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增50000只湖羊分析报告
关于在两年内新增5万只湖羊基础母羊
可行性分析报告
根据集团董事长关于在两年内新增5万只湖羊基础母羊的指示要求,我们农业公司组织专人利用一周半时间先后到江浙沪地区的5个种羊场和湖州地区畜牧兽医局进行考察调研。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专题会议进行了仔细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两年内新增5万只湖羊基础母羊的资源是可以保障的,但在羊的健康与疫病问题上存在一定风险,需要有一套严密的种羊选择、监控、隔离和疫病监测措施。我们认为只要措施得当,两年实现新增5万只湖羊基础母羊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增5万只湖羊基础母羊来源
(一)羊场两年内通过扩繁技术新增湖羊基础母羊20000只,新增配种公羊和试情公羊1000只。
(二)在江浙沪地区的湖羊种羊场两年内采购基础母羊28000只,(第一年采购母羊15000只,第二年采购母羊13000只,加上第一年采购的15000只母羊第二年可繁育母羊7000只,合计为32000只)。其中包括:
1、在上海嘉定永辉湖羊种羊场两年内采购基础母羊7200只。
2、在江苏睢宁县申宁湖羊种羊场两年内采购基础母羊4080只。
3、杭州华丽牧业公司两年650只。
4、萧山庞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两年内采购6070只。
5、在浙江湖州地区及苏州东山岛国家湖羊保护区(由湖州地区
由湖州畜牧兽医局负责协助,苏州东山岛湖羊保护区由该保护区负责)采购基础母羊10000只。(详见附件
1、附件2)
二、采购基础母羊标准
(一)羊体健康、膘情中等以上,无特定疫病:包括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羊痘病等。
(二)四证齐全。包括产地检疫证明、运输车辆消毒证明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种羊合格证。
(三)养殖场采购挑选4月龄以上后备母羊,体重40斤以上。
(四)湖州农户采购的种母羊应一半以上是后备母羊,经产母羊也可以,但经产母羊体重应在70斤以上。
三、采购方式与程序
(一)采购方式应采取分季节分批次分养殖场采购。
(二)采购程序
建立相应的专门种羊采购组织和机制,制定并严格执行种羊选择标准和种羊调运检疫技术规范。非养殖场引种地区要建立隔离检疫设施,对引进种羊进行严格检验检疫和病原净化处理措施,合格后才能转入各养殖场,以确保引进种羊的品质和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1、采购前组织专家对采购地区、采购养殖场进行调查,主要调查该地区有无疫病流行、羊群整体情况、是否符合羊引种条件、四证是否齐全等。
2、对各地各养殖场的湖羊种羊进行询价、比价、议价,统一定价标准。
3、经挑选确定采购羊场后,与采购羊场签订订购合同。
4、采购前组织专家对采购羊场的羊只从出生到采购进行跟踪监测,时间间隔为每月进行一次鉴定。第5月按种羊标准进行挑选,进行检验检疫,取得检疫合格证后,进行采购。对跨省、市引进种羊的,须向输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对在农户采购种羊前须在当地隔离2个月,进行必要的防疫观察。
5、种羊到达输入地后,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引进的种羊按照有关规定再进行隔离观察。
四、引种前准备
(一)人员准备。按一万只种羊场需要技术及管理人员22人,饲养工人33人进行准备。(见附件3)
(二)羊舍与设备准备。第一年需准备1个万头临时隔离场和1个万头养殖场,第二年需再建1个万头养殖场进行准备。
(三)饲料准备。建临时隔离场、养殖场周边要有质优价廉的可采购的青绿及干秸杆饲料和必要的饲料储备,养殖场周边如秸杆饲料不足,则不足部分应建立自己的饲料基地来补足进行准备。
五、风险与防范
(一)风险
1、疫病风险
在较短时间内较大规模采购基础母羊,难免存在采购的疫病风险,尤其是一些因环境改变而容易暴发的隐性疾病。
2、不达种羊标准的风险
由于大规模采购,一些养殖企业容易把不符合种羊条件的羊、淘汰的羊,有的甚至到市场上购买不合格的羊来滥竽充数等。
3、新环境不适应风险,包括流产等。
(二)防范措施
1、组织专家,采购前对种母羊进行严格检验检疫;
2、采购前组织专家对种母羊进行严格鉴定与挑选;
3、在农户采购种母羊前应在当地实行两个月的严格隔离观察,并建立可追溯档案;
4、所有采购的种母羊应直接进入养殖基地临时隔离羊场,进行两个月的严格隔离观察、处理,合格后进入养殖基地种羊场。
5、新养殖基地种羊场需建立必要的疫病检测检疫设施设备与药物储备。
六、经费预算
(一)采购经费3200万1、2012-2013年总计采购基础母羊2.8万只,按每只1100元计算,需费用3080万元;
2、采购中监测检疫费用10万元;特殊情况另加预算。
3、采购运输费用100万元;
4、采购前调研、采购差旅费10万元。
(二)羊场建设经费3165万元
按自繁自育种养场的最大容量为1万只计算,采购2.8万只种羊需建临时隔离场1个和种羊养殖场2个。该批种羊主要是引进安徽,应按照安徽建设羊场的建筑标准,建设1个万头养殖场需要经费1252万元,2个养殖场需经费2504万元。1个临时隔离场需要费用661万元。(详见附件
4、附件5)
(三)种羊饲料经费2633.84万元
按每只羊每天需要饲料成本1.6元计算,第一年引进15000只,因逐月分批引进,按7折计算,需饲料经费613.2万元。第二年引进13000只,也是逐月分批引进的,也按7折计算,需饲料经费531.44万元,加上第一年引进15000只全年饲料成本876万,同时第一年引进的15000只母羊可配种产羔羊15000只,也按7折计算,需饲料费用613.2万。合计两年需饲料费用2633.84万元。(详见附件6)
总计需新增费用8998.84万元。
(四)羊场收入
1、第二年育肥公羊和淘汰母羊还可出售新增收入:
8000只*720元/只=576万元。
2、羊粪收入
第一年15000只*350斤/2000*150元/吨=39.3万元
第二年15000*500斤/2000*150元/吨+13000*350斤/2000*150元/吨+15000*150斤/2000*150元/吨=107.3万
两年羊粪合计新增收入:39.3万+107.3万=146.6万
两年羊场合计新增总收入:576万+146.6万=722.6万
(五)两年需新增净投入
两年需新增净投入=两年预算新增投入—两年预算新增收入
8998.84万-722.6万=8276.24万
第二篇:关于新增服务器报告
关于新增服务器及机房的申请报告
尊敬的院领导:
随着我院业务的不断发展,已经建立包括住院医生工作站,住院护士工作站、病案系统等信息管理模块,已经实现医院数字化管理以及电子病历的管理。数据库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系统的保护和对数据的防灾越来越显得重要。现急需新增一台服务器,保障信息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目前的HIS服务器只在1台IBM的PC服务器上单机运行,并且已使用2年(服务器使用年限为5年),相应的硬件步入老年化,故障风险不断增大。数据库的备份还是使用原始的备份方式,费时耗资源,不能实现实时备份,易丢失数据。目前已出现多次服务器启动异常,操作系统无法启动。1、2014年3月1日,服务器内存过高,工作站无法启动HIS系统,重启服务器释放内存,重启无法正常启动。2、2014年3月12日,服务器内存过高,内网用户通过代理服务器进行连接时不太稳定,工作站无法启动HIS系统,重启服务器释放内存,重启无法正常启动。3、2014年3月24日,服务器内存过高,工作站无法启动HIS系统,内存模块出现故障或安装不正确,重启服务器释放内存,重启无法正常启动。4、2014年4月2日,服务器内存过高,工作站无法启动HIS系统,重启服务器释放内存,重启无法正常启动。5、2014年4月15日,服务器内存过高,工作站无法启动HIS系统,有故障现象,无故障原因,重启服务器释放内存,重启无法正常启动。6、2014年4月25日,服务器内存过高,工作站无法启动HIS系统,有故障现象,无故障原因,重启服务器释放内存,重启无法正常启动。7、2014年5月3日,服务器内存过高,工作站无法启动HIS系统,有故障现象,无故障原因,重启服务器释放内存,重启无法正常启动。8、2014年5月14日,服务器内存过高,工作站无法启动HIS系统,有故障现象,无故障原因,重启服务器释放内存,重启无法正常启动。9、2014年5月24日,服务器内存过高,工作站无法启动HIS系统,有故障现象,无故障原因,重启服务器释放内存,重启无法正常启动。
现有的机房出现楼顶漏水现象,漏水部位直接漏在服务器及交换机机柜上(另附机房目前状况照片),很容易造成服务器及交换机等设备的损坏。所以急需一个物理环境好点的机房。
信息系统属于7*24小时的关键性不间断业务系统,信息系统的稳定与否,其数据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我院的正常工作,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还影响到我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工作。如果发生信息系统业务中断,会给医院的医疗、管理、收入等方面带来不可估价的损失,甚至会导致重大的医疗事故。因此信息系统的数据是我院的核心业务数据,绝对不能损坏和丢失。
随着HIS服务器的老化,用户数和并发访问量的不断增加,面临的故障风险也随之增多。如何保证我院信息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如何预防数据因错误或灾难而丢失,成为我院信息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们信息科领导带领下全体同事的不断调研,觉得新增一台服务器及机房可以促进医院信息化稳定发展。可以更好地建立数据库备份安全机制,以防数据丢失无法恢复。
正安县人民医院信息科
第三篇:新增交通设施报告
习水县同民镇中学
关于校门口道路交通设施缺失的报告
同民镇安监站:
我校正处土太路省道旁,校门口有两个交通岔道口:从学校坡道出来第一个岔道口处,需要安装警示标志和减速带;从学校坡道往左朝土城方向的岔道口,需要安装装警示标志和减速带。城镇规划未将我校缺失的道路交通设施纳入计划整理,两个道路岔道口没用安装相关道路交通设施。给我校师生安全埋下隐患,特向镇安监部门报告,请求如下:
1.第一岔道口坡道处安装警示标志和减速带; 2.第二岔道口安装警示标志和减速带; 报告请求予以解决!
习水县同民镇中学 二0一七年十月十八日
第四篇:新增纳税评估分析指标
新增纳税评估分析指标
(不含附件一中营业税分析指标)
1、企业所得税(必须录申报主表、企业所得税汇算申报表、财务报表)1、1 企业所得税__房地产开发业收入差异 1、1、1指标公式
[评估期房地产业营业税计税金额 -(预收账款年末数-预收账款年初数)]-主营业务收入 1、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房地产开发业的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地税申报)的纳税人。1、1、3疑点问题
纳税人评估期申报的销售不动产营业税计税金额减评估期预收账款净增加额与评估期申报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之差的差额大于0。可能存在少报企业所得税收入问题。1、1、4异常标准
[营业税计税金额-(预收账款年末数-预收账款年初数)]-主营业务收入>0 1、1、5问题指向
评估期(按评估)已申报的销售不动产税目营业税的计税金额(不包括预收款收入)大于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房地产开发收入。1、1、6数据来源
“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税应税收入”来源于综合申报主表营业税——销售不动产 税目下的“计税(费)金额”合计;
“预收账款年末数”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年末数; “预收账款年初数”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年初数。1、2企业所得税__交通运输业收入差异 1、2、1指标公式
评估期交通运输业营业税计税金额-主营业务收入 1、2、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交通运输业的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地税申报)的纳税人。1、2、3疑点问题
纳税人评估期申报的交通运输营业税计税金额与企业所得税申报的交通运输业收入差额大于0。可能存在少报企业所得税收入问题。1、2、4异常标准
评估期交通运输业营业税计税金额合计-主营业务收入>0 1、2、5问题指向
评估期(按评估)申报的交通运输税目营业税的计税金额合计大于企业所得税申报的交通运输业收入。1、2、6数据来源
“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主营业务收入”;
“评估期交通运输业营业税计税金额合计”来源于综合申报主表“计税(费)金额”合计,“税种”=“营业税”,“税目代码”=“交通运输”,“子目代码”为全部。1、3 企业所得税__邮电通信业收入差异 1、3、1指标公式
评估期邮电通信业营业税计税金额合计-主营业务收入 1、3、2适用范围
适用于邮电通信业的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地税申报)的纳税人。1、3、3疑点问题
纳税人评估期申报的邮电通信营业税计税金额合计与企业所得税申报的主营业务收入差额大于0。可能存在少报企业所得税收入问题。1、3、4异常标准
评估期邮电通信业营业税计税金额合计-主营业务收入>0 1、3、5问题指向
评估期(按评估)申报的邮电通信税目营业税的计税金额合计大于企业所得税申报的邮电通信等收入合计。1、3、6数据来源
“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主营业务收入”;
“评估期邮电通信业营业税计税金额合计”来源于综合申报主表的“计税(费)金额”合计,“税种”=“营业税”,“税目”=“邮政”、“电信”。1、4 企业所得税__文化体育业收入差异 1、4、1指标公式
评估期文化体育业营业税计税金额合计-主营业务收入 1、4、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文化体育业的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地税申报)的纳税人。1、4、3疑点问题
纳税人评估期申报的文化体育业营业税计税金额合计与企业所得税申报的主营业务收入差额大于0。可能存在少报企业所得税收入问题。1、4、4异常标准
评估期文化体育业营业税计税金额合计-主营业务收入>0 1、4、5问题指向
评估期(按评估)申报的文化体育税目营业税的计税金额合计大于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文化、体育主营业务收入。1、4、6数据来源
“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主营业务收入”;
“评估期文化体育业营业税计税金额合计”来源于综合申报主表的“计税(费)金额”合计,“税种”=“营业税”,“税目”=“文化业、体育业”。1、5 企业所得税__服务业收入差异 1、5、1指标公式
评估期服务业营业税计税金额合计-主营业务收入 1、5、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服务业的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地税申报)的纳税人。1、5、3疑点问题
纳税人评估期申报的服务业营业税计税金额合计与企业所得税申报的主营业务收入差额大于0。可能存在少报企业所得税收入问题。1、5、4异常标准
评估期服务业营业税计税金额合计-主营业务收入>0 1、5、5问题指向
评估期(按评估)申报的服务业营业税计税金额合计大于服务业纳税人评估期企业所得税申报的主营收入,可能存在少申报收入等问题。1、5、6数据来源
“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主营业务收入”;
“评估期服务业应税收入合计”来源于综合申报主表的“计税(费)金额”合计,“税种”=“营业税”、“税目”=“服务业”。
2、营业税 2、1营业税__房地产业预收账款税收比对 2、1、1指标公式
(评估期预收账款期末数-评估期预收账款期初数+主营业务收入)×5%-营业税应缴税额 2、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查账征收的房地产业纳税人。2、1、3疑点问题
按评估期预收账款期间数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合计计算出的应纳营业税额与实际申报的营业税的差额超过一定范围。2、1、4异常标准
(评估期预收账款期末数-同比上期预收账款期末数+主营业务收入)×5%-营业税应缴税额>0。2、1、5问题指向
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在评估期内(按评估),采取预收方式和直接结算方式取得的售房款项没有足额申报缴纳营业税,核对预收 账款科目的往来和结转情况。2、1、6数据来源
“评估期预收账款期末数”来源于评估期《资产负债表》(年报)的期末数;
“同比上期预收账款期末数”来源于同比上期《资产负债表》(年报)的期末数;
“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利润表》(年报)的期末数;
“营业税应缴税额”来源于综合申报主表的“申报应纳税(费)额”,税种=“营业税”,税目=“销售不动产”的期间合计。2、2营业税评估指标(详见附件一中“辽宁省营业税纳税评估指标及使用方法()”中的内容)
3、房产税 3、1 房产税_季度_从价计征房产税申报差异 3、1、1指标公式
| [评估期从价计税房产原值×(1-30%)×1.2%×0.25-评估期申报从价计税房产税应纳税额| 3、1、2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价计征房产税的纳税人。3、1、3疑点问题
评估期(按季度评估)申报的自用房屋房产税与按纳税人财产登记表中记录的从价计征的房产税税源计算出的应纳税额存在差异。3、1、4异常标准
| [评估期实际从价计税房产原值×(1-30%)×1.2%×0.25]- 评估期申报从价计税房产税应纳税额|>0 3、1、5问题指向
按纳税人财产登记的房产原值计算出的房产税应纳税额与其评估期实际应纳的从价计征房产税相比较,存在差异,可能存在少缴从价计征的房产税情况或纳税人房产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但财产登记表未及时变更。3、1、6数据来源
“评估期申报从价计税房产税应纳税额”为综合申报主表中按季度合计的“申报应纳税(费)额”、“评估期实际从价计税房产原值”为纳税人财产登记表中自用房屋的房产原值合计。3、2 房产税_从租计征房产税申报差异 3、2、1指标公式
企业本期房产税的租金0201、0202、0200征收品目收入-企业本期营业税0706、0707税目的收入总额 3、2、2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租计征房产税的纳税人。3、2、3疑点问题
评估期(按季度或评估)内从租计征房产税纳税人的房屋租金收入小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租赁业子目下的“个人住房出租(用于居住)”、“其它房屋出租”的应税收入之和。可能存在少申报缴纳房产税的问题。3、2、4异常标准
企业本期房产税的租金0201、0202、0200征收品目的应税收入 -企业本期营业税0706、0707税目的应税收入总额 < 0 3、2、5问题指向
纳税人评估期内房产税从租计征应税收入小于营业税服务业租赁业应税收入,可能存在少申报房产税的问题。3、2、6数据来源
房产税从租计征应税收入来源于纳税人评估期征收品目0201、0202、0200代码中应税收入(收入总额),营业税服务业税目租赁业子目应税收入来源于纳税人评估期征收品目0706、0707代码中应税收入(收入总额)。
参见“租赁业税目营业税与房产税(从租计征)比对”。
第五篇:只重视内部因素分析
只重视内部因素分析,忽视外部环境研究。
我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要以历史指标和过去的活动为基础,结合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确定未来的财务预算指标,往往忽视对外部环境的详尽调研与预测,使很多财务预算指标难以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更难以在企业中实施。所以,企业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仅要考虑内部因素,更要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如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情况和客户的盈利水平等,以此来确定销售量变动范围和价格变动幅度,最终形成弹性预算,以增强应变能力和相应的指导与控制作用。
五、加强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具体方案
1、建立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及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前提。为顺利地进行财务预算管理,保证预算管理效果,企业首先应建立各级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健全从预测、决策到执行、监督、考核,按各级责任层次划分的责任制,做到权责明确,管理到位。
2、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社会化是保证财务预算管理实施的关键。财务预算的制定为企业个部门规定了收入、支出和利润等各方面的目标。涉及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企业各个层面,体现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社会化。
3、加强现金流量控制是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核心。成立内部的结算中心,是实施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利用结算中心的管理职能,将企业内部各单位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形成资金优势。平衡各单位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按照轻重缓急,统一调度,及时进行内部资金的优化配置,保证重点项目的资金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资金的体外循环。另一方面,可以压缩资金占用和在途时间,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沉淀和浪费,提高资金的时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