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旗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一、现状及特点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使得过去单一的种植结构向多元化发展。目前,我旗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日光节能温室2千余座,药、草等其它经济作物也有了长足发展。新的形势对植保技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农村改
革的进一步深化,一家一户防病治虫难的问题将会长期存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后,势必导致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老的病虫再度猖獗,植保工作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全民环保意识、质量意识的提高,对农药使用和农产品品质要求更加严格,在这种形势下,只有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加强植保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把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这支技术队伍去引导、宣传、带动和推广新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病虫害防治效果,有效地解决技术人员少,推广经费短缺的矛盾,才能大大加快植保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植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旗、苏木、嘎查三级植保服务体系不健全
植保工作是农业技术推广中承担的最重要的公益性职能之一。目前,旗、苏木、嘎查三级植保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不稳定,特别是苏木、嘎查两级的植保服务队伍没有明确,植保技术推广与农药、药械连锁服务经营一体化的运行模式没有建立。
2、各方面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由于形势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植保工作已由原先的大宗农作物病虫防治,拓展到病虫草鼠及瓜果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业的所有领域,同时在服务的内容、形式上也有了改变。目前我旗的植保工作只停留在技术服务层面上,没有形成集技术服务、植物检疫、经营创收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植保工作尚不能适应农业发展形势的需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的种植模式已多样化、多元化,传统的病虫防治技术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经济作物等种植业领域的病虫防治对植保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尽管增加了对经济作物的病虫测报与防治技术指导,加强了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更新,但仍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服务能力不强,服务相对滞后。
二是植保工作尚不能适应质量农业、生态农业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农业已在向质量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变。目前,在病虫防治中,仍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综合防治水平不高,农药的使用量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仍有一定的使用量,给我旗质量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带来不利的一面。
三是植保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不足。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气候因素的变化等,导致农作物病虫的发生也在交替演变,化学防治水平的提高,农药抗性的产生,重大病虫的频繁发生给植保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相对于这些演变,应变能力不强,植保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仍显不足。
四是农民对病虫草害的防治还重视不够,缺乏病虫发生信息的指导,抓不住最佳防治时机,防治效果差,使用农药品种单一,对新农药、新技术了解不多,而且市场上缺少高效、低毒、安全、环保农药新品种。
五是单个种植户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劳力相对短缺,实施田间作业时耗时长,容易错过最佳防治时间,病虫草害防治和农田管理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通过多种途径,及时提供病虫草害发生信息,正确指导农牧民合理用药,提高防效。及时推荐、提供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的新型农药品种。新农药的宣传推广和使用技术必须相应跟上。要大力提倡科学用药,逐步建立农药轮换使用制度,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充分发挥药效。
2、创办植保行业协会,促进植保事业的发展。创办植保行业协会,架起农民与科技、市场、生产资料的桥梁,实现植保信息、技术、物资一体服务,从而实现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植保技术推广新格局,在稳定公益性事业的同时,鼓励吸纳社会力量来参与植保技术推广,从而形成社会关注、企业参与、农民欢迎的推广网络,进一步探索厂企联合,会员和农户参与的新型植保技术推广模式,为农民提供效果好、价格低的农药及防治技术,提高病虫防治率,实现减本增效。目前,植保公司等专业防治组织实行承包防治病虫害,为农户服务的工作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它既适应农业承包责任制的发展,也是减轻农药污染环境,防止人畜中毒的根本措施,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民间植保防治组织进行管理、对其人员进行科技培训,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使其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尽量防止
由于不懂农药性能,不会防治技术而乱施滥用农药,造成作物受害,人力物力浪费和人畜中毒的事故发生,做到有效、安全、经济用药。
3、加强植保体系建设,稳定植保队伍,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多年来形成了县、市植保部门自下而上分级病虫预报,各级政府或主管部门自上而下决策指挥,基层乡、村组织统一或分散防治的模式。在现行体制下,经费
紧张,工作开展困难,人员流失严重,测报的网络体系急待加强。植保队伍的壮大和稳定,其实质是政府重视、公众认可、待遇的提高,应用已出台的现有法规政策,依法保护基层植保技术推广人员的权益,将植保植检这一公益性事业纳入国家行政管理,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同时,应与时俱进,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市场需要,进行必要的应对学习、培训,拓展专业知识面,提高知识的利用率。
4、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宣传。重视和发挥搞讲座、办培训班、发明白纸、搞科技大集等传统技术推广方式,通过讲给农民听,教给农民干,使农民活脑子。根据农民喜欢眼见为实的特点,大力兴办植保技术示范园区和示范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利用现代传媒搞好技术传播。电视已在各地农村普遍,与电视台协作制成专题节目,在电视台播放,及时发布各类病虫动态。及时指导农民的各种病虫害防治。及时采编一些植保新技术、新信息通过科技示范户、科技能人,传输给广大农户,改变“磨破一张嘴,跑断两条腿”的旧方式。
5、强化植物检疫工作,严格把关,联检联防。面对日益壮大、繁荣的种子苗木市场,首先进行市场的清理整顿,建立建全种子苗木的生产调运检疫登记证制度。完善种子苗木的田间检疫检验记载档案、市场检疫检验记载档案,摸清应检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流向动态,严密防止疫情传播。同时提高检疫人员的理论知识、法制观念,制止并纠正检疫管理相对人在报检中的谎报、误报,促进检疫管理相对人的法制观念,如实报检,遵守检疫法律法规。以市场检疫为契机,宣传植物检疫法规,规范自身检疫行为,促进地区间的联检联防,形成植物检疫的“防护墙”。
6、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生态学的观点指导有害生物防治。将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范围内,以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药剂防治的基准。即把农田生态系中主要生物成分农作物、有害生物和天敌,以及作用于生物的环境看成一个整体,以食物链的关系,一环扣一环地连接起来,就其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辩证关系,结合作物生产管理,采取适当的人为措施,增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自控和调节作用,对有害生物进行优化管理,促进病虫害防治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力推行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病虫无害化防治技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的消长规律,一种作物两种或几种病虫害间的关系,立体实施防治,做到“事半功倍”,把病虫草鼠的发生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提高植物保护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加强健身栽培,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其造成的副作用,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和天敌繁衍,不利于有害生物滋长的农田生境,以增强作物抵抗能力和抑制有害生物。这样,有利于维持农田益、害动态平衡,环境安全,促进植保工作可持续发展。
7、加快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争取各级对植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改善工作条件,全面提高系统预警能力,完善主要病虫害、检疫性有害生物测报调查技术规范,对现有测报人员有计划普遍培训一遍,实现监测调查数据传输网络化,实现病虫情报信息发布可视化。
第二篇: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定稿)
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免费文秘
网免费公文网
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2010-06-29 18:42:4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2)
*****旗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一、现状及特点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使得过去单一的种植结构向多元化发展。目前,我旗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日光节能温室2千余座,药、草等其它经济作物也有了长足发展。新的形势对植保技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家一户防病治虫难的问题将会长期存在。
种植业结构调整后,势必导致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老的病虫再度猖獗,植保工作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全民环保意识、质量意识的提高,对农药使用和农产品品质要求更加严格,在这种形势下,只有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加强植保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把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这支技术队伍去引导、宣传、带动和推广新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病虫害防治效果,有效地解决技术人员少,推广经费短缺的矛盾,才能大大加快植保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植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旗、苏木、嘎查三级植保服务体系不健全
植保工作是农业技术推广中承担的最重要的公益性职能之一。目前,旗、苏木、嘎查三级植保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不稳定,特别是苏木、嘎查两级的
植保服务队伍没有明确,植保技术推广与农药、药械连锁服务经营一体化的运行模式没有建立。
2、各方面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由于形势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植保工作已由原先的大宗农作物病虫防治,拓展到病虫草鼠及瓜果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业的所有领域,同时在服务的内容、形式上也有了改变。目前我旗的植保工作只停留在技术服务层面上,没有形成集技术服务、植物检疫、经营创收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植保工作尚不能适应农业发展形势的需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的种植模式已多样化、多元化,传统的病虫防治技术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经济作物等种植业领域的病虫防治对植保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尽管增加了对经济作物的病虫测报与防治技术指导,加强了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更新,但仍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服务能力不强,服务相对滞后。
二是植保工作尚不能适应质量农业、生态农业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农业已在向质量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变。目前,在病虫防治中,仍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综合防治水平不高,农药的使用量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仍有一定的使用量,给我旗质量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带来不利的一面。
三是植保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不足。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气候因素的变化等,导致农作物病虫的发生也在交替演变,化学防治水平的提高,农药抗性的产生,重大病虫的频繁发生给植保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相对于这些演变,应变能力不强,植保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仍显不足。
四是农民对病虫草害的防治还重视不够,缺乏病虫发生信息的指导,抓不住最佳防治时机,防治效果差,使用农药品种单一,对新农药、新技术了解不多,而且市场上缺少高效、低毒、安全、环保农药新品种。
五是单个种植户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劳力相对短缺,实施田间作业时耗时长,容易错过最佳防治时间,病虫草害防治和农田管理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通过多种途径,及时提供病虫草害发生信息,正确指导农牧民合理用药,提高防效。及时推荐、提供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的新型农药品种。新农药的宣传推广和使用技术必须相应跟上。要大力提倡科学用药,逐步建立农药轮换使用制度,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充分发挥药效。
2、创办植保行业协会,促进植保事业的发展。创办植保行业协会,架起
农民与科技、市场、生产资料的桥梁,实现植保信息、技术、物资一体服务,从而实现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植保技术推广新格局,在稳定公益性事业的同时,鼓励吸纳社会力量来参与植保技术推广,从而形成社会关注、企业参与、农民欢迎的推广网络,进一步探索厂企联合,会员和农户参与的新型植保技术推广模式,为农民提供效果好、价格低的农药及防治技术,提高病虫防治率,实现减本增效。目前,植保公司等专业防治组织实行承包防治病虫害,为农户服务的工作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它既适应农业承包责任制的发展,也是减轻农药污染环境,防止人畜中毒的根本措施,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民间植保防治组织进行管理、对其人员进行科技培训,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使其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尽量防止
第三篇:植保无人机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
官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植保无人机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
亿天航调查了解得知,目前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普及度不高,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在了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亿天航总结了几点植保无人机未来发展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1、加强政策和组织科学引导
只有加强政策和组织科学引导,植保无人机才能稳步健康的发展,“农业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航空分会虽然给广大植保无人机厂家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但毕竟只是一个松散型学术联盟组织,无法出台一些具体的政策、法规。政府应挑头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我国农业植保无人机总体发展路线,避免出现一些重复性低水平的建设,组织科研力量集中攻克如燃料电池、国产发动机等制约农业植保无人机发展的技术瓶颈。2、完善标准和法规
植保无人机属于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范畴,2003 年 5 月 1 日,我国开始施行《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明确规定无人机用于民用业务飞行时,须当作通用航空飞机对待。
官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3 年出台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 虽然放宽了部分无人机使用限制,但对植保无人机意义不大,植保无人机最小载重也在 5 kg以上,整机质量大于 7 kg。驾驶员仍需纳入行业协会甚至民航局的监管。亿天航植保无人机建议,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规,放宽植保无人机使用限制。
3、加强无人机专用药剂的研究
现在植保无人机所用的药剂,要么是普通植保设备用的普通药剂,使用时只是将药液的浓度调配一下;要么是用有人驾驶的航空植保药剂,极少数药剂公司针对植保无人机喷洒特点研究专用的药剂或相应助剂。
4、应尽快制定相应国家或行业标准
无人机是近几年新生的高科技产品,同时也是高速飞行的航空器。一次事故多会对整机造成巨大损失,有时甚至会威胁地面工作人员的安全。我国目前研制的企业多达几十家,现在无人机一般以企业标准为主进行生产,全国仅有湖南省于2014 年 1 月 3 日公布了首个 《超低空遥控飞行植保机 》 地方生产标准,而全国统一的生产标准、作业规范尚未出台。、喷施工艺有待进一步完善
现有喷洒所用的喷头基本上是扇形喷头或离心喷头,而其喷洒雾滴的均匀性、一致性均需大量的试验来验证,其喷头布置是否合理,飞行高度是否合适,雾滴漂移是否最低,喷洒效果与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是否最优,均大量试验。而不能盲目照搬地面植保机械、有人固定翼飞机对喷头的选型、布置。
官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6、完善植保无人机保险制度
植保无人机风险高于地面机械植保。而且售价不低,10 kg 的电动植保无人机售价在 8 万元以上,25 kg 的油动植保无人机售价也在 20 万元左右,没有农业保险的扶持,特别是农机财产险的支撑,一旦现意外,对购买户来说损失巨大。而目前我国保险公司虽然对无人机部分机型提供了保险,也只限于 7 kg 以下或对某公司特定类型机型进行保险,这也限制了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应用。、加强专业飞手的培训
植保无人机属于高科技产品,操作难度大,需大量专业飞手,而目前全国无人机操作培训学校较少,2014 年全国仅有三家企业获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系统驾驶员训练机构合格证》。截止2015 年10 月15 日全国仅有1 159 人获得了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增加和扶持这类无人机操作培训技工学校,以培养更多的无人机飞手。
官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应逐步将植保无人机纳入农机补贴目录
目前全国仅河南省、湖南省、湖北省将植保无人机纳入了农机补贴目录,全国并没有大规模的推广,这严重限制了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推广。
第四篇:国际结算发展现状及建议
浅谈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逐渐发展壮大。国际结算业务已成为几乎所有银行都竞相开展的业务。然而从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来看,如今的商业分析方法依然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本文从国际结算业务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促进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国际结算 发展现状 问题 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国际经济贸易不断增多,所以国际结算业务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缓慢,同时和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相对于而言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从银行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际结算业务的减少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随着开设国际结算业务的银行不断增加和客户量的增加不匹配,这就造成了银行资源的浪费,不利于银行的发展。同时就单纯的业务本身来看,国际结算业务在发展上还存在一些列问题。无论是在业务结构上,还是人才结构和风险评估上,都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正确认识国际结算业务中存的问题并及时改正,才能促进我国国际金融贸易的发展,促进银行的长足发展,从而保证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国际结算业务的现状
国际结算业务是银行的一个重要的中间业务,也是很多银行的主要金融业务。在我国,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国际结算业务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从各大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统计量来看,各个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量保持增长态势,人民币融资贸易业务快速增长。但是依然存在业务发展速度与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不同步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在国际结算方面的主要业务,该业务的发展水平,是衡量银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由于国内外在贸易融资层面的风险控制有一定的差距,造成很多金融业务脱节的现象,使得某些国际结算业务的客户较难开展贸易融资业务。
三、我国国际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
1.国内银行国际结算客户结构不合理。国际结算业务客户群体的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很多民营、合资企业快速发展,由于企业信用制度的缺失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一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甚至出现恶意逃债的行为。由于我国银行和外资银行还存在一些差距,所以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都涌向外资银行,国内银行面对的中低端客户逐渐增多。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水平千差万别,信誉程度不能达到有效的保证,进一步影响了国际结算业务在中国的开展,使相应的风险进一步扩大。
2.国际结算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国际结算业务不断发展,这就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国际结算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有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当前,这种复合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需求。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员工很多存在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技能单一的普遍问题。同时银行单位缺乏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养制度,也造成了职工专业技能的不足。而且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很多专业人才更倾向于在外资银行工作,这更造成了专业人才的缺失。
3.银行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近年来,一些内部案件的发生,说明了我国银行在内部控制管理上存在很严重的不足。在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上仍要做很大的努力。同时,很多银行在处理国际结算业务时,不能严格执行一系列风险防范制度,甚至为了留住客户而提供不优质的客户群体,这就为银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四、发展国际结算业务的建议
1.改善银行国际结算的客户结构。首先,优化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客户结构,加强客户信息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来吸引优质客户。为了增加国际结算市场占有率,银行必须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确立明确的市场定位。其次,根据客户的需求特点,提供不同的结算服务。在网络建设、政策制定上上提供个性化的全方位服务,不断扩大新的客户群体。最后,及时对市场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找到其他银行忽视的客户群体,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找到长足的优质的客户群体,这就为银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2.促进贸易融资的良好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是国际结算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融资不仅可以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开拓新的市场。例如,为了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相应的出现了国际保理和银行保函等一些列是国际结算的新方法。国内银行应充分发挥传统的优势,尽快找到新的刺激点,从而赢得更多的客户,在发展中也不应忽视风险控制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实现良性发展。
3.提高国际结算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了提高我国银行的国际结算工作效率,促进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第一,在选拔人才上,要选拔那些熟悉国际结算业务和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制度,同时要完善人才选拔制,在选拔人才时要进行必要的入职考试,从而对入职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合理的评估。第二,定期组织国际结算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培训的内容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国家票据法等专业性的内容。第三,提高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在信用证人员办理开证业务时,要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掌握信用证发放的宽松程度,不仅要考虑客户的需求,还要考虑到银行的利益和信用。第四,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在英语、计算机应用方面要着重进行培训和考核,完善人才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制度。
4.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第一,建设和完善风险控制制度,熟悉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环节,尤其是在信用证发放和担保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有关部门要定期对风险环节组织检查评估,并实行严格的汇报制度,保证工作中的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保证国际结算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二,在国际结算业务进行过程中,各部门要加强监管,及时沟通,组织专人进行定期检查。同时根据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和变化,及时发现检查尤其是对风险较大的工作程序一定要做好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第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作,尤其是不能忽视国际惯例,以避免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之间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在网上支付过程中,要严格监控。避免出现电子化的风险,一旦发现网上支付环节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整改,必要时采取暂时关闭网上支付系统。加强网络支付安全技术的研究,加快建立和完善安全认证系统,建立防御度高的防火墙,能防止黑客病毒的侵袭,保证银行的正常发展。第四,在进行客户委托验收之前,必须严格调查客户的业务背景和真实信用度。并根据客户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信用额度,做到完善的风险控制。在进行出口业务时,应加强各部门和机构的协调,及时沟通,减少风险。
五、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为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结算业务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由于我国还处于经济改革的重要时期,国内经济结构还不均衡,同时国际结算业务起步较晚,银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国际银行,这就造成在很大程度上,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存在一些列问题。无论是在业务结构上和人才培养上还是在风险控制上,都需要银行的努力。这就要求我国银行在开展国际结算业务时,要调整业务结构,完善人才选拔和培养制度,在风险控制上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保证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良好发展。
第五篇:P2P 生存现状及发展建议
www.xiexiebang.com
P2P 生存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5 年 7 月 18 日《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后,行业一度欣喜于这一政策带来的积极信号。同年 12月 4 日 e 租宝事件的爆发,则成为 P2P2 行业的一个转折点,从形势上看,政策收紧,专项整治开始成为官方主题。
一、1.监管趋严。
在过去的一年多内,针对 P2P,监管层密切行动:经侦频繁介入、暂停类金融机构注册、规范产品广告、出台了涉及 P2P 网贷的多个政策法规,中央和地方加紧开展互金专项整治,同时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自律作用,和官方监管互补。
2.风险频发。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 年 7 月 19 日至 2016 年7 月 18 日一年间,全国共新增 P2P平台 957 家,其中出现问题的平台达到 400 家;一年间全国新增问题平台 1114 家(含上述新增上线并出现问题平台),其中歇业停业达 403 家,跑路 175 件,171家网站关闭,148 家失联,129 家体现困难,49 家涉嫌诈骗,因挤兑倒闭 9 家,被立案侦查 8 家,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负增长,风险平台数占历史新高。
3.竞争激烈。
为适应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P2P平台在合规建设、资产争夺和业务布局方面展开了全面竞争:增加注册资本,进行系统改造加强信息披露,积极争取和银行进行资金存管;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汽车金融等资产称为 P2P平台的追逐焦点;各大平台基于自身优劣势调整布局,或纵向深耕垂直细分领域,或横向发展业务,拓展资产渠道,转型综合理财;或开发智能型产品。
4.稳定发展。
尽管监管政策趋严,P2P 热度下降,但各月成交额持续攀升,6 月超过 1,500 亿元,贷款余额也突破 6,000 亿元。行业累计成交额在 5 月末已经超过 2 万亿,迈上新台阶。在资本市场整体趋冷的情况下,上半年行业共发生 49 例融资事件,涉及融资总金额在 170 亿人民币以上此外,行业迎来了一批上市系、国资系等实力型玩家,包括碧桂园、富士康集团等。网贷规模增速放缓,在平均投资利率上,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借款期限方面,则呈波动下降趋势。总体来看,行业开始定位信息中介,走向去担保化和打破刚性 P2P 现状 www.xiexiebang.com 兑付的艰难“革命”历程;随着监管政策的趋严,下半年网贷行业将越来越趋于冷静、趋于理性,无论是在平台规模还是在收益率方面,同时应监管要求,积极与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竞争加剧,隐性停运这种良性退出现象增多,行业将会实现优胜劣汰,进入“剩者为王”的新时代。
二、1.产品创新、服务增值。通过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产品预售等融资工具的灵活配置来降低融资者的融资成本;建立生态系统,解决风控问题并向更多的商业机会延伸;基于用户的投资理财场景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将投资理财这种相对低频的应用变成高频应用;四是尽可能打通投资者、借款人与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交互性和参与感,在增强用户粘性同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2.定位信用中介。如今绝大部分的 P2P 产品创新仍然没有摆脱民间借贷的惯性思维,过度介入风险管理,甚至开始涉足大金融领域,无异于自掘坟墓。当前的金融格局和体制决定了 P2P 的客户一定是次优客户甚至次级客户,相比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P2P 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因此做信息中介才是更为明智之选。刚性兑付必然会打破,并且这个时间并不会远,在经济下行周期内,这种可能性是最高的。信息中介只要能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能与你的客户共同成长,就必然可以从客户的成长中分享丰硕的成果。
3.科技化、规范化、透明化。加大技术开发力度,维护系统安全;规范业务运作,强化产品集中管理,建设更为完善的平台配套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增强客户信心。
4.平台创新转型。转型方向大致分为平台化、资产化和投行化。在目前 P2P“平台化”转型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纵深发展,继续深耕 P2P,化身为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第二类是向消费金融、智能理财、众筹等领域拓展,延伸为一种综合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第三类则是进军纯智能综合理财平台。“资产化”转型,更多强调的是资产端创新,如现下较为热门的三农金融资产端,此外 P2P 网贷还可以在平台上发行理财产品、资管产品,将所募集的资金用于资产交易和投资,而不是借贷,其本质是委托投资。但这种模式容易发生非法集资现象,此类转型也将面临着极高的监管风险和合规性问题。“投行化”转型,则是 P2P平台开始介入投行类业务,这就要求平台结合券商、基金等资源,运用金融产品创新能力,进行业务整合。P2P平台化创新转型考验着一个平台的市场定位、流量转化到资产筛选、产品设计再到管理能力、运营技巧等等。其转型的方向要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发展建议 www.xiexiebang.com 力相匹配,必须坚守信息中介底线的问题。P2P平台创新与运营的核心在于风险控制,在转型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不能盲目地追求高利率、高回报、高客户量,要走可持续发展的信息中介道路。同时还要注意监管、合规性、产品同质化等问题。
三、结语
P2P 行业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下还存在着众多问题。除行业自身建设发展外,为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发挥其在普惠金融上的作用,还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规范行业发展;组建多层监管体系,提高对消费者的保护水平;此外,建设社会征信体系,助力 P2P 行业发展,加速 P2P 行业产业深化,控制行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