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供水企业如何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供水企业如何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作者:刘斌
摘要: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组织、经理和员工全部参与进来,经理和员工通过沟通的方式,将企业的战略、经理的职责、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员工的绩效目标等管理的基本内容确定下来,在持续不断沟通的前提下,经理帮助员工清除工作过程中的障碍,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与员工一起共同完成绩效目标,从而实现组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部门考核体系,个人绩效体系。
绩效考评的概念,从内涵上说与事进行评价,即对人及其工作状况进行评价,对人的工作结果,要通过评价体现人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或贡献程度。从外延上说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日常工作中的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
绩效考核评价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改进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决定企业员工提升、奖酬的基础。
供水企业由于有区域性供水垄断的优势,在供水企业较多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员工普遍缺乏危机感和市场竞争意识,企业没有系统的绩效评估制度。到了年底,人力资源部就让员工回顾一下本年度的工作,每人写一个书面总结,然后由部门主管就绩效总评签个意见(尽管有优良中差劣五等,但几乎所有的主管给的都是“良”),最后交给人力资源部算是完事。至于年终奖的多少,全凭主管所定的考评等级,也就是吃大锅饭。
1、供水企业普遍存在的绩效评估制度现状:
1.1考评标准相当模糊。主管们缺少对过去业绩和行为事例的记录,对员工的绩效评分非常主观,导致员工对评价结果的不认同。
1.2主管没能在评估中就员工的优点和缺点给予明确的反馈信息,没能传达出公司的期望。
1.3绩效评估没有为员工晋升、调动、加薪提供决策依据,而只是作为一个发放年终奖的手段。
2、2005年我公司实行的考核体系
2005年为了加强公司职能管理,规范职工作业行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效控制产销差率、降低供水单耗,安全优质供水,达到依法治厂,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实行了新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将公司的经营指标按照和各部门相关责任的大小进行分类和权重分配,指标分为公共指标和相关指标,实行量化考核。
公共指标:售水量、产销差率、供水水质综合优质率、安全生产。
专项指标:供水量、水厂供水电耗、加压站供水电耗、厂用水耗、出厂水压力合格率、管网压力合格率、出厂水水质综合优质率、管网水水质综合优质率、生产及其工艺管理、日常管理工作、设备管理及设备完好率、工程质量及水表质量、抄表到位及准确率、资金回收率。
以上考核指标均进行月度考核,但对下列考核指标在月度考核的基础上,实行年度累计考核:售水量、产销差率、供水量、售水电耗、水厂供水电耗、加压站供水单耗、厂用水耗、资金回收率。
2.1考核原则:实行年度生产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月度部门(单位)生产经营指标及工作考核相结合。年度生产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按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进行考核。
2.2考核的组织管理
考核工作由公司办公室牵头,生产技术处、计划财务处、劳动人事安全处、物资供应处、供水用户发展处和供水调度中心按其分管的职责对相应指标进行考核。
2.2.1供水调度中心负责考核的指标:供水量、厂用水耗、出厂水压力、管网压力合格率、生产及其工艺管理、抄表到位及准确率、供水公司所属各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
2.2.2供水用户发展处负责对用户工程质量指标进行考核。
2.2.3生产技术处负责考核的指标:产销差率、水厂供水电耗、加压站供水电耗、供水水质综合优质率、出厂水水质综合优质率、管网水水质综合优质率、滤前水水质抽检合格率、公司项目工程质量及水表质量、设备管理及设备完好率。
2.2.4计划财务处负责考核的指标:售水量、利润、可变费用、资金回收率指标进行考核。
2.2.5劳动人事安全处负责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考核。
2.2.6物资供应处负责物资储备定额指标考核。
2.2.7公司分管领导负责对分管的部门(单位)日常管理工作考核。
2.2.8公司办公室负责汇总审核考核结果,协调处理考核中出现的争议和问题。
2.3 2005年新的绩效考核实行以来,我公司的各项指标和上年相比完成情况如下:
从以上指标可以看出,我公司实行绩效考核后,产销差比上年下降2.8%、售水单耗比上年下降6.4Kwh/Km3,全年节约水耗133万元,节电11.62万元。
3、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的方法
3.1、部门考核体系的设计
3.1.1.部门绩效考核定量指标体系的建立——确定部门关键业绩指标
按照公司的发展要求和参照公司前几年的平均水平,进行关键指标的确定。
3.1.2.部门绩效考核定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定性指标的提取主要通过与分管领导、各职能部门、下属分公司的调研和访谈,了解被考核部门与各考核者之间工作流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点和典型工作行为表现,对一些重要的却无法量化的指标如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支撑进行定性考核。
3.1.3.部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的来源
一个考核指标一般有三个来源:公司级目标、岗位职责或部门职责、上级和客户的需求与期望。由于第一次实行指标的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考核,定性指标所占比例为60%左右。
定量指标为供水量、售水量、产销差、水质指标、能耗指标、厂用水指标、服务指标和设备完好率指标,定性指标主要是部门职责,工程质量指标为否决指标。
3.1.3.1公司级目标
公司级目标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重点形成的,公司级目标确定后,就需要把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业务部门体现为业务指标,职能部门体现为工作计划。我公司2005年的主要任务是围绕降低产销差,优质供水来开展工作的,制订的公司级目标是:供水量、售水量、产销差和水质指标。
3.1.3.2部门职责
考核标准的第二个来源是部门职责。我们部门的工作分成三种类型:必须做的(must)、应该做的(ought)和适宜做的(need)。而考核指标的设置就是从中找出必须做、应该做的工作,提炼、加工成为可考核的指标。职能部门的日常行政管理,业务支持等工作的目标通常无法直接体现在公司经营的目标里面,它们的绩效指标主要体现在岗位职责中。
3.1.3.3上级、客户的需求与期望
对于一个部门来说,有些工作是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紧急性任务,还有许多工作是为公司内外部客户提供服务的。
3.1.4部门关键考核指标的计算
根据公司各部门对企业贡献程度的评价结果,由总经理办公会确定各部门在企业的权重(部门权重),并据此核定该“部门的月度考核分值”,即 “部门月度考核分值=公司月度考核分值×部门权重”。
3.1.5部门关键考核指标的设计原则
考核指标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尽量细化、流程化。
能够对所有的绩效指标进行量化当然好,但对于职能部门来讲是不现实的。利用职能部门常规性工作较多的特点,可以将常规性工作细化、流程化,转化成行为性的指标体系,就可以衡量职能部门或岗位的业绩。
3.1.6部门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
产销差、4、员工个人绩效考核改进设想
4.1如何确定企业员工个人的考核指标
4.1.1岗位分析:根据考核目的,对被考核对象的岗位的工作内容、性质以及完成这些工所具备的条件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了解被考核者在该岗位工作所应达到的目标、采取的工作方式等,初步确定绩效考核的各项要素,编写职务说明书。
4.1.2工作流程分析:绩效考核指标必须从流程中去把握。根据被考核对象在流程的扮演的角色、责任以及同上游、下游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其衡量工作的绩效指标。此外,如果流程存在问题,还应对流程进行优化或重组。
4.1.3确定指标:根据调查、分析确定的要素,可以运用多种灵活方法进行要素调查,最后确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4.1.4修订:为了使确定好的指标更趋合理,根据考核及考核结果应用之后的效果等情况进行修订,使考核指标体系更加理想和完善。
4.2.员工个人绩效考核的指标及权重设计
4.3.员工绩效指标权重的计算
公司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内各岗位对部门贡献程度的评价结果确定各岗位在本部
门的权重(岗位权重),并据此核定各“岗位的月度绩效分值”,即“岗位月度绩效分值=部门月度绩效分值×岗位权重”。
供水企业由于是微利行业,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提升管理水平,只有这样,在改革的浪潮中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第二篇:如何建立绩效考评体系
如何建立绩效考评体系
一、选取考评内容
1、选取考评内容的原则考评内容主要是以岗位的工作职责为基础来确定的,但要注意遵循下述三个原则:
(1)与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相一致
考评内容实际上就是对员工工作行为、态度、业绩等方面的要求和目标,它是员工行为的导向。考评内容是企业组织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在考评内容中必须明确:企业在鼓励什么,并且在反对什么,给员工以正确的指引。
(2)要有侧重
考评内容不可能含概该岗位上的所有工作内容,为了提高考评的效率,降低考评成本,并且让员工清楚工作的关键点,考评内容应该选择岗位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考评,不要面面俱到。这些主要内容实际上已经占据了员工80的工作精力和时间。另外,对难于考核的内容也要谨慎处理,认真的分析它的可操作性和它在在岗位整体工作中的作用。
(3)不考评无关内容
一定要切记,绩效考评是对员工的工作考评,对不影响工作的其它任何事情都不要进行考评。比如说员工的生活习惯、行为举止、个人癖好等内容都不宜作为考评内容出现,如果这些内容妨碍到工作,其结果自然会影响到相关工作的考评成绩。
2、对考评内容进行分类
为了使绩效考评更具有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应该在对岗位的工作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管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对考评内容进行分类。比如将考评内容划分为“重要任务”考评、“日常工作”考评和“工作态度”考评三个方面。“重要任务”是指在考评期内被考评人的关键工作,往往列举1至3项最关键的即可,如对于开发人员可以是考评期的开发任务,销售人员可以是考评期的销售业绩。“重要任务”考核具有目标管理考核的性质。对于没有关键工作的员工(如清洁工)则重要不进行“重要任务”的考评。“日常工作”的考核条款一般以岗位职责的内容为准,如果岗位职责内容过杂,可以仅选取重要项目考评。它具有考评工作过程的的性质。
“工作态度”的考核可选取对工作能够产生影响的个人态度,如协作精神、工作热情、礼貌程度等等,对于不同岗位的考评有不同的侧重。比如,“工作热情”是行政人员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工作细致”可能更适合财务人员。另外,要注意一些纯粹的个人生活习惯等与工作无关的内容不要列入“工作态度”的考评内容。不同分类的考评内容,其具体的考评方法也不同。
二、编写考评题目
1、编写考评题目
在编写考评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题目内容要客观明确,语句要通顺流畅、简单明了,不会产生歧义;其次,每个题目都要有准确的定位,题目与题目之间不要有交叉内容,同时也不应该有遗漏;最后,题目数量不宜过多。
2、制定考评尺度
考评的尺度一般使用五类标准:极差、较差、一般、良好、优秀。也可以使用分数,如0至10分,10分是最高分。对于不同的项目根据重要性的不同,需使用不同的分数区间;使用五类标准考评时,在计算总成绩时也要使用不同的权重。为了提高考评的可靠性,考评的尺度应该尽可能细化,如果至作成“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很
差”等比较抽象,考评人容易主观判断产生误差,我们将每个尺度都进行细化,往往情况会好得多。
三、选择考评方法
根据考评内容的不同,考评方法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考评,可以有效的减少考评误差,提高考评的准确度。比如,我们可以安排直接上级考评直接下属的“重要工作”和“日常工作”部分,同事之间对“工作态度”部分进行互评。另外,还可以让员工对“日常工作”和“工作态度”部分进行自评,自评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主要是让考评人了解被考评人的自我评价,以便找出自我评价和企业评价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可能就是被考评者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资料可以为后面进行的考评沟通提供有益的帮助。
为了考评的近期误差,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建议考评人对被考评人的“重要工作”和“日常工作”经常进行非正式考评,并记录关键事件,在正式考评时,可以以此为原始材料。另外在考评时,考评人对所有被考评人的同一项目进行集中考评,而不要以人为单位进行考评。
1、目标考评
对“重要任务”考评采取目标考评方法。在一个考评周期前,考评人和被考评人要讨论制定一个双方都接受的“重要任务说明”,该说明中要明确任务名称、任务描述、任务工作量等内容。
2、自评
自评即被考评人的自我考评,考评结果一般不计入考评成绩,但它的作用十分重要。自评是被考评人对自己的主观认识,它往往与客观的考评结果有所差别。考评人通过自评结果,可以了解被考评人的真实想法,为考评沟通做了准备。另外,在自评结果中,考评人可能还会发现一些自己忽略的事情,这有利于更客观的进行考评.3、互评
互评是员工之间相互考评的考评方式。互评适合于主观性评价,比如“工作态度”部分的考评。互评的优点在于:首先,员工之间能够比较真实的了解相互的工作态度,并且由多人同时评价,往往能更加准确的反映客观情况,防止主观性误差。互评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比较适用,比如人数多于5人。另外,在互评时不署名,在公布结果时不公布互评细节,都可以减少员工之间的相互猜疑.4、上级考评
在上级考评中,考评人是被考评人的管理者,多数情况下是被考评人的直接上级。上级考评适合于考评“重要工作”和“日常工作”部分。
5、书面评价
由于每位员工都有不同的特点,而标准化的考评方式则忽略了这个因素,将员工等齐划一,不利于员工个人成长。书面评价则弥补了这个缺陷。一般来讲,书面评价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肯定员工成绩;指出员工不足;企业对员工的期望。书面评价可以由上级撰写,也可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统一撰写。
四、制定考评制度
人力资源部门在完成考评内容选取、考评题目编写、考评方法选择及其它一些相关工作之后,就可以将这些工作成果汇总在一起,来制定企业?quot;绩效考评制度“,该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关于绩效考评的政策文件。有了”绩效考评制度“,就代表着企业的绩效考评体系已经建立。
”绩效考评制度"应该包括考评地目的和用途、考评的原则、考评的一般程序等方面内容
第三篇: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 副本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
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学生姓名:徐晓雷指导教师: 分校/学院
学 号:***20 年 级: 提交日期
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改进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制定所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从而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公务员评估体系。
关键词: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
公务员绩效评估即公务员绩效考核,是指根据特定目的在一定范围内,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标准,通过适当的方法和程序,有组织、有领导地对公务员的素质和表现进行的调查、衡量和评价[1]。公务员的绩效评估作为公务员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决定了公务员队伍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公务员队伍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健康稳步的发展。作为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评估,是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重要手段,也是政府部门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早期,我国设立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其中对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等做出了规定,同时各级政府和部门也根据该条例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但从之后的实践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绩效评估尽管从现象来看是对公务员工作实绩的考核,但它却是组织进行管理、决策和控制不可缺少的机制。客观公正的评估制度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保证廉洁,对于发现人才,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行政效率,实现人事管理科学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大的政治环境下,从法律、制度、实践和社会大环境中完善公务员绩效评估,是势在必行的工程。
一 当前公务员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估过程流于形式,制度不健全
我国公务员评估工作是在1994年开始开展的,评估制度建立十多年来,我们的公务员干好干坏、干多干少评估结果相差不大。究其原因,可能是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或者是一些单位和部门为了避免激化矛盾,在考评结果上往往采取平均主义。虽然2000年人事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意见》,将评估等次分为四个,即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但是评估评价结果不甚理想。评估过程过于笼统,层级过少,定性不足,一些单位和部门,不愿花太多的精力对各种考评要素进行细化,导致考评工作缺乏可操作性和权威性。其结果就是不能调动广大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负面影响。
(二)评估方法不科学
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公务员评估比较单一,还是采用老办法,如写总结、填写考评表、领导批语等,而公务员绩效考评技术性的量化方法却很少,信息化程度不高。不管什么级别和层次的公务员,评估内容主要是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采用的模式是统一的,甚至往往将提高员工工作绩效作为一种口号来提倡,而不是作为一种实在的管理工作予以倡导和落实。在实际操作中,只要没出现问题那就可以打满分,而仅仅凭印象、靠感觉,这就体现不出不同级别和不同层次公务员的实际工作情况,难以反映每一个个体的真实素质和水平。
(三)评估主体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公务员评估主体的设置责任不清,失职失误无法追究,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测评标准。例如,《关于改革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思考》中谈到,在目前的评估实践中,一些评估客体(被评估者)未履行岗位职责或有严重问题的仍然在评估中轻松过关,评估主体或碍于面子、做好人,或与评估客体有私交,于是在评估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公务员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变得没有实际意义,进而导致评估等次差距拉不开,不称职的人难以评定出来等结果,影响了公务员评估所应起的作用,也降低了评估的整体效果[2]。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形式主义,降低了奖惩和提升公务员的可信度,严重影响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对考评程序和具体工作缺少相应的监督。所以,对现行评估制度的改进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客观公正的评估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保证廉洁。
二 对策和措施
有效的绩效指标体系有助于改善政府内部管理,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增加新的动力。在政府进行决策、执行和监督的过程当中,有效指标能够为各级管理者和公职人员提供有关效率、质量的有价值的信息[3]。缺乏有效的指标就难以判断公务员是否称职。如果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提高政府绩效的有效途径,那么有效的绩效指标体系正是绩效评估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可能的工具,从而使绩效管理得以实现。
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上,中国对于政府绩效评估的体系起步较晚,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总结自身的摸索实践都显得十分重要。
(一)采取现代评估手段,完善指标考评体系
传统的人事评估,无论在目的还是方法上,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需要,必须转变。现代评估要注重内容,提出改进思路和方法,促进公务员群体创新观念,增强自信心和满意感,要有获得发展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适应现代化社会,例如,利用因特网进行的民意测验,进行公众反馈,政府部门可以利用网上调查的方式及时收集民众对本部门公务员的总体绩效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可以作为公务员绩效评估的重要参考加以利用。
(二)营造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环境
法律和制度是规范绩效评估的有力武器,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提倡的重点就是运用强大的法律武器,《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中提到,评估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活动,尤其是对政府行为的绩效评估,没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制度化也是当前国际评估活动的趋势之一[4]。在我国,党管干部原则不应简单理解为执政党直接管理人民政府公务员队伍中的各级干部,当然,我们制定的制度也要符合我国现有国情,应充分考虑到我国的政体实际,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来管理和约束。
(三)构建具有开放性的评估制度,完善保障反馈机制
在《公务员的考核方法亟待改进》中提到,政府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它的开放性,作为政府管理的一环,公务员的评估理应具有开放性,广泛吸收社会力量的参与,开放的评估制度首先应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5]。其次,应吸收专门的评估机构和有关专家参与,确保被考评人明确其存在的缺点问题,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改进方向,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同时,也不能忽视执行政策上的政治绩效,还必须保证良好的社会形象,不能无视社会绩效的存在。
(四)将评估指标分解量化,积极落实激励机制
详细地将评估指标分解量化,赋予一定的分值和加权系数,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综合评定,是量化工作绩效的关键[6]。工作量越大、工作难度越大,考核时完不成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工作量越少、工作难度越小,考核时就能轻松完成,要避免事实上形成打击多干、鼓励少干的负激励效果。根据工作量多少、难易程度,在评估时给予公务员相应上升或下调空间。对工作干得多干得好的人员,及时进行奖励,方式可以是口头表扬、物质奖励。根据工作业绩、工作能力等综合评估,从而确定员公务员晋升、继续聘用或淘汰。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对各项工作逐项打分,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给评估带来的偏差,从而实现评估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三 公务员绩效评估的意义
公务员评估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是激励公务员积极努力地开展工作,促进公务员队伍素质提高的重要方法。
(一)有利于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
绩效评估的结果反映了公务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和公务员的素质情况,为组织根据新一轮的工作任务来考虑人力资源的因素提供了依据。必要时,需要重新进行工作,以此来了解公务员的实际能力及其与组织期望的差距,这样有利于对公务员进行全面科学管理,进而有效实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组织内部的合理配置,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弥补薄弱环节。同时,还可以检查公务员工作是否尽职尽责、努力工作,激励公务员提升业绩,从一定意义上使公务员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有利于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供行政工作效能
绩效评估的结果为公务员的激励、奖励和惩罚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换一句话说,对公务员的奖励和惩罚的力度和方式、对员工激励的手段和强度,均以绩效评估中的反馈信息作为主要依据来加以考虑、制定和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奖优罚劣。如对工作有成就者,素质高、潜力大者予以晋升或工作轮换;对不称职者降职使用。此外,科学的绩效评估强调领导、被评估者、群众等多方主体的主动参与,这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创造了一个正式的沟通机会,在这些主体中形成一种合理的互动。促进了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提高了公务员管理的穿透力和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加强公务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科学合理用人用才
公务员绩效评估遵循公开化的基本原则,让群众参与评议,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有利于完善公务员制度管理体系。对于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通过绩效评估听取群众对其德、能、勤、绩的全面反映,还可以促使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因此,公务员的绩效评估有利于形成对各级公务员的检查和监督,促进公务员改进工作作风,能够从源头上纠正公务员管理上的诸多不良倾向,促使公务员正确履行国家权力,认真履行职责。
参考文献:
[1]魏晓丽,伊士国.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16-118.[2]秦立春.关于改革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思考.中国行政管理学报2002第5期
[3]孙洁.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科协论坛,2007 ,第10 期(下半月刊):198-199.[4]姜晓萍,马凯利.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M].社会科学研究,2005(1).[5]解来红.公务员的考核方法亟待改进.晋阳学刊2001第4期
[6]林泽炎.量化工作绩效的关键:考核工具的设计及举例[J].中国劳动,1999(12).
第四篇: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建立
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机制体系建设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员工培训能持续提升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与工作态度,从而为公司的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取更大的优势。然而培训效果如何、培训的投入是否值得,一直是员工培训工作中尚未解决的一个最大问题。科学的培训评估对于企业了解投资的效果、界定培训对组织的贡献、证明员工培训所做出的成绩非常重要。
当代企业员工培训及评估工作的重要性
1.员工培训是获得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员工培训可以为企业组织内成员创造持续学习的机会,营造员工与企业的共同理念,提高组织的绩效,达到组织和员工“双赢”的目的。员工培训不仅能够更经济、可1*地获得人才,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而且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培养员工对企业产生持久的归属感及对企业的忠诚,从而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之一。目前,国际上企业都十分重视培训工作。国际大公司的培训总预算一般占上一年总销售额的1%—3%,最高的达7%。
2.培训评估是培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培训效果的评估,是指企业在组织培训之后,采用一定的形式,把培训的效果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表示出来。良好的培训评估体系是在工作分析、岗位说明、绩效标准和管理以及培训要素之间的流程管理,这种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业绩,并在提高业绩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绩效标准,进而使企业培训进入良性循环,真正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
企业员工培训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
企业员工培训评估工作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培训评估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够。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培训考核工作可有可无,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培训之后不考核也是常见的情况。
2.我国目前许多企业的培训评估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一是培训评估投入少,许多企业在培训工作上舍得花钱,开展品种繁多的培训项目,但对培训评估工作不投入,导致培训效果无法评价,使有些培训工作收效甚微;二是培训评估的方法欠缺,培训评估工作在我国处于探索阶段,方式、方法不够完善,特别是有些企业生搬硬套评估方法,没有运用适合企业自己的方法;三是没有做第三、第四层次的评估,即没有对员工培训后在工作岗位上行为的改变和对企业经营业绩带来的变化进行跟踪,且很多第一、二层次的评估也流于形式。
3.由于培训效果具有滞后性、间接性,使培训效果在一定时间才能体现,且培训具体的收益很难计算,从而加大了培训效果测量的难度。
员工培训评估工作的标准
对于培训评估标准的研究,国内外应用得最为广泛得是最早由美国学者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提出的培训效果四级评价模型,该评估模型将培训的效果分为四个层次:
1.反应层,即学员反应,在员工培训结束时,通过调查了解员工培训后总体的反应和感受。
2.学习层,即学习的效果,确定受训人员对原理、技能、态度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行为层,即行为改变,确定受训人员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行为的变化,以判断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
4.结果层,即产生的效果,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衡量,如事故率、生产率、员工流动率、质量、员工士气以及企业对客户的服务等。
随着我国企业对培训效果评估的日益重视,Kirkpatrick培训四级评估模型已成为我国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的主要标准,但在相当多的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一般只停留在第一、二层次,而缺乏深层次(第三、四层次)的评估。
确立员工培训评估机制的工作流程
1 评估准备阶段。
1.1 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活动的第一步,它由培训管理人员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组织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鉴别和分析,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的内容。它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的前提,也是培训评估的基础。另一方面,培训评估的结果又是培训需求分析的一个输入,可以为培训需求分析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以便对培训的相关环节作进一步改进。
1.2 确定培训评估目的。在培训项目实施之前,人力资源开发人员就必须把培训评估的目的明确下来。多数情况下,培训评估的实施有助于对培训项目的前景做出决定,对培训系统的某些部分进行修订,或是对培训项目进行整体整改,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同时,培训评估的目的将影响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所要收集数据的类型。
1.3 建立培训评估数据库。目前,培训效果的评估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因此数据的收集也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定量数据包括:生产率、产品下线PPM值、利润、事故率、设备完好率、员工流动率等。定性数据包括:内外部顾客满意度、士气、工作氛围、工作积极性等。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中,定量数据使用得非常广泛,而且极具说服力。
2 评估实施阶段。
2.1 确定评估层次。培训评估应本着实用、效益的原则,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对各项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具体可以遵循以下办法:一是对所有课程都可以进行第一层次评估;二是对要求员工掌握知识或某项技能的培训,应进行第二层次培训。例如,新聘员工岗前培训,需要员工了解厂纪厂规、公司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操作规程等,因此,对培训的考核可以采取闭卷考试和现场实际操作并用的方法。三是对以下培训进行第三、四层次的评估:耗时三个月以上的培训项目;投入较大的项目;解决顾客投诉方面的培训;培训效果对组织很关键的项目;组织管理层十分关注的项目。
2.2 选择评估方法。培训评估按时间可以采取即时评估、中期评估和长期评估。即时评估是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的评估,而中期评估和长期评估则是受训员工返回工作一段时间后的评估。对不同层次的评估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第一层评估可采用问卷、评估调查表的方法;对第二层的评估可采用关键人物法、笔试、技能操作等;对第三层的评估可采用绩效考核法,即测量受训前后行为上的变化,也可采用比较评价法,即测量参加培训与未参加培训员工间的差别。对第四层的评估可采用收益评价法,计算出培训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还可以通过考察事故率、生产率、士气等来衡量。
2.3 收集、分析评估原始资料。原始资料的收集、分析是培训评估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第一层的评估收集培训评估调查表,第二层的评估收集笔试试卷及现场操作考核结果,第三、四层次的评估收集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动率、顾客满意度、生产率、设备完好率、财务利润和产品下线PPM值等。数据收集后,调动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评估结论。
3 评估总结阶段。
3.1 确定培训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培训项目概况,包括项目投入、时间、参加人员及主要内容等;二是受训员工的培训结果,包括合格人数,不合格人员及不合格原因分析,另外还应提出不合格者处置建议,对不合格员工应进行再培训,如果仍不合格者,应实施转岗或是解聘;三是培训项目的评估结果及处置:效果好的项目可保留,没有效果的项目应取消,对于有缺陷的项目要进行改进。
3.2 跟踪反馈。培训报告确定后,要及时在企业内进行传递和沟通。一些企业往往忽略了这点而造成培训评估与实际工作脱节。培训评估报告应传递到如下人员:一是受训员工,使他们了解培训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和改进;二是受训员工的直接领导;三是培训主管,他们负责着培训项目的管理,并拥有员工人事聘用建议权;四是组织管理层,他们可以决定培训项目的未来。培训评估报告传递后,重要的是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并不断跟踪。培训主管可以根据培训效果调整培训项目,对于员工反应好、收效好的项目可以保留;对于没有效果的项目可以撤销;对于某些部分不够有效的项目可以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对于某些领域欠缺的项目可以新增。
如何构建结构化的培训体系
如何构建结构化的培训体系!
如何构建结构化的培训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之一培训与发展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工作的难点。培训需求如何分析?应该培训哪些内容?培训对象如何确定?师资力量从哪里来?等等。这些是经常困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问题。本文试从构建结构化的培训体系入手,逐层分析和解决这些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企业培训工作的现状
当一个企业面临着各种发展需求时,其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制约因素就是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须的手段和方法,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但是培训效果往往事与愿违,培训成效在低效率上徘徊。以至许多从事人力源工作的人认为培训是一个“美丽的陷井”,导致有的企业对培训工作的支持仅仅停留在精神上鼓励。纵观企业培训工作存在的现象,就不难理解培训效果的低效、无效甚至是负面的。
1、盲目跟风,为赶时髦做培训,为培训而培训,流行什么培训课程,企业就组织员工参加什么培训。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工作最关键和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很多企业往往忽视这项工作。做培训不进行需求分析,就不知道培训什么内容;不能确定培训对象,导致培训效果事倍功半。培训计划也是一种摆设,为计划而计划,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做计划。
思维方式存在问题。不是针对岗位进行分析从事者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从课程入手,考虑接受这些课程的培训能掌握什么知识,这自然就会出现跟风赶时髦现象。
2、培训工作的理解存在偏差。很多企业认为培训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培训需求分析自然也是人力资源部的事。其实不然,一个企业有上百个岗位,涉及几十门学科,这不是靠一个人力资源部力量就能做好需求分析工作的,而是要求企业每个部门都参与,相互协作,正如国家教育部不会制订每一专业的课程设置。人力资源部的主要责任是制订培训制度、构建培训体系,保证培训体系的正常运作。
3、企业缺乏专职或兼职讲师,教材开发力量不足。每个企业无论是技术、工艺还是管理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所以并不是社会上的培训资源就能满足企业的培训需要。由于企业内部缺乏专职或兼职讲师,平时疏于教材的开发和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培训时教材东拼西凑,难以保证培训效果。
4、培训与企业的的管理体系脱节,没有配套的培训管理体系来激励员工参加培训的愿望,引导员工培训目标,以及没有相应的处罚制度。
鉴于以上现象,企业要使培训的投入和产出成正比例,必须从构建结构化的培训体系入手,扎扎实实做好培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二、如何构建结构化的培训体系
通常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管理体系四部分组成。其中前三项是培训体系的三大核心工作内容。
1、如何建立培训课程体系
培训课程设置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之上,根据培训课程的普及型、基础型和提高型将培训课程分为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固定课程和动态课程三类。
员工入职培训课程设置较为简单,属普及性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企业政策、企业相关制度、企业发展历史等。
固定培训课程是基础性培训。是从事各类各级岗位需掌握的应知应会知识和技能,岗位调动、职位晋升、绩效考核反应知识、技能有欠缺者需加强固定课程培训。
动态培训课程是根据科技、管理等发展动态,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和竞争战略做出培训分析,这类培训是保证员工能力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结构化的培训体系模型
不难理解,固定培训课程设置是培训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在企业中必须建立起以员工职业化为目标的分层分类员工培训体系,明确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
首先,人力资源部会同各级部门,从岗位分析入手,对所有岗位进行分类,如分为管理类、专业类、技术类等。在分类基础上对每一类进行层次级别定义和划分。由此,按照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胜任模式来建立固定课程体系就有了分析的基础和依据。以各级各类岗位为基础,分析员工开展业务工作所需的职业化行为模块和行为标准,在分析这些活动时,可以遵循以下三种思路。
从活动开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考虑。从活动范围来考虑。从活动内容本身组成部分来分析。
分析支持这此职业化行为模块和行为标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由此,确定各级各类的培训课程,从而开发出相应的培训教材。不同级别的必备知识可以是相同的,但在深度和广度上应该有所区别。
动态培训课程可以从二个层次上进行分析。
企业目标。分析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战略,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考虑与此相关的管理思路、管理观念和工作重点的转移,组织流程的改造及涉及新的技术领域、工艺技术,并与此确定培训课程。
从科技发展角度分析。如今科学技术、管理知识发展日新月异。当一项工作内容发生重大革新时,由此带来的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来确定培训课程。培训体系建立之后,培训对象的确定,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高层管理者。根据企业经营策略确定企业的人员要求,并由人力资源部分析并确定相应的人员培训。
中层管理者。根据企业为他们制定的发展计划和绩效考评的结果,由高层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分析和确定他们的下一步发展需求。
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由中层管理者根据员工的绩效考评来分析确定他们的培训需求。员工可以自己提出培训需求,得到上一级主管及人力资源部认可。
第五篇:煤矿建立廉洁评估体系经验材料
一、廉洁评估体系的提出与功能
近年来,我们在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过程中分析发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考核工作还不够全面系统。主要表现在:一是动态考核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负责考核的部门责任意识不强。二是考核重点仅局限在基层单位党政主管和机关科室负责人,副科级干部的管理考核还不到位。三是在考核内容上比较零散,如对党风廉政教育、党员干部履职和廉政信息的填报等考核,还没有规范统一。四是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效果不明显,对一些违规违纪人员能够出据廉洁鉴定,但对那些疏于学习、思想滑坡等隐性的现象,常停留在通报、现金处罚等层面。年终考评时,存在凭印象而不能量化评估的弊端。
我们矿参照有关廉洁评估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初步建立了党员干部廉洁评估体系。所谓廉洁评估体系,就是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把软指标量化成按规范动态考核一个单位或个人的廉政状况,切实把源头预防、规范从业行为的要求纳入日常考评机制。建立廉洁评估体系,旨在通过采集党员干部廉洁行为有关信息并建立量化指标体系,定期评估党员干部廉洁状况,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警示,从而保证党员干部廉洁从业,做到品行高尚、工作规范、生活健康、勤勉敬业。
二、评估的内容与结果应用
完善评估内容,明确界定格次。党员干部廉洁评估指标采用10 分制计分办法,分为“自我评价”、“认知评价”、“客观评价”和“民主评价”四个指标,所占分值依次为0.5 分、1.5 分、6 分和2 分。自我评价就是党员干部回顾当年廉洁自律情况,实事求是进行自我评价。认知评价主要是对党员干部参加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掌握廉洁从业应知应会知识等情况的考核。客观评价主要是对廉政信息填报、遵纪守法、接受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情况的考核。民主评价就是组织职工群众对党员干部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的评价。经过评估,所得的分值越大表示廉洁程度越高,反之表示廉洁程度越低。具体划分是,廉洁评估分值在10.0~8.5(含)之间表示廉洁程度良好;8.5~7.0(含)之间表示廉洁程度一般;7.0 以下表示廉洁程度较差。
严格评估结果,发挥惩戒作用。廉洁评估每季度进行一次,由矿纪委牵头组织实施,组织科、宣传科、工会、审计科、保卫科等部门配合。评估结果及时在党支部书记例会上通报,在矿办公系统内公开。年终评估结果进入党员干部个人廉政档案,由矿纪委进行“廉洁评估预警”和“廉洁鉴定”。对当年廉洁评估分值在7.0 以下的党员干部,由矿纪委实施预警机制,给予诫勉谈话和黄牌警告,促其限期整改;对廉洁评估分值连续两年在7.0 以下的党员干部,建议矿党委调整其工作岗位或降职使用。对当年廉洁评估分值在8.5 以下的党员干部谈话提醒,原则上次年不予提拔重用,并取消其当的评先树优资格。对领导班子成员有三分之二以上廉洁评估分值在8.5 以下的单位,由矿纪委对其主要领导进行谈话,责成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刻剖析根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有针对性地抓好整改。党员干部廉洁评估结果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结合起来,与个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风险抵押金挂钩考核,根据廉洁评估所扣分值所占比例,同比例扣除党员干部风险抵押金。
三、取得的初步效果
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今年以来,先后有20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因没有按规定参加矿组织开展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被扣分。物业公司罗某因签订合同不负责任、风险意识不强、票据管理混乱等情况被查处,矿纪委对其诫勉谈话,扣去1.5分;同时根据廉洁评估体系客观评价相关规定:“班子成员中有一人发生违纪违规问题,班子其他成员每人扣0.2分”,物业公司机关班子其他成员也相应扣去0.2分。2月份,保洁公司党政主管因擅自更改工资分配办法等问题受到行政处分,廉洁评估分值一次扣去3分。此举对个别“大错误没有,小错误不断”的党员干部起到了警醒和警戒作用,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强化了党员干部的监督意识。作为廉洁评估体系指标之一的民主评价,是落实广大职工民主权利,检验党员干部接受监督自觉性的重要内容。今年2月份,全矿各单位召开车间职代会,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向单位职工代表进行述职述廉并接受职工代表的民主评价。我们将评价结果在单位区务公开栏内公示,同时纳入廉洁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估。全矿有115 名人员的评议结果在95分以上,党员干部威信明显提高。同时,对42名民主评议结果在90~94分的,扣去廉洁评估分值0.2分;对15名民主评议结果在85~89分的,扣去廉洁评估分值0.4分。
提高了党员干部廉政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