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力投入抗旱救灾 确保农民增收致富
全力投入抗旱救灾 确保农民增收致富
——王家庄各驻村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块带头抗击旱灾
面对又一个百年不遇的旱灾,王家庄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镇党委的尽心指导下,全体驻村指导员深入抗旱一线,充分发挥旱情民意调研员、抗旱救灾指挥员、政策法规宣传员“三员”作用,确保大春农作物损失降到最低。
当好旱情民意调研员,知民意解旱情保大春。自今年入春以来,王家庄镇干旱少雨,气象灾害已达100年一遇,给全镇12个村(居)委会人畜饮水、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用水带来严重影响。面对旱情,王家庄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坚守一线,把抗旱保丰收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紧,制定了“每个驻村(居)指导员负责所驻村(居)委会”的包保责任体系,积极协助好村(居)委会干部做好抗旱保丰收工作,旱情未解除之前,驻村工作队员一律不得返回。在镇党委的组织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员行动在前,奋战一线,积极协助镇、村干部进田间、到地头、入农家,实地查看人畜饮水、抗旱保苗和水源蓄水工程等情况,详细了解各村组旱情和群众在抗旱救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做好灾情收集、核查、上报,把握动态用水情况,同镇、村(居)“两委”干部共商应对方法、共谋抗旱措施。截止目前,新农队组织开展入户调查3200余户(次),提出合理化建议30余条,采纳14条,为镇党委、政府掌握灾害灾情、科学决策提供了详实有效的信息。各驻村指导员心系群众,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对严峻的旱情,各驻村指导员在发动群众浇水保苗,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的同时,全力以赴协助镇党委、政府采取多渠道找水源、多种方式拉水浇苗等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旱情,积极向各村委挂沟联系部门争取救灾资金,帮助群众解决抗旱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全镇12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已协调抗旱资金5万余元,铺设水管8000余米,协调拉水车30余辆(次)。
当好抗旱救灾指挥员,修水塘打河坝增蓄水。组织动员干部群众迅速检修水渠、塘坝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水源条件开展抗旱保苗; 1
多渠道、多层次筹集抗旱资金,修沟打坝,助修水塘,增大水塘河坝蓄水量,待雨天来临时可以最大限度蓄水,提高供水能力,为抗旱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庄郎村委会老黑箐村是山区饮水因难村,村民平时的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靠村中的水塘,今年遭遇特大旱灾,水源基本枯竭,新农村工作队与村干部齐心协力,想方设法拉水保证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并共同商量修缮了庄郎村3个村小组村中的水塘,增大水塘河坝蓄水量。驻村指导员和村组干部带领260多名手持杆橇、锄头,肩背箩筐的村民,挖水塘淤泥、加固水塘坝。
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强宣传抓调解促和谐。新农村工作队与镇、村、组干部一道走村入户作宣传,增强群众抗旱信心,通过广播、标语、入户交谈等形式,及时宣传保障人畜饮用水、做好大春生产、综合协调等工作措施,稳定旱区群众情绪,切实增强群众抗旱的信心。同时,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大力宣传抗旱救灾等知识和注意事项。截止目前,先后组织召开抗旱会议36次,广播宣传126次、入户宣传3150余户。针对当前抗旱形势严峻的局面,新农村工作队员主动承担起矛盾纠纷调解员的职责,不断加强政策措施宣传,倡导团结和谐之风,共同应对旱情,共同战胜旱魔;积极开展各类矛盾排查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成功调解各类用水民事纠纷15起,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第二篇:农民增收致富计划
某村农民增收致富计划
一、现状
某村289户1383口人970亩耕地。经优化调整我村农
业已初步改变了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小农经济模式,开始形成了农产品、中药材共同发展的农业种植新格局,农民收入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二、增收致富计划
1、大力引导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通过签订合同,让种田能手“租赁承包”大面积土地,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某村北地约100亩地,去年新增种植中药材20亩,效益可观,今年收秋后预计大部分种上中药材,亩均比种植传统农作物多收入300元。
2、加快畜牧养殖业发展,某村现有养猪场一家,庭院养猪两户。大力发展养殖业,在技术,信息等发面提供支持。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增加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收入。
4、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民到外就业,是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1)与周围企业联系,提供就业信息,介绍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到企业就业,是拓宽农民增收重要渠道;
(2)推进服务业发展。如:整治村东鱼塘垂钓餐饮服务,可增加村民就业。在挖掘当地资源潜力上多下功夫,如:“农 家乐”,农民就能增加收入。
5、认真抓好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 素质,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 者素声寿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组织村干部认真学习科技知识、市场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
二是大力实施农民培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加强专业技术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掌握一种或多种实用技术,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序转移。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升劳动力市场竞争力。
小冀镇某村村委会
2011年8月
第三篇:农民增收致富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不断增强农村经济整体实力,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现就“十一五”期间的农村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农村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以农民增收为主线,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十五”以来,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加强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的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也应当清醒认识到,我市农村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农业人口众多,农村产业单一,农民就业渠道不宽,农民增收难度较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要建立起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就要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在促进第一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不断拓宽农民的致富途径和增收渠道。
(二)提升优化一产,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
继续发展甜柚、脐橙、蔬菜、生猪、花卉,药材等农业优势产业,优化生产布局,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主导产业地位。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发展一批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启动奥运蔬菜和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启动唐江、赣丰线生态观光农业带建设。要加快旧果园的品种改良,扩大优质果品的种植面积,发展休闲果品采摘园;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努力打造友家食品、德福斋、甜柚等特色产品,逐步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三)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非农产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鼓励社会www.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一)努力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1.努力提高农产品品质。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来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销售收入。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先进技术,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完善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扩大延庆地区品牌效应。
2.积极发展区域性优势产业。充分挖掘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区域性、高附加值特色种养业,努力实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鼓励发展脐橙种植,继续扩大甜柚和蔬菜等特色产品的生产规模,为促进农民增收注入新的活力。
3.鼓励发展观光采摘业。扶持农民建设集休闲、观光、教育、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观光采摘园。指导农民根据果园功能需要,改善饮水、供电、道路、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鼓励观光采摘园与民俗旅游村户、旅游景区景点互联互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4.扶持开展农产品初级加工。鼓励农户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与龙头企业、加工配送企业和宾馆、饭店、超市等流通服务企业加强合作与对接,为其提供农产品初级加工和分类包装,有条件的可以发展精细加工、分级包装和标识上市,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努力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
(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
5.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利用原料产地和附近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吸纳农民就近就业,直接增收。鼓励通过招商引资,积极盘活农村各类闲置资产,促进农民就地转移就业。
6.鼓励发展家庭手工业。结合妇联“双学双比”、“五好家庭”等各类“妇”字号活动的开展,鼓励农村妇女以家庭为加工单位,积极发展农副土特产品和编艺、布艺、刺绣等手工艺特色旅游纪念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拓宽家庭手工制品销售渠道,扩大市场影响。
7.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业。积极鼓励发展乡村旅游,要在道路、卫生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予以指导和支持。与自驾车接待露营基地等时尚旅游项目相结合,扩大我市乡村旅游的规模。加强对已有乡村旅游村户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民俗旅游的文化品位、服务水平和整体效益。
8.鼓励发展便民服务业。鼓励农民在乡镇所在地和行政村发展小型连锁超市、连锁便利店、大众公共浴池等涉及群众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农村商业服务业。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服务组织,为产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9.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培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保护农民的利益,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
10.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充分利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契机,为农民创造公益性就业机会。保洁保绿、安全巡查、公共设施维护等就业岗位,要优先安排本村劳动力就业,市乡两级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就业岗位都要优先安排本市劳动力。
(三)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
11.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建立覆盖市、乡(镇)、村的三级就业管理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搭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平台、开放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劳务输出平台、劳动力就业平台和就业保障平台,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
12.鼓励农民进城经商。简化登记注册手续,提供信息服务,采取信贷资金扶持和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有愿望、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进城经商。
三、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的促进机制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节水、节药、节能等设施,努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一是积极落实新一轮“沃土工程”,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广泛采用生物和物理防虫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效提高农田质量。二是推广滴灌、喷灌、管灌等农业节水技术,大幅度提高节水灌溉面积。鼓励保护性耕作,支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养殖小区等设施农业。三是加快小型先进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的机械装备水平。
第四篇:沾益县“三举措”全力抗旱救灾
沾益县“三举措”全力抗旱救灾
今年以来,全县降雨量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遭受了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夏旱,大部为重旱或特旱区,部分乡镇过半农作物绝收,加之去年入秋后降雨较历年大幅减少,全县水库坝塘蓄水严重不足,给全县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积极抗旱救灾,千方百计地保障缺水群众人畜饮水,确保全县抗旱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抓降雨监测,全力做好库塘挖掘潜力增蓄工作。2011年,由于沾益县降雨量骤减,截至7月底,全县累计平均降雨量303.87毫米,较2010年同期501.97毫米减少198.1毫米,降雨量减少65%,其中7月份降雨仅44.7毫米,较例年同期平均降雨量147.5减少77%。全县库塘蓄水量2128万立方米,其中:小19件
(一)型水库蓄水1122万立方米、107件小
(二)型水库蓄水711万立方米、342件小坝塘蓄水295万立方米,较2010年同期减少19%,较多年同期平均蓄水量减少26%。在严峻的缺水情况下,县委、政府多次召开抗旱救灾工作会议,加大全县库塘蓄水工作,制定出多项措施,积极缓解县域内用水不足。一是紧紧抓住汛期有
效降雨时段,及时采取蓄、引、截等多种措施,全力做好现有水库的上游来水和引蓄、截留等工作,千方百计增加水库蓄水。二是加大对水库的巡查力度,及时排查,确保不出现跑、冒、漏等现象,保证每一滴水都能发挥最大效益。三是对全城供水管网进行了测漏补漏,测出漏点58处并及时进行了修复,大大降低了管网漏损率;同时督促用水单位认真排查供水管网,对漏损管道及时修复处理,切实做好当前各项节水工作,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四是切实加强水政执法,严厉打击私采地下水等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公共水资源流失的现象。五是强化宣传,通过电视、短信等方式,告知广大市民缺水的原因及节水措施,引导和教育广大市民树立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的价值观念,牢固树立惜水、节水意识,提倡一水多用,有效节约了水资源。
抓水源工程,确保人饮和灌溉工程发挥最大效益。针对持续发展旱情态势,县委、政府始终把加快抗旱应急水利工程建设、查找人畜饮水备用水源、健全组织机构作为工作重点,全力做好抗旱保人饮工作,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开展水源水量情况调查,全面寻找人畜饮水备用水源,为编制供用水计划和抗旱应急预案作收集整理数据准备。在8月13日的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县委、政府要求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干部职工要及时深入到所挂钩的村组,深入
田间地头,深入抗旱第一线,实行现场指挥,及时了解情况,帮助受灾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解农民之所难,办农民之所需,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坚持长短结合,在实施好花山调水工程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九龙山地下水应急取水工程,特别是加紧实施白浪水库引水工程。继续加快推进深化水务体制该改革步伐,从根本上解除水资源管理利用的体制性障碍。强化工作督查,对应急调水工作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让广大市民尽快饮用到安全、放心自来水。
抓科学调度,统筹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面对今年全县严重缺水的严峻形势,县委、政府注重科学调度,妥善利用有限水资源。一是早安排、早部署,做好供水管理工作,算好水账,研究对策,对2010年抗旱期间的三口应急机井实行24小时不间断抽水,从抽清水河水库死库容抽水维持供水,同时努力寻找新的备用水源。二是认真制定需水计划和节水计划,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城区后城郊、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严格实行计划供水,确保生活用水。三是实行分片分区限量供水,压缩日供水总量。四是限制高耗水行业用水,关停城区洗车场、澡堂、桑拿中心等场所,沾益城所有的绿化用水均使用河道、池塘等自然水浇灌,对云电投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等工业用水,采取限制供水,必
要时停止供水的办法,以确保城区居民生活用水。五是积极组织消防车、绿化洒水车等运水车辆对学校、医院、孤寡老人、困难户长期送水上门,保证供水,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沾益县委创先办:蔡明)
第五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活动总结
以项目为抓手,强化引导带动
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致富增收工作总结
2013年以来,发改局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活动。通过采取谋项目、争资金、送政策等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明确思路,制定帮扶方案
2013年以来我局把实施“深入开展群众路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活动作为局重点工作,制订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案,确定了以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农村产业转变为中心,以美丽乡村为抓手,以政策深入为辅助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一改变,一翻新,一深入,一明显”,即“农村面貌改变,农业产业格局翻新,三农政策深入,农民致富增收明显”。活动方案进一步确定了包抓领导,包抓人员,工作任务和工作日程,层层深入,层层细化,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为帮扶致富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调查摸底,找准切入点
我局分包乡村地处陕沪高速沿线的西湾村和王家楼村(王家楼为美丽乡村包扶),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运输、外出务工等为主,其中以种植、养殖居多。在调查了两村基本情况之后,领导班子因地制宜确定了具体的帮扶措施:
(一)基础设施。在充分走访查看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各方面力量,整合资源,优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急需解决的交通、饮水、住房、防灾减灾等基础难题,积极协调农业、交通、水利解决乡村道路、饮水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难题。
(二)种植业。在原有种植作物的基础上,根据农民意愿,引导发展特色农业、林果产业,通过对土壤土质的了解,帮助找到适合种植的特色产品,并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等项目为契机,积极帮助申报项目,争取国家扶持。
(三)养殖业。与当地地质水文相结合,积极引导农村发展生猪养殖,蛋鸡肉鸡养殖,布尔山羊养殖及特种养殖等,组织养殖大户开展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促使所包养殖户走向规范化、规模化的养殖道路。并以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为指导,积极争取国家各类扶持,不断壮大农村特色产业产业。
(四)劳务输出方面。鼓励部分帮带群众把目光放在劳动力市场上,学习相关技能,提高素质,为其提供相关的劳务信息和招工信息,进城务工,增加收入。
(五)个体经营方面。根据经营类别,发挥党员自身优势,帮助收集相关致富信息。
三、措施得力,千方百计促增收
一是联包结对,共谋发展。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及庆七一等活动,局领导带领班子成员及各股室股长深入包扶村,听取镇村两委汇报,实际了解基层存在的困难难题。组织召开座谈会,与村组党员干部及群众共同探讨发展之路,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积极为包扶村经济发展出点子、想对策、某项目,并将村民的意见汇总总结,及时确定工作人员,安排工作日程,确定解决时限,确保帮扶工作做到实处,做出实效。同时部分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致富对子,深入困难群众家里,实际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结合自身工作职责为困难群众如何脱贫致富谋划出路,积极协调,解决群众当下的吃住问题。结合我局以工代赈工作,2013年争取国家投资661万元,修建基本农田200亩,新修河堤1.5公里。新修及改造乡村道路20.5公里,恢复道路2公里,桥梁5座176.6延米,建设独立桥梁1座148延米。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资50万元用于支持道路硬化、景观建设等项目。
二是宣讲政策,输入技能。为了进一步使基层群众了解政策,掌握致富技能,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结合“三农”实际,认真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农村政策方面的
变化,宣传国家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并组织编写了惠农项目问答手册,使群众了解国家的各种惠农政策和惠农项目申报程序;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科技上门,技术到家服务工作,结合当地群众种植、养殖项目,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联系市农业局、畜牧中心专家开展能民技能讲座,让发展种植养殖的群众和有心发展种养殖的群众掌握技能,尽快脱贫致富。
三是引导培植,壮大产业。以项目为抓手,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养殖种植项目,利用国家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政策、标准化养殖政策等,积极协调,谋求扶持。2013年为我县大鲵养殖、食用菌种植和油茶种植等项目争取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国家扶持资金220万元,争取标准化养殖项目国家资金50万元。引导白浪同富合作社群众发展蛋鸡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1123.82万元,吸引就业群众40多人。通过培植引导,不断壮大农村产业,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活动是县委、县政府“惠民、利民、为民”的重大举措,更是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与包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群众得到有效帮扶,从而推进包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