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时间:2019-05-13 02:0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川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川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第一篇:川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课程标准】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和平幸福来之不易,要珍惜。认识抗美援朝的正义性。认识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巩固政权时期内政外交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理解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通过观察地图,学习战争的过程;通过讲述、归纳,学习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教师指导下讨论、理解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与意义,学习辩证地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根据教材中的插图及引用资料,加深学生对解放后土地改革的理解和认识。

三、知识与能力:抗美援朝的原因、指挥者、简要过程、战斗英雄、结果。《土改法》的颁布,土改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从史实中归纳概括、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综合、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抗美援朝战争、《土改法》的颁布难点:出兵朝鲜的原因、土地改革的意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一、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故事导入

1、问:抗美援朝的英雄代表的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象与尊严,他

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们表现出来什么样的精神呢?

2、中

国人民志愿军占战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这些中国的战士为什么要

到异国他乡去作战呢?他们为的是什么?导入第一目。

二、抗美援朝战争 提出自己的问题。听介 学生活动 讲述,认真听。讨论、归纳。阅读教材,思考、归纳、发言。备注

1、师利用简笔画地图,简介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交待清楚“三八线”。绍,为后面的讨论原因等指导阅读教材,进行思考、交流、讨论。

2、问题小结:美国欺凌弱

国,我们应持什么态度?讨论。

3、地图,简介经过。知道志愿军五

战五捷,为谈判打下了基础。

4、点出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

果呢?讨论。

7、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何意义?(指导学生从对朝鲜、对

中国、对美国、对世界有何影响等)

三、土地改革运动

1、师生交流。(原因、时间、文件、结果、实质、意义→从对新中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思考)指导学生注意观察书上的插图、引文、书上的小字等,理解土地改革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补充1952年主

要工农产品与历史上最高年份、1949年的比较情况,说明带来的巨

大变化。讨论、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四、镇压反革命问题导学:运动开展的必要性、《惩治反革命条例》

颁布的作用及意义、运动的结果及意义

五、小结:学生谈本课学习后的体会。师小结。谈话作为小结。作铺垫。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互动,得出结论。了解经过,过思考、讨论,交流胜利原因和意义,并得到情感的体验。阅读教材,思考问题。理清内容,落实要点。观察、阅读、体验土地改革及带来变化。阅读、整理、归纳、发言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内容标准】

(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改进行的大体情况;理解,建国之初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增强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国之初,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完成土地怅鞍些经济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关心国计民生的政权本色和改革落后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伟大实践。抗美援朝的胜利,为国内经济建设争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教学要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学习志愿军战士们体现出的精神。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是建国初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重要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土地改革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土地改革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但是新生的国家这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不法资本家还在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很多地区,广大农民的关心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美帝国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它们的进攻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局势。【新课探究】

一、整顿经济秩序

1、背景: 引导学生回忆解放战争期间,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调敝,灾民达 4000 万人之多;通贷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旧社会留下的是一付烂摊子,因此,整顿好经济秩序成为当务之急。(显示数据)

2、措施:(注意:应语言平实通达,举例浅近易懂,而且不必面面俱到;提醒学生注意,人民政府的整顿措施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双管齐下,对投机分子,先礼后兵,果断出击;对城市市民保证供应控制物价。)

(1)稳定经济秩序:①在各大城市发动群众,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银元投机。②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物价,并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眼前任务——平抑物价、调运物资,长远任务——统一财政加强管理。)【结果】:几个月后,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意义】: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它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说明了人民政权完全有能力在经济上管理好自己的国家,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怀,(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用三年时间,顺利地完成了恢复和初步发展国民经济的艰巨任 1

务。【作用】:这为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工业化目标奋进,奠定了基础。

3、影响: 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经济基础。充分说明了人民政权管理经济、驾驭全局的能力和决心,也体现出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怀,而且还赢得工商界人士的信服。

二、抗美援朝:

简介第二世界大战的朝鲜半岛的形势由于美苏两面分区受降,并在各自控制区推行不同政策,导致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双方发展道路的不同造成了矛盾的加剧,最终引发朝鲜战争。指导学生分析,在建国初期困难情况下,我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朝鲜是中国近邻,又是社会主义兄弟国家,朝鲜面临危急,我们不能生视不救,而要尽国际主义义务。况且唇亡齿寒,早有古训。只有击退侵略或解除威胁,才能巩固人民政权,争取较为和平的建设环境。)

1、原因: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帜武装入侵朝鲜,并公然派海军第七舰队武装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燃烧到中国东北边境。美国无视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中国面临外部侵略的严重威胁。(提醒:美国——联合国军,中国——志愿军;这是一项外交策略。)

2、经过 ①时间:1950 年 10 月——1953年7月

②参战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

③指挥者:彭德怀

⑤抗美援朝的目的:保家卫国

⑥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

⑦英雄人物:着重介绍黄继光和邱少云。并且小字部分介绍了这些人的英雄事迹。邱少云:为维护战场纪律,忍受烈火焚烧而壮烈牺牲。

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飞身堵枪眼”而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罗盛教:湖南新化人,为救朝鲜落水少年而牺牲 ⑧抗美援朝精神:这些“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概括。⑨胜利 :1953 年 7 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朝鲜战场成了“美国男儿的坟墓”,美国“在朝鲜看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失败”。)

3、抗美援朝的意义:(逆向思维法,如,中国不出兵朝鲜,后果如何?抗美援朝失败,会有什么后果?战争长期相持不下,有什么不利影响?)

抗美援朝的胜利,政治上,巩固了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经济上,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的和平环境;思想上,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外交上,使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军事上,考验了人民军队的现代作战能力。(不必面面俱到,可随意组合)

三、土地改革

1、必要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小字部分,然后强调指出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是中华民族陷于穷困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不彻底改变,人民就不能得到胜利的基本果实,就不能团结农村的广大群众,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得到巩固,农村的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解放,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就着手解放这一问题。

2、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 1950 年 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实施(法律依据)。

②主要内容(根本任务):(没收地主土地,无偿分给广大农民)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注:农民土地所有制是一种私有制,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才建立起土地公有制)。

③完成: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把收集到有关土地改革的相关图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形象的认识。)

3、意义: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可以先组织学生讨论:你是怎样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 的?通过讨论,相互启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结合一些生动鲜明的史料,进行分析和引申。设问:(1)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总结:

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②(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要求的愿望,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⑤为新中国工业化创造了条件。⑥为以后在农村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此外,也有利于建立和谐新农村,转变人民思想观念,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等等。

本节课依次介绍的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三件大事,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从不同角度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总结巩固】

学习本课,要知道建国初的三大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要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真题训练】

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被毛泽东誉为其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是(B)A、抗美援朝

B、整顿经济秩序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2、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时,我国面临的形势是(A)

①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②美国出兵占领台湾 ③ 美国从东南沿海对新中国发起进攻 ④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③

3、小明要研究抗美援朝期间的历史,他需要阅读哪一时段的历史资料(B)

A、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C、20世纪60——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4、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A)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伊拉克战争

5、反映抗美援朝运动的电影《上甘岭》上映后,片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一下子唱响了神州大地,至今影响了几代人。歌中唱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歌曲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和眷念。这说明

抗美援朝是为了(D)

A.使家乡更富饶,让祖国更美好 B.让中朝两国人民都生活在美丽的土地上 C.打击美国侵略者

D.保卫世界和平,保卫美丽的新中国

6、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有力地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D)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越南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7、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肃清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土地改革的完成

8、《暴风骤雨》中关于分马有这样一段描写:“„„郭全海和老初带领积极分子们,忙于分牲口;„„整个场子里,有二百七八十匹骡马,还有二三十头牛,外加五条小毛驴。牲口都标出等次,„„他们计算好了,全屯没马的小户,都能摊上一个顶用的牲口。”这样的场面应发生于(C)

A抗战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 三大改造时期

9、新中国土地改革后,某地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百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这一现象充分地说明了(C)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民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学设计3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2.理解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能力目标

1.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图片,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2.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2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习历史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学生对于开国大典的内容也比较熟悉。因此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和利用生动形象的媒体教材来感知历史的方法,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开国大典具体史实。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新、旧中国国家和人民地位变化的比较,学生基本能够体会“新中国政权的巩固”这句话的含义及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并进一步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史方法。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2、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以及电影《上甘岭》、歌曲《我的祖国》片段。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抗美援朝战争

【师】:播放反映抗美援朝的纪录片资料。各抒己见: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A.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简单讲述】抗美援朝的战况。(或播放纪录片;多媒体动画演示战役的步步推进)(展示图示:《中朝部队三年战绩表》)

(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介绍志愿军战士的生活。)【补充】: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你知道哪些志愿军的动人事迹?

(根据所剩时间,让若干名学生讲故事,最好有人补充介绍毛岸英、罗盛教、《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等人事迹。)

2.黄继光与邱少云的事迹中,各有什么特点?

(前者是在上甘岭用胸膛堵敌人枪眼的英雄,后者是在另一个高地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不动摇的好汉。)

3.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

(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私的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4.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A.他们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B.他们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他们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这场战争,伸张了正义,援助了朝鲜,保卫了祖国,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崇高的国际荣誉。)活动3【练习】论从史出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驾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克拉克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师】:阅读材料,议一议,朝鲜战争的结局对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有什么意义? 活动4【练习】思维拓展

(二)土地改革运动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二个框题:土地改革运动,思考: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 1953年7月。)

2、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 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3、土地改革的意义: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提问】:

1、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朗读反映土改的《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小说作品中的片段,分享交流感受,加深对土改的认识。)

(三)镇压镇压革命运动:(了解)

1、时间:1950年10月——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2、政策: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活动5【练习】课堂小结

三、结束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知识,下去以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这三次运动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开展的,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探讨。

第四篇:第2课_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学案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学案班级:姓名:小组:

年级:八年级科目:历史课型:新授课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记住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的大体情况;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2.记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 土地改革的进行和志愿军战士所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逐目阅读课文,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一、稳定物价之战(请阅读教材第8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能在课本上找到就行)

1.人民政府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二、农民的翻身解放(土地改革)(请你认真阅读教材第9—10页的内容,完成下表)

(特别提醒:一定要注意本目的三幅插图!)

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中国政府为什么要组织军队入朝作战?

2.抗美援朝战争的简单经过。

(1)开始:

(2)英雄人物:

(3)结束:

3.历史意义:

【共同探究】

1、讨论题:

(1)《人民日报》主编邓拓读了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非常感动,破例将该文登载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报纸送到中南海,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这篇文章曾收入语文课本,你读过吗?

(1)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2)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归纳整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是什么?为此进行了哪些活动?

【课堂检测】

1.姓名记载历史。李援朝出生在抗美援朝开始那年,2013年他已()A.55周岁B.59周岁C.57周岁D.63周岁

2.在抗日战争中,曾指挥过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寇,建国后又作为司令员亲率大军开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帝的是()

A.林彪B.彭德怀C.刘伯承D.陈毅

3.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派遣军队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这支军队的名称是()

A.中国人民远征军B.中国人民派遣军C.中国人民志愿军D.中国人民自愿军4.“飞身堵枪眼”、舍死忘生夺胜利的战斗英雄黄继光牺牲在()A.北伐战争中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中D.抗美援朝战争中5.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地点在()A.汉城B.平壤C.仁川D.板门店6.彻底废除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是()A.全国解放B.镇压反革命C.土地改革D.抗美援朝

7.徐州近郊一农户分得田地三亩八分,该史实最早应在()

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

8.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到1952年底全国完成了土地改革B.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9.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0.阅读下列材料:“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毛泽东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争之前毛泽东的观点?

(2)利用材料原文,说明中国本次出兵的原因。

(3)中国这次出兵,结果如何?

11.某初级中学八年级二班同学准备在2010年7月举办一次纪念我国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7周年英雄人物图片展。该班史不识、卜懂史同学预先提供了下列几幅参展英雄人物的图片:A.黄继光图B.雷锋图C.邱少云图D.邓稼先图(1)上述人物图片中,哪几幅才是真正的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

(2)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①该材料选自什么文件?发表于何时?

②利用材料内容,说明本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拓展练习】直击中考 1.(2010·威海)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

接原因是()

A 2.(2010·眉山)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歌,奔赴朝鲜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是因为()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2009·娄底中考)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建国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A.雅克萨之战B.渡江战役C.百团大战D.抗美援朝战争 4.

(2008·

南京中考])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A.董存瑞B.邱少云C.黄继光D.罗盛教 5.(2009·陕西中考)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6.(2008·广西南宁)

两幅图片分别表现丁什么历史事件?

概括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7.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是指()

A.虎门硝烟B.抗日战争的胜利C.解放战争的胜利D.抗美援朝的胜利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引自《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1950.11)

材料二:“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依据材料回答: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列举材料一“历史的事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例子

②联系课本知识你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③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被誉为什么?请你举出两个。

④“打败美帝野心狼”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课后反思】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没理解?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思想文化》同步测试(川教版).doc

第七学习主题 第2课 思想文化

夯实基础典型题

1、清朝后期,一些先时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一些爱国的政治主张。其代表人物有()

①魏源②严复③聂耳④鲁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思想中,属于清朝后期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的爱国政治主张的有()

①改变现状②学习西方③抵御外侮④进行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的著作中属于魏源的是(A.《四洲志》 B.《天演论》

C.《海国图志》

D.《狂人日记》

4、下列不属于《海国图志》内容的是(A.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军事 B.总结了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教训

C.主张设厂制造舰船、枪炮、学习西方的练兵方法 D.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5、《海国图志》一书编写的目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推翻清朝统治

6、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的是(A.《四洲志》 B.《天演论》

C.《海国图志》

D.《狂人日记》

7、严复在《天演论》著作中,宣传的思想不包括(A.运用生物进化观点,宣传“优胜劣汰”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批判中国旧有的科举制度

8、下列作品是鲁迅小说集的是(①《呐喊》 ②《彷徨》 ③《故事新编》 ④《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下列作者是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的是(A.魏源 B.严复

C.鲁迅

D.徐悲鸿)))))))

10、他是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画家,他把中国画也西洋画融为一体,创造了中西结合的独特风格。这里的“他”是()A.齐白石 B.张大千

C.徐悲鸿

D.冼星海

11、下列作品中属于徐悲鸿作品的是()

①《奔马》②《愚公移山》③《彷徨》④《田横五百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反映抗日斗争血与火的现实,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起到了重要作用的音乐作品是()A.《大路歌》 B.《毕业歌》

C.《义勇军进行曲》

D.《黄河大合唱》

13、下列作品属于聂耳的有()

①《大路歌》②《黄河大合唱》③《毕业歌》④《义勇军进行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被周恩来评价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音乐工作者是()A.聂耳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5、下列各组历史人物属于志同道合好友的是()A.林则徐和魏源 B.魏源和严复

C.林则徐和严复

D.魏源和詹天佑 B.冼星海

C.郑律成

D.曹火星

16、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强大思想武器的思想论著是()A.《法意》 B.《资本论》 C.《天演论》

D.《海国图志》

17、与魏源相比,严复最重要的贡献是()A.介绍西方的科技成果 C.翻译大量外国著作

B.使中国人开始看世界 D.引入社会进化思想

18、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鲁迅写了许多战斗性的杂文,主要是()

①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②痛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③鼓舞人民的反抗斗争④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音乐工作者创作的歌曲的内容主要是()A.抗日救亡运动的歌曲 C.反对北洋军阀的歌曲

B.反对封建专制的歌曲 D.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歌曲

创新题

20、“是书何以作?为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是书”指的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天演论》

21、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清朝著名思想家魏源的书房,书架上摆放的书籍符合史实的是 ①《海国图志》②《天演论》③《革命军》④《资治通鉴》()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胡适在《四十自述》的回忆中说:“许多人爱用这个名词,作自己或儿女的名字,陈炯明不是号竞存吗?我自己字适之,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显然他是受下列哪一本书的影响()A.《万国舆图》

B.《劝世良言》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

23、毛泽东曾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革命文学家、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的评价,此人是 A.魏源 B.严复 C.鲁迅 D.徐悲鸿()

24、他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他笔下的 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这位 擅长画马的著名画家是()

A.任伯年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5、下列历史人物没有参加过维新变法的是()A.严复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魏源

26、较魏源和严复的相同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参加了抗击英国侵略的战争 ②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 ③都深受民族危机的触动 ④都主张向西方学习⑤都具有资产阶级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B.张大千 C.齐白石

D.徐悲鸿

D.②③⑤

27、下列的文学艺术家的作品中,都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深深爱国之情的有()

①鲁迅②徐悲鸿③聂耳④冼星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8、下图为中国近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他编写的一部书

请回答:

(1)这位思想家是谁?《海国图志》是本什么书?

(2)他写这部书的目的是什么?

(3)他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样的社会情况?

29、阅读下列材料:

是以生今日,乃转于西学„„讨论国闻,审敌自镜之道,又断乎不如是也,赤胥黎氏此书所论,与吾古人有甚合者。且于身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严复《天演论》自序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严复是在什么情况下翻译《天演论》的,他译此书的目的何在?

(2)严复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哪些进步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起了什么作用?

(3)今天的你应该怎样面对这个充满了竞争与挑战的社会。

探究题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三

材料二

材料四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 游击队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请回答:

(1)请分别说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作者,并说出材料三和材料四的曲作者。

(2)你还能知道这些作者的哪些作品?最少列举出四个。

(3)根据下列的叙述写出其作者。

①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②擅长国画,创作题材广泛,尤其擅长画马: ③《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④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誓死“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的坚定信念的歌曲作者:

(4)在这些文学艺术工作者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聚焦中考典型题

31、(2006年韶关市)“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一主张应该出自()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D.《孔子改制考》

C.《西学东渐记》

32、(2006年淄博市)右图人物写此书的目的是()

A.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介绍西方教育思想

D.宣传西方“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理论

33、(2006年宿迁市)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魏 源——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34(2006年株洲市)被周恩来称为“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和为大众谱出的呼声”的著名歌曲是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松花江上》 D.《大刀进行曲》

35、(2006年河北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斗志,成为不朽民族战歌的是()A.《国际歌》

B.《十送红军》

C.《义勇军进行曲》 D.《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开放研究典型题

36、阅读材料:

魏源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不仅主张从西方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他强调指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做法。

请回答:(1)在魏源的思想推动下,19世纪60到90年代,在我国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这项运动是什么?此运动是由什么阶级领导的?

(2)在魏源的作品中“师夷”的内容有哪些?

(3)有的同学认为我国目前的对外开放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现代版,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典型题

1、A

2、B

3、C

4、D

5、C

6、C

7、D

8、A

9、C

10、C

11、C

12、C

13、D

14、B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5、B

16、C

17、D

18、A

19、A 创新题

20、A

21、D

22、D

23、C

24、D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5、D

26、B

27、A

28、(1)《海国图志》是部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的书籍。(2)其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御外国的侵略。(3)反映了鸦片战争以来,一些爱国思想家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29、(1)当时中国正遭到甲午战争的失败,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机;目的是效法西方,推行改革,救国于危亡之中(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推动当时的知识 界去探索西方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3)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身的长处,去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作为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这样,以后才能立足于社会,参与竞争。探究题

30、(1)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2)如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故事新编》;徐悲鸿的《奔马》、《田横五百士》;聂耳的《大路歌》、《毕业歌》等。(3)①鲁迅②

徐悲鸿③聂耳④冼星海(4)学习他们敢于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的精神,学习他们用自己的才华从各个方面来表达自己爱国主义的精神。聚焦中考典型题

31、A

32、B

33、B

34、B

35、C 开放研究典型题

36、(1)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2)内容:主张设厂制造舰船、枪炮,学习西方养练兵的方法,培养掌握西方技术的人才,鼓励学习科学技术,改革以科学考试取士的制度,设立翻译馆,翻译介绍西方书籍。(3)不对,今天中国的对外开放,一方面要学习外国的“长技”,即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实现国家的富强,另一方面要互通有无,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往,以谋求共同发展,而不是要对付谁。

下载川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川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2011年上学期xx中学八年级历史教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2010年初中二年级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1课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具有人民代表的性质,在普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会召开前,中国......

    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练习题

    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一、单项选择题 1.河北省环保局取缔了65家小造纸厂,每年减少5170.4万吨废水和29.22万吨化学耗氧物质排入汉江。汉江干流水质60﹪以上江......

    八年级历史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一、课程标准: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白杨礼赞》教学案 苏教版

    《白杨礼赞》巩固练习【识记积累】 1.茅盾原名是什么?他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2.解释词语。 (1)妙手偶得: (2)坦荡如砥: (3)伟岸: (4)纵横决荡: (5)秀颀: (6)礼赞: 3.“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海原五小丁春娟 教材分析 《四个太阳》是一篇极富儿童情趣的短文,文章语言简洁、生动、优美,充满童真。课文分4个自然段,结构清晰,“我”画了四个不同颜......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白杨礼赞》教案 (新版)苏教版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理解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设计思路 《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写......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白杨礼赞》教案 苏教版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学习散文状物抒情的写法。 3.学习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