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8:5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第一篇: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中国残联理事长王新宪

在为《自强之歌》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结合世界和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实践,着眼于我国残疾人状况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历史地、全面地、深刻地阐述了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他指出:“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历史和现实表明,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残疾人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充分实现公民权利和生产力解放的问题,必须始终重视,而不容忽视”;“对残疾人这个社会脆弱群体给予帮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共产党人是以人类解放为最高宗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幸福为建设的根本目的,更应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保护其不受侵害。同时,对这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还应给予特别扶助,通过发展残疾人事业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使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的成果”。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论述,为我们科学认识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发展我国残疾人事业,提供了思想武器。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

如何认识与对待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残疾被看成是“天意”,是前世作孽的因果报应;残疾人往往被视为“废人”,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广大残疾人备受压迫和歧视,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苦难深重的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开始走向新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们关于残疾人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平等·参与·共享”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二十多年来,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团结,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这些政治上的优势,为解决残疾人问题、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了根本保证。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残疾人施展能力、参与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和谐友爱、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逐步形成,人道主义越来越深入人心,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日益改善。所有这些,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奠定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基础。

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开掘了丰富的实践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践是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丰富源泉。残疾人通过参与社会生活,特别是参加生产劳动,创造社会财富,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增强了平等参与意识,也使社会认识到了残疾人的能力;社会通过对残疾现象的研究和残疾预防,对残疾作为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过对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因素的分析,揭示了外界障碍是残疾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认识到社会补偿、扶助的重要性和国家与社会的责任。在这些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概括了残疾人事业的基本经验和理论,形成了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基本内容。

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弱、济困、助残的传统美德。《周礼》中有“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的思想。到了当代,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被赋予新的意义,注入新的内涵,成为现代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残疾人一直没有停止过求生存、图发展的奋斗,他们在非常恶劣的条件下历经种种痛苦和磨难,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顽强地维护自己的生存,并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业绩,体现出了极其宝贵的自强不息精神。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得到广泛宣传和弘扬,改变了人们对残疾人的不正确观念,促进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并成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国际社会关于残疾人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抓住机遇,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残疾人事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吸收借鉴国际社会残疾人工作的经验、做法,特别是《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和《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所包含的“平等·参与·共享”的思想,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和提高了我们对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的认识,促进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丰富内涵

江泽民同志关于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丰富内涵。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自有人类社会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残疾人是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由于遗传、疾病、自然灾害、事故、战争和环境污染等自然和社会的原因,残疾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在每个国家、每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残疾人存在。残疾人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是人类的组成部分,虽然有某种缺陷,但并非异类、另类,而是人的存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一种表现。可以说,残疾人的残疾,客观上成为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付出的一种代价。

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应得到尊重和保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阶级剥削、阶级压迫的政治经济根源,为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根本保障。依照我国宪法,残疾人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保障法又对残疾人权利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其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残疾人作为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应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劳动权利、医疗康复权利、文化权利、婚姻家庭权利以及获得特别扶助的权利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的权利意识和社会保障残疾人权利的意识逐步增强,残疾人权利的实现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这体现了我国人权保障的广泛性、真实性和公平性。同时也应看到,法律上规定了残疾人的平等权利,并不等于这些权利就能在事实上自然而然地实现。目前社会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侮辱残疾人、侵害其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残疾人在实现基本权利方面,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法律、经济、行政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为残疾人权利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残疾人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的能力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等自然属性为基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多方面的综合范畴,可以说人类有多少种活动就有多少种能力。判断残疾人的能力,应着眼于他能干什么,而不是不能干什么,这是认识残疾人能力所应有的态度。虽然残疾使残疾人某些方面的功能受到损害和限制,但通过发挥其他感觉和思维器官的作用,刺激并调动人体自身的代偿功能,扬长避短,仍可以使被损害和限制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弥补,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认知世界,参与社会,创造财富,达到与健全人同等的程度和水平。除了极个别者外,几乎所有残疾人都具有生活能力、劳动能力、接受教育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由于残疾的磨炼,残疾人往往具有更加坚强的意志。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残疾人同样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

造成残疾人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残疾本身,而是外界障碍。外界障碍的存在,使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某种不利地位,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受到限制。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是社会应尽的责任。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指出,无论在什么地方,对产生缺陷的条件进行弥补以及对致残后的种种后果进行处理的最终责任都要由各国政府来承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应关心残疾人这个社会弱势群体,积极为他们提供各种社会补偿。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通过发展残疾人事业,减轻和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其权利的实现。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规划,加强领导,综合协调,采取措施,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残疾人工作;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机关、团体、企业

事业组织和城乡基层组织,应当做好所属范围内的残疾人工作;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竭诚为残疾人服务。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措施,并不妨碍和影响其他社会成员实现自己的权利,因而不应视为对其他人的歧视或不公正,恰恰相反,它体现了社会公正,促进了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需要社会的帮助,也取决于自身的奋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残疾人只有乐观进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懈奋斗,才能克服自卑感和依赖心理,认识自我,磨炼意志,提高素质;才能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才能展示自身能力,增进社会理解,转变社会对残疾人的不正确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残疾人更要适应时代要求,增强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去。作为公民,残疾人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履行好应尽的社会义务,这也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发展残疾人事业,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残疾人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它的解决最终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要求发展残疾人事业。江泽民同志指出:“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必须融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之中,并与其相协调。在我国现阶段,发展残疾人事业,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既缩小差距又不超越现实;要贯彻“讲求实效,打好基础”的方针,既立足当前,优先解决残疾人迫切需要而又有可能满足的基本需求,又着眼长远,抓好关系残疾人根本利益和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工作;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激励残疾人的参与意识与自强精神,充分重视和发挥残疾人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残疾人的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在致康复国际第十一届亚太区大会的贺辞中指出:“残疾人这个社会最困难群体的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的解放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反对以肤色的不同、民族的大小强弱和性别的差异来划分优劣,追求并努力实现种族解放、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也反对以人体功能是否有缺陷来划分优劣,追求并努力实现残疾人的解放。人类的解放不仅必须消除奴役、压迫和剥削,还要消除歧视、偏见和陈腐观念导致的不平等社会现象,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不但涉及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的变革,也要求社会思想文化的全面进步。残疾人的解放,对残疾人而言,是消除障碍,全面发展,实现“平等·参与·共享”;对健全人而言,是消除愚昧、偏见和歧视,实现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对社会而言,是追求和谐友爱,实现进步平等。因此,残疾人的解放作为人类解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残疾人自身的解放,也包含着社会解放的意义。可以说,残疾人的解放是衡量人类解放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以实现人类解放为最高宗旨的共产党人,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幸福为建设的根本目的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应为实现残疾人的解放而不懈奋斗。

新的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发展进步、强盛复兴的世纪。新世纪社会的文明进步,将为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机遇和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牢固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大力推进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不断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我们相信,在新世纪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程中,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这颗人类思想的明珠必将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第二篇: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第二章

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李志岐、许家成

2006年12月13日,联合国特别委员会通过被称为本世纪联合国最大工程之一的《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中国是该国际公约的最先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早在2000年3月,残疾人国际、融合国际、康复国际、世界盲人联盟、世界聋人联合会和来自各大洲、各国家的残疾人代表,以及为残疾人服务的非政府组织领导人等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为残疾人充分参与和平等制定世纪战略”的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新世纪残疾人权利北京宣言》,强烈呼吁国际社会制定《残疾人权利公约》。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终于诞生了,它将揭开世界残疾人事业的新篇章。

2008年9月,第13届残奥会将在北京召开,将吸引近万名来自海内外的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参与,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北京,不仅关注那十余天的比赛期 1 间的组织工作和赛事进展,而是从残奥会的申办、筹办和赛后,全面关注我们的社会和市民对残奥会、对残疾人的态度,关注北京和中国能够通过举办这次赛会,留下什么样的文化和精神遗产。其中非常重要的,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是否深入人心,我们的社会、人民和志愿者,如何看待残疾人,残疾人权利是否得到落实。

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必将为推动《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的落实做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残奥会志愿者,肩负这一光荣使命,任重而道远。

第一节

残疾人观发展简述

“残疾人观”是指人们对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的总看法和基本观点。如何认识和对待残疾人与残疾人的问题,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国际社会残疾人观的演变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残疾人观。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释残疾发生的原因,生存能力低下的人类,沿袭生物界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残疾个体在残酷的生存斗争中处于劣势而被淘汰。在欧洲奴隶社会,残疾人被视为“魔鬼的化身”,从肉体上被消灭,生存权遭到剥夺。之后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封建社会,处于社会底层的残疾人备受愚弄和歧视。

自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人文主义思想家为了反对剥夺人权的封建僧侣制度,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天赋人权”观念,残疾人的人权才开始得到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残疾人的人权保障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 2 重视。以“平等·参与·共享”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此相应,看待残疾和残疾人的理论模式,也从原来的“医疗模式”理论转向“社会模式”理论。

医疗模式理论认为:残疾人是一个被动的、病态的、不能独立的、需要医疗和救济的群体。依据这种模式,社会活动被分为“正常人”的社会活动和残疾人的社会活动。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由“正常人”的社会活动创造的;残疾人是“非正常人”,是社会的包袱和麻烦,只能消耗而不能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因此,社会的教育、就业、文化、交通等领域的设施、服务都是为“正常人”而设计的,残疾人不能也不需要参加到这些领域当中来。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予其特殊的服务、帮助、救济和施舍。

社会模式理论将残疾定义为:社会对于有缺陷人群施加的障碍和限制,包括偏见、排斥、缺乏计划性、缺乏足够的通道和防护措施。这种社会模式理论认为,“行动的限制不是因为身体缺陷,而是社会组织的结果。”残疾的原因是社会未能提供充足的资源以及未能提供残障人士所需要的社会环境。

社会模式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发现、揭示和研究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给残疾人所造成的各种限制和障碍,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

营造无障碍环境,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

来消除这些限制和障碍,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在这个阶段,社会不仅接纳了残疾人,而且认为残疾人也可以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残疾人应当不被歧视地参与社会生活,社会也应当赋予残疾人平等的机会和条件。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残疾人观念的发展,经历了由恐惧、灭绝  歧视、隔离  融合、共存,由只关注社会的主流群体  关注社会的全部群体这样一个演变轨迹。

二、我国残疾人观的演变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弱、济困、助残的传统美德。《周礼》中有“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的思想。儒家思想主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提出“仁爱”,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观点。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残疾人观的宝贵思想财富。

但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残疾仍被看成是“天意”,是“前世作孽”的“因果报应”,残疾人往往被视为“废人”,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在这种观念统治下,广大残疾人备受压迫和歧视,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尽管历朝、历代都曾有过某些救助残疾人的善举,但这并非是社会的主流。

新中国建立,苦难深重的残疾人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开始走向新生活。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开始得到承认和尊重。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残疾人主要被视为同情和照顾的对象,平等参与社会的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残疾人事业乘势而起,迅速发展,人道主义思想在新的更高层面上被重新认识,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三、中国特色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团结,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更好的体现,4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这些政治上的优势,为解决残疾人问题、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了根本保证。经济快速增长,国家财力增强,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增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为残疾人施展能力、参与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和谐友爱、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逐步形成,人道主义越来越深入人心,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日益改善。所有这些,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奠定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基础。

(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如进行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摸清了残疾人的基本情况,为国家制定各项有关残疾人的政策提供了依据;颁布残疾人保障法,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已经制定、实施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五个五年计划和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设立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新型、统一的残疾人组织;表彰残疾人自强模范,开展残疾人自强活动;进行宣传和公众教育,倡导扶残助残的文明社会风尚;开展残疾人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这些重大措施,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数百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残疾人就业率由不足50%提高到80%以上;盲、聋、弱智儿童入学率由6%提高到77.2%以上;1300万贫困残疾人通过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解决了温饱;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日趋丰富、活跃;残疾预防得到加强,减少了残疾的发生;残疾人事业从一个较低的起点走上了一条适合国情、具有特色、系统发展的道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做法和成就受到海内外的广泛赞誉,联合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先后授予我国“联合国残疾人十年特别奖”等十余个奖项。

(三)社会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的发扬,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弱、济困、助残的传统,这一美德传承至今。到了当代,扶残助残的美德被赋予新的意义,注入新的内涵,得到发扬光大,成为现代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残疾人一直没有停止过求生存、图发展的奋斗,他们在非常不利的条件下历经种种痛苦和磨难,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顽强地维护自己生存的权利,并创造了一些可歌可泣的业绩。“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惨遭不幸,发愤著述《史记》,千古流传。在当代,以吴运铎、张海迪、丁晓兵等为代表的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以热爱祖国的情怀、百折不挠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残疾人的优秀代表人物体现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全社会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四)国际社会关于残疾人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为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残疾人事务。我国响应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批准《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积极参加“联合国残疾人十年”(1983—1992年)行动,倡导并促成“亚太残疾人十年”(1993—2002年)行动,参与制定《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吸收借鉴国际社会残疾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和《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所包含的“平等·参与·共享”的思想,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和提高了我们对残疾人问题的认识,促进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尤其随着《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的制定,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关于残疾人的观念,而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将为推动各国履行这一国际公约提供重要 6 的实践机遇。

第二节

中国特色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的基本观点

中国特色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包括五个基本观点。

一、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历史和现实表明,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做好残疾人工作,是关系到充分实现公民权利和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残疾人是指生理、心理先天不足或者后天受损的人,例如失明、失聪、活动能力受限以及智力发展缺陷等,其中包括在生命某一阶段受伤、患病等导致的行动受限等。按联合国现行标准,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共有6亿5千万人。按照现行的残疾分类标准,我国有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共829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这是一个人数众多、特性突出、特别困难的社会群体。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由于遗传、疾病、自然灾害、事故、战争和环境污染等自然和社会的原因,残疾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在每个国家、每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残疾人存在。残疾人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是人类的组成部分,虽然有某种缺陷,但并非异类、另类,而是人类存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一种表现。在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明、不可逾越的界限。健全人由于某种原因致残,就会成为残疾人;而残疾人通过康复脱残,也可能成为健全人。

另外,残疾的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残疾标准也就有所不同,在一国较为宽泛的残疾标准下的一些轻度残疾人或某些类别的残疾人,在另一 7 国比较严格的残疾标准下就会被视为健全人。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残疾现象的研究,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残疾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预防残疾的发生,控制残疾的发展,使人类自身不断完善,人类社会得到进步。社会的进步,是以广大残疾人在事实上承担了残疾所造成的后果为前提的。因此,残疾人的残疾,客观上成为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付出的一种代价。残疾现象促使人类对自身作出更深入的思考,丰富了对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的认识。我们的社会应当善待残疾人。

人的能力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等自然属性为基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多方面的综合范畴,可以说,人类有多少种生产活动就有多少种能力。判断残疾人的能力,应着眼于他能干什么,而不是不能干什么,这是认识残疾人能力所应持有的态度。虽然残疾使残疾人某些方面的功能受到损害和限制,但是通过发挥其他的感觉和思维器官的作用,刺激并调动人体自身的代偿功能,扬长避短,可以使被损害和限制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弥补,从而使残疾人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认知世界、参与社会、创造财富,达到与健全人同等的程度和水平。由于残疾的磨练,残疾人往往具有更加坚强的意志。可以肯定地说,残疾人总体上是有能力的,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潜能和创造力,一些人甚至在某些方面显示出超乎常人的能力。只要对他们施以适合其特性的教育,并为其劳动就业创造条件,他们就完全可以同健全人一样施展才能、创造财富,最终的受益者不仅是他们自己,而且包括其他社会成员。在历史上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千百万的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参与社会实践,不仅实现了自食其力,而且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他们中的佼佼者,还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特别杰出的贡献。

二、由于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使残疾人处于某种不利的地 8 位,正常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残疾人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需要消除外界障碍,给予特别扶助。帮助他人,特别是帮助残疾人,是对自我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我们要大力提倡和推动助残活动,发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在认识残疾人问题的视角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从原来只从残疾本身找原因,转向更多地着眼于从社会方面找原因。造成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原因不是残疾本身,而是外界障碍。这是因为,任何人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补偿条件,社会补偿对于残疾人尤为重要。残疾对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外界环境。如果不提供相应的社会补偿条件,障碍就会随之产生,残疾人就无法与其他人在同等基础上参与社会生活,他们本应享有的均等机会就会丧失或受到影响,权力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就会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某种不利地位。譬如台阶对于依靠轮椅的肢体残疾人、无字幕影视节目对于聋人、常规印刷文字对于盲人等,都是显而易见的障碍。显然,造成残疾人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残疾本身,而是社会的、物质的、文化的外界障碍。因此,国家和社会有责任采取措施,为残疾人提供特别扶助,减轻和消除外界障碍的影响,使残疾人能够无障碍地享受社会服务、使用公共设施、接受教育,从事生产劳动、参加文体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等,以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

三、人道主义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人权保障是国家的责任。对残疾人这个困难群体给予帮助,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指出,无论在什么地方,对产生缺陷的条件进行弥补以及对致残后的种种后果进行处理的最终责任,都要由各国政府来承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应关心残疾人这个社会弱势群体,积极为他们提供各种社会补偿。我国《残疾 9 人保障法》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通过发展残疾人事业,减轻和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其权利的实现。《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规划、加强领导、综合协调、采取措施,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残疾人工作;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组织,应当做好所辖范围内的残疾人工作;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竭诚为残疾人服务。

四、共产党人以人类解放为最高宗旨,社会主义的中国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幸福为建设的根本目的,更应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保护他们不受侵害。同时对这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给予特殊的扶助,通过发展残疾人事业,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使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的成果。

残疾人这个社会最困难群体的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的解放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反对以肤色的不同、民族的大小强弱和性别的差异来划分优劣,追求并努力实现种族解放、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也反对以人体功能是否有缺陷来划分优劣,追求并努力实现残疾人的解放。人类的解放不但必须消除奴役、压迫和剥削,还要消除歧视、偏见和陈腐观念所导致的不平等社会现象,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全面发展。它不但涉及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的变革,也要求社会思想文化的全面进步。残疾人的解放,对残疾人而言,是消除障碍、全面发展,实现“平等·参与·共享”;对健全人而言,是消除愚昧、偏见和歧视,实现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对社会而言,是追求和谐友爱,实现进步平等。因此,残疾人的 10 解放作为人类解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残疾人自身的解放,也包含着社会解放的意义。残疾人的解放就其终极意义来说,是人类从残疾人的解放中获得新的解放。可以说,残疾人的解放是衡量人类解放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的重要尺度之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特别是残疾人事业的兴起,为残疾人的解放提供了可能,创造了条件。

依照我国《宪法》、《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作为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残疾人应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劳动权利、医疗康复权利、文化权利、婚姻家庭权利以及获得特别扶助的权利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的权利意识和社会保障残疾人权利的意识逐步增强,残疾人权利的实现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这体现了我国人权保障的广泛性、真实性和公平性。同时也应该看到,法律上规定了残疾人的平等权利,并不等于这些权利就能在现实社会中自然而然得到实现。目前社会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残疾的歧视和偏见,侮辱残疾人、侵害其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残疾人在实现基本权利方面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法律、经济、行政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给予保障。这些年来,我国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主要包括法律保障、政策扶持、社会扶助、无障碍环境、特殊用品和辅助用具等,这是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有力手段。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措施,并不妨碍和影响其他社会成员实现自己的权利,因而不应视为是对其他人的歧视或不公正,恰恰相反,它体现了社会公正,促进了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残疾人问题总是与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它的解决最终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残疾人问题,必须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五、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需要社会的帮助,也取决于自身的奋斗;残疾人要自强不息,履行应尽义务。

社会的发展、社会帮助的增多和社会补偿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残疾人的社会参与,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和成效也要取决于自身的奋斗。社会的帮助和补偿,只是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果没有残疾人这个主体自身的奋斗,平等参与社会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对残疾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着残疾人的奋斗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残疾人只有乐观进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懈奋斗,才能克服自卑感和依赖心理,认识自我、磨练意志、提高素质;才能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才能展示自身能力,增进社会理解,转变社会上对残疾人的不正确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残疾人更要适应时代要求.增强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去。作为公民,残疾人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起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履行好应尽的社会义务,这也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节

正确看待残疾人体育是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体现

人们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残疾人能够参加体育运动吗?参加体 育运动对于残疾人来说是不是有些残酷?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有什么意义?

残疾人虽然身患残疾,但是从生理因素或精神因素看,只要社会能够提供相应的条件,大多数残疾人是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参加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运动的。众多的残疾人不但能够参加体育运动,而且有 许多残疾人运动员还在国内外的重大比赛中创造了优异的成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关于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特殊意义,北京奥祖委执行主席、中国残联主席、“联合国人权奖”获得者邓朴方说过:“残疾人体育运动从一开始,就具有特殊意义。它超越缺陷,通过意志、技能、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示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同时促进康复,陶冶情操,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推动平等参与。”

正确看待残疾人体育运动应该包括这样几方面:

一、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他们的一项基本权利。积极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体现了我国人权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事业和全民体育的组成部分。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残疾人身心康复。这是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初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出现了伤残士兵康复中心活动小组,因战争而致残的人们,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获得康复,重新参与社会生活。很快,体育运动对残疾人的康复作用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可。于是,残疾人体育运动逐步受到重视。实践证明,体育手段对残疾人的康复起着积极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改善各器官、生理系 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补偿因为残疾所带给他们的不便,使他们融入社会,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逐步走上身心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对整个社会文明建设也具有促进作用。残疾人在参加体育活动和进行各项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追求、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可以给健全人以极大的激励作用。许多观众在观看残疾人体育比赛后激动地说,健全人比赛的紧张、激烈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而残疾人体育比赛则震撼了我们心灵的内核。

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一方面说明残疾人体育本身就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使人权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残疾人体育和健全人体育一样,所产生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的范畴。残疾人运动员以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国际赛场上,奋勇拼搏,摘金夺银,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中国8300多万残疾人塑造了一个坚忍不拔、超越自我的形象。正如残奥金牌获得者们所说:健全人为祖国夺金牌、升国旗、奏国歌,代表中国;我们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夺得金牌之后,照样升国旗、奏国歌,我们残疾人也代表中国。这也反映了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举办一届与奥运会同样精彩的残奥会的心声。

第四节

以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指导志愿者的工作

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国际社会面临的两大任务。新世纪社会 的文明进步,将为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机遇和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08年我国举办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是推进全社会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构建我国和谐社会,提升社会文明进步水平的千载良机;也是促进人类和平事业,构建和谐国际社会的一次重大活动,是我国对世界文明进步的一次重要贡献。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残奥会是“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的集中体现。一批具有自强精神的残疾人将在残奥会期间展示自己作为强者的风采,志愿者将是成功举办这次残奥会的重要力量。残疾人运动员和志愿者之间的合作、互动,将成为彰显“人文奥运”精神,建立和谐社会的典范。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通过数万名志愿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将把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渗透到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位接受志愿服务的人的心中。在运动员日常起居生活的每一个细微活动,在运动员参与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在运动员观光旅游的每一个景点和场所,志愿者都将为运动员营造一个“平等、参与、共享”的环境和气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促进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第三篇:树立大语文观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阐述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进行。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强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课标》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 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 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的具体量化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至关重要:

一、能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位教师连着给三届一年级小朋友读王尔德的童话《星孩》,都有不少学生潸然落泪;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高风亮节,郁达夫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真知灼见,钱三强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的深情呐喊……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二、能帮助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觉得学生看课外书是看闲书。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这种想法,其实还是应试教育衍生出的怪胎。试想,学生每天用半小时时间抄3遍字词,以确保听写不错一个字和让他们每天用10分钟有的放矢地练习难字,用20分钟读课外书,哪个更好呢?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且看古今部分文学大师和语文教育专家们的看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老舍

到寒假暑假期间,各就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去多阅读,那一定比不经略读的训练多得吸收的实效。--叶圣陶

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吕淑湘

说到底,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

三、有助于培育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大语文观旗帜鲜明地认为是是面向每个学生,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助于把祖**语素质与爱国主义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使学生由爱中国汉字,上到爱中华智慧。以汉字为主要载体的中国语言符号体系,本质上是爱国主义的强大信息源,……凝聚着中国人特有的语言结构、心理结构、智力结构、文化结构,有中国人独特的文化遗传基因,是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互相认同的文化表征,也是中华民族保持和扩大凝聚力的文化内核。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领略中华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古人曰:乡音一曲泪千行。可见母语的情感力量。给学生以时间,发学生以激情,使之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大量接触、理解、感悟、运用母语,是铸造民族意识的重要途径。大量中国优秀的文化作品,更是如滔滔江河,是学生取之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与文化的源泉。中国语言中,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优美,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辟,那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含蓄,那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创意,怎能不叫人口角噙香对月吟呢?多读,是增强对母语情感的唯一途径。

四、有助于培养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传统语文教学观到大语文教学观是一个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过程。它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重点。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现在,中国社科院的专家也在呼吁不要把读课外书变成地下党活动,给学生真正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本身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而学生由封闭式读书转为开放式阅读,本身又极大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信息资源。

传统语文教学,一是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二是强调文以载道,但这里的道主要指思想教育。而大语文观则强调语言文字是各种知识的载体,所有学科都要通过理解、运用语言文字来领悟观点、概念、内涵、外延、逻辑、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不仅仅是一科学问,还是所有人类文化的基石,是解开所有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学生对多种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掌握仍是语文能力的延伸,语文教师亦应以此为已任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到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是信息化、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很大一部分信息的来源存在于课外书籍中。要引导学生充实自己的认知世界,就必须借助于课外阅读,让学生涉猎多种科目。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为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可见,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认真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终生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第四篇:浅议如何树立三观

所谓“三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上述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显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体现了我们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开拓未来的执政能力。这“四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源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必将有力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一、关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范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课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反映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使地区差距有扩大趋势;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这些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效益,忽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是片面的,难以实现全面的小康。

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协调推进。党和国家把“三农”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立足点就是促进城乡、区域、对内对外的协调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以及落后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发展不仅应尊重经济规律,还应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和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我们才能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一地致富,八方遭殃”,绝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发展,就应该在自然界涵养能力和更新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与自然相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关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观与发展观紧密相关。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在现代化建设中,广大共产党人奋发有为,身先士卒,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得到党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但不应否认,少数干部不正确的政绩观,也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损失,甚至是重大损失。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政绩?怎样树政绩?为谁树政绩?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树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那种盲目攀比,追求高指标,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胡子工程的做法;那种“一个艄公一道河”,“新官上任三把火”,热衷标新立异,贪大求奢,好高骛远,今天一个大规划,明天一个大思路,朝令夕改,使人无所适从的做法;那种只求本届有政绩,不给下届留财富,花光用光,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不是造福,而是添乱;不是政绩,而是包袱。

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有的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这是搞花架子、形式主义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屡禁不止的根源。还有一些干部,只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不啃“硬骨头”;只做保险事,不探新路子;只关注局部利益,不顾及全局得失。他们树“政绩”的目的,是给自己留名,给自己立碑,为自己邀官。这样的干部,不仅不能办事,也是靠不住的;这样的政绩,不仅对国家、对社会、对百姓毫无益处,最终也会毁了自己。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

、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也是我们衡量干部的最终标准。

三、关于树立牢固的群众观

加快发展,创造政绩,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也要依靠人民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不仅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而且为广大干部自觉实践,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大亮点。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奉献。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人民群众的力量更加紧密地凝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权为谁用?情为谁系?利为谁谋?这是判断一个执政党进步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党性强弱的根本标尺。共产党人的权只能为民所用。党的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以权谋私。共产党人的情只能为民所系。党肩负人民的期望,人民哺育了我们党。做到情为民所系,就必须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脱离群众。共产党人的利只能为民所谋。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私利。做到利为民所谋,就必须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反映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阐明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群众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正确群众观,关键是靠启动注重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真正做到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科学人才观、正确群众观,使发展泽被当代、荫及子孙,使政绩辉煌实在、造福百姓,使群众获得实惠、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的热切呼唤,是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每一个共产党人肩负的重任,也是对我们党的现实考验。

第五篇:树立现代学生观是技校生素质教育的关键

树立现代学生观是技校生素质教育的关键

马昆宁(贵州水矿集团技校)

我省教育家汪广仁说:“当今,树立现代学生观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在技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认为树立现代学生观是技校生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笔者经常和许多技校教师谈起过技校生,大多数教师都持这样的观点:“素质太差,毫无办法。”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众所周知,“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其个性特征丰富多彩,因此,不能简单地以“素质太差”来概括一切技校生和技校生的一切。显而易见,有的教师还不同程度地受到传统学生观的影响。传统学生观把学生主体的成长过程等同于“园丁”培育“花朵”、“工程师”设计“产品”的过程。这种认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将教育管理和教师意志放在了第一位,没有给学生主体性的培育留下多少余地,学生很少有机会开动脑筋质疑提问,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错位。所以,我们要尽快树立现代学生观,冲破传统学生观的束缚,以学生为本,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发展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学生主动发展。

二、学生的发展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不能等同于“园丁”手下的“花朵”、“工程师”手下的“产品”,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主体的人,因此,学生的发展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承认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就要信任每一个学生的主体能力,坚持民主作风,启迪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全面展现自身独特个性魅力的时空,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惟其如此,才能使学生主动寻找和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有计划地积极参与自身的发展。

事实上,人都是借助自我意识的作用,才能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的。可见,主体意识在人才素质整体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许多教育家都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到了主体意识上,相继提出了“开发智力”、“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塑造完美人格”等口号。因此,教师要永远走在教学的前面,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唤醒主体意识在技校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我们知道,自我意识是对自身心理活动过程的反映,因此,心理素质在人才素质中具有核心和基础的作用,但是我们的学生恰恰在心理素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有人对15至19岁的青少年进行了包括26项心理素质指标的调查,不及格率达29.97%,其中得分最低的5项依次为竞争精神、自尊心、表达能力、自信心、自主能力。这种状况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恰好形成巨大反差。技校生绝大部分属于这一人群,笔者对2005年、2006年水矿技校在校班级中的19个班级进行过深入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学生心理品质的突出问题基本上表现在上述得分最低的5项指标上。这种情况使提高技校生素质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用“木桶原理”来解释人才素质结构的合理性,即决定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那么当前技校生素质结构中最短的木板显然不是他们的知识技能,而是他们的心理素质。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势必会影响今后整个工人队伍素质的提高。事实证明,主体意识的唤醒在技工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他方面的素质再好,而心理素质不好,有时可能被一票否决。

四、技校生主体意识的客观显现

1、自尊心与自卑感并存。技校生的自尊心在初中阶段就已受到伤害,进入技校后,由于社会上存在着鄙薄职业技术的陈腐观念,技校内部少数职工也有自我菲薄的思想情绪,耳濡目染,导致技校生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失落心理。他们感到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得不到承认,自己不如人。不少技校生常说,高中是大学生的摇篮,大学是工程师的摇篮,技校是简单劳动力的收容所,他们是三等公民。但是,他们渴望成才,渴望自己的职业得到人们的尊重,他们并没有死心,还想“曲线升学”,还想自学成才。由于较差的素质与过高的愿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技校生大多存在着消沉、散漫、组织纪律性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等现象。

2、自主心理与模糊认识并存。技校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发展较为迅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他们已经能够确定自己的意向,家长和老师的作用明显下降。他们的理想、矛盾和困惑,只找同学、朋友诉说,找老师、家长的极少。他们不仅关心各种社会现象,而且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对学校管理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他们不喜欢老师和家长喋喋不休、管头管脚、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保姆式的包办代替。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对抗情绪,用某些“恶作剧”和“故意为难”来表示不满。三是他们希望老师给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表示异议,有的甚至明确地表示,希望老师不要再把自己当作小学生看待。但是,由于技校生的认识能力还比较薄弱,他们思考问题往往背离正确观点,吸收信息往往背离正确标准;他们拥护改革,憧憬美好前途,但缺乏刻苦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但抵制不了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他们容易接受新思想,但摆脱不了旧思想的束缚。

五、唤醒主体意识和提高主体能力的措施

1、激发积极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满足学生在求知、审美、自尊和受到尊重等方面的基本需要,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表现出饱满的热情。同时,还要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新奇感、愉悦感、轻松感、被老师关注、关心和关爱的满足感等。这是使学生对学习形成积极态度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一个积极的情绪状态,同时要有较强的感染力。二是态度要主动热情、和蔼可亲,语言要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三是教学方式、方法要丰富多彩,富于趣味。四是要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

2、树立成功信心。要使一个人能够坚持不懈地去从事某种活动,其决定性因素是必须使他感到他所作的努力是有成效的。当人们感到自己的努力全是白费劲,根本没有任何成效时,他们肯定会因动机的彻底消失而最终放弃这一活动。因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成功体验,是维持和增强学习动机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一些学生长期缺乏成功体验,经常扮演失败者的角色,越学越没有信心,越学越没有兴趣,其结果必然导致学习动机的削弱消失,最后造成厌学和放弃。

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确定教学目标要有弹性,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让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二是教学评价应体现鼓励性原则,要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善于发现和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他们不断增强信心。三是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差生,因为失去教师的关照,日积月累,就失去了很多表现的机会,也逐渐养成了消极、被动的态度。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

3、培养主人精神。教学的效果如何,常常同心理气氛有密切关系。能否形成一种理想的心理气氛,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管理方式和师生关系的状况。应当看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应该同学生一起做知识海洋的探索者。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要认为“真理永远在教师一边”,要相信学生的潜力,允许存在不同观点。

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实行民主化管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二是师生共同协商制定教学中的各种行为规范标准,教师对学生的各项要求应尽可能争取学生的认同后再去执行。三是应以积极引导为主,消极限制为辅,对违犯纪律的行为和其他一些偶发事件要善于处理,应尽可能借助集体舆论、集体压力来解决,尽量避免当场激化矛盾,防止师生直接冲突。四是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并处理好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和严格要求的关系。

4、塑造创造人格。创造力水平不仅同创造性思维有关,而且同创造人格特征有关。一个头脑灵活、想象力丰富的人,如果同时又是一个缺乏自信、唯唯诺诺的人,那他的创造能力就会受到很大限制。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追求统一、崇尚服从的观念影响极为深远,喜欢听话、顺从的孩子几乎是成年人普遍的心理倾向。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最欠缺的就是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因此,要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任务还不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是培养他们的创造人格。

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新的教育观念。二是要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三是要具备适合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个性特征,如较强的好奇心、较强的自信心、广泛的兴趣爱好、朴实的民主作风、机智的鼓励表扬等。四是要形成一些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

特点和特色,比如:善于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作风民主,不以权威自居,提倡互教互学;善于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等等。五是鼓励学生异想天开。丰富的想象力是构成创造能力的重要成分,应打破任何束缚学生思维活动的桎梏,鼓励他们“异想天开”。对于学生的一些“奇特”的思想行为,教师不要轻率地下结论,也不要轻易地说“不”,更不能轻易地说“错”,应该在肯定其敢于创新、敢于思考的同时,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想法、说法和做法。只有让学生保持不尽的创造热情和永远的探索精神,才能使创新之火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作者邮编:553022;地址:贵州省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工学校;电话:0858-8187027、***;信箱:xsg027@163.com)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1年9期,http://)

下载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残疾人表演有感

    观残疾人表演有感初一(1)班陈佳妮 今天,我的心灵被一个艺术团的表演深深地震撼,那就是——“心灵之声”残疾人表演艺术团。“心灵之声”艺术团到我们学校来表演了,艺术团里都是......

    观残疾人表演有感

    人生,不该停止书写 ---观北京残疾人艺术团表演有感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可能感受不到阳光的照耀;他们可能聆听不到鸟儿的鸣叫,他们可能不能自如的轻盈弹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汗......

    观残疾人康复中心有感

    观残疾人康复中心有感凉风习习,它伴着丝丝细雨,静静地降临在某个角落,恰构成一幅别致的“风雨图”。而我们全班冒着风雨来到了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想给那儿的孩子送去一丝......

    树立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观念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树立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观念,是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一、......

    如何树立现代培训理念

    如何树立现代培训理念 2011-11-23 什么是现代培训理念,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培训案例:某国营机械公司新上任的人力资源部部长王先生,在一次研讨会上获得了一些他自......

    领导干部树立三观(合集)

    以人为本树“三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在美术教学中关于教师现代课程观的树立(大全)

    在美术教学中关于教师现代课程观的树立 郭露凯 内容提要: 素质教育的展开美育教育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由于历史原因所导致之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形式也给现在的美育教育......

    浅论现代公文生态观

    浅论现代公文生态观作者/ 史文青“生态观”一词最早来源于自然科学,是论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与自然的客观存在之间关系的学说。近年来,由于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生态问题备受关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