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方文学名著论文
品读《巴黎圣母院》
读高中时就听语文老师谈到过《巴黎圣母院》这部名著,当时只从老师口中得知,书中讲的是一个丑陋的敲钟人悲惨的一生。只因当时条件有限,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一看究竟。上大学后,我便给自己定下一个要求,每学期仔细读一部名著,这学期的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如愿以偿。
现在回忆当时看《巴黎圣母院》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我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书中的文字仿佛有一股魔力,将我牢牢吸引。看完后觉得全身酸软,绷紧的神经顿时得到放松,这种感觉我想是很难让人忘却的。主要内容:该书讲诉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又丑又聋的孤儿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教士克洛德收养了。某日,克洛德看见在路上跳舞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对她着迷,并指使卡西莫多强行带走爱斯梅拉达。正当他将要如愿以偿时,巡逻的骑士队长弗比斯听到了她的呼救声,赶来救下了爱斯梅拉达,并带走了企图掳走她的卡西莫多。爱斯梅拉达因此爱上了弗比斯。克洛德教士知道后,十分憎恨弗比斯,趁漆黑夜色作掩护,一刀捅晕了弗比斯,然后匆匆逃走。当官兵发现了昏死过去的弗比斯,以为是爱斯梅拉达杀死了他,因为案发当时只有爱斯梅拉达和他在一起,政府武断地下了结论,并很快把爱斯梅拉达抓了起来审问。在审问期间,官兵发现弗比斯并没有死,在向他了解情况时,弗比斯误以为爱斯梅拉达就是想杀死他的凶手。于是政府有了证词,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可是爱斯梅拉达一直没有承认,在严刑拷打的驱迫下,她只好屈打成招。她被判死刑,就在行刑时,卡西莫多又大胆地将爱斯梅拉达救走并藏进巴黎圣母院中。乞丐帮为了带走爱斯梅拉达,试图冲进教堂,于是他们就和卡西莫多打起战来,克洛德趁此时悄悄带走了爱斯梅拉达。最后,爱斯梅拉达在司法宫广场被绞死,卡西莫多知道她失踪的真相后,将养父克洛德从教堂房顶伤心地推下……
尤其是作者对卡西莫多将副主教克洛德推下深渊的那段描写令我印象深刻。“卡齐莫多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把他从深渊中拖上来,可是他连看都不看他一眼。他凝望着河滩,凝望着绞刑架,凝望着埃及少女。聋子双肘撑在栏杆上,就在副主教刚才站过的地方,目不转睛地死盯着此刻他在世界上唯一的目标,纹丝不动,无声无息,就像遭雷打电劈似的。他那只独眼在此之前还只流过一滴眼泪,这时却默默地泪流如河。”以及文章最后一句“人们要把他从他所搂抱的那具骨骼分开来时,他顿时化作了尘土”。当然里面还有许多精彩的片段,如爱斯梅拉达的母亲先对女儿的痛恨(当时她不知道那是她女儿)到后来宁死不肯交出自己的女儿,母女之间感情的突然转变再到后来的生死诀别,怎不让人感到痛心?
文中吸引我的不仅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还有作者煞费苦心地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内心活动的刻画,还有周围环境的描写,让我体会到经典作品的伟大之处。
第二篇:西方文学名著导引论文: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评价《哈姆雷特》
摘要:《哈姆雷特》一直以来被誉为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取材于一个王子阿姆莱斯的故事,该故事来源可追溯到12世纪。本文从哈姆雷特的性格和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忧郁的王子不仅身处孤立无援的地步,而且精神上更是备受煎熬。
关键词:哈姆雷特、孤独忧郁、人文主义、语言特点
一、孤独忧虑的归国王子
哈姆雷特王子的悲剧人生自一次生活突变开始了。短短一个多月间,父王暴卒,母后改嫁,王位继承权他落别家,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无可避免的流失,无法挽回。孤苦,忧虑,对个人生活的脱节的郁闷便成为他生活唯一可抓住的东西。在刚出场时,哈姆雷特那一身的黑衣与宫廷的富丽堂皇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纵观全局,能算上哈姆雷特的朋友的,为他提供帮助的只有霍达旭。虽然“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在国王眼中“一般民众对他都有很大的好感,把他所有的错处都变成优点。我的箭太轻太没有力了,遇到这样的狂风,一定不能射中目标。反而给吹了转来。”;虽然雷欧提斯的聚众造反说明了社会的矛盾激化和动荡不安;但哈姆雷特始终都放弃了极具现实意义的民众暴动策略。不仅是由于他不愿意,而且更是因为在那最初的打击后他的不知所措,傍徨无助。对此,他以反讽,黑色幽默来消解和打击。“葬礼中剩下的残羹冷炙,正好宴请婚筵上的宾客。”这一语讽刺了叔嫂的乱伦;“嗯,先生;在这世上,一万个人中间只不过有一个老实人。”这一句戳穿老波洛涅斯的虚伪。自己的母亲乱伦背德,背叛了父亲,嫁给了那个弑夫掠国的凶手,自己那洁白无辜的情人也不理解自己,反而任自己的敌人利用并帮其隐瞒。自己以前的老朋友甘愿受新王的指使刺探并加害自己。哈姆雷特何其孤独;何其无助。又几多的忧郁烦闷。
二、、《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意义
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他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精神的危机,理想的破灭,使他悲郁愤懑,痛苦异常,也促使他不断思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他从家庭的变故看到宫墙外的社会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只相信个人的作用,强调思想的力量,因而矛盾重重,思考多于行动,时时感到忧郁、茫然,行动犹豫、延宕。生活在英国新兴势力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哈姆雷特,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最后他虽然奋然一击,与敌人同归于尽,但忧郁始终伴随着他,伟大的理想并未实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但是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哈姆雷特所处的时代和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被封建的恶势力所吞没。从某种意义上说,哈姆雷特的悲剧不仅仅是一出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然而,作为一个悲剧人物和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代表,哈姆雷特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是否成功的消灭了罪恶,改造了现实,重整了乾坤,而在于他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以及缩短这种距离、解决这种矛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另外,他对于人和世界的看法也加深了我们对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理想与精神的了解。
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哈姆雷特以他悲壮的死讴歌了个性的尊严,赢得了对封建的旧制度旧思想和黑暗势力精神上的胜利,鼓舞了后世人文主
义思想者的斗争和不屈的斗志。他那崇高的品格、忧国忧民的使命感和热情高昂的思想力量,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也必将为爱好正义的人所珍视。
三、《哈姆雷特》的语言生动形象
《哈姆雷特》剧本的语言丰富多彩,比喻、笑谑和双关语别开生面,不落俗套,有时是诗一般地高亢激昂或喜剧性的机智活泼,有时是感情奔放或粗野鄙俗,都随着人物性格和身份地位的不却而改变。剧本中许多佳句音韵美妙,或表现鲜明形象、或表达深刻哲理,已经成为英语的精华,经常被人引用。《哈姆雷特》语言生动形象,被喻为散文诗式的语言,它丰富、抒情、多样化又具有个性特色,如歌德所说的“是用生动的语言文字来感人的”。如“清晨披着赤褐色的外衣,已经踏着那边东方高山上的露水走过来了。”如此美丽的文字,能让我们不陶醉其中吗?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最常用的是排喻,又被称为“莎士比亚式的比喻”,如哈姆雷特在“抑郁的心境之下”对世界的描述:“负载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孙,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这是莎士比亚的“真与美将偕汝其昌”这句话的完美体现。
四、结语
莎士比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哈姆雷特的忧郁孤独,突显了人文主义精神,创造了《哈姆雷特》这一巅峰之作。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哈姆雷特以他悲壮的死讴歌了个性的尊严,赢得了对封建的旧制度旧思想和黑暗势力精神上的胜利,鼓舞了后世人文主义思想者的斗争和不屈的斗志。他那崇高的品格、忧国忧民的使命感和热情高昂的思想力量,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也必将为爱好正义的人所珍视。
参考文献
朱生豪《莎士比亚微剧集》,北京燕京出版社,2000年11 月第2版
《莎士比亚全集》 朱生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11月
第三篇:文学名著论文
解读《简爱》
摘要:《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女主人公简爱没有姣好的面容,婀娜的身姿,却和其他著作中的主人公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关键就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生动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独立;自尊;平等;反抗
1.关于作品的介绍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10月发表了她的长篇小说《简爱》,顿时轰动了英国文坛。在英国文学史上,它被称为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驱使人拿起这本书,随之深深感动,心灵也为之震颤。
这本小说通过对孤女简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反响巨大。萨克雷称赞它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评论季刊》上提到“《简爱》与《名利场》受到同样广泛的欢迎”。乔治·艾略特则深深地被《简爱》陶醉了”。它一经发表就以其塑造的鲜明的人物性格著称。一个有尊严和寻求平等的简爱,这个看似柔弱而内心极具刚强韧性的女子也因为这部作品而成为无数女性心中的典范。然而,在不同的时代, 人们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有很大的不同。按照维多利亚时代妇女的行为规范, 简爱犯了两大过失: 一是主动向一个男人表达爱情;二是她拒绝了另一个男人的求婚。随着20世纪女性主义的发展, 女性主义者们认为简爱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时代, 真正在文学中确立起妇女的独立意识.它不仅控诉了男性的压迫, 歌颂了女性的优越, 还真实地反映了女性的天然情感。著名的女性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称赞它“勇敢、真诚、紧紧扣住女人的感受”[1]。论褒贬,女主人翁简爱的性格促成了作品的价值。从她所经历的曲折和坎坷中, 她的独立、倔强、自尊、平等以及与命运抗争的性格充分地体现出来。
2.作品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任何一部小说的诞生都与其历史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世纪上半叶,即维多利亚的早期,这一时期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间。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社会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一方面是贵族、资产阶级更加富裕;另一方面是下层社会人民的生活日益穷困。这一分化给社会带来波动和不安,整个社会处在持续不断的动荡不安中。这些动荡惊醒了把自由竞争作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看成最完美的人们,使他们不再相信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所宣扬的“理性社会”,也厌恶了19世纪初浪漫主义作家们对理想进行的空泛追求和朦胧的描述,从而对当时社会重新做一个考察和审视,揭露与批判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罪恶和弊端。于是,英国文学史上出现“光辉的一派”现实主义作家。他们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分析
当时的社会,宣扬自己的理想和思想。
在此期间,诸多的社会问题之中,妇女仍被视为第二类层次结构,此时,妇女作为廉价劳动力,被迫做着很辛苦的工作,他们没有得到相应的对待,因此,在维多利亚时代后期,女权主义运动开始为妇女的平等和自由而斗争,并为他们的教育和就业机会[2]。其中一些优秀的女性,如著名的女性作家勃朗特姐妹,他们就是这些伟大的英国现实主义者。虽然资本主义已经出现,但是旧的惯例和偏见依然占主导地位。他们既创造了资产阶级文明的照片,又显示了百姓的苦难。
3.作者对小说的影响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一生多半在苦难和不幸中度过,没有欢乐和幸福,恶劣的生活条件和流行的瘟疫夺去了两个妹妹的生命。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尽管工作努力,但所受的是非人的待遇,终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生活上的多灾多难构成了她悲剧的一生,形成她孤独、抑郁而又嫉恶如仇的性格,这种性格使她作品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凝滞抑郁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突出表现在代表作《简爱》当中,而人们也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妇女受人们歧视,地位低下。她们没有权利,没有资产,只是男人的附庸和奴婢,依靠着男人的恩宠和施舍来生活。面对这种现实,作者通过简爱这个人物形象,宣泄自己对社会的怨愤和不平,展示自己对妇女平等地位的追求。小说女主人公那反抗、倔强、独立、自主和追求平等自由的性格就不仅仅是对压迫,歧视妇女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不平等买卖婚姻的揭发抗议,同时也是对争取独立自主和妇女解放的热情高喊[3]。
4.简爱的性格特征
4.1叛逆反抗,自尊自主
简爱的内心是叛逆反抗的,从来没有放弃自尊和自主。简爱是个孤女,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父母由于染上伤寒而相继去世。幼小的简寄养在舅父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在红房子中去世后,简过了10年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境况, 简爱并没有忍气吞声, 而是萌生了反抗情绪。当表兄不分青红皂白地狂打她时, 被积压已久的愤怒终于暴发出来,演变为激烈的动作和语言, 怒斥他的表兄:“你是个恶毒残暴的孩子,你像个杀人犯,像个奴隶监工„你像个罗马皇帝!”敢于指责冷酷护短的舅妈。在简被送到洛伍德学校之前, 里德太太造谣说简品格坏, 爱说谎, 面对这种无端的指控, 她勇于捍卫自己的尊严, 敢于与舅妈代表的强权作斗争, 奋力反驳到:“别人以为你是个好女人, 可是你坏, 你狠心。你才会骗人呢!”寄人篱下的生活境况, 长期受到欺负和责骂, 使简幼小的心灵中充满了爱与恨的激情, 养成了“大胆, 激越, 坚强的个性 ”。这样的童年的生活让读者初步了解她的反抗性格和捍卫独立人格的精神起点。
简爱非常的重视自我,她说:“我是自己的主人”,当一对恋人的结婚计划被粉碎时,罗彻斯特提议到法国去过同居生活,尽管这个方案对于热恋中的人来说具有无可争辩的诱惑力,但是她拒绝了——“我关心我自己。越孤独,越没有朋友,越没有人帮助,我越要自重”。
她从此逃离了。
4.2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平等
自由、平等是简爱的性格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当简爱发觉她深深地爱上了主人后,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一个穷教师斗胆爱上一个上流人物,在等级深严的社会观念看来,无异于乞丐万奢望国王,所以这本身就是向社会及偏见的大胆挑战。惟其如此,它也就意味着遭受嘲笑或侮辱,只有像简爱这样并不把权贵放在心上的人才能去坦荡荡的去爱。不论贫困还是富有,更不会因为罗彻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之不顾。
平等观念是简爱性格构成的一个关键因素,更是她为之抗争的原始动力。平等观念的接受和确立,令简爱轻而易举地和其他人站在同一水平线上,驱逐自卑的阴影,她因而变得自尊、自信而振奋。
简爱表达爱情的方式才不是甜腻的赞美,温柔的絮语,更不是祈求,诱惑或勾引,归根结底,她追求的是两颗心的平等结合,是简爱发内心的为精神平等观念的辩护。正是如此她使罗彻斯特明白了她的感情, 确定了对她的爱恋与尊重。
4.3.追求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
4.3.1勇于追求真爱, 表现果断、独立、有主见
为了过独立的生活,离开学校后, 简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在这里, 简赢得了男主人公的等级制度和世俗观念挑战。在罗彻斯特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卑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也正是因为她的纯洁、高尚、正直和没有受到世俗污染的心灵,使罗彻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地爱上她。
可是在得知罗彻斯特还有疯了的合法妻子,她不得不面临两难的选择: 她的精神、灵魂希望与罗彻斯特在一起, 可是理智告诉她必须离开。留下意味着成为罗彻斯特的情妇, 意味着失去自尊、自爱与独立, 于是, 简爱选择了离开。她要的还是一份真正意义的完整爱情。然而,当简爱离开了罗彻斯特后,并没有在感情上抛弃他;相反,她的爱情像殉道一般,专一到打算为其作永远的牺牲,贫困时是这样,富有后仍是这样,更不会因为罗彻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之不顾。
4.3.2拒绝没有爱的婚姻, 坚持对真爱的追求
暂别桑园, 简遇到了圣约翰。在与简相处的过程中, 圣约翰发现她“温顺、勤奋、无私、忠实、坚贞、勇敢, 非常文雅, 又非常英勇”, 于是向她求婚。按理说, 简爱也是基督教徒, 面对救命恩人为了传播福音而求婚理应是点头答应的, 然而她却拒绝了。她头脑清醒, 富有理性, 看穿了事情的本质。简说, 如果作为助手去印度协助圣约翰的工作是可以的, 但是作为妻子则不行。因为在她看来, 圣约翰爱的是上帝, 并不是自己, 求婚只是为了方便日后在印度的工作, 妻子只是个称号, 里面没有蕴含着爱, 没有爱情作基础的婚姻是不完整的。如
果她答应, 就成为了男性的附属, 失去自己所忠于的理想, 这是她最不愿意干的事。她不能放弃做为女人的权利——对真爱的追求, 她要的是一份真正的爱情。同时, 她不愿意嫁给圣约翰, 是因为她认为上帝不能给她带来幸福, 作为一个基督教徒, 这是有背于教义有背于自己信仰的。当圣约翰责备她不爱上帝时, 她很干脆地说, 她只相信能为人间带来幸福的上帝, 这种对传统教育以及宗教信仰的怀疑和抗拒态度充分反映了简勇敢无畏的反抗精神。
4.3.3重回桑园, 为爱付出
简听到罗彻斯特神秘的召唤, 就义无反顾地回到了他身边,而此时的桑园已是废墟, 罗彻斯特也双目失明, 左手残废。此时简并没有抛弃罗彻斯特, 而是毅然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 为他付出。为了守住真爱, 简并没有嫌弃失去财产和健全身体的罗彻斯特, 而是勇敢地与他结合, 携手共度余生。
简爱所追求的爱情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纯洁爱情,不含半点虚假造作。
4.4 意志坚强,智慧过人
在盖茨海德府,简爱是童话里的“灰姑娘”,弱小,丑陋,怪僻,胆小,任人摆布,是个没有明确地位和身份的“小家伙”,是个“外来人”,是个“异种人”,是个“比不上佣人”的小姐。一切力量都压迫她,残害她的天性,扼杀她的成长,但简爱的心却并没有被丑恶的现实所摧毁,她的精神却因粗砺的生活而锤炼得顽强,她的意志被磨砺得坚决,非凡的处境培植了她非凡的勇气和洞察力,十岁的孩子似乎具备了成人的智力,而这种超绝的智力促使她无所谓惧地去反抗压迫者。
“你没有权利拿我的书,妈妈说你是个靠别人养活的人,你没有钱。”
“我的里德舅舅在天上,你做的一切和和想的一切,他都看得见,我爸爸妈妈也都看得见;他们知道你整天把我关起来,还巴不得我死掉。”
在劳渥学校的悲惨体验,更表现了简爱的坚强和惊人的意志力。简爱刚刚摆脱舅妈的虐待,就被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经常挨饿受冻,挨打罚站。学校里传染病夺取了好多孤儿的生命,简爱却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呆了10年。
“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我肯定我们应该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不敢在这样打人。”这是简爱在言语上对打他的人有力回击,也是在精神上维护自己受伤的心灵。
5.总结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而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了感情。《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白开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的共鸣。
《简爱》是我最喜爱的一本小说,也是我读的第一本名著。它给了我启蒙,教会我要独立,自尊,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虽然是一本100多年前的著作,但仍有其现实意义。《简爱》的价值无需赘述,我想说的是,它对我亦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公昭主编,新编英国文学选读[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2]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3]杨静远译,勃朗特姐妹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第四篇:西方文学名著和文化欣赏
[键入文档标题] ——《西方文学名著和文化欣赏》作业
Fanqi
2011/11/2
3学院:核自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姓名:范琪
教师:周毅老师
学号:20090601021
2《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看完这部书之后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特别是他们身上那种永不熄灭的人文主义精神,还有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感到一种心灵的震颤和憾动。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描写爱情生活的多如牛毛,譬如《牡丹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讲,各有千秋,《罗密欧与朱丽叶》并不见得高出多少,但这部作品中所充溢着的那种人文主义精神却是许多作品所匮乏或没有的,这就显示了这部作品的思想高度。
人文主义是人的一种生活观、理想观、价值观,是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它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应当努力去实践和追求的,因此它是永恒的。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物质文明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并不等于精神文明的相应提升;相反,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正在大面积地侵蚀着人类的精神生活。罗密欧和朱丽叶对人文主义精神的执著追求,更显示了他们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价值,这正是剧本激动人心的地方。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里,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得最为充分,艺术性也最高。他的作品为资产阶级的兴起作了最有力的舆论准备。他的创作从思想和艺术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了写了大约十部喜剧,一部悲剧。他的喜剧主要不是讽刺社会现实,而是表现人文主义者的理想,歌颂爱情和友谊,宣扬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和个人争取幸福的权利。同时,批叛门阀观念、封建道德和封建压迫的种种表现,也揭示资本主义所暴露的一些丑恶。这一类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无事生非》《皆大观喜》等。1595年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惟一一部悲剧,但在思想内涵上则和这一时期的喜剧完全一致。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悲惨地死去了,但他们的爱情是那样纯洁而美丽,他们的爱情终于战胜了封建压迫和偏见,显示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蓬勃生命和最终胜利。
人文主义精神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中的“灵魂”,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这两个概念。文艺复兴是指14—16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和思想上的革命运动。这个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重新得到发掘和重视,因而得名。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来扩大到德国、英国、荷兰等国家。在14、15世纪,由于城市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映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便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旗帜,提出人道主义——即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打倒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极大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哥伦布等人在地理方面的新发现,伽利略在数学物理方面的发明创造等,粉碎了陈旧的宗教观念,促进了人们对宇宙、自然的新认识。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建立了民族的统一语言。这一时期,欧洲的文学艺术有了长足发展,如但丁的诗歌、薄伽丘的小说、达·芬奇的绘画、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蒙田的散文、莎士比亚的戏剧等等。人文主义是指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价值理想和哲学观念,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求以及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和禁欲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莎士比亚是如火如荼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一位巨匠,他高昂的人文主义思想贯穿在他的整个戏剧创作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强烈地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人生观和理想观。这个剧本之所以有那么长久的艺术魅力,就是因为其中灌注着饱满的人文主义精神。
《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波澜起伏的戏剧冲突,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抒情的人物语言,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出生在两个世代为仇的封建家族,他们在偶然的相会中一见倾心,却根本不可能结合。他们求助于劳伦斯神父,神父同情和理解他们,秘密给他们举行了婚礼。但封建家长凯普莱特却要把女儿朱丽叶许配给少年贵族帕里斯,并强令马上成婚。朱丽叶再一次求助于劳伦斯,神父赠以安眠药让她假死过去,以躲过这场劫难。罗密欧则因在格斗中杀死了凯普莱特夫人的内侄提伯尔特而受到了放逐曼多亚的惩罚。罗密欧得到妻子的“死讯”,悲痛万分,抱了以死殉情的决心连夜返回维洛那,在朱丽叶的身边服毒自杀。从昏迷中醒来的朱丽叶见丈夫已死,也饮毒、自刎死去。罗、朱的悲惨结局使双方的家长看到了世仇的惨重代价,在亲王的主持下言归于好。从这个故事梗概中可以看出,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位封建家长,代表了陈腐没落的封建思想和传统,他们心胸狭窄、武断专横,无视青年人的自由和爱情,酿成了家族之间的仇恨和冲突,给所在的城市带来了**,又自食其果失掉了自己的儿女。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代表了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同封建思想和传统作着勇敢、机智的斗争,尽管斗争的结局是一场悲剧,但换来的却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胜利和弘扬,我们在悲剧中感受到的是莎士比亚那澎湃的激情、高昂的斗志和崇高的理想。当然,在这部剧作中,人文精神体现得最集中、最强烈的还是两位年轻的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两个人物,是作家寄托人文主义理想的艺术形象。罗密欧出身于封建大家庭,却没有继承封建传统和思想,而是顺应时代发展,背叛了封建家庭,成为一个坚定的人文主义者;他真诚、勇敢,有文化、有能力,有一颗博爱之心;他追求一种自主、自由、美好的爱情生活,哪怕是“错爱”了仇人的女儿,也毫不退缩;他没有门户之见,爱上了朱丽叶,就把凯普莱特的家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心期望化解宿怨;他对爱情忠贞不渝,为了爱情和爱人,他甘愿被放逐他乡,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注重友情,在朋友被仇人所杀,他的爱情面临“风险”的时候,他拔刀相助杀了仇人,却使自己的爱情遭遇了一场“灾难”,显示了他的高尚品格。正是在家族矛盾、爱情磨难和朋友情谊等一系列故事发展中,他那人文主义者的精神和风采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朱丽叶只是一个14岁的贵族小姐,但她勇敢、坚强、智慧,她冲破大家族的重重束缚,大胆地爱上了罗密欧,并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情人;她深知罗密欧被放逐“回归”无望,却绝不愿与少年贵族帕里斯再结姻缘;她几次用智谋骗过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服下安眠药,都是为了实现她的美好爱情;她把爱情看得和生命同等重要,罗密欧一死,她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生死恋情,真是惊天地而泣鬼神。这种纯洁、高尚、悲壮的爱情,使无数世俗的爱情显得黯然失色。
第五篇:西方文学名著心得体会(共)
西方文学名著心得体会
两个月的学习即将结束,对于《西方文学名著导读》这门课程来说,收获颇多。在这门课程中,主要是为我们介绍西方的优秀文学作品,但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升个人文化素养,这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了解与领悟,同样应该对西方文学有所认识,文化是相通的,通过这两个月来对《西方文学名著导读》这门课程学习,我认为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提升。
相对于中国文学来说,两者之间最大的相同点就是文化都是对社会的折射与反映,这也是全世界文学的基本立足点,好的文学作品就应该给读者留来深刻的映象并带来反思,对社会发展以及文学发展起促进作用。
在《西方文学名著导读》这门课程中,文学名著主要分为各种流派进行阐释。通过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主义来进行分类介绍。在学习中,我认识了自古希腊罗马文学到现代主义文学这几千年来的各种文学思潮,在这些文学主义中,它们都各自带着时代的烙印。
古希腊罗马文学与希伯来文学时期,这时的文学艺术是丰富多彩、激情活泼的。神话、史诗和悲剧代表着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古希伯来文学又被称为圣经文学,以《圣经》为主,可以看做是一种宗教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总的来说是西方文学的开端,为后来文学的不断发展起着引导作用。
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一种文学思潮。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都具有强烈的人本意识,表现自我意识觉醒后人的精神个体的无限多样性,作家倡导艺术模仿自然,把文学作为反映自然的镜子,遵循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人文主义文学是这一时期欧洲文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
古典主义文学形成并繁荣于法国。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3个特征,第一是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际统一,第二是创作原则上主张理性主义,第三是在历史传统上崇尚学习古典主义。这一时期的文学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数,但以戏剧成就最高。古典主义文学在今后成为全欧性的文学思潮。
启蒙文学是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这一时期的文学带有政论性和哲理性,现实主义色彩和平民精神,同时在形式上有革新,并出现了哲理小说。启蒙文学从文学革命的角度提出了社会改革的强烈要求,对促进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起着积极作用。启蒙文学为19世纪文学的繁荣准备了条件。
浪漫主义文学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这时的文学是张扬个性,崇尚自由的。浪漫主义文学崇尚自我,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强调感情的抒发,偏重理想的追求,有很强的主观性,着力于表现自然景物和乡间的淳朴生活,歌颂和赞美大自然,擅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重视民间文学和民族传统。
现实主义文学则分为两个阶段,即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与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武器,具有强烈的批评性,重视艺术描写的客观真实性,重视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描写,以叙事文学为主。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对之前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它继承了传统的人道主义,追问人的意义与价值,借鉴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丰富了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表现力。
现代主义文学是由多种流派组成的文学思潮。突出的表现异化主题,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方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提倡以丑为美。
西方文学在不断的发展,于创新中不断提升,用文字表现社会,用情感触动读者,时代促进文学,文学影响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