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残疾人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残疾人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2006年8月
残疾人的就业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残疾人及其家属所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残疾人就业,意味着他们的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因此,解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是实现残疾人走向社会的根本途径。
然而,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预测,未来五年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在5400万人左右,而预计的就业岗位是4000多万个,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随着入世、国企改革和城市化的发展,就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将会加剧,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就业中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已经出现,因此,残疾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残疾人就业工作面临困境,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制定相应对策,切实解决有劳残疾人的就业。
残疾人就业面临八大障碍
1、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一是人口众多因素。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转移了农村上亿劳动力,“十五”期间还将转移4000万,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会遇到的问题,中国的人口总量决定了供大于求将在我国长期存在。二是结构性因素。从理论上说,通常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创造岗位100万个,但在很多情况下,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一定创造出相应的岗位,关健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如果是高科技产业,吸纳的劳动量不一定会很多。我国近年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并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还有待提高,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国企改革深化,大量工业企业不仅创造新岗位有限,而且还减少了很多劳动力。去年全国单位从业人员11404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494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1030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506万人,去年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618.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3%,但实际情况还不止这些,就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而言,全国就有769万人,而且从今年开始,全国大约有40%的人将陆续离开再就业服务中心而走向社会自谋职业,这将使“隐性失业”显性化,去年底出中心就达200万人。同时,据对全国59个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平均每个求职者仅有0.65个岗位,从今年一季度国家人事部人才流动司发布的数据看,一季度全国人才市场职位需求比为1:2.86,也就是说,一个岗位3人争。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当前以及相当一段时期的社会就业之难可见一斑,严重影响到残疾人的就业。残疾人的就业竞争明显处于劣势。
2、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热心不够。一些企业和单位对残疾人有歧视,更多的企业与单位不了解残疾人能干什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纷纷议论:健全人还要解决吃饭问题,残疾人就业则是难上加难。所以有些单位宁可交纳保障金也不肯录用残疾职工,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助残”变成了停留在嘴上的口号。
3、就业要求提高。加入WTO,经济与全球化接轨,大大小小的企业都被推推搡搡挤入了同一个国际平台,尽管我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世贸,但对企业来说,同站一个平台,“小个子”总怕被“大个子”挤出平台,做大做强做优是唯一选择,所以健全人、多面手和高精尖者成为首选,残疾人“理所当然”成了遗忘群体。
4、企业转制没有调整好必要的劳动关系,应受特别关注的弱势群体难逃下岗厄运。中小企业的转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和运转能力,很多不良企业经过转制起死回生,然而业主的社会责任淡薄,劳动关系弱化,残疾人就业受到最直接冲击。
5、福利企业的内在隐忧不容忽视。福利企业是国家和社会兴办的以集中安置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为目的的、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国家对社会福利企业有扶持保护政策,在管理上有优惠照顾,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解决有劳残疾人的就业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企业经营运作有了很大变化,现在的福利企业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社会福利企业,国家的税收优惠流失不去说,里面的猫腻也难究其责,更糟的事,对残疾人的就业实际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以残疾人名义兴办的福利企业将残疾人拒之门外。
6、残疾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能力培育环境欠佳,良莠混杂影响了对残疾人的公正评价。自身综合素质状况的相对低弱,使残疾人群体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弱者,被迫退出竞争行列。同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有的残疾人眼高手低,能从事的工作不愿做,一张口要做坐办公室高工资的工作,使用人单位大摇其头,但实际上他根本从事不了他所想做的工作,使企业经营者见到为残疾人联系工作的人就怕,影响了社会对残疾人的看法。
7、残疾人就业调控力相对较弱,机制创新浮于表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减员增效是企业的内在要求,企业在经营状况良好时通常会创造新的岗位,但企业也有可能为了提高竞争力,即使在效益增长时还减少劳动力,这些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我国就业机制尚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用工信息和渠道不畅通,市场服务范围狭窄,再加上残疾人固有的自身就业信心不足,工作网络还有待形成,所以使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减少了就业机会。
8、历史欠帐太多,就业改善还需时间。尽管各地政府都关心残疾人工作,但因为工作规范性没有形成,工作大多停留在就事论事上,遇到一件处理一件,所以历史性欠帐太多,新的问题又在不断出现,残疾人的就业改善还需一段时间的努力。
另外,还有传统的就业观念和滞后的择业观念,也影响着残疾人的就业。比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就业模式,已渗透到人的意识深处,人们只把在正规部门中签订的劳动合同的雇佣就业形式看作是就业,把只有劳务关系的岗位不算是就业。实际上 判断就业与否只有两个标准:收入与劳动时间。而不论是否有劳动关系或什么样的劳动关系。再有就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有的残疾人迫于生计,摆摊设点做小买卖,有的开残疾车拉客,或无力办经营执照上缴各种税费,或无固定场所,或因管理有漏洞造成不规范经营,被工商管理部门取缔而挫伤了他们自谋职业的积极性,这实际上是政策扶持工作没有到位所造成。
当前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若干对策
“十五”期间是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比较快的阶段,同时又是劳动力需求增长比较慢的阶段,就业问题比以往任何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表现得都明显和突出,我们必须以创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以更广阔的思路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朱 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了“弱势群体”这个词汇,“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这在中央政府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最需要关心的,残疾人与健全人拥有一样的尊严,有同样的生命价值,对残疾人的关怀是人性中最善最美的体现。残疾人应该得到社会和健全人的帮助,为残疾人提供更宽阔更通畅的就业渠道。
1、重视政府导向,全面关注残疾人就业。就业是残疾人最大的保障,将残疾人就业作为关注的重中之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需要,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当然,我们现在所说的残疾人就业工作,并不是指政府按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办法,以行政的手段强行分配硬性安置,而是将工作的基本点落在创新上,着重在宏观上进行调节,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现有基础,以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辅之以少量的行政措施,在就业政策制定、资金援助、岗位提供等就业环节给予扶持,关键还在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子,努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而且还要不断认真研究,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应有社会承担的职能还给社会,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社会义务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履约责任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工作协商机制,使工作强而有力、切实有效,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难度首先表现在认识上。需要指出的是,安残就业工作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各个部门都要服从的大局。综而述之,我们要走出四个思想误区:一是残疾人就业工作是残联的工作,而不把它作为社会的共同责任;二是残疾人就业工作是指能安排则安排,而不把它作为一种社会义务;三是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手段是把残疾人向单位推介了事,而不是因人而异,协商而决;四是残疾人就业工作是指安排就业岗位,而不是将鼓励自谋职业也作为一种方法。凡此种种,把本来不容置疑的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在某些单位变得轻描淡写,应付而过。加强宣传是个好方法。江苏省太仓市残联运用该市的二台一报(市电视台、市电台、太仓日报)和闹市区的固定宣传橱窗、宣传横幅,广泛宣传《保障法》及省、市文件精神,用报道、联播、征文、画册、文艺等形式,大鼓大擂,赢得了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实绩,去年被江苏省残工委表彰为残疾人工作先进市,使全市的残疾人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2)认真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有关规定。按比例就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克服四种偏差:一是单位领导认识不到位,工作有抵触;二是基层发动不深入,思想有疑惑,对安排残疾人上岗不理解;三是残联唱成“独角戏”,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四是工作重布置轻考核走怪圈,形成安残工作年年抓但年年无突破的被动局面,影响并制约按比例就业工作的进行和深入开展。太仓市认真根据该市实际情况,出台了《太仓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办法》,成立了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管理机构,使全市的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扎实有效。自1996年以来,该市按比例安残912人,进入企业工作的有862人,仅去年一年,各基层残联就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315人,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或个体从业的394人,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办法积极扶助残疾人从事个体从业和参加农业生产劳动,鼓励私营企业和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为政府分忧,减轻社会压力。到去年底,全市1.9万名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的9120人,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5%。
(3)依法收缴按比例就业保障金,营造氛围。应该看到,残疾人自身所存在的缺陷,有的单位确实无法安排,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的共同责任还是要担负的,那么就要按规定,按比例收缴保障金,用保障金来扶持残疾人就业和扶持生活基本来源。太仓市近年来形成的“各部门负责,有关系统督办,各用人单位配合”的工作机制,使这项工作取得了实效。一是由市财政、物价、残联等部门制定《太仓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和管理规定》,款项直接转入市财政专户;二是年初根据上年末单位情况,向各单位开出缴款通知;三是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开展对残疾人就业情况实施劳动监察,使这一难度较大的工作管理科学化、运作规范化。
(4)加强职业介绍,发挥后发优势。坚持以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把安置就业摆到突出位置,是改善残疾人生活,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首要的问题是激发残疾人致富的欲望和创业的热情,调动起他们依靠自身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主动精神,克服自身残疾障碍,战胜自我。在此基础上,加快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加快为残疾人就业服务步伐就变得十分迫切。尽管很多地方建立了专门的残疾人劳动服务所,但是由于起步晚,信息量少,运作程序还不敞,所以还未充分体现出它的重要职能,因此应该在二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提高职业介绍效能,发挥后发优势:一是进一步加大职介工作力度,提高劳动服务所的运作效率,尽快凸显社会效益;二是高标准建立残疾人就业工作信息网,使安残就业工作更快更准更优。去年9月25日,中残联在西安专题召开了全国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建设工作会议,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明确了目标和任务,这项工作的开展为建设规范化服务体系,大大提高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工作效率,使求职残疾人和用工单位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掌握准确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将起到关健作用,这实际上是提高了社会化运作形式,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残疾人工作的社会化责任。
2、加强就业培训。一项调查告诉我们,残疾人就业究竟难在哪,残疾人自身素质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缺乏竞争意识和能力,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二低”现象在残疾人中十分普遍,即“文化水平低,技能水平低”。所以残疾人成为就业竞争中的弱者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做好残疾人的就业工作,加强残疾人的素质培训,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这断论述,是我们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总的指导思想。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残疾人就业也必须适应就业新形势的需要,有劳残疾人也要改变过去只是一味抱怨工作难找,而要多想想自己能做什么,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1)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加强就业前培训。我们知道,残疾人由于自身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即使有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可能由于残疾人达不到最起码的上岗条件而无
法安置。基于这一点,太仓市在前几年就着重考虑了上岗培训方案,依托社会资源,设立5个培训点,多特性多渠道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同时要求全市各基层残联,举办各类适应性技能培训班,帮助残疾人掌握生产工作技能,每年都举办20多期各类培训班,参加培训近千人,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太仓市经过分析研究,增设了二个缝纫培训基地,免费为残疾人培训裁制服装。他们认为,缝纫就业门槛底,学习又易懂,上岗快,而且它最大的特点是,经过培训马上可以开店经营,而且经营市场十分广阔,残疾人完全可以在居住地就近经营,既方便周围的居(村)民,又解决了自身就业,可以说是一石双卵,更重要的是,太仓市在培训教育中,在残疾人当中贯彻了适者生存观念,引导残疾人勇敢地改变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被动地等待。
(2)以职业要求为落脚点,大力加强在职培训。现代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的加快,过去那种一次学习和单一技能状况将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提高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能力。太仓市把在岗残疾人培训也列入工作要求,应该说工作抓到了点子上,他们一是协调有关部门在完善企业培训制度的同时,重视做好企业内残疾人的培训,二是通过市肢残人协会、聋人协会、视障人协会了解具体情况,去年举办了首届残疾人电脑培训班,有9名残疾人参加了提高培训,并且有8名一次通过中级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社会竞争能力。
(3)以创业意识为关节点,大力加强创业培训。创业是最好的就业。目前社会就业思维仍十分陈旧拘谨,很多人还停留在进厂入店的安置上,自主创业意识淡薄。然而,很多残疾人因为残疾而行动不便,流动性极差,因此要强化对残疾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发展创业培训,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太仓市的缝纫培训基地应该是条好路子,从这个基地出来的学员,可以说出来一个就业一个,他的就业适应能力是很强的,这无疑是残疾人就业安置的重要手段。
3、激励自强创业。加入WTO后,我国可新增就业岗位1200万,就业机会增长33%,然而,这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而且就目前国内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区区1200万也是杯水车薪,残疾人的就业机会并非从此走出弱势阴影,因此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还需在自强创业上给予极大鼓励。
(1)政策激励。政府的政策扶持是极其重要的,政府应该对自谋职业的残疾人提供优惠政策,除安排长期低息贷款用于创业外,在税收方面也实行重点优惠政策。同时,也可以对吸收残疾人员的企业给予有关政策优惠,以鼓励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对不按限额比例招用残疾人的企业处以罚款,用罚金补助那些雇用残疾人较多的企业,或用以鼓励残疾人创业的奖励金,用政策的杠杆来促进残疾人就业。
(2)事迹激励。政府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残疾人的自强精神,以激励广大残疾人的创业信心。从中国古代的左丘明、孙膑、司马迁、鉴真,还是现代的刘伯承,高士其、华罗庚、吴运铎,还是外国的贝多芬、拜伦、海明威、爱迪生、奥斯特洛夫斯基、罗斯福,是自强使他们名留青史。张海迪、桑兰的灿烂笑容,可以鼓起残疾人必胜的勇气。
(3)互助激励。残疾人中的成功者是最好的榜样,残联组织可以通过协会的形式,开展互助活动,以激励残疾人创业。比如社区服务领域,它所蕴含的岗位多,就业门槛底,比较适宜残疾人就业。可以根据各地情况,开设洗衣店、缝纫店、自行车美容修理店、儿童用品租赁店、图书店、小型超市、小型健身馆等,有的可以通过协会管理,开成连锁店,互助互利,增加品种,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构建起社区就业服务网络。
(4)援助激励。对一些想创业但无法靠自身力量跨出这艰难一步的残疾人,应该用援助的办法,扶助他创业。比如残联可根据实际情况,用保障金的规定部分,援助有一技之长者进行创业,或者对开办企业者,帮助联系协作方提供业务订单,循序渐进。当然,在整个残疾人就业工作中,要有一支热心和富于爱心的工作队伍。这支队伍要达到三个要求:一是开拓型,勇于创新;二是专家型,注重研究;三是公仆型,甘于奉献。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才能真正把残疾人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实现蓝天下的挚爱的神圣使命。
第二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
摘要: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存在若干抑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因素,使城乡对高校毕业生巨大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需求。因此,调整产业结构、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提高城乡就业水平是破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12-0039-04
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40%,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主持的“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认为,就业率在90%以上表示毕业生供不应求;70%~90%之间表示供求基本平衡;50%~70%之间表示就业有一定压力;30%~50%之间表示就业有一定困难;30%以下表示可能产生就业危机。按此标准表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确出现一定困难。这是否说明,经过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连续数年出现就业难,我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已供过于求?对此,学界普遍持否定观点。郑功成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61.1%的水平。以大学毕业生仅占我国劳动力5%的比例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看,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并不存在过剩问题。王德文认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仅相当于新增就业人数的1/4到1/8,与新增就业人群的总体相比,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又具有择业竞争优势,从总量上判断,大学毕业生就业应该不成问题。既然大学毕业生并不存在总量过剩而是仍处于“求大于供”阶段,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却表现为供过于求?对于这个问题,现有文献的解释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只存在于城市、发达地区等主要劳动力市场,而农村、欠发达地区等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数量绝对不足。那么,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即使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无业可就”也不愿意到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对此,学界有着不同解释。赖德胜把过高的工作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看作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相对过剩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绝对不足并存的主要因素。曾湘泉认为,这种性质的就业难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调节、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等基本素质密切相关。郑功成认为,城乡之间的鸿沟使大学毕业生只能考虑城市,地区之间的巨大发展差距又促使大学毕业生只能更多地挤向发达地区。如果对不平衡的发展格局视而不见而简单地责备大学毕业生缺乏到艰苦地区就业的社会责任,显然不符合每个人在择业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自利性的法则。针对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多重分割的局面,本文从城乡劳动力市场视角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境,并提出对策。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表现
(一)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严重失衡
城市劳动力市场能提供各类行政管理工作岗位、企业管理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和技术辅助工作岗位,准入的学历“门槛”高。该市场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发展前景好。然而,现在的部分高校毕业生难以存城市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机会。在城市劳动力市场,我国高校毕业生之所以供过于求,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供给增长异常迅猛。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从2000年的107万人陡然升至2009年的611万人,净增504万人,扩大了5.7倍。如果加上以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毕业生已超过700万人。其中,打算到城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直占较大比重。二是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非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需求少。以温州大学为例,从2006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看,只有1.4%、2.4%、1.0%的毕业生如愿到三资企业、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就业。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严重失衡,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岗位更加激烈。
另外,我国一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除存在工资福利水平低、就业不稳定等问题外,还缺乏社会保障,劳动权益也得不到保护。对200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雇主类型调查表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民营企业及个体企业”雇佣了34%的“211”院校毕业生、44%的非“211”院校毕业生、60%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是所有类型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然而,高校毕业生在这种类型城市劳动力市场上似乎也越来越呈“供大于求”这种态势,那些进入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已使我国7万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倒闭,幸存下来的中小企业大多在艰难挣扎,这使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二)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劳动力市场很难找到合适岗位
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由于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收入水平相差甚远,而且提供的工作缺乏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与发展机会,因而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选择到县以下乡镇和农村就业的比例一直极低,2003年为6.2%,2005年为7.4%,2007年为5.8%。即使他们愿意到农村就业,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据报道,在全国率先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的201名农村定向培养毕业生,真正回到农村的不足10%,原因在于回到农村后,即面临“做农业人多地少,干副业无从下手,想创业又受到种种限制”的困境。这说明目前农村对高校毕业生的潜在需求还没有转化为现实需求。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形成的根本原因
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呈现“供大于求”态势,是因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存在抑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因素。
(一)产业结构扭曲与三次产业水平低制约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
产业结构扭曲能通过两种机制抑制劳动力需求增长:其一,产业结构的扭曲削弱了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其二,产业结构的扭曲还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不协调,从而削弱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最低,劳动力投入比重非但没有降低,其绝对量反而不断增长;第二产业增长最快,但尚难以吸纳众多的毕业生;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大,增长却比较缓慢。产业结构扭曲特别是非农产业结构的扭曲,必将削弱经济发展特别是非农产业创造城镇就业需求的能力。以上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使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弱化,就业弹性系数不断降低。从“九五”时期到“十五”时期,我国平均就业弹性系数由0.13下降到0.11,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量从94万人减少到80万人。
另外,三次产业水平低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不足和就业弹性系数不断降低的根本原因。我国第一产业总体上属于传统农业,对人力资本要求很低,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吸纳众多高校毕业生。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工作岗位一般劳动力就能胜任,没有为高校毕业生创造相应的就业需求。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现代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严重制约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及待遇低对高校毕业生缺乏吸引力
近年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巨大差距,首先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761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 781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高达3.31:1,绝对额相差11 020元。而由于农村比城市的消费品价格上涨更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较大。与经济发展差距相比,城乡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也较大。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存在村庄道路状况差、饮水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社会保障缺失、医疗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缺乏现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设施和条件。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使农村对高校毕业生潜在的巨大就业需求难以通过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信号发送出去。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也倒逼高校毕业生挤进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意愿格外强烈。
(三)高校毕业生热衷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特别是高收益行业就业
由于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而是被户籍制度、人事编制及其他相关政策所分割。以上海为例,大专以上学历的本地劳动力与外地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大。1995年,大专以上学历的本地劳动力与外地劳动力的工资差是1.7倍,1997年扩大到2.3倍,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6.4倍。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的行业差异也非常大。高收益行业从业者的平均工资比低收益行业高49%以上。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差异还体现在录用与解雇、劳动条件、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正是这种巨大落差导致高校毕业生更热衷于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高收益行业就业。另外,近年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趋于萎缩,供求严重失衡必然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竞争异常激烈。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提高非农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能力
就业的产业分布伴随产业结构调整发生变动是现代生产方式变革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规律性现象。只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相互协调,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城乡就业总量扩大进而拉动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否则,只会抑制经济增长与城乡就业总量扩大,进而弱化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的引擎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非农产业结构偏离度止降转升,产业结构扭曲程度再度恶化。这是我国一般劳动力就业弹性系数和高等教育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城乡就业总量增长缓慢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破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首要任务,是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与调整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现代第三产业,努力提高非农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能力。
(二)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
首先,必须彻底摈弃没有城镇化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和地方保护主义观念,从产业分工与协作的需要出发,科学规划和促进多层次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并在城市群与产业梯度联系中积极促进小城镇发展,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城市就业机会。其次,必须在政策理念与设计上从城市偏向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深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清除两种户口、两种身份、城乡分割、公民权利不平等的制度根源,保障公民自由流动和迁徙的权利,构建城乡劳动力的平等就业机制,消除高校毕业生城乡工作转换成本。
(三)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水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最终来自三次产业现代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我国高校毕业生之所以形成就业需求不足的市场态势,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国各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不高,以吸收一般劳动力为主,没有为高校毕业生创造相应的就业需求。因此,必须提高各个产业特别是第一、第三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具有劳动就业市场化、劳动关系依法管理、失业时紧时缓和劳动力频繁流动等特点。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还缺乏高标准的劳动力市场设施和统一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问题仍较明显,还没有真正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还没有覆盖全社会;劳动关系法制化建设任重道远。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落后,劳动力流动极为困难是高校毕业生不愿到这些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需着力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水平,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宽渠道。
(责任编辑:李 琪)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经济学10-3
安炎昌
1006102099
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 政策方面
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1999年我国的大学生招生人数160万,到2012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685万,录取率达75%,现在大学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如此大规模的扩招,必然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形势。
一方面是大学扩招的泛滥,别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之后中央提出了东部率先崛起,以东部来带动中西部的发展,最后实现共同富裕。但是结果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东部发展起来了,而中西部确依然落后。虽然每次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是中西部的发展速度快东南沿海,但应该看到的是因为中西部太落后才能有如此发展之势。而且即使中西部发展如此之快,与东部的差距依然很大。东部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的地区,东部的产业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这是国家政策的积极意义。然而也要看到,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中西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往往到东部打工的机会成本比较高,所以造成东部用人困难,而中西部劳动力过剩。不仅区域发展不平衡,而且产业发展也不平衡。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一直就大力发展重工业,致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也称现代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都在50%——70%。而我国只有30%甚至更少。所以产业发展不平衡,造成我国就业吸纳能力比较低。此外城乡发展不平衡也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虽然也取得一些成果,增加了一些就业,但是远远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问题。
二 企业方面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企业之间的不平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企和民企之间。国企占有国内最优质的资源,包括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和政策、银行贷款等社会资源,虽然国企创造的GDP在中国占主导地位,但是国企由于自身条件一些限制和制度原因,不可能中吸纳过多的就业,真正能解决失业问题还得大力发展私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虽然中央每年都在强调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但是我国的民营企业依然生存困难。
第一个表现就是各种税费太重,本来就是一个小的经济体,各种重复征税对小企业来说本身就是灾难。2010年美国税收占GDP的16%,而中国税收超过18%,如果再加上非税收收,各种基金以及强制储蓄,譬如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就点到36%,而这多出来的18%在美国是没有的。也就是说我们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税收国了。但是我们的经济与美国比还差得很远。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想发展都困难,特别是在世界经济普遍萧条的情况下,中国的中小企业想不倒闭都困难。中小企业虽然单个的吸纳就业能力有限,但是数量庞大,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本来有工作的人也面临失业,何况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呢。小企业倒就倒了吧,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但是大企业也不容乐观,很多大企业要么是经营困难,要么是形成规模经营生产效率很高,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提高了,但相应的数量也在减少。第二,企业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员工其实成本是很高的,所以现在大多数企业招聘都要求有一些工作经验,对于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瓶颈。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就是两个人同时到一家企业应聘,一位是高中毕业生,但是在四年的工作经验,一位是本科生,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如果你是企业的人力资源,你会如何选择。从企业的角度肯定会选有工作经验的这位,因为企业可以省去培训的成本,而且可以更容易融入企业,很快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虽然没有高学历,但是只要你能干好你的工作就证明你有能力,能力和学历之间,虽然很多企业家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会很困难,因为名校毕业的毕业生,把他招到企业对企业的影响应该是非常大的,甚至直接就提升了你企业的一个档次。但是你是承担风险的,因为你不确定名校毕业生能否胜认这份工作,即使他通过努力可以干好工作,但是等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的时候,企业还有实力留住他吗,也就是说企业还有让他发展的空间吗,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思考的。事实上,有很多企业都是在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培养人才,所以企业在招人的时候往往要看你的稳定性。而当今大学生最缺的就是稳定性,因为大部分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所以换工作就非常频繁,所以找工作就更加困难。
三 我国大学教育的落后
虽然我国大学生的比例很大,但是问题更大。近些年一些高校盲目响应国家的政策,或者是扭屈了政策,开始大规模的扩招,造成大学生质量严重下降。本来学校只能容纳一万人,可学校偏偏招了一万五千人,致使大学的软硬件设施都跟不上,有很多大学在开学一个月前迅速崛起一幢宿舍楼,这其实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但这种不负责任在当代的中国大学普遍存在。其实这也不能怪政策制订的问题,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本来就相对落后,然后评估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也只能是盲目跟风国外,但是作为一个学生,中国没有把知识学好就忙于应用。很多国内的学者看到美国等先进国家的大学生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是只看到大学生的数量还不行,美国大学实际上是宽进严出的一个情况,而中国恰恰相反,中国的大学对学生的要求非常宽松,甚至到了纵容的地步,以至于在走入社会的时候看到的世界跟自己想像的完全不一样,而社会上对大学生的印象也完全不同于十几年前,以前大学生是一个优秀的代名词,现在的大学生更多的是一个无知的代名词。现在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是与社会脱节的,也就是说花很多钱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根本还不如一个中专生,最起码中专生有一技之长,可以适应企业或者说是社会的需要,而大学生呢,整天学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我这里不是说理论知识不重要,而是即使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也是好多年前就已经淘汰的,我们上课的时候从来老师不会跟学生交流一下最前沿的知识,课本大概也是好多年前编的。尽管很多老师认为课本已经很与日俱进了,但是,应该看到当课本写出的时候那知识已经落后了,已经有新的知识产生的。但是老师不会跟你讲最先进的知识,因为他不知道有比课本上更加先进的知识已经生产出来了。
之所以教育为什么这么落后,一个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与社会严重脱节,一个是老师的素质不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的奖励机制存在问题,老师评职称都是看发表过多少论文,写过什么书,以至于老师每天都在忙着写东西,哪有时间管学生呀,哪有时间指导学生学习呀,哪有时间去关注最新的知识动态呀!当然我不是批评老师为了名利,而是现在的情况是有了名才能有利,评上职称才会多发工资,多发工资才能养家糊口,老师连自己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能安心给学生是课呢。而老师整天想着杂挣钱,怎么可能教好学生。所以大学教育的问题还应是体制的问题,这个制度因素突破不了,大学教育的水平很难上去。
四 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由于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教育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考上大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所以很多人认为考上大学很了不起。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目标是考一所好中学,上了中学之后,老师说你人生的转折点就是考一个好大学,只要考上一个好大学你的人生从此会与众不同。不仅老师这样说,家长也这样说,周围所有的人都这样说,所以也就给学生灌输了一种思想:只要考上了大学就显得高人一等。其实现在很多人
考上大学那不是因为你自己足够优秀,而是现在大学越来越行政化,越来越想着赚钱,这完全是大学扩招的结果。但是在人们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想法就是,大学生就是优秀,大学生就是与普通人不一样。一代年轻人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不仅是这个社会的悲哀,更是这一代人的悲哀,因为毁的都是这一代年轻人呀。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所以让现在的大学生自身也觉得很优秀,其实只能算是“被优秀”。很多企业招人也要求是名校出身,所以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造成对自己认知的错误。
大学生是马上要进入社会为社会服务的一个群体。但是看看当代的大学生都在干什么,上网,打游戏,整天的无所事事,以为自己一毕业就能很快适应社会,也不对社会进行了解,也不去储备进入社会的技能。最好的一种状态是没事去做做兼职,考个这证那证什么的。其实应该说当代大学生是这个社会的牺牲品,因为是那些60后70后的这一代人给80后90后造成的这么一个社会环境。并不是大学生本身不够努力,能考上大学我相信都是用功学习了的,只不过在大学期间看到自己的学姐学长们都在玩,于是就这样一级一级的开始堕落。现在整个大学都是一个浮躁的气氛,哪还有一个学生安静学习的地方呢!
大学生对未来社会认识不清,导致自己不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不知道自己应该提升哪方面的能力,不知道企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四篇:残疾人新闻报道“边缘化”困境及对策
已发电子版至信箱(chuanmeizazhi@163.com)。祝编辑同仁们龙年吉祥,工作顺利。
稿件字数:4700字
残疾人新闻报道“边缘化”困境及对策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网站主编 穆小琳
内容提要:社会“边缘化”心态、报道对象的弱势化(被“弱势”和自我弱势)和主流媒体的“边缘”视角,直接导致了残疾人新闻报道的整体边缘化现状。残联内部自办发行模式导致其所有刊物影响力无法扩展到社会,成为真正有话语权的刊物,而主流媒体对商业化运作的注重,又使它们漠视和边缘化对残疾人群体的报道和关注。走出残疾人新闻报道“边缘化”困境并不难,观念的转变最为重要。弱势群体不再被漠视和歧视,在主流媒体中掌有自己的话语权,这也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标志。
关键词:残疾人、媒介、新闻报道、边缘化、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残疾类型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
总体上看,残疾人群体在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出行、文化生活和法制建设等方面与前些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党和各级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我国残疾人正逐渐向“平等、参与、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目标靠近。但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我国残疾人的整体生活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歧视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新闻媒体的建设和关注度不能满足这一特殊群体的需要,残疾人新闻报道“边缘化”现象十分突出。
一、残疾人新闻报道媒介现状
以残疾人为主体的报纸、杂志、广播、学术期刊屈指可数,在全国范围,尤其是残联系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杂志,有中国残联主管、中国残疾人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残疾人》、《盲人月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主管、中国残疾人杂志社主办的《三月风》,学术期刊有今年刚创办的《残疾人研究》,由中国残联政策研究室主办。前三本刊物因创刊时间较长,如《盲人月刊》创刊于1954年,《三月风》创刊于1984年,《中国残疾人》创刊于1989年,曾经在社会上有一些影响,积累了一批老读者。这些刊物主要在各地残联系统内发行,也有十几万份。但市场发行数量很少,市场零售报刊摊位上完全看不到。依靠行政手段发行的报刊,往往不被社会读者所熟识和认可,因此上述刊物的影响范围只限于全国各地残联系统内和部分残疾读者及少量老读者之间。在社会读者群尤其是年轻读者群当中很少为人所知,更不谈上订阅和购买。
中国残联主管的《华夏时报》在创刊之初,曾经将残疾人做为报道的主体,这是中国唯一一份为残疾人服务的国家级报纸。但时过不久,迫于自负盈亏的压力,几经转型,变成以金融为主的写字楼报纸,残疾人新闻报道消失在大盘走势、期货贸易、黄金涨跌的讨论中不见了踪影。
近年来各地方残联开始注重文化宣传工作,创办刊物,例如《广东残疾人》(广东残联主办)、《挚友》(北京市残联主办)、《山西残疾人》(山西残联主办)、《陕西残疾人》(陕西残联主办)以及《临沂残疾人工作》、《湘潭残疾人》、《乐山残疾人》、《重庆残联通讯》等,但都囿于本地方残联系统内,更像是内部工作通讯,自办自读,几乎不被外部所知,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残疾人读者群的影响非常有限。
除此之外,报纸——零,广播——零,电视台——零,国内没有专门的残疾人报纸、广播、电视台。如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这样的主流媒体和强势媒体也没有开辟固定的栏目或版面,专为残疾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而电台和网站在这方面有自己的努力。1987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办“残疾人之友”栏目(中波639频率),20多年来,在大家的努力下一直坚持至今,深受残疾听众的欢迎,也是佑大的中国唯一一家主流媒体有残疾人自己的发声平台。90年代,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曾经为残疾人也开办过一档叫《同在蓝天下》的节目,但因没有经济效益没人愿意做而被取消。在08年奥运会前夕,又开办了一个残疾人节目“温馨之声”,每周六、日中午13:35—13:55播出,各大媒体纷纷对此报道,但时隔不久又不知去向。北京电台开设残疾人栏目的起起伏伏,在中国的公益广播事业中很有代表性。为了鼓励各地电台开设残疾人栏目的积极性,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手举办各地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节目展播,参评的标准之一,就是必须在固定的残疾人专题栏目中播出过,在其他栏目中播出的残疾人题材节目不予以参评,其获奖的作品在中央台的“残疾人之友”中播出。这个活动迄今为止已办了9届,对各地电台关于残疾人内容的广播报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网络申办相对自由,专为残疾人创办的网站、论坛、公益频道等比较活跃,例如影响较大的自强人公益论坛、残疾人驾车网、中国残疾人用品用具网、中国残疾人红娘网等。残疾人由于自身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动不便,而在网络上却可以畅通无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成为忠实网民,他们对网络的依赖和依恋比健全人更甚。目前活跃在互联网世界的残疾人网站大约有七八十个,有官方网站,更多的是民间自办网站。依托中国残疾人杂志社、08年残奥会期间创办的中国残疾人网站,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残疾人新闻资讯平台。据统计,截止2011年3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4.77亿,备案网站382万个。中国的残疾人口是8296万,健残人数比例是100:6,假如按照这个比例来设定残疾人网站的数字,应该有9万多个残疾人网站。与传统报刊相比,七八十个残疾人网站在数量上显得多一些,但对于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世界,也只能算沧海一粟了。对于渴求有自己的网络平台的残疾人来说,网站数量还是偏少。虽然网站申办比较容易,但其后所需的资金来源和人员投入让很多有志者望而却步。
二、残疾人新闻报道被“边缘化”的社会原因。
残疾人群体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在很多情形下,是以“弱势”、需要被关注的形态出现。这就造成了以他们为报道主体的媒介在主流媒体中沦为“边缘”媒体。不仅是残疾人群体,诸如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等为报道主体的媒介也都不同程度存在被“边缘”的形态。在这些弱势群体当中,残疾人群体被“边缘化”的情况最为突出,被歧视、被排斥的现象也最为普遍。这是缘于一种社会心态——可以接受老年人、妇女、儿童为正常的需要照顾的观念,因为每人身边都有这样的对象,而残疾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并必须承担的,残疾人也就被当作非常态的对象来理解了。这就是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人在称呼“健全人”和“残疾人”时,都用“正常人”和“残废人”来指称,包括一些残疾人也这样称谓自己。
诸多歧视和限制导致残疾人在升学、就业、婚姻、出行等各个方面始终处于劣势,“弱竞争力”情况非常普遍。这些歧视和限制有源于政策方面的,如某些高校和某些专业对身体残疾的限制,各个用人单位因为没有强制性的残疾人聘用政策,使得他们宁愿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雇用残疾人。至于无障碍出行方面,城市道路都铺设了盲道,公共场所如医院、商场、地铁、影院、体育场、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等,都进行了无障碍坡道、厕所、电梯等改造。2010年4月起,肢残人可以驾驶机动车(之前只有左下肢残疾的人可以驾驶自动汽车),但尽管如此,从整体上看,距离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那样的便利出行,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择偶方面,残疾人更是处于低标准的劣势状态,歧视和排斥心态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
由于社会不公造成的“弱竞争力”状态,残疾人并非很情愿地成为社会“被慈善”对象,尤其是那些文化层次较高、残疾程度较轻、自我意识很强又正当年的残疾人,融入社会、平等参与的渴望非常强烈。他们当中有不少人用超出常人的毅力顽强拼搏,成为千万富翁、农民企业家、歌星、国企老总、博士、大学教授、著名文学家、医生、记者等等,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大多数媒体依然站在健全人角度看待他们,对他们的报道总是千篇一律的“自强不息”,作为“另类”的、“边缘人”的形象出现。至于有关残疾人的爱心活动、体育赛事、文化演出、会议等,更是当作“边缘”新闻来处理。
因此,社会“边缘化”心态、报道对象的弱势化(被“弱势”和自我弱势)、自办刊物社会力影响的不足和主流媒体的“边缘”视角,直接导致了残疾人新闻报道的整体边缘化状态。
三、残疾人新闻报道走出“边缘化”困境,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首先,主流媒体应将有关残疾人的报道纳入常规化选题系列,甚至,直接开办残疾人电视台或电视频道。
例如报刊媒体,可以为残疾人定期开辟专版、专栏、专刊,除了每年的5月全国助残日和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作专题报道外,其它的报道可以细分为如残疾人就业专版、残疾人体育专栏、聋儿康复专刊等等,CCTV或地方电视台,就像建立书画频道、天元围棋、收藏、车迷、游戏、碟市、宠物等分类频道一样,可以单独设置一个残疾人频道,五化八门的征婚节目、情感专场等,也可以定期举办残疾人专场。韩国已经有了专门的残疾人电视台——希望福祉TV,我们的残疾人口总数相当德国的总人口,完全有必要建立一个残疾人电视台。
第二,社会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策划和采访报道,应更多以残疾人视角换位思考,记者们应勤跑多问,走访普通残疾人家庭,深入残疾人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够挖掘到真正震撼人心的素材。
公众对残疾人群体的印象和理解,除身边某个具体的残疾人外,主要取决于媒体的报道。但大部分有关残疾人的新闻报道,要么停留在对健全人励志的“自强不息”、“身残志坚”上,要么以悲天悯人的姿态叙述他们如何不幸,或者拿残疾人做背景报道某个财团的慈善事业,或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故意放大残疾局部而不顾被采访者个人感受,有时懒于寻找新题材一窝蜂报道一个人或一件事,还有不少浮皮了草、无关痛痒的表面文章无法让读者感受他们的爱心在哪里。残疾人也是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只不过多了一些特殊的需求而已。他们最渴望的是“平等、参与、共享”,而不是怜悯、施舍、被当成励志标本。
第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职的记者队伍,使残疾人新闻报道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得到保障。
专属残疾人的媒介过少,因而残疾人新闻工作者的从业人数也少之又少。主要集中在中国残联下属机构的中国残疾人杂志社。杂志社专职采访和编辑的工作人员只有25个,承担着全中国的残疾人新闻报道的重任。以中国泱泱十几亿人口、残疾人数超过8300万的惊人数量,这么几个专业从事残疾人新闻报道的编辑记者实在太少。在社会媒体中,培养一批专职的残疾人新闻报道记者,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所谓“高素质”,是指专职记者应具备的几个条件:科班出身、热爱公益事业、吃苦肯干。每一个媒体机构,尤其是电视台、电台、大报大刊大网站中,都有若干这样的记者,加起来的数量就很可观了。
走出残疾人新闻报道“边缘化”困境并不难,观念的转变最为重要。弱势群体不再被漠视和歧视,在主流媒体中掌有自己的话语权,这也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标志。
2008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通过,在第五章“文化生活”里,明确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图书、网络等形式,及时宣传报道残疾人的工作、生活等情况,为残疾人服务”;“开办电视手语节目,开办残疾人专题广播栏目,推进电视栏目、影视作品加配字幕、解说”。残疾人新闻报道要走出“边缘化”困境,实现保障法提出的理想目标,如果以上三条都能做到,目标的实现就为时不远了。
作者简介:穆小琳,女,生于196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原为《三月风》杂志主编,现为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网站主编。长期工作在残疾人新闻媒体领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惠新里甲8号中国残疾人杂志社 邮编:100029 手机:*** 电子信箱:mumu5555@sina.com
第五篇:残疾人就业面临六大障碍
一、残疾人就业面临六大障碍
1、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一是人口众多因素。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转移了上亿劳动力,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会遇到的问题,中国的人口总量决定了供大于求将在我国长期存在。二是结构性因素。我国残疾人就业与社会总体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当前以及相当一段时期的社会就业之难可见一般,严重影响到残疾人的就业。残疾人的就业竞争明显处于劣势。
2、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热心不够。一些企业和单位对残疾人有歧视,更多的企业与单位不了解残疾人能干什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纷纷议论:健全人还要解决吃饭问题,残疾人就业则是难上加难。所以有些单位宁可交纳保障金也不肯录用残疾职工,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助残”变成了停留在嘴上的口号。
3、就业要求提高。加入WTO,经济与全球化接轨。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做大做强做优是唯一选择,所以健全人、多面手和高精尖者成为首选,残疾人“理所当然”成了遗忘群体。
4、残疾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能力培育环境欠佳,良莠混杂影响了对残疾人的公正评价。自身综合素质状况的相对低弱,所拥有的职业技术不够过硬,在与正常人竞争中往往败下阵来。使残疾人群体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弱者,被迫退出竞争行列。同时,还有一些残疾人不能正确的摆正自身在工作中的位置,容易与他人起冲突,易被同事排挤。一些残疾人认为被录用是理所当然,在工作时不够尽心尽力,易被解雇。
5、残疾人就业调控力相对较弱,机制创新浮于表面。我区就业机制尚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用工信息和渠道不畅通,市场服务范围狭窄,再加上残疾人固有的自身就业信心不足,工作网络还有待形成,所以使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减少了就业机会。
6、历史问题太多,就业改善还需时间。尽管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关心残疾人工作,但因为工作规范性没有形成,工作大多停留在就事论事上,遇到一件处理一件,所以历史性问题太多,新问题又在不断出现,残疾人的就业改善还需一段时间的努力。另外,还有传统的就业观念和滞后的择业观念,也影响着残疾人的就业。再有就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