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检察委员会决策能力和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时间:2019-05-13 17:4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检察委员会决策能力和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检察委员会决策能力和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第一篇:加强检察委员会决策能力和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加强检察委员会决策能力和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检察委员会是检察机关依法在检察长主持下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业务决策机构,是检察机关最高业务决策机构,对保证检察权正确行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检察委员会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是检察机关一项长远的、带有根本性的制度建设。对于加强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贯彻集体领导原则,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保证检察机关依法正确行使检察权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了检察委员会的八项工作职责,可以粗略分为重大案件和重大事项两大类。在实践中,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重大问题的作用并没能很好地发挥,而且呈逐渐弱化的趋势。首先,检察委员会讨论重大问题少,研究具体案件多。在有的基层检察院看来,检察委员会的主要作用就是研究案件,不管是适用法律存在分歧的、还是承办人认为把握不准的,都统统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这样,检察委员会工作往往造成两个极端,要么是无事可做,要么是忙于研究决定案件。其次,检察委员会有被党组会、院务会等代替的情形。《条例》规定,凡是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工作报告、专题报告和议案,都需经过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但能坚持做到的少之又少。有的地方由于检察委员会、党组会、院务会在组成人员上存在很大的同一性,在研究决定重大事项时,可能没有以检察委员会的名义召开和作出决定。实践中的这些做法,无疑会削弱检察委员会的职能,损害其权威,使其从最高业务决策机构沦为仅仅解决办案活动中疑难杂症的部门。

与党组会、院务会、不同,检察委员会与检察长同为检察机关的领导机构,检察委员会作为检察机关法定业务决策机构,其作出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相关单位和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有关规定,检察机关的重大案件和重大业务问题必须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检察委员会的集体讨论不仅有利于利用集体智慧慎重处断,统一思想,形成正确、科学的决定,而且可以通过检察委员会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实现检察机关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宪法要求。

一、为提高检委会决策质量和效率,必须提高检委会决策能力。检委会决策能力是指检察长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运用司法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检委会委员准确、高效决策,保障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促进司法公正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本领。当前以检委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重要内容的检委会改革,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检察决策系统。因此,提高每个检委会委员的业务素养完善知识结构、进一步理顺领导体制、健全依法履行检察职权的保障机制、优化外部执法环境等,这是加强检委会决策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加强检委会决策能力建设是公正执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由检察机关的性质决定的。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维护司法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法定职责,必须具有与党的执政能力相适应的司法能力和水平。因此,进一步加强检委会决策能力建设,既是由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和本质属性决定的,符合检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也是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要求。

(二)、加强检委会决策能力建设是检察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检察事业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检察机关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职能作用,就要进一步服务大局、融入大局,全面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主要包括惩罚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保障社会和谐的能力;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保证公正廉洁执法,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能力;保障人权,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等。而每一项检委会重大决策的作出,都是体现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

(三)、提高检委会决策能力是检委会自身建设的需要。

掌握决策权力的人或机构必须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只有权力和能力匹配,才能办实事、办好事。同样,检委会是业务决策机构,也需要每个检委会委员的良好的决策能力来匹配。因此,提高每个检委会委员的决策能力水平,不仅是检委会自身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构建和谐社会和公正执法的法治环境的需要。

二、加强检委会决策能力和规范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当前加强检委会决策能力和规范化建设,就要转变执法观念、提高理性决策水平、完善检委会委员结构配置,不断推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保障。

(一)转变执法观念,提高理性决策水平

首先,要树立理性决策理念,转变执法思想。明确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树立法律监督和法律至上,不唯权、不唯上意识。其次,要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确立严格依法办事的法制意识,强化国家法律公平、公正统一实施的意识。由于检察监督权是通过运用诉讼手段即司法权力来实现的,因此,检委会决策还要遵循诉讼规律,符合客观性、判断性、亲历性、独立性、公正性等诉讼要求。同时,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强化人权保障和程序优先的观念,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围绕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社会稳定的大局,办案讲究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的有机结合。

(二)依法拓展职能,提升检委会决策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检委会讨论个案多,研究法律政策少,偏重解决个案,缺乏类案指导,影响了检委会职能作用发挥。要将检委会建设成为民主、高效、权威的业务决策机构,检委

会就不能再满足于单纯对个案作出处理决定,而要突破以案就案的常规,加强对案件的研究、跟踪、总结,并善于提取案件中反映的类案问题加以指导并完善办案机制。以实现从个案决策到类案指导,从案件处理到办案机制建设的职能拓展。

(三)加强检委会组织建设,夯实基础保障

紧紧围绕检察业务工作加强检委会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人才辈出”的检委会队伍。一是严格检委会准入制度。应当将法学理论水平高、法律政策适用能力强、办案经验丰富的资深检察官充实检委会队伍;三是完善检察高素质人才养成机制。检委会要加强各类学习、培训和带教。形成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围,努力将检委会建设成为检察人才高地。

(四)建立检察委员会委员例行学习制度

建立委员例行学习制度,有利于充分理解和落实检察委员会有关的工作规则,提高委员的议事决策能力。在学习时间上,可以利用现有的检察委员会例会制度,在研究议案前开展学习。在学习方式上,既可以在例会上集体学习,也可以组织委员外出考察学习,还可以通过旁听法院庭审、到先进单位学习等提高工作能力。在学习内容上,学习最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其他单位关于检察委员会的工作经验,开展案例剖析特别是错案剖析等。这样,既可以解决例会制坚持不够的问题,也可以提高委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克服因例会制坚持不好而引发的检察委员会职能“虚化”问题。

(五)完善专职委员工作职责。一是兼职的禁止性。专职委员应当专门从事检察委员会工作,一般不得兼任其它职务,以保证专职委员将全部的精力放本职工作上。二是工作岗位的专属性。专职委员除履行委员的工作职能以外,还应当在检察长的授权下,领导、指导检察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的具体工作,包括程序性和实质性的工作。三是工作职责的专门性。专职委员除了应当履行和其他委员一样的职责以外,还应该有符合其特点的其它职责,如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检察委员会决定、总结检察委员会工作经验和问题、研究加强和改进检察委员会工作的具体措施等,以促进检察委员会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改革创新是检察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检委会决策能力建设要始终坚持用改革的思路与方式来解决创建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个能够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有效保障各项检察工作稳步推进的动力创新机制。检委会的规范化建设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出发,结合本院实际,贯彻整体规划、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深化检察改革的要求,检察委员会建设问题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第二篇:简论基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建设

简论基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建设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司法进程加快,基层检察院的检委会工作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受到了一些限制,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就该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规范检委会工作制度和完善其运行机制提出好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检委会办事机构 工作机制

检察委员会制度是我国所特有的一项检察制度,主要具有决策、管理、监督、调查等职能。自20世纪50年代确立以来在检察、推进法制进程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司法进程加快,基层检察院的检委会工作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受到了一些限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规范检委会工作制度和完善其运行机制。

一、健全检委会办事机构,保证检委会工作的高效运转

检委会办事机构作为检委会的日常工作机构,其主要负责对所议事项、案件的提请的审核,相关背景、案情以及咨询意见的整理,议事议案决策的执行监督等事项,其工作的好与坏对检委会议事议案质量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这就要求将检委会办事机构建设摆在检委会建设的全局中来衡量,无论要在人员的选配,工作制度的制定上,还是在工作环境的营造,硬件建设的配套上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全面的盘衡。体现在人员的选配上,主要考察和选配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协调能力强,法律和政治素养较高,工作态度一丝不苟,勇于和善于创新的检察干警,努力为检委会办事机构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由于基层检察院受人员少、任务重等条件的限制,检委会委员多为兼职委员,委员们除了参与检委会研究、讨论外,还要肩负其他大量的业务性工作,部分委员对检委会即将研究的议题或案件往往受时间的限制,不能充分了解案情和查询到有关的法律法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委会的办事效率。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合理配置检察资源,选出政治素质、法律政策水平高,业务熟悉、经验丰富、议事能力强的优秀检察官组成内部咨询委员会,专门对提交检委会研究的案件及重大事项进行专案分析研讨和专题调查研究,形成意见后向检委会提出,为检委会的正确决策提供高质量服务。另一方面,可以设置一至两名专职委员,由本院业务熟悉,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检察干警担任,专司审查提交检察委员会审议的事项和案件,为检委会工作开展起到“过滤器”和“智囊”的作用,促进检委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健全工作机制,促进检委会工作的有序开展

建立和完善检委会工作机制是检委会建设规范化的前提,高检院颁布的《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规则》对地方各级检察院检委会工作的规范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组织条例》的规定难以涵盖检委会复杂的工作内容,造成了地方各级检委会职能不明确、案件讨论

程序不规范、检委会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尤其在基层检察院显得更加突出。要建立完善的检委会工作机制,就必须改进这些问题。

(一)明确议事的范围和标准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明确规定了检察委员会的议事范围,应当严格执行。对按照规定应当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决定的事项都要提交检察委员会,克服重议案轻议事,确保检察委员会研究讨论重大案件和重大业务问题。检察委员会要加强对重大业务工作的领导与指导,注意总结检察工作经验,审议向人大提交的检察院工作报告、重大业务工作部署、重大事项、有重大社会影响或重大意见分歧的案件等,通过研究讨论决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其他重大检察业务问题,加强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确保办案质量和国家法律p建立前置审查制度,就是要对提交检委会进行讨论的案件和事项,受理后进行审核把关,审查内容主要是案件或事项是否需要提交检委会、提交依据和科室观点理由阐述是否恰当。提交检委会研究的案件,检委会办事机构可在吃透案情的基础上,提出法律咨询意见和解决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报请检察长决定后分别进行处理。对一些程序性的简单问题则可自行处理,如对证据不足需要补充材料的案件,检委会办公室可以自行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建议提交部门予以补充。对于属于检委会讨论范围的案事件,应审查请示材料是否齐全规范等;其次应根据案情或者事件背景准备详细的咨询意见,以供委员参考;最后,要将会议召开日期、请示报告及有关案情、疑点、难点、争议焦点,有关司法解释、法律依据等,提前告知各位委员,以便各委员作好发言准备。

三、多方面入手,提高检委会工作的决策效能

(一)建立检委会委员学习制度

加强检委会的学习,是提高检委会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检委会及委员素质的基本途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检委会集体学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明确学习重点、创新学习形式、严格学习纪律等来加强集体学习,提高议事决策的水平和质量。加强检委会的学习,一方面是要努力提高检委会委员的个人素质,使其在政治理论水平、专业知识结构、作风品格修养等方面具备基本条件;另一方面是要努力提高检委会的整体素质,使其真正成为善谋大局、会抓大事、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科学、民主、高效的检察业务决策机构。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检察业务,学习与检察业务相联系的各种专业知识,拓宽视野,夯实基础,不断提高检委会议事决策能力。

(二)坚持两个原则,确保议事议案质量

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检委会的召开、讨论、决策,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保证检委会决策的正确性。二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检委会委员应当听取案件承办人汇报的案情、事实证据、诉讼过程、法律依据及定性处理意见,而后对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阐明自己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其次,在讨论中,主持人不仅要积极引导各位委员踊跃发言,更要注意引导各位委员不拘泥于对个案或具体的事件作出正确的决策,更要从微观的决策中把握宏观趋势,近而做出具有超前性、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各位委员也

要充分履行其担负的职责,对所议案事项发表自己深刻的意见,不能敷衍了事,随大流,跟形势。

(三)加强对检委会决议的跟踪督办

检委会作出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坚决予以执行。可以赋予检委会办公室督办的职能,负责对决定的议案进行督办、催办工作。对决定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检委会反馈并请示领导做好协调工作,同时明确有章不循、决而不行的纪律责任和执法违法后果,保证检委会决议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提高检委会的决策能力,维护检委会的权威。

检察委员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只有不断探索,遂步完善,检委会才能全面、充分发挥职能,民主、科学决策,高质、高效运作。相信随着检察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检察实践的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一定会进一步完善,基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工作也必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提高办案质量,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篇:关于对检察委员会工作的几点思考[最终版]

关于对检察委员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检察委员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主要特征,是我党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检察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检察委员会是法定的业务决策机构,为检察工作的科学部署、正确决策、公正执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结合检察工作实际,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检察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强化检委会工作效果,对于集中集体智慧促进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大有裨益。

一、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几点不良倾向

1、检委会职能弱化的倾向。按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和《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检察委员会拥有研究处理案件、研究重大问题和总结工作经验、探索工作规律三类职能,包含了审议贯彻国家法律政策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专项工作部署等十项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检察委员会往往只侧重对案件的研究决策,而忽视了对其它重大问题和经验总结等事项的研究,检察委员会成为了单一的案件研究机构,该提交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的议题和事项而没有提交,使得检察委员会的职能遭到弱化。

2、报告材料提供不规范的倾向。按照相关规定,在检委会召开三日之前,议题承办部门应当将文件草案、书面报告等书面材料送达给各检委会成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题标准》对报告材料的内容做了明确详细的要求,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工作量过大或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存在着报告内容过于简单,说理不够充分,引用不

够全面等情况,承办部门不能提供全面详实的汇报材料。使得检委会成员难以全面掌握研究情况,难以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影响了议事决策的质量。

3、学习培训形式化的倾向。检委会的职责任务对检委会委员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又因一些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检察制度相继出台,这就更加需要检委会组织不断提高学习力,组织开展有效的学习培训活动。可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培训力量短缺、检委会成员难以凑齐等原因,很少组织起高效的学习培训活动,即使在上级院的明确要求下组织活动,也很难做到参训人员齐备,培训效果良好,使检委会的学习培训活动有形式化的倾向。

4、以“彼会”代“此会”的倾向。按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九条的规定“检察委员会实行例会制,定期开会。”《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第四条规定,“检察委员会会议一般每半个月举行一次;必要时可以临时召开会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一规定大都执行不到位,有什么案件、问题、事项,通过党组会或检察长办公会研究解决,而不再召开检察委员会。此举不但违反了条例和规则的规定,也因其他会议缺乏相关的程序细则要求,从参加人员的范围、研究的程序和质量方面,均不及检察委员会,使得议题的决策质量下降。

5、表态发言跟风的倾向。检察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这一规定体现的是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各位检察委员之间权利平等,根据议题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坚持原则实事

求是,充分发表意见。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委员不动脑、不思考,随着别人意见跑,做跟风式表态,有的则或碍于情面,或出于私心,或因从众思想,跟风发言,使检委会的民主原则流于形式,降低了检委会的决策水准和议事效果。

二、不良倾向存在的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历史原因,又有委员配置、人员设置和工作量分配等现实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对检委会地位认识程度不够。《检察院组织法》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委员会。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它重大问题。”明确了检察委员会是法定议事决策机构的法律定位。可是一些地方对此缺乏必要的认识,把检察委员会等同于一般的议事机构,认为这个机构可有可无,有问题、有事项只要是通过集体研究就可以了,没必要必须召集检察委员会。更有甚者把检委会当做“挡箭牌”。将一些基本情况不明朗的案件事项拿到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以检委会集体承担责任,把检委会当做推卸责任的载体。由于对检委会所处地位的认识程度不够,也直接导致了检委会能力素质建设的放松,降低了工作标准,使得检委会工作水平停滞不前。

2、对检委会工作要求落实力度不够。《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和《检察委员会议题标准》均对提交议题的范围、提交程序,检察委员会委员的职责义务,报告材料的内容要求,议题的审议程序,表态发言的顺序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但

是实际执行落实过程情况却差强人意,导致研究议题的确定不科学,报告材料的内容不规范,议题审议程序不合理等现象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检委会的民主科学决策质量。

3、议题范围的界定有待于健全完善。《人民检察组织法》《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对研究议题范围做了明确规定,其中重大案件,重大问题,疑难、复杂案件,重大专项工作,重大业务部署等位列其中。对于重大案件的范围,我们一般按照高检院在统计工作中给予的分类加以界定,但是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没有争议的案件,若要全部提交检察委员会研究,将严重消耗人力资源,实无必要。同时重大问题,疑难、复杂案件,重大专项工作,重大业务部署的界定不够清晰,疑难、复杂的标准难以掌握,致使检委会确定议题缺乏科学性。

三、不良倾向的解决对策

以上五种不良倾向已经影响了检委会研究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制约了检委会工作的深入开展,限制了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为此研究强化检委会工作已势在必行。

1、加强检察委员会的组织建设。一是严把进口,疏通出口。将政治思想素质过硬、有较高理论水平,较强的实践经验、学在历本科以上,独立办案5年以上,责任心强,实事求是,敢于讲真话的检察官纳入检委会组织,并且可以尝试公开竞争的方式进行初选,然后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将那些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不学习、不思考的举手委员,通过法定程序调整出检察委员会。二是加大检委会委员的

培训力度。通过请专家、看视频、委员上台讲课交流学习心得等方式,开展行之有效的学习培训活动。坚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检委会委员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使其从工作大局和法律事实的高度行使自己的权利。坚持加强对检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学理论的研究理解,不断提高委员的理论业务水平。坚持学习上的与时俱进,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进行专门的学习,加深理解,准确应用于实践。把检察委员会建设成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精于研究的队伍。

2、进一步细化审议议题的范围。针对区域差异和级别差异,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议题范围。掌握的重大案件除明确规定的提请抗诉、复议案件外,应当包括符合以下标准的案件,即达到高检院确定的重大标准,并且在定性、犯罪数额以及其它法定从重、加重、从轻、减轻情节的认定上存在争议,足以影响定罪量刑的案件。重大问题除明确规定的贯彻国家的法律政策、讨论通过向同级人大所做的检察工作报告等情况外,还应当包括上级院组织的各类专项活动、年初的工作整体部署和规划,同级党委、政法委安排部署的重要工作,与公安、法院协调的重要事项,本院开展的大规模活动以及其它应当提交的议题。总结检察工作经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应当实行例会制,每季度举行一次,由各委员结合从事的工作提出议题,共同研究。

3、进一步落实检委会的规范操作。为提高检委会的议事质量,应进一步规范检委会的操作,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议题的报告

材料要规范。要严格执行《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题标准》,做到材料完备、内容齐全,用语准确、解释明白、引用全面。案件的报告材料力争能够重现案件经过,使各委员准确掌握案情,清楚诉争焦点,全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重大事项则要清楚介绍事项的缘由、根据和背景,调查研究论证的过程,以及规划步骤、具体方案和保障措施。二是要进行事先的充分研究。以事先的充分研究推动检委会的充分论证,确保产生最优的意见和最佳的方案。就是要求议题承办部门和工作人员以及主管领导,在提交议题前要进行专题辩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质量的报告材料。并在三天前将材料发放到委员手中,各委员要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研究探讨,为检委会的召开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是表态发言程序要更严谨。要按照先专职委员、后非领导职务委员、再领导职务的委员的顺序发言,防止因领导权威影响其他委员。又要对委员的发言质量有所要求,既要有明确的表态意见,又要阐明理由根据,防止无思考研究的跟风式发言。

4、建立检委会委员的跟踪考核机制。检察委员会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决策办法,导致有的委员认为有责任集体承担,不差我这一票的思想,不负责任随便表态。为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有必要建立检委会委员的跟踪考核机制,为各委员建立表态档案。详细记录每个委员对每一案件和事项的表态意见,与最终处理结果对照确定得分。形成错案的,对发表错案意见的委员依照错案追究办法予以追究。并将该考核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对表态意见同正确结论相悖的委员,记录在案,在年底考核时予以扣分,与干部的奖惩任用相挂

钩。对考核情况连续3年优秀的,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优先提拔重用。对连续5次出现错误表态的,调整出检察委员会组织。并实行委员末位淘汰制,每年组织一次综合考核,将连续3年得分最低者调出检委会,再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递补。

第四篇: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新途径思考

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新途径思考

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质量,提升民警执法水平,是我们长久的、甚至是永恒的话题。当前,执法制度欠缺、执法程序随意、执法不透明、执法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仍是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突出因素。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把执法为民的要求植根于每一名公安民警脑海中,贯穿于公安执法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每一个执法行为上,真正做到以规范化执法促进执法质量进步。

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项涉及统一执法思想、规范执法主体、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等内容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过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规范执法主体、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等措施,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必须大力加强执法思想教育。正确的执法思想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做好执法工作的前提。没有正确的执法理念,再好的制度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少数民警还存在着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和不作为、乱作为等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现象,执法思想、执法理念不正确是根本原因。新时期、新形势下,必须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活动,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每一个民警都要清楚 “权从何来”、“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问题,切实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既是执法的过程又是服务人民的过程,特别要正确处理好打击和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关系,真正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实现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必须大力加强执法主体建设。执法主体合格是执法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的保证,也是执法队伍建设的基础。一是以执法规范化推进年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我市协警管理。二是深入开展网上执法办案。以公安网络为平台,开展培训,进一步规范案件办理。三是应全面推行专制法制员制度,严格案件的审核把关,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四是应深入基层强化源头管理。公安机关的大部分执法活动都由基层部门实施完成,所以重点应以基层执法质量建设为主线,在加大对基层部门人力、物力投入的同时,增加基层执法人员的培训时间和培训次数尤为重要。

三、必须大力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只有把公安执法工作全部纳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严格制定奖惩措施,才能确保严格、公正、文明、理性执法,使广大民警养成规 范执法的习惯。一是大力加强执法调研活动,对基层执法活动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时归纳整理,及时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二是创新执法质量考评。明确执法质量考评的标准、考评范围、质量界定、结果运用等问题,将日常考评与季考评、年考评结合,将实地检查与往上考评相结合,落实执法办案奖惩制度,将执法质量同执法民警自身利益的捆绑和统一。

四、加强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建设。公安民警的执法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公安机关的执法质量、执法形象和执法效果,进而影响执法公信力,因此,规范执法行为是重中之重。必须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严格依法规范执法、执勤行为。对现有法律、法规从实体到程序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在法律面前决不能打折扣、走捷径、搞变通、执法犯法。二是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工作机制。明确执法部门和岗位民警的执法责任,确定各自执法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三是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执法岗位、执法环节上的漏洞隐患进行排查,制定相关制度进行完善。

五、必须大力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及时、有效的执法监督,是保证公安机关和民警规范执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执法为民措施全面落实的具体措施。采取更加有效的监督措施,加强对公安执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监督和制约。畅通外部监督渠道,整合内部监督力量,落实内部执法 监督责任,保障各项监督措施和责任追究落到实处;加强对基层执法的日常管理,把执法质量抓在平时、抓在个案、及时发现,及时整改,通过建立、健全执法单位和执法民警执法档案制度,加强对平时执法活动的管理,促使基层民警在执法工作中边干、边查、边改、边受培训。

第五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司法所建设的几点思考

康县司法局 雍国手

司法所是我国司法行政工作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司法所建设事关司法行政工作大局。加强新形势下司法所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的需要。

司法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有生力量,在基层政权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2006年——2007年为例,我县每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00件左右,调解成功率均为95%以上,其中乡镇调解委员会每年调解500 件左右,占调解总数的60%以上,调处率达到96%以上。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特别是对民转刑案件的有效预防,为基层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司法所赖以生存的基础先天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甚至在部分乡镇出现了有名无实、名不符实的边缘化倾向。与时俱 进,加快发展,充分、有效地发挥其职能作用,不仅关系到司法所的未来走向,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司法行政工作的兴衰。通过工作实践和对司法所建设工作的调查研究,我们对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有了更为直观而深刻的认识,有了更加丰富而内在的思考。

一、司法所建设的现状

1、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工作条件差。多年来,通过我们的努力在每个乡镇都成立了司法所,并配备了司法助理员,目前,除长坝镇等5所司法所己于2007年建成办公用房外,其余16个乡司法所均无自身独立的办公用房,与政府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各所均无必要的通讯、交通设备,办公条件极为落后。同时,司法所办公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司法所人均办公经费在1000 元以下,最低的仅有200 元,远远不能满足司法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要求。

2、有牌子无房子,无法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由于与乡镇其他部门合署办公,一间房子至少两三个部门,甚至三四个部门一起办公,群众在要求提供法律服务时,无法及时方便地提供服务,影响了司法所法律服务工作的的正常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有的乡镇司法所的司法助理员把司法所牌子挂在自己的住房门口便于服务群众,但这却给司法所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带来许多不便,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司法所建设和正常工作的开展。

3、乡镇司法所专业服务人员奇缺,影响法律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县8镇13乡,350个行政村,20.3 万人,共设有司法所21个,乡镇人民调解组织21个,村级人民调解组织350个,有司法所工作人员58人,人民调解员2236名。在司法所工作人员中,有专职司法助理员5人,仅占43个司法助理员编制的11.6%。其余全部为兼职,人员结构为:退居二线的乡镇领导干部、党委及政府秘书、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大部分没有法律专业知识,没有法律服务工作者资格,给司法行政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一些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不能以主要精力投入司法所工作和法律服务工作,制约着司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了法律服务的效果。

4、项目建设进度缓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是我县的司法所国债项目建设于2004年开始,迄今为止只建成5个,但建设工期过长,进度缓慢,并不能及时交付使用,不利于司法所更快更好地发展(由于未及时交付使用有被乡镇政府挤占情况)。二是对现在已立项批建的9个司法所由于建筑材料的上涨,建设费用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所建设的顺利进行,08年下达的4个司法所建设任务均因单位造价过低无人承建。三是一些乡镇的房屋建设手续不完备产权界定不明确,给产权臵换造成一定影响,加大了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

二、思考和建议

1、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我国司法行政体系中,司法所是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担负着具体组织实施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直接面向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重要职能,是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和前沿阵地。是基层政府依法决策、依法建制、依法行政的参谋助手;司法所通过履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代表基层政府处理民间纠纷、组织开展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帮教工作等项职能,发挥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对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起着重要的服务和保障作用。此外,司法所作为基层政法组织,与公安派出所、法庭和综治办等部门构成乡镇(街道)一级的基层政法体系,它们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协作联动,共同担负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保障法律正确实施、完善基层法治机制的重要使命。只要把司法所建设好,各项职能发挥好,就能把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夯实打牢,就能把乡镇政府承担的司法行政职能综合、配套、强化起来。因此,大力加强司法所建设,强化司法所工作,是抓基层、打基础的关键环节,是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的根基所在、重点所在、希望所在。

2、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合理统筹加强司法所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司法所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必要条件和物质保障,是当前司法所建设的重点所在。我们要把司法所建设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抓上手,抓到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变过去“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主动出击,抢抓机遇,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首先,我们要加大司法所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让人们普遍认识到司法所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高人们对司法行政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认识。纠正那种认为司法所干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司法所工作不创造经济效益可有可无,司法助理员工作人人可干等错误认识,切实利用好基层政法组织“两所一庭”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完成建设任务。

其次,以基层“两所一庭”建设为契机,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赢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司法部文件要求,落实经费来源的“四个点”, 即:中央政法专项经费争取一点;国家西部建设国债资金争取一点;当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财政解决一点;司法所争取有关部门(法律服务所、有关企业、捐资赞助)自筹一点。寻求多方帮助,尽最大努力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三,在司法所建设上,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体现注重实效、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充分安排合理布局,即在建设的步骤上,按照“巩固、发展、扶持”的思路,对基础设施基本达到建设要求的司法所,要在巩固提高后进行产权的臵换;对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建设要求的,要促其完善后进行产权臵换;对目前困难较大的司法所,要通过重点扶持,改善条件,以利于司法所的建设。同时,加大对重点乡镇司法所建设的投入,以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进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在建设的目标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全县有70% 以上的司法所达到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基本解决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第五,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司法所建设的管理指导,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整合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综合服务平台,确保基层司法所工作稳步发展,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地位,“以有为争有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确保司法所建设的顺利进行。

3、加强已建成司法所的监管,确保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于司法所的建设我们要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建管并举,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严细的管理目标和措施,落实管理责任。不然就会有司法所建成后不能为我所用的可能,不能充分显现国家投资加强基层政法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因为司法所是建在乡镇,虽然产权归司法局所有,但大多数乡镇由于办公用房紧张,就挤占新建司法 所办公用房,调解室变成了乡镇政府的会议室,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妥善解决,化解矛盾,确保司法所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司法所建设是福祉工程,我们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群策群力,全身心地投入建设当中。“不积趾步,难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司法所建设是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因此,我们把基础工作一定要做细、做实、做好,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任务,努力给上级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OO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下载加强检察委员会决策能力和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检察委员会决策能力和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基层检察院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范文模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基层检察院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孙明伟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12期 [摘要]本文对于基层检察院规范化建设中的概念和形式、管理机制的概念和......

    关于加强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思考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党支部的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党才能朝气蓬勃,不断......

    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国务院法制办 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2009-6-19 16:30:21 我要评论『双击自动滚屏』 东营市公安局法制处 韩涛 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

    对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对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的思考为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争议、构建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南溪县认真按照《四川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实施......

    关于建设规范化服务型车管所的思考

    关于建设规范化服务型车管所的思考 车辆管理所是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单位,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公安交警部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时代的发展,社......

    关于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办税服务,是指税务部门在纳税人具体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涉税信息报告和缴纳税款过程中提供的服务。办税服务是纳税服务的基本内容,是税......

    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为我国人民调解......

    关于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近几年来,为贯彻落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消防执法部门在履行职责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不少成功经验。但是,由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