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研究

时间:2019-05-13 19:5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研究》。

第一篇: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研究

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研究

作者:王明清

一、什么是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是指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二、民主党派为什么要加强制度建设?

民主党派制度建设应该建立在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上面,并共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主党派作为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自身建设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需要,应该与中国共产党一样切实加强制度建设。

1、什么是制度建设?

民主党派的制度建设就是把长期以来民主党派的领导工作中和党内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概括,形成党的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党内法规、条例、规则等民主党派的制度,并狠抓贯彻落实。其作用在于调节党内关系,指导党内生活,规范领导行为,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

2、加强制度建设有什么意义?

党的制度建设,关系到党的正确路线的制定、巩固和发展,关系到党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到全党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关系到依法治国战略的实现,一句话,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具体来说:

一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能提高自身素质。

二是会员履职的需要

三是干部建设的需要

四是外部监督的需要。党派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监督。

三、民主党派要加强哪些方面制度建设?

民主党派的制度以章程为根本依据;内容相当广泛。以空间来划分,可以分为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内部制度可以分为领导决策制度、组织建设制度、思想建设制度、会员履职制度、财务制度、会员维权制度、内部监督制度;外部制度可以分为政治协商制度、建言献策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待遇保障制度、经费保障制度。在党派的领导工作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它的正确、稳定和有效。在党派的思想建设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它的经常性和它的成果。在党派的组织建设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党内民主生活的正常化;保证党员队伍的素质。在党派的作风建设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扶持党内优良作风,防止和克服不良作风。党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经济待遇,要靠宪法和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来予以保证,要靠不断地参政议政来得以巩固和提高。

具体地说:

1、内部的制度建设(自身建设)

(1)领导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决策民主集中制、日常事务决策分工负责制

(2)组织建设制度:组织生活、队伍建设、考核奖惩。

(3)思想建设制度:思想教育、理论培训、传统教育、爱国教育等。要有教育基地,要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要有落实教育的计划。

(4)会员履职制度:履行会员的权利、遵守会员的义务× 20 = 400

(5)财务管理制度:经费预决算、费用报销、财务审批、资金管理等

(6)履职维权制度:要采取措施,确保会员都能在遵守章程的前提下,充分履职,保护会员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7)内部监督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财务收支公开制、建立监事会、接受民主监督。

2、外部的制度建设(相互制约)

(1)政治协商制度:参与党委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研究,行使建言权和表决权。

(2)建言献策制度:积极撰写提案议案、党外建议、社情民意,为百姓为社会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3)民主监督制度:监督党委政府依法行政、尽责履职,维护民主政治。

(4)待遇保障制度:政治待遇、行政待遇确保改善,确保与中共荣辱与共制度的落实。

(5)经费保障制度:确保机构运行、组织生活、调查研究、参政议政、自身建设等各项经费的保障,并逐年得到增加。

四、民主党派制度建设需坚持哪些原则?

1、独立自主的原则:民主党派要有自己的主张,自己的行事规则,不必依附于屈从于某些政治势力。

2、民主政治的原则:民主党派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民主政治、实现法治,并为此不懈努力。要敢于向非民主、非法治的行为作斗争,敢于作出自我牺牲。

3、自我制约的原则:民主党派应加强自我制约,遵守各自章程,遵守国家法律,确保履职安全。

4、参政议政的原则: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责就是参与政治、参与国家建设、保障国家能够在民主和法治的轨道上平稳运行,监督党委、政府实行民主政治和依法行政。为此,民主党派要积极参政议政,参加政协和人大,参与国家重大事项的决策,要积极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呼声,认真研究社会问题,积极向党委和政府建言献策,为民主政治保驾护航。

5、党派共荣的原则:民主党派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并要积极争取自身权利,要积极与中共协商,争取党派共荣的状态,保障民主党派各项权益不受损害。要将民主党派的各项权益写进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制度之中,要得到充分落实。

6、坚持中共领导的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党派政治协商的基本前提,我们要永远坚持这个原则,要与中共一起共同推进国家的法治建设和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五、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

制定《多党合作法》,以法律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多党合作过程中的参政议政的方式和效率、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效率政治经济待遇、工作经费保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予以明确,以确保多党合作制度的贯彻实施,共同推进民主政治和依法行政。

作者单位:民进衢州市委员会江山总支部

成文日期:二O一二年三月× 20 = 400

第二篇:民主党派建设

社会阶层变化与民主党派建设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基本状况为“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从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实现了从单一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结构转变;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历了所有制变革和经济模式的变动后,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新的社会力量组合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导致了社会的结构性调整。

当今,中国的社会形态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已逐步进入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构成变化出现了如下五种走势:产业工人的人数在减少,从业企业性质的变化及行业的差异使其收入分化严重;传统农民由于职业分化加剧,使数量急剧下降,但远未完成深层次的分化;原有的结构庞杂的干部队伍在剥离式的分化下趋于分解;许多知识分子脱离干部队伍,职业分布走出原有体制,单一的知识分子阶层逐渐被阶层的多元化所取代;个体和私有企业主的大量涌现而形成新的阶层。

一、新时期我国社会阶层的变化及特点

改革开放前,“身份”决定了国人的社会地位,“户籍”限定了国人的活动空间,单一公有制否定了国人获得其他收入的可能。知识分子大多分布在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其身份被定为“干部”。“干部”的调动只能是根据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决定。长期处于被改造地位的知识分子,思想受压抑,工资待遇与创造的价值严重失衡。改革开放后,确立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地位,经济的飞速发展推进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知识分子的作用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显著。这一切使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勇敢地迈出了主动闯荡社会的脚步,跳槽、辞职、下海、创业成了时髦词汇。不少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教师脱离原工作单位,或独自创业、或合伙经营、或投身于大中型企业或外资企业,还有一些知识分子成为不依附于任何单位的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阶层在社会变化进程中的分化,加速了中国新社会阶层的形成。其中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科技含量高的新阶层有五类。

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者和技术人员。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创办和经营,主要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和成果转化的经济组织。他们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专门知识,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是一支重要力量。

2、受聘于外资或合资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他们通常年纪轻、学历高,许多人有在国外留学、就业的经历。他们比较熟悉国外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一般在企业担任部门骨干。

3、中介组织的高级从业人员。泛指介于单位与单位、单位与个人之间,进行服务、沟通、协商以及对其监督的社会服务组织。主要由三类组成:行业性中介组织,如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研究会;公证性中介组织,如律师、会计、资产评估等专业事务所和证券、仲裁等中介机构;服务性中介组织,如提供就业、广告、公关、房地产等多种服务的组织。这些组织的高级从业人员大多受过专门训练,专业化程度比较高。

4、自由职业人员。主要指那些不固定供职于任何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或专长,为社会提供某种服务并获取报酬的人,如经纪人、文化艺术工作者等。

5、个体和私营企业主。由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和固定资产的私营企业主构成。这个阶层来源复杂、成分多样,个人素质差异悬殊。据统计,有40%以上是从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下海”的干部,也有来自转制的中小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管理者和技术骨干,还有一部分人是以不同方式得到第一桶金的投资创业者。

上述新阶层的产生都与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化紧密相连。我国的社会转型伴随着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改革深化将逐步完成,社会阶层构成发生的变化还会继续。由知识分子阶层分化而成的新阶层队伍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长,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新阶层人士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完善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理所当然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结构的整合,必将对中国的政治发展构成新的挑战。阶层分化促使社会个体自主意识增强,阶层政治参与能力差异扩大,这对政治决策的民主与公正形成挑战;阶层分化与利益分化在同一过程中进行,不同阶层的利益在一些具体层面上很可能发生冲突,这对强化政治整合功能形成挑战。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明显,全社会已形成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氛围,知识分子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高。知识分子在新阶层人士中占多数,他们的知识结构新、知识面广、专业技术水平高,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富于开拓创新精神,起到了激励社会进步、促进现代科技发展和传播现代文明的先导作用,对社会思潮和舆论具有特殊的影响力。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进入新的社会阶层,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也将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新社会阶层对民主党派建设的影响

中国的民主党派随着历史发展而成长,已由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民主党派通常被称为“知识分子政党”,因由分布在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具有“干部”身份的知识分子组成,又被称为“干部型政党”。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一直是在这样的体制范围内进行的,现有的民主党派成员绝大多数是“干部”。

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参与者,构成了当今中国稳定的政治格局。民主党派除作为参政党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献计献策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维护社会稳定做贡献。

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民主党派,其政治联盟的性质决定了它对各阶层知识分子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同样,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新阶层,对民主党派的建设与发展也将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新社会阶层的产生扩大了民主党派政治联盟的范围

在1979年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指出:“国内的阶级状况已经发生根本变化,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003年12月4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在新闻发布会上,对统一战线有如下阐述:“目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已发展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最广泛的联盟,„„”。

在新时期,随着原有知识分子队伍的分化,出现的多个新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必然和社会主义劳动者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一起,成为新时期政治联盟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中产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扩大了民主党派政治联盟的范围。

(二)新社会阶层的产生拓展了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基础

社会阶层分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分化为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激励社会整体向上进取的意识增长,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增速。新阶层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提出自

己的政治诉求,或在政党和政府中寻找利益代言人,或直接参加到政党中去。这样,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新阶层作为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由谁去团结、教育其中的知识分子呢?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是一件大好事。

社会阶层分化产生活力的原因,恰恰是不同的阶层代表着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政治诉求、思想观念和表达方式。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不同程度地联系着不同阶层的知识分子,民主党派发展成员强调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由于知识分子分布已从传统的“体制内”向新的社会阶层扩展,政治联盟范围的扩大,必然在客观上拓展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基础。

(三)吸收新社会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加入民主党派,可丰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内容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能,搞好参政议政工作要具有以下基本条件:1.对参政议政的目的要有正确认识;2.要有较强的参政意识;3.要组织好骨干队伍,并动员广大成员积极参与;4.要紧密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5.要了解国家、本省、本市、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情况和问题,熟悉有关的方针政策。

当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薄弱,包括一些在党派担任领导职务的同志,“本职工作繁忙,心有余而力不足”,影响了参政党作用的发挥和参政议政水平的提高;2.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对于如何做好参政议政工作了解不多,缺少知识与方法;3.由于长期以来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对象、渠道相对固定,使得成员专业构成单一不适应社会发展对参政党参政议政宽领域、高水平的要求。

新社会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大多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有一定的组织工作能力,又较为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国家或本地区存在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新社会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大多在新兴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工作或管理工作,他们的观念比较超前,对社会转型期政府职能的缺陷和不足有较深刻的了解与体会。从他们中吸收一些优秀人才,可以增加民主党派活力,丰富参政议政内容,对于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质量和水平大有好处。

三、民主党派的建设要适应转型期的社会发展

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平衡的生产力状况,导致社会总体发展的不平衡。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结构的重组是在矛盾和冲突中进行的。完成这一转型需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对确保我国政治格局的稳定,顺利完成新世纪三大任务至关重要。

目前的状况是,民主党派的建设无论是理论研究、制度建设、还是工作方法,都不能与中国共产党的党建水平同日而语,更不能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需要执政党和参政党共同努力。

如前所述,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社会阶层,思想活跃、观念超前、政治参与意识强,他们对社会和舆论的影响力较其他阶层大,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能起到推动作用,但必须加以引导。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是民主党派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里不存在降低民主党派的发展条件或改变了民主党派性质的问题。只是目前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水平,无论是理论根基、制度建设、还是管理水平,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练好内功。

社会阶层的分化,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统一战线工作只能努力去适应这种变化,与时俱进。民主党派的一切工作也要适应这种变化,与时俱进。民主党派的建设一定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要加强理论研究、加强思想建设、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制度建设。

我们坚信,经过五十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国民主党派,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民主党派,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监督,有民主党派内部广大成员的共同努力,中国民主党派一定会在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第三篇:高校教师党建与民主党派建设相互促进研究

高校教师党建与民主党派建设相互促进研究

高校是我国高素质人才的主要聚集地,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将其作为发展党员和完善自身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党建与民主党派建设可取长补短,探讨二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方法机制。

高校党建;高校民主党派建设;教师党员

D2676A1009-055X(2018)03-0000-00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80000

统战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充分肯定了民主党派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人民政协事业作出的贡献,指出民主党派的力量一直是我国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支柱之一。而高校是我国高素质人才的主要聚集地,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将其作为发展党员和完善自身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当下国内面临经济转型,人口红利下滑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国外经济也不景气的情况下,高校教师及各民主党派成员,有效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发挥自己的学术优势、智力优势和创新优势,用知识创造经济,发挥高校教师党建与民主党派建设的凝聚作用,党内外人士共同合作,谋求创新,相互促进,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系列变革的产生,人们的思想行为也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教师党员也不例外,纷杂的社会信息和众多的诱惑,可能导致教师党员的个人追求与党的奋斗目标发生偏离,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此外,高校教师对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认识也发生着?化,九三学社、民盟等民主党派对高校教师的影响逐渐加大,选择加入民主党派的教师逐渐增多。在此背景下,研究高校教师党建与民主党派建设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是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党建与民主党派建设中作用的关键。

一、高校教师党建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即一直坚持的核心理念之一,党建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人民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的坚强保障。经过理论与实践的检验,中国共产党已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党建制度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党建理论,积累了丰富的党建经验。高校教师是国家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代表,做好高校教师的党建工作,团结高校教师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对党的建设与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必须肯定的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据统计,目前高校专任教师中共产党党员比例已达到50%[1]。同时也必须看到的是,近年来高校教师党建工作也存在着诸如思想建设形式化、组织建设停滞化、制度建设薄弱化、作风建设口号化等问题,以至于近年来教师新党员数量有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占比从2018年的(2±053)%下降到了2018年的(089±024)%[2]。这一情况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广东省高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其比例已从2018年的4540%下降到2018年的411%。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年来,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工作成绩斐然,目前全国八个民主党派共有成员72万多人,其中高校占有相当大的比例[3],并且民主党派高职称高学历的新党员比例明显高于中国共产党 [4]。从这些数字变化可以看出,青年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与此变化不相适应的是,个别高校的党建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思路上,不仅党的组织活动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而且党员思想教育工作也未能充分利用好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所提供的便利,党员学习教育内容、方法方式、考核办法等普遍存在单一化、形式化等现象,高校党员教师对于政治学习普遍存在厌学的情绪。这直接影响到青年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对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社会环境开放,党建宣传手段和效果相对弱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更加开放包容,通过不同媒体可获取大量各种类型的信息。高校教师文化程度高,思想开放而独立,还有一些教师有在国外学习或交流的经历,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观念更加开放和与时俱进。目前,党中央对党的宣传加大了力度,利用各种新媒体和新方法对党的理论政策进行宣传,但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可获取信息多元化,教师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党建方面的信息只是其中一个选择;二是党的理论政策宣传因渠道多元而力量分散,教师觉得看党的知识看哪里都似曾相识,没有新鲜感,反而减少关注程度。而党建工作先进性很难达到部分教师的心理预期。

第二,多元文化冲击,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在互联网技术爆炸性增长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容易接触到多元的文化与信息,国内外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同时,快速的发展难免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此情景下,教师党员存在着思想被腐蚀、信念被动摇的风险。具体而言,思想多元化,少数党员教师政治素养有待提高。这是由党员教师队伍的特殊性导致的。党员教师的文化程度高,思想开放而独立,这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其与时俱进传播当代文明、推动党组织向前发展的有力武器,又是使其被错误思潮误导以及对形势分析出现偏差等的诱因。教师党员拥有较高文化素养,也使其普遍更注重事业上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自尊心和自信心普遍过强,结果导致其过分关注自己的劳动成果和精神追求是否能够得到党组织的认同、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在高校中教师的工作模式普遍自主性较强,受到的约束较少,这既有让教师自由发挥才能和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优点,但也可能让其养成我行我素的坏习惯,导致党组织纪律涣散。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加大了对教师的需求,并且国家也推出了一系列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发展的方针政策,因此,高校中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验的年轻教师数量剧增,其对党的认识出现了多样性变化,有的老师甚至认为不从政何必入党。

第三,党建工作缺乏创新,针对性不强,积极性不高。高校教师党建工作没有被摆在优先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凝聚、引领作用。教师党建工作实际中,对教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不够重视,教师党建工作存在研究不够、针对性不强和实效性差等问题。教师党建保障机制亦尚存不足,如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选任、换届、考核等缺乏规范,导致教师党员缺乏竞选党支部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党建工作囿于传统,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党建制度不能适应如今的工作需求,限制了教师党建工作的发展。由于受到教育体制改革,高校竞争和评估机制等多重因素影响,很多高校的政策都偏向重教学科研而轻党建,直接导致党建工作易受干扰和冲击。同时,由于教师党建工作性质综合、成效隐蔽,难以量化管理和考核,因此在制度建设上容易出现缺位或不科学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建工作的积极性。第四,党建工作队伍专业性有待加强,组织生活质量有待提高。目前,高校负责党建工作队伍中的组织员有专职和兼职之分,但即使是专职人员,依然要兼顾许多其他非党建方面的事务性工作,使得这些专职党建工作者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组织关系在教育工委的49所高校中只有一所高校把组织员作为二级党委科级职数单列,其他48所高校组织员都兼职人事工作,时间的分配取决于各项所负责职务的工作量大小,而不受个人意志支配。组织员清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但却因为处于多头领导无法合理分工,使组织员投入到党建工作的精力削弱,对各党支部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很多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沦为形式,支部为了完成任务搞活动,没有精心策划和组织,导致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参与人员兴趣索然。

二、民主党派在高校的发展现状与特性

在政治协商与多党合作的基础上,民主党派沿着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发展路线,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民主党派在党建理论、经验和制度上都存在着较明显的不足之处。由于民主党派前身主要是政治同盟,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理论与制度的开创,而更多地依赖与党派首领的个人声望,并且在现实中缺乏外在与内在政治生活的压力与动力,因而民主党派建设总体而言是松散的,其党建工作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降低了民主党派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民主党派协商议政以及民主监督功能的重视,越来越多民主党派人士参与到各级政府的工作中,为民主党派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民主党派也对自身组织体系进行了改进,立足社会,完善各级组织建设,为议政监督时反映社会问题打下基础。

在高校中,党在高校开展工作是以高校的基层组织以及教师党员群体为基础的,而教师党员又有其多样性与特殊性。目前,高校党建工作整体发展态势良好,高校党组织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党建工作又进一步推动中心工作顺利进行,形成良性循环。高校党委在总书记的领导下,坚持贯彻以“三严三实”为指导的党建方针政策,求真务实,进一步激发党组织建设的活力,强有力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肯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同时,对民主党派建设的认可度也在增强。民主党派以其自身的特性与优势,吸引了众多高校教师加入其中,究其原因,对比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建设的特点,民主党派的吸引力有以下几点

第一,民主党派入党手续简单,基层组织活动丰富。高校青年教师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手续繁杂且时间跨度大,且某些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缺乏针对性,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不够,导致青年教师入党的意愿不强。另一方面,高校的青年教师,特别是注重科研和教学的青年教师,与外界交往往往较少。较之而言,加入民主党派所需的流程更加简化,民主党派的组织活动更加多样,组织架构较为扁平化,人员关系简单。此外,民主党派大多具有派别特点,不同民主党派聚集了不同领域的人才,如九三学社主要成员为科学技术界的知识分子。因此,门槛条件较低、界别特色更为明显的民主党派对青年教师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民主党派可作为其拓展社交的港湾,实现学术交流和丰富业余生活的双丰收。

第二,民主党派党内环境较为宽松。高校青年教师绝大多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由于高校评估管理体系偏重于学历、职称和科研成果等方面,科研成果,如论文、专利、项目等,对教师的评估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科研及工作上的压力要求青年教师不仅需要完成本职工作、在科研上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还要用业余时间充电学习提高自己。在高校中,青年教师担任教学科研任务的比例达80%以上,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而中共党员却需要经常参加学习教育活动,写心得体会和思想汇报等,活动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且还挤占了部分工作和业余时间。许多高校青年教师需要同时应对教学科研任务和党内的学习教育活动。而民主党派的基?幼橹?管理较为宽松,尽管高校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在学习政治理论中缺乏实质性、系统性,但具有次数少、与实践结合紧密、通过调研等形式解决实际问题并以此支撑理论的发展、针对性强等特点。在此情形下,关注民主党派的高校青年教师开始增加。为了创造相对宽松的工作学习环境,加之民主党派的加入难度较小且活动形式更多样化,可获得的实际利益更多,许多高校教师就更愿意加入民主党派。

第三,民主党派的监督机制对成员不具有强制性。民主党派监督机制建立的初衷在于推动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的发展。民主党派推动内部监督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行广泛的民主监督和有效的民主形式。在民主党派中,党内监督制度起步相对较晚,且发展水平也较低,各民主党派的《党章》对党内成员只有总体指导而没有具体要求,更多强调党派成员以身作则,增强自我约束力。而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充分重视党的建设,如今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对党员的行为规范作了具体表述。如《党章》表明了共产党员的行为规范与党内监督的组织架构,《宪法》在法理上为监督机制的正常运作提供了保障。《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了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条例》对党的纪律规范进行了系统的规定。相比中国共产党,民主党内监督机制的有关规定并不具体,在执行时操作空间大。作为教师,他们更希望加入纪律要求不严、束缚少的组织。

三、高校党建工作促进民主党派建设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艰难而复杂的时期,而共产党能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不断调整,则是其能带领全国人民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的根本原因。在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有新的思想理论团结全体党员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思想方针,中国共产党都能及时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提出适应国情民情的思想理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带领全国人民到达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里程碑。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都是政协纲领,其自身的理论发展水平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无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政党体系下对民主党派发展的需求,为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各项职能,让民主党派在新时期,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挥民主党派的力量、为中国的伟大复兴作贡献,民主党派的发展也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在此情形下,共产党的党建工作经验做法,对促进民主党派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具体的建议如下 第二,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相辅相成。廉洁从政是一个政党取得人民群众信任与爱戴的重要前提之一,如何保持党内成员的清正廉洁,是每个政党都需要考虑的问题。纵观古今中外,许多国家的衰退甚至覆灭,都可归结于其执政党、统治阶级的腐化,腐败问题会大大影响国家机器的正常运作,导致人民对政府失去信心。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腐败的惩处力度,许多“老虎”“苍蝇”纷纷落马,这既反应了国家对腐败问题毫不手软追究到底的决心,也揭示了我国腐败现象仍不容乐观的现状,这都要求我们需要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以此来约束干部、成员的行为。在高校中,解决腐败问题需要党组织与民主党派的共同合作,让共产党员和民主党派人士都参与到监督考核机制中来,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具体到华南理工大学,以贯彻落实党中央下发的各项规定、纪律为前提,加强对干部的反腐倡廉、纪律教育,不断强调党的各项规定与纪律要求,让党员把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外显于行,使反腐工作取得切切实实的成效。另一方面,校党委明确各方在廉政建设中的监督责任,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学校“三重一大”议事规则等监督考核制度,以制度规范党员的各项行为,避免人情腐败现象,切实做好反腐倡廉工作,也为民主党派的廉政建设提供参考。最后,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华南理工大学通过校情通报会、校领导民主生活会前座谈会、特邀监察员、统战系统意见建议表等各种手段,听取民主党派人士对学校工作的建议。

第三,完善法治民主制度,依法治校。制度建设对一个政党的发展至关重要,制度相较于人治,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与长期性,是政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民主党派的建设以及多党合作共赢,都需要制度建设的保障。在实际中,制度建设理应涵盖党员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思想、作风、组织、廉洁从政等各方面的要求,都应在制度中有所体现。此外,制度建设过程中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制度推行后加大在群众中的宣传力度、及时获取群众对相应制度的反馈并根据实际实施情况进行改进,这都对制度的有效施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到华南理工大学,一方面学校建立了信息反映制度,校内各组织成员可通过该制度反馈实际制度推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建议;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法治治校,学校党委积极听取不同党派人士的意见与利益诉求,在不断的修正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实践经验做法,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这些做法,方便推广执行。此外,民主党派也应注重以制度建设促进自身建设,将思想路线、发展方针等以制度的形式固定,并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听取党内外人士意见与建议,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作用。

第四,完善学习教育机制,相互借鉴。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思想宣传的针对性,成立相应的理论学习机制,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做法。在高校中,党组织一直把党员的思想建设摆在重要地位,注重与民主党派的协作,学习民主党派好的经验做法,改进自身党建工作的不足,尤其在提高自身组织生活实效性上,民主党派有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此外,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参考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思想建设的经验做法,完善自身的组织制度建设,使党内管理更加民主化,同时加大党内成员的凝聚力,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总的来说,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民主党派,学习对方的优势长处,做好思想建设工作,能为党派其他建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学校党委借鉴民主党派组织生活内容贴合实际、形式多样且更受广大教师欢迎的优势,不断丰富自身组织生活的内容,增加组织生活的活动形式,提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而民主党派也借鉴了中国共产党“三会一课”的基层工作制度,使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标准化。此外,统战部门制定了相应制度鼓励民主党派的发展,民主党派的发展又进一步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总体而言,重视高校党的建设与民主党派建设的合作,相互借鉴对方的长处,比对自身的不足,对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五,寻求产学发展机制,合作共进。高校是国家高素质人才的主要输出场所,高校教师发挥自身知识特长,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科研产出,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教师党员与民主党派人士都需要凝心聚力,共同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具体而言,深化高校教师与企业合作,发挥高校教师的智力优势,为相关企业提供专业性的对口解决方案以及技术支持;高校党组织发挥自身特长,组织技能教学;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知识创造经济;鼓励高校党组织、民主党派组织与企业党组织、工人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无论是对于高校党组织实现自身价值,抑或是企业党组织接受新鲜思绪,开拓视野,或者工人党组织强化自身建设,维护自身利益都有很大益处。了解企业、工人的实际需求,高校教师能找准自身的优势与定位,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人士也在为同一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培养出深厚的革命友谊,通过实践探索,使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1]刘玉峰,闫德忠,姜转宏.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建工作的创新[J].山西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S2 132-134.[2]李裕和,韩锐.广东高校教师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党员发展状况调查[J].岭南学刊,2018(6)33-37.[3]葛君,魏晓文,朱琳琳.我国民主党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1)26-28.[4]杨文兰.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建设的重要性[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3)46-48.[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9月21日)[J].天津政协,2018(9)9-12.[6]张师伟.党内民主与政治生态民主党派党建的薄弱环节及建设工作抓手[J].理论探讨,2018(6)118-125.[7]刘晓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3(1)6-12.[8]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J].当代兵团,2018(5)7-9.[9]人民日报评论员.论贯彻习近平在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讲话精神[N/OL].新华网,2018-09-21[2018-10-1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21/c_127012926.htm.

第四篇:如何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如何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盂县政协委员 王希芳

重视和加强自身建设,是一个政党永葆活力的重要保证。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主党派能够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基层民主党派在自身建设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领导班子建设和组织发展方面,思想建设则相对薄弱,这和基层民主党派组织的特殊性不无关系,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员分散。民主党派的成员分散在各个单位,不容易集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二、结构松散。民主党派对其成员缺乏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等方面的约束,组织结构较为松散,约束力有限,达不到共产党管理基层组织及其成员的规范有力。

三、政治联盟的意味薄弱。民主党派成员大部分都是知识分子组成,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中、高级知识分子阶层的组织,许多基层组织更象一个知识分子社团,政治联盟的意味显得相当单薄。成员的民主意识很强,而政治意识很弱,有些人仅仅是想在民主党派这样的专家团队中学习或交友,没有强烈的党派责任感和参政议政愿望。

四、制度不规范,落实不到位。基层民主党派的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做得不够,制度建立较为零星,没有形成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工作起来无章可循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虽

然制定了有关制度,却没有认真踏实地贯彻执行。

五、活动经费少。由于经费有限,民主党派集中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次数不会很多,这也是基层党派组织竞相到经济界“挖皮夹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缺少专门的政工人员。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基本上没有专职干部,即使有专职干部,也是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重。

七、骨干成员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障。民主党派的骨干成员大都是各自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本职工作繁忙,存在与党派工作时间与精力冲突的矛盾,对党派活动、社会活动的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就新形势下基层民主党派思想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章立制。制度是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保证,要因地制宜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工作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高效、便捷、覆盖面广、参与性强的新兴媒体作为宣传引导工具,促进党派成员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这种方式不但有效解决了经费少、成员分散、时间冲突等不利因素,更重要的是新兴媒体为真诚交流创造了条件,能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

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因党派成员较难召集在一起,要尽可能减少单纯集中学习、空洞说教的形式,可以组织成员参加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学习班,也可以加强与上级组织或其他基层支部间的工作经验交流,还可以为成员订阅有关报刊杂志,或者以活动为载体、寓思想政治工作于组织生活之中,等等,用多种方式提高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使成员变应付学为乐于学。

四、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往往是产生思想问题的根源,如果工作生活上的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负面情绪得不到排解,就有可能动摇原有的价值取向和思想理念。因此应多关心党派成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他们合理解决学习、培养等实际问题,为思想政治工作架起感情桥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与参政议政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能,同时也是党派成员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应多创造机会让党派成员参与社会调研,参与提案工作,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使成员们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开拓视野、开阔思维、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共创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促使他们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转化

为自觉的行动。

六、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保证成员基本素质。中共发展正式党员,一般要经过一定时期的培养期、考察期和一年的预备期,整套程序严格。民主党派可参照设立一定期限的培养考察期,申请人在此期间参与党派组织活动,党派对其思想进行引导和考察,以克服人虽加入组织而思想未加入或先加入组织后进行教育的被动局面。

思想建设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党派工作的方方面面,它不仅仅是某个领导或某个专职干部的事情,还需要党派内外各个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形成上下重视、多方协作的局面,党派的思想建设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第五篇:新时期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浅析

新时期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浅析

——盂县政协委员 李永青

进入新世纪,面对开放性、多样性的社会环境和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渗透,以及改革开放和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伴生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增加和观念、意识的变化,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通过对民主党派成员思想状况的调查和了解,我们看到:民主党派整个队伍呈现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很强的认同感。但是,在充分肯定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政治状况主流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极少数民主党派成员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思想问题。因此,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尤为重要。

一、当前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政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当前部分成员思想政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社会问题,如对于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缺乏信心,对腐败、社会治安、国企改革、民主进程等问题抱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观望和等待的态度,或对于一些改革措施还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味地怨天尤人,愤愤不平;二是党派问题,有的成员感染了民主党派只是“花瓶”、“摆设”的错误观点,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对参政党作用的发挥缺乏信心;有的成员受西方民主政治观点的影响,对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优越性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产生怀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足,敷衍应付。认为思想建设是软任务,不容易看到成绩,思想教育成果不容易巩固,多变,易反弹;同时思想建设政治性、政策性特强,稍有不慎就会犯错误。所以有的领导同志忽视思想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些干部对待统战宣传思想工作基本上采取了应付的态度。领导布臵就干,不布臵就不干;领导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自己不去动脑筋想办法,更谈不上创新;工作上得过且过。

(二)队伍不得力,工作欠方法。许多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干部不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有的干部自身业务太忙,没有时间去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也有少数干部自己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清楚,因此也无法去做别人的工作。此外,缺乏活动经费,无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也是影响思想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根据调查了解,当前民主党派思想建设工作在工作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六多六少”的情况:即口号提得多,真抓实干少;形式主义多,实际成效少;普遍教育多,针对方式少;“形势教育”多,日常工作少;单向灌输多,双向交流少;传统方法多,创新手段少。

(三)制度欠规范,落实不到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保证。当前,党派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制度建立和贯彻执行方面较弱,还没形成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制度建设方面显得较为零星,规范化工作还做得不够,工作起来无章可循的情况时有发生,即便订有有关制度,但执行的情况仍不如人意,没有认真踏实地贯彻执行下去。特别是基层组织,大家都忙于工作,要召集起来统一开展政治

学习相当不易,久而久之造成了思想政治工作不好管、懒得管、没法管的情况。

二、加强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针对这些情况,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就日益显得重要和迫切。那么,在民主党派进行思想建设的过程中,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成效?我们认为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意识

作为参政党,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参政议政。要想做到参政方向明,议政水平高,就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正确地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这样,民主党派才能适应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才能适应新时期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

要提高党派成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使成员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敏锐的政治嗅觉,就必须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只有通过不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广大成员努力做到: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本党派的发展史以及与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历史,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提高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立足于中国国情,深化对参政党地位、性质和历史使命的认识,在重大问题上分清是非,自觉地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巩固和发展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才能够适应新形势带来的新要求,为履行职能保证良好的思想基础。虽然绝大多数骨干成员对党派的历史和章程有较深的了解,老年成员对党派的历史感情较深,大多数基层骨干成员通过阅读党派的内部刊物、网站以及通过参加党派组织的学习活动提高了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对民主党派的相关知识也了解较多。但还是有部分中青年成员由于本职工作繁忙,热情不高,对民主党派知识知之甚少且认识水平不高。要始终把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加强党员理论修养摆在自身建设的首位。通过常规学习制度化、专题学习经常化,制度建设规范化、宣传报道及时化等举措,提高了整个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使其自身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把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创先争优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并把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与实践,取得工作上的效果。

(二)强化参政履职能力不断增强政党意识

要建设一个有活力的参政党,就要增强政党意识。有人说民主党派实行的是“明星制”,人才荟萃。这话不无道理。名教授、名作家、名艺术家、名律师、名医生等等。这当然是引以为自豪的,是优势。但这些成员大多专业意识特强,在他们的本行中,是权威,可以一语中的;而在履行参政职能方面往往显得不够。作为民主党派成员,不仅要做名专家,还要做政治家,一个没有政治家的政党,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将无所作为,这样的政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样的道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如果不能在参政议政的舞台上显身手,不能为当地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提不出几个有份量的提案或议案,拿不出几篇有质量的调研文章,其参政党的影响与作用就很难显现。一是要提高党派成员对参政党这一组织形式的认识。参政党是政党组织,不是社会组织,是中共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民主党派必须遵循的根本政治原则。民主党派要从政治上正确地代表自己党派的成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从整体上塑造参政党的形象,使之真正成为参与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政治力量;同时各民主党派成员也有责任去塑造和维护自己党派的形象,党派成员参加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各自的专业领域,还应多关注社会民生,如果不把精力用一部分在参政议政工作上,就拿不出有分量、有价值、有影响的参政议政成果,也就会影响参政党的政治作为。二是要提高基层民主党派领导的政治素质。民主党其政治作为的大小与主要领导的政治素质和热情分不开,因此在民主党派的领导干部任用上除了充分考虑其业务权威条件外,还应充分考虑其参政议政的素质与热情,同时对民主党派领导干部要多提供政治学习、外出考察的机会,以拓宽其政治视野、增长见识,增强其参政议政履职能力。三是考虑建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专职办事机构。要建立参政议政调研室之类的机构,政府给予一定的编制。这类机构功能主要是进行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党的方针政策和统战理论的调研,就国家和地方的某些重大决策、重大问题召开座谈会,培养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意识,提高其参政议政水平。如果能设立这样的机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的效果将会更好。

(三)组织形式多样活动,不断增强大局意识。

作为一个民主党成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民主党派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亲密合作,共同奋斗,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参加了人民政权和人民政协的工作,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完善和发展社

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表明,民主党派一向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与中共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团结合作,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我们发现,在发展民主党派成员的过程中对入党对象的人品、业务素质、专业影响很看重,而对其政治素质的考察相对考虑较少。于是,部分党员在思想上出现价值取向多元化,政治信念不够稳定,思想上派生许多困惑,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几方面问题:

(一)党员来自不同的单位,界别多,向心力不够,难于开展工作;

(二)部分党员只醉心于专业,而政治理论学习热情不高,思想认识跟不上形势,对大局认识不够明朗;

(三)有的党员提出的意见、建议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重视采纳,参政议政的热情便开始减退,有的甚至产生民主党派是“花瓶”“摆设”的错误观点,慢慢崇拜起西方的民主制、多党制,有的甚至发表不恰当的看法。因此就会存在极少数成员在参政议政工作中缺乏大局意识,从而直接影响到党派组织的形象和作用的发挥。新时期的民主党派强化大局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民主党派作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做到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大局,考虑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大局出发,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进行选题,结合自身特点和人才优势进行调研,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胸无大局者,不足谋一域”识大局方能谋大事。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党派只有增强这种大局意识,才能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参政党,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再创辉煌,写出新的篇章。如何增强民主党派的大局意识呢?除了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党史教育外,组织多种形式的活

动也非常重要。一是要发挥党派专业技术人员的特长,组织社会服务活动。充分发扬“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优良传统,倾注真情,传递爱心,一如既往。通过定点支教、送医送药、抗灾救灾、科普文艺等活动,增强党派成员服务社会民生的大局意识。二是要结合党员工作实际,开展相关专题调研活动。通过扎扎实实的社会专题调研,拓展了党员思考问题的高度与广度。三是要创建平台,拓展党员参政议政活动,除了积极争取党员政治待遇外,创办基层党派内部宣传刊物,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让党员谈学习体会展示才华,倾吐其对党的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识见等,深化其对国家、社会、党派的责任。

21世纪,我国面临着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三大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努力把理论学习与参政议政的实践相结合,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多种形式的实际锻炼相结合,扎扎实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建设水平,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从而为整个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出贡献。

下载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研究

    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研究 摘 要: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是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必然要求。在新时期,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发展是加强自身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

    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摘要】: 民主党派服从中共的政治领导是处理好关系的政治基础,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处理好关系的决定因素,民主党派在核心价值观上与中共的统一......

    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指在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它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

    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

    民主党派

    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野蛮入侵和封建统治集团的腐朽衰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成立的各民主党派,其社会基础是民族......

    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 民主党派,指在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 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能够发挥什么样的......

    行政伦理制度建设研究

    行政伦理制度建设研究[摘 要]行政伦理状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及办事效率,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和安定团结。我国社会正经历由由人治国家向法治国家的转型,这......

    农村社保制度建设研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财政方面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引例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