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植根沃土结硕果 文化育警谱新篇1(模版)
植根沃土结硕果 文化育警谱新篇
柳州市公安局开展警营文化建设纪实
率先在全区成立了警察书画、摄影学会;连续举办六次大型书画美术摄影展;柳州市警官艺术团名扬国内外;与市电视台合作开办《警视风云》电视栏目,13年来保持品牌特色;文艺汇演、体育运动会常办常新……当你走入柳州市公安局,就会感受到公安文化的多姿多彩、甘醇丰美、香满警营。
文化育警催生公安战斗力。柳州市公安局近年来创下了第一个将110、119、122“三台合一”的城市;第一个建起整合多警种、多部门的“警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城市;建起了广西最大的扁平化指挥系统的城市;去年立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1%,连续8年保持了刑事案件持续下降的势头,破案率同比上升1.91个百分点;“两抢两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的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去年,命案发案数比上年下降32.43%,破案率比上年提高2.08个百分点;自2005年起,连续4年实现了侦破命案“两降一升”(命案发案数下降,命案逃犯数下降、命案破案率上升)的工作目标,命案破案率连年刷新纪录;110接报警案件总量变化平稳; 2008年初柳州市被评为2005—2007年自治区平安市、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市,并正在积极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最近,荣获了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和全国三基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这些成绩与荣誉的取得,无一不与浓浓的警营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文化预警催生出公安工作的战斗力。
秉承传统,宣传倡导,增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重视公安文化工作是广西柳州市公安局的老传统、好传统。多年来,柳州市公安局领导班子都有一个共识:公安文化要立足于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将文化育警作为新形势下建警、治警、强警的重要措施。公安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传承、一种精神、一种活力、一种风貌。因而,在警察文化建设过程中,该局十分注重警营文化的总体塑造,大力加强宣传倡导,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健全工作机制,使文化育警成为公安常态工作,构建平台让广大民警展示才华,增强了文化活动对民警的吸引力。
领导带头,营造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公安文化建设能不能上台阶、出成果,关键在于领导重不重视和有没有一批高素质的文体人才作支撑。局领导在这一点上表率示范、身体力行: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原市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一平(2009年1月提升区公安厅副厅长)在积极抓好全局警营文化建设的同时,带头练书法、搞摄影,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其创作的作品《翔》(组照)在2005年自治区最高级别摄影赛事----第七届广西摄影艺术展览上获银奖;市局副局长宋述德从2000年开始拜师学国画,现在已经小有成就;原局党委副书记张全堂利用业余时间坚持搞摄影创作,被吸收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被选为广西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兼摄影分会主席,其作品《漓江金曲》获2005年全国最高摄影赛事---中
国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大赛入选奖,获第七届广西摄影艺术展览金奖。
各级领导在重视作好表率作用的同时,还坚持以人才为本,实施人才兴警战略,建立了文化人才吸纳、培养和使用机制,启动文化人才信息库工程,从人才的选拔、培养到正常工作的开展都完善了制度。对学有专长的民警则给予重点培养:交警支队民警曹志中喜爱小品艺术,市局请名师对其精心指导,他目前是柳州曲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近两年先后获公安部相声小品大赛三等奖,2006、2007连续两年自治区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和全区公安系统相声小品大赛一等奖;巡警支队政委刘山枫酷好书法,以深厚的功力与专业造诣,当选市书法协会主席;市公安局龙城保安公司总经理许韬同志工作之余,苦练书法绘画,市局全力支持他参加各种培训和比赛,他现已成为柳州小有名气的业余书画家。这几年,市公安局一大批优秀书画摄影、文艺表演、体育运动以及其他文化骨干脱颖而出,成为公安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健全与完善机制,使文化育警成为公安常态工作。柳州市公安局党委把文化育作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将公安文化建设纳入公安工作发展规划,实行同频、同向、同步,整体协调推进。按照公安文化“基本队伍建设、基本项目建设、基本阵地建设、基本制度建设”的四项基本要求,及时修订了《柳州市公安局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健全完善公安文化建设机制,使公安文化建设年有安排、季有计划、月有活动。健全充实了柳州市公安局警察学会、书画学会、摄影学会、游泳协会、前卫体协等文艺兴趣爱好业余团队。2006年以来,全局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资金进行公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文艺演出和摄影书法美术比赛。各级公安机关也都建起了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的警官俱乐部、小健身房、小阅览室等活动场所,不少二层单位还成立了文艺演出队,使民警参加各项文化活动有阵地、有依托。
构建平台,推进民警文化才能的展示和培育。柳州市公安局努力创造条件构建多元化的文化平台,让广大民警充分展示才华:局警官艺术团的演员全部来自基层,在业余时间组织创作、演出;与市电视台合作开办《警视风云》电视栏目,13年来坚持播出;与当地报刊联办专栏、专版,宣传报道公安工作、民警事迹,培养一大批警营笔杆子,每年当地报刊评选优秀通讯员,该局民警占三分之一;完善摄影、书画等协会组织机构,定期开展创作与展出活动;全局各所队“小图书室”规范、有序,成为基层一线民警的“文化补给点”;经常性地组织摄影、新闻写作、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等专题讲座,在工作中学到知识,用知识指导工作;定期举办全局性的迎春文艺晚会、警察运动会以及“五四”青年节、“三八”妇女节等纪念活动,广大民警在参与文化活动中展示了特长、陶冶了情操、增进了友情,形成一种团结向上、积极健康的良好氛围。形式多样的文化平台,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艺术专长的民警。全局目前有文艺演出骨干160余人,宣传写作骨干120余人,体育运动骨干300余人,书画摄影骨干90余人,以及集邮、收藏、石玩等兴趣骨干50余人。这些骨干有许多是市里各类协会的重要成员,有的甚至是领军人物。
立足现实,以警为本,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
该局立足现实,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文艺如何转化成为促进公安工作动力,结合民警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深受基层民警欢迎公安文化活动。广大民警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全情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公安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公安文艺为公安工作服务。局警官艺术团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一个设有声乐、舞蹈、小品等项目的业余公安文艺团体,所有演职员都是来自各基层单位的民警。他们坚持“警察写警察”、“警察演警察”,创作了一批取材于公安机关真人真事、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公安特色、深受警民欢迎的精品、充满“警察味”的文艺作品。如舞蹈《家园》、《为了蓝天净土》、《爱的奉献》、《警嫂》、《警中骄子》;小品《永远没有最后一次》、《大年三十》;歌曲《忘不了》、《你的微笑》,等等。这些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作品,主体鲜明,结构严谨,题材皆源于公安工作的现实,通过艺术的加工,赋予了它们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使民警通过观看节目看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一种悲壮和无私的奉献,感受到自己应有的那份骄傲。这些作品在参加全国、公安部、全区、全市的文艺汇演或比赛中都获大奖。2007年全市公安系统迎春晚会,是一台集话剧小品、歌曲联唱、舞蹈表演、音乐短剧,运用多媒体技术、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成功晚会。晚会最具特色的当数反映公安中心工作和战斗生活的艺术节目,既有阳刚之气,又有温情一片,表现了人民警察昂扬的精神面貌与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还体现了民警对妻儿老小的愧疚之情及民警家属对公安工作无私支持的可贵情怀,多层次、全视角地表现了和谐的警民关系。对内、对全体民警起到了慰问、褒奖、激励和鼓舞的作用;对外,在社会上树立了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促进了社会各界对公安战线和公安民警的了解和理解。坚持以警为本,因地制宜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柳州市公安局党委坚持“以警为本”,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独具特色的和谐公安文化活动,丰富民警文化生活、满足民警日趋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从2003年开始,市局每年都举办全市警察书画摄影展和文艺会演,迄今已连续组织了六届。每一届参与的人数和作品的数量都不断增加,作品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还不定期地开展歌咏比赛,拔河、气排球、游泳、水球比赛,警察运动会等系列竞赛活动。这些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公安文化活动,丰富和愉悦了民警的精神世界,极大地吸引了广大民警投入的热情,也有力推动了全市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促进了警营的和谐与队伍的稳定。大家都说:“警察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我们民警心里压力是最大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练一练书法,读一读文学,写一写字,搞点活动,这些实际上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有效地缓解我们的工作压力。”柳南分局作为广西唯一的全国公安文化示范点,他们依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民警的原则,充分考虑民警的喜爱和要求,几乎每个月都安排有文化活动。先后举办“青年民警文化活动周”、“警察文化体育活动周”、“迎奥运警察体育活动周”、“公安文化长廊及荣誉室建设”以及公安民警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等活动。文化体育活动周以歌咏、汽排球、水球、拔河、射击、乒乓球等竞赛项目以及警体训练营活动为主。针对青年民警喜欢上网和网上聊天的特点,分局在本局局域网站上开设《警营文化长廊》、分设“网上论坛”、“学习园地”、“经验交流”、“警事新闻”、“摄影之家”、“民警直通车”等栏目,创新警营文化载体,为民警自由发挥和展示搭建交流平台。
着眼和谐,警民互动,打造公安形象的亲和力
走出去,请进来,该局不断吸收社会优秀文化营养。在打造和谐警营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警民互动,不断拓展公安文化建设渠道,将警营文化与社区文化相融合,推动了警营文化的发展、扩大,谱写美好的警民和谐曲。
请进来,指导公安文化工作,提升公安文化品位。该局积极探索、努力积累和谐警营文化建
设的经验,与当地的摄影家协会、文联、歌舞团等文化单位密切联系,得到他们的广泛支持,走出了一条依靠社会专业力量,指导公安文化工作,提升公安文化品位,丰富公安文化内涵的路子。
柳州市公安局的书画摄影和文学艺术创作,各有一个专家顾问小组,他们是该市摄影家协会和文联的专家。市公安局常常邀他们到局里指导创作,点评作品,举办讲座,深入警营开展现场创作指导。2008年10月,市局开展一系列警营开放创作活动,邀请书画、摄影、作家及局里的民警共60多人,深入特警、警犬、消防特勤大队,以参观训练科目搞创作,所有征集到的作品无偿为公安宣传服务,社会影响极大。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摄影家解海龙,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原《中国摄影报》责任编辑、《法制时报》副总编、资深摄影评论家王九龙,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于健、中国摄影家杂志社社长张兵、著名风光摄影家于云天一行先后受邀到柳州,或授课、或点评、或指导,对柳州公安文化工作均予以高度评价。近年来,局里多次组织书画笔会,邀请自治区、柳州市书画名家和民警书画爱好者一起挥毫泼墨。文艺节目创作上,由于邀请区内外行家参与策划和创作,提高了节目质量,作品也多次获奖。2003年,由全局民警作词、反映柳州公安精神风貌的歌曲《警察情怀》由著名作曲家臧云飞谱曲,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演唱。MTV在央视滚动播出后,龙城警察的全新形象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警察情怀》在公安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警察歌曲创作暨演唱大赛中荣获创作一等奖。2007年2月,柳州市公安系统春节联欢晚会特邀北京舞蹈学院老师柴门森负责舞蹈的编排,请广西话剧团团长诸家设负责指导小品表演,柳州市歌舞团舞美专家负责舞台设计。晚会取得圆满成功。
走出去,以平安社区建设为目的,营造和谐的警民关系。每年春节期间,该局组织文艺小分队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人民警察亲民爱民的人格魅力。经常组织警艺团深入基层、工厂、农村、部队、边防和城镇(每年演出30多场、参加专题晚会演出10多场),用精彩的节目,讴歌时代精神,颂扬人民警察的精神风貌。人民群众通过观看警艺团的演出了解公安工作,从而理解、支持公安工作。随着警艺团的不断发展,演出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全区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自治区、柳州市及大型企业举办的专题文艺晚会、庆祝节日的大型文艺表演基本上都邀请该局警艺团参加演出。警艺团还两次受国家文化部委托赴土耳其和西欧比利时、法国、荷兰、德国、卢森堡等五国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的演出。两次出访演出都得到艺术节组委会及我驻土、比、法等国大使馆的好评,受到各国观众的欢迎。
柳州市公安局将文化建设工作牢牢植根于民警之中,丰富的沃土培育出广大民警积极健康、进取创新的爱岗敬业情操,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文化建设既提高了民警的综合素质,更促进柳州公安工作谱写出一篇又一篇崭新篇章
第二篇:文化育警
大力实施文化育警,打造精英警队
任何行业、团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公安文化是全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这个群体的自我表达方式,其基本内容表现为警察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形象。公安文化渗透在公安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显性的警用装备文化、外在行为文化、内在管理文化,如警察形象、警用设施、警用服饰礼仪、警歌、警徽等,更包括隐性的警察精神文化,如警察心理、警察队伍精神面貌以及警察的价值观、道德观等等。公安文化建设如何才能更好地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服务,更好地为公安中心工作服务?文化育警决定一支警队的基本素质。大力实施文化育警,能够打造一支精英警队。
一、实施文化育警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物质生活改善后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作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公安机关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者和维护者,其所创造的公安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实践中自觉把公安文化纳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大局,不断创新独具公安特色的文化,以此丰富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仅是各级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新时期加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
(一)加强公安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切实履行好新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
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公安事业的发展进步,也需要公安文化的强力支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公安机关作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保障者和促进者,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和社会责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大力加强公安文化建设,用先进的公安文化统一队伍的思想认识,才能培育警察优良作风,塑造警察高尚精神,提高警察全面素养,规范警察执法行为,不断增强公安机关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广大民警自觉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切实肩负起新时期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历史使命。
(二)加强公安文化建设,是密切警民关系、促进公安工作发展的有效手段。
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其来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具有广泛而又深刻的群众性。同样,公安工作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安文化,作为公安民警在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警察特色的文化,其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利用文化和文艺的形式来宣传和发动群
众。实践也充分证明,由于公安文化本身特有的群众关注、受众面广的特点,对更好地反映警营生活、促进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树立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大力加强公安文化建设,通过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公安文学艺术作品,开展形式多样的警营文体活动和警民文化共建活动,才能更好地将公安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融入人民群众之中,最大限度地赢得广大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安工作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切实形成警爱民、民亲警,警为民、民拥警的新型警民关系,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加强公安文化建设,是全面提高民警素质、推进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队伍建设是公安工作永恒的主题。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公安机关的职责定位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形势新任务也为公安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抓住机遇、把握主动,更好地完成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就迫切需要一种体现时代精神、保持昂扬锐气、充满生机活力和催人奋进的公安文化。另外,当前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治安形势不断呈现新的特点。这种形势,对公安民警的知识、能力和工作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公安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励公安民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
力,提高工作创新的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正是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全面提高民警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实施文化育警的有效举措
(一)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把公安文化建设置于公安工作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位置来抓。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安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面对的形势越来越复杂。同时受综合因素的影响,公安民警的思想越来越活跃,在队伍教育管理上反诱惑、反腐蚀、反消极思想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仅仅依靠过去那种会议式、说教式、传统式的理论灌输,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另外公安队伍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安机关如何应对严峻的新形势和越来越多的新挑战,是我们长期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充分运用传统手段管理队伍的同时,关键还要有一种公安队伍内在的牵动力,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强化民警的主动参与意识、主动工作意识和快乐工作意识,激发民警的职业荣誉感、集体归属感和工作责任感,这个关键就是公安文化。我们认为,先进的、优秀的公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体现到公安民警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上,它就是一种导向力;体现到公安民警的思想和行为上,它就是一种约束力;体现到公安民警的团结友爱上,它就是一种凝聚力;体现到公安民警对组织的依存和信任上,它就是一种向心力。只有大力加强公安文化建设,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始终保持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导向,才能够更好地坚定民警的理想信念,统一民警的思想认识,滋养熏陶民警的心灵,提高民警的职业素养,在公安队伍管理上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切实推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实现公安工作和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新突破和新跨越。发展公安文化,不仅是对公安队伍传统管理模式的一种衔接和传承,更是一种提升和创新,同时也是公安民警工作潜力、原动力和支撑力的根本所在。必须始终坚持把公安文化建设置于公安工作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位置来抓,为公安文化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实施文化育警战略,完善工作机制体系,积极营造浓厚的公安文化建设氛围。
以树立文化理念、建立文化阵地、举办文化活动和完善文化设施为抓手,大力实施公安文化建设战略,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是立足公安工作实际,确立公安文化战略,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安文化体系建设,使公安文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二是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民警的文化生活。为更好地引领和激发广大民警献身公安事业的热情,更好发挥每个民警的长处,应制定近期目标和长远打算,并根据各自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安文化实践活动,展现民警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展示实施文化育警战略,打造亲民公安品牌所取得的成果,展现广大民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明、团结和谐、文明儒雅、英勇果敢、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风貌,树立亲民爱民的良好风范和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大软硬件投入,完善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从基层民警的需要出发,科学安排,因地制宜,逐步加大对公安文化基础建设投入。切实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丰富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文化生活。另外,还可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经常举办民警心理咨询服务、养生健康等深受广大民警和家属的广泛欢迎的系列知识讲座等。
(三)创新公安文化载体,拓宽文化阵地,建设广大民警的精神家园。
在以文化陶冶民警情操的实践中,应从贴近民警的工作和生活出发,使文化成为民警自觉的精神需求,成为民警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一是加强文化制度建设,提高民警参与意识。将公安文化建设纳入到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切实明确建设责任,做到了既有长期计划,又有短期安排。并将各单位的活动情况纳入等级化考核,实行严格考评。根据不同节日的特点,组织民警开展主题鲜明、体现特色的专题活动。二是加强文艺创作,提高文艺队伍素质。公安文化的健康发展,使一些有一定专长的民警有了用武之地,同时观众也被民警的艰辛、英勇和奉献,以及多才多艺的优良素质所震撼。通过成功举办一系列公安文化活动,实现警民良性互动。三是开拓文化阵地,延伸文化教育空间。如加强
革命传统教育重要基地建设及开展廉政文化长廊、法制文化长廊、文化学习长廊等活动,将“文化育警”工作延伸到民警的学习生活,体现到队伍管理和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
(四)依托公安文化平台,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大力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一是注重警民互动,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每年组织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向社会各界展示公安文化成果,提升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二是积极参加各类演出、比赛活动,展示公安新形象。三是举办警民联欢会,奏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旋律。通过各种联欢及义务演出活动,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树立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三、大力实施文化育警,打造精英警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文化建设要坚持以培育新时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理念为目标,以文化环境建设为牵引,以公安文联活动为载体,以活跃基层文化为重点,以健全制度机制为保障,全面加强公安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广大民警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队伍的核心战斗力,努力塑造新时期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为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抓好公安文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先进文化作为前进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周
永康同志强调指出,公安文化建设对凝聚警心、激励斗志、陶冶情操、树立形象,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公安系统历来有重视文化建设的优良传统,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和抓班子带队伍的艰巨性需要大力加强公安文化建设。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充分认识到,公安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社会定位、价值理念、执法观念、警务机制等综合评价的集中反映,是构建和谐警营、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抓手,对统一民警思想、激励民警斗志、鼓舞民警士气、提升民警素质、形成核心战斗力、促进公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理念思路、创新机制方法,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崇尚艺术、追求文明、积极高雅的氛围,营造用心工作、愉快奉献、健康生活的环境,激发广大民警献身公安事业和建功立业的热情,增强广大民警的职业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提升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
(二)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为公安文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支持。
一要健全组织机构。要层层建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公安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兼职机构,落实专兼职人员,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工部门组织协调、警种部门具体实施的机制。二要壮大人才队伍。对文化人才要多重视、多关心、多支持、善养善待,尽可能地为他们的工作、学习、创作提供机会、条件和保障,激发
旺盛的创作热情,上档次、出精品。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有一定特长和志趣爱好的青年民警,采取聘请顾问、授课辅导、跟班作业、参观考察、选送培训、带徒传授等多种方式,使新人尽快成长成才,使公安文化人才队伍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公安文化工作者自身也要加强学习,深入生活,既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才华,又要具备高尚的精神追求,做到德才双馨。三要强化保障机制。各级公安机关每年要安排一定的文化建设经费,并纳入预算,用于组织开展活动、文学艺术创作和表彰奖励。各警种部门也要拿出一定经费支持文化活动。要创新思路,采取警企联办等方式开展活动,既扩大公安文化的影响力,又弥补公安文化经费的不足。
(三)进一步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好公安文联的组织牵引作用。
一要充分发挥秘书处的组织协调作用。公安文联是一个社团组织,文联工作由主席、副主席领导,实行秘书处负责制,日常工作由秘书处负责。二要充分发挥分支机构的作用。要根据本地本单位的具体实际成立各类兴趣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要采取印发专刊、在网上开辟专栏等形式,及时反映各地各部门文化建设工作动态,交流推广经验做法。三要充分发挥文联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的牵头作用和开展大型活动方面的策划组织作用。善于捕捉公安工作的最新成就、突出战果和感人事例,通过艺术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力争多出作品、出好作品,多获
奖、获大奖。要策划组织和牵头实施好公安机关的大型活动,尤其是一年一度的警营开放、迎春晚会等大型活动。四要充分发挥文联在文化人才方面的汇集凝聚作用。文联及其分支机构要善于在本地本单位内部发现、培养和锻炼、选拔新人,不断壮大公安文联队伍。同时要分门别类的建立公安文化人才库,充分激发、调动和发挥好各类人才的作用。五要充分发挥专业团组的作用。社团组织的生命力在于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文联分支机构下的各专业团组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把组织开展活动作为吸引和凝聚人才的桥梁纽带。作家协会要多组织到基层体验生活,多创作反映基层民警艰辛不易、反映基层火热工作生活情景的文学作品;美术书法摄影摄像协会要多组织采风创作活动,用镜头、笔头真实记录公安机关的奋斗历程、巨大变迁等珍贵的历史资料。
(四)进一步突出重点,增强公安文化活动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公安文化建设内涵外延丰富、涉及面广、需要做的工作多,既要整体推进、全面加强,更要集中优势、重点突破:一要突出抓好警营文化建设。浓厚的警营文化不仅能起到潜移默化、教育熏陶的作用,也能有效提升公安机关的内务管理水平。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必须响亮地、旗帜鲜明地把“忠诚、正义、为民、奉献”作为公安机关的核心价值理念,将其作为公安民警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其次要十分注重警营文化氛围的营造,公安机关按照自身的职能特点,根据大众的审美习惯,突出精神文化、英模文
化、法制文化、廉政文化、科技文化、装备文化等不同层面的主题,形象、直观、立体地展示警营文化的主题,凸显警营的鲜明特色,要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二要突出宣传文化建设。公安宣传是公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同时公安文化也必须通过宣传的方式来推介,才能求得大众的接受和认可。各级公安机关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公安宣传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借助外力、整体谋划、提升质效,让公安宣传活动成为民警与民警、民警与社会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让社会了解公安民警的艰辛与不易,展示公安工作的成效和公安队伍的良好风貌。三要突出职业文化建设。警察职业文化是警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集中体现,对培养警察的职业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警察的职业文化建设就是要构建爱岗敬业的精神文化,做到忠于职守、敬业奉献;构建执法为民的行为文化,做到亲民爱民、理性平和;构建和谐奋进的管理文化,做到人文关怀、张弛有度。
加强公安文化建设,就是营造积极向上的警营氛围,使广大民警在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去学习、工作和生活,才能把公安文化转化成战斗力、打造一支精英警队。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公安文化是警力,是战斗力”的观念,以“文化育警”为核心,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文化育警战略,积极加强警营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陶冶民警情操,鼓舞民警斗志,增
强队伍的凝聚力,促进公安业务工作,打造一支精英警队。
第三篇:文化育警意见
第六大队对进一步加强文化育警工作的建议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2011年,在支队的坚强领导下,第六大队围绕“给力警营”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喜闻乐见的警营文化活动,切实增强了队伍凝聚力和民警归宿感,达到了使全体民警都能“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目的,为进一步加强2012文化育警工作,丰富警营文化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11月11日,总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高速交警警营文化建设,今天,支队又组织我们就文化育警工作进行座谈,充分说明了上级对文化育警工作的高度重视。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要求,经过调研和比较,我们建议2012年文化育警工作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继续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江西公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今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全面形成,而作为行政执法重要部门之一的交警,目前,尚未系统性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而在法院、检察院等部门早就开展了。此外,我们要大力巩固今年学习贯彻“忠诚、为民、公正、奉献——江西公安核心价值观”活动取得的成果,结合新修订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立足高速交警工作实际,继续开展讨论、征文、演讲等活动,切实筑牢民警依法行政的法律观念和敬业奉献意识。
二要率先打造出五支队警营文化品牌。目前,高速支队警营文化活动各有特色,其主题是:
一、二支队无核心主题;三支队:三色活动两创先;四支队:团结、拼搏、和谐、进取;五支队:给力警营。但开展的活动内容基本类似,主要有:演讲、征文、唱歌,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登山、户外拓展、摄影等文娱活动,都是民警喜闻乐见的好活动,我们都要继续保持。但不难发现,我们竟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报刊、画册。很多时候我们都靠网上的信息报送来交流思想,且支队网站栏目设置不够齐全、不够美观,不能充分适应民警精神文化的多层次需求。加上高速交警生活单调,社交面窄,如果没有一个彰显时代精神、传递青年民警思想动态、展示民警广泛爱好、传播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的交流平台,是多么的可惜。因此,我建议支队率先创立一本半月刊,作为内部交流和外部宣传的重要载体,例如《高速交警之友》、《高速交警画刊》,内容可以涉及摄影作品、书法作品、文学作品、从警心语、调研文章及先进管理经验介绍等等。当然,具体内容、编辑方式等要广泛征求意见和进一步调研。
三要着力通过警营文化活动,进一步落实从优待警政策。文化育警是落实从优待警的生动实践,也是其应有之义,我们主张在加强思想领域建设,发挥警营文化引领作用的同时,理应要积极有效的为民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继续开展“鹊桥联谊会”、红色旅游、文体文艺比赛活动等,为民警提供恋爱平台、外出考察机会、颁发奖励、添置服装,改善办公设备和生活条件等等。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仅代表第六大队大多数民警的心声。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第四篇:2援疆支教结硕果民族团结谱新篇
援疆支教结硕果民族团结谱新篇
——记伊西前老师援疆纪实
“援疆为了什么,在疆干些什么,离疆留下什么”。这是我院援疆教师伊西前在他的援疆日记中的一段普通文字,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激昂,有的只是对工作的责任与无尽的热情。
--题记
2011年10月14日,我院伊西前老师作为临沂市技工教育援疆支教代表,肩负着各级领导的信任和嘱托,带着家人和同事的殷殷祝福,在全院师生的欢送声中,奔赴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参与教育援疆支教活动。
在疆支教教师要比在内地付出的太多太多。伊西前老师援疆支教的单位是山东省新一轮援疆试点示范项目-疏勒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学校初建,很多教学配套工具没有配备。语言不通是障碍,可是教学无教材、实训无耗材、操作无工具是伊老师面临的最大困难。在帮助学校联系购买材料工具的同时,伊老师还亲自设计制作了十几个标准工作台,不仅提前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也为学校节省几千元的费用。他设计制作的标准工作台成为唯一为当地学校留下的实用教学成果,受到当地领导和师生的好评。
面对专业知识为零、完全不懂汉语的维族学生,伊老师制定了焊接专业短期教学目标:“以实训操作为重点,理论与实训并行的教学模式”。语言不通伊老师就请当地老师当翻译,学生不会就手把手的教。有付出总有回报,他所执教的班级和两位维族焊接老师,在疏勒县首届“理想成才”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教育的全部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伊老师把爱心作为德育教育的突破口,不仅教会他们技能,更让他们学会感恩父母老师,感谢祖国和人民,了解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友谊、和谐,用自己的言行将援疆支教的意义延伸。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伊老师被疏勒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评为“优秀教师”,疏勒县委、县政府和东营援疆指挥部授予他“优秀援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教师”等荣誉称号。
三个月来,伊西前老师继承和发扬“沂蒙精神”,躬身实践“三个代表”,牢记自己的使命,克服重重困难,积极为新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具体回答了“援疆为了什么,在疆干些什么,离疆留下什么”。体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展示了沂蒙教师的风采,用援疆支教的硕果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民族团结的新篇!
二〇一二年三月六日
机械装配与维修系
第五篇:仁爱教育结硕果,高效课堂谱新篇
仁爱教育结硕果,高效课堂谱新篇
——柘汪二中特色教育简介
“黄海之滨芦山东方,菁菁校园飘满书香;智慧圆梦课改希望,关爱滋润学生成长。”这是我们柘汪二中办学特色的精要概括。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仁爱教育,全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收获了累累硕果,现将学校特色做法简介如下:
一、爱由心生,校园处处种满爱
1、爱是“车轮滚滚”。1999年学校走读生开始上晚自习,放学后学生骑自行车回家,最远的要走近十里路。那时候乡间的小路崎岖不平,又没有路灯,要是有个灯照着该多好。正是这一简单的想法,几位青年老师开始了自发的护送。学生安全了,家长放心了。不知不觉中一送就是10年!2009年元旦,学校在教师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成立了有组织的“爱心车队”,目前爱心车队已发展到31人。
路有头,爱无尽,爱心车队成员用滚滚车轮演绎了对学生的无限关爱。全体学生在爱心护送中平安回家,车队成员也在护送中收获快乐。
2、爱是“彻夜守候”。我校每年有大约1000名住校生。学生宿舍都是平房,占地广且比较分散。学生的睡眠质量和安全成为家长和老师担心的问题。为此,学校采取“值班教师不休息,学生睡好放心觉”的举措,每晚由8名教师轮流上下半夜值班,加强夜间巡逻,彻夜守候在住校生身边。虽然很辛苦,但也很欣慰,欣慰于学生的理解、守纪和安全。
3、爱是“慷慨解囊”。农村学校贫困生很多,有的甚至连生活费都交不上,每当学生到食堂就餐时,个别贫困学生却躲在教室里吃煎饼。“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食堂内平等地吃上热饭菜。”2009年5月,学校成立爱心基金会,成立当天,校长将镇党委奖给自己的2000元奖金一次捐出,全体师生在三天之内共捐款1.7万元。爱心基金会成立后,贫困生每月能获得80元--200元不等的捐助。
4、爱是“冬日无寒”。2009年冬天,有一个学生推说生病连续三天未到校上课,班主任去探望时才知道,原来这位同学只有一件棉衣,因为被雨淋湿了,只能躺在床上等衣服干了再去上学。当了解此事后,学校迅速组织教职工开展了“冬季捐棉衣送温暖”活动,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他们纷纷捐赠衣物,还有教师联合购买崭新的羽绒服送给特困生。这一做法已经作为学校的常规活动于每年冬季来临前开展。
二、以爱育爱,师生同书人间大爱
学生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他们在享受幸福中也学会了爱人。几年来,学校学生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刘航、李明、刘歌三位同学智 救落水儿童,其事迹感动了柘汪,感动了赣榆,三人集体跻身“首届感动赣榆十大人物”行列;刘航作为全市唯一代表,荣获江苏省十佳小公民称号;秦琳和刘心语同学常年主动帮助本班一位行动不便的同学,被报刊媒体亲切地称为“雷锋花”,最近又当选为赣榆县首届十佳美德少年;陈占金见义勇为,被授予连云港市文明市民称号;黄兴鑫、闫丽捡拾重金主动交还失主,被评为“拾金不昧好少年”。学校也在全体师生的奋斗与奉献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三、推进教改,高效课堂结硕果 随着省市“五严”(六严)规定的出台,学校不再以抢时间来抓成绩,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学的主战场。如何使学校得到可持续发展从而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改革。市教研室先后出台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及“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学习的模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校从2009年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探索,主要举措有:第一,加强师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课改队伍。培训途径有专业引领,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精细管理,督促课改的有效落实。第二,引导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采取主要措施有:明确学习目标,培养“我要学”的习惯;完善课堂评价,激发“我想学”的欲望;加强方法指导,实现“我会学”的提升。第三,强化校本教研,助推课改深入实施„„
两年半的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的教学效益不断提升,在市县教学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估中成效显著,参考学生的学业成绩合格率大幅度提高,而低分率逐步降低,学校连续两年荣获市县教学质量奖,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社会的一致好评。2010年12月7日,全市初中数学“‘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展示与研讨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得到了与会人员和专家的一致好评;2011年3月14日,全市县区教研室主任集中研讨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4月28日,全县“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推进现场会在我校召开;5月16日,全市“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推进现场会也在我校举办,全市近500名教学骨干参加推进会,省教研室副主任董洪亮、中国教育报办公室主任李曜明等领导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