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19-05-13 16:4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范文》。

第一篇: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范文

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09-01-09字体(大 中 小)

(征求意见)

(2009年——2020年)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文)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文),以及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办[2007]64号)全面推进本市校外教育事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制定《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2009-2020)》。

一、新形势下校外教育的基础条件与发展环境

1.基本现状与主要成绩

校外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上海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下,上海校外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极构建并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和教育系统共建共享的上海市中小学生校外教育活动组织管理体制;新建和改建了一批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外活动营地及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与社会各界共建了近千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军训国防教育基地,以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信息苑、社区学校,逐步形成覆盖面较广的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网络;开发了一系列如迎奥运、迎世博、抗震救灾、载人航天、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鲜活的学生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形成了一批如民族精神月活动、志愿者服务、巡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明日科技之星、阳光星期

六、高雅艺术进校园、民族文化系列培训等具有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的学生校外教育活动品牌项目;发展了一批以教育为主干,文化、科技、体育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校外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坚持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为课程实施提供日益丰富的社会资源的支撑,并重点建设了开放式、探究型的中小学科技课程,广大中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中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增强能力、提高素养、健康成长。

2.发展机遇与制约因素

随着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加快,以及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一战略目标的确立,对教育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也对校外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创造了新机遇。为充分认清新形势、积极应对新挑战、全面适应新要求,亟待扭

转仍然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创新、重课堂轻实践、重分数轻素质等倾向,牢固确立从整体上培养人的观念;亟需进一步提升校外教育内涵发展、完善校外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校外教育阵地建设、整合校外教育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在促进中小学生素质全面、身心健康、人格和谐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因此,需要在既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整体规划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积极稳步推进校外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吸引学生“走出校园围墙、走进社会大课堂”,自主参与校外活动,不断获得成长体验,使校外教育真正成为充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公益性原则,将校外教育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以生命教育为重点,培育健康人格。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为实施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发展目标

注重公平公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设施先进、充满活力的公益性校外教育场馆,完善大中小学纵向衔接、分层递进,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的联动机制,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校外教育信息化利用效能;重在使用,推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条块结合、分层布局、高效管理的校外教育社会化新格局。

三、夯实基础:打造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七大工程”

1.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工程

加强对上海市校外教育基地(场馆)的科学规划,将校外教育基地(场馆)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特别要加强城乡结合部、人口导入区等地区的规划,从满足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开展校外活动的需求出发,建成一批校外教育基地(场馆)。

本工程主要建设项目有: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功能完备、设施一流的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使之成为集组织、管理、研究、培训、服务、咨询等功能于一体,指导本市中小学生开展科技、艺术、体育等教育活动的校外教育主体机构。

学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合理布局、重点建设若干个示范性学农基地,突出农业在我国当前的重要地位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到农村参加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开发中华农耕文化体验项目,开展探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活动。

农村校外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加快农村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进度,形成星罗棋布、就近就便的农村校外活动场所网络。

公共绿地和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每个社区和乡镇要确保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活动中心及公共绿地建设,每个小区和村要确保建设一个文化活动站(室),并在文化活动中心、站(室)和公共绿地等场所中开辟专门供未成年人活动的场地、设施和内容。上海市大剧院等文化单位要实施学生志愿者活动项目,让学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

校外教育活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100个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示范基地,探索开放式、互动性、社会化、服务型的校外教育基地(场馆)创新活动模式,实现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创设和拓展创新教育的生长点和教育教学渠道。

2.社会教育资源整合工程

优化社会教育资源的结构和形态,增强其教育性。深入研究本市各类社会教育基地的课程资源,提出优化各类教育基地资源的措施,增强场馆内容的情景化和互动性,完善基地的资源结构,提高资源的教育价值。要善于抓住契机、不断创设条件,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校外教育活动的载体和岗位,使他们都能获得充分真实的体验、感悟。本工程主要建设项目有:构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的校外教育内容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深入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结合寒暑假、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契机和迎世博等社会重大事件、热点问题,以及展览会、博览会等重要会展活动,采用“行、习、赏、唱、礼”等形式,逐步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民族历史教育、改革创新教育、科技普及教育、健康生存教育、文化艺术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爱心志愿服务、企事业单位社会实践等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内容体系。

3.学生创新素质培育工程

要充分发挥校外教育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生校外教育活动创新实践体系,每个学生充分享有校外教育的丰富资源,自主选择、主动参与校外教育活动的程度显著提高,形成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育机制,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本计划重点实施的项目有:中小学生创新教育校外研究指导项目。要为中小学生搭建校外创新教育平台,建立多种形式的科学研究实验室,积极开展创造发明和知识产权推广活动,鼓励并资助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开展探究与科研活动。

创新潜质突出学生培育项目。拓展大学实验室、重点职校实训室功能,向中小学生开放。积极探索有利于发现、培养学有潜力和创新潜质突出的学生的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重视

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4.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校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更新观念、增强责任、拓展视野、提高能力,整合和利用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形成契合校外教育师资工作特点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构建促进校外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培养体系。本计划重点实施的项目有:

校外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培养项目。加快培养一支适应时代发展、忠诚校外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校外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

校外教育名师培育项目。着力建设一批由校外教育名师领衔主持的、发挥孵化示范作用的校外教育名师工作室,形成校外教育骨干队伍孵化培养机制,发现、培养校外教育名师的后备力量。校外教育优秀教师交流项目。鼓励中心城区校外教育骨干教师到郊区农村从事校外教育工作;鼓励学校教师利用课余和节假日的时间到校外教育场所特别是社区参与工作;选派农村校外教育教师到市区校外教育场所轮岗。

5.科学研究工作推进工程

加快校外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建设,整合研究资源,凝聚研究力量,建好重点研究基地,按照校外教育学生培养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校外教育的工作机制、活动形式、管理运行方式等前瞻性、应用性研究,引领校外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本计划重点实施的项目有:

校外教育研究建设项目。形成校外教育科学研究的良性运行机制,每年发布研究指南,设立若干个重点招标项目和一批研究课题。鼓励一线教师、各院校的专业研究人员、社会教育基地场馆等人员对校外教育开展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

校外教育的国内外交流项目。开展校外教育国内外交流,了解其它省市和国外开展校外教育的有效举措和先进经验,扩展校外教育视野,开拓校外教育工作思路。

6.信息化建设工程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构建校外教育活动信息立交桥,丰富校外教育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外教育活动的时空,通畅校外教育活动的信息交流,充分发挥资讯、服务、评价等作用,提高校外教育活动的管理效率,增强校外教育活动的教育实效。本工程主要建设项目有:

网上青少年科学研究院的建设。建设专家库,形成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与学生网上交流互动的平台,为爱好科学、有志于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学生提供指导、答疑等。校外教育活动网上平台的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互动多媒体、三维影像虚拟及网络信息技术,为中小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信息资讯、咨询交流、数据对接等信息传输通道,为学生就近就便选择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项目提供信息和服务,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校外教育活动、交流、展示的网络平台。

7.社会化运行模式的建设工程

积极探索信息沟通、优势互补、相辅相承、互相促进、共同推进的校外教育活动社会化运行机制。中小学校要主动与校外教育机构、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向各校外教育机构和校外活动场所提出学生活动需求和建议,提高校外教育活动的教育实效。各类校外教育活动场所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联系,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精心设计开发活动项目,吸引学生参与校外教育活动。本工程主要建设项目有:

中小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的建设。定期发布上海各级各类校外教育场所的活动资讯,供学生自主选择教育基地场馆、校外教育机构、社区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场所,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等公益性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外教育场所要结合形势的变化,不断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营造校外教育活动良好的社会氛围。

校外教育资源配送体系的建设。建立市、区县两级校外教育资源配送体系,组织协调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机构、社区、基地(场馆)等校外实践活动,形成学校、社区、基地(场馆)互通联动、运行有序的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资源配送中转机制。

素质教育进家庭推进项目。创造条件、吸引一批有志于校外教育事业的学生家长志愿者,组建一支热心校外教育活动、支持校外教育工作的特殊志愿者团队。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素质拓展、公益服务、社会考查等实践活动,打造亲子活动品牌,提升家长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四、保障体系

1.监测、评估体系

建立学生创新能力监测网,定期对学生创新素养进行监测、分析、发布。加强考核和督导评估,以活动参与对象为主体,定期开展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绩效评估,向社会公布校外教育实施、经费投入等情况。

2.经费投入体系

切实保障公益性基本原则的落实,市区(县)两级政府应确保对校外教育工作经费的投入,并做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递增。

3.宣传舆论体系

加强网络、媒体、影视、新闻出版等立体化的宣传舆论网络建设,激励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构建校外教育社会平台,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二篇: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

怀柔三中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

怀柔区第三中学

二〇〇五年九月

怀柔三中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校外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校外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增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积累参加各种竞赛、活动经验的重要手段。为此,怀柔三中为了落实怀柔区教委2008年校外教育活动工作的要求,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了实现这一宗旨,学校特制定《怀柔三中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

二、强化校外教育工作领导,完善校外教育工作制度

学校把校外教育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建立了校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主抓校外教育工作。组成了以政教处、教务处、艺术组、体育组为龙头的校外教育工作管理体系,来共同研究学校校外教育工作,落实国家各项校外教育的政策,组织师生开展丰富的校外教育活动,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的校外教育工作网络,寓德育于活动之中,扎扎实实地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建立校外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彭玉良

副组长:郭建友

组员:张文英、任玉清、刘红英、牛宏伟、田伟、学海英、李德慧、张会军、李宏英、孙凤云、李国红、馥郁苑社区主任杜春明、杨家园社区主任苏文武

职责:负责校外教育及其研究的统筹、决策和调控。坚持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活动、有措施、有指导、有研究。

三、措施保证

(一)利用节假日拓展校外教育新途径

第一、开发和完善学校外教育活动基地。截止目前为止,我校已经确

立怀柔区学生活动管理中心、生存岛基地、各大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社会演出团体、学校周边社区等校外教育基地。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积累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阅历,完成四个一活动:

1、参观博物馆

2、观看一场电影

3、观看一场民族艺术演出

4、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开展系列读书教育活动

1、学校编印校本教材《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颁发学生和家长,以“小手拉大手”指导家长学习教材,使中华传统文化进入家庭。

2、制定假期学生文化和家长文化活动方案,让学生和家长共同诵读传统经典优秀篇目,开展假期系列读书活动,使家长和学生共同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水平。

第三、开展感恩实践教育活动。感恩教育为父母献孝心,如果光以说教难以收到教育效果,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父母的爱,让学生自己告诉自己如何感恩,然后让学生自己说出如何向父母献孝心、如何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并引申到感谢师恩、感谢朋友之恩、感谢祖国之恩。感恩教育具体的设计过程:

1、五月份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各班通过感恩主题班会设计,并请老师、家长参加主题班会,达到感知父母和老师的劳动,起到动员和教育作用。(学校全体领导及政教处、年级组长深入到各班听班会、评班会)

2、感恩体验活动

(1)设立怀柔三中学生孝敬日,即“父母的生日就是孝敬日”。在孝敬日学生做一天家庭小主人实践活动。

(2)设立怀柔三中学生感恩节,即“母亲节、父亲节就是感恩节”。在感恩节学生献出自己的亲情孝心。

(3)家庭系列调查活动

①开展家庭收入调查、家庭消费调查,用于自己身上的消费与父母的消费进行对比,体验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②开展父母的工作量、劳动量调查与自己在家庭中的劳动量调查进行对比,体验父母的辛劳。

3、感恩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1)当父母下班后献上问候。

(2)周六、日家庭劳动行动。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父母生病后、劳累后我做些什么。

(5)通过努力学习,学会做人,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第四、举办网络家长学校,开展网络德育。网络德育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教育、家庭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当前,怀柔三中学生已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家庭拥有电脑,网络德育已初具条件。

1、学校与北京四中联合成立家长网上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网络技术、网上学习培训与指导。

2、学校利用德育网页宣传办学思想、名师名生、德育法规,让家长了解学校办学情况。

3、学校利用德育网页开办网上家长学校,定期举行家教经验交流、网上学习指导,并通过家校联系卡反馈交流学习情况。

第五、利用社会资源、社区活动,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节假日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活动的最好时机。

1、学校与馥郁苑社区、杨家园社区、泉河街道共同制定假期学生活动计划,让学生参加社区之星评选、邻里节、社区迎奥运宣传活动、社区读书节等文体活动。

2、节假日又是学生远足参观的最好时期,学校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参观文化名城、文化景点,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

第六、开展“小手拉大手”环保实践活动

学校将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发动我们的家长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来。学校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发出倡议:“每月一天不开车、每日节约一度电、每日节省一盆水”。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恶化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请我们的家长同志积极加入到创建节约型家庭、节约型学校的活动中来。

第七、在节假日开放学校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寒暑假开放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房、学校运动场等资源,让学生

扩大阅读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设艺术教育示范校,形成三中艺术教育品牌

1、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成立怀柔三中合唱团、舞蹈队、古筝队、礼仪队。在初

一、初二年级招收有音乐、舞蹈特长的学生组建三中合唱队、舞蹈队,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音乐、舞蹈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指导。学校投资30万元建成高标准音乐教室,拥有3架钢琴及合唱台一套。学校改建60平米形体训练教室,保证“四队”的常规训练。我校音乐教师3人,均参加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定期聘请北京音乐专家孟大鹏、高伟老师到校指导教学和训练工作。学校准备建设第二个高标准音乐教室和学生活动教室,为提高音乐、舞蹈训练水平创造条件。因此,怀柔三中合唱队、舞蹈队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品牌项目。

2、成立怀柔三中书法、绘画小组。利用我校书法教师的优势,在学生中组建书法、绘画、篆刻等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比赛,为学生的成功搭建平台。学校拥有书法教师2名,刘金生老师为北京市美育学会理事、怀柔区书法协会理事,参加书法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并结业。秦世海老师为怀柔区书法协会会员,有20年书法教学经验。学校准备建设标准的书法、美术专业教室,增加设备,使怀柔三中书法教育教学成为艺术教育品牌项目。

3、成立科技活动小组。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成立了科技活动小组,在科学测向、机器人、航模飞机等科技活动中学生热情高,参与积极性高,学校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落实和学生的培训。

(三)规划学校体育工作,促进体育跨越式发展

1、规范“两操两课”,实施“阳光体育”工程

学校按照体育条例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和每天第八节体育活动课,学校坚持每天不少于20分钟的课间操(四套操)、每天2遍眼保健操和课间素质操(10分钟)。学校坚持每学年开展多种形式的运动会和单项赛,包括:学生运动会、教职工运动会、足球、篮球、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

2、成立体育运动训练队

我校近几年运动成绩明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大增强,这与学校重视学生的课外训练是分不开的。我校体育师资队伍阵容强大、水平高,运动队训练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反馈。

3、增加投入,完善体育设施建设

(1)2007年9月,建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教室,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档案。

(2)投资万元增加体育器材,保证学生课外活动和体育课需要。

(3)2009年规划扩建怀柔三中高标准运动场,使运动场达到300米,并修建篮球场3个、乒乓球室1个,并逐步增加师生健身器材。

(4)加大学生和老师体育奖励力度,完善体育奖励政策,保证资金到位。

4、切实加强校外教育活动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有敬业精神、有较强业务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利用教师业务进修和举办学生艺术活动等机会,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校外教育活动指导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目标

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使学校校外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师生真正达到启智、培优、普及的目标,使学校校外教育成绩、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达到区内一流水平。

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比赛活动,力争在三年内使三中成为文艺、科技、体育成绩名列前茅、北京市艺术教育示范校。

我校将不断扩大与外校的交流,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全面提高三中校外教育工作水平,开创三中校外教育工作新局面。

第三篇: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规划

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规划

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规划

在学校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我校20xx年秋季已顺利开学了,本学期将组织任课老师认真学习学亿教育在20xx年学亿教育工作考核制度,进一步确立改革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训学校工作计划。同时,作为一名负责人,面对竞争激烈的教师队伍,我感到了身上的压力。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一个计划,在这段时间里,我也不能放松自己的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既应具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素质,也应该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1、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确立“服务树形象,质量求生存,特色打品牌。”的思想。

2、抓好学校稳步发展,争取把班级的留生率保持在90%以上。

3、在办名校的基础上扩大办学规模,扩大招生人数,尽自己的能力去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亿教育学习。

4。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喜欢课堂,并在课堂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二.具体工作和措施

1。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工作重点。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充分利用好课堂,我们内部老师要起到一个监督,督促的作用。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成绩的提高才是我们学校最好的宣传。任课教师必须将学生的作业批改,按时发放,让家长能够看到学生在我们这里学习的学习成果。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老师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帮助学生、关心学生、正确评价学生;

(2)关心和帮助新老师。对他们的工作给以指导和帮助。安排新老师听课,试讲,帮助他们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并且多给新老师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3。强化日常工作规范

(1)按时交工作周计划,学期个人工作总结等。

(2)认真检查晚托日志并做好统计工作,提高留生率。

(3)搞好各个老师工作的的安排和评定工作。

(4)希望能够有时间到其他校区去学习经验,提高新安和勺湖两个校区的办学质量。

4。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1)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要求自己经常阅读相关的报刊杂志、通过上网浏览最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使自己始终能够拥有新鲜的血液。努力通过自己的课堂教

学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得,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的引导者。此外,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更是学生人品学习的楷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所以,我自己要先学会怎样快乐地学习、生活,从我做起,而不是说一套做另一套,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这样,学生才会从我这学到一些他们所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要时时刻刻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学中,做到了尊重学生,不对学生偏见,重视他们提出的意见,而不是高高在上,课堂上是师生,生活中是朋友,对学生的信任,从而也使他们信任自己,这样就能有助于教学的进行。

(2)提高教学能力,并带动新老师。

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教材,积极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及时做好课后反思,总结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在教学方式中继续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风格。从而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单位中新生力量,对他们积极培养,让新老师听课,同时听新老师的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把课上好,把学生留住,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三.具体活动安排

(1)20xx年9月份

全面开展秋季学期的招生工作

安排好秋季学期教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保障秋季学期课程的顺利开课

(2)10--11月份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与其他老师分工合作,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初步规划寒假学期招生计划(校长)

做好期末各项事宜

④做好期中各项事宜,准备期中家长会

(3)20xx年12月份--20xx年1月份

稳定现有生源

出台寒假学期招生计划,并开始接受报名

准备结业典礼的相关事宜

④做好期末各项事宜

(4)20xx年2月份--3月份

稳定现有生源,做好任课教师的工作,顺利上好课,做好教材准备工作,做好家长的接待工作。

安排好现有老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做好与老师的沟通工作,让老师们能够开心的在学亿教育工作。

准备好2月初的搬迁工作,准备3年级全部搬入新安校区。

(5)20xx年4月份

开始筹划幼小衔接班和小升初的招生办学计划,做好课程安排和教师联络工作。

逐步开展市场调研和招生工作。

为即将开设的班级选取适当的教材。

④做好期中各项事宜,准备期中家长会。

(6)5月份

月初出台具体的暑假招生计划。

(7)6月份

20xx春季学期即将结束,做好结业典礼的相关工作。大力宣传暑假课程。

并全面开始招生工作

(8)7---8月份

做好暑假教师工作安排与部署

做好任课教师的责任,保障暑假课程的顺利进行做好秋季学期的招生计划,并开始续班。

④争取趋于稳定发展的学亿教育学生人数达到新的高点。

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规划

作为基础教育补充力量的校外培训机构,从早期以课程为中心的授课模式(笔者把这类机构,称为第一代培训机构),到十年前以学大教育为代表展开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升级(笔者把这类机构,称为第二代培训机构),使培训机构的定位和功能越来越清晰,即立足于国家评价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弥补校内学习遗漏和差距。这就明晰了学生校外学习的流程,先评价,找差距找问题,再实施个性化针对性教学。这种本质上的升级是校外机构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更好的诠释了校内外的协同作用,降低了学生的重复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这样来说,学大教育应该是第二代培训机构的定义和领军者。

不过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更加依赖优质教育资源,局限于中国基础教育资源的薄弱,第二代机构虽然目标是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是受制于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师力量的约束,使得实际运营出现人才需求大,成本较高,利润偏低的特点,远远不及第一代以课程为中心的机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了校外培训行业快速发展。如何规模化的提供优质教学服务,成为突破这个行业瓶颈的关键因素。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被称为教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特别是人工智能对脑力劳动的解放,更加贴合了教育的服务特征,也可以说,教育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的解决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化的难题。在这里,笔者大胆的,将利用大数据、云技术技术,以学生学习数据为中心,展开精准教学的机构,定义为第三代培训机构。技术的介入,可以有效解决优质教学资源缺乏的难题,降低对人才的依赖,使类似于中医治病的第二代培训机构,升级为类似于西医治病模式的第三代培训机构。

这里就建设第三代人工智能培训机构进行探讨,笔者认为第三代培训机构,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升级为以学生学习数据为中心。

新课标中,国家提倡用知识、技能、能力多维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所以最新的考试改革也进行了新的评价体系建设。云计算最擅长的就是对数据的快速分析和统计,这可以高度解决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统计与分析过程。特别是现代培训机构,学生入学前,需要准确的掌握学生在全日制的学习情况,从而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快速的评价学生的问题,也成为校外培训机构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而借助学习评价云计算,帮助教师对学生快速评价,并且形成直观的评价数据报告,就会降低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并且依据评价数据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教学的设计,可以为后期高品质的教学服务提供依据,奠定基础。

互联网的功能是链接,所以近年来,有很多教育公司想借助这个属性推进校内市场,把商业的培训带进全日制学校,垄断市场,号称“打通校内外”。笔者认为,校内校外的两股力量,只有协同作用,才能对学生产生更大的价值,简单的互联网链接是不行的,必须以学生的个体数据为中心,利用教育评价云计算技术,分析学生校内学习成果,找出与国家标准之间的差距,以此为基础展开校内外的链接,才能更好的解决学生问题,这种评价结果,也是家庭在校外学习投入的最好依据。

第二,教研云计算帮助教师教研和自适应成长。

过去,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是解决优质教学资源不足最主要的方法。但是由于投入和教师先天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以及我国人口基数所决定的对优质教育资源庞大需求,培养的速度始终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增长,这个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一直是个待解的难题。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教育云计算的使用,使得教师的自适应成长称为现实可选的有效途径。校外教研的逻辑不同于全日制学校,首先要评价学生,找到学生的差距和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准确的评价是校外教师的第一大能力。但是评价却是教师技能中最难培养的部分,而有了前述的评价云计算,就可以降低对教师这方面能力的要求。

校外教师教学,主要面临的还是学生应试的需求,所以教学法应该是应试教学方法为主,和全日制学校教学思路也不能完全相同。应试更多的是对考试的认知和训练,包括考试的知识点、技能和能力,重点、热点、考点的把握,考试角度和方法的研究等。用云计算的逻辑,把校外的教学按照应试最好的解决方案程式化,问题-讲课-考点-考法,形成教学与教研云计算。教师使用云计算的过程就是最佳考试解决思路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自适应成长的过程。在日常的教研中,依据这样的思路进行区域考试的分析和整理,依据考试数据建设校本考试教材,机构就会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第三,学生学习云计算工具的使用。

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是教学服务的基础,围绕着课前、课中、课后的服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学服务的关键。借助于云端数据库的师生信息链接、课前课件的预习和评价云计算的反馈,使翻转课堂的实践有了推广普及的基础。课后学习过程的记录,形成智能学习方案,延伸课堂效果,并且按照学科规律和学生遗忘规律进行智能反馈与提醒,帮助学生整理和规划学习,从技术上降低教师服务难度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品质。

第四,学校管理和家长参与下的服务云计算应用

简单的互联网程序,在各个行业早期的管理应用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校外培训行业也出现了很多工具,对学校的招生、财务、人事、教务等管理给予支持,降低学校运维成本。但是对更有效的解决学校管理难题,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作用不是很大。学校管理服务的云计算,在专业的学校管理角度,提供数据反馈,包括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及时发现服务问题和形成直接的监督管理,学校的学生数据,学生的问题数据,教师的备课数据等等,能让管理者直观、快速的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过程管控,推动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

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规划

内容:近年来,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影响,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家长往往会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学生“加餐”。再加上现今社会竞争压力增大,校外教育培训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些因素促进了我市校外培训机构的迅速发展。目前,全市有校外培训机构170余家,大体分为特长类培训和学科类培训两种。理论上讲,校外教育培训作为在校学生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拓展,科学合理的校外教育培训,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目前我市校外教育培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严重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监管真空

校外教育培训一直是多部门审批,按照“谁审批,谁管理”的原则,很多机构由于职能交叉出现了监管的“真空”。如学生托管服务机构,因为服务对象主要为学生,它兼有教育性与社会服务性的双重性质,它到底属于教育机构还是属于家政服务,是教育还是工商领域的主管范围,都有待明确。同时还涉及到收费、安全、消防、卫生等一系列领域的管理,目前还找不到专门规范托管机构监管的法律、法规,出现实际上的监管缺位。

二、无证经营

我市部分校外培训机构无证或者不挂牌,无证教育培训机构打起了擦边球,逃避监管。一些规模小的培训机构设施简陋,管理松懈,师资力量薄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中小学课后托管机构”,大都未经审批,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三、水平不一

大多机构都设立在学校的周边,依托教育集群效应招揽生源,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聘请的绝大多数是退休教师和公办或私立学校的教师,一部分是大中专院校在读或毕业的学生。刚毕业或在校的大学生,要么知识体系趋于陈旧,要么缺乏教学经验,不了解教学规律,教育质量无法保证。

2018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也要求“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同时社会各界对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减轻学生课外负担都有强烈呼声。可以说,切实减轻中小学课外负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工作已经成为我市民生大事要事。

建议:

一、整顿规范全市的培训机构

由市政府领导,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消防、价监部门,对全市的培训机构进行审核、督查,对超范围经营的提出整改意见并责令其限期整改,严厉打击无证培训、借咨询之名搞教育培训等行为。对市场上各类培训班予以清理整顿,特别是对无证无照者予以坚决取缔。

二、严控校外培训机构准入关

严把培训机构(培训班)准入关,加强监管,使校外培训机构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全面发展。

三、建立培训人员档案

对培训学校人员实行实名资格认证制度,提高培训人员素质,确保培训质量。同时防止在职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对谋求个人利益,到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有偿补课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以此规范公办教师的从教行为,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第四篇:上海市2015年教育工作要点

上海市2015年教育工作要点

2015年,上海市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围绕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完成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1.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落实。强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统筹协调与组织领导,推动落实教育综合改革任务。指导各区县、高校结合实际编制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落实新一轮部市战略合作协议,着力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市级教育统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2.教育规划编制。研制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教育设施规划”。出台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深化高校分类指导与管理。

3.办学管理体制改革。研制上海高校设置和基本建设属地化标准,调整优化高校设置与办学管理体制。推进部市共建在沪部属高校和若干市属高校,促进在沪部属高校与市属高校联动发展,鼓励在沪部属高校更好地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推进部市共建上海研究院、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推动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型高校。

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深化“六进”(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教师队伍建设、进评价体系)为抓手,完善教育系统加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持续推进“中国梦”系列宣传教育,培育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开展“劳模进校园”系列主题教育。

5.大中小学德育内容和工作体系一体化。开展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研究和试点,完善大中小学德育顶层内容体系教育序列。编制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落实德育目标的教学指导意见,研制教材调整及教学实施一体化方案。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德育试点,推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规范化,建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城平台,启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实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探索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全国大中小学课程德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课程德育研究发展中心和高校课程德育研究基地建设。

6.校外育人共同体建设。完成《上海市校外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确定的重点任务。完善区县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学生社会实践电子学生证信息平台,加快推进校外教育信息化管理。扩大电子学生证和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家庭护照”使用范围,推动校外教育场馆设置专门部门和人员。建设一批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建立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示范基地与市级示范性活动场所。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7.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发布实施上海市第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出台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实施意见,完善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管理办法。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化和集团化办学,促进学区和集团内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新一轮“新优质学校”建设行动计划,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赴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办分校、郊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等工作,整体提升郊区学校内涵发展水平。探索构建上海市基本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建设基本标准、设施设备配置基本标准、教师队伍配置基本标准、教师收入基本标准和生均经费基本标准。

8.课程教学改革。完成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全面推进小学阶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工作,出台小学低年级等第制评价指南。改革高中教学组织形式,推行分层走班教学,开展学生生涯与学涯指导。深化“绿色指标”评价改革,深入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强内地民族班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9.特殊教育工作。全面实施第二轮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推行特殊教育儿童入学前医学鉴定,探索针对不同残疾类别、年龄阶段残疾儿童医教结合服务的有效方法,完善特殊教育医教协同保障机制。研制学前特殊儿童课程实施指南、随班就读课程实施指南,修订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指导纲要。

10.教育督导工作。配合做好《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立法及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工作。出台以区县为单位综合推进督政工作指导意见,完善区县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责任公示公报工作。实施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专项督导。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专项督导和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暨体教结合专项督导。加强市督学和责任督学专业化培训和规范化管理。

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1.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深化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中职-应用型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启动“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深入实施具备国际水平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深化“双证融通”专业改革。加大中职校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发挥中职精品特色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大中职网络课程开发力度。启动高职院校一流专业建设计划,打造一批高职重点专业。推动遴选若干行业和区域试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专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机制。

12.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包括公共基础课学习水平考试和专业技能学习记录。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举行第六届“星光计划”职业技能大赛。组织职业院校参加2015年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赛事。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职业启蒙课程,探索建立集中、固定的职业体验中心,打造综合性职业体验平台,推动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制度化。

13.基础能力建设。构建职业教育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支持职业教育教师取得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推行中职校教师全员培训和高职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建立职业院校实训中心信息管理平台,促进上海市实训资源跨校、跨区域、跨部门共建共享,开展实训中心运行绩效评估。

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4.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全面实施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和青年教师担任助教制度,建设精品课程、全英语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规划优秀教材。深入实施各类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支持高校参照国际等效的专业认证标准,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制本科专业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引导高校建立五年一轮的本科专业自我评估机制。健全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

15.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索高端紧缺人才与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探索构建行业规范化培训、职业资格认证与专业学位教育相结合的制度。优化完善上海市学位授权体系,启动上海市学位点合格评估、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

16.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全面实施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开展高校高峰高原学科一期建设。试行国际(同行)评估和个性化投入方式,研制基于学校整体发展的学科绩效评价方案。

17.“2011计划”实施与高校新型智库建设。适应和服务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入实施《上海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行动计划(2013-2017年)》,构建国家级、市级、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三级体系和同城协同机制。改进高校新型智库支持方式、运行模式与评价方式,推动建设若干国家级智库。

18.高校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与职务成果处置。选择若干高校试点开展以质量和实际贡献为主要内容的科研工作分类评价。继续推进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引导市属高校建立职务成果处置和分配制度,依托上海高校市场探索建立成果转化专业服务链。

六、构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19.终身教育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上海开放大学内涵发展,探索构建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出台上海市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指导意见,推动高校继续教育办学定位与服务模式更好地融入上海市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完成街镇老年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建立衔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覆盖全体市民、伴随一生的个人终身学习账户。

20.终身教育制度机制完善。完善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功能,建立健全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制度。构建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建设监测机制,选择若干区县开展试测。建立教育培训机构资质标准、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学习成果评价标准等规范。召开上海市第四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

21.教育培训市场分类管理。构建上海市经营性与非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分类管理机制,修订完善《上海市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登记暂行办法》《上海市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管理暂行办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各类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提升教育培训服务质量。

七、创新体制机制,规范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22.扶持与规范并重。出台上海市非营利民办高校示范校创建校相关配套政策。研制非营利民办中小学试点办法,开展第二轮民办中小学特色学校、优质幼儿园创建。出台上海市进一步完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政策措施。开展民办学校招生与收费制度改革,完善民办学校学费指导价管理,进一步扩大民办学校收费自主权,配套完善民办学校学费专户管理等制度。

23.管理机制与制度健全。探索混合所有的社会力量办学体制,鼓励和吸引国有企业以及各种公有、民营、外资等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办学。完善民办学校教师“年金制”等社会保障机制,支持民办学校稳定骨干教师队伍。探索民办教育第三方独立评价机制,培养更多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参与民办学校办学过程和办学质量评估。探索民办教育融资机制,为民办学校改革发展提供融资服务。

八、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24.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中小学校长任用、管理、考核机制。加强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流动的过程管理与考核。完善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培养培训制度。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完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扩大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改革试点。健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构建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25.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启动“青年东方学者”岗位计划。深入实施中青年教师国外访学进修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学计划、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和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等。全面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和教学科研启动资助工作。

26.岗位人事制度改革。研制高校教师队伍配置标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结构比例调整完善办法、职员职级制度改革方案等。完善中小学机构编制和教师配置标准。研制中专、技校教师系列正高级职称评聘办法。探索构建适应上海市教育行业特点的薪酬及激励机制。

九、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提升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水平

27.涉外办学规范。出台上海市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申请指导目录,加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统筹规划。出台上海市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资格认定与监督管理办法,适时受理新机构申请。建设上海国际教育认证服务中心,完善国际教育专业和课程质量认证制度,提供国际教育认证服务。

28.双向留学工作促进。进一步优化来华留学生类型结构,稳步扩大来华留学生招生规模,聚焦扩大学历留学生数量与比例、促进留学生所学专业分布多元化。探索把学历留学生规模和教学质量作为评价高校留学生教育水平以及给予相应支持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海外学习、实习机制。

29.教育国际合作与港澳台交流。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各项交流活动。办好“上海暑期学校”项目和“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推动国际教育组织落户上海,启动赴国际教育组织实习计划。探索建立上海国际教育服务园区、中小学国际理解与非通用语种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启动上海市涉台青少年交流平台建设,组织实施2015年沪台中学生体育节。支持和推进沪台、沪港、沪澳各项师生交流合作项目。

30.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启动基础教育教学平台建设,建立教师备课系统。开展中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以高校课程资源中心、高职人才培养数据平台、“易班”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开放实训中心、教育行政管理平台等项目建设为引领,探索基于在线平台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建设国家和上海市教育决策支持平台,形成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咨询服务机制。

31.信息化标准体系与基础环境建设。研制教育信息化基础数据标准、统一身份认证规范、资源和应用开发规范、数据交换接口等系列标准规范,逐步推进上海市教育系统各应用系统对接。初步建成“一网两平台三中心”(上海教育城域网;大规模智慧学习泛在平台、上海教育综合管理决策平台;上海教育数据中心、上海教育资源中心和上海教育认证中心),逐步构建覆盖上海市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

十、坚持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2.文教结合工作。完成上海市首轮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确定的重点任务。探索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引进新机制,加大顶尖艺术人才和后备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整合文教优质资源,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加强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支持高校高水平学术期刊建设,依托文化领域专业力量提升高校相关学科建设水平。启动实施馆校结合项目,推进学生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优化市学生艺术团设点布局。

33.学生健康促进工程。扩大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启动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试点。推广辐射校园足球联盟建设机制,开展校园篮球、排球联盟建设。组织2015年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足球联盟四级联赛和校园足球国际邀请赛。试点建设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中心。推进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培育中心建设。出台中小学生学校午餐营养标准指导意见。探索建立校园意外运动伤害事故第三方处理机制。继续开展“医教结合”工作。扎实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34.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落实国家和上海市高考改革总体部署,出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等系列配套政策。探索外语标准化命题技术,建设外语听说测试考场。出台上海市进一步规范各类考试加分项目办法。深化“春季考试”制度改革。完善上海市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改进考评方式和标准,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出台社会人员参加2017年上海市高考办法,稳步推进成人高考、“专升本”“插班生”考试招生改革。

35.就业服务与学生资助。研制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措施,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推进上海市高校全面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推进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指导,建设一批职业生涯工作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健全高校就业质量报告发布机制。完善从学前到大学帮困助学的全覆盖体系,着力推进研究生资助工作。

36.校园安全与后勤保障。出台上海市高校消防安全、校内交通安全、校园安保工作等管理规范,制定高校消防设施设备检测、技防工程检查验收、出入口管理系统建设等技术标准。试运行高校安全保卫信息报送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平台。推进高校学生食堂运行监测体系建设,完善高校学生伙食价格平抑基金制度,加快高校主副食品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和功能完善。加大校园安全督查力度,完善高校食品安全督察员制度。正式运行学校节能环保监管平台。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推进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加强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启动专门学校内涵提升计划。

十一、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7.教育法制建设与依法治教。全面开展市属高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章程核准工作。开展相关教育法规制定或修订的立法调研。研制上海市教育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教育行政和学校重大决策跟踪和评估机制等。开展中小学依法治校示范校创评,推行学校法律顾问制度。搭建教育政策研究平台,建立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研究基地。合作研制江浙皖沪“三省一市”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改革与合作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办法,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协作相关项目。

38.语言文字规范管理。实施《上海市公共场所外国文字使用规定》,加强对重点领域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行动。依托上海话有声数据库建设上海地方文化网络展示平台。加快高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进程,完成市属本科院校达标评估。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区创建试点工作。

39.教育基本建设工作。加快推进一批市级重大建设项目。推进落实区县基础教育“十二五”基本建设规划项目和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二期)项目建设,建立校舍安全长效保障机制。

40.经费管理与审计。探索高校综合预算管理改革。推行市属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健全教育经费长效监管机制。建立教育拨款咨询评估机制,加大财务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完善教育费附加和财政教育转移支付经费使用管理。探索构建公办高校学生成本分担机制。做好划转行业高校资产管理,推进委属企业经营性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教育内部审计与审计机关合作机制。做好市属高校局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开展委属单位、市属高校所属国有独资和控股企业财务决算审计。

41.教育政风行风建设。构建完善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教育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严禁中小学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参与有偿补课。进一步完善各类招生录取程序,加强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招生监察,严格落实艺术类专业招考分离,严禁辅导老师担任评委,严禁中介机构参与招考工作。

第五篇: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内容

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举行

3月14日,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行。会议分析了上海基础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一个主题: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三个内涵:第一,基础教育是面向所有适龄儿童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必须坚持公平优质的价值取向,关注每个孩子;第二,基础教育必须服务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成长,不仅教给他们知识,而且要教会他们做人,让他们具备参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第三,基础教育要关注教育过程,研究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兴趣意愿和成长需要,让教育适合学生,努力满足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基础教育。五大转型:上海基础教育必须实现五大转型:

第一,在教育价值观上,要从过度追求功利价值转向追求教育对人的幸福和发展本原价值的尊重和回归;

第二,在教育质量评价上,要从过度倚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建立和完善全面的质量标准;

第三,在学生培养模式上,要突破高度统一的标准化模式,更加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

第四,在教师专业成长上,要克服单纯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倾向,更加注重教师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第五,在教育管理方式上,要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转向更加注重思想领导和专业引领。

八项举措: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八项举措:

第一,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建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第二,强化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在育人方面的交流与共识,形成育人合力。

第三,改进教学过程。加强备课、上课、作业等环节的一致性,促进教学基本要求的有效落实。为提高作业有效性,本市将编制《上海市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引领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编制类型丰富、科学合理的作业。非常荣幸的是,《上海市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正是由我领衔的“提升上海市中小学作业品质研究”项目组所做的工作。

第四,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根据规划,小学各校必须每周安排半天时间让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体育锻炼、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班团队和社团活动、参观考察活动、社会调查和研究活动等,两年内在所有的小学推开,并适时向初中预备年级、初一年级延伸。同时,与长三角地区合作建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共建共享基地。

第五,提升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第六,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借鉴PISA测试和国家教育部学业质量检测的经验,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和测试框架,今年下半年开始从义务教育阶段率先开始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生的责任感、幸福感、身心健康、学习负担、学习实践经历、学习兴趣、学业水平都将成为考察区县和学校育人质量的基本要素。

第七,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培养学生要有国际视野,要有一定的国际理解和国际交往能力。设立若干所中外学生融合的学校,研究开发国际理解课程和形式多样的活动。试点开设高中国际课程,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由外籍教师执教的课程。加强双语教学,发展多语种教育。

第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建立数字化教研服务平台,制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虹口区等要认真做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实验工作,通过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打造数字课堂,温馨情趣有效课堂,实现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

除课程改革外,会议还对均衡发展、学生健康工程、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学校家庭社区互动合作机制等提出了相关的要求,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在14日的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副市长沈晓明、市教委主任薛明扬先后四次以虹口的教师、学校、项目研究为例,谈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让大家很受鼓舞。这四个方面的例子分别是:——柳营路小学在促进教育均衡,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化学特级教师陈寅的感人事迹。陈寅曾作为教师代表在北戴河接受中央领导的接见;——全国模范班主任李莉老师的故事。她在开心网上建立班级社区,建立起了师生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实验”,由虹口区独立承担研究工作。

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期间,市教委集中宣传了14所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学校,这些学校都属于“非名校”,但都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其中有两所学校属于虹口,一所是柳营路小学,另一所是金沙中学。

下载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201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201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上......

    2010年上海市终身教育工作要点

    2010年上海市终身教育工作要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一、指导思想2010年上海终身教育工作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九届市委九次、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思想,全面落实《中......

    关于改进和加强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工作的意见

    关于改进和加强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广播电视厅(局)文化厅(局)、工会、团委、妇联、科协、上海电影局: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是社会......

    艺术教育工作发展规划(优秀范文五篇)

    鞍山市铁东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发展规划 铁东区教育局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意见》,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切实加强我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全......

    **市“十五”期间家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

    **市“十五”期间家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全国和省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规划及**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要求,**市妇联、**市教育局共同......

    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发展规划

    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五年发展规划(2005-----2010)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设,是实现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校现代远程教育自2005年以来,已经投资4万元,远教项目覆......

    **市“十五”期间家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

    **市“十五”期间家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全国和省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规划及**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要求,**市妇联、**市教育局共同......

    上海市虹口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精选合集)

    上海市虹口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 教育局副局长景观宗 一流城市需要一流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流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方 面。上海市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