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的重要性(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17:2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的重要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的重要性》。

第一篇:浅谈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的重要性

浅谈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的重要性

摘要:遵循党中央关于“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战略部署和建设部相关要求,物业管理企业的诚信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由于认识上的偏颇,影响了企业信用档案建设的进度。文章阐述了物业管理工作者应进一步提高认识,走出“拖”、“忙”、“怕”等误区,要以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为中心,加强企业诚信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议健全社会信息信用体系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物业管理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和社会关注管理方式的持续攀高,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建设已经成为全行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宏观上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包括行业协会组织富有效率的引导、诚信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社会信用服务机构的不断成熟;在微观上需要物业管理企业特别是企业领导者,经营者组成的决策集团充分认识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且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克服思维障碍,走出认识误区,不断强化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近两年连续召开了国家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工作座谈会,发表了行业诚信建设公约,大力拉动、指导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建设工作,对物业管理企业的信用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广大物业工作者对于企业诚信建设重要意义的认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以人为本,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越来越具体地呈现在物业管理活动之中。信守合同,履约践诺的诚信风尚在全行业得到了弘扬光大,合理收费、阳光操作的运营机制更加趋于完善,企业发展的内驱力与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物业管理服务品牌铸造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物业管理企业步入了一个以物业管理法规为保障,以诚信建设为依托,以市场经济信用法则为规范的健康、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虽然物业管理企业在诚信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也应坦率承认,企业的诚信建设还刚刚起步,离建设部、中物协确定的目标和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全局,面对党和国家的反复强调,一再重申,我们的反应似乎还有些迟钝;在行业,面对建设部《关于建立房地产企业及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的通知》(建住房函[2002]192号)下发三年之久,我们的脚步似乎还有些迟缓;在内部,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的工作似乎还没有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总体上说不是物业管理企业所能驾驭解决的,但也不能否认,物业管理企业不同程度存在的模糊认识,也是个中原因之一。澄清模糊思想,走出认识误区,将对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大有裨益。那么,在诚信建设上企业究竟存在哪些认识上的误区?如何走出误区呢?

其一是“拖”。认为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工作,虽然部里发了文件,但并没有限定时间表,早一点建可以,晚一点建也无妨。况且二、三级资质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由省、市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省、市还没有具体的工作意见,拖上一段时间,甚至拖三年两载,等到省、市有了“实施细则”再建也不晚。

诚然,从整个社会来说,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也许三年,也许五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但这并不等于说所有的企业都可以三、五年后再着手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尤其物业管理企业更没有这样“充裕”的时间,原因有二:一是物业管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社会广泛且高度关注的敏感行业。物业管理的是是非非屡见报端,甚至成为人大提案的事实,已充分说明物业管理企业的诚信建设已迫在眉睫,容不得任何徘徊和犹豫。莫说不建企业信用档案,即使建立了信用档案,不及时更新信息都将被视为不良行为予以公示。很难设想,一个迟迟不建信用档案的企业会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形象和声誉。二是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正在加快,物业管理企业不管主观意愿如何都将接受市场经济的考验。如果企业抢先一步,早日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一筹。“龟兔赛跑”故事中因“睡一觉

醒来再跑来得及”而失败的教训,值得企业借鉴。物业管理企业的领导者应该以高度的政治敏感增强紧迫性,不失时机地早日建立企业信用档案。

其二是“忙”。觉得物业管理企业面对千家万户,需求千差万别,工作千头万绪,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几乎天天忙得不可开交,不要说平时很难正点上下班,就是逢年过节也难得休息,哪里有时间、精力顾及建立信用档案?

物业管理日常工作繁杂,员工辛苦忙碌,业内人士深有体会,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俗话说“忙要忙在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诚实守信。何以见得?从成功企业的经验看,世界500强企业堪称市场经济中的典范,探寻其成功经验尽管各俱特色,但共同之处在于恪守信用,它们中半数以上把诚实、信用写进了企业的“宪章”,视为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从名人的言论看,我国入世之前,时任世贸组织总干事的穆尔曾尖锐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说:“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诚信一旦缺失,企业就很难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运作。”从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的机制看,建住房函[2002]192号文件明确规定,“房地产信用档案建设要与企业资质审批、年检工作有机结合”。由此可见物业管理企业再忙也要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切莫被事务性工作忙晕了头,忘了诚信这个立业之本,发展之魂。

其三是“怕”。认为物业管理问世以来风雨坎坷,在相关民事主体中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开发商执掌招标主动权、物业管理企业往往因房屋质量问题“背黑锅”。多数业主存在“交费越少越好,服务不优不行”的心理,期望值远远背离“质价相符”的原则。有的媒体记者不报正面消息,热衷于物业管理纠纷的炒作,物业管理企业的处境已颇尴尬,再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有了过失在网上公示曝光,岂不是雪上加霜?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物业管理企业同样如此,问题在于怎样对待“过失”。有错必纠,知错必改,闻过则喜,绝不讳疾忌医才是可取的态度,“怕”是没有用的。大家知道,海尔创业初期,产品质量、市场份额并不理想。他们没有把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加以维修推向市场,而是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把“问题产品”当众砸毁。这一“砸”震撼了员工的质量、服务意识,创造了海尔品牌。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打入欧洲市场,书写了海尔的辉煌。大连市圣北物业管理公司向业主公告:“先服务,后收费;不满意,不付费。”业主只要明确说出物业管理哪个问题让他不满意,就可以不交物业费,直到满意为止。他们不但不怕投诉,不怕有意见,甚至“花钱”买投诉,买意见,结果企业不仅没有“蒙难”,而且赢得了业主的理解、信赖和支持,企业的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物业收费率反降为升高达96%以上。上面的事例可以让我们得到这样一个认识:真诚对待、妥善处理业主的抱怨是提高物业管理品质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正是构筑了一个企业与业主交流、沟通、对话的平台,业主的投诉、网上的曝光何尝不是雪中送炭?

在建立企业信用档案问题上,还有一些不甚清晰的认识,如需要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加大企业的成本;社会信用服务体系不健全、物业管理诚信等级标准尚未建立,致使信用档案建设缺乏公信力等等,不一一赘述。坦诚地说建立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是个新生事物,对其全面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认识偏颇也是完全正常、无可厚非的。随着建立企业信用档案重要意义的广泛深入宣传,政府部门监督指导力度的加大,物业管理企业的认知水平必然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既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呼唤,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完全可以相信,广大物业管理员工一定能够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弘扬传统的诚信美德,信守市场经济的诚信准则,推动物业管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①陈瑞正,《物业管理实操经典》,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6、1②梁柱,《中03、1、1

国物业管理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

第二篇: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

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

一、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

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手段,将物业管理企业及执(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经营业绩,经营中违规、违法劣迹及受到的处罚等情况按规定格式进行记录,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对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客观公正的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系统,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监督物业管理企业及执(从)业人员市场行为提供依据,为社会公众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提供服务,为社会公众对物业管理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投诉提供途径。目的是为了整顿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秩序,规范物业管理企业及执(从)业人员市场行为,增强物业管理企业及执(从)业人员的信用意识,提高行业诚信度和服务水平。

二、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范围

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建立房地产企业及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的通知》(建住房函[2002]192号)及其他有关规定,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范围是所有物业管理企业和物业管理师等执(从)业人员。

全国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分步实施、信息共享”的原则,由国家建设部统一部署。各级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所辖区域内所有物业管理企业及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分工是:

(1)建设部负责全国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及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的建立和监督管理。中国物业物业管理师资料:http://edu.21cn.com/kcnet610/物业管理师培训 http:///kcnet610/管理协会受建设部委托承担系统管理部门的工作,负责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信息的采集、整理、更新及日常管理工作。

(2)地方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二级资质以下物业管理企业及执(从)人员信用档案系统的建立和监督管理。

(3)建设部信息中心负责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系统建设的技术支持和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并为各级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由建设部统一开发的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系统专用软件。

三、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工作的目标和要求

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工作的目标是:以物业管理电子政务系统、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系统和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为基础,形成覆盖物业管理行业所有企业及执(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系统,并通过中国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实现各级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网站的互联互通。

国家建设部对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系统建设的要求是:

(1)各级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积极组织、指导和推动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系统的建设工作。

(2)扩大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的覆盖面。凡是从事物业管理的企业和执(从)业人员都应当纳入物业管理企业信用系统。凡是具有资质等级(包括临时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都要全部上网。

(3)保证物业管理信用档案系统信息的全面、准确。应当有效利用政府掌握的信息资源,把物业管理企业和执(从)业人员在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违法劣迹以及受到的处罚等情况按

规定记入信用档案。要将信用档案建设与企业资质管理结合起来,把是否如实、及时提供信用信息作为企业资质年检、晋级审批和执(从)业注册资格的条件。

(4)及时做好信用档案记录信息的更新工作。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记录信息每季度至少更新一次。物业管理企业及执(从)业人员应在每季度后28日内提交更新数据。各级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应及时将企业(项目)情况变动、良好行为记录、不良行为记录及公众投诉等情况记人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系统。

(5)统一系统数据平台,保证信息传递畅通、资源共享。要按照“统一性、标准化”的要求,对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系统进行建设和完善,并与全国物业管理信用档案系统数据平台联通。

(6)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记录信息的报送、传递及有关事宜的联系,主要采用电子邮件方式。物业管理企业应设立信用档案专用电子邮箱,具备条件的要建立企业网站,或在中国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网以及地方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网站上建立网页。

四、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的记录内容

物业管理企物业管理师资料:http://edu.21cn.com/kcnet610/物业管理师培训 http:///kcnet610/业信用档案的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及执(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业绩及良好行为记录、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服务质量问题及其他不良行为记录和公众投诉及处理情况等。

五、信用档案记录内容的采集

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系统记录的内容,主要通过政府部门、协会、物业管理企业、执(从)业人员、其他中介机构及社会公众等多种途径依法采集。核准资质等级或通过年检的物业管理企业以及获准注册的物业管理师等执(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记录内容及更新信息,可从其资质申报、年检、执业资格注册资料中采集。除此以外的信用档案记录内容及更新信息,由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物业管理企业和执(从)业人员按时报送。

六、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投诉处理

各级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应当接受社会公众按照统一格式提交的有关物业管理服务方面的网上投诉。信用档案管理部门对收到的投诉信息进行登记、整理和分类,并根据投诉对象和投诉内容,分别提交有关部门进行核查,或转给被投诉企业处理。信用档案管理部门根据核查结果和企业反馈情况,确定该宗投诉及其处理结果是否公示和记入该企业信用档案。

投诉信息转给被投诉企业后,被投诉企业应在15天内将处理意见反馈给信用档案管理部门,反馈意见应由当地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签章。无正当理由不按期反馈的,可作为不良记录记入企业或执(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并进行公示。

第三篇:企业信用档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信用档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信用主体的名称、代码、隶属关系、经营规模、地址、对外联系方式、法人代表的基本情况等材料;

(2)工商注册登记情况:主要包括工商登记、变更、注销、商标注册及工商年检等方面的材料;

(3)合同履行情况及由此引发的仲裁或诉讼等材料;(4)账款收付情况:主要包括在对外经济往来中形成的各种收付款凭证等材料;

(5)财务情况:主要包括资产负债与损益、财务状况分析、现金流量、经营业绩等方面的材料;

(6)银行信贷情况:主要包括贷前调查及信用分析情况,还贷还息情况,逃废银行债务等方面的材料;

(7)产品质量情况:主要包括获得名牌产品、质量奖、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假冒伪劣产品查处等方面的材料;

(8)中介机构资信情况:主要包括蓄意出具虚假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审计报告及质量认证等行为的查处材料;

(9)承担资信调查与评估业务、质量认证等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信用评估所形成的有关材料;

(10)违法违纪情况:主要包括公、检、法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查处涉及信用缺失等方面违法、违规案件的材料;

(11)其他反映信用主体有关信用情况的材料。

第四篇:建立健全档案 精准扶贫

健全档案 精准扶贫

为切实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规范有效地使用帮扶资金,做到精准识别困难职工状况,***市总工会按照全总、省总、市总工会有关文件精神,于2018年1月29日—31日,组织机关志愿者服务队对在档的355户困难职工档案进行了一次精准筛查。筛查的内容包括救助者本人及家属收入证明,单位公示、入户核查信息、身份证户口本核对、子女在校证明、家庭支出证明、三级审批意见等相关材料。对符合条件但材料不健全的职工,通知本单位工会主席及时补充材料。

同时组织志愿者服务队深入走访困难职工,主动与民政部门对接数据比对、信息共享工作,普遍对在档困难职工,进一步精准识别困难职工家庭的状况和需求,确保2018年“两节”送温暖工作顺利有序开展,使困难职工在节日期间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市总工会

***

2018年1月31日

第五篇:浅谈建立健全监督责任制度重要性

浅谈建立健全监督责任制度重要性

2010-08-04 | 作者:陈继安 | 来源: 资源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制度的力量在于以规范性、可预见性和强制性,引导和制约人们的行为,使其按照制度事先设定的标准和要求行为或不行为。执行是制度本身的根本属性,在制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处于核心环节。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无庸讳言,目前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的确存在着重制度制定和创新,轻制度执行与落实的问题;存在着制度执行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力的现象。

例如,有的人不习惯以制度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对职责内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没有思路和见解,出了问题直接找领导,推给领导拿主意解决。有的人以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为中心,对相关制度选择性执行。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对执行有难度的,就想办法、找理由来抵制执行。有的人缺乏制度执行的刚性意识,执行制度人情化、有弹性,同样的制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执行方式和结果。也有的人干脆对制度阳奉阴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还有的人把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不管制度不制度,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办。尤其一些制定制度的权力部门,他们似乎总认为制度是用来规范别人的,自己执行不执行无所谓。应该指出,有制度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够,往往会造成管理和工作混乱无序,导致人们对制度失去应有的相信和尊重。制度起不到应有的规范约束作用,就不过是一张废纸,一种摆设。尤其有选择、有区别地执行制度,失去制度执行的统一性和公平性,就不仅会使规章制度失去应有的意义,而且还会招来群愤、激化矛盾,滋生畸形的人际关系。

存在制度执行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制度本身看,制度存在缺陷,不规范、不科学。如有的单位制度很多,但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很多制度存在交叉、重叠,甚至矛盾的问题;有些基层单位,不是按照自身实际制定制度,而是直接套用上级的制度规定,搞上下一般粗;有的制度制定前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有的制度规定的过于笼统、原则,没有具体细则、操作规程或实施办法;有的制度滞后现象严重,个别甚至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有的制度缺乏预见性、全面性和长期性,制度出台不久就落后于发展;有的制度漏洞百出、朝令夕改;有的制度十几年不变,不与时俱进,不及时修改完善等。

二是从制度执行的角度看,有些人制度意识淡薄,对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怕得罪人,做老好人,不严格执行制度和规定。有的单位内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部门和小集团利益严重,负责制度执行的干部素质低、私心重,执行制度打折扣、不统一。有些制度普及率、知晓率低,出台后没有及时公开、进行宣传,广大职工群众不熟悉、不了解。有些单位忽视制度的学习教育,忽视制度执行力意识的培养,放松管理,形不成执行制度的合力。有的领导自身不严格执行制度,表率作用发挥不好,挫伤了其他人执行制度的积极性。

三是从制度执行监督检查的角度看,缺少科学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有些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没有具体的监督保障,没有客观的评估标准,缺乏严格的奖惩机制,使得有制度与没有制度一个样,执行不执行一个样。职责不明确,监督不到位,没有将应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执行制度的监督上,工作不深不细。监督部门运作不规范,制约机制不均衡,监督乏力,缺乏公开透明、畅通无阻的监督渠道。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机制、奖惩机制不健全,责任追究对象不明确、不具体。

发挥制度本身的管理和规范作用,必须是既要有完善的制度,也要有很强的执行力;必须使制度与执行力二者之间,尽可能地实现和谐统一。如何才能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理的有效机制,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呢?

首先,要强化制度意识,从强化广大职工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做起。要强化制度权威意识。一般说来,制度是在一定利益关系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规范化形态,它代表和反映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规定和保证着一定组织的发展方向。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与个人作用、个人责任相比,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我们应该视制度为最高权威,应该具有“制度畏惧感”,形成人人敬畏制度、个个严守制度的良好氛围,自觉地按照制度办事,按照制度要求运用手中的权力。要强化制度平等意识。就制度的规范化与强制性而言,制度就如同法律。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什么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度;不管什么人,只要违犯了制度,就要受到制度的处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增强制度平等意识,在任何时候都自觉地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强化制度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力。还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制度,在执行制度中发挥表率作用的意识。强化制度的与时俱进意识。制度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制度也要不断改革、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其次,要注重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各项制度。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的科学建设机制,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努力使出台的各项制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订和完善有关制度。要加强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其中的各个法规、各项制度、各种规定要做到相互统一、相互衔接、相互照应,形成有机整体。制度要尽量具体,不要太抽象、太原则,要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在简明、实用上多做文章。要注重制度的刚性,明确制度执行的主体、途径和违反制度所承担的责任;要重视制度的程序建设,形成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要提高制度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让执行者无所适从。在制度建设上,要克服跟风跟形势,上面怎么做下面就怎么套的行为。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使制度制定的过程成为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过程,使制度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再次,要强化制度的执行与监督,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我们要更加重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工作中不少问题往往不是出在计划上、制度上和决策上,而是出在实际执行中,出在执行力不足上。制度必须得到不折不扣、认真严格地执行。有足够的执行力,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解决问题;才能树立制度的尊严和权威;才能扬正气、压邪气,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制度出台以后,要开展多层次的制度学教活动,使广大职工群众能够知晓制度,确保制度落到实处。要积极营造执行制度的浓厚氛围,提高广大职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对违反制度人和事,要加大惩处力度,严肃查处不认真执行制度、不及时执行制度和拒不执行制度的行为,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机制,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关键。制度的落实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要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经常了解和掌握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要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新闻媒体、监察审计等监督主体的作用,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力度。制度要公开透明,让所有职工都知道,使广大职工不仅是制度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制度执行的监督者。要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将制度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明确落实制度执行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把执行情况同责任人的利益挂钩。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建立制度执行评价体系,通过客观的评价指标和主观的民意调查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以问责作为提升制度执行力的有力抓手,问责既要对事,更要对人,问责要严肃认真,问到具体人的头上,这是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

谈谈保护耕地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中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2010-06-29 | 作者:王树森 | 来源: 资源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步子日益加快,怎样引导、规范当前的土地规划,真正保护好现有耕地,认真做好土地的节约利用,已经成为我们处理“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建造和谐国土的重要之所在。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是矛盾的两个焦点,两者务必协调统一,方可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让我国农村保持繁荣。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保护耕地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中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保护和节约土地的重要意义

目前,保护耕地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保护好有限的耕地就是保护了我们的生命线,国家近年来一直把保护耕地视为富民强国之大事。住宅小区、开发区到处都有、地产浪潮不断升高,各地很多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占用了耕地。然而,目前我国又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快车道,多年以来建设用地的经营都是粗放式的。在规模上,出现了总量的失控,扩展的过快;结构上,出现了各种建设用地的布局不合理;大部分城市用地容积率过于低。伴随着当前我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度,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需要一定量的土地,各行各业搞建设都须用地,单靠有限的新增建设用地来建设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如今,我国城市化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很大。城市要发展、壮大必定以占用土地为代价,这已是不必争论的现实。既要保护我赖以生存的土地,又要保障区域经济的发展。怎样处理这个两难的问题,问题就在于如何正确地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所以,怎样节约用地对每个地域国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特点是人口众多,尤其是体现在农村,同时,咱们多数大城市人口较多,压力大,容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是有限的,新近建成的大城市既受各类因素约束,同时,对解决农村众多人口城镇化程度及其有限。从国情出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以发展小城镇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必要途径。在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的探索,不仅能够促进各类用地效益的提升,而且优化配置了区域土地,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及理论价值。一是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是全国各地发展进程中的选择。唯有走节约、集约用地的道路,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经济较快发展前提下的土地供需矛盾,才能保证经济健康发展。二是节约利用土地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不可少的组成要件。土地除作为生产要素外,还是其他资源的载体,因此,能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不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有机的组成部分,同时,接影响了其它资源的利用问题,这对土地的节约利用探讨具有深层次意义。为此,怎样最大限度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已经成为目前土地利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保护土地、节约用地之对策

此项工作是比较艰巨的,光靠当地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难以奏效的,这是一项国民的系统性工程,要全社会的努力。应该以下几点着手此项工作的落实:

提高认识

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关单位、部门要统一思想,学习相关土地法律、法规,要服从大局,要从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出发,引导、规范保护土地,出台可行的耕保制度,并严格土利用程序。

完善机制

大家应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采用的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土地资源用途的管制、土地征收、征用管制为主的耕地保护政策的推行,这对保护耕地资源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不能否认,其中运行效果的不理想,有些地方出观了政策失灵,政府对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缺乏必要的手段,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机制还有待完善、提高。

拓宽信息渠道

加大对从事土地耕作的农民的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先进技能,提高农民的耕作、生产的积极性,要尽可能地发展高效农业,让土地利益最大化,使得大量的土地不丢荒,接下来进一步推动土地的合理利用,提高士地的效率,加大广大农民朋友的收入,从而推动保护土地、节约土地。

严格法律法规

一定要强化“一把手”在保护资源的总责制,为此,各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执法集中大行动,同时,调集有关部门的相关专家对耕地数量及质量保护进行检查,对那些存在问题的地方一定要追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每一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的保有量以及基本农田面积真正负起责任,各级政府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负直接责任。建立工作制度,务必耕地目标责任落实到位。把耕保和政绩挂钩,健全领导责任制、一票否决制。

国土资源部门要用好用活人才

——一位基层工作者对人才强国土资源的五点建议

2010-06-09 | 作者:胡能灿 | 来源: 资源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不久前,中央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行了全面部署,面向全社会公开颁布了《人才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我国昂首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颁布和实施这个规划,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笔者作为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认为

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为此,我们国土资源事业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国土资源战略,不断改进和创新人才工作,要通过人才工作的发展,推动国土资源事业的大发展。

建议之一:创新人才领导体制,树立爱才之心。“为政之要,贵在得人;得人则昌,失人则衰”。事实证明,得人才者得天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放眼世界,面对经济全球化,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以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科技实力为后盾,抢夺人才竞争的制高点。为此,国土资源部门各级领导要增强实施“人才强国土资源”战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并在人才领导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一是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自觉把人才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把人才战略作为推动国土资源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一手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一手抓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二是要把人才工作与国土资源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务必确立“人才工作是关系全局的工作,人才事业是决定兴衰的事业”的观念,从战略高度认识人才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人才工作与国土资源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谋划发展同步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同步考虑人才需求,部署工作同步考虑人才措施。三是要建立强有力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要对人才工作负全责,做到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其他班子成员也要根据工作分工,相应做好分管领域的人才工作。

建议之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找准育才之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关注人才培养工作。要始终坚持大教育、大培训理念,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坚持内训、外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全面促进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使各类人才在教育中得到成长,在培训中得以提升,在实践中得到锺炼。笔者认为,当前主要解决好三个具体问题。一要落实好专项人才培训资金,用于国土资源部门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二要重视本地人才的培养。国土资源人事部门要开设特色培训项目,每年培养一大批本地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专业人才,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三要加强国土资源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国土资源工作人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建议之三: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探索聚才之策。“禽择良木而栖”,据笔者调查,我们国土资源部门在人才方面先天不足,是人才的“贫血地区”,有的甚至还存在人才出不来、用不上、引不进、留不住和“墙内开花墙外香”等现象。人才竞争的劣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要在人才争夺战中夺得先机,必须找准自身优势,采取超常规的举措,以优补劣,以特引人。要以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吸引人才。推进人才政策体系创新,必须正确处理“破”和“立”的关系。“破”就是冲破影响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性障碍,“立”就是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新要求来制定人才政策。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做好人才工作文件的“废、改、立”工作。对现有的人才政策和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对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坚持,对不完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进行修订和完善,对阻碍人才队伍建设的坚决废止,确保人才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要抓紧制定有利于人才培养、吸引和发挥作用的具体政策。要尽快出台引进人才的办法,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开辟吸纳外来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对本地急需、短缺人才的调入实行“特事特办”。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人才追求的是成就感和发展空间。因此,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方面多下功夫,多作文章,让人才有成就感、荣誉感和归宿感。

建议之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掌握用才之术。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是“出主意,用干部”。古人也说过:“治国之道,贵在用人”。在人才选用上,要克服“叶公好龙”、“武大郎开店”等狭隘人才观,坚持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最大限度地开阔人才工作的视野,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要积极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免职、辞职、降职制度,探索试行任期制、聘任制、政府雇员制等制度。一是要坚持用人之长,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才能的岗位。二是要坚持用人以信,用人不疑,给人才以实职实权。三是要坚持举贤荐能。要树立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遗余力举贤荐能选贤任能,做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还要育才一批。四是要坚持用人所愿,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爱好和意愿。让一切有志成才者有创业的舞台、发展的空间、干事的氛围,充分展现才华、成就事业。

建议之五:创新人才创业环境,尽到护才之责。优化人才环境的最高标准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努力使国土资源部门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同时,应主动承担起护才之责,对人才加强教育,善意保护。一是要细心呵护,改善宣传舆论环境。要大力宣传党的人才工作政策和人才强国土资源的重大战略意义,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宣传国土资源部门人才的创新创造精神,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不仅要落实经济待遇,而且在入党、评先以及参政议政方面都要有所体现,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人才创业、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各类出类拔萃的人才政治上有前途,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地位。同时,要规范人才贡献奖励制度,设立全系统的统一的人才贡献奖项,重奖突出贡献的人才。二是要真心保护,改善政策法制环境。要建立领导干部与知名专家定期联系制度,经常登门走访,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当人才偶尔失误时,要勇于承担起领导责任,绝不应怕受牵连,把人才当成替罪羊,“丢车保帅”。要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的配套政策,特别是要把有关科技开发、利益分配、成果保护等核心问题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依法保障人才的各项权益。三是要贴心爱护,改善生活环境。在户口、住房、医疗、社会保险、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尽可能改善条件,提供方便,解除后顾之忧,形成对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效应。四是要诚心关护,鼓励人才合理流动。要牢固树立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鼓励人才合理流动。要彻底打破人才的地域、部门、单位及身份限制,通过聘用、借用、兼职、合作研究、学术交流、技术指导、技术入股、技术咨询以及领办、创办、合办、承包各类企业和科研机构等途径,最大程度地开发和使用人才,努力开辟一条“用人、用脑、用智”相结合的新路。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造就伟业。笔者相信,随着《人才规划》的贯彻落实,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将更加广阔。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干部只要具备了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培养、选拔、吸引、凝聚更多的优秀人才。真正做到重视人才、育好人才、聚好人才、用好人才,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才有了可靠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天天都是“土地日”

2010-05-24 | 作者:胡能灿 | 来源: 资源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又要到“六·二五”,每年的“土地日”前后,全国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大街小巷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宣传车开遍城乡角落,举办土地法律法规咨询,分发宣传资料„„活动内容不可谓不全,层面不可谓不广,形式不可谓不多。“土地日”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是,一过6月25日,很快偃旗息鼓,全无生气。结果,一年12个月,宣传只火一个月,甚至只有一天。

这当然就不好了。其实宣传工作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贵在经常、持续。土地管理宣传也就该是这样。要形成全民族文明用地的新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国情国策国法观念,使人们了解不断发展、变化的土地管理形势,就要常年不懈地展开展有声有色的宣传,不能热一阵,冷一阵,大起大落。

为此,国土资源宣传不能只等“六·二五”,应该天天都是“土地日”。面对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的严峻形势,节约用地、强化管理、保护耕地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时时绷紧土地法律法规宣传这根弦,宣传必须经常化、制度化,结合当地实际,分阶段确定宣传重点,树立一年 365天,天天都是“土地日”的观念。并力争做到“五忌”:

一忌重内部轻外部,宣传要面上铺开。一些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日”宣传活动中,存在着“内热外冷”现象,单位内部举办这比赛、那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却不肯走出机关,深入城镇乡村向群众宣传,使“土地日”宣传成了国土资源部门内部的活动。建议国土资源部门要走出去,多开展面上的宣传。同时,建议开通全国统一的土地违法举报热线电话,常年受理群众举报和咨询,建立健全打击土地违法行为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队伍。

二忌重节日轻平时,宣传不应有淡季。有些地方的土地管理宣传,重“六?二五”,轻平时,宣传日过分节日化。笔者认为有点不妥。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利用报刊、网络、广播、宣传册进行长效动态宣传,真正做到宣传无淡季,天天都是宣传日。在抓好节日宣传的同时,更要注重日常宣传,用面对面的方式向群众宣讲土地法律法规。国土资源工作人员平时下乡,随身携带的东西除了应备的测量测绘工具外,土地法规宣传资料应该常备。和群众座谈时,遇到咨询,有问必答,并运用典型事例向群众讲解土地法规知识和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要求。不要等到土地宣传日那天再去集中宣传,再去集中处理陈年积案。这样,容易使群众产生一种错觉:只有“土地日”,国土部门才动真格。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单靠“土地日”是不够的。要切实把保护耕地、用好土地化为自觉行动,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三忌重场面轻效果,宣传形式要创新。“土地日”宣传要场面更要效果,宣传形式要常创新。笔者在街头经常看到一些大型集中宣传活动遭遇这样尴尬的局面。大量的宣传材料被群众扔得满地都是,举办方的满腔热情遭到冷遇。6?25“土地日”要避免宣传活动遭遇冷场,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宣传形式上有所创新。有些搞“土地日”宣传,就是开出宣传车、贴贴标语、散发材料、街头咨询等。注重的是热闹的场面,只要喇叭喊得响,标语挂得多,材料发得多,就认为达到目的了,至于群众是否听懂了、看懂了、理解了,却考虑得不多。这些“老掉牙”的年复一年的雷同宣传,确实已很难再提起群众的兴趣。由此,笔者认为,“土地日宣传要取得实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讲究宣传的艺术性和灵活性,要更多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使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四忌重应付轻实际,宣传要因地制宜。“土地日”宣传,不仅要对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文件认真贯彻落实,更要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宣传。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基层国土资源部门仅按照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要求搞一些活动,却没有挖掘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土地日”宣传必须抓重点,应根据各地实际,有选择地加入当地群众需要了解的内容。如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要加大宣传矿产开采、矿产资源保护的内容,基本农田保护区要加大保护基本农田的宣传,易发生地灾的地区应加大地灾防治宣传。结合工作实际搞宣传,是最经济、最实用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办土地证的过程,就是一个宣传的过程。办证时,可向申请人宣传办证的有关法律规定。特别是在农用地转用办证过程中,宣传面就更广了,不仅有用地单位和个人,还有乡镇村干部和被征地的村民,抓住这一时机宣传,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土地整理、土地执法巡查、拆除违章违法用地、国有土地招拍挂工作中,都可以将宣传融进来。同时,可采取现场执法促普法。笔者认为,宣传月搞现场执法活动,有助于提升宣传效果。过去,在强制拆除违法占地建筑物之前,总是顾虑重重,怕伤了农民的心,给农民造成重大损失。殊不知,这助长了农民违法占地之风,给执法工作带来了被动。磨破嘴皮不如做出样子,可在“土地日”宣传月之际,强制拆除影响极坏的违法占地建房,并对其进行曝光,这样可扭转工作上的被动。

五忌重城镇轻乡村,宣传要深入基层。在农村,十几年过去了,当问起 6月 25日是什么日子时,竟有很多人不知道是“全国土地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土地日”没有真正为乡村老百姓关注,也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缺乏力度和广度,不够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为使 6?25“土地日”宣传活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民心,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笔者建议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对辖区内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土管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土地管理知识、矿产资源管理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并以知识竞赛和问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测试。这种方式,可增强村级管理人员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意识。同时,要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宣传辅导,乡镇国土所要定时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到各村各户宣传,定期检查宣传的情况和效果,做到宣传有计划、有落实、有考核。在正面宣传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典型土地违法案件进行曝光和分析,提高群众守法的自觉性。

对加强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0-04-08 | 作者:赵广鹏 | 来源: 资源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指出,国土资源领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领域,党风廉政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发展的生命线。贯彻落实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全系统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创新能力,廉洁自律。

笔者作为一名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认为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国土资源管理成为高危行业,诱惑大,风险大,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促进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政务公开带动“阳光管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系统要按照《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对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性和关注度高的问题,要以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知情的形式,全面公开行政权力、办事程序和工作纪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决策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办理国土资源事务需求和行使民主监督权力。

二是以评议推动“阳光服务”。以广大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根本标准,以评议为手段,以整改为重点,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在农村基层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国土”活动,在城市和乡镇驻地开展“请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评国土”活动,在国土资源系统内部开展“下评上”活动,完善社会监督,落实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

三是以监督保障“阳光维权”。完善国土资源行风监督员制度,定期评议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当前有的地方虽然也聘用了国土资源管理行风监督员,但聘而不用现象严重,一年开不一次会,一年履行不了一回职责,聘用的行风监督员,如同聋子耳朵成了摆设,个别地方甚至成了“包装品”,被“说”在加强行风建设的报告中,被“写”在落实行风建设的会议文件中,致使行风监督员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要完善行风监督员制度,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便民服务窗口,在开通“12336”监督举报电话的同时,开通阳光国土维权服务热线,或者扩充“12336”的作用,使其融监督举报与开展阳光服务热线与一身;办好网上公众信箱,完善实名举报奖励制度,畅通广大人民群众咨询、投诉和诉求渠道,从内容、程序、结果三个方面,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四是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和监督。国土资源管理系统要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完善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防治不正之风。对人事管理、土地与矿产招拍挂项目、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及大额物质、资金等重大事项,实行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广泛征求职工和社会各方面意见,考虑成熟后再作决策。严格土地、矿产招拍挂出让收入收取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等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做到专款专用。

五是规范重大事项审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重点工作、热点工作权力运行监督。对审查报批土地、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探矿权采矿权审查报批等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健全档案,规范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确保国土资源行政审批的公平、公开、公正、依法、严肃。

六是规范检查考核。各级检查考核要有针对性,便于操作,尽量减少检查考核频率和环节,减轻基层负担,深入走访,虚心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摸实底、查实情,了解基层国土资源服务管理情况,认真记录,仔细分析,及时提出工作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既“查病”又“开方”,增强考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强化后续整改工作。

当前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2010-01-22 | 作者:胡敬远 肖莲云 | 来源: 资源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通过国土资源信访工作这个窗口,可以了解和掌握群众的呼声以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推动整体工作的有效开展。近年来,随着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的不断深入、人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大量通过信访渠道表现出来,使国土资源信访部门面临较大信访工作压力,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形势严峻。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信访工作减少信访量提出几点看法和意见。

一、目前国土资源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渠道不畅,目前信访工作还是单纯采用等访、实访被动接访的方式,获得渠道单一,群众信访渠道不畅,信息工作不灵,造成工作被动。

(二)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虽然现在各单位都制定了一些信访工作制度,如领导接待日制度、领导包案制度、领导下访制度等等,但是在落实执行上,许多都没有做到,有的虽做了但只不过图个形式,没有真正地开展,从而没有发挥信访的应有功能。

(三)宣传解答不到位。导致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了解不全面而上访,一是对行政执法的权限不了解。如国土资源执法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强制执行部分已移交给法院、公安等有权限的部门,但很多人不知晓国家政策,加上宣传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造成缠访和重复上访;二是极少数人不注重学习,对国土资源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透,上访者来了,言语比较简单,或者在对信访者解释过程中造成了新的疑问,越访越糊涂,导致信访人多头上访、越级上访。

(四)工作缺乏防范意识。信访问题虽不可杜绝,但也不是不可预防的,信访问题的产生都有一个过程,有一定的先兆。个别基层单位化解矛盾和纠纷的能力不强,思想不够重视,认为这是上级部门的事情,将问题上交,许多应在本单位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造成信访量的增多。

二、做好当前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的途径和对策

(一)扩大信访渠道,畅通诉求渠道,在每个乡镇设立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举报信箱,通过张贴公告和发放明白纸的形式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在工作中,根据需要还把信访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电话号码告诉来访人,以便互通情况。联合相关部门,适时召开信访联席会议,形成“大信访”格局。同时,建立信访工作制度,制定信访工作流程,使信访工作程序化、制度化。

(二)增强政策观念热情接待,严格按政策规定办事,按程序办事,注意细节,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也能降低信访率。一是努力提高学习创新能力。信访部门要以打造学习型部门为目标,加强学习,掌握国土资源信访的各项规律。对来访者要笑脸相迎,文明礼貌,热心接待,做到“一声热情问候,一把椅子让座,一杯清茶送上”,并认真听取信访者的讲述,详细了解来访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线索,进行如实登记。对少数性情暴躁的来访者,心平气和地进行劝说,及时化解矛盾。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信访,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接访和信访转办。

(三)耐心解答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根据信访的内容和反映的问题。依据相关政策,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使上访者听清弄懂相关政策,化解心中疑问。对相关政策一知半解的,不轻易作答复和表态。对不能及时解答的,积极督促各承办单位限定时间调查处理并主动上门对信访人进行解答。

(四)按时保质处理解决信访问题。对信访所反映出的问题,根据相关政策真心诚意地解决。建立信访的考核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级抓一级”将信访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将信访工作与各科室单位、各单位的职能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落实。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定期组织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成立领导工作小组,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同时在节日期间进行上门走访慰问活动。

(五)国土资源信访信息具有广泛性、直接性、敏感性。在处理各类举报信访件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调查的事实为依据,不偏袒任何一方,力求做到信访人满意,被信访人服气。

浅谈建立健全监督责任制度重要性

2010-08-04 | 作者:陈继安 | 来源: 资源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制度的力量在于以规范性、可预见性和强制性,引导和制约人们的行为,使其按照制度事先设定的标准和要求行为或不行为。执行是制度本身的根本属性,在制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处于核心环节。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无庸讳言,目前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的确存在着重制度制定和创新,轻制度执行与落实的问题;存在着制度执行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力的现象。

例如,有的人不习惯以制度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对职责内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没有思路和见解,出了问题直接找领导,推给领导拿主意解决。有的人以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为中心,对相关制度选择性执行。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对执行有难度的,就想办法、找理由来抵制执行。有的人缺乏制度执行的刚性意识,执行制度人情化、有弹性,同样的制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执行方式和结果。也有的人干脆对制度阳奉阴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还有的人把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不管制度不制度,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办。尤其一些制定制度的权力部门,他们似乎总认为制度是用来规范别人的,自己执行不执行无所谓。应该指出,有制度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够,往往会造成管理和工作混乱无序,导致人们对制度失去应有的相信和尊重。制度起不到应有的规范约束作用,就不过是一张废纸,一种摆设。尤其有选择、有区别地执行制度,失去制度执行的统一性和公平性,就不仅会使规章制度失去应有的意义,而且还会招来群愤、激化矛盾,滋生畸形的人际关系。

存在制度执行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制度本身看,制度存在缺陷,不规范、不科学。如有的单位制度很多,但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很多制度存在交叉、重叠,甚至矛盾的问题;有些基层单位,不是按照自身实际制定制度,而是直接套用上级的制度规定,搞上下一般粗;有的制度制定前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有的制度规定的过于笼统、原则,没有具体细则、操作规程或实施办法;有的制度滞后现象严重,个别甚至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有的制度缺乏预见性、全面性和长期性,制度出台不久就落后于发展;有的制度漏洞百出、朝令夕改;有的制度十几年不变,不与时俱进,不及时修改完善等。

二是从制度执行的角度看,有些人制度意识淡薄,对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怕得罪人,做老好人,不严格执行制度和规定。有的单位内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部门和小集团利益严重,负责制度执行的干部素质低、私心重,执行制度打折扣、不统一。有些制度普及率、知晓率低,出台后没有及时公开、进行宣传,广大职工群众不熟悉、不了解。有些单位忽视制度的学习教育,忽视制度执行力意识的培养,放松管理,形不成执行制度的合力。有的领导自身不严格执行制度,表率作用发挥不好,挫伤了其他人执行制度的积极性。

三是从制度执行监督检查的角度看,缺少科学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有些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没有具体的监督保障,没有客观的评估标准,缺乏严格的奖惩机制,使得有制度与没有制度一个样,执行不执行一个样。职责不明确,监督不到位,没有将应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执行制度的监督上,工作不深不细。监督部门运作不规范,制约机制不均衡,监督乏力,缺乏公开透明、畅通无阻的监督渠道。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机制、奖惩机制不健全,责任追究对象不明确、不具体。

发挥制度本身的管理和规范作用,必须是既要有完善的制度,也要有很强的执行力;必须使制度与执行力二者之间,尽可能地实现和谐统一。如何才能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理的有效机制,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呢?

首先,要强化制度意识,从强化广大职工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做起。要强化制度权威意识。一般说来,制度是在一定利益关系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规范化形态,它代表和反映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规定和保证着一定组织的发展方向。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与个人作用、个人责任相比,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我们应该视制度为最高权威,应该具有“制度畏惧感”,形成人人敬畏制度、个个严守制度的良好氛围,自觉地按照制度办事,按照制度要求运用手中的权力。要强化制度平等意识。就制度的规范化与强制性而言,制度就如同法律。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什么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度;不管什么人,只要违犯了制度,就要受到制度的处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增强制度平等意识,在任何时候都自觉地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强化制度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力。还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制度,在执行制度中发挥表率作用的意识。强化制度的与时俱进意识。制度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制度也要不断改革、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其次,要注重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各项制度。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的科学建设机制,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努力使出台的各项制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订和完善有关制度。要加强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其中的各个法规、各项制度、各种规定要做到相互统一、相互衔接、相互照应,形成有机整体。制度要尽量具体,不要太抽象、太原则,要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在简明、实用上多做文章。要注重制度的刚性,明确制度执行的主体、途径和违反制度所承担的责任;要重视制度的程序建设,形成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要提高制度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让执行者无所适从。在制度建设上,要克服跟风跟形势,上面怎么做下面就怎么套的行为。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使制度制定的过程成为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过程,使制度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再次,要强化制度的执行与监督,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我们要更加重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工作中不少问题往往不是出在计划上、制度上和决策上,而是出在实际执行中,出在执行力不足上。制度必须得到不折不扣、认真严格地执行。有足够的执行力,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解决问题;才能树立制度的尊严和权威;才能扬正气、压邪气,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制度出台以后,要开展多层次的制度学教活动,使广大职工群众能够知晓制度,确保制度落到实处。要积极营造执行制度的浓厚氛围,提高广大职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对违反制度人和事,要加大惩处力度,严肃查处不认真执行制度、不及时执行制度和拒不执行制度的行为,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机制,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关键。制度的落实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要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经常了解和掌握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要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新闻媒体、监察审计等监督主体的作用,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力度。制度要公开透明,让所有职工都知道,使广大职工不仅是制度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制度执行的监督者。要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将制度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明确落实制度执行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把执行情况同责任人的利益挂钩。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建立制度执行评价体系,通过客观的评价指标和主观的民意调查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以问责作为提升制度执行力的有力抓手,问责既要对事,更要对人,问责要严肃认真,问到具体人的头上,这是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

谈谈保护耕地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中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2010-06-29 | 作者:王树森 | 来源: 资源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步子日益加快,怎样引导、规范当前的土地规划,真正保护好现有耕地,认真做好土地的节约利用,已经成为我们处理“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建造和谐国土的重要之所在。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是矛盾的两个焦点,两者务必协调统一,方可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让我国农村保持繁荣。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保护耕地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中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保护和节约土地的重要意义

目前,保护耕地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保护好有限的耕地就是保护了我们的生命线,国家近年来一直把保护耕地视为富民强国之大事。住宅小区、开发区到处都有、地产浪潮不断升高,各地很多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占用了耕地。然而,目前我国又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快车道,多年以来建设用地的经营都是粗放式的。在规模上,出现了总量的失控,扩展的过快;结构上,出现了各种建设用地的布局不合理;大部分城市用地容积率过于低。伴随着当前我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度,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需要一定量的土地,各行各业搞建设都须用地,单靠有限的新增建设用地来建设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如今,我国城市化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很大。城市要发展、壮大必定以占用土地为代价,这已是不必争论的现实。既要保护我赖以生存的土地,又要保障区域经济的发展。怎样处理这个两难的问题,问题就在于如何正确地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所以,怎样节约用地对每个地域国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特点是人口众多,尤其是体现在农村,同时,咱们多数大城市人口较多,压力大,容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是有限的,新近建成的大城市既受各类因素约束,同时,对解决农村众多人口城镇化程度及其有限。从国情出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以发展小城镇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必要途径。在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的探索,不仅能够促进各类用地效益的提升,而且优化配置了区域土地,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及理论价值。一是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是全国各地发展进程中的选择。唯有走节约、集约用地的道路,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经济较快发展前提下的土地供需矛盾,才能保证经济健康发展。二是节约利用土地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不可少的组成要件。土地除作为生产要素外,还是其他资源的载体,因此,能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不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有机的组成部分,同时,接影响了其它资源的利用问题,这对土地的节约利用探讨具有深层次意义。为此,怎样最大限度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已经成为目前土地利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保护土地、节约用地之对策

此项工作是比较艰巨的,光靠当地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难以奏效的,这是一项国民的系统性工程,要全社会的努力。应该以下几点着手此项工作的落实:

提高认识

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关单位、部门要统一思想,学习相关土地法律、法规,要服从大局,要从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出发,引导、规范保护土地,出台可行的耕保制度,并严格土利用程序。

完善机制

大家应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采用的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土地资源用途的管制、土地征收、征用管制为主的耕地保护政策的推行,这对保护耕地资源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不能否认,其中运行效果的不理想,有些地方出观了政策失灵,政府对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缺乏必要的手段,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机制还有待完善、提高。

拓宽信息渠道

加大对从事土地耕作的农民的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先进技能,提高农民的耕作、生产的积极性,要尽可能地发展高效农业,让土地利益最大化,使得大量的土地不丢荒,接下来进一步推动土地的合理利用,提高士地的效率,加大广大农民朋友的收入,从而推动保护土地、节约土地。

严格法律法规

一定要强化“一把手”在保护资源的总责制,为此,各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执法集中大行动,同时,调集有关部门的相关专家对耕地数量及质量保护进行检查,对那些存在问题的地方一定要追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每一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的保有量以及基本农田面积真正负起责任,各级政府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负直接责任。建立工作制度,务必耕地目标责任落实到位。把耕保和政绩挂钩,健全领导责任制、一票否决制。

国土资源部门要用好用活人才

——一位基层工作者对人才强国土资源的五点建议

2010-06-09 | 作者:胡能灿 | 来源: 资源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不久前,中央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行了全面部署,面向全社会公开颁布了《人才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我国昂首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颁布和实施这个规划,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笔者作为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认为

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为此,我们国土资源事业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国土资源战略,不断改进和创新人才工作,要通过人才工作的发展,推动国土资源事业的大发展。

建议之一:创新人才领导体制,树立爱才之心。“为政之要,贵在得人;得人则昌,失人则衰”。事实证明,得人才者得天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放眼世界,面对经济全球化,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以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科技实力为后盾,抢夺人才竞争的制高点。为此,国土资源部门各级领导要增强实施“人才强国土资源”战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并在人才领导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一是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自觉把人才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把人才战略作为推动国土资源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一手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一手抓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二是要把人才工作与国土资源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务必确立“人才工作是关系全局的工作,人才事业是决定兴衰的事业”的观念,从战略高度认识人才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人才工作与国土资源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谋划发展同步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同步考虑人才需求,部署工作同步考虑人才措施。三是要建立强有力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要对人才工作负全责,做到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其他班子成员也要根据工作分工,相应做好分管领域的人才工作。

建议之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找准育才之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关注人才培养工作。要始终坚持大教育、大培训理念,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坚持内训、外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全面促进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使各类人才在教育中得到成长,在培训中得以提升,在实践中得到锺炼。笔者认为,当前主要解决好三个具体问题。一要落实好专项人才培训资金,用于国土资源部门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二要重视本地人才的培养。国土资源人事部门要开设特色培训项目,每年培养一大批本地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专业人才,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三要加强国土资源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国土资源工作人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建议之三: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探索聚才之策。“禽择良木而栖”,据笔者调查,我们国土资源部门在人才方面先天不足,是人才的“贫血地区”,有的甚至还存在人才出不来、用不上、引不进、留不住和“墙内开花墙外香”等现象。人才竞争的劣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要在人才争夺战中夺得先机,必须找准自身优势,采取超常规的举措,以优补劣,以特引人。要以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吸引人才。推进人才政策体系创新,必须正确处理“破”和“立”的关系。“破”就是冲破影响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性障碍,“立”就是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新要求来制定人才政策。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做好人才工作文件的“废、改、立”工作。对现有的人才政策和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对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坚持,对不完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进行修订和完善,对阻碍人才队伍建设的坚决废止,确保人才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要抓紧制定有利于人才培养、吸引和发挥作用的具体政策。要尽快出台引进人才的办法,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开辟吸纳外来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对本地急需、短缺人才的调入实行“特事特办”。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人才追求的是成就感和发展空间。因此,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方面多下功夫,多作文章,让人才有成就感、荣誉感和归宿感。

建议之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掌握用才之术。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是“出主意,用干部”。古人也说过:“治国之道,贵在用人”。在人才选用上,要克服“叶公好龙”、“武大郎开店”等狭隘人才观,坚持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最大限度地开阔人才工作的视野,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要积极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免职、辞职、降职制度,探索试行任期制、聘任制、政府雇员制等制度。一是要坚持用人之长,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才能的岗位。二是要坚持用人以信,用人不疑,给人才以实职实权。三是要坚持举贤荐能。要树立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遗余力举贤荐能选贤任能,做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还要育才一批。四是要坚持用人所愿,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爱好和意愿。让一切有志成才者有创业的舞台、发展的空间、干事的氛围,充分展现才华、成就事业。

建议之五:创新人才创业环境,尽到护才之责。优化人才环境的最高标准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努力使国土资源部门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同时,应主动承担起护才之责,对人才加强教育,善意保护。一是要细心呵护,改善宣传舆论环境。要大力宣传党的人才工作政策和人才强国土资源的重大战略意义,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宣传国土资源部门人才的创新创造精神,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不仅要落实经济待遇,而且在入党、评先以及参政议政方面都要有所体现,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人才创业、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各类出类拔萃的人才政治上有前途,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地位。同时,要规范人才贡献奖励制度,设立全系统的统一的人才贡献奖项,重奖突出贡献的人才。二是要真心保护,改善政策法制环境。要建立领导干部与知名专家定期联系制度,经常登门走访,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当人才偶尔失误时,要勇于承担起领导责任,绝不应怕受牵连,把人才当成替罪羊,“丢车保帅”。要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的配套政策,特别是要把有关科技开发、利益分配、成果保护等核心问题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依法保障人才的各项权益。三是要贴心爱护,改善生活环境。在户口、住房、医疗、社会保险、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尽可能改善条件,提供方便,解除后顾之忧,形成对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效应。四是要诚心关护,鼓励人才合理流动。要牢固树立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鼓励人才合理流动。要彻底打破人才的地域、部门、单位及身份限制,通过聘用、借用、兼职、合作研究、学术交流、技术指导、技术入股、技术咨询以及领办、创办、合办、承包各类企业和科研机构等途径,最大程度地开发和使用人才,努力开辟一条“用人、用脑、用智”相结合的新路。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造就伟业。笔者相信,随着《人才规划》的贯彻落实,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将更加广阔。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干部只要具备了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培养、选拔、吸引、凝聚更多的优秀人才。真正做到重视人才、育好人才、聚好人才、用好人才,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才有了可靠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天天都是“土地日”

2010-05-24 | 作者:胡能灿 | 来源: 资源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又要到“六·二五”,每年的“土地日”前后,全国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大街小巷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宣传车开遍城乡角落,举办土地法律法规咨询,分发宣传资料„„活动内容不可谓不全,层面不可谓不广,形式不可谓不多。“土地日”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是,一过6月25日,很快偃旗息鼓,全无生气。结果,一年12个月,宣传只火一个月,甚至只有一天。

这当然就不好了。其实宣传工作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贵在经常、持续。土地管理宣传也就该是这样。要形成全民族文明用地的新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国情国策国法观念,使人们了解不断发展、变化的土地管理形势,就要常年不懈地展开展有声有色的宣传,不能热一阵,冷一阵,大起大落。

为此,国土资源宣传不能只等“六·二五”,应该天天都是“土地日”。面对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的严峻形势,节约用地、强化管理、保护耕地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时时绷紧土地法律法规宣传这根弦,宣传必须经常化、制度化,结合当地实际,分阶段确定宣传重点,树立一年 365天,天天都是“土地日”的观念。并力争做到“五忌”:

一忌重内部轻外部,宣传要面上铺开。一些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日”宣传活动中,存在着“内热外冷”现象,单位内部举办这比赛、那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却不肯走出机关,深入城镇乡村向群众宣传,使“土地日”宣传成了国土资源部门内部的活动。建议国土资源部门要走出去,多开展面上的宣传。同时,建议开通全国统一的土地违法举报热线电话,常年受理群众举报和咨询,建立健全打击土地违法行为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队伍。

二忌重节日轻平时,宣传不应有淡季。有些地方的土地管理宣传,重“六?二五”,轻平时,宣传日过分节日化。笔者认为有点不妥。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利用报刊、网络、广播、宣传册进行长效动态宣传,真正做到宣传无淡季,天天都是宣传日。在抓好节日宣传的同时,更要注重日常宣传,用面对面的方式向群众宣讲土地法律法规。国土资源工作人员平时下乡,随身携带的东西除了应备的测量测绘工具外,土地法规宣传资料应该常备。和群众座谈时,遇到咨询,有问必答,并运用典型事例向群众讲解土地法规知识和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要求。不要等到土地宣传日那天再去集中宣传,再去集中处理陈年积案。这样,容易使群众产生一种错觉:只有“土地日”,国土部门才动真格。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单靠“土地日”是不够的。要切实把保护耕地、用好土地化为自觉行动,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三忌重场面轻效果,宣传形式要创新。“土地日”宣传要场面更要效果,宣传形式要常创新。笔者在街头经常看到一些大型集中宣传活动遭遇这样尴尬的局面。大量的宣传材料被群众扔得满地都是,举办方的满腔热情遭到冷遇。6?25“土地日”要避免宣传活动遭遇冷场,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宣传形式上有所创新。有些搞“土地日”宣传,就是开出宣传车、贴贴标语、散发材料、街头咨询等。注重的是热闹的场面,只要喇叭喊得响,标语挂得多,材料发得多,就认为达到目的了,至于群众是否听懂了、看懂了、理解了,却考虑得不多。这些“老掉牙”的年复一年的雷同宣传,确实已很难再提起群众的兴趣。由此,笔者认为,“土地日宣传要取得实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讲究宣传的艺术性和灵活性,要更多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使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四忌重应付轻实际,宣传要因地制宜。“土地日”宣传,不仅要对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文件认真贯彻落实,更要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宣传。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基层国土资源部门仅按照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要求搞一些活动,却没有挖掘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土地日”宣传必须抓重点,应根据各地实际,有选择地加入当地群众需要了解的内容。如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要加大宣传矿产开采、矿产资源保护的内容,基本农田保护区要加大保护基本农田的宣传,易发生地灾的地区应加大地灾防治宣传。结合工作实际搞宣传,是最经济、最实用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办土地证的过程,就是一个宣传的过程。办证时,可向申请人宣传办证的有关法律规定。特别是在农用地转用办证过程中,宣传面就更广了,不仅有用地单位和个人,还有乡镇村干部和被征地的村民,抓住这一时机宣传,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土地整理、土地执法巡查、拆除违章违法用地、国有土地招拍挂工作中,都可以将宣传融进来。同时,可采取现场执法促普法。笔者认为,宣传月搞现场执法活动,有助于提升宣传效果。过去,在强制拆除违法占地建筑物之前,总是顾虑重重,怕伤了农民的心,给农民造成重大损失。殊不知,这助长了农民违法占地之风,给执法工作带来了被动。磨破嘴皮不如做出样子,可在“土地日”宣传月之际,强制拆除影响极坏的违法占地建房,并对其进行曝光,这样可扭转工作上的被动。

五忌重城镇轻乡村,宣传要深入基层。在农村,十几年过去了,当问起 6月 25日是什么日子时,竟有很多人不知道是“全国土地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土地日”没有真正为乡村老百姓关注,也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缺乏力度和广度,不够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为使 6?25“土地日”宣传活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民心,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笔者建议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对辖区内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土管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土地管理知识、矿产资源管理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并以知识竞赛和问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测试。这种方式,可增强村级管理人员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意识。同时,要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宣传辅导,乡镇国土所要定时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到各村各户宣传,定期检查宣传的情况和效果,做到宣传有计划、有落实、有考核。在正面宣传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典型土地违法案件进行曝光和分析,提高群众守法的自觉性。

对加强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0-04-08 | 作者:赵广鹏 | 来源: 资源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指出,国土资源领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领域,党风廉政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发展的生命线。贯彻落实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全系统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创新能力,廉洁自律。

笔者作为一名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认为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国土资源管理成为高危行业,诱惑大,风险大,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促进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政务公开带动“阳光管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系统要按照《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对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性和关注度高的问题,要以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知情的形式,全面公开行政权力、办事程序和工作纪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决策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办理国土资源事务需求和行使民主监督权力。

二是以评议推动“阳光服务”。以广大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根本标准,以评议为手段,以整改为重点,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在农村基层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国土”活动,在城市和乡镇驻地开展“请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评国土”活动,在国土资源系统内部开展“下评上”活动,完善社会监督,落实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

三是以监督保障“阳光维权”。完善国土资源行风监督员制度,定期评议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当前有的地方虽然也聘用了国土资源管理行风监督员,但聘而不用现象严重,一年开不一次会,一年履行不了一回职责,聘用的行风监督员,如同聋子耳朵成了摆设,个别地方甚至成了“包装品”,被“说”在加强行风建设的报告中,被“写”在落实行风建设的会议文件中,致使行风监督员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要完善行风监督员制度,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便民服务窗口,在开通“12336”监督举报电话的同时,开通阳光国土维权服务热线,或者扩充“12336”的作用,使其融监督举报与开展阳光服务热线与一身;办好网上公众信箱,完善实名举报奖励制度,畅通广大人民群众咨询、投诉和诉求渠道,从内容、程序、结果三个方面,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四是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和监督。国土资源管理系统要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完善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防治不正之风。对人事管理、土地与矿产招拍挂项目、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及大额物质、资金等重大事项,实行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广泛征求职工和社会各方面意见,考虑成熟后再作决策。严格土地、矿产招拍挂出让收入收取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等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做到专款专用。

五是规范重大事项审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重点工作、热点工作权力运行监督。对审查报批土地、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探矿权采矿权审查报批等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健全档案,规范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确保国土资源行政审批的公平、公开、公正、依法、严肃。

六是规范检查考核。各级检查考核要有针对性,便于操作,尽量减少检查考核频率和环节,减轻基层负担,深入走访,虚心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摸实底、查实情,了解基层国土资源服务管理情况,认真记录,仔细分析,及时提出工作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既“查病”又“开方”,增强考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强化后续整改工作。

当前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2010-01-22 | 作者:胡敬远 肖莲云 | 来源: 资源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通过国土资源信访工作这个窗口,可以了解和掌握群众的呼声以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推动整体工作的有效开展。近年来,随着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的不断深入、人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大量通过信访渠道表现出来,使国土资源信访部门面临较大信访工作压力,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形势严峻。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信访工作减少信访量提出几点看法和意见。

一、目前国土资源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渠道不畅,目前信访工作还是单纯采用等访、实访被动接访的方式,获得渠道单一,群众信访渠道不畅,信息工作不灵,造成工作被动。

(二)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虽然现在各单位都制定了一些信访工作制度,如领导接待日制度、领导包案制度、领导下访制度等等,但是在落实执行上,许多都没有做到,有的虽做了但只不过图个形式,没有真正地开展,从而没有发挥信访的应有功能。

(三)宣传解答不到位。导致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了解不全面而上访,一是对行政执法的权限不了解。如国土资源执法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强制执行部分已移交给法院、公安等有权限的部门,但很多人不知晓国家政策,加上宣传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造成缠访和重复上访;二是极少数人不注重学习,对国土资源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透,上访者来了,言语比较简单,或者在对信访者解释过程中造成了新的疑问,越访越糊涂,导致信访人多头上访、越级上访。

(四)工作缺乏防范意识。信访问题虽不可杜绝,但也不是不可预防的,信访问题的产生都有一个过程,有一定的先兆。个别基层单位化解矛盾和纠纷的能力不强,思想不够重视,认为这是上级部门的事情,将问题上交,许多应在本单位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造成信访量的增多。

二、做好当前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的途径和对策

(一)扩大信访渠道,畅通诉求渠道,在每个乡镇设立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举报信箱,通过张贴公告和发放明白纸的形式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在工作中,根据需要还把信访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电话号码告诉来访人,以便互通情况。联合相关部门,适时召开信访联席会议,形成“大信访”格局。同时,建立信访工作制度,制定信访工作流程,使信访工作程序化、制度化。

(二)增强政策观念热情接待,严格按政策规定办事,按程序办事,注意细节,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也能降低信访率。一是努力提高学习创新能力。信访部门要以打造学习型部门为目标,加强学习,掌握国土资源信访的各项规律。对来访者要笑脸相迎,文明礼貌,热心接待,做到“一声热情问候,一把椅子让座,一杯清茶送上”,并认真听取信访者的讲述,详细了解来访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线索,进行如实登记。对少数性情暴躁的来访者,心平气和地进行劝说,及时化解矛盾。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信访,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接访和信访转办。

(三)耐心解答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根据信访的内容和反映的问题。依据相关政策,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使上访者听清弄懂相关政策,化解心中疑问。对相关政策一知半解的,不轻易作答复和表态。对不能及时解答的,积极督促各承办单位限定时间调查处理并主动上门对信访人进行解答。

(四)按时保质处理解决信访问题。对信访所反映出的问题,根据相关政策真心诚意地解决。建立信访的考核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级抓一级”将信访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将信访工作与各科室单位、各单位的职能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落实。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定期组织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成立领导工作小组,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同时在节日期间进行上门走访慰问活动。

(五)国土资源信访信息具有广泛性、直接性、敏感性。在处理各类举报信访件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调查的事实为依据,不偏袒任何一方,力求做到信访人满意,被信访人服气。

生物质燃烧机

http://www.xiexiebang.com

buifBMT3mt75

下载浅谈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的重要性(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的重要性(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农民工档案的建立健全(5篇材料)

    《专门档案管理》课程论文 题目 浅析农民工档案的建立健全与管理 姓名:marry 学号: 专业: 任课教师: 课程号: 2010年 6月15日 浅析农民工档案的建立健全与管理 【摘要】 我国目前......

    居住物业管理的重要性

    居住物业管理的重要性 (一)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物质基础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它......

    企业信用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信用缺失企业的代价有多大? 11月17日,财政部和发改委发布通知,为切实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决定免征小型微型企业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共计22项。这代表着,中央对于中小企业的关注......

    2017年度《徐州市建筑业企业信用管理档案》承诺书

    附件 2017年度《徐州市建筑业企业 信用管理档案》承诺书 1、《施工合同》签订30日内,保证到徐州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处办理登记手续。 2、企业获奖、受到处罚30日内,保证到徐州......

    物业管理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物业管理公司档案管理制度一、物业管理公司档案管理规定:1.公司各物业项目的档案资料规定由物业管理公司主管(包括代理主管)负责监督保管,由文员专职文件存档、注记工作。2.有关物......

    如何建立物业管理档案及使用方法

    如何建立物业管理档案及使用方法 物业管理档案包括业主档案、图纸档案、维修档案、会计档案等。 由于其不动产的特点,物业的管理跨越时间长,变数也多,使得建立和规范使用档案......

    如何做好物业管理档案(最终5篇)

    怎样做好物业档案管理工作物业档案最重要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物业本身的档案,包括开发建设成果的记录和物业管理公司接管后对物业进行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情况的记录;一是物......

    物业管理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山东聊城建工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一、档案管理规定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的档案管理方面的总制度,它应对本企业档案工作原则、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