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集中制的发展与建设(样例5)

时间:2019-05-13 19:5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民主集中制的发展与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民主集中制的发展与建设》。

第一篇:中国民主集中制的发展与建设

中国民主集中制的发展与建设

摘要: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要使民主集中制原则真正得到贯彻执行,就必须可行、完整、准确地理解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正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指导建设党内民主和其他各项事业。

Abstract: democratic centralism is the fundamental organizing principl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mak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democratic centralism real, it must be possible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democratic centralism, complete, accurate, adhere to concentrate and focus on a democratic basi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democratic, according to democratic centralism correctly gui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ner-party democracy and various other utilities.关键字:民主集中制来源含义原因表现形式 问题 发展完善 Key word: democratic centralismoriginmeaningreasonpattern of manifestationquestiondevelopimprove and perfect

一、民主集中制的来源、原因

1.民主集中制的来源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组织原则,其中民主是指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充分倾听各方面意见,畅所欲言,实行表决制的选举制。集中是指在民主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形成正确决议,并在执行决议的前提下进行组织活动,而这是辩证统一的。

首次提出“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的是列宁。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开始提出的为“集中制”。列宁说“要实行彻底的集中制和坚决扩大党组织内的民主制”①由此可见开始列宁所指的民主集中制仅指集中制和党内民主制。后期到1905年列宁申明集中制有专制主义的、官僚主义的集中制,而俄国实行的是民主的集中制。1906年俄共四大所通过的党章规定:“党① 列宁 《列宁文集》第11卷 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25页的一切组织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从而确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地位。

2.中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因

(1)文化传统的影响

早在我国古代时期思想家们就提出了“民本”、“仁爱”、“兼爱”等的一些接近民主思想的主张,过去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历代被君王一人独断统治。朝代不断更迭,唐朝太宗皇帝明白“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对民本思想有所发觉。从而我们可以了解到个人的独断专行不能是国家政权稳定,更不使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构成,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三民主义反映了旧民主主义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也反映出了民权的内容,同样诠释出民主权力的重要性。

(2)理论渊源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时期列宁提出民主集中制作为后期的中国共产党实施的理论。毛泽东强调:“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利,又能集中处理国事,使各级政府能集中地处理被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

3.中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将民主集中制确立为党的组织原则和制度。在中共六大将民主集中制正式写入党章,规定“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其他

②支部一样,其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并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三条根本内容:

一是上级和下级党部均由党员选举产生;二是各级党部向党员定期做报告;三是下级党部一定承认服从上级党部的决议。

中共七大在党章第二章“党的组织机构中”中,专门写了一条:“党的组织机构是按民主集中制建设起来的。民主集中制,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③这一概念对民主集中制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中共八大将民主集中制原则分为民主和集中原则两种,又具体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六个基本条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真正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会议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中共十二大时提出“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至此。我国民主集中制还在不断发展完善。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力,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讨论环境。”

二、中国民主集中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对其本质含义解读

1.中国民主集中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严密组织结构和纪律严明的组织,其领导核心的作用不能改变尽管在建党初期由于党的中央领导犯了错误,但绝不能因此混论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原则,必须坚持党组织的统一集中领导。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如今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历了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向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执政党转变。正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坚持才是革命与建设的难题一一解决。②

③ 中央纪委 《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论民主集中制》 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4年,第285页王贵秀 《论民主与民主集中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第117页

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一些领导干部犯了民主集中制方面的错误,与制度方面的缺失、漏洞是有一些关系的。在民主集中制度的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一直下大力气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对于违背民主集中制的人加以处罚。

当前,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家长制、官僚主义和以权谋私等作风问题,既有思想教育不到位的因素,也有制度的保证作用没有发挥好的原因,以往的一些领带干部犯了制度方面的错误没有制度化的规范来制约,就成为制度的盲区。

长期以来,坚持“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受其体制的束缚,没有很好的对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利尤其是对党内民主发展不充分和党内的监督乏力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不仅影响了民主集中制,无视组织纪律,大局观念淡薄,有的在执行上级决策和政策上搞实用主义,脱离实际,不能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在封建社会中,“官”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极为神圣和尊贵的字眼,官本位思想始终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成为与我国民主集中制要求的“民本为”根本对立的价值取向。作为党的干部,想问题,做事情,做决策必须是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这才是真正应该提倡的。

2.民主集中制的含义解读

我国现行《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一规定确认了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概念是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多数人的正确意见作出决定的一种决策方式。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作为民主集中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是人类社会组织规律对民主集中制这个科学组织形式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将作为我们党内和国家生活中的一个根本组织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机构来说,民主集中制主要表现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和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生活的内在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防止和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的现象。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中国民主集中制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国家机构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由它产生从属它。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上,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定程序予以罢免。全国人民代表由省级人大选举产生,不由选民直接选举,就行政机构而言,国务院的主要人选由全国人大选举,并对人大负责。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经全国人大选举产生选举产生,并对其负责,全国人大制约着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而后者无权对前者进行制约。

在人民代表大会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

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贯彻执行。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积极向其他国家学习其经验,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人民代表大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就是因为这一制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能够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及时的进行改革和完善。努力探索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各种新体制和新形式。

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的追求,在当代中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一方面,保障实现和扩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只有权利与自由得到保障,蕴藏于人民群众中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另一方面,国家权力要相对集中,因为只有权力集中,才能统筹兼顾,实现发展。

三、民主集中制的发展与完善

1.对策

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常抓不懈,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反对把民主和集中对立起来的官僚主义和无政府的两种主要错误倾向。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先生指出,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各种组织所实行的组织原则,不管有多少具体形式和名目,也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概括起来都不外乎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以多数服从少数为

④基础的专制集中或者官僚集中制;一是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基础的民主集中制”

第一,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官僚主义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始终是民主集中制问题上坚决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从历史上来看,官僚主义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一种政治制度,是专制制度的产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封建遗毒的影响,官僚主义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着,不能马上消除。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同官僚主义做了不懈的斗争,对官僚主义也有过许多详细的阐释。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官僚主义的表现、根源以及克服官僚主义的对策。官僚主义有诸多危害,且对民主集中制建设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坚决地加以抵制。同时,还必须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剖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与之进行斗争。所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首要任务就是反对官僚主义,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果不彻底消灭官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就不能真正实现。消除官僚主义,我们首先应该从思想教育入手,提高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对官僚主义及其危害性的认识,从思想上消灭官僚主义,树立正确的制度观念,并且建立健全各项法规,确保人民能够充分有效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因此,我们要同各种官僚主义现象作斗争。其实,反对官僚主义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努力建设民主集中制的过程。第二,反对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一词来自古希腊,本意是无领导、无政权,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思想根本对立的。现代意义上的无政府主义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其基本理论是反对一切国家和权威,主张建立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的社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其表现形态为:反对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离开集中谈民主,离开纪律讲自由,离开义务讲权利、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而且目无组织和纪律。无政府主义还主张放弃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认为这是把集中凌驾于民主之上,把民主的实现看成是为所欲为的个人行为。除了个人意愿之④ 王贵秀《论民主与民主集中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第106页

外,不需要接受任何领导,也没有任何需要服从的权威。实质上,这些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很大谬误,无政府主义对民主集中制的发展危害极大,它的存在以至泛滥,必然影响民主集中制的健康发展。因为它抹杀了民主集中制和官僚集中制的本质区别,从而主张废除一切集中和权威。否定党的领导,这样容易使党的事业陷入无序状态。所以,当前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无政府主义,这样才能使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是由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的、在集中指导下的具有严格纪律的民主,与无政府主义所宣扬的极端民主化是不相容的。

2.新时期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新进展和经验总结

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其目的就是要保证党的“集中统一”,维护党的团结,并增强党的凝聚力。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允许自成系统,各行其是,更不允许搞地方保护主义。无论各级党组织或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觉遵守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维护党的领导的权威性,尤其是在当前执政条件下,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既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最大限度的调动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又要保证全党同志按照党的奋斗目标来行动,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统一。

我们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坚持党对民主的集中统一领导,还必须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的纪律,反对无政府主义和极端民主化倾向,因为没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任何民主措施都无法实行。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通过深入学习、准确把握精神,深刻认识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责任意识。

发展党内民主要在民主集中制的框架内进行,不能越过民主集中制的界限,更不能否定、放弃或取消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领导制度和政治原则的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点、构建基础和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依托。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将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因而其政治架构、组织原则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构建的。这是党始终维护长期执政的领导地位的制度基础,也是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重要源泉。

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推进党内民主,还是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发展党内民主以及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不可少的制度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总论: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离开了民主讲集中,集中就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就会导致集权主义和专制主义,离开了集中讲民主,民主就失去了正确的指导,就会导致分散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民主集中制是合理的制度,就在与坚持民主集中制既能够克服专制主义的不合理性,又能克服无政府主义的片面性,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才能真正促进中国建设向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列宁:《列宁文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许耀桐:《民主集中制的认识与发展》《新视野》期刊,2010年第4期

应克复:《“民主集中制”的由来与演变》《炎黄春秋》期刊,2012年第10期

王贵秀:《论民主与民主集中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第二篇:浅谈中国发展与家乡建设

从家乡发展看中国

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也不断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现就从我的家乡近几十年的发展角度来谈谈中国的发展以及对中国未来的展望。

我家住在河北邢台的一个普通农村,经历了与大多数农村相同的发展历程,但又有其特殊性,现就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所能感受到的变化。

由于毗邻国道,可能较其他交通不太方便的村庄有更加便利的发展条件。隔着国道的一个村庄,由于其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已经发展得与一个乡镇无异。由于仅隔一条国道,也不同程度促进了我们村的发展。毋庸置疑,自打从记事以来,村里的经济发展的很快,听家人提起,大概1998年起家里有了彩色电视,然后电话、空调、冰箱、电脑那些小时候认为高不可攀、“高大上”的商品已经陆续进入寻常百姓家。甚至私人轿车也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村里也都通了柏油马路,超市、理发店、饭馆也都陆续出现,基本上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了。当然,从小孩们的零花钱上,从当年我们的1角2角到现在基本上三五块也可以看出近些年的生活变化,尽管在购买力上不同,但这并不能磨灭这个事实。家常便饭听父辈谈起,在他们那个年代,一群小孩挤在一起在生产队上看并不是每天都有机会播的为数不多的电视,一把瓜子就可以高兴的嗑一下午,逢年过节自己做豆腐、粉条。以及更老一辈谈起那个年代男人挣公分养家,女人在家织布照顾一大堆孩子,种种这些,无不烙上了农村发展的轨迹。现在再也没有织布机,再也不用亲自做豆腐,商品到处可以买到。生产分工不断细化,商品种类不断推陈出新,催生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商品经济更加发达,人们有了更多时间而不仅仅是用在操劳家务上,从而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成了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块重要资源。

教育问题一直是新一代中国人民关心的重要问题。农村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整个教育的发展。自从高考恢复、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以来,教育一直摆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小学还是遍地开花,从升入初中同学间的谈论即可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可就几年的时间,大家的母校就那么几个,相互之间不会有太大的惊喜,孩子们被更早的送出去,更早的离开家庭、离开父母,有的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外地上学。村里的小学基本上已经消失殆尽,有的也是苟延残喘,取而代之的是中心小学。同样,中学也开始出现整合。也许这是大势所趋,是为了整合教育资源,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但是新的问题由出现了:整合后教育资源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资源平均分配,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衡甚至衍生了学区房经济,在村里考生家长嘴里可以随时听到星星点点关于考学、升学率、户口的字眼。此外,中国教育方式也一直饱受诟病。压力大,家长期望高一直困扰着学生。村里得近视的学生趋于年轻化、低龄化,从随处可见的假期补习班也可略见一斑。虽然教育部明令规定不准办补习班,但收效甚微,最起码在农村是。其实改变学生培养方案,改变培养模式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在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下,教育部勇于突破枷锁,改变陈规旧制,已经出条了一系列针对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高考教育改革方案。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也必将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谈到农村,不可避免的要谈到“三农”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茶余饭后也有了自己的“业余活动”。农业问题和土地问题其实是一直萦绕在农民心头的一件大事。废除土地税、给予农业补贴对农民来说是件大事,由于土地得到有效的管理,产量也不断上升。但由于近年来进城务工农民不断增多,村里也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村里青壮年减少,自家的土地得不到有效管理,有的土地承包给他人,有的索性直接在上面盖起来房子。由于农村监管不严,占领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就是最近听说的搬村事宜,政府已经开始收地,为以后的相关工作打基础。所有的这些就是为了有效利用耕地,根据国土局公布的耕地红线,其实已经越界。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然而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粮食已成了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摆脱进口,实现自给自足,有效利用耕地成了最有效的方法,而农村在这方面成了第一人选。最近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1亿农村人口到城镇户口的转变也有这一方面的考虑。不过根据民意调研,有超过一半的人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毕竟这是涉及这么多人的人口生计问题,有诸多利益壁垒需要攻破,必定是场硬仗。

农村在中国的发展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有学者提出,在未来几十年,农村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农村发展潜力不可估量。同时,农村有着和城市不一样的环境和风土人情,应该区别对待。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各项政策必将惠及全社会,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在改革过程中,毕竟遇到各种阻力,应该攻坚克难,矢志不渝;同时,应该尽量听取民众的意见,出台相关政策前进行市场调研,在推进改革的同时最大化确保人民的利益。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是全中国的梦,需要每一个人为之努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篇:思想汇报:民主集中制建设

敬爱的党组织:

在第五次党课上,韩老师跟我们详细讲述了有关民主集中制的思想理论。其中“民主”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创造性的充分发挥,“集中”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两者的结合使我们党应当坚持的理论,是可以使我们党长存的理论。

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我们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不同时期,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特别是在毛泽东的晚年,由于一言堂、个人崇拜、个人说了算等家长作风的滋生和蔓延,党的民主集中制出现了严重挫折,直接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所以在我们今天看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简单的八个字很容易说出做到,但在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文化下能清楚地提出这样的口号是一件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意义的事,这正说明了民主集中制在当时在慢慢形成与发展。我们呼吁一种有集中由民主、有纪律有自由,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这样一种政治局面。

众所周知,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而要全面实行坚持民主集中制理论,就要明白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归宿,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没有集中就不可能形成党的共识。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正是这样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它关系到无产阶级的兴衰成败。我们看到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党内民主作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灵魂,把制度的建设作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核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理论。

我们党八十多年来对民主集中制的实行过程中,有了很深刻的认识,提出了六条相关原则,体现了民主也体现了集中,并正确规定了处理包括党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党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党组织与党员个人等的原则,我们相信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就可以在党内形成上述“六有”政治局面。

汇报人:好范文

第四篇:民主集中制在中国的认识与发展过程

民主集中制在中国的认识与发展过程

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贯彻实行的组织原则和制度。民主集中制由列宁和他所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创用。它从苏联传入中国之后,至今已有了近90年的历史。在90年中,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内涵规定的认识,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即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三个阶段。研究民主集中制在中国的认识与发展的过程,对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民主集中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1921年到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当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时,就把民主集中制确立为党的组织原则和制度。党的创始者对列宁提出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有着基本了解的。陈独秀在提交给中共一大讨论的党纲中就明确提出,“共产党应该是民主集权制”。这里的“民主集权制”,即是指民主集中制。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文规定,“我党采取苏维埃的形式”,所谓苏维埃形式,就是鲜明地体现民主集中制思想的组织形式。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宣布,中国共产党完全承认第三国际的加入条件,即“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这是在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文件上,首次确认民主集中制这一原则。1927年6月党的五届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自此后,党召开了六大、七大,在每次大会制定的或修改的党章中,都对民主集中制有所阐述,其间不时则有重大的理论认识发展和制度上的改进丰富。

具体地说,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党章在第三章“党的组织系统”中,专门规定了“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其他支部一样,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并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三条根本内容:一是下级和上级党部均由党员选举产生;二是各级党部向党员定期做报告;第三,下级党部一定承认服从上级党部的决议。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在总纲部分写道:“中国共产党是按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是以自觉的、一切党员都要履行的纪律联结起来的统一的战斗组织。”“在党内不容许有离开党的纲领和党章的行为,不能容许有破坏党纪、向党闹独立性、小组织活动及阳奉阴违的两面行为。中国共产党必须经常注意清除自己队伍中破坏党的纲领和党章、党纪而不能改正的人出党。”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规定,七大党章在第二章“党的组织机构”中,专门写了一条:“党的组织机构,是按民主集中制建设起来的。民主的集中制,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并提出四个基本条件:“

(一)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由选举制产生。

(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向选举自己的党组织做报告。

(三)党员个人服从所属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部分组织统一服从中央。

(四)严格地遵守党纪和无条件地遵守决议。”

以上党的七大制定的党章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和条文规定,显然受到苏共党章中对于民主集中制解释和条文规定的深刻影响。1934年苏联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对民主集中制明确作出了四个方面的规定:“(一)党的一切领导机关,由最低的到最高的,都由选举产生;(二)党的机关向自己党的组织定期作工作报告;(三)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少数服从多数;(四)下级机关绝对服从上级机关的决议。”对照苏共十七大党章就不难看到,苏共关于民主集中制的条文规定给中共七大党章留下了多么明显的烙印。当然,中共对民主集

中制也有创新之处,这就是给民主集中制作了一个定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完整地论述了民主集中制是一个过程,即要经历“民主→集中”和“集中→民主”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将循环往复而无穷。根据民主集中制中包含着民主和集中两大部分的分析,大体上说,这四条规定的前两条体现了民主的内涵,后两条体现了集中的内涵。

这一时期,毛泽东在解释民主集中制时,还明确地认为,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和集中这两大部分,就是民主制与集中制的相统一。在党的方面,毛泽东指出:“要党有力量,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在反动和内战时期.集中制表现得多一些。在新时期,集中制应该密切联系于民主制。用民主制的实行,发挥全党的积极性。”在政府方面,毛泽东指出:“政府一定要有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民也-定要能够自由地去支持政府,和有一切机会去影响政府的政策。这就是民主制的意义。另一方面,行政权力的集中化是必要的;当人民要求的政策一经通过民意机关而交付与自己选举的政府的时候,即由政府去执行,只要执行时不违背曾经民意通过的方针,其执行必能顺利无阻。这就是集中制的意义。只有采取民主集中制,政府的力量才特别强大”。至于民主制和集中制的内在关系,显然应该主要强调集中制的方面,即侧重于集中和纪律的方面。毛泽东对民主集中制作这样的理解,也与苏联有关。苏联在解释民主集中制时就明确指出:“苏联共产党党章中明文规定的民主集中制,把布尔什维克的集中制和民主制不可分割地统一起来。”可见,苏联明确地把民主集中制解读为民主制和集中制两个部分的相加和结合,并把集中制置于民主制之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国民党反动的白色恐怖之下和内战的武装斗争环境中,没有民主活动的条件,实行民主集中制而主要强调其中的集中制,这是必要的、无可厚非的。不过,毛泽东也指出,随着情况的变化,党的民主集中制要由集中制转向民主制,将更多地实行民主制。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及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民主集中制中作出了新的阐释。中共八大在党章总纲中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党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发扬党内民主,鼓励一切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和地方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上下级之间的生动活泼的联系。”这个规定与七大党章把民主集中制完全侧重于集中制,侧重于集中和纪律方面已有所不同,它首先把民主集中制侧重于民主方面和民主制,并且把七大党章中“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改成为“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从而把集中与民主之间由领导关系变为指导关系,这个论述一直沿用到现在。

党的八大还把民主集中制原则,分为民主原则和集中原则两种,全面解释了民主和集中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在第二章“党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制度”中,又具体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六个基本条件:“(一)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由选举产生。(二)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在地方范围内是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向代表大会负责并且报告工作。(三)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研究他们的经验,及时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四)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定期向上级组织报告工作。下级组织的工作中应当由上级组织决定的问题,必须及时向上级请求指示。(五)党的各级组织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任何重大问题都由集体决定,同时使个人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六)党的决议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党员个人必须服从党的组织,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下级组织必须服从上级组织,全国的各个组织必须统一服从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从而把苏联传统的四条解说,扩展为六条。大体上说,这六条规定的前三条体现了民主的内涵,后三条体现了集中的内涵。

党的八大提出了“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那么,怎样理解“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科学内涵呢?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的宋任穷同志在八大的大会发言中,对此作出了很好的解释。他说:“在问题尚未决定以前,允许自由发表意见,进行辩论;但在问题已经多数决定和上级批准以后,就需要完全服从,坚决执行。”这就说明,民主和集中是实行党内民主集中制的两个过程,民主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集中的过程则是对民主议论商讨进行表决的集中,即少数服从多数作出的决定,这种集中乃是体现民主的权威。因而,正确分析民主集中制的两个方面,需要强调民主是贯穿两个过程的重点。由于大家对“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一般来说没有什么歧义,而需要着重解释的就是什么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只能合理地解释为,就是用已经形成的某个决议或决定,约束一些人有违合理集中的所谓自由的、绝对的“民主行动”。当然,就是已经形成的某个决议或决定,也不是不可更改的,如有不同意见和看法,可在下一次进行商议,通过又一次的“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形成新的决议或决定。新的决议或决定通过后,仍然同样地具有约束违规行动的功能。党的民主集中制的运作,就是如此地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

党的八大对民主集中制作出的科学解释和倡导的向着民主的方面和民主制的转型,以及逐渐开展的党内民主实践,显示了民主集中制正确的发展趋势。可惜的是,随着不久后1957年开展的反右斗争扩大化,这一趋势被打断了,而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把彭德怀等同志打成反党集团后,向着民主的方面和民主制转型,实行党内民主就更难以实现了。民主集中制实际上仍然以集中和集中制为主,而鲜有民主和民主制。由于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导致1966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1969年召开的党的九大和1973年召开的党的十大,因为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党内生活极不正常,所以九大、十大党章在总纲中根本没有及提民主集中制,在第二章“党的组织原则”中仅规定:“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具体条文也只是重申了“四个服从”的集中。

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从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经验教训,邓小平曾经透彻地说道,“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干部可以变质,个人也可以变质。”“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 一句话,党的八大以后党所实行的民主集中制,事实上等同于集中制。这就说明,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民主集中制问题上走了很大的弯路,背离了它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

1977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大,是在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后不久召开的,虽然还有“左”的东西影响党的建设,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在党章总纲中又恢复了民主集中制的内容,沿用了八大的提法。但在第二章“党的组织制度”中,只是提了“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以及“四个服从”,而没有具体说明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原则和要求。十一大党章没有具体阐述民主集中制,但在叶剑英同志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比较详细地说明了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内容,基本上恢复了八大的内容和要求。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真正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中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并且指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不久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1982年的十二大。十二大党章把民主集中制表述为:“在高度民主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这里没有强调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只强调了民主,这对当时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拨乱反正,把民主集中制重点转向民主和民主制,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修正案》,没有对民主集中制进行修改。1992年党的十四大党章,第一次在总纲中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之一,与党的基本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宗旨并提。民主集中制也被进一步表述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在第二章“党的组织制度”中,也专门列一条全面阐述了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基本原则,其中特别强调了“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这六条使民主的内容和集中的要求都得以体现,并且将中心移到民主和民主制方面,是对八大党章规定的民主集中制六条要求的丰富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集中制已开始逐渐重视并加大了党内民主和民主制的成分时,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最高命题。可以说,由于这一命题的确立,使民主集中制制度鲜明地体现了民主制的三大特点:第一,坚持民主决策。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第二,尊重少数人。民主集中制虽然实行的是多数决原则,但绝不是多数人可以侮辱、惩罚少数人,而是要尊重少数人。为此党章规定,“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只有尊重少数人的权利和意见,才不至于发生鸦雀无声的可怕现象,才能听到不同的声音。第三,强调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2007年,党的十七大为了具体阐述作为党的生命的党内民主应具有的要求和表现时,更明确地提出了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在党不断强调民主集中制要重视并加大党内民主和民主制的同时,学术界不少学者开始探讨实行民主集中制在现实中仍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理论认识问题。这个深层次的问题就集中地表现为,民主集中制究竟是以民主制为主,还是以集中制为主?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思维的惯性,很自然地使我们的党员还以为仍然是以集中制为主,这就不可避免地阻滞着党内民主的发展,或在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疑虑重重,不敢越雷池一步。例如,有学者认为,“一般说来,在地下秘密斗争和革命战争环境中要强调集中制,在合法斗争中尤其是在成为执政党后的和平环境中则要强调民主制;社会主义建设越向前发展,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程度也要越高。”因此,我们须认清,“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和核心是民主制,而不是集中制。”又如,有学者指出,“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把实行民主制的民主和集中的两个过程统一起来,这是正确的,但要认识到集中是民主的集中,体现民主的权威,因而民主集中制的实质仍是

民主制,而不可能是集中制或专权。”

以上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将近90年的历史中,认识和运用民主集中制的过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认识和运用民主集中制的不同情况与党内民主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中可以归结到一点:什么时候对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制方面认识的多一点、深一点,党内民主就发展的好一点、顺一点。因此,从理论上肯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共产党执政的条件下,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制,就是十分的必要。

肯定和强调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制,一方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组织原则和制度规定,1947年,马克思恩格斯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实行了包括盟员平等制、各级组织选举制、党代会年会制、工作报告制、服从多数制、撤换制和开除制等在内的民主制;另一方面也符合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未来发展方向的预示。在俄国社会封建专制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提出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制度是民主集中制,既有源于马克思主义民主制根据的一般性,也有与马克思主义民主制相区别考虑到俄国实际情况的特殊性。但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多次论述和实践努力已充分表明,民主集中制必须向着民主制发展,回归民主制。

列宁在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上,曾经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不在于专政、不在于暴力,这与一般人把无产阶级专政看成就是专政的观点很不一样。一般人把无产阶级专政看成就是专政,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列宁的观点很出乎他们的意料,但列宁是高明的、正确的。如果在特殊的情况下,在过渡时期激烈的阶级斗争情况下,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暴力镇压功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之后,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当然就不在于专政、不在于暴力,而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样的,如果说在革命时期,民主集中制更多强调集中制的话,那么,和平建设时期,就要肯定和强调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制。

当前,肯定和强调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制,对于推动党内民主的发展至关重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一,它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表现,是对“文革”极左路线的彻底纠正;其二,它是对历史的总结和与时俱进的表现,是现实发展的需要;其三,它是解开妨碍党内民主发展总症结的需要,在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制的认识下,党内民主将会得到迅速、有效的发展。总的来说,这是从理论上解决党内民主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五篇: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

近年来,科左后旗委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努力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为推动全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基本做法

(一)以思想教育为先导,着力提高素质,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一是抓专题教育。近年来,旗委每年都要组织科级领导班子成员和苏木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到旗委党校集中轮训一次,把《中国共产党地方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作为必修课。仅今年,先后举办了3期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理论骨干研讨班、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把民主集中制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强化对旗、乡、村干部的民主集中制教育,逐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二是抓理论研讨。为了进一步澄清个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民主集中制的模糊认识,旗委先后在全旗范围内开展了“怎样当好一把手”、“正确处理坚持民主集中制与行政首长负责制关系”等一系列理论研讨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人掌握民主集中制的准则,互相借鉴和改进领导方法和作风。三是抓主题活动。近年来旗委针对少数领导班子和干部中存在的政治观念淡薄、党性观念不强、民主意识不浓的问题,结合“三讲”教育、农村牧区“五下乡”、“优化环境”、“执政为民”等活动有利契机,在全旗各级领导班子中开展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帮助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克服官僚主义、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团结意识、民主意识和纪律意识,确保政令畅通。特别是今年以来,旗委在全旗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增强党性观念、增强群众观念、增强发展观念,创建先进班子”为主要内容的“五查五看”活动。即:一查思想认识,看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坚定性。有无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搞一言堂、家长制问题;二查工作作风,看决策程序是否科学、民主,有无不顾大局,不守纪律,班子散乱,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三查制度建设,看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规范,有无在执行过程中随意变通的问题;四查干部任免,看执行《条例》是否严肃认真,有无不坚持原则,降低标准,简化程序等问题;五查生活会质量,看能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无好人主义,一团和气,应付“官差”等问题。通过思想教育的深入开展,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精诚合作的团体观、尊重科学的发展观和勤政为民的政绩观,有效地解决了班子及班子成员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着力健全制度,推进民主集中制建设的规范化。一是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制度。修订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科左后旗委书记办公会议事规则》、《中国共产党科左后旗委常委会议事规则》等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书记办公会、常委会议事或决策应遵循的原则、会议议题的提出和确定以及会议决定事项的督促检查等,规范了议事和决策程序。二是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制定和完善了党政干部公开选拔、民主推荐、任前公示、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办法、干部辞职暂行办法、旗委常委会讨论任用干部实行投票表决制度、旗委讨论任用乡镇党政正职实行全委会投票表决办法、任职试用期、离任审计等方面的各项制度,对干部的培养、选拔、考察、考核、呈报任免等作出了严格的程序规定。三是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旗委分别下发了建立旗委、政府领导工作联系点制度、领导干部联乡抓村责任制、旗委、政府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旗委常委联系优秀专家、学者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经常征求基层单位、专家学者对旗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在重大决策前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对决策事项进行评估、论证,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

(三)、以民主决策为目标,着力规范程序,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水平。我们主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发扬民主。旗委以身作则,在坚持集体领导上给各级领导班子作出了表率,建立了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常委分工负责制,强调每个常委既要独挡

一面,又要当好参谋,既当主将挂帅出征,又当队员搞好配合。旗委一班人倡导相尊、相容、相让、相帮、相补、相促,并做到身体力行。对阶段性、突击性的工作,旗委始终把握了思想上统一认识、组织上统一调配、工作中统一步调,打配合战、总体战这一基点。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旗委、政府都组织专门班子先行调研,围绕决策事项,通过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征求意见座谈会和下发征求意见稿、公示决策事项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上情,摸清下情,了解外情,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例如,在解决国有企业脱困、实施工业强旗战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民增收等问题上,旗委不是单一地依靠分管领导去抓,而是集中领导,集中时间,统一行动,齐抓共管。每个旗委成员在统一行动中自觉服从调度,紧密配合,并充分发挥分管部门的职能作用,维护了集体领导的权威,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从而保证了阶段性、突击性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成为各级领导班子的表率。我们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积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民主推荐、考核、考察与群众接触的机会,向广大干部群众面对面宣传干部工作,宣传中央关于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选人用人的标准,宣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宣传干部选任的具体操作环节,提高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消除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神秘感。同时,还加大干部工作公开力度,坚持四公开:选拔职位公开、推荐人选公开、工作环节公开、任用人选情况公开。最大程度地让广大干部群众熟悉、了解旗委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争取广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例如:今年年初,在全旗副科级以上干部会、旗委全委会、全委(扩大)会议上,对若干名政府部门缺职“一把手”和县处级后备干部人选进行民主推荐,为组织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化程度。同时,在全旗范围内通过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推荐、本人自荐的形式,公开推荐310名科级后备干部。二是充分酝酿,集思广益。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人事安排,凡属重大项目决策,旗委都始终按程序办事,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把好 “个别酝酿”这个重要环节,调动班子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充分吸收他们的合理意见。其一坚持把“个别酝酿”作为干部任免决策的必经程序,并注意避免流于形式。旗委把“个别酝酿”作为研究任免干部的必经程序加以规范,使其成为领导班子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可靠保证。为了确保这个环节不走过场,坚持“四不上会”,即,对拟提拔干部和拟调整领导班子状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不上会;不征求群众意见,没有进行充分论证不上会;班子成员之间没有充分交换意见不上会;没有经过多种方案比较不上会。其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坦诚交换意见、民主协商的氛围。在个别酝酿的过程中,不但坚持书记与副书记、委员之间进行充分酝酿、沟通,而且还要通过组织部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有关领导的意见,必要时还要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为了使个别酝酿、征求意见不走过场,旗委主要领导对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有关领导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好的意见、建议及时吸收到干部任免工作方案中来,使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感到在干部工作上自己的意见旗委重视,从而逐步形成了人人关心干部工作,在选人用人上人人坦诚交换意见、民主协商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把“会议决定”作为民主集中的关键环节,确保集体决定落到实处。在讨论任用干部工作中,为了开好常委会议、保证会议质量,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干部任免方案必须事先经过组织部门严格按照组织程序进行考察、酝酿,形成比较成熟的任免方案,方案不成熟坚决不上会。在任用干部上,始终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从来没有书记会上点将、组织部门再进行操作的现象,避免了夹生饭、倒炝锅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干部工作的规范运行。二是常委会研究干部时,对任免方案以外的干部从不临时动议,避免由于匆忙上会造成决策失误。三是严格把握到会人数,突出强调,研究干部的常委会议,原则上常委全部到会才能开会,委员不齐,宁可推迟研究,也不匆忙开会,保证会议效果。四是坚持常委会讨论制度,强调研究干部时,班子成员在常委会上必须人人发言,个个表态,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不表态不形成决议,从而在班子中营造出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保证了决策质量。

(四)、以强化监督为保证,着力完善机制,确保民主集中制落到实处。一是加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各基层党委定期向旗委请示汇报工作,各基层党支部定期向上级党委请示汇报工作。旗委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列入党建工作目标化管理 重要内容,每年都进行检查。对贯彻民主集中制好的班子进行表彰,对贯彻执行不好的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近年来,旗委对3个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好、问题较多、工作被动、群众意见大的乡镇班子进行了调整。今年6月份,由旗纪检委牵头,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检查组,对旗直各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二是抓好各级党组织自身监督。进一步严格组织生活。旗委要求县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过好双重组织生活会,并且严把程序关,事前广泛征求意见,掌握存在问题,经常委成员充分讨论明确主题,会上广泛发表意见,开展评论,进行表决后认真抓好落实,着力提高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科局级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由旗纪委、旗委组织部分别派人参加,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的指导。三是加强群众监督。旗、乡两级从有关部门、单位聘请了90余名党性强、作风正、敢讲真话的同志担任特约监督员,重点监督各级领导班子及成员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并采取召开座谈会、定期书面汇报和主动上门征求意见。同时积极推行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把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监督权和评判权交给群众。

&n

bsp;

二、存在问题

我们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民主集中制意识仍需加强。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尚存有内容比较单调,文件传达多,系统教育少;原则说教多,解疑释惑少;书本灌输多,实际操作少等问题。有些走上领导岗位不久的年轻干部和专业干部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练,民主集中制意识相对淡薄;个别领导干部习惯于搞一言堂,口头上讲的是民主集中,实际搞的是独断专行。

2、党内民主生活还需进一步健全。有的部门、单位不能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班子内部不能正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互不服气。有的领导干部在生活会上不能深刻剖析自己,坦诚地与其他同志交换意见,致使矛盾愈积愈深,严重地影响到了整体工作。

3、班子建设仍需加强。个别领导干部习惯于搞“一言堂”,独断专行,将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有的领导成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定,不是坚决地无条件地贯彻执行,而是各行其是,各自为政,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缺乏全局观念,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和整体利益;有的不能很好执行班子集体决议,班子成员之间各念各的词,各唱各的曲。

4、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有些规定比较原则、笼统,执行程序不具体,不明晰,对一些关键环节缺乏具体的有操作性的规定。

三、对策与措施

(一)继续健全和完善学习教育制度,搞好经常性民主集中制教育。一是要继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和教育广大干部树立执政为公,掌权为民的思想,把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贯彻民主集中制。二是要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民主集中制不仅是我党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原则,而且是重要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有所滋长,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教育,维护纪律的严肃性,保证民主集中制正确贯彻。三是增强党员干部的民主集中制观念。各级党委要紧紧围绕改革与发展,把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观念,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作为提高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紧密联系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联系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系统深入地学习党的民主集中制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制度,明确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和程序,增强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四是继续健全完善学习教育制度,搞好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要把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作为班子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作用,办好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班,把民主集中制教育作为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有正确的集中;只有正确的集中,才能体现广泛的民主。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既要发扬党内外的民主,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又要坚持好“四个服从”,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保证党和国家的政令畅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二是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规范权力的运行。在重大决议前,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先通气;在讨论重大问题时,充分听取每个成员的意见,不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意见比较集中时,通过表决以少数服从多数做决定;意见不统一或分歧较大时,不要忙于做结论,留到下次会议讨论后再做决定。一旦会议做出决定,个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并认真执行。三是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之间的关系。在班子内部,班子成员的政治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地位高低。由于每一位干部的成长经历、理论水平、社会经验、个性特点不同,在一些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班子的各位成员,都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使整个班子成为团结战斗的坚强集体。班子成员之间,要加强思想沟通,经常坦诚交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立亲密的同事关系,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三)、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完善民主决策程序。一是要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要按照党章规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党员享有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民主权利。特别是要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二是要拓宽党内民主渠道。进一步扩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知情和参与,做到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党员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动员,保障党员的权利。上级党组织要注意听取下级党组织的意见,“班长”要重视听取每位领导成员的意见,要把来自群众、来自基层、来自实践的经验集中起来,集思广益,改进工作,实现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三是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制度。要按

下载中国民主集中制的发展与建设(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民主集中制的发展与建设(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思想汇报:论民主集中制与班级建设

    关于大学生思想汇报:论民主集中制与班级建设具体作如下入党思想汇报:敬爱的党组织: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曾经以为,党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离......

    中国城镇化建设与绿色建材发展高峰论坛

    中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现状与未来 绿色建材标准化解析 绿色建材与节能减排 如何发展和落实城镇化建设 绿色建材应用与实施 城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城镇化建设需求与发展 绿色建......

    2021年党委民主集中制建设经验总结

    2021年党委民主集中制建设经验总结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2021年党委民主集中制建设经验总结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结合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当前应着力把“四难”问题解决......

    浅议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集中制建设

    浅议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集中制建设 石家庄铁道学院党委组织部 何玉怀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加强......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近年来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近年来,科左后旗委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努力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

    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规定

    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规定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公司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

    开阳县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地方党委建设范文合集

    开阳县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地方党委建设开阳县以“继承、创新、发展”为主题,深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委建设,促进了“县委总揽全局、人大有效监督、政府依法行政、政......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合集5篇]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近年来,科左后旗委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努力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