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众声音与专家话语的一次博弈
Script>最高人民法院于12月18日在辽宁锦州对沈阳黑社会“刘涌案件”进行了提审,22日上午对刘涌案经再审后做出判决: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刘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与其所犯其他各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南方都市报》2003年12月23日)这是建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次对一起普通刑事案件进行提审。对于这一事件,众说纷纭,然而笔者却更愿将其看作是民众声音与专家话语的一次博弈产物,这种博弈在我国法治化建设中必将面对的难题,因此,围绕着这件案件的种种争议,也必将在我国法治化建设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任何国家的法治化建设进程中,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出现与完善总是与之如影伴随。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法律专家特别是在以演绎推理为基础的法典化国家地位引人瞩目,他们精于法理擅长逻辑,对于推进法治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曾几何时,我们发现素以民众的代言人身份的法律专家开始并不那么依顺于民意了。一方面,法律专家用法律的理性来搭建法律体系,用法言法语解构社会问题,与民众以朴素的道德及价值观出现隔膜;另一方面,法律专家垄断了法律知识,进而掌握话语权威,产生知识权力统治,由此产生法律知识场域精英统治,并想籍此启蒙或改造民意。
然而,民众对法律发出的声音却有其自身存在的厚实土壤。因为民众是社会的主体,法律应为民众而生存。其次,在法治的进程中,民众的参与也是推进法治进程的重要因素,司法需要的精英化、专业化但又离不开民主化、大众化,在笔者看来,英美法系的陪审团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用民众的常识来纠正法律职业者的某些偏执。再次,民众的思维存在一定惯性,这种惯性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最后,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民众对于运用法律来掌握自己的命运有足够的信心并渴望参与其中,如果这种信心被专家话语权威过份的压制而不是一种有益的疏导或启蒙的话,很容易形成一种偏执。
应当说,在过去的法制不健全的岁月里,我们的法律及法律人过份迁就民意,以民众的感性取代法律人的理性的事件居多,民意成了法律的睛雨表。但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民意控制法律场域的局面逐渐改变, 专家话语在这一场域取得了主导地位。但同时,也出现一些专家过份看轻民意的趋向,民意成了嘲笑的对象。然而,民众声音并不甘于如此轻易退出,在法律场域与专家话语进行一场博弈便在所难免。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就不难理解民众与法律专家就刘涌案产生这么广泛持久的对话与争论。作为这场博弈的副产品,便是最高人民法院史无前例对一起普通刑事案件进行提审。
在笔者看来,这场博弈是非常有益于我们法治化进程。只要参与博弈的人以一种平心静气的态度参加,其结果必将是双赢的。一方面,民众将对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关系有所认识,将更加理性地看待死刑的问题。另一方面,民众的知情权得以更广泛的尊重,一度为法律专家热衷的专家论证意见书的公正性也得到理性的反思。
民众声音与专家话语在推进法治化进程中的都不可缺失,尽管从整体考虑两者是辨正统一关系,然而在相当多的问题上两者的又时常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两者之间的博弈不会减少,法律将在这种博弈中寻求发展,由此看来,法律不仅是不同阶层、利益集团之间博弈的产物,也是掌握知识不同的民众与法律人之间博弈的产物。
通联: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
邮编:341000
E—mail:tao1991@163.net tao9928@tom.com
民众声音与专家话语的一次博弈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篇:聆听专家的声音
德育观念和方法的再认识
高庄苍龙峡联小
亓文钰
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本初教授,一位来自北京的德育专家,在《以校长为首,品德课程为主,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研究》会议上,作了题为《德育观念和方法的再认识》的报告。我把报告的内容整理如下,愿与老师们一起探讨分享。
一、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位当年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说:“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8月18日到9月18日,仅仅一个月时间,北京市有1447人被活活整死。受害的人群大多是辛勤的园丁、教授和专家,他们被自己辛勤培育的学生活活打死,或者被迫从一楼爬到六楼,或者关进牛棚,或者被活活烤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理论和实践证明,德育工作应该理直气壮地抓道德,抓做人的教育,突出人格教育。
1.优秀的人格是人的良好品德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人格教育和人性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并非毫无根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的性格在童年早期就能形成,从六、七岁孩子身上,可以预测出他成年后的一些行为。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善良和情感没有在童年中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
有一项跟踪调查:
儿童时健谈,中年是爱动脑、高智慧的人; 儿童时不健谈,中年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儿童时适应环境强,中年性格态度开朗; 儿童时不适应环境,中年人际关系冷漠; 儿童时易冲动,中年性情广泛; 儿童时不易冲动,中年胆小害怕; 儿童时爱占便宜,中年将是自私的的人。
2.一个品质和性格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
陶西平同志在《在多元中立主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一文中强调:“道德比智慧更重要”。爱因斯坦:“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
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最高的学位。只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修养,保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和激情,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
举例: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努力多年,学有所成,以优异成绩取得博士学位。当他到德国的一家大公司求职时,笔试、面试的表现都不错,从主考官的笑容里,他仿佛看到了成功。不料几天后,他却得知自己被这家公司拒聘了。自恃才高,他又参加了另外几家公司的应聘,结果如出一辙,开始都很顺利,最后都不聘用。在他的再三追问下,一家公司的招聘人员道出了实情:该生在德国留学期间,有三次逃票的记录。据统计,在德国乘坐地铁,一年一万个人中,也就是有三个人不买票,逃票率是万分之三,一张地铁票才3.5马克,合人民币19.33元。如果遇到更大的诱惑,你能经受得住吗?
前微软研究院首任院长李开复给青年写了一封万字信,主张要做“诚实守信”的人。
有一家微软公司要找一位年轻的部门经理,条件是有专业特长,并且要诚实。有这样一位年轻人前来应聘,他说:“我是某某微软公司的员工,掌握很多公司机密,如果你录用我,我会把我掌握的信息毫不保留的告诉你„„你想,这样的人哪个公司敢收留,说不定哪一天,他会用同样的手段出卖你。这说明:道德比智慧更重要。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善良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快乐的、有所成就的人;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和共同成长的幸福。
要奥数还是要萝卜
日本的幼儿园里,有一门课是专门教小朋友如何种菜,不是在网上种,而是在真正的菜园子里。老师带着一帮小朋友下地,穿统一的胶鞋,女小孩是粉红色的,男小孩是蓝色的。到了收获的季节,电视新闻里就会播出这样的镜头:小朋友们卖力地在菜园子里收菜,一个小姑娘捧着带了泥的萝卜,喘着气、愉快地对着镜头说“我很开心”之类的话。
只能从电视和大街上,窥探异国的稀奇,皮毛过眼后,反倒生出太多疑问,比如,这个紧邻的国家,据说深受中国影响,但他们的小朋友却以我们学奥数的热情,去种萝卜。在这个小朋友种萝卜的社会里,诺贝尔奖获得者有18名,今年就占了2个名额。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啊?
二、只有教育思想不断解放,德育观念才能逐步更新
德育观念的更新首先是教育思想进一步的解放,克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哲学知识告诉我们:“形式”与“形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形式是事物的载体,离开了一定的形式,德育工作将无法开展,形式主义是只重形式和现象,不管内容和实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
1.民主、公平、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树立“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和成长”的观念。坚守“儿童是成人之师”的信条。
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认为,当代德育观念的一大谬误是对儿童品德实际发展规律的误读。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品德发展上的“年龄歧视”。这里所谓的年龄歧视主要包括“年岁歧视”和与之相关的“代际歧视”两种。“年岁歧视”是指将儿童的年岁与品德发展程度画等号,认为品德发展既然是从低级到高级的一种发展,年岁大的儿童品德水平就一定比低龄儿童要高,成人当然有理由对青少年居高临下地展开道德、政治、思想的说教。但从经验上看并非所有的成人在德行上一定比儿童的水平更高。从分析的角度看,儿童在乐于助人、同情心等方面反而比成人程度高。如果教育工作者无视这一品德发展的维度,将无法实现与青少年真诚的价值对话,也无法真正实现德育上的“因材施教”。
南京师大教授班华仔《班主任》杂志上发表了一片文章“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认为:
“不要以为年长者在思想道德方面一定高于年幼者”; “不要以为老师在思想道德方面一定高于学生”;
“不要以为学问高者在思想道德方面一定高于学问低者”;
“不要以为社会地位高者在思想道德方面一定高于社会地位低者”; “不要以为从事道德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方面一定高于非道德教育者”。要坚持“儿童是承认之师”的信条,要虚心地真诚地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师生应该同心、同行、共同成长。
西伯利亚一位小学美术教师米哈多夫,工作非常敬业,绘画技术很高。课上,他在黑板上画了十几个色彩鲜艳的苹果让学生照着画。这时,在教室后面坐着一个不认识的小男孩,是才转校来的,名叫尤里卡。这个男孩画了一个又长又窄、米黄色的苹果。
米哈多夫问:“这不是一个梨吗?” 尤里卡说:“是梨苹果。”
“什么?梨苹果?”米哈多夫吃惊的问。
“我原来住在西伯利亚森林里,有一年,森林失火,仅剩一半的苹果树和一半的梨树生长在一起,结出了世界上唯一的梨苹果!”
米哈多夫显然不信。他向全体同学问:“你们见过这样的梨苹果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没有!” 米哈多轻声的说:“这棵树死了。”
米哈多被轰出教室,因为老师认为他是在故意捣乱。并且要求他画出“真正”的红苹果。
第二天,米哈多上交了一张老师满意的苹果画,不过,在又大又红的的苹果旁边,留有点点泪滴。自从米哈多被赶出教室后,他是越来越抬不起头来。
这件事情无意中被植物学家米秋林知道了,他说:“我还真没见过这样的梨苹果,不过,给我三年时间,我让你看到真正的梨苹果。”经过三年的努力,米秋林经过嫁接,得到了黄澄澄的梨苹果。“嫁接”,它的灵感来自于一位老师和一个学生——米哈多夫和尤里卡。从此,美术老师米哈多夫再让同学们画苹果时,总是说“不用和我画的一个样!”
2.热爱、尊重、呵护每一位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坚守“人人都是好学生”的信条。
实践证明:没有不变的学生,你认为所谓的好学生有可能将来变差,甚至变坏,你认为所谓的坏学生、差学生有可能将来变好,变得出类拔萃、我们应该用辩证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学生。
只要我们坚持这个信条,爱学生爱得真诚,深沉感人,什么学生都可以转变过来,什么事迹都可以创造。
很多犯错误的高官,在中小学都是好学生,从小被家长和老师宠坏了,他们认为:我就得得宠,我就得当官,甚至在法律面前也跃跃欲试„„由此,由一个好孩子变成了社会蛀虫。
有一次春游,老师带着全班学生和自己的孩子划船,结果自己的孩子不慎掉到了冰冷的水里,有五个孩子奋不顾身地从十几米的水中把孩子救起,这五个孩子中,有三个是倒数,还有一个曾被记过处分。其实,孩子都是好孩子,问题学生总是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引起别人的关注,激起爱的渴求,逃离被遗忘的角落。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每一个学生。
3.德育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树立“让学生在未来一生能够适应社会、能够生存、能够幸福”的观念,坚守“善良加能力,才能永远生存”的信条。
我提出的口号是:让学生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提倡“生命德育”:认识生命的价值——欣赏生命的美丽——尊重生命的需要——珍爱生命的全部——增强生存保护能力。
增强生命保护能力是学校“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孩子们懂得:生命是一种责任;生命是一种宽容;生命是一种善良;生命是一种关爱;生命是一种付出;生命是一种自护自救生存的能力。4.关照、珍爱、呵护每一位教师,树立“学校的任何成果都是集体劳动的结晶”的观念,坚守“教师队伍中一个也不能少”的信条。
这个理念的出发点是:把学校建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每天都“愿意来,不愿意走”的幸福感。学校“以学生为本”,首先要做到“以教师为本”。老师感到不幸福,学生也不会得到幸福。
学校领导让“一个教师也不能少”,基于三点认识:(1)教育的任何成果是集体劳动的结晶。
(2)育人工作大量是无形劳动,是默默无闻的付出,是每一位教师师德的感染和熏陶。
(3)教育的“生产”周期相当长,教师的劳动成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我提出五个不能忽略:
不能忽略那些始终未得到过或很少得到过表扬和奖励的人; 不能忽略那些在班级成绩经常处在末尾的老师和班主任; 不能忽略那些在校内各级评选中成绩始终上不来的班主任;
不能忽略那些“主观已尽力,但因能力有限”而成绩始终不突出的老师和班主任;
不能忽略那些家庭中有各种困难情绪比较低落的人。总之,要关注学校教师队伍中的“弱势群体”。
三、只有观念更新,方法才能创新
1.积极构建全体教师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比如:①“全员德育导师制”、②“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德育共同体”
2.学校文化建设,突出班级文化建设。如①“温馨教室的创建:人际关系的和谐”、②“推进五角文化,构建灵动班级”
3.班主任专业化发展。①校内班主任双职称制,②评选首席班主任制③试点班级管理改革,取消单一班主任制
南京市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取消原来的班主任负责制,改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学生组成教育小组共同管理班级,每个班有3-4名教师,2名学生代表,两名学生家长共同组成,学校出台了新的评价方式和分配方式,将原来注重教师教学考核改成教学和管理考核并重。4.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重庆万盛区南桐镇中心校,提出“月目标教学法”,发动学生制定每个月养成习惯目标,大家制定措施、制定奖惩制度、5.建立道德教育的激励机制,开展“道德银行”体验活动。用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呼唤儿童道德的回归。
6.主题班会要探究新路。如,杭州师大附小——亲密接触式主题班会
第三篇:生活与博弈分析
《生活与博弈分析》中的收获和建议
第一次接触到博弈论,是在大二的一次基础英语课上,老师放了一部叫《美丽心灵》的电影。
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讲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以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离奇又震撼人心的一生的故事。
虽然当时更多地是被纳什传奇的一生所吸引,对博弈论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和理解,但影片中一个用来描述纳什均衡的有趣场景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电影中,纳什与他的三位同行在酒吧遇见了一位美丽的金发女郎,大家纷纷表示自己很有欲望,想追求她并和她上床,可惜这几位科学家都没有勇气,他们互相推诿,却没有人敢于实践。此时纳什提出了这样一个博弈:如果所有的人都去追求金发美女,那么这位美女就会很高傲进而拒绝他们,他们都会失败,当他们再转而追求她的女伴们时,也会惨遭拒绝,因为没有谁会愿意屈居第二当次品;但如果他们一开始就去追求她的女伴们,那么就会成功,而金发美女则会遭到冷落,纳什便能乘虚而入,这样所有人就都得到了上床的机会。进而纳什得结论:“团体中的每个人,都作出对本身和团体都有利的事时,才会促进社会利益”,也是因为这次“灵感”,纳什突破了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的自私促进社会公益”的理论。
当时就觉得博弈是一个很有趣并且深奥的事。不过后来去查资料发现这个场景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纳什均衡,很大程度上只是导演的牵强附会。虽然不免有些失望,但仍然就博弈以及纳什均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之后选修了《生活与博弈分析》,才算是真正认识了博弈论和纳什均衡。查资料得知,“博弈行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在经济学上博弈论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而这种博弈行为其实是很常见的,并且广
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在学了这门课后,我发现确实是这样的,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都有博弈论的影子,比如说下棋、赌博、甚至是我们经常会玩的剪刀石头布,也是受博弈论的影响。
博弈论真的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虽然我的知识和理解能力还没有到可以运用博弈论解释清楚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现象的程度,但是意识到博弈论的存在和作用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充满乐趣的。就拿许多宿舍周末经常会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到了周末大家通常会比较懒散,每次大家早上醒来时基本上都已经饥肠辘辘了,而我们学校因为北京同学较多,到了周末通常宿舍里只有两个人,这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自己去买饭,同时也帮另一个同学带饭;自己去买饭,不帮另一个同学带饭;另一个同学买饭,同时也帮自己带饭;另一个同学买饭,不帮自己带饭;一起去吃饭还是都不去买饭。而通常如果另一个人被要求带饭的话,考虑到宿舍感情等的问题,一般是不会拒绝的,因此就剩下以下几种情况,即:自己去买饭并帮另一个人带饭;自己不去买饭让另一个人帮忙带饭;两个人一块去买饭或者两个人都不去买饭。在这里假设这两个同学为甲同学和乙同学。很明显,对于甲同学来说,在他自己不去买饭,而让乙同学帮忙带饭时收益是最大的,同理,乙同学的最大收益也是出现在自己不去买饭,而让甲同学帮忙带饭的时候。当两人都不去买饭时,两人均没有收益,只能饿肚子。而当两人一块去吃饭时,两人都能得到一定收益,只是小于各自的最大收益。这时,甲和乙都想获得最大收益,即让对方去买饭并帮自己带饭,因此就会出现两个人都不愿意去买饭的情况,这样的话就会使得两人都没有收益。因此最好就是两人一起去买饭,这样两人都可获得收益。就如前文中纳什所说,“团体中的每个人,都作出对本身和团体都有利的事时,才会促进社会利益”。然而现实生活中,因为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而且个人的性格和两个人的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因而大多数时候这个问题的结果是:先忍不住饿的那个人去买饭并帮另一个人带饭。在两个人对峙都想获得最大收益的时候,先忍不住饿的那个只好放
弃最大收益选择去买饭,而且因为前面提到的原因,一般也会帮另一个人带饭。我就是我们宿舍那个经常忍不饿所以帮别人带饭的人。这大概就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吧。
博弈论确实是无处不在的。就如那句谚语所说,“人生如棋,一步下错,全盘皆输。”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博弈啊,而我们生命旅途中的每一次选择更是一种博弈。因为选择即是与自己博弈的一种形式。譬如,填高考自愿,在当时的一种环境条件下,考虑了各方面的原因,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各种纠结后做出了我们最后的选择。所以,可以说,经过这么一场与自己博弈的过程,在那一瞬间的选择,我们就已杀死了无数个在其他学校或是辍学在外打工的自己。又如在大学毕业季,每个毕业生都面临着出国、考研或者找工作这三种选择,在利用现有信息经过一番博弈之后,每个理性的人都会尽力选出对自己收益最大的选项,而一旦做出了选择,就是否定了其他的可能性。就比如选择了出国,就杀死了当时考研或者找工作的自己。再比如小到选课,其实也是一种博弈,通过权衡选修课的授课内容、结课方式和难易程度以及授课老师等因素,与自己进行博弈,最后选出结果。比如我,选修了《生活与博弈分析》,就是否定了其他的选修课。
而在《生活与博弈分析》课上,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在某节课上做的一个实验。当时老师说如果愿意投几块钱的同学超过90%,老师就会给每个人更多的钱。虽然具体的条件和数额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我仍是记忆犹新。当时我想这不是很轻松就可以赚到钱嘛,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让老师给我们钱了。当然还是我考虑不周,想得太简单了,结果真的是让我大吃一惊,举手选择投的人很少,可能50%都不到。接着老师又把条件降到70%,这次我想经过上次的教训,大家更应该团结起来,只有这样大家猜可以获得收益。当然结果又让我失望了,举手选择投的人甚至比上次还要少。之后老师又把条件降到50%,有了上两次的教训,我是不会选择投了,果然,举手选择投的人已
经非常少了。现在想来,其实这个问题很像囚徒困境。对于两名罪犯来说,如果都抵赖,那两人都可以获得最大收益,;如果一方坦白认罪而一方抵赖,坦白认罪的那方将获得自己的最大收益,而抵赖的那方将获得最小收益;如果两人都可以获得一定收益。而因为这两名罪犯是分别关押的,他们无法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因此他们会表现为不合作。两名罪犯都只会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坦白”为他们二人各自的最优选择。所以两名罪犯都会坦白认罪。就像在这个实验问题中,因为每个人给出自己的答案就好,不能与其他人交流,所以就很难团结起来,每个人都有两种选择,谁也无法知道他人的想法,而一旦大多数人选择不投,自己就会亏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表现为不合作。除非条件很低,比如说20%或者10%,只有大家都觉得万无一失时才会选择投。而在这个实验中,因为前面已经进行了三次,都次举手选择投的人都是越来越少,有了这样的经验,即使条件降到20%,也未必能够达到。因此,经过这个实验以后,我想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我是断然不会轻易选择投了。
总之博弈论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像卖家和买家的讨价还价,卖家和卖家之间的降价竞争,再比如说每逢期末就会出现的作弊问题,这些都可以用博弈论来解释和解决。就拿学生考试作弊来说。不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只要是存在考试的地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诚信的作弊问题。就像我们学校,虽然每学期考试都会有诚信考试的签名以及考试宣讲会,包括各科老师也都会反复强调,而考试作弊现象还是会出现,并且屡禁不止。通过用博弈论分析可以发现,如果一个同学所在的学校作弊成风,那么可以看出,在考试作弊的群体中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作弊带来的好处,自然不会有人选择诚信考试。如果在这种环境下,同学选择考试作弊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说,良好的学生诚信氛围是对学生有约束作用,反过来,不良的诚信氛围会使很多学生选择从众行为,因而,成为一种恶性蔓延。而学校的学习氛围,为人诚信氛围与学校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想解决考试作弊问题,学校就
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制度。由此就可看出博弈论的重要性。而博弈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团队与团队、厂商与厂商之间,他还存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整个国家,博弈论对其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毫无疑问,我从《生活与博弈分析》这门课上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不小的收获。以下我想说一下我个人一点建议。
首先是我希望老师今后讲课能多使用幻灯片的形式,虽然博弈论有许多需要分析的地方,或许使用板书可以和同学有更好的交流,但是使用幻灯片会更清晰明了,而且板书经常是即使坐在前排也不太能看清。而且博弈论本身就比较复杂难懂,再加之我们学校是文科学校,大多数同学之前对这方面没有基础和认识,因此我认为通过放一些博弈论方面有趣的视频之类的能够让大家对此产生兴趣,寓教于乐。因此我认为将板书和幻灯片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其次是这学期老师有两次有事没能来上课,我个人认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事先告知学生,这样学生就不会扫兴而归。而且如果这种情况如果出现较多的话,学生会不知道是否要上课,导致会有人带着侥幸心理而不去上课。而且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一次我叫一位同学一起去上课,那位同学说她有两次去上课结果到教室会发现停课了,白跑一趟,也不知道这节课上不上,所以她就不想去了。我想这件事也是可以用博弈论来解释的吧。老师和学生均有两种选择:上课和不上课。当老师和学生都去上课时,双方都能取得最大收益;而当有一方不去上课时,另一方就会有亏损,而自己则即不亏损,也无收益;当然在老师和学生都不去上课时,双方都是零亏损和零收益。这时,老师和学生本应追求最大收益,即都去上课,但是由于没有交流和沟通,就会导致不合作的情况,就像前面的提到的囚徒困境一样。所以学生就会选择不上课。当然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要复杂的多。
其实这门课总的来说是很好的,老师也都是很耐心地在讲解,同学也收获了不少。以上
就是我个人的建议,可能也有不合理的地方,还望老师见谅。
第四篇:《博弈与社会》读后感
《博弈与社会》读后感
原创: 何徐任
《博弈与社会》这本书是大二时教授《经济学原理》的老师推荐的,老师曾无数次在课堂上提起过“博弈论”这个概念,对于这个概念我的初步认识是:博弈论的全称是“非合作博弈理论”——这是我从百度百科中得到的。“非合作博弈理论”?!在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时,不自觉的在心里默念了好多遍,说实话,心里充满了不解——难道博弈论是在讨论如何不合作吗?带着这个疑惑,我开始看起了《博弈与社会》这本书,从书中寻求解释。
该书开篇便向我们抛出了两个问题——协调问题与合作问题。
张维迎说:“人是群居动物,群体人具有社会属性”。这个不难理解,毕竟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从来都不是具有“个体优势”的生物,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选择聚集在一起——生活在“社会”中而不是“孤岛”里,这也让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无法“独善其身”。简单地说,即你的“所思所想”不仅仅取决于自己还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你的“所作所为”不仅影响自己还有他人——这就是我们的“社会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意味着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体将不得不与其他人频繁打交道,这个过程必然涉及彼此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而如何解决合作与协调问题,是这个社会运行的基础——决定了这个社会能否顺畅的运行。
该书在开始探讨博弈论前向我们抛出这两个问题,用意十分明显——能否深刻的认识协调与合作问题,是我们掌握后续博弈论知识的前提和基础。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特定的博弈论是以特定的社会作为载体的——也就是说关于博弈论的一切讨论都是以一个特定的社会为背景展开的。因此,在揭开博弈论的神秘面纱前,搞懂这个特定的社会是如何运行的将是必要的,这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理解和接受后续的博弈理论。可以说,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对一个博弈论领域的小白是十分友好的,很适合初学者阅读。
当然仅仅讨论载体是远远不够。载体——特定的社会、主体——博弈的双方、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博弈知识,这是博弈论的三大构成部分,它们一起组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
书中把博弈论主体定义为:理性人——有限理性的人。
所谓理性人,就是在给定的条件下,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用张维迎的话说,便是“可以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做出最好的选择”。虽然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完全理性的人——理性人是不现实的。然而理性人假设的存在却是有一定道理的:张维迎的解释是“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都在做出自认为最好的选择,都有着趋向于理性人的趋势。”——即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人们会尽可能地成为一个理性人。这为理性人假设的存在提供了合理性。
协调与合作以及理性人假设,初步为我勾勒出博弈论的外部轮廓,带着对于博弈的粗浅认识继续来读这本书。
介绍完博弈的载体以及博弈的主体之后,毫无疑问,博弈双方在特定的社会中展现的交互关系将是该书接下来要阐述的重点。作者通过对一个接一个的博弈例子的剖析以引出相应的博弈思想,这种方式不仅在我的脑海中构建起了一个博弈论的世界,还在这个世界与现实社会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如何用一个博弈的知识去解决另一个博弈问题——可谓是“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以囚徒困境为例。
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此时,从集体理性的角度来看,沉默是对集体最好的选择。然而,由于囚犯们互不能沟通,出于个人理性,坦白便成了囚犯们各自的占优战略。因此他们会相互揭发,从而各自获刑八年。
这就是所谓的囚徒困境,很多人都知道何为囚徒困境,甚至能够清楚的明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类似困境——企业的恶性竞争、国家间的军备竞赛、乃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等等。然而知道有这么一个概念并不意味着你掌握了如何去应用它,在这之中的大多数人,应该都不曾想过当有一天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看似不可避免的囚徒困境时该如何去走出来。
而《博弈与社会》这本书告诉了我如何去走出这一困境——用博弈知识去应对博弈问题。
张维迎说:“人不仅趋利避害的,还具有长远的眼光——我们可以为了长远的利益而放弃眼前的短利。”这就是我们走出囚徒困境的基础——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一次性的短期博弈,但大多数情况下博弈是多次、长期的,在一次性博弈中走入困境所得到的短期利益和在重复性博弈中所能得到的长远利益那个较大,直接决定了博弈中参与者的个人决策,从而间接的决定了集体能否走出囚徒困境。也就是说,走出囚徒困境的方法就是让博弈者认识到“合作”带来的长期利益。
读到这里我终于开始理解何为“非合作博弈理论”了——能够理解人们为什么“不合作”,我们才能找到促进合作的有效途径。人既然可以因为“利益”而放弃合作,那么要使他们能够趋于合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更大的利益——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去引导他们进行合作,从而真正做到走出困境。
当然,帮助我真正理解何为“非合作博弈理论”只是《博弈与社会》带给我的一小部分。在这之上,《博弈与社会》教给我的是一种走出人生困境的思路——探究困境发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导致你陷入其中的,那么走出困境的关键就是用它来引导你走出困境,或许就是常说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吧。这才是这本书所教给我的,最为重要的,足以影响我一生的东西。
作者 | 何徐任
第五篇:北京户口,让民众出题专家先考如何
北京户口,让民众出题专家先考如何
清华大学教授、城市规划专家文国玮,昨天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的一番“进京赶考论”,再次让人们对专家教授刮目相看。
文教授说,北京是全国人民的,但不是全国人民都来居住、工作的地方,外来人口想要取得北京户口,可以考试审核,包括文化程度、法律知识、工作能力的考核等等。
且不说文教授此番高论有多少可操作性,单这屁股决定脑袋的思维方式,就充满着人分三六九等的优越感。倘若真按文教授的方案实施,让北京人口归零统考,文教授本人能否入围北京户口,估计难讲。关键看考题执行什么样的标准,是官性至上,还是人性至上。
中国历来敬仰知者。按说最高学府的专家教授,既应该是政府的高参,同时也是开启民智的师者。但近来专家教授常出奇葩高论,往往令国人为之一愣。比如前几天就有专家告诫人们,在考虑有关公共政策问题时应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建议国人不要幻想所谓“免费医疗”。这位贵为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的朱恒鹏教授举例说:凡是实行公费医疗的国家,都要排非常恐怖的队。“有个英国的朋友告诉我,孕妇甚至腹中的胎儿都已经死掉了,还在排队”。
如果说文教授的“进京赶考论”,是一屁股坐在了如何控制北京人口增长的决策者凳子上,那么,朱教授的脑袋,就是押准了自己的高论,最容易被决策者所中听。至于专家教授拍案惊奇的阔论,老百姓会怎么看、怎么骂,都不在他们需要考量和顾忌的范围之内。作为深处象牙塔尖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压根儿就没把自己放在百姓之列。
老百姓的巨额税费大把投入科研,这些年没能激励专家教授在诺贝尔各项科学奖上绽放多大的奇葩,也没见得在高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上结出多大的硕果,倒是领教了一些专家教授在“服务政府”的言论上表现出来的见风使舵。许多专家教授的言论明显违背学术常理,甚至违背人性常识,不仅被民众所吐槽,反过来也给政府添了麻烦,损害了政府决策部门的形象。
专家教授口中频现奇葩言论,并非民众的智商突然高了起来,而是专家教授拿了某个项目研究的经费,有目的地顺这垛墙往上贴金,说穿了就是利益趋动脑袋,利益决定立场。所谓“50岁退休、65岁领养老金”的奇思妙想,之所以能以项目研究的方案大胆抛出,正是露骨地反映了知识对于资金的献媚。只不过,某些专家教授,已经忘了提供项目研究资金真正的金主是百姓民众。
高级知识分子受人敬仰,贵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独立思考精神。它是人文的,科学的,真实客观的,并且不被利益所左右。但是,现实中的一些知识分子,成为李绛先生作品《洗澡》中的浴者,他们与时代保持的关系,已经不是陈寅恪大师之“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而是将学术价值,贬俗于学术价格,糟蹋了纳税人的钱,还伤害了民众对于知识的敬仰之情。
北京户口,让民众出题教授先考;免费医疗,让民众审计专家脱保;推迟养老,让民众监督专家教授先行„„如果非要弄到这等境地,才能唤回知识原有的芳香,说明我们中的许多知识分子,离普通大众已经渐行渐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