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敏琳 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思考
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思考
唐敏琳
在城市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外来民工的参与和支持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已达 1.2亿,其中适龄儿童少年 200万左右,流动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85%,适龄少年入学率仅为20%;仍有100万民工子女“抓在学校的窗台上”或“在学校的大门口徘徊张望”。外来民工子女是一群敏感而易受伤害的孩子,长期的城乡分治导致了城乡经济差距、教育差距、文明差距,还有烙在孩子心灵深处的心理差距和尊严差距。他们要么随自己家长漂泊在不同的城市之间,要么就留在老家成了“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是他们童年面临的最大困难。在全球一体化和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号角声中,经济发展与教育的不均衡性和不公平性等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有句话不是危言:不被城市善待和接纳的孩子,长大后同样不会善待自己所在的城市。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大事。习惯会造就性格,性格会决定命运,对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英国哲学家弗•培根在《随笔集》中曾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习大成性,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养成一种好的习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总之,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人健康人格和成功人生的基础。
道德养成教育是指家庭、学校、社会根据个体道德的生长规律,通过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养成教育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养成教育是品德积淀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会使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德行”逐渐累积为品德素质。一旦习惯养成,就会“不虑而行”,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仅如此,习惯养
成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长久性,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变为引导和激励青少年不断向善的重要精神动力。
二、外来民工在子女的教育方面存在诸多困境分析。
困境一:外来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在家庭、环境教育中的多方面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1、一些外来民工虽然把子女带入了城市,可由于他们的工作一般比较辛苦,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短,这样对孩子教育的时间就少,更不用说去辅导孩子学习了。再者他们本身素质低下,文化水平低,甚至一部分农民工一字不识,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动不动就对孩子乱骂乱打,使孩子跟父母无法交流。一般外来民工子女都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地处边缘人群,社会治安不好,孩子们耳儒目染的不良行为很多,要让孩子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很难。
2、常年在外打工能携带子女到打工地上学或带在身边教育的人还为数不多,外出务工潮造成农村许多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形成了诸多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教育”现象。留守父亲或母亲的农活相对而言更多更累,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而父母同时在外打工的子女绝大多数都是由祖父母照顾,老人文盲率超过85%,又不懂现代的教育方法,虽然是亲(外)孙子女,但毕竟不是子女,管教尺度也难掌握,怕万一有个什么差错,无法向孩子的父母交待,所以只好不惜“倾囊”供吃供玩,至于学习成绩、心理性格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就只能听之任之了。由于祖孙代沟明显,使得孩子因感情缺失或多或少地出现自卑、自闭,对人冷漠、敌视同伴等心理问题,再加之长时间的娇生惯养,纵容、迁就,使得一些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恶习,不仅学生成绩明显受到影响,而且给学校正常教学带来重压,好吃懒做、弃学厌学现象屡见不鲜。据调查,在200个外出打工者的子女中,45.7%学生成绩较差,39.3%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1.5%的学习成绩较好,而成绩优秀的仅 3.5%。同时,在一些地方“读书无用论” 又开始在一些家长和学生中滋生。导致部分孩子变得难以管教,轻者经常逃课逃学,重者偷摸成性,打架斗殴,给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面对这种现状,若不加以重视,农民综合素质较低的情况还会一辈接一辈延续下去,而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变也会更加困难。可以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最大成本是牺牲了下一代人的教育。
困境二:社会面对外来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还没有作好相应的准备。
一方面外来民工收入低,大部分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面对城市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把“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无奈的藏于心间。另一方面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能进“民工子女学校”的孩子是幸运的,但学校的容量毕竟是杯水车薪。
困境三:外来民工子女随校随班就读所带来的几个现实问题
1、外来民工子女与本地子女平等入学,将导致外地学生大量涌入,引发城市管理的重大难题。
2、义务教育阶段生均经费本来就不高,外来民工人员子女一来可能要挤占一大部分,造成稀释,政府非得加大投入不可。
3、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外来民工人员子女较难融入本地学生群体之中,将引发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
4、外来民工流动性大,使其子女经常更换学校,从而导致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适应新的环境,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麻烦。
5、哪所学校外来民工人员子女招得多,哪所学校就将被本地家长们抛弃,造成生员的巨大波动,演变成又一轮择校风。
三、通过外来民工在子女的教育方面的诸多困境分析,我们应该对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进行思考
现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民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是现今教育必须面临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有刻不容缓的使命感和历史 赋予我们的责任感。我认为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家庭起着至观重要的作用。外来民工应该充分意识:家庭是孩子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庭中长辈的思想品德观念和言行作风,对子女不仅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熏陶作用,形成其品德发展特别是学会做人的主观基础和出发点,而且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血缘上的联系决定了家庭道德观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和相对稳定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任“老师”给予孩子的影响是最久远的。外来民工应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示范,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社会德育是家庭、学校德育的延伸、补克和拓展,而且因其资源丰富、感染力强,从而导致社会德育具有极大的覆盖面、辐射力和渗透性。外来民工子女道德养成,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德育的资源,建设有利于外来民工子女优良品德生成的环境氛围,培养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例如:校外辅导员、校外法制副校长、学校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当然,在这一教育过程中,也应时刻注意社会不良环境对外来民工子女道德养成的副作用,花大力气整治道德建设的社会大环境。
外来民工子女道德素质的养成靠教育,还要靠制度、纪律和法制。法国著名教育 家和社会学家涂尔干指出:纪律“从本质上说,它是无与伦比的道德教育手段”, “纪律的本身乃是教育的内在元素亦道德最重要品质的独有的元素”。科学、合理、严明的纪律、规章制度可以促进各项道德规范、守则等在实践中的落实,为整个外来民工子女的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外来民工子女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总要经历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律的约束是绝对必要的。要在全体外来民工子女中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使外来民工子女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约束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
学校教育既是外来民工子女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对外来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的辅导的主阵地,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学校应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校联合会等的形式,定期请专家对外来民工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讲座和培训,帮助家长迅速提高认识和水平,深刻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其它活动),让家长、社会都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的管理中来,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诚然,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还是一个全新的教育课题,需要我们去思考、探索和研究。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全社会都来关注和重视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群候鸟孩子的人生之路就会因为我们的重视、关心和悉心的教育而更加灿烂。
第二篇:农民工子女教育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到大城市,农民工问题应运而生,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为了当今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一方面,农民工子女入学困难。农民工子女入学必须要有“四证”,才能够到暂住地附近的公办学校就读,并且要缴纳高昂的借读费或者赞助费,这对于收入低微的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个难题。
另一方面,教育的管理与服务滞后,教育质量不高。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只能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而这些学校往往师资水平不高,教学环境差,甚至还存在一些非法运营的学校,得不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是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致使地方政府职责不明确。
二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要付出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
三是公办学校存在困难。首先,教育规划是按照地区人口数量来设置的。农民工子女大量导入,与原地居民的子女入学产生矛盾,使得城市公办学校压力越来越大。其次,农民工流动性大,居无定所,其子女为了就近入学只好跟着转学,这部分学生数量大,转学频率高,也给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增加了难度和工作量。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1.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和改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2.探索建立“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体制。各地政府要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确实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行为,合理整合资源,竭力增加投入,降低成本,全面提供援助,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平等,宽松、优越的教育环境。
3.大力扶持兴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各级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兴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部门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给予农民工子女学校合法身份,大力支持其发展,增加农民工子女就学机会,减轻公办学校的压力。
第三篇: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与思考[范文模版]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与思考
宜昌市伍家岗区万寿桥小学,地处宜昌城区车站、码头、大型商品房开发和水果蔬菜批发市场,流动人口较多,是伍家区教育局指定的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该校自2004年秋季开始,6学期来共接收流动人口子女2600余人次,其中转入转出581人次。本学期全校学生786人,流动人口子女582人,占学生总数的74%。流动人口子女中,90%以上为农民工子女。
一、农民工子女的特点
特点一:农民工子女流动性强 增加了学籍管理难度
万寿桥小学三年来,流动人口子女共转进转出581人次,流动性非常大。有些老师反映,有少数农民工子女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甚至发生“今天注册,明天走人”的现象。老师早上来上课,发现少一个学生,赶紧联系家长,当班主任赶到学生的居住地时,发现早已人去楼空,不知去向,有的学生甚至几个学期的费用都没有交上就举家迁徙。
特点二:思想道德教育连贯性差 增加了德育教学难度
农民工流动性决定了他们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连贯性。农民工由于工作地点的不确定,他们子女的读书地点往往也就不确定,因而学校、老师就很难全面系统地了解他们子女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就无法因材施教。有时候学校、老师刚找到教育学生的好方法,教育初有成效,学生又因父母的流动而“转移”,又要到“新”的学校,“新”的学校也只能从头开始。
特点三:教子层次差异大 增加了素质教育难度
该校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工有的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有的却比较轻视孩子的学习,认为孩子上学以后,子女的教育就完全交给学校。家长只顾挣钱维持生计,不关心自己的子女的思想动态,只关心孩子考多少分。由于家庭教育不同,带来孩子的思想素质差异较大,增加了学校素质教育的难度。特点
四、家庭学习环境差增加行为教育难度
特点四:家庭学习环境差,增加行为教育难度
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虽然高于他们在家乡务农的收入,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收入水平要远远低于城市平均收入水平,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较为艰难。
除了物质生活的匮乏,加上生活环境差,有些农民工孩子养成一些陋习。社会上的不良因素也影响着农民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做法
1、落实政策到位,让辖区内的农民工子女进得来
“不让辖区内的任何一个农民工子女辍学”是我们现在的办学口号。每学期开学第一天,都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市教育局文件,领会精神,提高认识,明确要求。行政人员全员参与,加班走遍周边社区,调查摸底,了解流动人员居住情况,子女上学所需情况,新生入学报名情况,文件精神知晓情况,做到了第一手资料心中有数。让辖区内的每一个农民工子女都能进到万小来。几年来,报社、银行、街办、交运,集体的,个人的,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的,共向学校农民工子女捐款捐物达1万多元,解决了100多名学生入学难的问题。
学校呼吁社会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几年来,报社、银行、街办、交运集团等单位和个人,共向学校农民工子女捐款捐物达1万多元,解决了100多名学生入学难的问题。
2、实施措施到位,让每个农民工子女读得起
很多家庭因经济原因,常常不能及时交纳书费和杂费,于是学校决定将开学第一周定为“家访周”,对困难农民工子女采取部分缓交书费,部分减免杂费的措施,有100多农民工子女受益。学校详细制定辅困措施,对流动人口子女实施温馨教育。针对务工子女来自的省份不同,所学的教材不同,学年制的不同,所接受的教育度的深浅不同,学校要求老师们制定辅困计划,确定帮辅的对象,帮辅的内容,帮辅的时间,不让他们学习掉队。我们要求教师对流动子女做到“六知晓”:知晓家庭住址、家长电话、家长工作情况、孩子性格、孩子爱好、孩子需求,在六知晓的情况下因材施教;在帮扶中做到“六个点”:对流动子女知晓多一点、交流多一点、表扬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关爱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在具体行动中给与他们心灵上的慰藉。
3、开展活动到位,让每一位农民工子女学得好
建图书角,分享快乐。利用开学初的“家访周”,全体老师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情况进行了家访,体验孩子们的家庭学习环境;开放学校图书室,鼓励同学们主动到校图书室借书阅览;订做教室图书架,爱心捐助图书角,引导同学们和好书交朋友,通过读书,共同分享好书无穷乐趣。
学习先进,奉献快乐。今年三月份开展了以“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为主题的手拉手学雷锋活动,各班同学手拉着手共同参与此次活动,每个节假日,我们都会循着先进的足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寻求精神的支柱,找到快乐的源泉。
快乐作坊,体验快乐。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分享、体验大家的快乐,校红领巾广播站增加了新栏目——《快乐作坊》。在这个栏目中,各个中队、小队或是手拉手伙伴都可以及时将已经组织并开展的独具特色的主题活动报道出来,同时,还可以记录活动过程、活动后的感触、反思,使红领巾广播站成为大家相互交流、相互感动、相互激励的平台。很多同学在稿件中都提到了“快乐”二字,并通过对实践活动的回味,体会到新时代赋予“快乐”的真正含意。
落实规范,成长快乐。校大队部制定并实施了“规范下我快乐成长”的《规范》梯级训练方案,各班相继开展读、背、默、守《规范》的比赛活动。在此基础上,各班还对照《规范》二十条的内容逐条检测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让所有的学生在规范下健康、快乐成长。
学校为丰富农民工子女的课余生活,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有声乐、舞蹈、鼓号、美术、体育等,接受了有相应特长和兴趣的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如卢兰兰,在学校体育兴趣小组训练,觉得该生确实是个体育好苗子,就让体育老师上门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后来她代表伍家区参加在宜都举行的市运动会,取得了少年组举重比赛的亚军。
三、存在的困难
1、教育经费严重不足。2003年9月,国家明确规定“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我校作为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经费日趋紧张,在流动人口子女日渐增多的今天,学校今后的发展已经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希望当地的政府为接受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进行教育经费上的支持。
2、承载生员过重。在2004年9月我校流动人口家庭中,有2个及2个以上子女的家庭有217户,其中2个子女的家庭有178户,三个子女的家庭有33户,4个子女的家庭有5户,5个子女的家庭有1户。这些家庭中多个子女同时在我校读书的有299人。由此看出落实计划生育国策还存在漏洞。
3、教师负担过重。教师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面对突如其来的流动人口大军,教师们的内心负担很重。由于每年都有流动人口子女或转走、或插入本班学习,班级管理的难度加大,教师的工作
量增加了许多,新进的学生往往在行为习惯、思想素质上需要老师进行持续不断的教育,在艰难的将刚转进的学生转变后,新的学期又来了,于是,老师们又要重复原有的工作。
四、我们的体会
1、依靠社会各级部门,才能共同营造良和谐的教育环境。
个人的自由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其被教育的前提首先是天性被尊重,由此因势利导,促其自由健康发展。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从根本上关心和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要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办学布局,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改善办学条件,探索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模式。加强周边环境的整治,动员全社会帮助和关心这些孩子,让他们在阳光雨露里健康成长。
2、实施责任帮扶制度,关爱每一个农民工子女
老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帮扶关系,学生与学生也可帮扶。让学生随时随地都生活在集体和他人的关爱中,及时交流思想,解决困难,让这些孩子对老师产生信任,对同学产生信任,从而不再孤单,并能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品行。
3、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激发学习热情
学校通过知识上的讲解,以及心理咨询、及时了解了学生的思想状况。学校组织了开展丰富多采的课余生活,诸如: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知识竟赛,集体游戏,科技制作等,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不断获取更多的知识与各种能力。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体现“以人为本”新理念
“以人为本”是当前教育的新理念,如何教育好学生,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晓之以礼,动之以情”,以身示教,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在教育教学中要真正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四篇:农民工子女教育总结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分析
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早在2003年9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流入地政府应采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2004年3月份,国家又出台规定,从2004年秋季开始,农民工子女入学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实际中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政府都对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公办学校资源紧张,而且各地教育局又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加上公办学校的高消费超出农民工家庭的承受能力,城市农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困难。当前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方式主要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家庭教育。
(一)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现状
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借读,仍须交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这对于广大处于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家庭来说,能够承受的不在多数。另外,文化背景的差异、教学环境的改变、使用教材的迥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不同也都会影响其选择借读。同时,农民工身份遭受的社会歧视也会给其子女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有些家庭即使具备经济实力,最终还是把孩子送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相对低下的农民工子女,除了一部分在公立学校借读外(具体数字不详),很多家庭只好将子女送入外来人开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简易学校就读。这类学校或被称为“棚户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有人认为,它们根本不能被称为是学校,因为多数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不具备,充其量只能算作“民上自发办学点”。但这类学校在城市发展十分迅速,数量增长快,学生人数增加也十分迅速。
总体上看,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特点是投资来源以个人投资办学为主,办学层次以小学教育为主;学校多设立在城乡结合部,农民工广泛聚居的地区;达到正规办学水平标准的寥寥无几,学校收费低廉,教学环境差,办学条件简陋,很多学校没有正规的教室、课桌椅、教学用具,更不要提活动场地;学校规模差异也很大,从十几人者到几百人者均有学校的师资水平良芳不齐,许多管理者与教师根本没有教育教学经历,状况令人担忧。
第一,农民工子弟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从学校规模来看,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特点之一是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学校学生人数几十人、几百人,有的学校则有上千学生。学校的规模过大或过小,对教学安排都将带来一定困难,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基本设施来看,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多属于个人投资,基本设施依靠个人解决,经费来源大都来自学生学费,招生对象又是流动人口中的低收入阶层,这就决定了学校基本设施状况的紧张与简陋。由于经费有限,学校的教学设施相当简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第二,农民工子弟学校软件建设滞后。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全部实行聘任制,但真正签合同的为数极少,学校的人员管理比较松散,教师的流动性人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利于教学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运作的特殊环境,师资水平与公办学校
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三,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由于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制约,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类学校教学中还只是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校缺乏教学设施,加之教师水平有限,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年级越高,表现越明显。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人格、个性、智力、自我观念、学习成就感都有密切关系,但凡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越多,给子女的指导与鼓励、肯定越多,子女的发展就更为健全。学校的教育,如果缺乏家庭的配合,其教育功能有多大,令人怀疑。由于特殊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农民工在对其子女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表现出许多不同,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与家长的文化素质、社会地位有关,一方面与其群体特征、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有关。
第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落后。农民工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上,有以下特点:一是重言传,轻身教。许多家长对子女提出合理要求,但在日常行为中自己却不拘小节,难让孩子信服;二是训斥多,表扬少。农民工家长工作繁忙,自身素质不高,往往以命令指责的形式教育子女,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但难于收效,往往适得其反。
第二,家长与子女缺少沟通。由于家长工作忙碌,常常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辅导子女功课,加上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也难以在学习上为子女提供很多帮助,协助他们解决课业上的疑难。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考试成绩比较关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在行动上具体指导。其次,家长很少为子女购买课外读物。一方面家长缺乏经济实力为子女购置学习图书。此外由于时间和经济等原因,家长很少陪子女外出活动。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城市农民工在城市阶层中属于弱势群体,对农民工子女来说,实际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受教育的公平环境,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我国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缺乏为每个人提供同等教育机会的物质基础,教育机会存在诸多不平等,对于以农民工为主的广大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不平等更为严重。
第一,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尽管1979年以后,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功能开始不断弱化,农民可以“自由”地进入城市,但是户籍制度依然对农民的身份、就业、教育、生活水平等起到钳制作用,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即是受户籍制度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不论这些孩子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还是在城市出生且生活在城市,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被排斥在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制之外,而被迫以体制外的市场化方式来解决。
第二,现行教育制度的制约。自1985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经过三次改革: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三次改革,都始终坚持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户籍是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实施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通过地方政府财政拨款进行配置地方政府是筹集经费、设置学校的主要部门。农民工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分离的特点,使其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产生矛盾。一方面,流出地政府虽然对其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接受义务教育负有完全责任,但跨地域的流动使流出地政府不便对这些流出本地的适龄儿童的就学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当外来学童随父母流动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户籍所在地应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带到流出地流入地政府在法律上也不承担经费等主要责任。这样,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在对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均处于“无责任”的境地。相应的教育法规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出现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有限
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仍然是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造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狭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公办学校容纳量有限。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紧缺,公办学校大都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在公办学校辐射不到、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民办(简易)学校的出现不可避免。其难。以汉南区为例,“九五”期间,众多流动人口居住在这些城郊结合部。大量人口的涌入,给这里的公办学校带来巨大入学压力。众多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借读,只好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
第二,子弟学校发展缓慢。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权背景下,流动儿童教育机会的供给主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因此流入地政府财政实力直接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尽管部分地区在资助辖区流动儿童教育上投入了巨大热情,但长远来看,当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在当地入学时,当地财政将面临巨大压力。无论在民工子弟学校的经费保障、师资配备还是在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因为财政压力往往都疏于扶持、管理和监督,使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长期停滞不前,农民工子女无法接受正常的、良好的义务教育。
(三)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保障制度缺失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要有一定的制度来保障,然而当前相应制度及法律、法规的空白与缺失,造成了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窘境。
第一,现行《义务教育法》不能适应人口流动趋势发展。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户籍就成了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而城市农民工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相分离的特点,这样一方面跨地域的流动使流出地政府不便对这些流出本地的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情况进行监控;另一方面,当外来学童随父母流动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户籍所在地应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带到流入地,流入地政府既无义务也不可能投入大笔教育经费完全承担众多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的责任。这种地方负责的管理体制,使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待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处于一种“无责任”的境地,消解了政府管理、支持和资助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积极性。
第二,相关政策执行不力。虽然各地都对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是实际中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没有明确的全国统一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专门负责,这类学校几乎处于自发办学状态,比较混乱。各地相应的财政拨款也往往被挪用为当地公办学校的发展。[
三、解决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随父母流入城市的广大农民工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与城市本地儿童一样,农民工子女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教育应当受到重视,但是他们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权益容易被忽视。再过十多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些民工子女都将逐渐长大成人,因此,关注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
(一)加强户籍、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制度,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
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他们是城市的合法纳税人,按照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他们理所当然应该获得城市的公共福利,其中也包括利用城市的教育设施的权利。为此,有关政府部门有责任帮助其子女解决好教育问题,要充分认识农民工子女就学与城市长远发展的关系,改变单纯把外来人口儿童入学问题看成包袱的思想,树立人口流动观。一方面要建立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比较可行。登记卡在各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都要有,家长也有,当人口流动时,登记卡连同流动人口的三证(暂住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一起经有关部门检查登记,作为随时入学的依据,减少入学手续上的繁琐,避免政策不健全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剥夺教育权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要按照“高中向城区和县城集聚、初中向建制镇集聚、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集聚”的原则,制定并实施新一轮各类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把他们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纳入城市管理范围内。
(二)明确政府责任,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体制
明确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责任,首先要加强流入地、流出地教育部门之间的沟通,明确各自在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管理中的职责,将其就学管理落到实处;其次,要明确
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并且密切联系、通力合作。公安部门做好本地区流进、流出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及时向教育部门提供有关情况,人事、劳动部门应禁止经商办厂或从事其他劳动的组织或个人使用童工,物价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学校收费情况等;最后在教育经费中专门分类设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专项拨款,用于资助农民工子弟学校或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改善其办学条件与质量,经费来源依靠财政拨款。
(三)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
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给农民工子女选择的余地有利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发展,为此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挖掘办学潜力。
第一,充分利用公办学校资源。公办学校可以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当生源数减少时,可将其实验设备、运动场地、图书、等硬件设施支援给农民工子弟学校。城郊结合部的一些分散的村校被撤消、合并后的教育资源(例如校舍、师资)将可以将其改造为民办公助学校,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并制订政策鼓励和支持公办学校的富余教师流动到民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任教。另外,在公办学校还可以成立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班级。
第二,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吸引本地就学。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根本在于实现儿童教育权的平等。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工之所以把子女带到城市,就是为了子女能够接受城市的较高质量的教育。这就要求国家应把教育投资重点转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增加教育机会,缩小质量差距,吸引一部分儿童在本地就学。
第三,鼓励社会办学。发挥社会力量,鼓励支持社会团体、个人举办服务于广大农民工子女的民办学校。在土地、办学条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这些学校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营造此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氛围。而且,要采取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等形式,壮大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
(四)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
教育行政部自要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常规管理,这不仅包括对办学者办学行为的管理,还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籍、学习质量等的管理,是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强对它们的督导评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符合农民工子弟学校特点的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并把其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体系之中。使他们由地下转为地上,由无证转为有证,由无序转为有序。要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激活用人机制,拓宽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来源渠道,利用一些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学校任教。
第五篇:农民工子女教育之我见
农民工子女教育之我见
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及措施
(一)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农民工子女有良好的自强自立意识,但也有孤僻、自卑的性格倾向和与社会对立的不良情绪,他们需要得到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政府义不容辞地有为他们提供教育的责任。
(二)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三)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本身要改革创新,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限制,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四)强化农民工依法送子女上学的观念
当前,由于农民工子女入学较难,部分农民工产生“畏难”情绪,送子女入学不积极。对此,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依法送子女入学,切实维护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
(五)兴办公立学校,扶持私立学校
(六)教学公平,消除歧视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教学公平。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上应该是一视同仁,体现平等。应该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和希望。
1.用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心田
2.组织活动减轻压力
3.家长配合正确引导
4.树立自信,积极向上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必须认真对待,主动出击,积极而为,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给每个农民工子女提供应有的平等教育,使他们得以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