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操作活动小结(共5篇)

时间:2019-05-13 04:3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操作活动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操作活动小结》。

第一篇:数学操作活动小结

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具的特点及其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尤其是一些探索性学具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

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可以说,加强动手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从很多国家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去通过操作学具(如奎逊耐彩色棒、钉子板等)学习数学的实践来看,加强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具的特点及其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尤其是一些探索性学具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

一。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学具操作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决定于教学目标,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一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如皮亚杰),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璇图,它表明认识的螺璇是开放性的,其开口越来越大,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毫无疑问,这个认识螺璇中布满很多的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如果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操作问题的设计、编制与探究要求的拟定、提出,既要有挑战性,能够唤起学生操作热情和探究欲望;又要有适切性,能使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有所获,亦即我们常说的“跳一跳,够得着”。为此,相应的策略,一是在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的最近发展区内设置问题,提出要求,使新的学习课题与原有知识的固着点之间保持适度的潜在距离。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因人而异地提出操作问题及其要求。有时,还可将问题分解,形成有若干台阶的“问题群”,使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

例如,让学生用两张全等的梯形纸片作寻求梯形面积公式推导途径的操作,所提问题可以保持一定的认知差距:怎样转化成面积公式已知的图形?也可以点明转化方向:怎样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以缩短认知差距。对于梯形面积公式的得出,可以只提一个中心问题:怎样由已知的面积公式得出梯形面积公式?也可以分解成问题群: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等等。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提出寻找多种转化、推导方式的要求。

二.操作时的有关策略

这里涉及到在学具操作活动前的定向指导。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的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采取分步定向指导,逐渐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实效。当然,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解决。在上例中,如果教师能适时的介入学生的活动,可能反馈时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

学生的年级越低,教师更要加强指导。小学生的知觉选择性尚在发展,有意注意难以持久。在低年级听课中,常有不少学生在摆弄学具时常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尤其是当观察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常常并没有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鉴此,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导的内容,一是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什么;二是观察的方法、顺序,怎样观察。对于操作过程中的指导,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三.提高操作后成果的利用率。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学生成为了主角。而操作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课堂里生机勃勃起来。这些操作活动,有多少是内容,有多少是形式,它的有效性如何呢?如何利用好操作的成果呢?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我们可以把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正确、合理与否。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教者要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第二篇:常用操作——文本编辑小结

ppt文本框,文字排列横排和竖排的设置方法:

或者

ppt中的形状,选中,右键,选择“编辑文字”可以输入文字 如何在ppt中设置表格中段落格式:

在ppt中的表格中,选中文字或者目标单元格,右键,找不到段落设置选项,怎么办? 在ppt中的选中目标单元格,在ppt的“开始”菜单,点击“段落”栏的右下角,就可以打开“段落”对话框编辑行距首行缩进等内容了。ppt的形状中的文本如何设置上下方向的居中对齐呢?见下图:

或者:选中文本框或形状,右键,大小和位置,在ppt的单元格中如何设置文本上下方向的对齐方式,见下图: ppt中,也可以像visio中一样,批量选中很多不同类型对象,对选中的对象中同类对象统一设置格式 ppt中的表格的行,从左往右选择,不容易选中,可以从右往左选,这样比较容易选中。8 ppt中如下图所示的选择窗格从哪里调出来?答:点击PPT的“开始”菜单的“编辑”栏的“选择”下的“选择窗格”。

文本中的图片注意要取消首行缩进,要做这个,尽量为图片单独设置一种正文样式;表格内容由于也无首行缩进,所以尽量也单独设置一种正文样式,这样防止批量修改正文样式时,所有图片和表格内容格式受到影响。发现在编辑ppt时,在同一形状(比如矩形)中的多段文字,可以批量选择(同时选中),设置动画(比如擦除、随机线条出现等),然后软件默认一个独立的段落是一个对象,刚才设置的动画就自动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分配给了刚才选中的文本中所有段落了,这样这些不同段落就可以设置动画顺序了。如下图所示:

小结:选中一片文本区域,软件不是把选中的文本中所有段落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处理的,而是按照有几个段落就有几个对象进行处理的;同理,如果选中一片区域,添加动画,这个区域中有几个对象,刚才添加的动画就赋给了选中区域中的所有的对象。至于在动画窗格中各个对象的排列顺序,软件有自己的默认处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行调整。11 图片的标题如果设置在图片下面,那么一般设置图片标题样式不要与下段同页,而且这个标题的段前行距一般设置为0;表格标题如果设置在表格上面,一般设置表格标题段后行距为0 12 所有标题基准样式一般设置为无样式比较好; 标题样式设置中一般不勾选“与下段同页” 取消word首字母大写功能方法:

第三篇: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操作活动

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操作活动

——以小学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教学为例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单纯的劳动,不能算做,只能算蛮干,单纯的想,只是空想;只

有将操作和思维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思维之目的。”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见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能很好地解决数学学科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矛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趣的七巧板”课例研究,发现影响操作活动实效性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数学操作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活动;动手操作;实效性;课例研讨;七巧板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与活动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1]《新课程标准》指出 “ 让学生在做中学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动手操作成为了数学课堂上常见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但如果一味追求动手操作,为操作而操作,使之流于形式,既浪费了课堂学习时间,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那么,教学中如何让操作活动更有效、更有意义呢?

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操作活动”展开研究。采用“两备、两讲、两反思”的研讨方式进行。承担本次研讨课执教任务的是有六年教龄的A老师。

A老师选取了操作性极强的“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戏“七巧板”的认识、拼摆,并利用已知图形创造出更美好的图形。在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操作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课例研讨实践

(一)初定方案,首轮试讲

A老师经过认真钻研教材后,拿出了一个初步的教学设计。我们年级的几位数学老师针对她的设计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修改后,形成了第一个教学方案。教学流程如下:

1.电脑出示七巧板的课件,让学生认识七巧板,知道七巧板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成;

2.欣赏用七巧板拼成的一些漂亮图案,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3.学生尝试用七巧板拼图,看谁拼得快、拼得好;

4.小组合作拼图,展示评价学生的主题作品。

老师们都觉得七巧板就像孩子们的玩具一样,哪有孩子不喜欢玩具的呢?认为这节课不管怎么样上,孩子们都会很感兴趣,这节课肯定会上得很成功的。没想到,第一次上课时,出现的情形与我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还没到自己拼的环节,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拿出了自己的七巧板开始摆弄起来。拼图时,拼得快的学生,在那儿不停地哇哇叫,拼得慢的学生也在那儿东张西望的。展示评价时,很多学生没有参与,不管不顾地继续低着头拼自己的。整个课堂显得很散、很乱,差点 1

到了失控的地步。

(二)研讨反思,调整方案

1.研讨反思

针对第一次试讲中出现的现象,我们年级的全体数学老师进行了集体的研讨和反思,探究影响本课操作活动实效性的原因,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忽视了新课引入的趣味性。

一开课,让学生认识七巧板,还要让学生回答“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七巧板中三角形有几个?长方形有几个?”等系列“一问一答”式的问题,虽然也能让学生较好地认识七巧板,为后面的拼图作准备,但缺少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只有六、七岁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激发学习兴趣尤其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诱导学生更深入地去探究,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2)忽视了操作过程中内在的“思维操作”活动。

课中,A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们大胆想象,也拼出了很多很有创意的图案。但本课安排的操作活动没有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性的原则。因此出现了聪明的孩子拼了一副又一幅的图案,反应慢的孩子一幅都没拼凑好。孩子们是为了拼图而拼图,操作活动没有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和提升。

(3)对学生的拼图作品,反馈展示不够及时,评价不够到位。

当时,为了展示学生的拼图,我们为每一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硬卡纸,学生在卡纸上拼好图后,就可以将自己的拼图连同卡纸一起端到实物投影机上去展示。没想到的是,经常出现学生还没有走到展示台前面来,拼的图就已经散架了。等他好不容易重新拼好,其他小朋友早已失去新鲜感,失去耐性了。另外,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只有 “拼得好不好?”“拼得像不像?”“拼得真漂亮!”等简单的评价语言,忽略了生与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和提升数学思维层面的评价。

(4)小组合作操作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细致。

在小组合作拼图时,有些小朋友很“小气”,非常担心自己的七巧板与别人的搞混淆,就是不肯合作。有的小组成员虽然是凑在一块拼图,但实际上还是各自在自己的卡纸上拼自己的,拼出的图没有主题意义。看来,我们平时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方法的培养还不够到位,学生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合作习惯,是难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的。

2.调整方案

在香洲区数学学科带头人粟晓玲副校长的具体指导下,我们联合了低年级数学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再次进行了研讨,反复斟酌,最后确定了第二个教学方案。教学流程如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创设“超级变变变”的情境,欣赏美丽拼图,引入七巧板——→介绍七巧板的来历——→研究七巧板的构成)

(2)灵活操作,巧拼图形。(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正方形——→用两块拼其它平面图形——→用三块拼认识的图形——→用四块、五块、六块拼认识的图形)

(3)合理想象,大胆创造。(用一幅七巧板模仿拼简单有趣的图案——→尝试创造拼图)

(4)小组合作,创新提高。(欣赏用几副七巧板拼成的主题作品——→学生合作,尝试拼出有

趣的故事作品)

(6)总结评比,拓展延伸。(学生作品赏析、评比——→介绍外国的七巧板)

(三)再次试讲,反思提高

在第二轮研讨课上,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老师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非常高,在自主探索和讨论交流中,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提升。反思本轮课堂教学,操作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A老师将第一次上课中安排在后面的美丽图案的欣赏(由七巧板拼成的金鱼、台灯、小狗、手枪等),创设成一个“超级变变变”的情境,作为新课的引入。这样,变化中的美丽图案将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七巧板的神奇,同时也激起孩子们强烈的要认识七巧板和用七巧板拼图的欲望。

第二,深入研究七巧板的构成,为操作活动做必要准备。

“七巧板真神奇,用它能拼出许多有趣的图案。谁能说说这个有趣的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七巧板的七个图形之间有很多奥秘呢。拿出你的七巧板,看一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揭示新课后,A老师引导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七巧板,深入了解七巧板。在交流中,孩子们不仅知道了七巧板是由哪七个基本图形组成的,还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七巧板中更多的秘密。如:七巧板的七个图形中,三角形最多,一共有五个;两个大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三角形也一样大;两个小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中号的三角形;大三角形的短边与中号三角形的长边是一样长等等。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不仅发现了图形大小的关系,还发现了图形之间边与边的关系。这些发现,为后面的操作活动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第三,操作活动循序渐进,让操作思维内化提升。

操作活动的开始,老师让学生选七巧板中的两块拼出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简单的平面图形。接着,逐步提高难度,用三块、四块、五块、六块来拼。“比一比,看谁拼得快!”“谁当小老师上台来摆给大家看看?”“还有不同的拼法吗?”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挑战中,有失败的苦恼,也有成功的喜悦,不经意间,他们的数学思维也得到了不断的开发和提升。

第四,恰当使用多媒体设备,使操作评价及时有效。

学生拼图作品的展示与评价是本课的关键,及时的反馈和有效的评价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的方法中,常常是动作快的学生“吃不饱”,动作慢的“吃不好”。A老师把数码摄像机带进了课堂,即时拍下学生拼得比较好的作品,再把数码相机连接到实物投影机的AV接口上,学生的作品就能马上以照片的形式展示在大屏幕上。在展示图片时,全班学生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银幕。当小朋友看到自己拼好的图画出现在大屏幕上时,那种自豪和兴奋之情更是溢于言表。此时再进行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评价,显得从容而有效。同学们操作的积极性更高了,想象力更丰富了,合作拼出的图画更复杂了,也更有主题意义了。

第五,将课内操作活动适当延伸,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孩子们拼出的一幅幅充满稚气与童真的图画,如“A老师和她的小宝宝”、“美丽的山村”、“赶鸭子的小孩”、“城堡”、“乘飞机的人”、“海底世界”、“浇树”等等,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在场所有的老师非常感动。A老师灵机一动,告诉孩子们,要把他们的优秀作品打印出来,贴在教室后面的展示栏里,办一期“七巧板”数学专刊。并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拼图,查找有关七巧板的其它知识。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去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将课堂操作活动进行适当延伸与拓展,更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思想。

三、我们的体会

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桥梁”,是学生求知增智的重要环节,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实际操作的层面,要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相应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概念的心理表征,强调“操作活动的内化”,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用操作活动去深化学生的数学思考,真正发挥它内在的数学价值。

在这节课中,我们的老师努力地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新的学习环境,并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从而更有助于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和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回顾本次的校本教研过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伴随着反思而进行的连续性的行为跟进,使老师们充分体验到了教学理念变化的过程。教师观念的改变和行为的改进,标志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参考文献

[1] 张 秀数学活动因操作而精彩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9年02期

第四篇:幼儿数学教育操作活动浅谈

幼儿数学教育操作活动浅谈

操作活动作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已为广大幼儿教师共识。最近我们在一些幼儿园对幼儿教师关 于操作活动的理论掌握与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现场了解,发现不少教师对操作活动的原理和方法 理解欠妥,对其在幼儿数学能力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以致在教育中常常出现操作活动有悖于《幼儿 园工作规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针对调查结果对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操作活动的现状进行探讨,以达到在 操作活动中促进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形成初步的数学能力的目的。

一、数学操作活动的界定

(一)数学操作活动的概念。

在数学教育中供给幼儿足够的实物材料,创设一定的环境,引导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 践进行学习的活动称为操作活动。

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数学概念形成要经过操作层次→形象层次→ 符号层次的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这需要以作用于事物动作的足够经验和体验为基础,通过自身活动的操作 层次,借助被操作的物体获得感性经验,并从类似的多种经验中抽象概括而逐步建构起来。因此,数学操作活 动是一种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觉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之一。

第 1 页

(二)数学操作活动与幼儿发展的关系。

幼儿期基本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思维的半逻辑性,二是思维的逻辑建立在对客 体的具体操作的基础上。现代心理学认为:单纯地用眼睛看,并不能解决知识内化的问题,即使再用语言表达 一下,也不能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幼儿在相当程度上还要依靠直觉行动进行思维,需要实际操作物体,对物 体施加动作,经过反复地摆弄和探索,把外部动作转化为内部智力的操作,使问题的解决过程在头脑中进行,解答那些需要逻辑思维的问题,发展数学能力。

通过对儿童认知活动的研究,人们对动作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幼儿的双手操作活动,促进大脑积极思维,有利于促进他们智能和相应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素质的培养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三)数学操作活动的基本类型。

1.验证性操作活动。教师先讲解、演示、归纳,再让幼儿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操作验证而获得数学知识的 一种操作形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例如在“三角形”的 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演示、归纳学习了三角形的特征后,可给幼儿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实物、图片,供孩子们摆弄、操作、比较,巩固对“三角形有首尾相连的三条边,有三个角”特征

第 2 页 的理解。

2.探索性操作活动。围绕某一数学问题,让幼儿通过自己对实物或图片进行摆弄、操作、尝试、探究,在 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有关规律的一种操作形式。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幼儿探索问题 的能力与思维的目的性。例如在量的教学中,向幼儿提供材料不同、体积形状相同的物体和材料相同体积形状 不同的物体,让幼儿掂量、比较。然后,从大量的操作中发现“材料相同、体积越大,物体就越重,反之就越 轻;材料不同,虽然体积相同,但重量却不相同”这一规律。

3.创造性操作活动。提供某一材料让幼儿自己设计出具有多种选择性结果的一种操作形式。其目的在于让 幼儿充分地进行想象和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造能力。例如:在排序教学中,给幼儿一些不同颜色的几何图 形,让幼儿根据图形与颜色的特征,设计不同的排序。如:按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数量不同进行排序;颜色 和形状交替着按不变、递增或增减进行排序,得出不同的排序形式。

(四)数学操作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1.集体操作形式:以教学班为单位按照同一教学内容,使用同一操作材料、同一操作方式,在同一时间内 进行操作的组织形式。

2.分组操作形式:以教学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按教学内容的第 3 页 层次不同,使用不同材料、不同操作方式,在 同一时间内并可以进行轮换操作的组织形式。

3.个别操作形式:幼儿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自由选择某一操作材料、某些操作伙伴、某种操作方式,不 受时间限制的操作组织形式。

二、当前数学操作活动的误区

(一)操作类型单一,不利于幼儿教学能力的发展。在调查中90%的教师在操作活动类型的设计与选择上,只限于理解或复习所教的知识时使用,忽视使用操作 活动的其它类型。例如:学习数的组成时,在3的组成一直到10的组成这一系列教学中,常见的是幼儿先观察教 师演示实物或图片操作,得出数的组成的规律,然后再进行操作验证并口述结果。这样,虽然幼儿学到了数的 组成知识,但这种重复操作的过程是不能体现数学内容体系的变化与思维发展的进程,不利于幼儿思维螺旋式 发展和初步数学能力的逐步形成。

(二)操作组织形式一致,不利于体现教育的层次性。在操作活动的组织上忽视幼儿的个别差异,要求整个活动中全班幼儿按同一目标集体操作的现象占极大多 数。例如在分类教学中,常常看到全班幼儿均使用同颜色、同形状、同大小的图形,统一按同一颜色、同一形 状或同一大小进行分类,即操作同一材料、思考教师提出的同一问题,这样的第 4 页 操作活动不能促使每个孩子在原 有的基础上的到发展,达到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

(三)操作材料贫乏,不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操作材料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工具,是教育目标显性的、可见的实施媒介,而在操作活动中贫乏、单调、式 样陈旧的操作材料,重复出现在数学知识的发展系列之中是普遍的。例如:数的形成的教学中,我们了解到有 的幼儿园在从3的形成一直到10的形成的教学中,幼儿所用的操作实物材料都是蚕豆、花生,图片材料全是水果 图片,操作材料的一成不变,使得幼儿在操作中没有新鲜感,不可能产生兴奋情绪和操作的欲望。

(四)只重视正规性操作活动,不利于渗透教育的随机性。操作活动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 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之中。我们在有关操作活动的时间、空间问题的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只考虑到课堂教 育中的正规性操作活动,对操作活动的实施也只是局限在课堂教学中,使幼儿失去了许多训练动手动脑操作、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认知与动作协调发展的良好时机。

三、走出误区的途径

(一)认真理解操作活动的精髓。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幼儿应在操作物体时,不断构建两种不

第 5 页 同类型的知识:物理知识和逻辑数学知识,… …儿童开始认识物体之间的联系与关系。“逻辑数学知识”对儿童逻辑思维发展十分重要。它提供给幼儿操作 的时间、空间,蕴含着有关数学概念属性的各种材料,通过自身的操作、探索,揭示有关数学现象和原理,发 现和能动地构建数学关系,使教学意图在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体现,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充 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操作活动的精髓。

(二)精心设计科学的、可行的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应体现数学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达到数学教育的目标。

1.合理运用操作活动的组织形式。教育研究和实践表明,幼儿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最为突出。把应该掌握 的内容分解成不同层次,并配有不同层次的材料,根据教育阶段的需要将全班操作活动、分组操作活动、个别 操作活动,合理互补贯穿运用于各个教育环节,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内容或材料,慢慢地从一个较低 的层次,发展到另一个相对高一些的层次,以发挥各处的优势和整体功能。例如:在梯形的教学中,首先,利 用集体操作活动认识梯形的特征,然后,由各种具体的教育目标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将幼儿分成不同 的小组。即:(1)从多种单一图形中找出梯形;(2)在各种组合物体的图形中找出梯形;(3)利用各种材

第 6 页 料拼割成 梯形;(4)利用梯形组合成各种实物图形。这四个小组中,难度成阶梯状层层递进,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小组,进行不同层次的操作,在操作中可请各种操作较规范的幼儿进行演示,以指导较差的幼儿,或教师进行 个别辅导,帮助幼儿慢慢地从低层次过渡到高层次,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

2.恰当选择各种操作活动类型。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设计合适的操作类型,将验证性操作、探索性操作、创造性操作依据教育实际进行选择并有机配合,幼儿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相对自由地进行操作、比较、探索,积累感性经验,并进行有关归纳、概括。例如在二等分教学中,首先在探索性操作活动中,让幼儿理解二等 分的含义;其次,在验证性操作活动中,巩固对二等分含义的理解并探索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最后,在创造 性操作活动中,让幼儿对同种材料进行多种分法,得出不同的等分形式。在此教学过程中,操作过程环环相扣,操作类型相辅相存,幼儿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步步接近和抽象出二等分的数学内涵。

3.注重操作过程的指导和操作结果的评价。操作过程和效果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注重过程的目的是为了 获得良好的效果,良好的效果形成于合理的过程之中。操作前:通过操作规则、注意事项的交待,简洁、明了 的指导语使幼儿能独立有效地去操作、去“做”,使幼儿的“做”成为探索、第 7 页 发现的过程。在操作中:(1)鼓励 幼儿主动积极地探索和反复尝试,重视他们发现的问题,并允许其有各自活动的水平;(2)有针对性根据幼儿的 不同水平进行个别指导,并给予足够的时间,帮助其克服操作中的困难,防止包办代替,使微观指导落到实处。(3)关注幼儿所进行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环节的紧密联系,宏观地调整、控制教育过程,切实发挥教育的主 导作用与幼儿的主体作用。操作结束后对幼儿做出恰如其分的全方位评价,该步骤对幼儿的发展很重要,心理 学中“皮格马利翁效应”,早已证实了这一点。(1)对操作结果进行知识性的评价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的零 星的、粗浅的感性的经验条理化、理性化,形成一定认知结构,帮助幼儿形成比较完整的、正确的数学概念。(2)对操作技能进行评价,组织幼儿交流、示范、讨论各自操作方法,评一评谁的操作最规范,方法最好,在互 帮互学中培养幼儿科学规范的操作技能,提高比较、辩别的能力,促进数学语言的发展。(3)对幼儿的非智力因 素进行评价,评一评哪一个小组合作得最好,哪一位小朋友最能克服困难,哪一件操作最精细,培养幼儿从事 数学学习的良好品质和事实求事的科学态度。

(三)积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操作环境。

幼儿生活的一切时间、空间都是他们接收信息的环境,各种环境无时不在影响着幼儿,起着稳性教育的作 用。提供合第 8 页 理的环境刺激,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蕴藏在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变环境影响为环境教育。1.建立和谐的心理环境。

数学教育是教师与幼儿共同交往的过程,宽松、愉悦、融洽的人际关系虽然是无形的,它能使幼儿积极、主动、大胆、自信、自如进进行探索操作活动,它能使优越的物质环境得到有效的利用,建立良好的群体,和 谐的心理环境,它将与操作活动组成最大的合力,获得最大效益。2.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1)重视非正视性的操作活动。正规性操作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形式,非正规性操作活动是较为自 由、随意的活动,它对发展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例如在收拾玩具这一过程中,教师 有意识地渗透分类、排序的数学思想教育。在收拾玩具前,交待要求和标准,幼儿在拿到玩具时,首先要思考 这个玩具有什么特点,它应放在哪一类中才能符合要求,然后再进行摆放;在摆放中按排序标准逐步进行调整。在这一常规性的日常活动中,幼儿经历了思考→操作→再思考→再操作的训练,不仅促进了认知、思维、动 作的协调发展,而且训练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所含大量的数学信息,拓宽数学 操作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得数学教育因素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第 9 页(2)挖掘操作材料的教育功能。操作材料是物质环境的重要部分,是教育的载体,是帮助幼儿主动地构建数 学知识,诱发幼儿主动进行探索学习的媒介。操作材料在准备上应体现数学教育目标的科学性、层次性、多元 性、经济性,有利于幼儿学习过程的展开。在科学性上应体现所学数学概念的属性特征,能把幼儿所学的数学 概念转化为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动,使幼儿对数学概念属性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在多元性上其更换要体现 数学内在逻辑序列与一物多用的原则,满足教学与幼儿发展的需要,使材料的功能与教育目标保持一致;在层 次性上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够有兴趣地进行动手操作、深入探索,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材质性上应体现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以保证 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综上所述,数学操作活动的原理、方法及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问题,在当前幼儿园进 行数学教育改革,提高幼儿数学素质中是一件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是切实提高数学操作活动质量的一项及时 的、很有意义的实质性工作。

第 10 页

第五篇:操作数据库小结

一.查询操作

对数据进行查询操作时,有两种情况:一是查询单个值,二是 查询若干条记录。

1、查询单个值

需要使用Command对象的ExecuteScalar()方法:步骤如下:(1)、创建Connection对象(数据库连接对象)。(2)、创建查询用的SQL语句。(3)、利用SQL语句和Connection对象创建Command对象。(4)、打开数据库连接,调用Connection对象的Open()方法。(5)、调用Command对象的ExecuteScalar()方法,返回一个标量值。(6)、操作完成后关闭数据库连接,调用Connection对象的Close()方法。

2、查询若干条记录

需要使用Command对象的ExecuteReader()方法:步骤如下:(1)、创建Connection对象(数据库连接对象)。(2)、创建查询用的SQL语句。(3)、利用SQL语句和Connection对象创建Command对象。(4)、打开数据库连接,调用Connection对象的Open()方法。(5)、调用Command对象的ExecuteReader()方法,返回一个DataReader对象。(6)、调用DataReader对象的Read()方法逐行读取记录,如果读到记录返回Ture,否则返回False.(7)、使用(type)dataReader[列名或索引]的方式读取这一行中某一列的值。(8)、关闭DataReader对象(9)、操作完成后关闭数据路连接,调用Connection对象的Close()方法。

二、非查询操作

对数据库执行非查询操作时,包括增加,修改,删除数据,都使用Command对象的ExecuteNonQuery()方法,步骤如下:

(1)、创建Connection对象(数据库连接对象)(2)、创建增删改用的SQL语句。(3)、利用SQL语句和Connection对象创建Command对象。(4)、打开数据库连接,调用Connection对象的Open()方法。(5)、调用Command对象的ExecuteNonQuery()方法执行命令,返回受影响的行数。(6)、操作完成后关闭数据库连接,调用Connection对象的Close()方法。

本章总结

1、使用DataReader查询数据记录,通过Command对象的ExecuteReader()方法返回一个DataReader对象。

2、使用DataReader读取数据室每次调用Read()方法读取一行数据。

3、DataReader使用完后要调用它的Close()方法关闭。

4、使用Command对象的ExecuteNonQuery()方法对数据进行增删改的操作。

5、ExecuteNonQuery()方法返回受影响的行数。

6、ListView(列表视图)控件有5种视图模式,重点是Details 列表视图的Items属性表示包含在空间中的所有项的结合,每一个项都是一个ListViewItem,使用Items.Add()方法向列表视图中添加一项 调用列表视图项的SubItems.AddRange()方法添加它的子项

ListViewItem lviStudent = new ListViewItem(loginID);创建一个ListView项 lviStudent.Tag=(int)dataReader[“StudentId”];lvStudent.Items.Add(lviStudent);//向ListView中添加一个新项 lviStudent.SubItems.AddRange(new string[] {studentName,studentNo,userState});//向当前项中添加子项

7、ContextMenuStrip(快捷菜单)控件可以与其他控件结合使用,通过设置控件的ContextMenuStrip属性来指定它的快捷菜单。

想鼠标右键单击文本框时出现快捷菜单,就选中文本框在属性窗口中找到它的ContextMenuStrip属性,选择已有的右键菜单控件 txtLoginId.Focus():

下拉列表:

创建Command对象调用Command对象的ExecuteReader()方法创建DataReader对象(sqlDataReader dataReader=command.ExecuteReader())使用DataReader的Reader()方法逐行读取数据(放回bool类型)读取当前行的某列的数据(cboGrade.Items.Add(dataReader[“列名”]))关闭DataReader对象,Close()方法

向数据库中添加数据:

创建Connection对象定义要执行的SQL语句创建Command对象执行ExecuteNonQuery()方法根据返回的结果进行后续的处理

双击显示出ID:

MessageBox.show(dataGridView1.SelectedRows[0].cells[“ColID”].value.ToString());

刷新:

1,BindStudentByLoginID(txtBox.Text)2,listView.Items.RemoveAt(Listview1.SelectedIndices[0])//只能删除选中的行(选中第几个)

下载数学操作活动小结(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操作活动小结(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运行操作小结

    T-101隔油池 5格两头小中间大,格间水流做上下逐级流动。2个进水口,分别在第1、3格,做了个超滤管到第三格一般情况下都是进第一格。油主要集中在1、2格。1、来水带油且较多; 2、......

    2009三季度操作小结

    2011年操作运动会总结 为迎接新公司成立以来第一届操作运动会的召开,根据公司选拔工作安排,我车间做了相应具体部署。首先,成立操作比武领导小组,召开职能人员会议宣传,并通......

    数学活动操作细则小班[推荐五篇]

    宝山区乾溪幼儿园(2009学年第一学期) 数学活动操作细则(小班) 目标:一、学习按物体一个特征分类。 1、了解物体特征(一维):颜色、大小、形状等(按从简到难的序) 2、根据范例和口头指示......

    中班三维操作数学活动总结

    中班三维操作数学活动总结 中班“数学插板课程”是孩子们刚接触到的一门新知识,所以在本学期里我带着有这由16名幼儿组成的操作数学班,从常规开始,在操作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

    中班数学操作活动找对应

    中班数学操作活动:找对应 中班数学操作活动:找对应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水果,知道它们的名称、外形特征和内部的基本构造。2、根据水果的外形特征,找到相对应的剖面图,并进行......

    数学教研组公开课活动小结

    红 谷 滩 新 区 生 米 中 心 小 学 数学教研组公开课活动小结 为提高我校数学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师素质。根据教务处安排、学校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我......

    高二数学备课组活动小结

    高二数学备课组活动小结 在不知不觉中,几个月又过去了,自从高二上半学期开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在落实集体备课,创造有特色备课组的备课形式。现在向学校领导汇报一下工作。 1......

    2011学年上学期数学优质课活动小结

    2011学年上学期数学优质课活动小结 为了检验我校新课改的最新成果,把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