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林业厅关于加强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2008
河南省林业厅关于加强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
(发布时间:2008-8-26)
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以乡镇林业工作站为主体,以乡村其他林业专业组织为辅助的为林业发展提供服务的基层林业组织。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新时期省委、省政府给林业的三个定位是基层林业新的使命。乡镇林业工作站作为对林业生产经营实施组织管理的最基层机构,是森林资源的直接管理者,是林业行政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的主体,是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基层组织保障。长期以来,乡镇林业工作站为我省林业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人均占有森林数量较少,仍属缺林少绿的省份,省政府《绿色中原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到2020年新增300万公顷新绿的目标,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完成艰巨的生态建设任务不仅需要县级以上林业部门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更需要林业工作站具体组织实施和严格管理。林业工作站处在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最前沿,无论是林业方针政策的贯彻,还是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各项具体工作,最终都要靠林业工作站去落实。林业工作站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省林业的改革与发展。尤其在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中,林业工作站承担着规划设计、种苗供应、技术指导、检查验收、建立档案等大量工作,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同时我省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乡村林场、各类专业技术协会、林业技术服务队等乡村其他林业专业组织,作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林业工作站一起,在林业技术推广、发展林业产业方面提供大量信息和技术服务,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加强以林业工作站为主体的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是当前我省林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林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切实加强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二、要切实稳定基层林业机构和队伍
当前,我省一些地方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着机构不稳、管理体制不顺、保障措施不力等突出问题,影响了我省林业事业的发展,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稳定乡镇林业工作站等基层林业机构。
(一)要健全基层林业机构。全省有林业任务的乡镇都应设立基层林业机构,乡(镇)林业工作站应纳入公益事业管理。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任务较重的山区、半山丘陵区及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县,每一乡镇都要设立林业工作站,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任务一般的县,可以在两个以上的乡镇设立区域性林业工作站(片站),其它林业任务相对较轻的县,可以在乡镇农业服
务中心设立林业办公室。
(二)要理顺管理体制。鉴于林业工作的特殊性,林业工作站可以作为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也可以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林业工作站的管理,明确与乡镇政府各方的职责,充分发挥各自的管理积极性。对设在农业服务中心的林业办公室,县级林业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三)要充实人员。山区、半山丘陵区的林业工作站应配备专职人员4—6人,平原区林业工作站应配备专职人员3—5人。农业服务中心中的专职林业工作人员应不少于2人。人员的配备要充分体现专业特点,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能低于80%。林业工作站站长的任免应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商乡镇政府后,按干部任免规定办理。新增人员应从林业院校毕业生中择优聘用。林业工作站站长应持证上岗。
(四)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林业工作站要建设独立的办公场所,山区林业站建筑面积要在100平方米以上,其他地区林业站要在80平方米以上,站容站貌要整洁美观,庭院要美化绿化。办公设备要齐全,要配备汽车或摩托车及电话等交通通讯工具;配备必要的森林资源调查、森林防火、林木病虫害防治、林业科技推广等项工作的仪器设备。
三、充分发挥生产组织等服务职能
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政策宣传、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职能作用,它上联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下联广大林农和其它服务组织,是发展壮大林业事业、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引导林农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各级林业部门要认真指导其履行自身的服务职能作用。
要认真宣传贯彻《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按照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林业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快培育森林资源,加快绿色中原建设步伐。
要充分发挥生产组织职能,指导集体、林农做好造林调查规划设计,合理安排生产进度,及时提供优质种苗信息,严把造林质量关,认真开展检查验收,确保林业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各项林业生产任务的完成。要积极推动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主动参与林业股份合作组织制定章程、制度、规划设计、资产清查和产品销售等各环节的工作。
大力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履行林业技术推广站的职责,要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一批实用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积极向集体和广大林农提供技术咨询、开展技术培训,要特别重视培训各类农民技术能手。要抓好技术示范工作,配合林业试验示范区、科技兴林示范县,各级领导的科技兴林示范点及重点科研项目实验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及试验示范的实施工作。同时,要在技术推广、服务中抓好示范乡、示范村、示范户的建设,真正把“科技兴林”落实到千家万户,使广大林农能看得见、摸得着。
四、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职能
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基础。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林业工作站具有资源管理、林政执法的职能。要进一步强化林业工作站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职能。一是要组织乡村林场和林农实施好森林经营方案,提高科学经营水平。二是要搞好采伐管理。要按照委托的权限核发采伐许可证,杜绝无证、超量采伐,加强采伐监督检查。三
是要协助上级部门抓好林地管理,掌握林地变化动态,对征占用林地要进行实地勘查,对毁坏林地和违法占用林地的要坚决制止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四是要协助上级部门依法查处乱砍滥伐等违法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协助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林权纠纷的调处工作。五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乡镇林业工作站要加挂野生动物保护站的牌子。六要抓好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切实抓好火源管理,及时预报和组织防治森林病虫害,降低火灾控制率和森林病虫害发生率。七是加强护林员队伍管理。乡村护林员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农村正常林业生产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具体管理好护林员队伍,建立护林员组织,指导、督促他们的工作,落实他们的责、权、利,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他们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
五、要加强对各类乡村林业专业组织的指导
要鼓励支持乡村林业专业组织的发展,进一步健全乡、村林业社会化服务网络。林业工作站要发挥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作用,加强对乡村林场、各类专业技术协会、林业技术服务队、林业龙头企业、林业专业户等各类乡村林业专业组织的领导,要指导他们制定章程、制度,引导他们逐步探索有效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引导他们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由单一的技术、信息服务积极转向为林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全程服务。要保护乡村林业专业组织的合法权益,在他们扩大规模需要融资时提供支持和方便。
六、进一步增加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活力和实力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国家扶持与自我发展的新路子。林业工作站要在完成国家赋予的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自身优势和技术特长,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开展有偿服务,兴办生产基地,创办经济实体,进一步增强活力和实力,这也是巩固和稳定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客观要求。基层林业工作站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观念,勇于开拓,积极探索多种服务形式,可以实行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可以与“公司+农户”结合成利益共同体等。要围绕种苗、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经营,开展与技术指导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服务。
创办生产基地是增加发展后劲、引导农村实行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要发挥基层林业工作站在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创办和扩大自有林业基地,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采取划拨山林、筹资购买集体“四荒”、长期租赁山林、承包经营成片山林、联户经营等方式,开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生产经营活动。山区、半山丘陵区林业工作站要有5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其它地区林业工作站要有20亩以上的生产基地。要以基地为依托,通过示范、辐射作用,加快林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调动林农兴办绿色经济体的积极性,推动集约经营和林业产业的发展。
七、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和廉政建设
要重视林业工作站干部职工队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以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力争到2010年,45岁以下职工都要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提高基层林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基层林业工作站是林业系统的窗口,要下大力气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开办事制度、廉政建设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严禁以权、以木、以证谋私和吃、拿、卡、要,要在林业工作站树立“勤、廉、严、实”的行业作风和“艰苦
奋斗、无私奉献”的行业精神,树立起林业系统良好的形象。
八、加强对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管理,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积极和编制、人事、计划、财政等部门协调,使他们明确以乡镇林业工作站为主体的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性质、职能和作用,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确保基层林业工作站的稳定。要形成制约机制,今后,凡没有建立乡镇林业工作站的县,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省厅不予批准、不予验收。
要加大对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的投入。各地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体系建设规划,并纳入当地林业建设整体规划中。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增加基本建设投资,人员经费应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状况的改善不断增加其事业经费,其他工作经费也应得到相应解决。对直接参与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等工程建设的林业工作站人员,要将其纳入管护人员范畴,管护经费在工程补助资金中列支。各级林业部门要继续多渠道筹集资金扶持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办公条件,以适应工作需要。对基层林业工作站因创办基地等出现的资金困难,在安排林业贴息贷款时,应予以倾斜。要协助基层林业工作站争取县、乡政府及土地、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为其创办基地和兴办经济实体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时,对林业工作站等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人员,应采取倾斜政策,要以其工作业绩为主,对做出突出贡献、工作业绩显著的人员,可以优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关心林业工作站等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养老、医疗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千方百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把以林业工作站为主体的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要建立工作协调制度,明确一位负责同志主持协调工作,定期召开由人事、林业工作站、财务、林政、教育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统一规划和指导,建立考核制度,实行目标管理,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促使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各方面职能作用,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绿色中原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河南省林业厅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见
河南省林业厅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见
豫林发„2012‟153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林业(农林)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引导农民在落实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拓宽农村发展空间,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林下经济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林下经济是指利用森林资源和林荫空间,以科学技术作支撑,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产业的经营活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可以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延长林业产业链,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二)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林改成果的重要措施。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全省6788万亩集体林地均分到户,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务林致富的积极性。但是林业生产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农民亟待寻找务林增收的生产门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能使林地在短时间内产生效益,尽快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有利于调动农民经营林地的积极性,有利于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
(三)发展林下经济是实现绿色增长的有效途径。我省人多地少,节约和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充分利用林下和林间各种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可有效协调解决多种矛盾,是发展立体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做到不砍树也能致富,既保护了生态又丰富了社会物质财富,是实现绿色增长的有效途径。
(四)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贫困地区增收的重要手段。我省林地面积7500多万亩,大多处于边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少林农和国有林场职工生活处于新的贫困线以下。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发展模式多、就业容量大、从业门槛低、见效快等优势,广大林农和林场职工易于接受,是山区、林区新的致富门路,是促进贫困地区增收的重要手段。
二、发展林下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维护生态安全为前提,以促进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林业建设目标,充分发挥森林和林荫空间资源优势,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协同推进,确保农民得实惠;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利用,确保生态资源得保护;坚持科学规划,分类实施,确保符合当地实际;坚持科技支撑,示范引导,确保提高综合效益;坚持龙头带动,合作共赢,确保农民广泛参与。
(三)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着力建设一批规模大、潜力大、影响大、带动能力强的林下经济基地,扶持一批林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大幅度提高林地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为农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不断满足社会的绿色消费需求。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林下经济规模发展达到2000万亩以上,形成年产值2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全省林下经济发展到3000万亩,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三、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安排。各地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状况、市场需求等实际,编制县级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林下经济发展规划要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明确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安排,合理确定发展项目和规模。
(二)强化合作,实现适度规模。大力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一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解决农民在资金、技术、生产、销售中的问题,形成专业合作社组织、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林下经济发展局面。
(三)示范带动,实施品牌战略。各地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积极创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基地,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主抓一批不同类型的林下经济示范园区,培育特色产业基地,创建优势品牌。要树立林下经济产品绿色、健康、环保的理念,加大产品营销和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做大做强林下经济产品市场,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系。
(四)发挥职能,加强服务指导。各地实施的林业工程建设项目,应与发展林下经济紧密结合;各地应将发展林下经济所涉及的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林业专项规划;林木丰产栽培技术、森林经营技术、野生动物驯养繁育技术、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林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项目应优先支持发展林下经济;林业规划设计、森林资产评估、林权流转、林产品信息发布、政策指导和技术咨询等方面要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便捷服务。
(五)搞好协调,形成发展合力。各地林业部门要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林下经济工作,争取支持。要协调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落实《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管理办法》规定的林下经济贷款贴息扶持政策;协调科技、农业、水产畜牧兽医部门加强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应用及政策、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扶持发展林下经济重点项目;协调水利、交通运输、电力等部门支持发展林下经济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扶贫部门将发展林下经济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协调金融、保险部门,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以及林业保险业务;协调税务部门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民生产销售的林下经济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等;协调宣传部门充分利用当地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发展林下经济的氛围。
(六)加强对发展林下经济的组织领导
林下经济发展事关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巩固,事关林业的科学发展。林下经济工作涉及面广、协调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各级林业部门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林业增效、林区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要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明确林下经济工作的主管部门和专职工作人员,制定目标,落实责任,严格考核;要建立激励机制,定期检查通报,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与表彰和奖励。
第三篇:河南省2010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项目指南
附件
1河南省2010
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项目指南
一、项目名称
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项目建设方向和目的为促进水利新技术、新工艺有效地转化现实生产力,提高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设施装备水平,规范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我省新农村建设,根据《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制定本项目指南。
三、立项条件
推广应用的水利新技术、新工艺,应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生产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在一定区域内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水利社会化服务组织较好,有一定的基础,领导重视,群众科技意识强,要求水利社会化服务的积极性高;项目实施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四、建设内容
1、水利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与完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设备的配置与完善和服务手段的提高等。12、水利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与应用,主要包括洪涝水资源“人字闸”技术、自动升降喷灌技术、农业生态修复保护技术、山丘集雨节水灌溉技术、农村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和保护技术及其他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等;
3、项目区域内的群众和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指导;
五、支持对象
各级水利社会化服务组织、水利科研单位及相关单位等。
六、效益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水利社会化服务要逐步形成功能比较齐全、手段比较先进、体系比较完善的服务网络,为水利新技术、新工艺转化为生产力提供有利条件。
七、立项程序和申报要求
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立项程序,按照《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专项资金实施细则》执行。具体申报要求:
1、所辖6个县(市)以上(含6个)的省辖市申报项目不超过3个,所辖6个县(市)以下的省辖市申报项目不超过2个;
2、每个项目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为10-20万元;
3、各省辖市和省直单位申报项目,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估筛选,对项目建设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4、省辖市申报项目按要求填报《河南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标准文本》和《河南省省级预算项目建议书》,由财政、水利两家联合行文上报。省直单位申请项目,应由省直单位向省水利厅提出申请,按要求填报《河南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标准文本》和《河南省省级预算项目建议书》,由省水利厅转报省财政厅。
凡不按规定程序越级上报,申报内容不全、不实的,以及重复上报的项目,省财政厅、水利厅不予受理。
八、项目实施与验收
1、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筹措,监督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水利部门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明确分级管理责任人,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
2、财政和水利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的检查监督。省财政和水利部门将组织有关专家巡回检查项目进度、资金管理使用、合同执行情况等,对违反规定和存在的问题限期改正,逾期不改将追究当事人和有关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3、项目完成后,省财政厅、水利厅负责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将作为下一安排项目的重要依据。
4、项目单位要建立健全项目档案,每年年底前,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逐级上报省财政和水利部门。
九、本项目指南由省水利厅、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 林业厅厅长 在河南省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
创机遇 抓先机 强力推进河南林业信息化
--在河南省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河南省林业厅副厅长 刘有富
(2011年5月20日)
5月9日,国家林业局在沈阳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十一五”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全面展示了林业信息化建设新成果,科学分析林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了“十二五”及2011年林业信息化工作。会上我省荣获了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省及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十佳单位二项称号,这是我省林业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取得的殊荣,是国家林业局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和鞭策。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各县市区局参加的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林业信息化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我省林业信息化工作,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部署下阶段信息化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对河南林业信息化再认识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先后出现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正向着生态文明迈进,也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核心,以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远远超越了工业革命,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技术力量,谁抓着了先机谁就抢占了制高点。信息化是现代林业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怎么提都不为过。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林业管理方式的一场革命,不久的将来信息化必将像水、空气、食物一样成为人们的必需品。
“十一五”以来,厅党组对林业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深入贯彻国家林业局“加快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的决策部署,认真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林业信息化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全面健康推进的良好态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科学谋划了河南林业信息化发展蓝图。按照《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的有关要求,通过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前期调研、方案评审、修改完善,形成了《河南林业信息化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及一期建设方案,为河南林业信息化长远发展和近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初步建成了河南林业信息高速公路主干网。截至目前,专网网络已覆盖至18个省辖市和124个县(市、区)林业局。联通了省、市、县三级林业部门和厅直属单位,建成了集传输文字、视频、语音等各类信息数据的高标准信息高速公路,规模之大,位居省直部门前列。
(三)着力打造了河南林业统一的对外服务窗口。河南省林业厅网站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改版,并于2010年建成了以省厅主站为龙头,各省辖市林业局、厅直各单位共31个子站为主体,分级管理,上下联动,与林业系统现行业务垂直管理体系相应的网站群。目前信息量达到4万余条,平均日访问量达到3000次。在省直机关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多次名列前茅。2006年至今连续五年入选全国农业网站百强榜。2009年被评为全国林业系统十大优秀网站。
2010年在全国林业系统网站评估中列前十名,同年获中央有关部委颁发的“中国政府网站优秀奖”。
(四)切实提高了行政效能。林业视频会议系统和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运行稳定,可以随时召开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传输电子公文信息,并与国家林业局专网对接,实现国家局会议的市、县级同步转播。OA协同办公系统完成升级改造。
(五)开发完成了森林资源数据库管理平台。已开发完成的全省森林资源数据库系统始终按照《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全国林业信息化技术指南》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可方便实现与国家森林资源监管系统的数据共享。能够实现全省林业资源不同级别、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数据“一张图”的管理。具备二、三维林业资源数据发布功能。系统采用高可靠的安全性控制,在采用所有应用系统单点登陆同时,通过一段记录用户真实数字身份信息的证书,实现身份验证、信息加密、数字签名及防抵赖性等功能,这在全国各省当中是唯一的。
(六)逐步建成了林业信息化良好的运行机制。数据管理中心牵头邀请省信息办、省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省信息中心、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以及林业系统内部森林资源监测、林业和信息化工程、森林资源经营和管理、遥感、地理信息、数据库、网络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系统建设专家咨询组,为系统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信息化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出台了《机房管理制度》、《机房值班制度》、《河南林业信息网信息发布管理制度》、《河南省林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河南省林业信息化建设规范》、《河南省林业厅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办法》、《河南林业视频会议系统管理办法》、《河南林业综合办公电子传输系统管理办法》、《河南省林业厅电子公文收发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20余项。
总的来看,“十一五”时期河南林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实现了大步跨越,有效提升了全省林业系统行政效能,为科学实施森林资源管理、经营、分析、监督、保护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河南生态省建设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林业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信息化工作人员不懈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林业厅党组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林业信息化建设事业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对河南林业信息化再思考
虽然林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领导重视不够。一些单位对林业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观念落后,缺乏以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的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林业信息化工作不管不问,对信息化技术不学不用,思想上重视不够,工作上力度不大,导致目前仍然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技术队伍不完善、运行机制不顺畅、工作进展不迅速等问题。
二是工作不到位,具体落实不够。对于省厅统一部署的工作任务,个别市县没落实。资源数据库建设,是省厅统一安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信息化的基础,所需费用省市县三级分担,资金来源是2006年省厅拨付及要求配套的资金,建成之后省市县三级共同使用,将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方便。这项工作是其他业务应用的基础,各数据库都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叠加,全省必须一盘棋,缺失哪个市县就行不成一张网。个别市县至今资金没落实到位,影响了整体工作。
三是整体考虑不到位,统一00不够。个别单位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平台,谁想抓谁就抓,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些领域重复建设突出,一些领域又严重缺位,这些单位自成体系,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大量的信息不能共享,造成林业信息资源效益低下和严重浪费。
四是自己投入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够。信息化建设更新换代较快,资金需求较大。长期以来,林业信息化投入渠道单一,投入资金不多,信息化基本建设和运行维护都存在很大缺口。
五是注重防范不到位,网络安全不够。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弱,不少单位没有防范设备和防范措施,存在着被攻击、失泄密等诸多隐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六是强化利用不到位,效率提高不够。有些地市视频会议系统没使用过,公文传输还是以纸质为主,浪费了资源,降低了效率。厅办公自动化系统也未用起来。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省的林业信息化水平比较辽宁、湖南、福建等先进省份还有一定差距,这次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召开对我们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厅先后召开厅长办公会、厅务会议、厅党组中心学习组等高规格的会议,王照平厅长多次强调,信息化的发展已到了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重要关口,必须敢与高个比肩、与胖子角力,敢于亮剑、迎难而上的时期,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提高信息化水平。要达到厅党组的要求,需要我们认真算好“五笔帐”。
一是算好人民肯否帐。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看人民欢不欢迎、喜不喜欢。我们的信息化建设要本着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注重实效,脱离了这个主旨,广大群众享受不到林业信息化的便捷,信息化就成了空架子,华而不实。要切实从方便群众出发,本着方便实用的原则,科学谋划好信息化建设的蓝图。
二是算好工作先后账。信息化手段先用先得益,后用后得益,谁走在前列谁就抓着了林业发展的先机,抢占了抽调点,信息化手段不是你想用不想用的问题,是时代的发展逼着你必须使用。各单位要认真审视自身的信息化现状,比照先进省份找自身不足,认清我们的信息化工作先进还是落后,优势在哪里,差距有多大,这样才能弥补缺点,迎头赶上。
三是算好系统统分帐。全省的林业信息化建设是一盘棋,面对各个部门不同的业务需求,充分发挥信息化资源共享的优势,坚决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要理清哪些需要统一建设,哪些需要各自分散实施,在统一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平台上开展各个业务信息资源建设,最大限度发挥电子政务综合效益。统一不是替代,各地各部门在统一的基础上,要抓好本地本部门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找到适合本地本业务部门发展的突出点,在保证互通互联的前提下,超前发展,干出特色。
四是算好经济盈亏帐。信息化建设资金需求大,投入高,但是我们更要看到投入使用后的长远效益,政务公开、网上办证、视频会议、电子公文、应急指挥及各个林业业务管理系统投入运行后,大家足不出户即可查阅信息、办理业务、召集会议、公文运转,所节约的资金和时间大于投入,获得盈利。辽宁林业系统省、市、县三级网上协同办公、行政审批、资源管理等,每年可节约支出8700万元,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相反,建设滞后、不建或系统建成后长期闲置不用,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浪费就是亏损,不利于实现为林农服务,人家能让林农足不出户便知天下林情,足不出乡就可盖章办事,坐在电脑旁鼠标点击代替“车轮滚滚现场目击,咱们还能浪费人力物力,因循守旧吗?
五是算好士气涨落账。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潮流,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已经并将更为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更为剧烈地改变整个世界。林业信息化建设士气的高涨和低落,关系到河南林业发展是否能科学快捷,关系河南林业的整体形象,我们必须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切实抓住历史机遇,有力推进我省林业信息化的发展,改变过去林业落后保守的管理模式。
三、对河南林业信息化再给力
“十二五”时期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完善国家级林业信息化基础平台,80%的省级林业部门建成信息化基础平台,80%的省级单位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上下互联互通的林业电子政务传输网络;完善信息技术在林业核心业务中的应用,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省级以上林业部门无纸化办公率达到80%,在线处理行政许可项目达到80%以上;建成全国林业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林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实现林业信息化与林业业务的全面融合,力争让林业建设的每个层面、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置于现代信息手段的有效监控之下,基本实现林业业务网上办理,为全面实现林业信息化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省,我们不但要达到这个目标,更要走在全国林业行业前列,切实起到示范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河南林业信息化工作要再给力。
(一)基本原则上再“给力”。
一是坚持统一规划。林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全局,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切实发挥应有作用。
二是坚持统一标准。统一标准是林业信息化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根本前提。标准不统一,必然形成“信息孤岛”,造成林业信息的破碎化。必须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数据采集规范,统一交换模式,为实现基础平台、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奠定基础。
三是坚持统一制式。林业应用软件系统,必须最大限度地统一研究开发,统一升级完善,做到上下统一,有效对接,避免同一业务用多种制式、互不兼容的软件来支撑。
四是坚持统一平台。建立统一平台是实现业务融合、资源共享、协调同步的重要基础。必须统一设计模式,统一权限管理,统一建设平台。只有在统一平台上,才能形成一个完善、规范、可控、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五是坚持统一管理。统一管理是提高效率、规范操作的重要要求。林业信息化建设要做到统一项目管理,统一数据管理,最终实现数据的快速交换、高效传递,真正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减少管理和运维成本,提高信息化建设成效。
(二)整合升级上再“给力”。
一要抓好门户网站整合升级。网站是展示我厅形象的窗口,针对目前存在的在线互动、视频交流、林农服务、网上审批等部分功能的缺失,要下大力气升级整合,扩大信息服务,推进在线办事,加强互动交流,保障网站内容,提升网站政务办理和社会服务功能,形成“一站式”林业应用和信息服务窗口,以统一的形象对社会公众服务,建设内容丰富、服务便民、国内一流的林业政府门户网站。
二要推进内网协同办公系统建设。建立内网统一门户管理和信息服务,推进政务协同,尽快建设一套完整的、功能强大的林业综合办公系统,实现行业内各部门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要抓好基础数据库的搭建。要在9月底要完成现有主要数据库的整合工作,实现信息共享。各地各单位要积极主动加强沟通和配合,要有大局意识,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状况,做好数据库的相关整合工作。要及时更新数据,加强管理,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提高资源效益。特别是资源数据库建设,是全局性工作,不能因某个县影响全省大局,各省辖市要督促各县克服困难,走好这关键的第一步。
四要加快各业务系统建设,重点实施我省示范主题项目建设。数据中心根据前期调研,结合各单位具体需求,尽快制定出详细的示范省建设方案,在全面加快各业务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基于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的营造林管理系统和林业综合执法管理平台系统建设,各单位要及时提出本部门的业务需求,争取在一年内完成我省示范主题项目建设。
(三)教育培训上再“给力”。
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应用上,如果用不好、不会用,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再高、设施再好,都等于没用,只会给国家财力增添负担,造成浪费。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强化培训,提高务林人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既要将其作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抓紧抓好,又要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一要抓紧开展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要对所有的林业系统单位人员进行信息化相关知识、使用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掌握计算机操作应用技术,特别要注重使计算机知识与林业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每个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高了,整个林业系统的水平才能高起来。二要抓紧开展信息化从业人员培训。从业人员的水平应走在前面,多学一些,多做一些,多思考一些,要通过操作、书本学习、外训等方式提高水平;还要注重学习其他系统单位,用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三要抓紧开展林农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林农是我们的基础,是实践的基础、应用的基础,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他们有所求、所需,我们要有所应、所供,各县(市区)林业局要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四)队伍保障上再“给力”。
一是强化机构,健全队伍。各地各单位要加强林业信息化管理机构的组建,切实承担起林业信息化的具体职责。完善各级林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机构,切实把林业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要加大与当地编办的沟通协调力度,争取尽早组建信息化管理机构,要求所辖县确定专人负责。
二是加大投资,做好资金保障。林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的经费投入和使用机制,加大投资力度,确保信息化建设所需。各级林业部门要主动协调,形成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落到实处。同时要广开资金渠道,积极通过自筹资金,鼓励林业科研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积极申请课题和项目,扩大建设经费来源,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
信息化看似遥远,其实离我们很近,应用就在眼前,国家局被确立为全国物联网六个示范部委之一,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转眼来到我们眼前。看似很近却又很遥远,信息化技术前景非常广阔,发展之迅猛令人目不暇接。我省的林业信息化工作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要以这次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为一个新的起点,抓着机遇,抢占先机,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努力工作,开拓创新,在全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加快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生态支撑。
第五篇: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
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
为提高林业发展水平,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各地的区、乡(镇)林业站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了,在林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林业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林业站建设,并使林业站建设逐步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一、林业站的性质和任务
1、林业站的性质:
林业主管部门指导和组织农村集体、个人发展林业生产的基层事业单位,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1)、林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站;
(2)、保护森林资源的管理站;
(3)林业科学技术的推广站;
(4)、为农村集体和农民兴林致富的服务站。
2、林业站的任务
林业站在整个林业建设中,承担着林业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组织领导林业生产,保护、管理森林资源,推广、应用林业科学技术等
主要任务。对于基层林业站工作而言,还担负着以下具体任务:
(1)、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执行林业法规条例:林业站作为党和政府的与林农间的纽带,担负着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林业方针、政策,增强人们绿化宜林荒山、地的意识,依法治林,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生产。为广大林农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协助政府制订林业发展规划和计划。
(2)、组织指导林业生产,大力培育森林资源。抓种苗管理,组织造林施工和检查验收,加强幼林的抚育管理,改造低产林,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
(3)、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加强资源林政管理。限额采伐,控制资源消耗,采伐需持有许可证,严禁无证采伐;加强对木材、林副产品运输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协助配合林业主观部门、工商部门对木材交易市场的管理。使其规范化经营;协助林业调查部门开展森林资源清查,即使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
(4)、严格强化薪材管理,抓好“两改”节材。为减少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通过宣传和引进新技术,引导广大群众改燃代材、改灶节材,大规模营造薪炭林,即满足对新材的需要,同时
尽可能降低对森林资源的消耗。
(5)加强资源保护措施,做好“三防工作”。加强护林队伍建设,制定护林公约。防止乱砍滥伐,做好火灾、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开展种苗检疫,严防疫情蔓延。
(6)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做好统计上报工作。协助林业主管部门做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工作,根据森林资源变化情况,做好森林资源的统计和分析,及时准确提供数据,为资源管理和林业生产建设及林业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提供依据。
(7)、提供林业技术服务,积极推广实用技术。根据林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承包、咨询,有计划组织林农学习实用技术,推广先进生产经验。
(8)、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发展林业技术优势,怎家林农经济收入,广泛开展多种经营。如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等项目,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提高经济水平。
(9)、加强财务管理,合理使用林业资金。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林业站财务管理,确保林业站工作的正常开展。
(10)、建立健全林业站工作效率,须建立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搞好自身建设。如: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目前工作目标等。
二、林业站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一)、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
根据工作任务、人员多少进行内部机构设置和分工,要求站内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并开展岗位培训、人员配备和主管人员考核。
(二)、基本建设
为适应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聋哑者基本建设应逐步实行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并控制建设规模。因此,根据林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分期分批进行建设。如林业站贯彻建设用地,通讯器材的配备,灭火、森林病虫害防治设施的配置等。
(三)、规章制度建设
为提高林业站工作效率,加强管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实行科学化管理,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制度、廉政建设及考核奖罚制度。
(四)、林业社会化服务
林业站除了承担一定的生产任务之外,还应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这也是标准化林业站重要
条件之一。
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是深化林业改革,推动林业发展,调动各方力量,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一条战略措施。对稳定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通过旅游基层单位经济实力,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作用。
1、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容
为广大林农提供种苗、造林、经济林发展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即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如提供信息和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林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等服务。以促进林业服务网络的完善,适应农村林业生产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
2、林业社会化服务遵循的原则
(1)、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