的,应向省长或常务副省长请假;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不能参加会议的须向秘书长履行请假手续,并及时安排其他负责人参加。旁听省政府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议的其他人员,非领导询问时,不得擅自插话,确保会议的严肃性。
以上通知,请认真贯彻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省政府办公厅总结
办公厅总结
XXXX年办公厅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要求,切实履行参与政务、管理事务、综合服务的职能,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承上启下、协调左右和参谋助手作用,积极协助省政府领导抓好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政务服务、机关建设、事务管理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新成绩。
一、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协助抓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办公厅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努力克服步频发的严重自然灾害、禽流感和煤电没运紧缺等困难,坚决贯彻中国宏观调控政策,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狠抓工作落实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协助省政府领导突出抓好重点工作:一是积极协调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宏观经济措施,保障实现各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促进全省经济呈现既快又好的良好态势;二是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协调有关部门筹措资金,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三是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扶贫工作的开展;四是积极抓好烟草、旅游、矿业、电力、生物资源等重点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支柱;五是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促进工业经济实现速度和效益双增长;六是积极做好财税和金融工作,促进财税收入快速增长,确保金融良好运行;七是推动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招商引资,发展边境贸易,扩大对外交往;八是加快社会发展,积极组织实施兴X战略,配合有关部门抓好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九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重视环境保护、控制人口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十是高度重视民主法治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十一是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十二是抓好省政府部署的重点专项工作,抓好省政府机构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土地清理整顿、规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再就业、社保等工作;十三是协调和督促完成省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通过扎实工作,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XXXX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经济发展速度是近年来最快的一年,全省生产总值达XXXX.XX亿元,增长XX.XX%,提前一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XXX美元的阶段性目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幅度创XXXX年来最高水平,烟草税利突破XXX亿元,人口增长第一次降到XX%以下,投资增幅是最大的一年,工业经济实现速度和效益双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推出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农村卫生事业较快发展,全省实现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各项服务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规范我省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和处置工作,不断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
按照全国政府系统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的要求,根据XXX省长的指示,办公厅成立了《XX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起草小组。在广泛调研、吸收借鉴兄弟省市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函》,研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制订出台了《XX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指导、推进XX个专项应急预案和省会城市应急预案的制订工作,推进了全省应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使各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有章可循,提高了处置效率和工作水平。
(二)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围绕省委、省政府领导关注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和积极参与了一些调研活动。秘书长,各位副秘书长及各处室局办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基层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认真落实XXX书记的指示精神,开展了中小学教材招投标的调研,协调落实了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印刷和发行实行招投标的措施,形成了竞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小学生的经济负担;协助做好XX再就业工作,多次随首领导到XX调研,为省政府召开XX再就业特区办公会提供了基础资料;开展全省电力体制改革调研,结合我省实际,协调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培育和打造我省电力支柱产业的具体方案;针对移民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调研,协调解决了移民安置工作的一些问题;搞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调研工作,研究提出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思想;研究探讨社会稳定和信访工作的机制,提出了一些新的对策措施。
(三)加强办文工作,公文写作质量和运转效率明显提高
高度重视公文处理的质量和运转效率问题,全年共登记办件XXXX件,制作、印发各类文件近千件,发送各类文件材料XX万份,档案整理移交XXXX卷,整理归档XXX余卷。制定了《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紧急重要公文处理规定》等一些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文件的分发和管理。建立急件办理制度,确保了急件的安全、保密、快速发送和及时高效办理。注重抓好文件编号和发送文件规范化,提高了盍速度,减少了发文差错。编发《公文点评》,对来文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规范问题进行剖析点评,增强了行政机关树立办“精品公文”的意识。分期分批进行公文写作培训,组织全厅干部职工开展公文写作竞赛,并将优秀试卷发布在办公厅内网上,有效地激发了全厅干部职工对公文写作的兴趣,促进了学习交流,提高了办文质量和效率。
(四)加强信息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对全省政务信息工作及政务信息化建设开展专题调研,掌握情况,加强指导,推动了全省政务信息工作发展。全年共收集信息XXXXX条,编辑各类信息刊物XXXX期。《每日要情》刊登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XXX条,为国务院和省政府领导了解情况、部署工作、科学决策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省政府办公大楼电子会议多媒体系统的作用,确保了电视电话会议、演示会议的顺利召开。实现了与全国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的连接,拓展了信息来源渠道,促进了与国务院办公厅和各兄弟省市的信息交流。充分发挥《XX政报》等刊物传达政令、宣传政策、指导工作、服务全省的作用,及时宣传报道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和一些重大事件及活动。进一步扩大了赠阅范围,优质高效地完成了《XX政报》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全年发行XX余万份。
(五)改进会风、精简会议,精心组织各类会议和大型活动
一是认真办好省政府召开和各类会议。不断总结办会经验,进一步改进会风、精简会议。按照会议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会务组织服务工作,做到早通知、早安排、早落实,组织开发《会议通知》发布系统,提高了会务的效率和质量。承办了省政府党组会、省政府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承办了省政府全会X次,省政府常务会XX次,省长办公会X次,省政府专题会议XX次,省政府现场办公会X次;承办了省政府领导召开的各类会议;协助有关部门承办了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工作会议。
二是精心组织好各类大型活动。配合做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国际文化旅游节、生态旅游论坛等大型会展活动的筹备组织工作。参与组织了大型国际会议。
三是认真办好省政府对外交往联系的重要事宜。协助组织好XX省党政代表团赴外省考察活动;搞好省政府领导参与XX区域合作的有关协调联系事项。
(六)充分发挥驻外机构作用,为XX发展牵线搭桥,提供服务
各驻外机构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职能,积极宣传XX,努力为XX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服务,在接待服务、经济联络、信息报送、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的成绩。一年来,各驻外办事处共接待各级、各类代表团公务人员XXX多批,XXXX人次。尤其是北京办事处圆满完成了我省赴京参加全国“两会”代表团等多个全国性重要会议和“发展XX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大型系列文化宣传活动的接待服务和保障工作;上海办事处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了“豫园中国日——XX暨民俗风情展演”活动的成功举办;广州办事处积极做好首届珠洽会XX代表团在穗的服务工作;深圳办事处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了香港企业在XXX援建希望小学。全年各驻外办事处共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信息XXXXX多条,及时、准确、全面地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大量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七)严格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制定了《XX省人民政府值班岗位工作规范(试行)》。对全省部分州、市政府和厅、局的值班工作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进行指导帮助,推进全省政府系统值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全年共协助省领导处理自然灾害XXX起,事故灾难XXX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XX起,突发社会安全事件XX起。办理领导内事活动XXX件及种类电话记录万余件,编辑《值班快报》XX期,上报国务院值班室《XX值班信息》XX期。为各级领导指示、决策的上传下达和及时贯彻落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八)认真办理建议提案,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
坚持行之有效的督促落实、联系协商、征询反馈、情况通报等制度,组织、协调、督促省政府有关承办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省人大代表建议、省政协委员提案XXXX件,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全国政协委员提案XX件,办理XX市人大代表建议、市政协委员提案XX件。配合做好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政协全国委员会领导及有关专门委员会和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考察、检查、视察、调研XX余次。通过认真办理建议、提案,增强了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办理建议、提案工作得到了各级人大和政协的肯定。
(九)充分发挥参事作用,提高参政咨询质量
按照“参事提出的建议或调查报告要注重质量,具有可操作性,切实为政府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发挥作用”的要求,规范参事工作,把参事咨询的质量放在了突出位置,通过精心选题、科学调研、推介成果等,全年上报《参事建议》XX份和《调研报告》X份,受到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并批示有关地区和部门研究采纳。
(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信访工作
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信访工作的重点。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依法接访、依法办信、依法规范工作,认真细致做好信访工作,积极探索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针对信访总量持续上升,集体访频率高,参与人数多等突出问题和信访活动有组织倾向明显等特点,采取严格执行领导责任制、加大督办协调力度、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深入排查、依法办事、规范信访工作秩序等措施,耐心细致化解矛盾,妥善解决了XX地区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水电建设移民、原XX矿务局等企业人员上访等一批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确保了社会稳定。
以建立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整体联席会议制度为契机,加大控源冶本力度,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切实增强了化解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的能力。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X.XX万件次。其中,来信X.XX万件,来访X.XX万人次,立案办理领导批示信访件XXX件,办结率XX%,办理重要信访信息XXX余件,妥善处理规模不等的群体性事件XX余起,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三、加强管理,搞好保障,后勤、接待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做好省级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略)
(二)关心职工生活,改善办公厅机关工作环境。(略)
(三)优质高效完成重点接待任务。(略)
(四)加强接待设施建设,深化接待系统改革。(略)
(五)切实搞好安全保卫工作。(略)
四、加强学习,严格管理,机关自身建设取得新成绩
(一)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略)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略)
(三)加强行政能力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略)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略)
(五)充分发挥机关党委作用,做好工会工作。(略)
(六)关心爱护老干部,做好老干部工作。(略)
XXXX年,办公厅的工作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单位和同志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效率不高;处室间工作量不平衡,不同程度存在着苦乐不均现象;忙于事务多,深入调研不够;办文、办会中时有差错发生等。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XXXX年办公厅各项任务更加繁重,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履行办公厅各项职能,加强办公厅各项建设,协助省政府领导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完成新一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XX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